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扶輪的變化很大,因此促使筆者回顧半世紀以前扶輪社員對於「享受扶輪」的看法,故特別翻譯日本扶輪大老前258地區總監佐藤千壽先生(註一)的文章與大家共享。
這是近十幾年前的故事,在某地區一個新扶輪社的創社籌備會上,這個城市的一位有力人士提出了這樣的詢問:「我們雖然瞭解了扶輪的趣旨,那麼在加入扶輪社之後會有什麼好處?」
擔任這個籌備會領導人的某前總監很明快的斷言:「沒有任何好處!」於是這位詢問者也迅即答覆:「在這個城鎮裡已經有很多的服務團體,諸如「○○○、○○○…等好幾個組織,我們幾乎無暇應付,為什麼現在還要再疊床架屋呢?我認為類此的服務團體沒有成立的必要,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我反對此議…」他斬釘截鐵的回應。或許是他的態度略顯傲慢,不愧為沉著的這位前總監,表情雖略有慍色,仍然徐徐地說:「料理是好吃,還是不好吃,不先嘗試是不會知道的,還沒試吃就評斷為不好吃,這是不成邏輯的,假若有此種想法的話,不如取消創立扶輪社的計畫吧。」

註一:佐藤千壽,號石洞山人,1918年生於東京,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1959年加入東京東區扶輪社,曾任1974-75年度國際扶輪358地區總監,為當時的日本扶輪重鎮。除了熱心扶輪之外對於文學、美術、陶瓷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一生著作等身,全收錄於佐藤千壽全集(共11卷)。
註二:「ロータリーの友」:即「扶輪之友」,係日文區域扶輪雜誌。
(原載:日本「ロータリーの友」1970年0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