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一架飛機失事後,
扶輪社員每天為第一線救難人員提供2,000份餐點


這起事故發生在12月29日,濟州航空7C2216班機自曼谷起飛,於降落過程中發生意外,造成179名乘客罹難,其中包括一位扶輪成員,消息震驚全國。
Baek說:「那天我完全吃不下午餐。」她是涵蓋務安郡之3710地區的總監,當下她的第一個念頭是:扶輪社員能出什麼力?她說:「我腦海裡一直在想,我們可以在善後工作中扮演什麼角色。」
她從扶輪社員、同時也是義消的Geun-Heong Yang那裡得知,第一線救難人員缺乏基本生活必需品,例如飲用水、熱食及可以休息的溫暖場所。她也聯繫了3710地區的秘書Heng Shim,他在災害應變方面的經驗,幫助她迅速做出合宜決策。
他們毫不延遲。幾小時內,該地區的志工群組裡就發出動員訊息,召集能夠支援的社員。瓶裝水、咖啡、泡麵及泡菜等物資迅速集結,同時各小組的領導人也開始協調輪班與安排運輸。Shim說:「不管任何災難,最關鍵的是最初的24到48小時。在政府或地方資源尚未完全動員之前,有一個黃金時段,能夠讓立即的援助發揮最大效用。」
該地區的「超我服務小組」 —— 於2010年成立,是一支專門在危機時刻提供援助的快速應變小組 —— 迅速啟動因應計畫。該小組的「愛心餐車」隨時待命,這種配備工業級廚房的餐車一次能製作多達200份餐點。
財務的支援也快速到位。在全韓國13個扶輪地區的支持下,3710地區立即撥款約3萬至4萬美元。這筆資金來自地區獎助金以及扶輪社員個人的捐款。
事故發生8小時後,扶輪的車輛抵達高度管制的墜機現場。扶輪是第一個進入現場的志工組織。儘管其他許多單位在初期階段無法進入,但扶輪社員明確的目的與縝密的準備,最終為他們贏得通行許可。
Baek說:「我向他們保證,我們的愛心餐車配備齊全,能立即提供熱食及飲品,這將有助於支撐那些從事艱辛且令人心碎救援工作的第一線人員。」愛心餐車、一輛載有水及食物的補給卡車以及一台載著12名志工的六人座休旅車一同進入現場,扶輪社員立刻投入行動。
意外帶來的泡菜
迎接扶輪團隊的是一幕令人心痛的景象。飛機尾翼的扭曲殘骸聳立在墜機現場上方,空氣中瀰漫著航空燃油及殘骸焚燒的刺鼻氣味。數百名消防員、警察、軍人、鑑識人員及醫護人員投入一場艱難且沉重的行動,努力尋找罹難者並評估損害情況。
扶輪社員在殘骸附近設置了愛心餐車及帳篷。超我服務隊的隊長Kyoung Hee Bae說:「我們馬上開始煮熱水。首要任務是提供熱飲及快餐,讓第一線人員保持溫暖及體力。」
6個大型水桶在刺骨寒風中持續加熱,用來穩定供應咖啡、茶及速食麵。團隊每天供應超過2,000份餐點。他們一開始提供的是簡單但有撫慰效果的食物:海苔飯捲、杯麵,及年糕湯。隨著日子推進,菜單也擴充,加入泡菜豬肉鍋、海帶湯、麵包、烤地瓜及各種零食。Shim表示,團隊還提供了暖暖包、毛毯,以及牙膏、毛巾等盥洗用品。
在六天內,這支團隊分送了高達700公斤的泡菜 —— 韓國餐桌上的主食之一。巧合的是,該地區在事故發生前一週剛舉辦製作泡菜的年度活動,這乃當地的一項傳統,會將泡菜分送給社區居民,活動後剩餘400公斤。然而,很快地,救災團隊意識到這樣還不夠。為了確保供應穩定,志工迅速集資,額外購買了300公斤的醃製白菜。
還有一項意外的好運:就在事故發生的前幾天,團隊決定更換餐車上的瓦斯鋼瓶,儘管當時燃氣尚未用完。Bae說:「我們當時還討論要不要等瓦斯用完再換,但最後一致認為還是提早準備比較好。我無法想像,如果在那關鍵的前幾個小時就沒瓦斯,會是怎般光景。」
扶輪社員分班輪值,每天清晨5時就有一組團隊抵達現場,接替前一組同仁。大多數成員每班輪值24小時,有些人甚至數日未返家,就地在帳篷裡鋪上紙箱休息片刻。有位志工在煮海帶湯時不慎燙傷,也有人因現場條件惡劣而疲憊不堪,甚至生病。
但來自第一線人員的感謝,成為團隊堅持下去的動力。Shim說:「有位年輕的消防員,全身被灰燼覆蓋,走向我說:『這杯咖啡救了我整個晚上。正是這些瞬間,讓每一分努力都變得值得。」

雖然Shim參與過許多志工行動,但他說這次是最令人心碎的一次。
Shim說:「罹難者中有一位扶輪社員,與兩位兒子同行。他的妻子與女兒因另有行程,無法參加這次旅行。原本這趟旅程對他來說,是個與孩子們—— 特別是即將高中畢業的小兒子 —— 共度寶貴時光的特別機會。沒想到3人全數在此次悲劇中罹難,令人難以承受。」
Baek說,儘管悲痛萬分,這場行動中仍有讓人感到驕傲及連結的時刻。她說:「我們與救難人員肩並肩,不只是提供熱食與溫暖,更讓他們知道,他們並不孤單。」
當現場有人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提到扶輪社員的付出時,對Bae而言,那就是一種肯定。
他說:「他們寫說如果你需要食物或取暖,請找穿藍色扶輪背心的人,因為他們就必定會在那裡,提供熱餐與歇息的地方。」
持續的支持
扶輪社員的幫助並未隨著搜救行動結束而停止。對於在鄰近的光州市經營殯儀館的Bae來說,行動還在延續,他負責處理22位罹難者的喪禮。
Bae說:「從墜機現場到安排罹難者的告別式,感覺極為諷刺。我以為最難的是在現場那幾天,但事實上,接下來的幾週才是真正讓人心力交瘁。」
扶輪社員意識到罹難者家屬正在經歷的創傷,開始著手提供更長期的支持。Baek本身是諮商教授,已經開始為家屬籌辦悲傷輔導聚會。Shim補充說,他們也計劃調整現有的計畫,幫助兒童面對摯親離世的創傷。
同時,Baek表示,這次救災行動激勵不少社區成員,有許多人表達想加入扶輪的意願。她說:「我們正在協助他們籌組一個新的扶輪社。這提醒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仍有希望及成長的空間。」
撰文:Seoha Lee
請造訪spc.rotary.org的Service Project Center,探索扶輪社員正在進行的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