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致敬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回扶輪月刊 2022-12月號   作者 台中東南社PP Robinson夫人簡靜修 分享至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26-2022)於2022年英國時間9月8日下午駕崩於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Balmoral Castle),享耆壽96歲。女王於1952年登基,在位滿70年,期間歷經15位英國首相,她是英國王室中在位最久的君主。
伊莉莎白二世於1926年4月21日生於倫敦,為約克公爵及其夫人(日後的喬治六世及伊莉莎白王后)的長女,在家中接受私人教育。1936年伯父愛德華八世因愛上美國的辛普森夫人,堅持要和她結婚而放棄江山退位,父親約克公爵即位為喬治六世,當時年僅十歲的伊莉莎白二世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開始履行公共職責。1940年,14歲的伊莉莎白和妹妹瑪格莉特在英國廣播公司(BBC)首度發表廣播演說,對象是所有避難的孩子。1945年二次大戰即將結束前,她曾短暫加入婦女輔助領土服務隊,學習駕駛救護車和卡車。1947年,她首次出訪,和父母親到了南非。在她21歲生日那天,她對大英國協和帝國發表廣播演說:「我在眾人面前發誓,無論壽命長短,終身都會服務你們,以及你我同屬的大英帝國家庭。」1947年11月20日她和遠房表哥希臘王子菲利普結縭,後者在大婚前被喬治六世授予「殿下」稱號,並冊封為愛丁堡公爵。他們婚後育有4個小孩,分別是王儲查爾斯、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1951年後英王喬治六世身體狀況欠佳,伊莉莎白公主開始代替父親出席公開場合,和菲利普一起出訪海外。1952年2月6日兩人訪問肯亞期間,喬治六世駕崩,她立即搭機返國,登基為新的英國女王,隔年6月舉行加冕典禮。在她帶領下,英國出現重大憲政變革,包括英國權力下放,加拿大憲法回歸,非洲去殖民化,其統治的國家亦經歷諸多戰爭和衝突。此外,她是首位對愛爾蘭共和國進行國是訪問的英國君主,並先後接見和造訪過五位天主教教宗。她也是首位舉辦過兩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國家元首,分別是1976年第21屆加拿大蒙特婁奧運會和2012年第30屆倫敦奧運會。
然而,雖貴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亦有難免的悲傷與憂愁,她經歷過極大的家庭變化,包括王儲查爾斯的婚外情,媳婦黛安娜王妃因車禍喪生,孫子哈利和孫媳婦梅根宣布退出王室,以及次子安德魯王子的性醜聞。但是女王優質的人格特點,讓她能走出這些陰霾,繼續撐起王室門面。英國王室歷史學家Robert Lacey表示:「能夠對許多事情一笑置之,這是一項很重要的生存技巧。」每一位曾與女王共處過的英國首相都給予女王極高的評價。前首相 Tony Blair表示,女王擁有過人的精明睿智和對世界獨特的觀察力。歷史學家作者Anthony Seldon表示,女王沒有把自己看的多了不起,這令她能成功扮演好君主的角色。此外,女王絕佳的幽默感更讓人津津樂道。儘管貴為女王,在公開場合一定要保持莊嚴的形象,其實她私底下卻總是笑容可掬,相當幽默和具親和力。據說女王很會模仿,善於運用各種腔調和不同方式說話,她會模仿政治人物,宗教領袖和電視人物,她尤其會模仿前俄羅斯領導人葉爾欽。她的幽默經常是自嘲式,拿自己來開玩笑。作家凱倫杜比曾在書中介紹女王的幽默感,提及有一次女王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Balmoral Castle)和一群美國觀光客巧遇,儘管她身邊跟著一名隨從,但眼拙的觀光客竟然沒認出她,還問她:「妳有沒有看過女王陛下?」女王回答沒有,卻指著身邊的隨從說:「但是他有。」還有一次女王私下去購物,店員跟她說:「妳長得像女王。」女王幽默回應:「那我就放心了!」為了紀念即位70週年的白金禧,女王親自上鏡和柏靈頓熊(Paddington Bear)合演喝下午茶的喜劇小品,作為BBC白金禧紀念特別節目的開場,女王充分展現其幽默和慈祥!
2022年9月6日,伊莉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任命保守黨新黨魁特拉斯(Liz Truss)正式接任首相。兩天後(9月8日),女王駕崩了,她真的履行了21歲生日時對大英帝國的承諾「無論壽命長短,終身都會服務。」9月19日在倫敦西敏寺大教堂舉行的女王國喪時,坎特伯里大主教Justin Welby在證道中提到:「人生旅途中,一生以愛服事者很少,領導者以愛服事者更少,唯權力和特權是從者終將被遺忘。而一生以愛服事者,人們將在愛中,永誌不忘。」最後他以「生而服事,死懷盼望」(Service in Life, Hope in Death)為女王蓋棺論定。女王的長壽,對英國人或是世人而言,都是福分。她的所作所為堪為世人典範。因為有她,世界變得更好。
2021年4月9日和女王結縭73年的菲利普親王辭世後,女王就鬱鬱寡歡。2022年2月女王確診COVID-19之後,健康情况大不如前。女王年事已高,累了,因此誠如繼任的國王查爾斯三世所說「一直最害怕的時刻」終究來臨。女王自9月8日駕崩後,於台灣時間9月11日開始移靈,女王的靈柩從巴爾莫勒爾堡出發,抵達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宫(Holyrood house Palace)。9月12日移靈至 St. Giles’ Cathedral,開放給當地民眾弔唁24小時。9月13日靈柩抵返倫敦白金漢宮。9月15日移靈至西敏廳,連續4天開放民眾瞻仰。9月19日移靈至西敏寺大教堂舉行國葬。女王於1947年在西敏寺大教堂成婚,1953年在此舉行加冕典禮,最後也在這裡向大眾告別,象徵一個時代的落幕。在西敏寺舉行的國葬中,約有2,000位政要貴賓出席,當中約有500位世界領袖,包括美國總統拜登伉儷、法國總統馬克宏伉儷、日皇德仁伉儷、南非總統拉瑪佛沙等。國葬儀式在「王室禁衛騎兵團奏起輓歌「最後崗位」(The Last Post)後,西敏寺和全英國進行2分鐘默哀,隨後唱國歌「天佑吾王」,並吹奏風笛後,宣告結束。之後,女王靈柩離開西敏寺,繞行倫敦市中心,成千上萬民眾在街道兩旁含淚送女王最後一程。接著,前往倫敦海德公園的威靈頓拱門(Wellington Arch)。在這期間,倫敦大笨鐘每隔1分鐘鳴響一次,共96次,象徵女王96歲耆壽,海德公園亦鳴響禮炮送別女王。之後,女王靈柩抵達溫莎堡的國王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King George VI Memorial Chapel)安葬,長眠於其父母親和丈夫菲利浦親王身邊。當女王靈柩緩緩下降至皇家墓穴時,首席風笛手Paul Burns在走廊奏起輓歌“Sleep, dearie, sleep”,隨著漸遠的笛音,他消失於走廊盡頭,這一幕令人動容,也和世人宣告女王已化成千風。
人生自古誰無死,但面對死亡時的態度,東西方極為不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但西方人卻很喜歡探討這個話題,因為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唯有透過死亡才有機會得永生與上帝同在。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 1572-1631)曾寫過一首向死神挑釁的詩「死神,你別驕傲」(Death, be not proud)。詩中,他和死神叫板。他認為從休憩、睡眠,這種「類死亡」中,人們獲得不少歡愉,但從死亡中湧出的歡樂更多,因為人們可得永生。英才的確會隨死神而去,但骸骨安息,靈魂超脫。詩人將死神貶抑為命運、投機、君主以及鋌而走險的人之奴隸,而且他認為死神竟然和毒藥、戰爭和疾病同流合污,到底有什麼傲人之處?最後詩人說出,「死神,你該死!」很霸氣地將死神判了死刑。
謹翻譯此詩向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致敬。我出生於1952年,正是女王登基的年代。我母親大女王3歲,老人家在世時很喜歡女王。每當她穿戴得宜,我總會頑皮地說:「英國女王駕到!」她聽了會開心地呵呵笑。如今兩人都不在了,讓我心中充滿無限哀思!
將此詩和拙譯列於後,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