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日交流—— 搭乘地鐵心得
回扶輪月刊 2023-02月號   作者 台中大屯社社長 郭子寬Timothy 分享至
這一趟去日本拜會的行程,都是選擇搭乘新幹線與地鐵作為移動的方式,除了發現東京人搭乘手扶梯會自動靠左,留出右邊的通道禮讓趕時間的乘客先走,原本以為這是當地習慣右駕的緣故;但是來到關西則是相反,是禮讓左邊給人通行,光是搭乘手扶梯就見到兩地人們的習慣,那應該還有許多與台灣不一樣的地方。
像我就第一次體驗到搭到同一台列車,到站會發生前後車廂脫節,往不同目的地行駛的班車!也許是我對大阪比較陌生,覺得這裡地鐵動線指引沒有東京那麼發達。我與秘書兩人最後一天在天王寺準備搭乘JR前往關西空港,卻一直找不到購票的資訊,只好求助路人帥哥同學,他還好心幫我們買票後帶著到指定的月台候車,這時看班表才知道等車要一段時間,而且還需要40幾分鐘的車程,這樣抵達空港時間就非常緊迫,這可容不下半點差錯了。等到車頭顯示關西空港的電車緩緩駛來,我還不放心的問一旁的路人太太,只見她對著列車一直比往前的手勢,我們就跳上了車然後往前直走,走到了最前面的車廂,發現車廂裡都是提著大件行李的乘客,左右看看,想必這就是前往空港的列車,可以安心的找位子坐了下來。20分鐘過去了,正在擔心時間越來越緊迫時,列車緩緩駛進月台,車門打開,車長播報著一長串的地名;我正在電話上與內人討論萬一趕不上飛機的備案,突然發現JC拖著行李說快下車,我不明就裡的跟了出去,後面還有幾位帶著行李的外國人也跟了下來。從外面看,原來這一部列車前面還有幾節車廂,等我們驚魂未定的握著前面車廂的欄杆,回頭一看,原本搭乘的車廂竟然在我們眼前脫節了,這時才是上對了車廂,原來只有前面這幾節前往空港,後面的要前往和歌山,慶幸同行秘書機靈,免去了我們在大阪多待一晚的窘境。
在電車上講電話其實是不好的示範,在這裡不管是人多人少,每個人都是安靜地坐在位子上看手機或看書,沒有人會在電車內講電話,也不會有人大聲交談。不管坐或站,都有人會利用時間看書,地鐵上看書難免會晃動,看到有人用一種只露出一行的墊板墊著閱讀,邊讀邊移動,很優雅的細節。還有,日人在電車上不會把背包、公事包、提袋一類的物品擺在地上,就算找好位置坐定,也習慣把東西放在膝上或放置一旁,等有人要坐時再移動。這樣物品不論多重,都堅持不落地,應該是源自日人近乎潔癖的習慣,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借鏡的。
此行在疫情影響之下,地鐵上人們還是習慣戴著口罩,在台灣大家可能熟悉了多采多姿五花八門的款式,甚至許多社友夫人注重時尚,出外將口罩當成配件的一環,精心挑選符合衣服的色彩增加美觀,一遇到節日還配戴特別款應景。這一點這在這裡是看不到的,地鐵站放眼望去超過八成以上的日本人,卻都選擇戴白色,或是淡色系的口罩;路上會戴黑色或其他鮮豔色彩口罩的,多半是外國的觀光客。不難發現,因為口罩屬於醫療器材,白色最容易給人一種清潔感、用完即丟的印象,看看婚喪喜慶日本人都選用白色,台灣也種植大量標準化的白色蘭花供應日本,可見白色是多麼討喜的顏色。這也凸顯日本的民族性,不喜歡突兀表現得跟別人不一樣,所以在街上、藥妝店清一色賣的都是白色口罩為主。高級餐廳裡還會提供白色L型開口的紙袋,供客人取下口罩時收納,簡單大方。
日本人畢竟是比較體貼細心的民族,他們似乎特別懂得如何讓在都會等地鐵的人,有一些喘息的空間。除了設計一些便利的電器產品、明確的視覺指引外,「聲音」也是可以掌握的元素,這一點,在我們投宿台場旅館外就可以發現。我們站上新台場月台的第一印象,居然是聽見車站內非常清楚的鳥叫聲!如果大家在飯店大廳聽到鳥叫聲,可能覺得這裡氛圍營造得不錯,而在地鐵站突然傳來燕鷗清脆的聲音,那可是會讓我四處張望的。原來這一條東京臨海新交通臨海線,暱稱為百合海鷗號,跨越彩虹大橋貫穿新橋至豐洲,聲音便是取材自這裡的特有鳥類,讓乘客對這裡的環境更有臨場感,光是設計上的巧思就讓這一趟搭乘有更深刻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