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中國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並爆發大規模傳播,導致武漢千萬人口城市封城,發現是SARS冠狀病毒SARS-CoV-2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所引起,以別於2002年SARS-CoV-1。之後,散播全球造成大流行,截至2022年9月7日,全球已累計逾6億人確診,超過650萬人死亡,真可謂世紀大災難,目前仍在持續擴散中。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此疾病定名為COVID-19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中文翻譯是「2019冠狀病毒病」。中華民國(台灣)稱其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Severe Pneumonia with Novel Pathogens),簡稱「武漢肺炎」。中華人民共和國稱之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新冠肺炎」(NCP),後將英文名稱修改為「COVID-19」。
臺灣清冠一號
中華民國(台灣)衛生福利部施行公費「臺灣清冠一號」(黃芩、魚腥草、北板藍根、荊芥、防風、薄荷、桑葉、栝蔞實、厚朴、炙甘草)治療COVID-19,這使得古老中醫的智慧得到政府的重視與肯定。「臺灣清冠一號」係以明朝張時徹所輯《攝生眾妙方》之「荊防敗毒散」為基礎方,加減化裁而成。
中國清肺排毒湯
中華人民共和國使用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湯、宣肺敗毒湯等。清肺排毒湯是由東漢醫家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麻杏石甘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共同組成。清肺排毒湯的藥物組成包括麻黃、杏仁、生石膏、炙甘草、桂枝、澤瀉、豬苓、白朮、茯苓、柴胡、黃芩、半夏、生薑、紫苑、款冬花、射干、細辛、山藥、陳皮、藿香、枳實。
《黃帝內經》
中國自古就有瘟疫。五千年前《黃帝內經》記載,黃帝曰:「余聞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天牝從來,復得其往,氣出於腦,即不邪干。」
黃帝問,五種疫病(瘟疫)到來,人與人容易互相傳染,不論大人與小孩,疾病症狀都相似,不用救治的方法,如何才能不被傳染?岐伯回答說,不被傳染,體內要有正氣,邪氣就不能干擾。避免毒氣(邪氣)的方法,邪氣從鼻(天牝)吸入,又從鼻孔排出,因為正氣出於腦,邪氣就不能干擾。
《傷寒雜病論》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西元217年)冬天,中國北方發生瘟疫,魏文帝曹丕(當時為太子)寫信給吳質說:「親故多罹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除孔融、阮瑀早逝外,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之中有四人死於瘟疫。曹植《說疫氣》描述瘟疫流行慘狀:「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大瘟疫流行,死亡無數,但也促使醫學進步。東漢大醫家張仲景有感於宗族傷亡多,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著作《傷寒雜病論》,自序說:「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採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九卷》就是《靈樞》,《素問》與《靈樞》都屬《黃帝內經》。
《傷寒雜病論》的學術成就,來自於古代醫經《黃帝內經》,也來自古代經方伊尹《湯液經》。《傷寒雜病論》融合理、法、方、藥於一體,奠定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傷寒雜病論》藥方精準而有效,為後世所推崇,被尊稱為「經方」。張仲景「經方」係根據商朝伊尹《湯液經》,西晉醫家皇甫謐《針灸甲乙經》序說:「伊尹以元聖之才,撰用《神農本草》,以為《湯液》。漢張仲景論廣《湯液》,為數十卷,用之多驗。」
傷寒與溫病之辨與辯
溫病各朝各代都有不同,也有相似。五千年前《黃帝內經》治溫病用針刺,《熱病篇》曰:「熱病七日八日,脈口動,喘而短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淺刺手大指間。」針刺手大指間肺經之少商穴,以泄肺氣,肺之熱痹開,則汗出,熱病得解。
《黃帝內經》說:「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黃帝八十一難經》說:「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傷寒有五是廣義傷寒,是指一切外感發熱疾病,狹義傷寒是外感風寒之邪的疾病。所以《傷寒雜病論》說傷寒,也說溫病。《傷寒雜病論》曰:「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後世醫家一般都認為《傷寒雜病論》治傷寒方法也包括治溫病。治傷寒方劑白虎湯、麻杏石甘湯、大承氣、小承氣、調胃承氣,被後世溫病學派採用治溫病;熱邪壅肺,使用麻杏甘石湯;肺胃熱熾,使用白虎湯。唐代大醫家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用犀角地黃湯治溫病血分證(出血),所以基本上治溫病的方劑都已完備。
溫病與傷寒未有明確劃分,溫病仍隸屬於傷寒範圍,但是許多醫生誤把溫病當成傷寒治。北宋醫家龐安時《傷寒總病論》說:「風溫、濕溫等溫病,誤作傷寒發汗者,十死無一生。」明朝醫家吳又可《溫疫論》記載,崇禎年間發生大溫疫,死了很多人;當時醫生都是用治傷寒的方法治療,也有的按《傷寒雜病論》「七日愈」、「十四日愈」的說法不去治療,等待患者自癒,所以死人相當多。
溫病學派
歷經宋、元、明三朝傷寒與溫病之爭辯,溫病學派於清朝誕生。葉天士被稱為溫病學派的創始人,吳鞠通《溫病條辨》是溫病學集大成之作,但都尊崇張仲景,作為《傷寒雜病論》的羽翼(補充)。吳鞠通說:「近師承於葉氏,而遠追蹤乎仲景…其處方也,一遵《內經》,傚法仲祖。」葉氏是葉天士,仲祖是張仲景,根源是《黃帝內經》,一脈相傳。葉天士創立溫病「衛氣營血辨證」,溫病是由衛分、氣分、營分、血分四個階段的傳變,以別於《傷寒雜病論》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的「六經辨證」。
COVID-19臨床表現
COVID-19常見的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咽喉痛、咳嗽、鼻塞、全身酸痛、疲勞等。無症狀感染者與輕症居多,大多數患者的表現以類流感症狀為主,嚴重症狀包括呼吸困難、胸痛、面唇發黑。嚴重併發症有病毒性肺炎、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全身發炎反應症候群(SIRS)等。
《溫病條辨》看COVID-19
COVID-19以中醫來看,是風熱病邪所引起,屬於溫病的「風溫」。清代溫病醫家吳鞠通《溫病條辨》,對「風溫」各階段有相應的治療方法。
(1) 風溫初期風熱犯肺,相當西醫的上呼吸道感染階段,使用銀翹散或桑菊飲。
(2) 熱邪壅肺,相當西醫的肺炎階段,使用麻杏甘石湯。
(3) 肺胃熱熾,相當西醫的敗血症階段,使用白虎湯。
(4) 肺胃熱熾,津氣兩傷,相當西醫的敗血症低血壓階段,使用白虎加人參湯。
(5) 虛脫亡陽,相當西醫的敗血性休克階段,使用生脈散加參附湯。
其中,麻杏甘石湯、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都出自《傷寒雜病論》。
中醫治療COVID-19的角色
COVID-19初期上呼吸道感染階段(風熱犯肺),門診治療,使用西藥或中藥;病情發展到肺炎階段(熱邪壅肺),就會住院治療,使用單株抗體、抗病毒藥劑、類固醇、免疫調節劑等,也可會診中醫合併使用中藥;病情惡化到危重階段(呼吸衰竭、敗血性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就會住進加護病房,使用升壓強心劑、呼吸器、人工心肺機(ECMO)等。不過,如此先進的設備,像美國醫療發達國家,因COVID-19已有超過100萬人死亡,瘟疫不可謂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