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2050,永續台灣夢──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氣候協定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回扶輪月刊 2022-12月號   作者 台中文心社 林岳毅 Young Bank 分享至
回想起1997年,筆者留學日本剛考上大學,好一陣子的新聞,都是在報導京都議定書相關的事情,當時的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準,以保證生態系統的平滑適應、食物的安全生產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記得當時的美國,耍賴的退出了這個會議。
2002年上研究所時,有一門課程,叫做環境管理特論,在MBA的體系裡,大家往往選擇的不是專業的會計財務,就是選擇跟企業管理相關的課程,而與環境有關的課程屬於冷門的課,只有筆者跟另外一位日本同學。這位教授是吉田文和,上課後才知道,他當時正代表日本政府與聯合國開會,確定日本環境保護的方向是否跟環境接軌,也透過了這門課,奠定了日後筆者在企業接班時,關注環保議題的基礎。
過去二十年來,在國際間風起雲湧,掀起驚滔駭浪的這波減碳風潮,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終於湧進來了台灣。而巴黎氣候協定,也取代了當年的京都議定書。所謂的巴黎協定,就是2015年12月在巴黎召開的會議中,各締約方協議未來將一起努力讓地球氣溫的上升幅度,控制在與前工業時代相比最多攝氏2度內的範圍,且應努力追求前述升溫幅度標準續減至攝氏1.5度內的更艱難目標。
「珍惜水資源」,是扶輪社的口號。還記得去年5月份,全台大缺水,日月潭出現了六十年來不曾出現乾枯的景況。台中文心社在過去,曾經與台北中原社、台中大同社等合作於南投縣仁愛鄉發祥國小的灌溉水及飲水工程的WCS計畫,總經費為38,000元美金,讓部落32戶的居民有生活用水可以使用。去年台中中央社的授證,更以ESG為授證的主題,提點大家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回國後開始接手父親的化工廠,才發現研究所所上內容,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開始被重視,甚至被客戶所要求。目前筆者所負責的碳酸鈣製造工廠,已有五十年的歷史,設備老舊,加上環保法規日益嚴格,因此筆者積極著手廠內的升級,尤其針對企業永續的部分,加強力道。進行總廠的碳盤查,導入智慧製造,智慧電表,預計在明年請第三方國際驗證公司來做ISO14064,14067的查驗。目的就是要清楚的知道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產出多少的碳排,並針對碳排量大的製程進行優化,提高能源效率,進而減少碳排放,降低產品的碳足跡。
而在這過程,有幸也接受了今周刊的採訪,分享一個五十年的資深中小企業,在減碳的議題當中,如何克服工廠在改造期間所遭遇到困難,成為了今年第一期雜誌的封面人物。
留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2050年,台灣政府宣示要達到淨零碳排。28年後筆者已經七十多歲,而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也三十多歲,差不多該有自己新的家庭的年紀,相信那時候環境,肯定會比現在更友善。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共創更美好幸福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