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踐真正的扶輪精神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座山,對PDG Metal來說,那座山,叫做虎頭山。它不是名勝古蹟,不是打卡名所,甚至曾是一片雜草叢生、垃圾四散的荒蕪地。他卻在疫情期間,日日攀登、沉默鍛鍊,與一位中醫氣功師並肩而行。就在某個雨天無處可躲、無水可飲的時刻,他抬頭看著山頂,心裡閃過一個念頭:「如果有一天我能當上總監,我要在這裡,為桃園做一件不一樣的事。」
那不是一場夢,那是一次靈魂深處對家鄉的承諾;那也不是為了榮耀與掌聲,而是一份深埋心底的愛,默默生根。

虎頭山驛站的構想一出,就遭受質疑與阻力。有市議員反對,有人冷言冷語說他異想天開,甚至連自己人也懷疑:「這麼大的工程,怎麼可能?」「這會不會最後變成蚊子館,丟的是扶輪的臉?」但他沒有怨,沒有退。所有的委屈,他只說了一句話:「募不到款,就我來補。」
這是一種「我必須做到」的信念,也是一位領導人,把責任扛在肩上,卻將眼淚吞進肚裡的高度。他一一去說服、一一去拜訪,去找支持者、去借力量,就這樣,從零開始、從懷疑開始,走出了一條用信念舖出來的路。
虎頭山驛站,是他的愛,在PDG Metal無怨無悔的堅持下,長出了形狀。如今,虎頭山驛站不再是廢地,而是桃園山友心中最溫暖的港灣。1樓飲水機、長桌椅、氫水設備,接住風雨,也接住疲憊;2樓冷氣、投影、會議空間,成為環境教育與社區交流的重要據點。每一片木板、每一扇窗、每一張桌椅,背後都有人伸出援手,有人捐物資、有人出人力,只因為那個叫Metal的人讓他們相信:這不只是建一棟建物,而是建一種文化及傳承。這分文化,是對土地的敬意,是將扶輪的愛化為一種感動的行動力。


這是他的堅持,不是一次的感動,而是能一直感動下去的感動。
他對桃園的愛,刻在這座驛站裡;他對扶輪的愛,活在每一位登山者的笑容裡,PDG Metal不曾為自己歌頌,但如今,當虎頭山驛站每天湧入大量市民,當山友說出「做這個的人,功德無量」的時候,當高中生在驛站裡接受生態教育、未來成為保育的種子,我們知道,那一年,PDG Metal把自己的名字,靜靜刻在這座山的風裡,化作一座永不消逝的驛站。
這世界上,總有一些人,用堅持,換來一世代的感動,PDG Metal就是這樣的人。他用愛,為桃園蓋了一座驛站;他用扶輪的信念,讓服務成為地標;而我們,將在這座驛站裡,看見一個男人溫柔而堅定的靈魂,在山頂,在風中,而且永遠在我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