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1地區分區扶輪日系列報導
第六分區打頭陣 ──
與7個NGO協力 點亮萬華社區的光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回扶輪月刊 2025-09月號   作者 3481地區扶輪日委員會主委 台北市永平社PP VC白嘉為 分享至
2025-26年度3481地區對於扶輪日做了一個改變,Sunny 總監將扶輪日改為分區扶輪日,交由分區各自在既有的聯合服務上帶進扶輪日,原本的一個地區扶輪日因此可以百花齊放,11個分區將開成11朵燦爛的花。
7月5日,當多數人都被籠罩在日本大海嘯預言是否成真的惶恐中,第六分區卻選擇採取一場實際行動 —— 用溫暖的聯合服務帶領大家衝破不安。在AG Tony的號召下,搶先在2025-26年度一開跑,即由艋舺社發起、連同分區內金龍社、雙園社、古亭社、台北中區社、慈恩社、老松社、金華社、雙城社以及品熙社共10社,分區全體10社百分百參與,以聯合服務成功擊出3481地區今年首創「分區扶輪日」第一棒。
當天,國際扶輪3481地區第六分區全體10社聯合捐贈添購藍芽傳輸生理監視器醫療設備,用於即時監控患者生命跡象並同步傳輸,對於急難救護爭取黃金時間有關鍵作用,該捐贈由消防局大隊代表受贈,小隊長在代表受贈時特別表達扶輪人能看到急難當下生命可貴、分秒必爭,他們深感佩服;相對地,第六分區則對於可以去補位公部門無法兼顧的隙縫、公私協力造福社區,而感到身為扶輪人的價值。
本次聯合服務第六分區特地將捐贈地點拉到萬華的龍山文創基地,主要也是要再與其多年來深耕該社區服務來做延伸與連結,他們同時也與同樣以關懷萬華社區為目標的7個NGO協力,推展社區培根市集,讓在地文化被看見外,也活絡社區經濟,因此整天的聯合服務進而可串聯成分區扶輪日,讓聯合服務格外有意義。
從艋舺出發,我們把扶輪的精神種在萬華
這次聯合服務背後能牽起這麼多力量的關鍵,最主要是艋舺社的MAP和他的夫人。這對夫妻在龍山文創園區已經默默陪伴在地好多年了,長期看見萬華那些被忽略的角落:孩子的課後陪伴、外配媽媽們的在地培力、一些失學青年的重新肯定。這些平常或許很微小,但就真的沒有人做。這次也因為他們的連結,找來了7個和扶輪親手服務、耕耘在地社區理念相近的 NGO,分別是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人生百味、台灣社區實踐協會、萬華社區協力聯盟、萬華社區小學、台北市西區新住民社區關懷據點與台灣夢想城鄉協會。大家一起撐起了 「培根市集」—— 所謂培根係培力希望、根植在地 —— 大家各自努力的小波浪,聚在一起就會有更大的浪潮,去補位那些政府照顧不到的地方。活動中當我們看到小孩們以協會課輔陪伴為愛的中心,外配們以一個個手作包努力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與人誠心交融,因各種原因無法繼續正規學業的失學少年、少女用一張張真摯懇切的臉解說他們藝術天賦創作的作品。另外也有對龍山老社區充滿愛的居民為古老職人手藝努力做青創傳承,這所有一切都是NGO夥伴們長久灌注的愛所開出的小花園,而第六分區也因長期關懷萬華社區而與這些NGO發展綿密夥伴關係,合力促進社區共好。
我們扶輪這群人,因為聯誼而快樂,因為服務而幸福,大家本著共同目標前進,一起去發揮影響力,將我們扶輪信念推廣出去。把扶輪日帶進聯合服務,既凝聚分區內所有社友的服務信念,也讓扶輪精神被更多人看見,第六分區率先成功完成第一個分區扶輪日,讓扶輪的光點亮更多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