一張郵票的故事── 邱吉爾智言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回扶輪月刊 2022-05月號   作者 潮州社 丁天降PP Austin 分享至

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 1874 -1965)。由於他在描述歷史與傳記方面的造詣,同時由於他那捍衛崇高的人之價值的光輝演說。邱吉爾榮獲了1953年諾貝爾文學獎。
邱吉爾在1940年5月10日臨危受命擔任英國首相上臺組閣。這位同時也被後人舉為「從亞歷山大以來最具野心」的不世出人物。出生於英格蘭國津郡的一個貴族家庭,童年時不喜歡讀書,長期被編在放牛班管教,學校甚至不讓他學習拉丁文和希臘文,不料,他卻因此把英文研究得非常好。他在童年時一直受到保母的溺愛,因此非常活潑頑皮,他的母親常說他是一個最難管教的孩子,7歲時他就被送到以嚴格著稱的喬治寄宿學校就讀,在那裡學生只要稍稍調皮搗蛋,馬上就會遭到體罰。邱吉爾也因此常常受罰。後來,到哈羅公立中學就讀時,他對歷史、軍事課目很著迷,中學最後一年,轉到了軍校預備班,19歲時考上了當時知名的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軍校畢業後,他成為一名軍官,卻常因他的口齒不清受到人們的嘲笑,為了克服他口吃的毛病,他每天清晨到附近的樹林裡練習演說,如此幾年下來,他不但口才流利,而且表情堅毅自信,令聽者感到他的氣質不凡。1899年他辭去軍職接受報社在南非的戰地記者的工作。他到達開普敦後,馬上奔赴前線,進入戰區不久,他就被俘虜了,被關了一些日子,某日他大膽且小心翼翼地逃出俘虜營,成功地到達開普敦。此後,他開始政治生涯,擔任過殖民地政務官、商務大臣、內政大臣、海軍大臣、領地大臣、軍需大臣、陸軍大臣、空軍大臣以及殖民地總務大臣等各種職務,累積了他豐富成熟的從政經驗。
1939年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邱吉爾第二次出任海軍大臣,英國首相張伯倫的綏靖政策之下,軍事屢屢戰敗,於是「和平」內閣在各方壓力下,宣布解散。1940年5月10日首相張伯倫辭職,當天邱吉爾被召至皇宮,接任首相的職務,開始著手組閣並領導英軍對抗法西斯侵略戰爭。很快的戰勝。隔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宣布參戰,邱吉爾多次出席國際會議,與美國羅斯福、俄國史達林商討軍事戰略和戰後國際情勢安置。邱吉爾說:「所謂的政府能力,就是指預知未來重大發展的能力。」
1945年戰爭結束,這位在戰時表現非凡的領袖卻沒有受到英國人民廣泛的擁護而繼任首相,他帶著失落沮喪的心情離開了官邸,在這段時間他專心致力於他生平所參與的戰爭回憶錄,完成了《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他的文筆流暢恢宏大度且觀察深厚,讓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殊榮。
邱吉爾不僅是位傑出的政治家也是文學家,他又喜歡繪畫也可以說是一位畫家。在英國政治舞台活躍了半個多世紀的邱吉爾,實際上也參與了世界的歷史,他的一生是英國近代史的縮影。
邱吉爾在他許多演說中,他鼓勵女性不要成為拙劣的男人模仿者,要認清自己的特質,然後盡量發展自我。而在他失去首相職位峙,他在回憶錄中並不曾忿忿不平,卻說:「這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對一位政治人物的無情評價。」這是多麼豐厚的民主素養,對於自己的下台,全由民主的立場觀之。他的演說滔滔雄辯,警句迭出。為出類拔萃的大演說家。
91歲的邱吉爾在寧靜的睡眠中蒙主恩召。伊利莎白女王請國會通過給他國葬在牛津郡墳場中,在他雙親之墓旁。
邱吉爾說:當你覺得恐懼發抖時,並不表示遇上了大災大難;而是應該拿出勇氣來面對時卻逃避了,這才是真正的大災大難。又說:生活中最大的啟示是曉得傻子也有對的時候。
就我個人而言,儘管我並不喜歡老是被別人教誨,但我始終願意學習。沒有受教育的人讀些名言錄是一件好事。
能克服困難的人,可使困難化為良機。當我回顧所有的煩惱時,想起一位老人的故事。他誠實地說,他的一生煩惱太多,大部分擔憂的事卻從未發生過。
就人性來說,惟一的嚮導就是人的良心;就死後的名聲而言,惟一的盾牌就是廉潔的行為和真摯的感情。只要依據自己的責任感與信念行動,別人惡意的批評我都不在乎,因為那些話與其說對我有害,不如說對我有益。
邱吉爾又說:思想和語言只是枝葉,行動才是果實。何謂真正的天才?有能力判斷不確定、有害和矛盾的情報。勇氣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特質。有了勇氣,其他特質就自然而然具備了。
科學給這一代人帶來災難或無限進步的手段,但仍然存在著引導知識繼續向和平與人類幸福的目標前進這一更巨大的任務。各國人民之間的戰爭比國王之間的戰爭更可怕。
未來是個未知數。反之,可以肯定地說:過去給了我們無窮的希望。向前看總是明智的,難的是能看到目力所不能及的地方。偉大人物的特點之一是能夠在他所會見的人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
任何偉大的民族都不會將與自己相關的存亡問題交給別的國家去決定。讓我們把事前的憂慮轉換為事前的思考和計畫。
一般人是在有固定結論的環境中生長起來,他們的內心除了受非常之天才的引導以外,決不能超越固有的結論。吹捧奉承我的人,對我的危險最大。
凡具有確切之理論體系並深切信仰這種理論的人,處理瞬息萬變的日常事務時,一定比短視、衝動行事的人高明。
一個人絕對不可在遇到危險的威脅時,才轉過身去試圖逃避。若是這樣做,只會使危險加倍。反之,如果立刻面對它,毫不退縮,危險便會減半。勇氣很有理由被當作人類德性之首,因為這種德性保證了所有其他德性。
你若想嘗試一個勇者的滋味,事實上就要像個真正的勇者一樣,豁出全部的力量去行動。這時,你的恐懼心理將會為勇猛果敢所取代。知足者近乎勇。
在我的國家,就像你的國家一樣,政府人員以當國家的公僕為榮,而羞於當國家的主人。除了鮮血、勞苦、眼淚和汗水之外,我無可奉獻。
人類的力量在每一領域都增強了,惟獨自我統禦的力量沒有成長。有些公僕既不是僕,也不公。
我覺得自己好像正與命運並駕齊驅,過去的一切似乎就是為了這一時刻和這一考驗所做的準備。
姑息主義是餵鱷魚的人,希望自己輪到最後才被食掉。大部分的英國人都是因循守舊的。
民主政體是最難管理的政府形式。一個民族要在他們自己的民主社會中處理他們所面臨的問題,需要多年準備才行。一切民主的根本是:人民享有選舉權。
在1915年初,大戰已經呈現拖延的狀態。英國政府中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打破這種僵局唯一方法,就是採取一種迂迴戰術,也許就在南方戰線附近進行。主張這種戰術的是海軍大臣邱吉爾。後來,使德軍沒有機會使用英吉利海峽,對英格蘭進行一次突襲。然而,由於這次拖延行動的價值一般都不為人所認知,人們就把不幸的挫敗歸罪於邱吉爾,他變成苛評與嚴厲指責的箭靶。
邱吉爾待在海軍部隊的最後一天是5月26日,雖然加利波利戰役又拖延了7個月之久,但是此一戰役已被廣泛認為是一場災難。反對黨的媒體都幾乎一面倒地譴責邱吉爾,而大部分贊成此一戰役的人,都在這種狀況之下推卸責任。一般人都把所有的不幸歸罪於邱吉爾,包括海軍的損失、陸軍的挫敗、通訊的故障、彈藥的短缺、指揮的無能,以及數以千計的傷亡事件。在戰役結束時,協約國的傷亡人數將近25萬人,無論發生什麼問題,都是邱吉爾的錯。
邱吉爾自己在後來把這些經驗描寫成他一生之中最痛苦的經驗。如日常所說的「英雄氣短」。
勞合‧喬治寫道:「邱吉爾被免職是一種殘酷和不公正的墮落。達達尼爾海峽戰爭失利,不能歸因於邱吉爾的輕率,而是歸因於克奇納爵士和亞斯茲先生的拖延。」
1948年,牛津大學舉辦了一個「成功祕訣」講座,邀請邱吉爾演講。會場人山人海,全球各大新聞機構都湧到。人們準備洗耳恭聽這位大政治家、外交家、文學家成功的秘訣。

邱吉爾用手勢止住大家雷鳴般的掌聲後,說:「我成功的秘訣有三個:第一,決不放棄;第二,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決不、決不、決不放棄!我的講演結束了。」說完後就走下講台。會場沉寂了一分鐘後,猛然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邱吉爾名垂千古,國際郵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