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期,他生活在如此喧囂的大都會中,不知如何調適。城市緊張生活的步調對長期生活在與老朋友親切招呼(the voice of a kindly old friend)而又綠野一片的新英格蘭山谷的他來說,是如此的快速緊張與不適應。
儘管這兒人際間交往的是那麼頻繁,然而他總覺得內心深處是如此的寂寞。同時他也相信他所經歷的困難,和那些由田間及小村莊遷來芝加哥謀生的人們所遭遇的一樣。他們一定和他一樣渴望著友情(Longing for Fellowship)。他常想為什麼不把他們聚在一起,大夥兒對友情的渴望一定會讓他們有番作為。
直到有一晚,保羅‧哈里斯到他職業上朋友郊外的家去做客。飯後與他的朋友在鄰近散步。經過許多店鋪時,他的朋友和各種不同職業的人,彼此叫著名字打招呼與寒暄。這番情景讓保羅‧哈里斯覺得像極了老家新英格蘭他長久渴望的那份充滿著濃郁溫馨的友誼。因而,促使他決定在芝加哥邀請各種不同行業中一位人士來共同組成一種聯誼的組織── 彼此不受政治或宗教思想的約束,相互尊重、彼此照顧幫忙。他認為如此不就可以克服人類心靈上的大敵人──「孤獨」那種疏離感嗎?
保羅‧哈里斯把他這個決定放在內心裡,並且獨自細細思考了數年。而於1905年2月23日邀約了煤商Silvester Schiele、礦冶工程師Gustavus Loehr、成衣商Hiran Shorey三位年輕人,於北迪爾本街127號聯合大廈711室(Loehr的辨公室)來聚會。並提出他家鄉所熟知的一套簡單互相合作及毫無拘束聯誼的辦法。他們也都同意了以這種定期聚會來聯絡友誼,並擴大事業和專業上相識的構想。在他們第三次聚會時,由於大家輪流在彼此辦公處及營業處所開會的關係。因此,把這個初生的社團取了個很貼切的名字,叫做「扶輪」(Rotary)。社員則稱為「扶輪社員」(Rotarian)。所以,我們扶輪運動可說始於保羅‧哈里斯內心裡長久的一種渴望── 渴望著老家新英格蘭山谷那份充滿著濃郁而化不開溫馨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