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印度詩人泰戈爾的一句話:「生命就像多節的蘆笛,唯有通過付出和希望的缺口,才能演奏出多采多姿的音樂」。對我而言,已邁入半百的人生,因為扶輪找到人生另一種平衡與快樂。
從小我就是一個想像力豐富,很有自我想法的非典型女生,對於許多事務都充滿好奇,也是一個充滿俠義精神,喜歡幫助弱小的人;可以成為這樣的「自由人」要感謝我的父母對我的開放式教育,訓練我的判斷力與獨立思考,不斷提醒我們做人要謙卑,不能自滿。也要感謝我的先生和家人,長久以來對我的尊重與包容。

我們全家也都愛登山,而我在扶輪旅程的體會中,過程就像在登山一樣,從山下帶著好奇和挑戰的心態出發,慢慢在爬升的過程中,感受到登山的壓力與辛苦,以及山中環境的高深莫測與永無止境;但是,另一方面,每當爬升到一個高度,俯首不同層次的風景時,心中又會重新燃起了信心與勇氣,這才發現,原來登山中最大的障礙,不是來自環境的考驗,而是源於自我的心境,是一種心性的修為與鍛鍊。而在扶輪的訓練中,最難能可貴的,是因此結識一群登山的優秀同好,一起共學共享,互相支持陪伴,讓登山中充滿樂趣也不顯孤單。
![]() |
![]() |

我也是天生利他主義者,從小我就自認為是一個很有溫度的人,不但情感特別豐沛,也非常樂於助人,加上社會學與人力資源的學習背景,一直以來,自我感覺很會處理「人」的議題。但是在扶輪的學習中,讓我覺察與反思到,過去處理的焦點,還是在事情上,而不是關注在人的身上,往往人對了,心態對了,事情就順了,這個覺察,使我更謙卑的看待與面對自己與周遭每一個人的無可限量。
扶輪的首要工作在「造人」,如果把扶輪比喻為一家百年企業,產品就是社員、品牌價值就是「超我服務」,文化體現就是保羅•哈里斯Paul P. Harris創立扶輪時所揭示的精神:真誠(Integrity)、儉樸(Frugality)、寬容(Tolerance)、無私(Unselfishness)。文字看似簡單,實踐則不易;因此,唯有真正認

在邁向總監年度的學習過程中,看到社友的無私付出與真誠笑容,總是給我最大的鼓勵與感動。我們都不斷嘗試在自我、家庭、工作、社團不同的領域找到最佳身心靈的平衡,卻也驚喜的發現,原來這段旅程已悄悄的帶給我們具相當威力的改變,讓我們更勇敢、更有承擔。扶輪創造出生命的改變,讓我們重新發現自己,原來「你/妳是可以的」,而這種感覺真好!讓我們一同參與扶輪、體驗扶輪、享受扶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