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導正社會風氣,推動多元、平等及包容刻不容緩
回扶輪月刊 2023-07月號   作者 台北南隆社 黃文玥PP Wen Yue 分享至
近年以來國際扶輪在推動DEI (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政策,其最主要的目標是在實現人類社會中的任一個單獨個體,不論其「社經地位」、「文化信仰」、「年齡高低」、「學知識程度」、「種族(含膚色)」、「體格條件」、「政治立場」與「性別及性取向」,等一切外在條件如何,所有人都應該要被受到歡迎與尊重,並且在團體組織之中所有人的機會都必須是公平的,都有相等的機會擔任領導人與被領導。我們所有人都不應該、也不被允許、以任何形式或方法去針對某一位人士給予「特殊對待」,不論其方式是「追捧」、「忽視」或是「貶抑」。在我國多項法案完成修正的今日,道理與法律規定似乎人人都懂,實際上卻是仍存在著歧視與根深蒂固的偏見,更有抱持著偏見而仍不自知的情況發生。
就以日前台北某大學的學生會會長選舉爆出候選人政見條目內容「涉及歧視」一事,讓我不禁想到不少身為菁英的扶輪社員,在心態與想法上已經準備好充分認同並且接受DEI了嗎?不少社員在私下的會談中常論及到我們身為扶輪社員應該要如何找回台灣人的親善精神,讓社會朝向平等與包容之路發展。但是現實上只要我們每天打開電視機,都可以看到各種公眾人物,包括所謂名嘴等人,為了博取話題與新聞版面經常在大眾面前「舌燦蓮花、口吐芬芳」,造成對社會上多類立場族群對立,所以這起事件,其實反映的是台灣社會不平等的環境,這並非單一偶發個案,是你、我等人,對社會的集體意見表現,是整個社會群體氛圍所造成的,所以想要扭轉社會風氣應該要由自身以及我們的組織做起,找回台灣人的親善精神,進而改變整個社會,我深刻的認為接納是第一步驟,要從接納不同族群做起,讓他們成為我們當中的一分子、成為組織的領導人開始。
國際扶輪自創立以來,到一九八七年「排擠女性加入案」敗訴為止才改變政策,開始接受女性做為扶輪社員,這段過程總計花費八十多年的時間,之後在2019年理事會制定並發表了「多元、平等及包容宣言」,然而時至今日,前後歷經多位國際扶輪的社長推動,更在2022年的立法會議之後,將多元、平等及包容條文納入「國際扶輪章程」。
章程中明確規定任何扶輪社,不論其加入扶輪日期時間為何,都必須對「性別多元化」敞開大門,但是條文修正至今,包括我們的地區,當然也包括整個地帶,迄今對這一項主題仍然採取消極態度,追隨多元腳步的意願似乎不高,並對於維持性別單一性是凸顯自己的特色並引以自豪,並且打算持續下去,也有人說我所屬的分區以及地區有各種形態的扶輪社已經充分展現多元的現況,沒有必要更進一步擴及到全部的扶輪社,殊不知正是有這樣的心態,形成一種氣氛與造成我們對於多元社會的成員不友善對待,衍生出限制了人們可以自由加入社團的疑慮,更是對國際扶輪的政策之消極抵抗,這些作為伴隨而來的結果,輕則可能影響組織發展,重則可能導致整個組織消失在時代的軌跡之中。
現代科技的進步,也同時積累龐大的知識與經驗,讓我們不必需要再花上八十多年來瞭解過去所犯下的錯誤,我們從扶輪組織發展的歷史經驗、以及在近幾年多次的全體扶輪社員調查結果可以得知,唯有對所有人敞開胸懷的開放,才能得到穩固的基礎,也唯有廣納百川,才能足以顯示出大海浩瀚與偉大。
具備多元的社員基礎才能擴展我們的觸及、增加我們的影響。請讓我們一切由自身做起,推動以重現親善精神的扶輪DEI,來導正與影響整個社會風氣,徹底實現扶輪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