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他在採訪桌上從今年6月月刊及剛出刊的8月月刊,見到分別刊有他在POA決賽獲獎的喜樂學員保齡球賽照片以及他投稿的台北市華朋社守護台灣珍稀近危保育物種金黃鼠耳蝠全球獎助金計畫案例,直說辦理這兩個專案及各有20幾則新聞露出,是他擔任社長年度內最引以為傲的兩件事。
他直言,這其中除了「喜樂保齡球」之外,另一件讓他深感驕傲的便是「金黃鼠耳蝠生態教室建置計畫」。
這項構想最早源自台北市華朋社創社社長 鄭新開 CP Docter。身為台南新市區大社國小第一屆畢業生,他始終心繫母校與家鄉生態。金黃鼠耳蝠(Myotis formosus flavus)曾廣布全台,如今因棲地破壞與人為干擾而數量驟減,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近危」物種,也是台灣紅皮書中的「易危」等級。大社國小校園中仍棲息著百餘隻蝙蝠,這份難得的自然資產成為台北市華朋社投入守護的契機。

「能夠讓孩子們在校園裡抬頭就看見蝙蝠飛翔,進而理解保育的重要,這不只是守護一個物種,更是守護希望。」IPP King如此總結他對於成功申請到通常不易申請的全球獎助金專案,能為保育全世界可能不超過1,000隻,在大社國小校園樹上有100多隻,快要滅絕的金黃鼠耳蝠,為聯合國及其他組織追求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目標盡一分心力,感到非常高興。活動獲得台南黃偉哲市長關注,親來參與揭幕儀式,增加新聞吸引大眾對扶輪服務行動的注意,也令他驚喜。
IPP King告訴月刊,台北市華朋社原本辦理服務專案/計畫比例就很高,但以往甚少花費金錢在扶輪公共形象。今年選擇這2個活動推動媒體露出,是希望藉此打動人心,讓公眾看到我們扶輪不是只有捐錢,拉個布條,而是親身服務。得獎照片顯示扶輪使喜樂同學感受到身旁有人關懷他,帶領他打球,因而安心全神貫注於目標,有信心做到想做的事。旁邊兩位其實是吸睛的公眾人物,一位是藝人唐玲;一位是「一步一腳印看見新臺灣」主播暨TVBS新聞部副總詹怡宜。他笑說照片能榮獲冠軍純屬運氣,因為任內特意加強扶輪公共形象,請了專人拍照記錄,才有後來可以參賽的材料。拍照也未事先準備腳本,攝影師剛巧就把喜樂同學專注神情及感到有希望的心理拍出來,獲得評審老師的青睞。
太太從事傳播領域的教育,在媒體視頻方面也算先鋒人物,對他推展公共形象提供建議,助益良多。夫婦倆都認為讓外界認識扶輪社做什麼極為重要。他指出「在現代社會,為善不欲人知的觀念已經不合時宜。因為扶輪需要更多資源,需要更多人幫忙行善,一起關懷弱勢,一起發揮影響力。況且許多想要行善服務卻苦無著力之處的人士,遇到扶輪彼此合作才是解方。」
2012年入社,迄至2025年社齡約13年,在去年2024-25年度參加台灣扶輪月刊舉辦首屆POA攝影暨短影音比賽時正擔任社長職務的IPP King表示,他加入扶輪是因為與太太本來自身就常常在從事一些公益服務,但是時時感覺力量薄弱。在一個朋友的帶領之下,他加入台北市華朋扶輪社,欣喜發現該社很有意願辦理服務,不是一個純吃喝玩樂、純聯誼的社團,讓他希望留下來, 與社友發起更多服務,讓公益服務的比例越來越高。得獎照片中喜樂家族(喜樂家族公益基金會)的學員便是服務對象之一。
這個基金會跟台北市華朋社同樣在2000年成立,迄今已有25年歷史。創辦人是台北和平東路靈糧堂的潘秀霞牧師,每一年辦一個大型的活動,宗旨是幫助身心障礙的唐氏症寶寶或腦麻的學員家長堅持不把小孩藏在家裡,協助這些學員克服社交恐懼及難以融入社會的格格不入挫折感。喜樂家族從最開始服務3個家庭到現在已經服務350個學員,加上家屬全部約上千人。

IPP King感謝扶輪的連結,在他當社長當選人(PE)時,與姐妹社台南的善化蘭心社PE林玉環聊天時,發現她的社因為有一位前社長PP Kely是台南善化的智障者福利家長協會會長,也在辦理類似的服務。於是兩個人決定在當社長的任內合辦一個服務這些唐氏症寶寶與心智障礙學員的「華朋蘭心慈善保齡球聯誼賽」。但是一南一北的聯合服務還真有挑戰,很多問題困難,譬如說日期上喜樂家族星期日教會有活動、交通上長途遊覽車唐寶寶坐不住、地點上是台北的下去還是台南的上來、食宿及打球與獎金的花費怎麼出?經過不斷溝通協調,因為善化蘭心社這一方人數較少,在情商之下,犧牲便利於2月15日星期六一大早搭乘遊覽車上來台北,參加下午舉行的保齡球賽。南部學員在華朋社社友於中和經營的商務旅館的住宿費用、打保齡球的花費及部分獎金由華朋社出,晚餐由華朋社招待。

從喜樂保齡球及保育金黃鼠耳蝠的服務活動,IPP King發現幾點:
- 姐妹社之間一起合作公益要比聯誼喝酒能培養出更紮實、堅固的革命情感,他與善化蘭心社甫卸任林社長的感情變得更好。對於3470地區因為善化蘭心社在這個案子以DDF給與華朋社極大支持,他心懷感激。King認為大家一起共好,共同成就良善的事情很有意義。
- 從心智障礙者因為注意力而無法久坐、搭乘長途車他們必須要停頓休息,以及與他們接觸中,感悟他們的家長有著非凡的耐心愛心實在偉大,令人感佩。喜樂基金會每年6月舉辦父母節,幫助學員向家長們表露情感及感恩,也令他十分感動。因此,他希望持續關注,打算將來支持喜樂家族在深坑石碇推動的一個唐寶寶與家長雙老家園。
- 對於社長任內辦理服務專案並同時推展扶輪公共形象,他指出自己事先準備好受拍攝人的授權文件,得以保護雙方(尤其是兒童及青少年)權益,並順利留下證明扶輪濟弱扶傾的證據與素材。
- 服務活動的拍攝夥伴是他的友人松山社大專研媒體的黃校長,由他協助策劃執行並請團隊中出身中時的專業攝影師拍攝,並因其人脈管道增加媒體露出的結果,也因為今年有媒體露出的素材所以參賽。華朋社以往沒有編列公共形象的經費, 今年則以活動經費結餘來推展公共形象,不料結果獲得肯定,成為PETS教材。此外,他鼓勵扶輪社友盡量嘗試申請GG案,他可以分享自己的經驗。

IPP King 坦言,其實是因為在當時總監李博信及華朋社CP Doctor 鄭新開的鼓勵下參加比賽,他才開始更注意到《台灣扶輪月刊》的價值。過去例會雖然總會擺放月刊,但社友翻閱的習慣並不多。這次專訪讓他重新意識到,月刊不僅是資訊的傳遞平台,也是展現扶輪服務成果的重要舞台。
他表示,往後將會鼓勵社友積極閱讀與投稿,並承諾將與現任台北市華朋社社長P Helen李宜美合作,在今年12月13日於中崙高中舉辦的「喜悅點燈‧齒愛閃耀」專案後,聯合投稿分享這場為喜樂家族學員及陽明教養院長照獨老所舉辦的大型口腔衛教活動,期盼讓更多人看見扶輪的行動力與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