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帝國主義下的台灣」作者矢內原忠雄先生曾說:「我最敬重的兩位恩師,一位是新渡戶稻造,另一位就是終生反戰的無教會主義者內村鑑三。」能讓一位倍受尊敬的學者所敬重,必定有其非凡的人格素養。
被譽為「東方的先知」之內村鑑三,1861年出生於日本高崎藩的藩士家庭,成長於日本的大變革時代,是日本明治至大正時代的作家、傳教士、基督教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在幼年時期即接受武士道和儒家思想的薰陶,又因為具有語言的天分,因此於11歲時即開始學習英語。1874年,他考入東京外國語學校,畢業後進入札幌農學校(現北海道大學)深造。
札幌農學校是日本政府為了培養北海道農政官僚而設立的學校。從宿舍、伙食、制服、教科書,甚至文具均免費提供。札幌農學校的創校校長調所廣丈,聘請了來自美國麻省的威廉‧史密斯‧克拉克繼任校長。克拉克校長是著名的自由主義教育家,任內除了大量聘請國外教師之外,也增設了英國文學、心理學、英語演講等等西方科學,並鼓勵學生要胸懷大志,高瞻遠矚。克拉克校長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他以基督教的道德精神及科學理念培養了包括佐藤昌介、新渡戶稻造等對於北海道的開發有著貢獻的人物;其他如大島正健、志賀重昂、武信由太郎等優秀青年,也都是日本近代史上的名人,他們對於往後日本的發展都有相當的影響力。
由於這所學校的教師都是基督徒,因此在授課之前,先有祈禱及聖經講解,星期日也有基督教聚會,內村鑑三就在基督教的薰陶之下開始信仰基督,並接受洗禮,成為虔誠的基督徒。
1884年,內村鑑三自該校畢業後,即遠赴美國阿瑪斯特大學深造,1890年回國後獲聘擔任東京第一高等學校講師、「萬朝報」記者等職務。這段時間他積極反對將「教育敕語神格化」,於是他在1891年該校校長奉讀天皇「教育敕語」時,堅持不鞠躬禮拜,此即為史上的「大不敬事件」。因此他在1892年被處分解除職務,只好到泰西學館任教。
1894年,曾擔任大日本言論報國會、文學報國會、大日本國史會會長的著名政治家、報人、歷史學家之德富蘇峰特別邀請內村為其刊物「國民之友」撰稿。此後三年間,內村為該報撰寫了甚多文稿,其中他批判甲午戰爭的文章引起廣泛的矚目。此後內村也為其他各種報刊長期撰稿。
1897年他受聘為「萬朝報」英文欄主筆,任內曾批判「足尾銅礦礦毒事件」。1898年創辦「東京獨立雜誌」,宣導「非戰論」;1903年他力主和平解決日俄戰爭問題,因此在日本當局的強大壓力之下,他和幸德秋水、堺利彥等有志之士同時退出「萬朝報」。
此後內村鑑三即專心投入聖經的研究和基督教的傳教活動,這些活動對某些知識分子起了很大的影響,包括有藤井武、冢本虎二及矢內原忠雄等入門弟子。這段時間他批評教會的繁文縟節,認為基於福音主義與對社會之批判,應該發展以研究聖經為中心之「無教會主義」,也就是主張只要信仰聖經即可,而不必從屬任何特定的神學或教派,並進行獨立的傳教活動。當時其宗教自由的思想確實吸引了一些青年;他也提倡「兩J」概念,意即只要服事「日本和耶穌」即可,引起當時的教會相當大的震撼。
1903年,日本對俄開戰論喧囂於市,內村雖然憂心忡忡,但是他定期撰稿的「萬朝報」也發表社論支持對俄戰爭,為此內村忍痛宣布退出該報,是年10月12日,該報頭版刊出了內村的辭職信。
1894年以前的內村,曾有「義戰」的思想。他認為日本對清國的戰爭是屬於「義戰」,因為清朝阻止了朝鮮王國的對外開放,阻礙朝鮮近代化的進度,而且還侮辱協助朝鮮進步的日本,所以內村認為對中國的戰爭,就是抗議中國的「義戰」。但是對於日俄戰爭他就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利益爭奪的戰爭,因此極度失望的內村,已從一個「義戰主義」者,演變為「絕對和平主義者」。
「我是為日本,日本為世界,世界為基督,一切為上帝!」雖然他一再如此呼籲,但是他當時的反戰言論並沒有獲得社會的共鳴。
日本經歷了日清戰爭及日俄戰爭的勝利之後,由亞洲強國躍為世界「八大國」之一,整個社會都自滿於勝利的氛圍中,但是當時已經隱居中的內村卻不為所動。內村鑑三的思想是以基督教的普世原則批判近代日本,因此他當年對日清戰爭、日俄戰爭的批判,後來都成為日本的精神資產。
1930年,內村鑑三在不被日本人認同之中,獨自背著十字架孤獨地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留下了「基督信徒的慰藉」、「聖求安錄」、「我如何成為基督信徒」、「聖書之研究」、「地人論」等代表著作。
然而歷史證明了他才是真正的智者,真正的先知。現在內村已被尊為日本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他的肖像被印在郵票上;設計師Kendrick Kellogg融合了「無教堂思想」及浪漫的愛情元素,在輕井澤建造了以精確工藝設計的「石之教堂」建築,這是設計師對「無教堂思想」的最好詮釋。
從世界戰爭史來看,戰爭從來沒有贏家,戰爭所付出的代價太大、太殘忍,而發動戰爭才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