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月刊 2022-12月號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2022/12/01  閱覽數 1992  單一章節 分享至
一、世界扶輪資訊
ROTARY WORLD NEWS

社長文告

對抗全球惡疾的希望

在尚比亞路沙卡(Lusaka)市郊與一群扶輪領袖坐在一起時,我提出一個問題:「你們有多少人得過瘧疾?」房間裡的每隻手都舉起來。他們甚至開始告訴我關於他們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得病的經驗。瘧疾是許多開發中國家死亡及生病的主因之一。
他們很幸運。他們可以取得醫療及救命藥物。對尚比亞鄉村的居民來說,他們的故事便迥然不同。
在一個小村莊的木製長椅上,我跟提姆西(Timothy)與他的年幼的兒子納森(Nathan)坐在一起。有一支攝影小組拍攝我們的對話,他告訴我納森顯示出瘧疾症狀的時候,他把小男孩帶到附近一位社區衛生工作人員的家裡,納森在那裡很快拿到藥,很有可能因此拯救了他的性命。
平靜地,提姆西告訴我關於他另一個兒子幾年前發病的故事。他必須帶著兒子衝到5英里外的醫療診所。騎著腳踏車把兒子揹在背上,他告訴我,他可以感覺得到兒子的腳變冷,然後他小小的身軀變得癱軟無力。當他終於到了診所,他大叫求助,可是太遲了。攝影機停止拍攝,我們安靜地坐著。他開始哭泣,我緊緊抱著他。他說:「我兒子沒了,我兒子沒了。」
這個故事對我們接下來幾天所遇到的家庭來說,太平常了。然而還有希望。無瘧疾尚比亞夥伴得到扶輪第一筆大規模計畫獎助金,正在拯救人命。在尚比亞2個省,社區已經選出2,500名義務的衛生工作人員。他們接受訓練,把醫療服務帶到離需要的人更近的地方,他們能夠診斷及治療瘧疾等疾病。我邀請各位翻到16頁,看看扶輪的合作關係如何創造了長遠的改變。




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文告


我們共通的價值觀

我們每天都要做數百個,甚至上千個決定。每當我需要做重大的決定,便會想起共同創立了今日之迪士尼公司的羅伊.迪士尼(Roy Disney)說過的話:「瞭解自己的價值觀,做決定便很容易。」
我們每個人都把個人的價值觀帶進我們的扶輪社。扶輪也是根據一組核心價值──服務、聯誼、多元、正直,及領導力──而凝聚在一起,引導我們的決定,激勵我們採取行動,並在這麼做的同時,改變世界。
還有一個價值觀與扶輪緊緊結合:我們的奉獻精神。從投入時間推動服務計畫的社員到成為支持我們基金會之阿奇.柯藍夫會會員的扶輪領袖,扶輪社員是我認識的人當中最慷慨的一群人。把我們個人的慷慨與扶輪讓我們得以回饋的無數方式結合在一起,便讓我們成為行善的力量。
在扶輪,我們做的還要更多。我們也重視好的監督、規劃,及永續。我們不僅捐獻,在扶輪,我們還聰明捐獻。我們知道把永續融入我們的計畫意味著它們的影響在很長的時間裡都感受得到。
簡言之,透過基金會,你的捐獻可以持續發揮力量。
這是為何捐款給扶輪基金會是你可以做的最聰明的決定之一。你知道你的捐款會符合你重視的價值觀,而且是由同樣擁有那些價值觀的扶輪社友來管理執行。
如果說我們捐獻給扶輪,自己也會有收穫,還只算是輕描淡寫。有幸能夠參訪世界各地數百個基金會計畫的我可以告訴各位,我們得到的回報是無價的。
我希望各位也能跟我一樣幸運,能夠親眼看到印度清奈眼科診所裡的人發現自己看得清楚時臉上的驚喜表情。因為扶輪學會識字的瓜地馬拉兒童的驕傲微笑。或是巴基斯坦因為孩子獲得兩滴小兒麻痺疫苗流下感激眼淚的父母。然後你便會瞭解我的意思。我們何其有幸能夠支持我們的基金會來服務人類。
在這個奉獻的季節,我感謝各位對扶輪基金會的慷慨解囊,感謝各位給予我們偉大組織的奉獻。我和內人茱麗葉在此獻上最誠摯的佳節祝福。

萊斯禮

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

插圖:Viktor Miller Gausa


2023國際年會──藝術無所不在
公共藝術是墨爾本的日常,當各位5月27-31日來到這裡參加2023年國際扶輪年會時,探索這座城市的戶外裝置藝術及充滿塗鴉及壁畫的巷弄,乃是體驗它的美及創意的方式之一。
走過中央商業區會看到各式各樣的街頭藝術。鋪著圓石的霍西爾巷(Hosier Lane)是知名的展示場地,充斥著各種色彩,過一個晚上便可能整個不同,因為人們不斷在該市禁止的塗鴉上頭繼續作畫。幾條街之外,可以看看充滿激情的AC/DC搖滾樂團傳奇樂手的肖像,也是這條AC/DC巷(AC/DC Lane)的名稱由來。轉角可以欣賞達克柏德巷(Duckboard Place)裡爬上精緻餐廳整個牆面的大膽街頭藝術。
普賴斯格雷夫巷(Presgrave Place)與一般的塗鴉巷弄稍有不同。這條路成為一處戶外藝廊,兩旁排列著許多各式藝術,包括裝框的藝術作品、拼貼海報,及小型雕塑裝置。
在流經墨爾本市中心之亞拉河(Yarra River)河畔的一座公園,你可以在聯邦鐘(Federation Bells)之間散步。2001年,該國慶祝澳洲6個英國殖民地成為一個國家的百週年紀念時,政府委託製作了這39座倒置的銅鐘。立在台座及柱子上的銅鐘一天有三次會演奏不同作曲家的音樂。
在城市各地都可留意雕塑品。你可能會在摩天大樓外看到一群巨大的金色蜜蜂,從人行道冒出像是圖書館的一部分建築,以及樹上有一隻倒立的乳牛。
撰文:Eva Remijan-Toba
詳情及註冊請至convention.rotary.org。


把酒瓶變回沙子


矽成為氧之外,地殼中最普遍的天然物質。兩份的氧加上一份的矽(地殼中會自然發生的過程),便可得到二氧化矽,也是大多數岩石及沙子的核心成分。把沙子加熱到3,090度,它便會變成液態,冷卻後凝固成玻璃。
雖然玻璃得自於一個天然產生的物質,一旦這個物質製作成瓶子,它對環境卻毫無益處。在美國,人們每年丟棄約800萬公噸的玻璃,成為垃圾掩埋場存在多年的龐然大物。根據環境保護署的報告,美國人購買的玻璃瓶當中只有約三分之一獲得回收。
華盛頓州契蘭(Chelan)扶輪社找到機會把那些玻璃從廢棄物系統中取出。它的「911拯救玻璃計畫」(911 Glass Rescue)把用過的瓶子及碎玻璃轉變為可以用於園藝、造景、遊樂場,及生物濾水計畫的沙子。該社與當地機構及企業合作,向安德拉產品(Andela Products)公司購買一部玻璃粉碎機。公司總裁兼執行長辛西雅.安德拉(Cynthia Andela)不只是玻璃產業的專家,也是紐約州里奇菲爾德泉(Richfield Springs)扶輪社社員。安德拉說:「我加入扶輪多年,我也販售這些機器很多年。可是契蘭扶輪社的這項計畫結合了兩個世界,讓我瞭解到扶輪能做的有多少。」
在下文當中,扶輪社員描述他們如何從不要的玻璃做出沙子。
撰文:Joseph Derr








社區治療── 在扶輪大規模計畫獎助金的支持下, 無瘧疾尚比亞夥伴在地方層級對抗 一項全球惡疾


拉薩姆.奇桑加(Latham Chisanga)幾年前遭遇車禍,此後便不斷要應付身體的後遺症。因此2020年2月奇桑加開始感到背痛及發燒時,便再度不去就醫,吞下幾顆止痛藥,就不再管它。幾天後,他在鄰居家外頭昏倒在地,陷入昏迷。在醫院,他的瘧疾檢驗結果為陽性。

當一個星期後他終於醒來時,奇桑加似乎認出他的母親,後者剛從尚比亞中部的一場會議離開趕回恩多拉(Ndola)守在兒子病床旁。醫生希望病患的情況有所好轉,可是幾天後他離開人世。

他的母親瑪莎.倫古(Martha Lungu)不斷在想這樣的事怎麼可能發生在她的家人身上。畢竟,她是尚比亞瘧疾夥伴──扶輪社員所主導之根除瘧疾全球運動在當地的分支機構──的執行特助。隸屬恩多拉扶輪社的倫古不知道要如何繼續她的工作。她哎嘆說:「我怎麼會失敗?我怎麼會沒把事情做好?我要如何跟人們講瘧疾的預防?」
幾個月後,有2個人介入。參加她兒子喪禮的一位牧師堅稱:「你必須用你兒子的死來教育他人,讓他們不要再多失去一條人命。」而一位朋友說服倫古相信,她兒子的死提高而非降低她的可信度。倫古傳達她朋友的意思說:「如果這發生在我身上,便可能也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我知道我在說什麼。我知道瘧疾會致命。我知道瘧疾可以治癒。」
時間是2022年5月底,在尚比亞中部,再一個月就是冬天,沿著一條蜿蜒骯髒小路前進的6個人可以感覺到氣溫漸低。他們走過苗圃、教堂、有波浪板屋頂的磚造房舍,最後來到一戶人家,院子裡有小雞在啄食,剛洗好的衣服晾在曬衣繩上,在清晨的微風中飄動。
迎接他們的是阿格妮絲.穆康德(Agnes Mukonde)。一星期前,穆康德經歷關節疼痛、頭痛,及發冷。她以前得過瘧疾,認得這些症狀。她做檢測:陽性。
所幸,附近的衛生中心──那天早上稍早這6個人出發的地方──提供藥物給穆康德,幾天後她好多了。現在她的訪客來此檢驗她的子女及鄰居,看看是否也有人感染。
穆康德的6位訪客都是在尚比亞政府一項新的宏偉計畫下受訓的學員,目的是要讓該國3萬6,000名社區衛生工作人員達到足額,使得瘧疾檢測及治療更容易取得──大約是每500人有一位工作人員。全國策略是取得無瘧疾尚比亞夥伴──這是扶輪社員創辦及主導的一項提案,獲得扶輪第一筆大規模獎助金計畫200萬美元──的奧援。無瘧疾尚比亞夥伴將訓練尚比亞中央省(Central)及穆清加省(Muchinga)10個地區的2,500名社區衛生工作人員,並提供設備給他們。該計畫與美國世界展望會及蓋茲基金會合作──分別再捐獻200萬美元給這項行動──預計將降低瘧疾感染數,並大幅降低嚴重病例及可能致命的病例數。
擔任該計畫執行委員會主委的倫古說:「扶輪社員應該以自己為榮,因為他們加入對抗瘧疾的行列。想像一下,透過他們協助訓練及派遣的社區衛生工作人員,他們拯救了多少條人命。」(在她兒子去世後幾個月,她也成為無瘧疾尚比亞夥伴的執行董事。)
其中一位受訓者是穿著扶輪/世界展望會橘色T恤、32歲的克麗歐珮特拉.奇康佐(Cleopatra Chikanzo)。她得過瘧疾,知道她社區也有許多人得過。這位3個孩子的母親說:「我想成為衛生工作人員來改善社區的福祉。」
在穆康德的許可下,受訓者從她4名子女的手取幾滴血滴在試劑上。他們設定了計時器,等了15分鐘。就像新冠肺炎的檢測一樣,如果出現一條線,結果是陰性;如果出現兩條線,就是陽性。
大約兩個星期前,穆康德的一個兒子去過尚比亞北部的魯瓦普拉省(Luapula)。他一直說會發冷,可是他母親認為這只是對家裡較涼爽氣候的反應而已。可是15分鐘到了的時候,結果出來了:他是兩條線,另一個兒子也檢測出陽性。

在造成瘧疾的5種寄生蟲中,在非洲最盛行的那種也是最致命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20年全球估計有2億4,100萬個病例;非洲地區就佔了95%的病例──在因該疾病死亡的62萬7,000人中,佔了96%。2020年,5歲以下兒童佔世界衛生組織非洲地區所有因瘧疾喪命者的80%。
該寄生蟲是雌瘧蚊所傳播,利用人類及動物血液中的蛋白質來產卵。在感染寄生蟲的蚊子叮咬人後,寄生蟲便入侵,破壞紅血球,造成發燒、發冷,及其它症狀。當另一隻蚊子再咬了被感染的人,血液中的寄生蟲就搭上便車進入蚊子體內。然後那隻蚊子再咬另一個人,就是這樣無限循環下去。
瘧疾可以發展成重症,引起器官衰竭及血液或腦部病變等併發症。可是事情並非如此不可。瘧疾是可以治療的。問題是如何把檢測及治療送到需要的人身邊,但是許多人的住所離衛生醫療設施太遠而無法取得──或者有些人甚至不瞭解自己需要做檢測。
倫古說:「相信我,如果我兒子在情況變複雜前就做了瘧疾檢測,他此時就還在人世。治療方法很簡單且容易取得。就在那裡,唯一的重點是他必須知道。」
蓋茲基金會資深計畫主管艾比蓋兒.普拉特(Abigail Pratt)補充說:「現在還有人因瘧疾死掉實在太不公平,這是一個完全可以治療、完全可以預防及診斷的疾病。我們在美國不會有這個問題,在歐洲也沒有,推託說這只發生尚比亞之類的國家是可以無視的事情並不公允。」
在穆康德的兒子檢驗陽性後,受訓中的衛生工作人員會參閱他們的劑量表。他們正在接受為期6天訓練課程的第5天,這項訓練便是由無瘧疾尚比亞夥伴所支持的。今天是他們的現場實習;在訓練初期,他們學習如何檢測及治療病例、記錄監視資料,及進行大規模投藥──住在某個地理區域的所有人都獲得抗瘧疾藥物以阻斷傳播。在結訓後,他們會在當地衛生設施員工的監督下工作6個星期,然後才開始在自己的社區工作。他們每個人會拿到一部自行車;因為奇康佐住的地方離區域衛生中心走路要近1個小時,自行車對她在巡迴訪視時將特別有用。
在給穆康德的兒子適量的藥物之後,受訓學員前去找她的鄰居,他們坐在房屋之間庭院裡的毯子上。2位女性正在縫製踏墊,旁邊的小小木炭火爐上正煮著一壺木薯葉茶。奇康佐坐在一間房子的門前階梯上,跟那戶人家的戶長談話。一個背上揹著嬰兒的婦女坐在他們旁邊。幾個孩子知道手指要被刺抽血時都哭了。
下:一位社區衛生工作人員展現她如何為病患做瘧疾篩檢。


家戶檢測是一個緩慢、很有系統的過程。在受訓者工作時,中央省奇邦波區(Chibombo)的衛生官員伊曼紐.邦達(Emmanuel Banda)與約翰.邦達(John Banda)在一旁監督。最後,該地區將有42名社區衛生工作人員,包括奇康佐及其他同梯訓練的人。

衛生官員說他們區域的醫療中心每週會看到400個瘧疾病例。該地區裡有一個有好幾處釣魚營區的沼澤。瘧疾在那裡十分猖獗,包括離該衛生中心20英里處的一個營區。伊曼紐.邦達說:「大多數得到瘧疾的人都因為距離遙遠無法走到該設施。」
該地區位於魯撒卡(Lusaka)及卡威(Kabwe)兩個大型城市之間,因為這裡是從事農耕及貿易的人必經之地,很容易發生疫情。約翰.邦達說:「當社區衛生工作人員接受訓練,便有助於降低來到衛生設施的人數,讓衛生設施可以專注在其它疾病。」社區醫療保健也有經濟利益:如果人們可在住家附近取得醫療,他們便不必支付交通費或上班請假。
衛生中心及社區衛生工作人員之間的重要連結是社區衛生委員會。這些義工監督衛生工作人員已及其他從事瘧疾與其它工作──例如產婦照護及小兒麻痺預防接種──的社區義工。無瘧疾尚比亞夥伴正努力提供訓練給這些委員會,以強化衛生體系。
在查穆卡(Chamuka)酋長的宮殿內部,頭枕區刻著嘶吼獅子的巨大皮製王座幾乎與天花板等高。有尚比亞國旗圖案的地毯鋪在王座前方,再往前,以半圓方式排列的椅子上頭鋪著印有斑馬、大象、獅子,及其它動物圖案的布料。當戴著豹紋的帽子及串珠項鍊、披著黑紫色披風的酋長抵達時,無瘧疾尚比亞夥伴的訪客跪下來,拍手三次來向酋長致意。
身為尚比亞中央省蘭傑族傳統領袖之一的查穆卡酋長,在由政府、企業,及宗教領袖與專家組成的中央省根除瘧疾委員會擔任主委。在他談論瘧疾之際,他的聲音變得充滿熱情,因為在他人口6萬的農業酋長國中,他認為瘧疾是個重要的經濟議題。
根除瘧疾仰賴查穆卡酋長及其他傳統領袖及關鍵影響者的努力,來增加對這項疾病及根除策略的認識。這位酋長說他與中央省其他38名傳統領袖合作,協助他們看出自己影響社區的能力。無論他到社區哪裡,無論他何時要發表談話,他都會適時插入瘧疾的話題。他告訴扶輪:「在尚比亞,我們的社區十分尊敬傳統領袖。無論他們說什麼,我們的人民都會傾聽及遵守。」
這些夥伴使用廣播節目及短劇來強調檢測在瘧疾症狀剛出現時的重要性。尚比亞世界展望會的全國會長約翰.哈斯(John Hasse)說他親眼看過那些戲劇如何增加參與度。他說:「如果我們要改變行為,就必須觸及某人的心,而不只是頭腦。那是我們的挑戰:感動更多母親的心。」
隸屬尚比亞衛生部的全國根除瘧疾中心代理主任布席庫.哈曼薩(Busiku Hamainza)指出,這就是扶輪社可以發揮關鍵角色之處。他說:「向前推進時,行為改變不會被看成是一項支持性的行動,而是核心行動。扶輪的組成設計讓各社非常貼近社區。我們務必利用這項優勢來提高對抗瘧疾行動的知名度。」
從無瘧疾尚比亞夥伴創辦以來,到9月為止,扶輪社員已經投入超過3萬小時的義工服務。擔任護理師的恩多拉扶輪社社員柯林斯.卡查納(Collins Kachana)是其中一位義工,利用他的醫療背景來協助訓練衛生工作人員。他說:「我親眼見證過瘧疾。我看到它的破壞能耐。人們在我照護期間死亡。所以當你看到某些計畫在推行,你立刻知道該計畫的影響力。」

在現場實習後,受訓的社區衛生工作人員在卡皮里姆波希(Kapiri Mposhi)的集會所集合接受評鑑。牆上掛著追蹤表格範例、手繪的蚊子生命週期圖片,以及訓練目標及期待的清單。到過現場的5支團隊依序發表多少人接受檢驗及多少人確診等細節。其中一位訓練講師計算藥物及其它用品的數量,以驗證是否符合學員的記錄。
社區衛生工作人員不僅提供救命服務,他們報告的資料也可協助官員對這項疾病的病程有最細部的瞭解。在尚比亞的南方省(Southern Province)的某些地方,3年內連一個瘧疾病例登錄都沒有。如果社區衛生工作人員有通報病例,官員可以立刻決定如何採取適當的因應,有望遏止擴散的可能。
知道藥物的使用量有助於官員對補貨做出決定。中央省的總藥師坎丹都.奇波沙(Kandandu Chibosha)說,90%的衛生醫療設施都有職員受過提交電子數據資料的訓練,可是延遲通報及不通報是個問題。他說:「如果你沒有交報告,別指望有補給品。沒有報告,沒有用品。」網路頻寬不足也讓繳交電子資料更加困難,可是他說辦事員沒有時間分析紙本資料。終於在2021年春天獲得解決的供應鏈問題,進一步阻礙檢測及治療物資的分配。
無瘧疾尚比亞夥伴的瘧疾監視專家翁格尼.祖魯(Wongani Zulu)正在開發一個應用程式來協助追蹤這些用品。目標是讓通報簡化及標準化,讓各設施能夠輕易看出他們每個月分配多少。他說:「我們必須能夠創新及強化現有的體制。」
在實習結束的隔天,受訓者聚集在集會所參加結業式。30位受訓者中有15位在實務期末考中獲得滿分,所有的學生都通過考試。陽光照亮集會所的內部,從開啟的窗戶吹進來的微風傳來鄰近教堂輕柔的音樂聲。
儀式從總訓練員帶領大家有節奏地拍手開始。然後有介紹、致詞、更多的致詞。當叫到克麗歐珮特拉.奇康佐的名字時,她站起來,走到房間前面,向來訪的官員鞠躬,包括扶輪、世界展望會,及該省衛生局的代表。她拿到她的證書,擺姿勢照相。她後來說:「我們很感激你們把這個計畫帶到我們社區。我們很開心。我們即將對抗這個疾病。」
那是在5月。大規模獎助金計畫所訓練之2,500名衛生工作人員的最後一批在9月結業。現在,這個計畫已經開始發揮廣大的影響力,工作人員在社區輪流進行檢測及治療他們的鄰居,希望儘早診斷出瘧疾,在病情惡化之前,在又有人喪命之前。
開路先鋒的是瑪莎.倫古,懷念著她的兒子,緊緊握住她辛苦學到的教訓:「我知道瘧疾會致命。我知道瘧疾可以治癒。」


世界各地的扶輪計畫

美國

阿肯色州康威晨間(Conway-Morning)扶輪社的目標是向該州寄養系統中的每個兒童和年輕人祝賀生日快樂。今年1月至9月期間,已郵寄了2,100多張賀卡,預計每年收到賀卡者將達3,700人。「這些孩子在生活中已經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和失望,我堅信,在他們特殊的日子裡始終如一地記住他們,會給他們帶來繼續走下去的希望,並顯示他們周圍的其他人真正關心他們」發起這項活動的扶輪社員邁克.阿爾特蘭(Mike Altland)說。十幾名扶輪社員志工與阿肯色州兒童和家庭服務部以及全州非營利組織「召喚The Call」協調,寫卡片和轉發給寄養家庭,該非營利組織與教會合作,將兒童與家庭相匹配。阿爾特蘭說,在該地區經營生產工廠的「美國賀卡American Greetings」組織捐贈了卡片和信封,預計可持續近兩年。












墨西哥
瓜達拉哈拉國際(Guadalajara Internacional)扶輪社於3月開始訓練該市欠缺服務社區的女孩學習韓國武術跆拳道。「認識你的力量」計畫已經訓練了數十名女孩,創辦人該扶輪社前社長伯莎.桑切斯.加西亞(Bertha Sanchez Garcia)說。跆拳道棕帶(美國段位)桑切斯.加西亞和瓜達拉哈拉扶輪社社員祖萊瑪.費爾南德斯.薩里尼亞納(Zulema Fernández Sariñana)在奧運選手派翠夏.馬里斯卡爾.阿爾卡拉(Patricia Mariscal Alcalá)的協助下制定了手冊和訓練方案,她是墨西哥最有成就的女子跆拳道運動員之一。「在節目結束時,每個女孩都知道她有能力用腳踢碎木板來擊倒障礙物。」桑切斯.加西亞說墨西哥另外兩個城鎮和印度的扶輪社也複製了這一行動。



德國
羅森海姆-因施塔特(Rosenheim-Innstadt)扶輪社的一個專案提醒人們,最簡單的禮物可以給孩子們帶來歡樂,也可以給送禮者帶來快樂。在過去的五年裡,該社向社員們收集了一些東西,透過義賣這些東西每年可籌募到約1,500美元用於購買聖誕禮物。這些禮物在2021年郊遊期間送給33名少男少女,包括玩具和衣服──「你能想像到孩子的願望清單上的任何內容」該社前社長漢斯-喬治.施密特(Hans-Georg Schmidt)說。誰能收到禮物是由當地的一個援助組織挑選。「一個女孩要了一條裙子,若非如此她永遠買不起」施密特說。另一個女孩要求並收到了香水。十幾名扶輪社員協調購物、包裝和運送。

義大利
歐盟每年浪費多達1.69億噸未使用的食物,只有約40%的義大利人將未食用的餐廳食物帶回家。雅奇特梅(Acqui Terme)扶輪社與皮埃蒙特(Piedmont)地區的農業和食品辦公室合作,於4月啟動了一個專案,鼓勵人們將剩菜帶回家。它提供可回收和可堆肥的盒子和酒瓶袋給餐館、住宿加早餐旅館和農舍。扶輪社前社長賈科莫.格里納(Giacomo Guerrina)表示,該社社員們招募酒店業成員來減少食物浪費,並促進人們對當地農民生產的優質食品價值的認識。



印度
總部位於孟買的科技公司雅圖斯全球資訊科技解決方案及服務公司(Atos Global IT Solutions and Services)對3201地區在2018年雨季後的工作印象深刻,於是決定與扶輪社員們合作,開展企業社會責任工作。該公司捐贈了近300,000美元給兩個全球獎助金專案。其中一個專案以約25萬美元資助興建31個低成本住宅,以容納126名流離失所者,2018-19扶輪年度在科欽(Kochi)的8個扶輪社參與該專案。支持安裝25個凈水廠的第二筆獎助金正在喀拉拉(Kerala)邦進行中。「我們發現印度的扶輪組織是最合適的合作組織,因為他們以志工為基礎的組織結構提供了微不足道或最低的管理成本」該公司高級副總裁納西爾.謝赫(Nasir Shaikh)說。達摩達蘭.威蘭努(Damodaran Vellanur)住房補助金協調員、科欽市中心扶輪社的前社長,現在是科欽泰坦(Cochin Titans)扶輪社的社員,稱讚興建500平方英尺的房屋是「一個可繼續維持、執行良好的人道服務專案。」


出席墨爾本年會的七大理由
作者 撰文:Bob Aitken
1你可以與扶輪家庭連結。
去年的休士頓國際扶輪年會證明了凡事莫過於面對面的連結。可是對亞太地區──這裡的新冠疫情限制讓旅遊規劃分外複雜──的許多扶輪社員來說,墨爾本會是他們幾年來首場親自出席的年會。由維多利亞省各地5個地區(代表超過250個扶輪社及扶青社)共同主辦,這場活動必然會是一場盛大的重聚。
2你可以探索世界──在同一個地方。
扶輪青少年領袖獎大洋洲分會首任主委,同時也是新南威爾斯省社會影響網絡(Social Impact Network)扶輪社創社社長麗貝卡.佛萊(Rebecca Fry)說,年會是瞭解扶輪的全球規模及範圍的最好方式。「友誼之家是真正的扶輪慶典,展現我們組織的友誼、行動團體,及來自世界各地的社區計畫。」
3你會發現城中城。
墨爾本這座濱海大都會被稱為澳洲文化、美食、運動、建築,及戲劇之都。它也是購物天堂。
地主籌備委員會主委瑪麗.貝里(Mary Barry)驕傲指出,墨爾本經常被選為全世界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之一。這裡是老少咸宜的地方,訪客可以立即感到受歡迎且自在。8地帶扶輪公共形象助理協調人,塔斯馬尼亞北荷巴特(North Hobart)扶輪社社員蘿絲琳.特尼(Roslyn Teirney)說:「這個城市有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通往獨特的景點,對遊客十分便利。」
4你會受到啟發。
扶輪年會的重點在於交流構想。每年的聚會都會有知名演講者來啟發、連結,並催生出解決世界最艱難挑戰的方案。只要看看過去的演講者名單便可明白:比爾.蓋茲(Bill Gates)、加拿大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前蘇聯領袖哥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及英國安妮公主(Princess Anne)。地主籌備委員會主委巴利說:「雖然要宣布2023年年會的精華還為時過早,請放心,主講的都是國際知名的卓越人士來。」
5袋鼠看個夠。
到墨爾本動物園來體驗道地的澳洲,近距離且安全接觸全世界最不尋常、最可愛、最危險的物種──袋鼠、無尾熊、蛇、蜘蛛、鱷魚、袋熊及鴨嘴獸。前地區總監,中央藍山(Central Blue Mountains)扶輪社社員珍妮佛.史考特(Jennifer Scott)表示,葛雷斯威爾森林(Gresswell Forest)自然保護區位於墨爾本中央商業區東北方13英里處,可讓你好好看看東部灰袋鼠。
還想要更多可愛?就去墨爾本東南方75英里的菲利普島(Phillip Island),看看全世界最大的小企鵝群。
6你會感到元氣滿滿。
一天結束後,想找一個可以跟新結交的扶輪朋友一起消磨時光的地方嗎?墨爾本有無數選擇。澳洲扶青社多地區資訊組織主委,坎培拉扶青社社員蘿拉.特佛德(Laura Telford)表示墨爾本是「從不睡覺」的知名城市之一。
「遊客可以跳上超過475輛路面電車的任何一輛,因為路網涵蓋250公里,可以帶你到這個精彩城市的每個角落。」
7你會想看看澳洲更多地方。
雖然要來墨爾本距離是個很大的挑戰,但從這裡遊客可以搭機前往雪梨、布里斯本、達爾文、或伯斯,看看澳洲其它地方,把握難得的旅遊機會。史考特說:「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烏魯魯岩(Uluru)及紅土中心(Red Centre)、熱帶的北部,以及西澳崎嶇的海岸都會是難忘的旅遊體驗。」
想知道更多想法,請參見melbournecb.com.au/welcome-to-melbourne


瓊斯在全球公民節承諾小兒麻痺資金
9月24日,國際扶輪社長珍妮佛‧瓊斯出席在紐約市舉辦的全球公民節(Global Citizen Festival),凸顯扶輪對根除小兒麻痺的決心,並宣布承諾在未來3年再投入1億5,000萬美元來對抗這項疾病。在中央公園6萬人面前演說的瓊斯指出,紐約州州長已經宣布緊急狀態來對抗該區域小兒麻痺復發的疫情。瓊斯強調小兒麻痺可透過疫苗預防,野生株小兒麻痺病毒目前僅在兩個國家(阿富汗及巴基斯坦)流行。
瓊斯宣布的額外資金將投入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行動,該計畫今年稍早表示正在為其2022-26年根除小兒麻痺策略尋求新的資金承諾。瓊斯說:「我們想要拋磚引玉,以達到該專案48億美元的募款目標。」自1988年共同創立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行動以來,扶輪已經協助讓近30億名兒童獲得小兒麻痺的免疫力,並至少投入25億美元於全球的根除小兒麻痺行動。
全球公民節是由倡議組織「全球公民」(Global Citizen)所辦理的一年一度現場音樂活動,呼籲世界領袖終結赤貧、針對氣候變遷採取行動,讓女孩及女性增能,並消除制度性的障礙。扶輪已經與「全球公民」合作超過10年,主要是關於全球根除小兒麻痺的工作。
今年的活動在紐約市及迦納的阿卡拉(Accra)兩地舉行。紐約的部分是由演員、全球公民活動大使琵豔卡‧喬普拉‧強納斯(Priyanka Chopra Jonas)主持,演出者包括金屬製品樂團(Metallica)、強納斯兄弟(Jonas Brothers)、天際月光樂團(Måneskin)、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蘿莎莉雅(Rosalia)、米奇‧蓋頓(Mickey Guyton)、安潔莉克‧琪蒂歐(Angelique Kidjo)等。
據「全球公民」表示,今年的活動自許多政府及慈善團體募得24億美元的承諾捐款。該組織說,自2012年第一場演唱會至今,已經核撥超過41億美元的資金,影響超過11億人的生命。
撰文:Ryan Hyland



請連結扶輪的技術顧問專家要求協助您的獎助金專案



跨越國界
既有的扶輪經驗協助
你建立國際親善

際扶輪── 一個我們都熟悉的名稱── 並非一直都出現在扶輪信紙的信頭。1910年,在第一個扶輪社於芝加哥創立後5年,當時既存的扶輪社── 都在美國──組織在一起成立美國全國扶輪社協會。
1912年8月,倫敦扶輪社成立,讓扶輪跨越大西洋。扶輪在該年4月便跨越國界,當時加拿大曼尼托巴省的溫尼皮格(Winnipeg)扶輪社成立,可是在不同大陸的扶輪社讓扶輪獲得國際組織的地位。
倫敦扶輪社的準社員質疑他們為何他們要加入且繳會費給一個僅由美國扶輪社組成的協會。秘書長伽斯立‧裴利(Chesley R. Perry)鼓勵他們「忘記名稱裡的『全國』一詞」。他表示如果溫尼皮格、倫敦,及其他社都要加入扶輪,這個協會「就必須改名為『國際』協會」。
裴利的話證明是正確的。在倫敦扶輪社及溫尼皮格扶輪社成立之後,名稱更改為「國際扶輪社協會」。1922年的扶輪年會的代表將此名稱簡化為國際扶輪,並同意成立英愛國際扶輪。他們也把扶輪宗旨加入扶輪章程裡,至今依然是我們的指導原則。
過去100年來,這個名稱保持不變,我們對友誼及國際親善的承諾也一樣。以下是把這項承諾化為行動的一些構想:
加入扶輪聯誼會來探索你的熱情及嗜好。這些團體的人都有共同的興趣,協助社員結交到社以外的朋友,擴展他們的國際人脈,並培養出更全球的觀點。請至rotary.org/fellowships尋找一個你感興趣的聯誼會。
參加扶輪友誼交換來瞭解他國文化,並結交世界各地的朋友。到rotary.org/friendship-exchange查看交換配對地圖,找到可能交換的地區,討論交換事宜。
出席計畫展,這項活動將尋找國際服務計畫的扶輪社及想要與國際夥伴合作的扶輪社連結在一起。大多數都為期2到3天,可能包括參觀服務計畫地點或是體驗當地文化的機會。到rotary.org/project-fairs尋找更多計畫展的資料,看看它們如何增進你的扶輪體驗。
利用跨國委員會來增進跨文化瞭解。跨國委員會是由至少2個國家的扶輪社及地區組成的網絡,一起努力促進和平、建立友誼,及強化關係。詳情參見rotary-icc.org


現代的中古世紀湯

喝伏特加,搭配亞美尼亞加了牛蹄而濃稠的燉湯或蔬菜,都要趁熱端上桌

烤肉在亞美尼亞很流行。在北方城市阿克塔拉(Akhtala)有一項年度烤肉活動,來到該國首都葉里溫(Yerevan)的遊客把普羅西恩街(Proshyan Street)取了「烤肉街」的綽號,向該國的經典菜餚致意。
可是如果你想嚐點不一樣的,葉里溫扶輪社社員瑪格莉特‧皮里波西恩(Margarit Piliposyan)推薦一道更傳統的亞美尼亞菜餚,名叫牛蹄燉湯(khash)。她說:「這是把牛蹄煮到讓肉湯濃稠。骨頭剔除,肉和湯搭配lavash一起上菜,後者是我國放在埋於土中的黏土桶裡烤出來的傳統麵包。我們喝牛蹄燉湯會搭配醃製品、蘿蔔,及伏特加。你會喝伏特加來搭配,甚至不喝伏特加的人都會如此。
傳統療法:黏稠的濃湯充滿來自牛蹄的膠原蛋白。因為骨頭燉煮很久,皮里波西恩說:「如果你骨折,喝牛蹄燉湯被認為很有好處。」
隔天早餐:她說:「我有一群朋友每年12月底會碰面來慶祝新年,我們早上都會喝牛蹄燉湯。」
樸實的開始:早在12世紀中古時代的文字記載就提到這道菜。她解釋說:「牛蹄燉湯傳統上被視為窮人的餐點,因為有錢人會留下肉,把牛腿及牛蹄分給奴隸與僕人。可是現在是人人都吃的常見菜餚。」

撰文:Monica Eng
插圖:Whooli Chen


發揮想像力(五)
作者 台北大安社前社長 鍾鶴松PP Harrison譯

Just Imagine

派崔克‧寇曼博士(Dr.Patrick Coleman)──南非網路扶輪社(D9400)

您知道您的巨額捐獻能夠永續不斷嗎!
自從我在1993年加入了魯安塞扶輪社(the Rotary Club of Luanshya,D9210)後,我就已經開始討論有關扶輪基金會(The Rotary Foundation)的事宜,因為我的扶輪輔導員,前總監丹尼斯暉戈(Dennis Figov)自從我成為扶輪社員的第一天就和我談起扶輪基金會。在我擔任南非網路扶輪社(D9400)的扶輪基金委員會主委時,我繼續講解有關扶輪基金會的事宜。這份熱情每年不斷地燃燒,因為我瞭解這些錢投入遍及非洲與全世界各角落的服務計畫。
當我還是一個小孩時,我的母親幫助我募款,用於在我們的鄰居從事根除小兒麻痺症的工作,就因為如此,在1995年我給扶輪基金會的第一筆捐款是用於「現在就根除小兒麻痺症運動」(End Polio Now campaign)。我們在尚比亞(Zambia)根除小兒麻痺症的工作,致使我與雪莉(Sherry)墜入情網。她的母親是小兒麻痺症的倖存者。是的,這對我們而言是個人親身的經歷。
雪莉與我要做更多的事。當我們從事於根除小兒麻痺症的工作時,我們聚在一起,我們一起工作提供水資源給鄉下的學校。我們照顧孤兒和被遺棄的兒童。然而,我們要做些未來會持久存在的事。
我們遇見了在瑞士蘇黎世扶輪區域辦公室的伊麗莎白蘭巴蒂(Elizabeth Lambati)而她告訴一些我們以前從來沒有考慮到的事── 有一項永久的捐獻!
她說明了現在有一種給予扶輪基金會的捐獻可以提供我們未來更為燦爛的遠景。
當我們給予一項我們的扶輪基金會的捐獻(endowment),我們給了目前與長期助益的一種捐贈。
置身設想

  • 一項捐獻能夠在偏遠鄉村永續地提供水資源,衛生以及保健。
  • 一項捐獻會保護母親與孩子百年免於患病。
  • 一項捐獻將會在我們過世久遠之後,幫助孩子永續地學習閱讀與寫作。
以我們的情況而言,我們選擇支持和平與衝突的預防與解決(Support Peace and Conflict Prevention and Resolution)這一項 。我們住在非洲,而身處此地,和平在許多的地方是少之又少,而衝突卻被視為「正常」的現象。就在我撰寫這篇文章時,我閱讀到關於衣索匹亞政府(Ethiopian government – 非洲東部的一個國家)與提格累雷部落勢力(Tigrayans Forces – 衣索匹亞北部地區的武裝部隊)之間的衝突,而在喀麥隆(Cameroon – 非洲中西部的一個國內)有種族滅絕聯盟,強姦以及其他的暴行,在奈及利亞(Nigeria – 位於非洲西部一個大英國協的共和國)的北部地方,博科聖地(Boko Haram)恐怖分子橫行殘暴,經常在剛果民主共和國(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 非洲中部的一個國家)發生戰鬥,而在莫三比克(Mozambique –  非洲東南部的一個國家)的北部也有恐怖份子肆虐與自然的災難,這些種種累積起來,殺害百姓以及使近百萬的人流離失所。
在非洲有什麼比和平突與衝突的解決更為迫切的需求?當我們談論這些問題,然後我們在那裡設立我們的和平捐獻機構,也就是我們在非洲成立一個和平中心。在烏干達(Uganda – 東非的一個大英國協的國家)的首都坎培拉(Kampala)馬凱雷雷大學(Makerere University)設立一個扶輪和平中心,好夢成真。
自扶輪的所在地出發
我們的一生中,大多數的人都努力地為改善其他的人之生活,而使之不同,如提供捐獻給人們與我們認為有意義的事。這不是有幸知道甚至當您過世之後而能夠繼續改善人們的生活──創立一項對您最為重要而有意義的遺產捐助計畫嗎?經由與扶輪基金會創立一項遺產捐助計畫,或是給予我們現有的捐獻活動,您的捐獻會永世常存。
如何運作
  • 您捐出現金,有價證券或其他資產給現有的捐獻計畫或與扶輪基金會創立一項捐助計畫。如果現在不能夠放棄資產,則可考慮在您的遺囑上或其他房地產的捐獻並且特別註明您希望您的捐贈要用於贊助某一項的用途。
  • 由您決定是否您的捐贈將被指定支持某一項特別的服務計畫或服務,或沒有限制而由扶輪基金會使用於我們最為需要的地方。
  • 我們使用這項捐獻的小部分以支持我們的任務,但是剩餘的部分總是要保留下來,作為投資於未來的永續基金。
  • 另外,當您繼續捐獻給扶輪基金會,您能夠設立您的捐獻基金!就直接捐贈到您自己的捐獻基金而您的捐獻基金會繼續增加。
就只想像一下,在焦點領域創立一項個人掛名的捐獻是一種對於您內心最為貼切與最為珍貴的一件事。
也許馬雅安傑洛(Maya Angelou,一位美國的作家與詩人)說得最貼切:如果您要繼續地活著,就留下遺產。在這世界上留下一個不會被抹滅的痕跡。

The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Rotary Africa/ www.rotaryafrica.com


奧地利扶輪社社員安東.澤林格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作者 台北南隆社 黃文玥PP Wen Yue譯
奧地利維恩-韋斯特扶輪社成員安東.澤林格是10月4日宣布因量子力學實驗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三位物理學家之一。他們的研究為快速開發計算和密碼學的新應用奠定了基礎。
維也納大學教授澤林格與法國物理學家Alain Aspect和美國物理學家 John F. Clauser共同獲得該獎項。他們的實驗探索了量子糾纏(註),這種現象發生在兩個粒子表現為一個單元時,即使是分開的。三位科學家將共同獲得近90萬美元的獎金。
「我仍然有點震驚,這是一個非常震撼的驚喜,」澤林格在得知他獲勝後不久,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告訴記者說到,「當接到電話時,我其實很驚訝。」
他還感謝多年來為他工作的100多名學生的貢獻。他建議年輕人,「做你覺得有趣的事,先不要考慮可能的應用價值。」
諾貝爾獎每年10月和11月由瑞典和挪威的委員會宣布,表彰他們在化學、經濟科學、文學、和平工作、物理學、生理學或醫學方面的開創性貢獻。2022年2月,澤林格和其他獲獎者將在斯德哥爾摩領獎。
澤林格自2001年以來一直是扶輪社社員。
註:量子糾纏,即在量子力學裏,當幾個粒子在彼此交互作用後,由於各個粒子所擁有的特性已綜合成為整體性質,無法單獨描述各個粒子的性質,只能描述整體系統的性質,則稱這現象為量子纏結或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量子糾纏是一種純粹發生於量子系統的現象;在古典力學裏,找不到類似的現象。(取材自維基百科)

本文原載於國際扶輪網頁https://www.rotary.org/en/austrian-rotary-member-anton-zeilinger-wins-nobel-prize-physics,2022年10月14日發布


二、地區活動報導
DISTRICT REPORTS

AKS入會記實
作者 3461地區台中台美社 劉禮修PDG Eyes
2022.10.13-10.16


疫情中冷清的機場vs.熱情的扶輪人
2022年10月12日19:30才在冷清的候機室看到了這次要參加AKS入會儀式的熱情扶輪人。Arch Klumph Society是扶輪捐獻人若累積達250,000美元,即有資格加入AKS成為會員,並在扶輪總部17樓的AKS藝廊展示他們的肖像。我們台灣在2020-21年度累計12位,2021-22年度累計22位,全球到2022年6月底累計1,310位。台灣會員的入會儀式由陳弘修RRFC ENT帶領,還有2023年要擔任的蔡東賢RRFC Daniel之協助下,共11位社友偕同家人共23位參加,其中有D3470張美貞PDG Jennifer、D3501朱先營PDG Sun、D3470陳清鏗 PDG Pipe、D3462謝漢金PDG CO-OP、D3490黃文龍PDG Wood、D3502吳淑華PDG Water、D3521簡承盈PDG Dennis、D3523曾東茂PDG Michael、D3502黃仲漢CP Abraham、D3523陳明和PP Carl,以及筆者D3461劉禮修PDG Eyes。大家因為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面,彼此之間還是保持矜持,倒是2021-22年度的5位前總監同學總是相約一起照相,也增添幾許熱鬧的氣氛!
芝加哥O’Hare機場喜見ENT夫人Rita
因為飛機在台北延飛,經過14小時的不加速飛行,終於在20:30抵達芝加哥O’Hare機場,等大家領到行李時已經是21:40了,因為行前旅行社的服務人員有提到,當我們到達機場時會有人舉牌歡迎我們,所以腦裡就幻想著名人踏入國門的場景,結果沒有體會到,倒是ENT夫人Rita從洛杉磯前來會合,並在日後的幾天對團員悉心照顧,尤其是第一天晚上10:40到達Evanston Hilton Garden Inn時所分享免於飢餓的薯片真是人間美味,所謂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位偉大的女人,正是最好的驗證。在此再次謝謝Rita全程對團員像母親似的照顧,感恩喔!
「扶輪在芝加哥」之旅
10月13日(星期四)的早上在伊文斯敦帶著時差又冷冷的空氣中醒來,因為飢腸轆轆簡單漱洗後直奔餐廳享用早餐,才發現社友們早早聚在一起了,並討論早上休閒時間要去哪裡探險,結果大家不約而同在超市遇到,果然飲用水、水果和泡麵真的是人生必需品,而阿公阿嬤級的社友也都幫疼愛的孫兒購買衣服和玩具,並且在日後的行程會一直重複這樣的行為,果然天下阿公阿嬤都是一樣的。13:00在總部職員和扶輪社友熱情協助下正是展開「扶輪在芝加哥」之旅,一行人搭乘遊覽車在總部職員、導遊和立即翻譯的中文導遊之陪同下前往位於伊文斯敦南邊的保羅與珍‧哈里斯之故居。在故居聽完扶輪社友的解說才知道保羅‧哈里斯在42歲時認識了來自蘇格蘭的珍‧湯姆森,三個月後也就是1910年7月2日他們結婚了,在1912年購買了位於芝加哥南邊郊區Longwood Drive的都鐸風格的家,這棟房屋也是世界上第一批扶輪社員集會並培養扶輪賴以建立的友誼之家,1947年保羅‧哈里斯逝世後,珍賣掉了這棟房屋,在2005年由一群扶輪社員向伊利諾州Naperville扶輪社的慈善基金會借錢購回,之前,還曾再換過兩任屋主。目前故居有成立基金會作為修復和保存的費用,也歡迎社友捐款。
在聽講解的同時我們也品嚐了暖暖的特調咖啡和點心。然而人都是會上天堂的,保羅‧哈里斯於1947年1月27日病逝於芝加哥,享年78歲,他安葬於芝加哥南邊的希望山陵園(Mount Hope Cemetery),一行人懷著緬懷的心情前往致意時發現同樣成立於芝加哥的獅子會創辦人Melvin Jones他的墓園也是在希望山陵園。接著往北行走回到芝加哥市區參觀1910年在芝加哥舉行的年會會議廳(The Congress Plaza Hotel and Convention Center)。這間飯店還在1962年獲頒全美最佳建築獎。至於1907年扶輪在芝加哥做的第一個社區服務── 建立公廁,在服務了幾十年後,現在也只能藉由照片看到百年前的社區服務了。今晚的晚餐由RRFC ENT宴請團員享用美味的中式料理,果然是深獲眾人的心,晚餐後大家回飯店準備參加明天正式開始的兩天半之入會儀式。

參觀扶輪總部初體驗
10月14日(星期五)好像沒有熟睡就要起床了,9:00到達位於1560 Sherman Avenue Evanston 18樓層高的扶輪總部,報到後有個簡單的歡迎會,接著由專人導覽參觀總部,總部是於1985年以大約2,400萬美元購入此400,000平方英呎(37,160平方公尺)的辦公大樓,部分樓層出租給人使用。我們先參觀了位於17樓大廳的阿奇‧柯藍夫會員的肖像廊,並接受專業攝影師的拍照留念,接著到18樓參觀RI社長辦公室、RIPE辦公室以及RI理事會會議室,會議室視野很開闊,東望密西根湖,南邊是芝加哥的摩天大樓,北方則有林木茂密的西北大學校園,景色非常壯觀。總部現大約有500多位職員,其他辦事處大約有200位職員,能夠在總部工作真是心曠神怡呀!
入會儀式不能馬虎,參觀了18樓後會員們一起回到了3樓禮堂接受儀式綵排講解,因為大家對典禮經驗豐富綵排很快結束。接著前往1樓的扶輪商店,在這裡終於看到了第一次扶輪會議的711室,最初是設置在芝加哥中心第波恩街的統一大樓,這是4位創辦人之一礦場工程師古斯塔甫‧羅爾的辦公室,於1994年辦公室照原樣設置在總部1樓,只是辦公室前添加設置了保羅‧哈里斯的雕像。沒想到總部又很用心安排大家回到了3B會議室安排專業攝影師為個人及團體拍正式照片,並同時安排錄影請每個人分享參與扶輪最難忘的經驗。真是巨星難做啊!12:45才享用午餐,然而時差真是可怕的敵人,在16:30以前安排聽2場扶輪分享:1.善款實現扶輪的承諾2.充分發揮影響力確保您的遺澤。一半的會員都被敵人擊潰,如果可以堅持到16:30,那麼就得以參加1小時在總部18樓的歡迎酒會。今天晚餐也是自行安排,而帶隊的RRFC ENT早已精心安排大家享用美味的牛排大餐,明年的RRFC Daniel也招待充滿果香又醇厚的紅酒,當晚「芝加哥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姜處長和幾位同仁也前來用餐。處長說他們也常常和總部辦服務計畫,果然扶輪活動是讓我們可以插國旗的活動。嗯!引以為傲。

入會儀式重磅登場
10月15日(星期六)9:00入會儀式在3樓禮堂正式展開,今年有5組社友參加入會,共38位,台灣社友有11位,分在第一組。台灣的社友很隆重的由RI秘書長帶領下進入會場,就座後由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副主委來自堪薩斯城市廣場扶輪社的Larry A. Lunsford 致詞。(來自澳洲桑德林罕的主委Ian H.S Riseley是去哪國訪問了呢?)接著由扶輪從1905年成立以來的第一位女性社長來自加拿大溫莎羅斯蘭扶輪社的Jennifer Johns致詞。然後我們11位會員就按照昨天彩排的順序先後分享扶輪感動(國語、台語、英語都可以喔),很開心從TRF副主委和RI社長手中拿到入會證書,其實證書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行善天下的心意可以藉由扶輪基金會(在Charity Navigator獲得4顆星的評價)的平台,公平公正公開的分享到全世界。10:30大家到18樓和RI社長及前社長合影留念。11:30-12:30在3樓見證第二組7位社友的入會儀式,午餐後,14:00-15:15也是在3樓見證第三組非洲7位社友的入會儀式。

接下來的活動還是照相,18:30-21:00由總部招待在Crystal Ballroom舉行的晚宴,會員互相認識餐敘,度過愉快的夜晚。
結束是另一個開始
10月16日(星期日),經過昨天的上台分享扶輪感動,今天大家以輕鬆的心情參加第4組6位及第5組7位會員的入會儀式。其中讓我印象較為深刻的是2位美國社友捐獻1,000,000元美金給基金會,我想財富人人都有,但是捨得拿出那麼多來和大家分享的扶輪人卻也沒有那麼多,確實值得尊敬。整個「阿奇‧柯藍夫會慶典週末」就在大家互道珍重的愉快氣氛下圓滿畫下句點。
我們為什麼要捐獻給扶輪基金會呢?因為我們只想藉由扶輪平台「行善天下」Doing Good in the World是我們的信念。


擔任RI糾察(SAA)的我思我見
作者 3522地區台北東方社 王承熹PDG Horace

扶輪社所舉辦的各項活動,無論是每週一次的社例會,或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年會,都會看到糾察(SAA)的身影,但是很少有人能精確的說出,「糾察」在這些場合中,到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擔任了五屆國際年會及國際講習會的「糾察」,透過親身的體驗我終於獲得了全盤的瞭解,謹以此文,將我整理過的一些心得與大家分享。

首先,我對「糾察」(SAA Sergeant at Arms)的出處做了一番考證,發現其源自美國的國會,維基百科對於「糾察」的解釋如下:眾議院中糾察是眾院的官員,負責執法、禮儀及行政管理,糾察於每一屆國會開始時,由議院之成員中選出,受議長直接指揮,負責國會的安全,執行議事規則,維持議場秩序,主導各項儀式並對所有成員提供服務。(參議院亦設有「糾察」其職責及工作內容亦大同小異)
根據考證的結果,發現國際扶輪各項活動中所設置的「糾察」與美國國會中設置的糾察雖不盡相同,但仍維持了「糾察」所應秉持的基本原則:
一、糾察是由所有成員中選出,其維持秩序及執行內規的權利,受到全體成員的尊重。
二、為與會者提供必要的服務,使其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參加會議。
在國際扶輪的集會中,擔任「糾察」的人員除了必須是扶輪社員外,尚須擔任過國際扶輪的職員(如前總監),是由國際扶輪社長或社長當選人(國際講習會)任命,因此在每一次集會舉行前之三至六個月,我們會收到RI社長(或社長當選人)具名的邀請函,函中詳細陳述此次集會中「糾察」的角色及責任,任務的起迄時間,國際扶輪負擔的費用項目等,讓你有充份的資訊來判斷是否接受此次的邀請,由於國際扶輪一向鼓勵夫妻共同參與服務,所以除了立法會議外,眷屬也一同受到邀請。

由於各個集會的性質、參加人員及人數均有所不同,糾察在其中所執行的工作亦有所差異:
一、國際年會
今年的國際年會籌備主委在對糾察團隊講話時說:「參加國際年會,就像是散佈全球各地的扶輪社友們回家團聚,而家中負責接待的就是糾察」。擔任糾察這麼多年,這是我所聽到最恰當的描述,這句話看似簡單,但當你接待的家人數達上萬之眾時,就富有相當的挑戰性了,要想使議程能夠順利進行,每一位參加的社友能獲得愉快的經驗,身為糾察首先必須熟記每一場次的會議、分組討論、慶典活動舉辦的時間與地點,以便隨時清楚地回答社友們的詢問,同時自己還要琢磨,如何用淺顯易懂的詞句來回答各項問題。而要能聽懂南腔北調的英文,本身就是一項考驗,而會場所用的語言,有時也是一種挑戰,記得巴西聖保羅年會時,十間分組討論教室的葡萄牙文名字,讓我吃足了苦頭。

引導人流及維持現場的秩序,是糾察的另一項重要的工作,除了清楚並牢記已規劃好的人流動線外,還要一團和氣,讓大家依指揮前進,這時的糾察除了有熱情(不能板著臉)外還要有體力(人潮可能一、兩個鐘頭都不間斷),今年在註冊櫃台前擔任兩個小時的指揮勤務後,兩隻手臂久久都舉不起來了。
糾察的工作每天從上午七時開始,用畢早餐後,Chief提示當天的工作重點並檢討前一天的得失。說是檢討,其實大部分是在嘉獎大家在前一天的表現,這就是扶輪可愛之處,接著所有的糾察就背上裝備(對講機)至指定的崗位,開始一天的工作,說是裝備一點不為過,當每天下午七點解散前將對講機插回充電座,並脫下耳機,才覺得一天工作結束了,感覺特別輕鬆,基本上糾察執勤時都必須保持站姿,但夥伴們會自動相互支援,所以還是可以獲得短暫的休息。
由於國際年會糾察人數較多,任務較為複雜,其團隊的編組亦較為複雜,在國際講習會或立法會議中,糾察的編組僅由一位Chief SAA率領所有的SAA(約20位)所組成,國際年會則包括Chief SAA、Assistant Chief SAA及Deputy SAA,Chief SAA是年會籌備委員會成員,負責與大會溝通、協調,並領導所有糾察共同完成任務,Assistant Chief SAA由Chief指派。擔任組長率領Deputy SAA完成各項任務,然而國際年會參加的人數眾多,場地又大,單憑糾察仍不足應付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務,這時就要靠志願者(Volunteer)的支援了,志願者(Volunteer)需先提出申請,經糾察施以短時間的訓練後,在尖峰時段,加入糾察服務的行列,通常糾察著黃色背心,志願者則配戴上書Volunteer的肩帶,很容易辨認。有一位來自日本的年輕社友,不論國際年會在哪兒舉辦,他都擔任Volunteer,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扶輪社友服務,其熱忱著實令人敬佩,由他樂此不疲的態度看來,這應該也是他享受扶輪的一種方式吧?

台灣的扶輪社友們參加國際年會往往都以旅遊為主,參加完開幕典禮及早餐會,即匆匆離開,但很多國外的社友並非如此,他們非常珍惜年會期間的聯誼機會,所以從開幕典禮當天上午一直到閉幕典禮,會場始終人聲鼎沸,因此各全會開始前兩小時就已經有很多人在入口前排隊了,既可搶佔好的座位,又可享受聯誼的樂趣,不時會傳出的歌聲與笑聲,帶來了歡樂的氣息。
在擔任年會糾察的這幾年中,遇到不少趣事,在此與大家分享,首先是發生在2014巴西年會(RI社長為Gary)由於巴西人的熱情,整個大會都洋溢著嘉年華的氣息,到了閉幕典禮時,一位頗富盛名歌星的表演,更是造成轟動,群眾不斷湧向舞台,大會糾察和歌星的保鑣手挽著手組成一道人牆,以維護舞台前的淨空,這些保鑣每一個都是人高馬大,手臂又粗,我雖有將近180cm的身高,夾在他們中間反倒感覺像是被架住了一般,生平第一次直接面對群眾,確實是一段難得的經驗。
首爾的年會中則是發生了座椅斷腿事件,當時觀眾席採用了塑膠座椅,但與會的老外不乏體型壯碩之士,只要重心一不平均椅腿就會應聲折斷,大會進行中,只要一聽到「啪」的一聲,我們馬上就往聲音的方向跑,將摔在地上的社友扶起來,並關懷是否安好,好在沒有人因此受傷,將來台北舉辦國際年會時,東、西方人體型的差異,希望能特別注意。(這麼多年來,只有首爾年會採用塑膠座椅)
今年在休士頓舉辦的國際年會,因為疫情使得參加人數減少許多,相對的糾察人數也較往年少,但由於工作內容並未減少,因此每人需兼顧的工作項目自然就增多了,如此一來,反倒使我有機會體驗更多不同的任務,也有更多的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國的扶輪社友們接觸,當他們看到我的名牌上標示來自台灣時,許多人都豎起大拇指並說聲“Oh. TAIWAN!”,不時還會加一句“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此時站崗的疲憊,承擔染疫的風險,都拋到九霄雲外,擔任RI糾察的樂趣及價值於此了然於心!
二、國際講習會
RI社長當選人的邀請函中,清楚定義了國際講習會中SAA所被賦予的任務為:為訓練領導人、總監當選人及其他與會貴賓,提供領導、指引及協助,使講習會能夠順利進行。
所以在國際講習會中,糾察的任務與在國際年會中不盡相同,在國際講習會中,糾察在領導及監督上所佔之分量較高,據說DGE若是未進教室上課,糾察就會去房間敲門,但這麼多年來,我還從未遇到過這種狀況,倒是常在敲了上課鈴後,要費一番口舌將仍在友誼之家購物的DGE請回教室,或是將一些找不到教室的迷途羔羊領回課堂。
近年來,年輕的DGE越來越多,以致常有帶小嬰兒來參加國際講習會的,依據RI的規定,全會是可以帶嬰兒進場的(分組討論則否),所以在全會進行中,偶爾會爆出嬰兒的哭聲,這時我太太就會發揮阿嬤的本能去幫忙照顧,一向嚴肅的講習會,也因此增添了些許溫馨的氣氛。
擔任糾察工作也有一些禁忌,執勤時不可以群聚聊天,所以除了有事情需討論外,你很少會看到糾察們在會場中聚在一起聊天,也不鼓勵幫人拍照,這一點讓我頗為困擾,台灣的社友們都很愛拍照,看到我站在旁邊難免會請我幫忙,拒絕他們的要求實有些不盡情理,但礙於規定也就不得不請求大家的諒解了。
兩個月前接到RIPE Gordon的邀請函,上星期又收到RIP Jennifer的邀請函,很高興明年一月的國際講習會及五月底的國際年會,有機會再次為全球的社友及DGE們服務,對於來自台灣的DGE及社友們,我及Sally一定竭盡所能讓大家獲得最好的照顧,也希望更多來自台灣的社友持續在國際扶輪的活動中,為全球的扶輪社友服務。


扶輪榮耀──3461扶輪日
作者 台中馬拉松社 郭威廷 Kitty
淬煉凝聚,是最美的光芒,上場,就是靈魂的決戰
10月29日上午7時30分,一群有任務的扶輪社友集結在台灣體育大學體操館門口,接著8時整我們扶輪日公關大使,地區馬拉松委員會用運動慢跑5K為3461扶輪日揭開序幕,透過扶輪日活動,我們宣導女性賦權,也鼓勵更多的女性參與扶輪社,所以節目規劃也特別帶入「美」的元素,並與企業組織席夢思、石御石材、瑪摩麗磁、林氏建材有限公司、太格地材和台中市政府、台中市第二分局合作執行本次活動;藉此強化社區服務,大家一起盡一分心力;我們不限年齡、不限職業、不分性別,歡迎所有的人加入扶輪服務的行列。
榮耀喜悅的養分,化成迎風而起的彩蝶,是時間堆積,唯努力永遠不會背叛自己
這次扶輪日由台中省都社主辦,從籌備開始,跨過十幾社,把來自3461地區各社扶輪人的心連結在一起,大家一同展現扶輪活力。
一個半月前,各社社友就一起透過扶輪之星的拍照活動,盡情聯誼發揮創意,為扶輪日宣傳做暖身,照片也藉由各大網路平台分享,搭配Link大師所填詞的3461加油歌,用Mi Fa La Do (3-4-6-1)的輕快旋律,來宣傳各扶輪社,同時也宣傳3461地區扶輪日。總監還特別準備羊楊得意園遊券,給所有參與扶輪之星的扶輪社,看到各社各種喜悅的表情,真的是非常棒的事。
體操的美──是藝術,扶輪的美──是感受
今年的扶輪日分為三段主題活動:
1.臺灣體大體育館


一進到會場,所有人都被會場上所懸掛的飛機裝飾所驚豔,大家紛紛拿起手機拍照,Scale發揮創意,將年度口號「夢想起飛」實際呈現在大家的面前。
開場節目龍龍龍:邀請到台體大舞龍隊,以大龍生小夜光龍的方式呈現,結合現代科技與傳統技藝,讓大家耳目一新。
舞獅扇子帶動跳:今年的帶動跳不只是跳,也是學習,社友們藉由手中的精美扇子,搭配台體大舞獅隊專業的動作分析,社友們一邊動,一邊學習舞獅動作及精神。

台體大體操表演:體操呈現的是美,而我們扶輪公益也是社會美的一種呈現,我們透過這樣的方式,心靈連結在一起。今年最大亮點就是總監親自帶領團隊參與演出,親自與學生小老師們互動,分享心得,透過學校老師、同學的專業交流、讓我們用扶輪的精神,成就彼此內心!
2.七大焦點領域反毒遊行
沿路由台中馬拉松社、台中省都社、台中台興社和台中第二分局一起,讓大家認識七大焦點領域及宣導反毒反詐騙,也透過拍照互動,幫大家留下美照,為扶輪宣導活動。
3.台中公園
總監貼心設計,為完成遊行的社友們,準備千份小點心補給,並且由扶青社社友變裝引導大家到公園湖畔邊,由台中市政社和台體大巨龍,以台中市地標湖心亭為背景,各社社友用排字牌高舉End Polio Now宣誓,用空拍為大家記錄下3461地區扶輪歷史重要的一刻。

同時我們在台中公園,舉辦羊楊得意公益園遊會;在台中大屯社用心規劃下,以白色戶外派對的意象布置,並且邀請台中知名米其林料理設攤,配合爵士樂團現場演奏,讓社友們度過一個愉快輕鬆的扶輪日下午。現場還有宣導C肝防制衛教、進行新住民服務計畫、扶輪公益網、反毒大使宣導活動、生命橋梁服務計畫、DEI服務委員會…等公益攤位,讓大家藉由扶輪市集的互動與行銷,連結民眾經濟,並且瞭解更多服務計畫內容。
扶輪日,讓我們一起── 想像扶輪,夢想起飛
今年的扶輪日,透過所有人的參與,各社扶輪人共同努力,一起實踐扶輪的意義;相信在這次活動結束後,所有參與本次活動的企業及學校團體,可以受邀出席各社例會,進一步與扶輪社深化所有的連結。



國際扶輪3481/3482地區攜手羽協及北市府舉辦羽球聯誼賽
作者 3481地區羽球委員會 台北福星社 盧玉茹PP Janus
提供基隆高中培訓獎助金
台灣羽球選手在東京奧運揚名國際,帶動國內羽球運動成為室內運動主流,3481地區2022-23年度總監邱文麗響應中華羽協推廣基層教育,提升種子學員的技術水準,攜手臺北市政府體育局於11月6日假臺北市體育館7樓舉辦第一屆「扶輪盃」羽球聯誼賽,邀請3481地區及3482地區社友組隊參加,活動並聯合羽協捐贈獎助金給打造國手搖籃的基隆高中,以肯定該校多年來為國家培育許多優秀選手及教練。
總監邱文麗表示,扶輪年度主題「IMAGINE ROTARY想像扶輪」所代表的意義就是結合眾人的力量產生無限的希望與正向改變,深盼透過本活動拋磚引玉,喚起社會各界重視培力未來人才,讓羽球成為台灣硬實力,讓國際從羽球看見台灣。

活動在3481地區羽球委員會主委台北福星社PP House及3482地區主委台北北薪社PP Hose強力推廣下,社友們熱烈響應,組隊約900餘人參加。當日上午8時10分由啦啦隊及吉祥物的熱情表演拉開活動序幕,接著進行大支票捐贈儀式,由基隆高中鄭永成教練及學生代表接受3481地區總監邱文麗、台北圓桌社社長林乾舜和中華羽球協會張國祚理事長所捐贈的支票。基隆高中的培訓選手跟著進行表演賽為大家示範國手養成班的風采,再滿足參賽者的願望與扶輪代表進行友誼賽切磋。
9時半進入正式比賽,活動各項賽程遵循防疫規定採分時分流進行,包含男(女)子雙打、混雙賽、團體友誼賽,以及由總監邱文麗親自帶領的地區超人賽,同時,大會特別設置親子賽及初學者3人賽等創意賽制,鼓勵參賽者全家總動員,率先支持羽球全民化以促進社會和諧。
現場不絕於耳的吶喊及加油聲中還穿插了許多趣味的笑聲,這是一場充滿歡樂的聯誼賽;活動尾聲由邱文麗總監親自頒獎給優勝隊伍,大會還貼心提供多項摸彩獎品以舒緩選手壓力,讓參賽者及家人共同度過一個健康又難忘的週末假日。


3482地區最後一哩路──終結小兒麻痺暨世界和平跨界音樂會
作者 根除小兒麻痺計畫主委 台北華城社 徐啟翔Flybird


節目架構
此次展演,所呈現的是過去1955年至今,以至於未來,扶輪社曾經、將要,完成小兒麻痺消失於地球的努力!所以曲目貫穿昔今,想要喚起你我舊有的記憶,和激起努力向前行的力量。
《最後一哩路── 終結小兒麻痺暨世界和平跨界音樂會》,橫跨古典樂團、爵士樂團、合唱團、舞蹈團、太鼓隊,還有影片和轉場等綜合藝術,內容技術複雜。感謝整個魔術團隊!
雖然這場展演並非每位表演者皆是音樂專業人(都是扶輪人),但它所產生的效應是值得嘉許的,例如藉著這個演出,許多扶輪社友首次感受到現場與別的社友以及樂團合作的感動與開心。然後,就可能燃起更多對音樂的熟悉與熱情,是接觸音樂很棒的方式。
節目企劃
人類在一萬年以前,從採集狩獵社會,漸漸進入到畜牧農耕社會。古代人在馴化動物與植物後,牲畜從此進入房屋與我們共同生活,因此,形成了近八千年來人畜共通的疾病,例如,我們熟知,但已經滅絕的野生天花;以及每年的流感,還有這兩年興起的新型冠狀病毒。為了防止這些疾病所帶來的併發症,全世界各國家,每年都會宣導施打流感疫苗與冠狀病毒疫苗。

我們是地球上一群幸運的人,因為從出生開始,政府就有完整的施打疫苗配套,才能讓大家免於受到數十種疾病的危害,能健康平安的成長,其中,也包含了小兒麻痺疫苗,可惜的是,在今年,全球新增了8位野生種的小兒麻痺患者。但我們仍期待接下來的衛生工作,可以把冠狀病毒與小兒麻痺疾病徹底根除。讓地球上的人類能踏出門戶,恢復國際間的正常交流,而更期待,有一天我們能根除這些疾病。
今年,是想像扶輪年。小兒麻痺在70年前大流行,造成全球30萬人死亡,在小兒麻痺疫情最失控的五○年代,人類終於成功發明了小兒麻痺疫苗,解救了許多人。可以想像,當年我們對於小兒麻痺的驚恐,絕對不亞於現在的冠狀病毒。這場扶輪公益慈善音樂會,就是想帶大家回到發明小兒麻痺疫苗的當年時空背景,讓大家一起想像,回到過去,想像著自己身在五○年代的街頭音樂,也同時想像著是怎麼樣的音樂,讓我們有著共同的感動,讓八○年代的扶輪人能成立根除小兒麻痺基金會。
現在,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一起聆聽這場由我們扶輪人帶領的,根除小兒麻痺慈善音樂會的饗宴。一起,回到過去、把握現在、改變未來。
連貫性的服務計畫
這幾年除了各社的多年服務項目,綜合性讓服務性音樂項目合作上台。也感謝各位扶輪領導人及扶輪社友們對3482地區管弦樂團聯誼委員會「扶輪音樂天使管弦樂團服務計畫」的支持,讓音樂藝術可以不受環境限制,落實在基礎教育。
委員們協助籌募師資、資助樂器購買、找培訓教室,這段期間雖然經歷疫情,練習時間有限,小團員們都很珍惜這樣的學習機會,也在家認真練習。人因夢想而偉大,孩子們從小懷抱著音樂夢想而努力,長大後將發現這段努力的過程是人生美好的回憶。我們期盼音樂學習可以開拓人生的另一種視野,也期盼這段學習里程的引導將來能發光發熱,也許,另一個流行音樂天王、或引領潮流的音樂家,就在你我眼前,我們可以想像今天這個扶輪服務對學童的未來正在發揮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是晚,除了這些還在成長、追尋夢想的小小孩童之外,還有投入服務計畫的扶輪社友及扶輪二代都化身為音樂天使,為夢想、為理想而上台,為加入扶輪根除小兒麻痺的慈善音樂會演出。
合作服務是我們的宗旨
提供舞台讓大家一起合作,每一支曲目由81個扶輪社當中每社派一位出來擔任樂器演奏者或是獨唱者,整場17支曲子,沒有人上台致詞,完全由影片過場聲音預錄,沒有任何一支曲目是由單一團體來表演。〈One day more〉這支曲子,更是由將近全地區的人共同組成,38位合唱團員來自於各社、來自於各原本的扶輪合唱團;46位管弦樂團團員來自於各社無論是扶幼、扶少、扶青、社長、秘書、寶尊眷、社友,一個社派出一位。把我們的愛,獻給這個世界。





2022 EEMA──義大利科莫湖
作者 台北尚邑社秘書 謝宗翰Henry
EEMA會議(Europe Eastern Mediterranean and Africa,歐洲、地中海東岸、非洲青少年交換會議)是扶輪青少年交換服務計畫的重要活動之一,該會議因疫情而中斷了兩年,今年9月終於在美麗的義大利科莫湖畔恢復舉行。現任EEMA主委Lucien Pertilius以及理事Gilberto Donde 設定此次會議主題為「Back to the Future回到未來」,意在表達扶輪社友繼續回來青少年交換的服務,提供我們未來的主人翁一個全球性的體驗和學習的機會。回來服務我們的社區,讓這個計畫回到疫情前的盛況。
筆者原本計畫去義大利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台灣TRYEX的推廣主委Andrea Chen(3481地區台北永福社PP Water)和3482地區謝炎盛PDG Electronics希望筆者能夠順道參與會議,因為今年台灣(ROC)沒有任何社員出席,筆者非常樂意接受這個任務。
在筆者到達義大利之前,PP Water已事先聯繫了幾名交換委員說明我會參加。筆者在米蘭先遇到PDG Electronics的好友義大利2080地區NGSE主委Luciano di Martino,以及YEO委員Francesco Danero。我們一起開車前往科莫。Luciano曾來過台灣並居住在我們家。他也是筆者參加2013年在羅馬舉行的EEMA會議的主委。經過這麼多年後,在義大利重見真是太開心了;Luciano依舊對交換學生的服務充滿熱情。他邀請筆者在「NGSE:再啟動青年交換計畫」主題的討論會議擔任與談人。
當筆者抵達會場,會議主席Laura Brianza即通知我擔任開幕式中華民國台灣國旗的掌旗者。感謝PP Water事先周詳的聯繫。據地主地區2042地區的DG Davide Gallasso在開幕致詞中所說,事先大家對於這次會議有些擔憂,但經過大會主席Laura的盡心投入和團隊的努力使得這次會議非常圓滿成功。今年有來自30個國家180位與會者參加會議。每一面國旗皆由來自該國的社友執旗進場,真是個令人感動又難忘的場面。
今年的會議中,台灣特別受到關注。可能是因為我們完善的防疫工作,可能是往年台灣代表團都是人數眾多陣容堅強,僅次於熱情奔放的巴西代表團。可能是台灣今年只有筆者一個人參加。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台灣的交換學生在國外表現優異,以及來台灣的交換學生在台灣所經歷的經驗和成長以及建立的友誼,回到國內和家人及委員們分享自己在台灣美好的時光。使得這些委員對台灣特別有好感。我在此次旅行受到多位扶輪社友的熱情招呼,瑞士的Martine Texier、巴西的Jany Hatanaka、比利時的Danielle Balthus、瑞典的Gunilla Marklund、美國的Dennis White、土耳其的Serdar Kelamet、波蘭的Dominik Lis等等這些台灣的老朋友,他們都給我熱情的歡迎和真誠的友誼。筆者代表台灣的社友也給他們熱情的擁抱。波蘭的Dominik Lis特別要我向3482地區許鈴裕IPDG Frank及台灣的扶輪社友,對於在俄烏戰爭中流落在波蘭的難民提供人道援助表達誠摯的感謝。我也向所有的與會社友,邀請他們來台北參加2026國際扶輪年會。
今年EEMA會議為期三天(9/9-9/11),主要討論的主題為DEI:Diversity多元、Equity平等及Inclusion包容。在經歷兩年的中斷與疏離之後,再來討論這個話題令人深有感受。特別是交換計畫中關於LGBTQ的議題,Power of One Program── 如何增加來自非洲的交換。以及關於青少年交換在世界上每一個地區的危機處理。
此次會議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毫無疑問,隨著世界再次開放,扶輪青少年交換會比以前更為活潑熱絡。促進交換、推動和平以及培養扶輪親善大使是扶輪交換計畫明確的使命。扶輪社友會繼續以服務改變世界。
祈願台灣及世界的青少年交換計畫蓬勃發展,讓世界更和平,更美好。


三、扶輪作品
SPECIAL ARTICLES

說文解字正音(五)
作者 台中大屯社 陳怡德PP Computer

音「電」
竹席。如:簟席。




音「府」
器物名。古代祭祀或饗宴時盛稻粱的器皿。長方形,口大,圈足。器與蓋上下對稱。合則為一器,分開則成為兩個對稱的器皿。
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禮之器也。




音「酉」
器物名。古代盛酒的一種器具。中型酒尊。橢圓形,大腹,頂端收口,圈足,有蓋和提梁。流行於商代和西周。




畫說扶輪
作者 台中大屯社朱魯青PP Idea
台中大屯社朱魯青PP Idea的手工鋼筆畫

扶輪不是救濟機構
扶輪社不是社會救濟事業機構,而是以啟發性的社會服務為目標。
Not a Relieving Organization
Rotary’s target is not to relieve, but to serve.


北歐極光圓夢之旅
作者 3501地區新竹西北社 張宏明PDG Tony
總是趴趴走的人,被COVID-19關了兩年多,疫情漸退,一顆驛動的心再也hold不住,找了幾位朋友,9月18日邊境還未完全開封就勇敢的啟程追尋極光去也。
2009年9月第一次環遊北歐四國加冰島與格陵蘭,雖是可以看到極光的季節卻無緣一瞥。2013年11月找了10幾位扶輪好友飛到挪威的極光之都特隆姆瑟(Tromso),特意去做極光狩獵,可惜在那個美麗的小城待了四天,每晚出去巡狩到凌晨,都因雪下個不停而滿心遺憾空手而回!
冰島
9月18日深夜啟程,一路轉了三趟機,台北–伊斯坦堡–奧斯陸–雷克雅未克,已經不止8千里路雲和月了。真的是三年不開張,開張飛個飽!
下了機,心裡一沉,陰雨耶!2013年就因連日下雪,無一日晴朗致鎩羽而歸。這次特挑9月下旬雪季未到時出發,而且不只安排一個點,更排了冰島、挪威Lofoten與Tromso三個都有機會看到極光的地方,非要一親極光女神芳澤不可!但是時間、地點可以安排,天氣卻非我能指定的啊。
天候不佳不能敗興,冰島山水仍有可觀,藍色溫泉Blue Lagoon迷人不用說,因地形與冰河的關係,大小瀑布散布,幾個中大型瀑布或神韻有致或氣勢磅礡,玄武岩地形、冰河皆有可觀。
開闊的視界、稀少的人煙,心都沉靜下來了,出來看世界真好!


冰島根本就是一座火山噴發的火山岩漿造成的島,表土都是黑色的火成岩碎石,連沙灘也是黑色的細石灘,表層土壤淺所以不利樹木生長,絕大部分地表覆蓋的是如厚地毯般的苔蘚植物或灌木叢。這個季節的苔蘚正值開花季節,整片苔原就是一張織錦地毯給原本冷峻的地貌點綴上細緻的彩繪。苔原的景象不禁讓我回想起2009年去格陵蘭,當時站在海邊厚厚如毛毯又如彩繪大地一般的苔原上,望著海上大小冰山或矗立或緩緩流過,那時候萬年冰山的冷峻與大地潛藏生命迸放強烈對比的感觸仍深刻留在心中,只可惜這次因航班湊不好放棄再訪格陵蘭!
多火山則多溫泉,冰島地熱發電與熱水供應做得極好。有個間歇噴泉Geysir也頗值一觀,噴泉約7-10分鐘噴發一次,噴出30-50米的水柱,比黃石公園的老忠實頻繁得多。這也是一個必取景重點,大家都嘗試要抓住噴發前隆起如半球再爆裂噴發的一瞬。
冰島也是歐亞與北美版塊交會處,交會處的地峽令人敬畏,兩個版塊還漸漸在以一年2公分的速度分手,或許有一天地殼變動又擠壓一塊,不免想起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互相伸出的手指頭到底是漸行漸遠還是終究會再相纏繞?才一個多月前冰島曾大規模的火山噴發,可惜無緣得見岩漿橫流的場景,但是曠野墨黑的地貌可以感受到當年幾乎每一塊地都曾經是熾烈的岩漿流過所形成。地球的粗獷力量在冰島表現無遺!
羅弗敦(Lofoten)半島–挪威
冰島三日皆時陰時雨,每晚夜半夢醒,都要掀窗簾看看夜空有沒有一點綠光露臉,可惜女神她不賞臉就是不賞臉。

下一站挪威羅弗敦(Lofoten)半島或稱群島,號稱世界最美的島嶼!行程也不輕鬆,搭機轉機雷克雅未克–奧斯陸–納維克(Navik)也花了一天時間。下機往納維克時已是黃昏,但是沿途黃葉遍布的山坡與峽灣讓我們有意外的驚喜,時間恰恰好,樺樹這週全變色了,在水邊的黃葉總是更飽滿鮮豔,雖天色漸暗,但已開始期待明日白天的秋色勝景。Narvik飯店的櫃檯小姐說極光不稀奇,她住在市區,極光常在窗外閃耀,害我半夜再三起來揭窗簾探頭四顧,當然雲層未開仍是無緣得見。
隔日車行往羅弗敦果然一路美景,相機按個不停,這秋色如日本東北,但葉是金黃沒那麼紅!只是山水更美,染上各種層次的黃到橙還有點綴的餘綠,就是好看,峽灣地形多變,山景有水輝映每一角度都是勝景!
進入羅弗敦半島,大小島嶼遍布,山形突異,再加上漁村小屋漸現,景致更加迷人。挪威漁屋多彩卻不俗豔,又以偏磚紅的挪威紅為多,點綴在金黃秋色中更是突出而且又不違和。
一路經過數個小漁村,原先是捕撈鱈魚、曬製魚乾的漁港因絕美山水之利成為觀光勝地,紅色小屋不再只是漁夫家而成為許多的精緻民宿。但是鱈魚乾的產業並未放棄,甚至吊曬鱈魚時的勝景也會吸引攝影狂的蜂擁而來,只是現在非季節,曬魚架孤單的站立海邊。
每一個小漁村都因其特殊峽灣、島嶼地形成為絕美勝景,晚上住在雷納(Reine)的水邊架高木屋裡,窗外就是一潭峽灣瀉湖,心想要是這晚極光女神臨幸,那人生就完美了!
懷著一整天的美景與希望入睡,凌晨一點多natural call叫起床,如廁前照例掀開窗簾一窺,朦朧中對山谷間似乎有一團綠綠的東西,這下子都醒了,趕緊,廁所還是要上,這個時候怎麼快不來?穿著睡衣套上大外套,踏上鞋子就往外衝,衝到隔壁房間旁的倚水木台,哇!真的有一點耶,趕緊用iPhone照一下確認,沒錯女神露臉了,趕快再衝回房間叫起Julia,沉睡中被我吵起,一聽極光出現,二話不說外套套上,鞋子穿上跟著我衝出去,到了木台望向對山,極光呢?剛剛開了縫的雲層又合攏過來,女神遮臉了!老婆怒道:「剛剛為什麼不馬上叫我一起出來?」我說:「我沒先確認是極光哪敢驚動聖駕!」就這樣極光初邂逅只持續不到兩分鐘!有苗頭就是好兆頭,極光妳跑不了的!
特隆姆瑟(Tromso) –挪威
帶著羅弗敦的遺憾轉戰更北的特隆姆瑟(Tromso),這是挪威在北極圈內最大城,人口7萬5千人,號稱極光之都,因為墨西哥灣流的關係讓它在冬天也不致太冷,這座美麗的小城有全球排行500大以內的大學,是個宜居又適合在隆冬來追極光的好地方,而且更是我們2013年帶著殘念離開的地方。
金黃的秋色從羅弗敦往北一路延伸到Tromso,舊地重遊又住同一飯店,親切極了!飯店在港邊面對如畫的港灣和對岸著名的北極大教堂,即使只是散步港邊都覺得充滿平靜與幸福。
Tromso城區尤其老城區極有韻味,但是一出郊外更是到處是美景,我總是記得2013大雪紛飛的情境,冰雪覆蓋的城區、港灣與城外峽灣的冷峻美得令人窒息⋯,但是這次來的秋色大地卻是另一番溫暖韻味,我們驅車往郊外跑,健行上山丘,由高處俯瞰峽灣,逐漸放晴的天空不僅帶來今晚的希望,陽光讓秋色更燦爛。

第一晚極光狩獵
期待已久的重頭戲來了,傍晚7時,參加極光Safari團出發追逐極光去也,司機兼導遊是一位薩米人後代的標緻中年女子Trina,高大爽朗、熱情,帶著一車充滿期待的遊客直奔她們在一處海邊的極光基地營,入夜雖才6、7度,Wind chill讓體感溫度更降好幾度,基地有兩座薩米帳篷迎接我們入內等待,坐在麋鹿皮上喝著咖啡烤著火取暖舒服極了!
9時多時Trina進來喊該出去等極光了,今晚大有機會!所有保暖衣物再套回去,攝影家們趕忙準備鏡頭腳架,摸黑走到沙灘上器材安置好,所有人向北方翹首以待。嘿,那邊有動靜,北方天際有一團騷動的綠意,慢慢它擴散開來,雖然肉眼辨識仍然不清,相機、手機已經可以抓到,規模漸大後更精彩了,每一個人都興奮極了!約半個鐘頭後卻又消失了,Trina 說11點以後還會有機會,攝影家們都沒移動,果然近午夜時極光女神再現而且規模越來越大,游動的光帶橫跨整個夜空,不斷變化,雖然肉眼看到的顏色只有灰白帶淡綠但是相機、手機照出來就是豔麗的綠與粉紅。看著滿天游移的極光心中的感受實在不可言喻,我人生Bucket list上重要的一條可打勾了!
第二晚極光狩獵
昨夜的成功讓每一個人都興奮不已,我跟Julia是來北歐第三回才看到,有人是第一次來就有緣得見!但是我們還不滿足,今晚還要續攤,Trina晚上就帶我們這一團10位希望極光女神再賞臉一次。
Trina帶我們去的半路遇到一隻麋鹿衝過馬路差點撞上,嚇壞一車子人,歐洲車要做麋鹿測試Moose test良有以也!又碰上絢爛無比的夕照雲彩,還特地停下來讓我們拍照。
這天到海邊一個木台上擺起陣勢,是晚風大比昨夜更冷,但是美麗的極光10點多起就開始迸放,橫跨天際的規模與強度更勝昨晚,大家驚叫聲此起彼落,看得真是如醉似痴,儘管氣溫極低還是捨不得回帳篷加衣,因為極光變化無常,這一瞬平淡無奇,下一秒傾瀉如瀑,白、綠、粉紅不斷變幻,攝影家們用專業器材守著拍每一瞬美景。我們iPhone攝影「家」雖然沒能拍出高階單眼的傑作,但是也可以有不錯的效果,做個廣告:我太太帶著剛出的iPhone 14硬是比我的iPhone 12拍出來的效果好上許多!
拍到12點多,想說大家已經收穫滿滿,明早還要趕飛機,早點收工吧!攝影家們都不想離開,催了好久,好不容易回到帳篷收拾東西,一出帳篷,哇!又出大景,「腳架趕快!」一堆人又黏在帳外不走了。過了半個鐘頭終於不情不願的回到車邊準備上車,在車後放器材的人又大叫:「快點,這個像飛瀑一樣耶!」大家又湧到車後開拍!Trina很配合讓我們拍個夠,她說以她的標準1到10分這天是10分,因為不僅規模大而且又難得有粉紅色出現。
經過三次的拜訪,終於得見極光女神,心中感受真的是無可言喻!雖然還有一絲遺憾:沒能肉眼完全看到絢爛色彩的極光。因為看到的極光雖然規模大,強度還不足以展現肉眼可全視的繽紛。或許不要太完美才會有下一次,或許這也是讓我不服老的動力,人生總有更美好的在前面等著你,Keep going, Tony the never get old traveler!
註1: 相機比肉眼敏感許多,好單眼機比手機又更勝一籌。我貼的照片都是iPhone照的,除了極光下我倆合照是專業的Trina用單眼照的。

註2: 看極光兩大條件,1.太陽磁暴強度指數高,2.晴朗的天氣。我們在Tromso看到極光的最後這兩天幾乎全北極圈內都晴朗,加上太陽風強,所有我們行程去過的點:冰島Selfoss、Skogafoss、雷克雅未克外緣、羅弗敦都看到大景!可見我們當初挑的地方都對。也可以說挑一個對的地方,在適當的季節待上長一點的時間一定有機會可以看到極光。2021-26年是太陽磁暴的高峰期,高緯度地區看到精彩極光的機會比往年更好。


伉儷畫廊── 攝影與繪畫異曲同工
作者 3461地區台中港亞太社 薛秋雄IPDG Trading


攝影與繪畫均是藝術創作,但彼此卻絕然不同;不論是創作思維或是使用的工具等等,它們有絕大的差異性。繪畫是加法的思維,憑創作者的想像力添加物件,不論它的形狀或大小,甚至可將物件變形;而攝影是減法,儘量在畫面中除了主體以外,其他的雜物愈少愈好,以免影響主體視覺與美觀,除非是藉此襯托主體,則另當別論。
而攝影與繪畫,另一方面差異在於繪畫是單一作品,是無法重新繪製一張相同的作品,雖然現代科技可複製,但仍然無法取代原創作品,甚至臨摹的作品更是無法與之比擬;在攝影方面,則可以透過「輸出」影像,將作品與人拉進距離,但它可複製「輸出」無數張相同的作品,近代更可以透過數位後製來修改作品,使之更具有可看性,甚至「合成」為另一幅創作;這也是攝影與繪畫絕然不同的核心價值。
另一方面,其實兩者均是作者心靈深處思維的呈現,一個人他(她)的性格、人格屬性、甚至人生觀等等,在在都會於作品透露出來,雖然有些會承受老師的路線影響,但最後仍會走到表現自我內心深處思維的作品。
作品詮釋:「黎明」攝於日月潭朝霧碼頭,夜間長時間曝光加上手電筒照射部分被射物而成的作品;山水畫為夫人采容Daby所作,意境為「雲滿山頭樹滿溪,春風浩蕩綠初齊;若教此地容高隱,我亦移家傍水西」。


速食?慢食?
作者 台北士林社 蘇一仲PDG Antonio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奇異(GE)傳奇」的創造者,一九六○年進入奇異公司,擔任基層工程師,一步一步晉身,一九八一年升至總裁。上任後,將發明家愛迪生於一八七六年所創的百年老店徹底翻修,事業部若非第一或第二,則遭裁撤、重組或出售,十年間,遣散十五萬名員工,因此被譏為「中子彈傑克」(Neutron Jack),意味只留建物不留人。
奇異公司的翻修成功,將老式的製造業轉變為全球金融服務業的佼佼者,其獨特的領導風格與策略,使威爾許受封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CEO」。
總代理奇異家電及冷氣機四十年的和泰集團,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區經銷商,一九八八年成為奇異全球最大代理商,獲得威爾許親自表揚。然而,在奇異公司「非一非二」的橫掃策略之下,整個冷氣部門轉售予另一家美國空調製造商。
此筆交易,和泰順利取得此美國製造商的商品代理,率先引進美式分離式冷氣機。銷售初期,發現美式雖然強冷,但體大音噪,排熱風向是上吹,不適合台灣住宅型態。再加上當時的台灣,窗型冷氣盛行,影響大樓外觀,故汲汲尋找替代品,改從日本著手。因緣際會找到正積極拓展海外市場的日本第一品牌DAIKIN。危機就是轉機,公司在台灣變頻空調市場,找到另一片天。
美國執行長上任後表現必須立竿見影,否則難逃汰換的命運。「立即哲學」(Instant Philosophy),其價值觀處處反映在企業的決策模式,雖有長期的策略,但短期利益必須確保,不然未見其利先見其害。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長期的改善投資能免則免,急功近利最佳途徑,即為併購(M&A)外部成長,卻忽略了內部的成長。速食?慢食?在長期願景與短期目標之間的資源分配,就靠經理人智慧。


雖有長期的策略,但短期利益必須確保,不然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在長期願景與短期目標之間的資源分配,就靠經理人智慧。





張三丰為明成祖講「長生」的秘訣
作者 3501地區中壢明星社 王元甫IPDG Medico
張三丰是得道的神仙(真人),神跡橫跨宋、元、明、清四朝,歷四百餘年。《明史》說,張三丰出生不可考,可能是金代(與南宋同時)人;《明史》又說,張三丰「終莫測其存亡也」,最後不知道張三丰是生,或是死。
當然,真人是神仙,可以長生不老,也就是「壽敝天地,無有終時」,壽命跟天地一樣,無窮無盡。長生不老是每個人的夢想,歷代皇帝也千方百計追求長生不老仙丹,秦始皇遣方士徐福求取長生不老藥,漢武帝派方士李少君煉製長生不老仙丹,雖然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各朝皇帝還是不死心。
明成祖尋訪「活神仙」張三丰
張三丰「活神仙」之名廣傳天下,震動朝廷。明太祖朱元璋下詔書求訪,當時張三丰已一百三十七歲,但是張三丰不來見。明成祖朱棣很虔誠寫信給張三丰,訴說仰慕、崇敬之情,說真仙張三丰「道德崇高,超乎萬有,體合自然,神妙莫測」,拱手敬候真仙降臨,但是張三丰仍不為所動。( 《張三丰先生全集》)
為甚麼明成祖要尋訪張三丰呢?張三丰當然了然於心,因為神仙都有「他心通」,知道凡人的想法,明成祖自然是要求「長生不老」仙丹;所以張三丰還是隱而不見,並回贈一首詩,讓弟子轉交明成祖:
「地天交泰化功成,朝野咸安治道亨。皇極殿中龍虎靜,武當雲外鼓鍾清。臣居草莽原無用,帝問芻蕘若有情。敢把微言勞聖聽,澄心寡慾是長生。」
張三丰說,皇帝奉天地之命,治理天下,政通人和,我居於草莽,是無用的普通百姓,如有所進言,煩勞聖上聽聞,長生的秘訣就在「澄心寡慾」,崇尚道德,克制慾望,清靜心神,澹泊名利。
張三丰顯神跡「金殿飛昇」
最後,明成祖終於達成心願。他是如何感動「神仙」張三丰呢?《明史》記載,明成祖任命工部侍郎等人,督導三十多萬工人,大修武當山宮觀建築,花費銀兩以百萬計,皇帝賜名「太和太嶽山」,設官兵駐守。
明成祖建「太和宮」,祭拜真武大帝;建「遇真宮」,祀奉張三丰;共有八宮、二觀、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廟、三十九橋梁、十二亭臺等雄偉龐大的建築群。《明史》說:「竟符三丰言」,竟然跟張三丰所說的一樣,其實張三丰早已知道,明成祖會大修武當山,因為神仙有「宿命通」,可以預知未來會發生的事。
明永樂十四年,明成祖真的見到神仙張三丰。明成祖詔令尚書胡廣繼續尋訪張三丰,胡廣日夜兼程,抵達武當山,焚香禱告,潸然淚下,張三丰見胡廣情意深切,自己先騰雲飛去宮廷。
當時明成祖正在上朝,得見張三丰,笑而問「道」(修道);張三丰於是唱了一曲《訪道求玄走盡天涯》(道家仙歌),吟唱結束,從容走下台階,「一時,卿雲瑞彩,彌滿殿庭,良久始散」,張三丰飛身離去,皇帝與臣下驚歎神奇,終於相信世上有「真神仙」。( 《張三丰先生全集》)
「澄心寡慾」是長生的秘訣
宮廷相見,張三丰有沒有獻給明成祖長生不老仙丹呢?沒有。張三丰說長生的秘訣,沒有特別的方法,就是「澄心寡慾」。為甚麼「澄心寡慾」可以長生不老?張三丰在《大道論》講明其中道理。
張三丰說,天地之間,人是萬物之靈,最為尊貴,只可惜人多沉溺在功名富貴當中,迷戀在愛慾恩情之內,貪婪之心永無止盡,就像飛蛾撲火一樣,當死期到來,後悔莫及。
修煉:金丹靈藥、長生不老的藥方
張三丰說,誰知道有沒有「長生不老」的藥方?誰能領悟「金丹靈藥」的妙用?這金丹靈藥並不是世間沒有,而是我們生來就擁有,是近在咫尺,不是遙遠。
張三丰說:「仙道者,長生之道也」,長生之道就是修神仙之道,就是修煉(修道),因為只有神仙(真人)才能長生不老;所以修煉就是「長生不老」的藥方,修煉就是「金丹靈藥」。
性命雙修:既修「性」,也修「命」
張三丰說:「內藥養性,外藥立命;性命雙修,方合神仙之道。」修煉就是要修神仙,是「性命雙修」,既修性,也修命;「修性」是修身、修心性,要重德,也就是「澄心寡慾」,是內藥(內丹);「修命」是長生之道,要煉氣功,是外藥(外丹)。
張三丰說:「修道以修身最為重要,然而修身必先正心誠意。意誠心正,則物慾皆除。」修道最為重要的是修身,也就是修心性,要先正心誠意,端正心中的思想,心無雜念,去除邪念,不為物慾所羈絆,也就是要做到「澄心寡慾」,清心寡慾,看淡名利,如此就可以達到「神全炁壯,髓滿精盈」,充實生命三寶精、氣(炁)、神。
結語
張三丰顯神跡「金殿飛昇」,真是歷史上驚天動地的一刻,明成祖與眾臣嘖嘖稱奇,原來世上真有「活神仙」。其後,明英宗、明世宗、明熹宗時期,張三丰多次現身或顯靈,教化、糾正皇帝,張三丰成為明朝江山的守護神。張三丰更揭示長生的秘訣,就是「澄心寡慾」,就是性命雙修「修煉」。


地方特色小吃── 廣東粥
作者 金門社社長許世丞 Public

#最愛金門美食

談到金門美食,不假思索的直覺讓我直呼廣東粥。而在地的金門人,則用閩南語稱之為粥糜,這一碗在地好味道,包羅了庶民日常的山珍與海味。
憶起童年那物質艱困的年代,可以看到粥糜的時刻,僅在老奶奶尚在時,當其身有不適時,姑姑備來為其補充營養。而老人家總以牙齒咬不動為由,將粥糜裡的餡料,分予我們這些小孫兒嚐上幾口。
廣東粥的由來眾說紛云,也隨著時代的變遷,略有調整。但高湯底的米漿是其不變靈魂所在。磨熬濃稠的漿湯在翻滾時,鮮肉丸、魚丸、梅花肉、豬肝、魚蝦等依序下鍋。最後淋上蛋汁,盛入碗內灑上胡椒粉、芹菜末,佐以外酥內軟的在地油條。至此,造就出一款金門遊子魂縈夢牽的家鄉美味。
有機會來到金門,一定要來上一碗「金門粥糜」;建構你品嚐鮮美熱粥的記憶,留下人生旅途的好滋味。


一張郵票的故事── 米開朗基羅藝術
作者 潮州社 丁天降PP Austin

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年),出生於義大利的卡布利島一個富裕家庭,他從小就與乳母同住,乳母的丈夫是石匠,因此米開朗基羅從小就生活在充滿鑿石聲的石器店中,也喜愛那些石頭和聲音。7歲時米開朗基羅進入佛羅倫斯(Florence)的小學讀書,當時他對功課沒有多大興趣,時常提筆亂畫,或者和同學名叫格拉那齊的好友一起逃學去玩黏土泥巴。他的父親對於這種情形非常頭痛,不管如何地好言相勸或打罵都改變不了他,後來米開朗基羅甚至拿起雕刻刀和錘子雕刻石像。有一天,好友格拉那齊帶他的畫去告訴他的繪畫老師吉爾蘭達尤。老師一看米開朗基羅的畫就對他說:「你不必唸書了,來跟我學繪畫吧!」於是說服了父親後,13歲的米開朗基羅便轉到吉爾蘭達尤的繪畫工作室學畫圖。

如是,孟子說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的這篇《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好像在預示米開朗基羅的人生。當時,義大利政局動盪不安,願望和現實不協調,使得米開朗基羅的一生充滿悲劇性,並使得他的苦悶和痛苦只有通過雕刻和繪畫才能釋放下來。他在1508-1534年間所創作的一系列雕刻作品《夜》、《被縛的奴隸》、《垂死的奴隸》、《摩西》等等,這些強健雄偉的藝術形象,常常帶有悲劇色彩。這些雕像手腳超出比例,肌肉張揚,雄壯孔武的身軀由於內在精神的困惑和外來的束縛不斷地掙扎著,讓人看得驚心動魄。他的著名作品之一的雕塑《大衛》像,直到今日還是學畫者喜歡臨摹的教材。米開朗基羅集雕塑家、畫家、建築家、詩人於一身。37歲時他已經孱弱的像個70歲老人的模樣,在創作生涯中,歷經坎坷,卻創造出大量被視為文藝復興高峰期代表作的恢弘作品,為人類文明增添了壯麗的篇章。尤其是在梵蒂岡西斯汀教堂天頂所作的壁畫,極為傑出。僅有一幅的「自畫像」,也有人說是出自他的學生之手,從這幅稀有的肖像畫中,讓人深思他內在的心靈世界。




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創作的巨型壁畫,從天頂的《創世紀》組畫,到小祭壇的《末日審判》,被稱為那是壁畫版的《聖經》故事;也有人講是神借米開朗基羅的手,給人畫了人類終極問題的答案。他以其超凡的構想能力和精湛的表現能力,見諸於作品中。觀其一生,人們說米開朗基羅是一位懂得仰望和敬畏的聖徒。從「自畫像」中看,他卻像是一個被什麼極大困擾的「普通人」,只是,除了無奈和疲憊,還有自信、堅毅和堅持著。他付出了青春、生命和健康,他一個人在18公尺高的架梯上仰頭作畫,和配製顏料的助手,他以驚人的毅力歷時四年才完成這些氣勢磅礡的聖經人物,他因而看起來未老先衰,滿臉滄桑,雖然歲月在增長,但並未消磨掉他臉上的皺紋、頭上增添的白髮。他以堅強的耐力完成了天花板上343幅巨畫,幅幅優美,件件傳神,引人入勝,聖母憐子、飛翔的天使等等,優美的繪畫使聖彼得教堂成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教堂。


米開朗基羅晚年因眼睛健康受損,所以主要從事詩歌創作和建築設計,他留給後世的詩作大多充滿了憂傷浪漫的情調:「睡眠是甜蜜的,如石頭般的沉睡更好,要世上還有罪惡和恥辱存在,看不見或聽不見,便是我的幸福。」;「如果生命是快樂的,那死亡也是上帝對我的召喚,一點也不會讓我感到悲傷。」;「華衣美食不過如此,金錢名利都是雲煙,素與簡才是人生的本真。」;「你的成就是由你的眼界決定的。」
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教堂天花板上創作的《最後的審判》、《大衛王像》、《摩西像》、《創世紀》、《墮落》、《諾亞方舟》等傑作,而大衛像,這座雕像,日後就成為佛羅倫斯市自由的象徵。
米開朗基羅自己這樣寫道:「我為了工作而筋疲力盡,從未有人像我這樣工作過。我除了夜以繼日地工作外,什麼也不想。」他把痛苦當成「逆則聖」之路的階梯。又說「愈使我痛苦的我愈喜歡,千萬的歡樂不值一單獨的苦惱。」因為他一直是單身的。
《聖經》說,世界末日來臨時,基督要做一次最後的審判,以懲惡揚善,決定每個人的最後去向。米開朗基羅把自己畫為被人手提著的一副臭皮囊放進了《末日審判》的畫面。這真是「百年過後誰識我,末日述職判人生。」
米開朗基羅臨終時:「我的心已衰老了,死神已拖住了我的斗篷。」;「像我這樣深愛人類的人是很少有的。」他是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想者,他一直工作到1564年,享年89歲。


新創事業甘苦談
作者 台中社 林允進PP Propeller
人生在世總會有夢想,一般人到某年紀之後就想退休好好享受晚年,像我們這種人到了70歲卻不認老還想去實現夢想,因此在2020 年6月8日創立了「大方船舶」這個新事業,經過2年多的摸索總算找到了方向,即將推出第一代主力產品︰4212鋁合金船,42呎(12.8米)總長,12呎(3.69米)總寬,雙體船雙引擎(鈴木200HP×2),整個創業過程可以說是「苦盡甘來」,我知道有些教授有創業夢想卻不敢踏出第一步,本文想要將我新創事業的心路歷程分享給大家參考。
要設立「大方船舶」必先找到合適的地點,尋尋覓覓終於找到興達港北岸,可以私人擁有的舊廠房,原來是建造及維修大型漁船的FRP工廠,土地面積約1,600坪(40米寬130 米長),再向國有財產署租了40米×40米的水域,修建40米碼頭及可吊20噸的天車及U 字形浮動碼頭,廠房內部重新改裝,設有2間辦公室、1間佛堂、2間會議室,以及男生宿舍9間,女生宿舍4間,工廠內加蓋二樓板,並在一樓安裝16米長7米寬之龍門自動銲接機,以及32米長6米寬之鑄鐵的工作平台。後來又買了工廠右側20米寬130米長之空地,以及左側78米寬130米之土地,因為母公司經營業績良好,加上銀行的信用優良,總共投資將近10億元,這在國內遊艇業界算是大手筆的投資,所以內心經常又喜又憂,喜的是國內可以私人擁有的臨港地全買在手中,憂的是萬一創業不順是否會危及母公司呢?因此有天半夜突然驚醒想說「我要持齋吃素,且更精進讀誦佛經」,果然擔憂的情緒不見了,每天充滿了信心。
當工廠改裝完畢,我們就積極培訓鋁合金銲接的技術人員,和高雄金屬中心簽約培訓員工,同時又積極請OTC銲接技師來教導培訓機器手臂銲接程式及操作。我自己設計一艘長10.8米,寬3米的雙體船,以75×75×6mm H型梁及75×40×6mm C型梁以及60×60×3mm方型管為結構骨材,外面包覆3mm或4mm 5083H116的鋁板,長銲道用Robot自動銲接,骨架用手工銲接,也找到巴士座椅的廠商以及船用鋁門窗的供應商以及鋁合金板的鐳射及彎板的協力廠商,經過9個月的摸索終於把這原型船打造完成,立即下水在港內作測試,找到很多缺點,可以一一改善,此原型船裝兩部140HP,可以達到25節之船速,有達到預期之目標,因此大家信心大增,希望改進許多缺失之後,可以設計建造出第一代的明星產品來。
經過大家的腦力激盪,我們要推出一艘 12.8米長3.69米寬的雙體船,此船船體結構、穩度、速度、耐波性,製造速度、維修性等,都比原型船改良許多,且有廁所及汙水艙,可乘載24人作團體觀光巡航用,希望最高船速可達30節,也可以在船上加裝廚房及用餐沙發區,可乘載12人作海上露營,採用特殊座椅可以斜躺至45˚,可以蓋毛毯在海上過夜,就像飛機上之頭等艙設備,售價在1千萬以內。大方船舶特色是簡潔明亮,空間寬敞、物美價廉,期待可以為台灣推動海上休閒活動貢獻一分心力。由憂轉喜這就是我創立新事業的心路歷程。


台灣消防現代化的先驅者── 澤井市造、船越倉吉
作者 台北中山社 李博信DGN Marine
台灣在清領時代,並沒有機械化的消防設施,遑論任何消防制度與組織設備,因此一旦遭遇了火災,也只能靠群眾們合作提著水桶打水,日本人稱這個時期為「手桶時代」。有些大戶人家則會在自己的宅院中庭放置一個大水缸,平時即儲水以備不時之需。 
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後,開始逐步引進西方的消防體制。在1895年領台初期台灣的救災工作係由警察、守備隊及憲兵等軍警人員執行,有部分則徵調諸如「大工」、「鳶職」等具有專業擅長的建築工人來協助打火。後來就出現了「有馬組」、「東組」、「澤井組」等業界的領袖,他們承包了很多總督府的工程,也很熱心的貢獻自己的專業,而從事滅火的工作,就是他們所投入的服務事業之一。他們在每年陽曆正月新年期間,都在台北新公園或主要市街表演高空爬梯的技能,作為宣導消防觀念的活動。
當時即出現了一位日人事業家澤井市造,他是澤井組的頭取,他和他的義子船越倉吉共同合作攜手顛覆傳統,大力改革台灣的消防體制,並積極引進現代化的消防設施,奠定了台灣消防體制現代化的基礎。
澤井市造,生於1850年。幼年時期遭逢父母雙亡,因此小學時即中途輟學,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長大後曾經擔任過船員,後來在因緣際會之下,成為鐵道官員松本莊一郎的部屬,因而學會了不少鐵路建設的技術,也造就了他後來的營建事業。
1879年12月,他從事手宮幌內間鐵道建設計畫,此項工程為其最早承包的鐵道工作。後來,澤井也投入了北海道的鐵路建設;1893年,他加盟日本有名的消防機構,即大營建商「有馬組」,而成為日本土木界的牛耳。
1895年11月,他以「有馬組」之工事部主任的身分來台負責有馬組所有在台的事業,延續相關技術成為台北等地重要的土木建築工程營造商。這段期間他積極參與台灣縱貫鐵路與基隆港的建設工程,其他台灣早期的一些公共建設,諸如淡水河護岸工程、嘉義北回歸線立標、南門至新店間之輕便鐵路、台灣專賣局大廈、台北州廳舍(現監察院)及自來水博物館等,都是由他監工建造的工程。後來為因應社會的需要而積極投入消防事業,奠定了台灣消防組的基礎,其卓越的貢獻永留青史。
1898年,澤井市造在遠大的抱負驅使下,從「有馬組」辭職另起爐灶成立了「澤井組」,並於台灣設置台北支店,最初他先承攬了小粗坑發電所之堰堤工程,也參與台灣各地輕便鐵道的建設。這段期間他承包了很多重要的公共建設工程,使得澤井累積了豐富的人脈,對於往後的事業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當時台北市的消防機構是屬於民營設施,因此澤井市造以他在業界的實力與聲望被公推為私立台北消防組的第一任頭取(相當於現在的消防局長)。
1902年2月,台北廳開始籌設公營消防組,澤井也就順理成章的受聘出任初代組長,並由其義子船越倉吉擔任副手,協助消防組的營運。
由於澤井市造與船越倉吉均出身於營造業,各擁有充沛的人際關係,加上具有紮實的經濟實力,因此只要聚集當地的有力人士,共同結合地方力量,即有足夠的能力投身於消防及各種社會事業。  
在他接任消防組長之後,看到日本內地在震災後即釀成火災,因此體認到必須要有制度化的消防組織及機制,才能有效達成消火的任務,尤其澤井市造與船越倉吉均各擁有工程專家及熟悉建築攀爬之技術工的人脈,因此能夠很迅速的召集救災必要的技術人才。
於是他們義父子兩人就在這些基礎上,共同攜手規劃了台灣的消防制度以及各種必要的設施,在他們努力的籌劃之下,終於為台灣建立了現代化的消防制度和設施。
澤井市造持續連任消防組長,直到1912年逝世於任內。他生前對於強化救災技能與投注經費充實設備,以及在整合組織人力等各方面貢獻良多,不僅是台灣消防事業的創建者,也是台灣消防觀念的啟蒙者。
澤井市造是允孚眾望的第一代消防組長,因此1917年第一消防詰所落成的時候,在2樓陽台上特別恭奉他的銅像以供瞻仰(註一)。由於他在消防界的崇高地位受到相當的敬重,因此每年消防界的重大節日,台北消防組的人員都會前往參拜,而成為該組的慣例儀式。
澤井市造在世期間也曾擔任台北電燈株式會社監查役、淡水河護岸工程、台灣貯金銀行設立發起人、台北信用組合常議員、社團法人台灣土木建築協會會員、製冰會社委員長等職務。
而他的義子船越倉吉也不餘遺力的協助澤井的奉仕事業,甚受尊敬,乃在澤井逝世之後順理成章的接任其遺缺,而成為第二代組長,由於船越倉吉的克紹箕裘,使得消防事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厥功卓著。因此在他辭世後,也被矗立銅像於圓山,以資紀念。
澤井市造、船越倉吉兩人是義父子關係,也先後受聘為台北消防組第一、二代領導人物,傳為美談。
註一:1917年落成的台北消防組詰所,位於現台北市忠孝西路與重慶南路口的消防大樓,其警鐘瞭望塔台高36公尺可瞭望全市,當時由消防夫日夜輪值看守,以監視是否發生火災。


扶輪武功祕笈── 一項通往扶輪之新竅門
作者 台北百齡社 黃維敏PDG Tommy



凱蒂‧依絲金,美國明尼蘇達州南大都會扶輪社之社長及創始人,談起有關吸引較年輕社員加入扶輪之神情。
Rotary Images
凱蒂‧依絲金社長同時亦是美國明尼蘇達州南大都會扶輪社創始人,深信一項通往扶輪之新竅門。
她的扶輪社於去年六月創立,已經擁有25位社員,其中包含12位新社員,他們在三個月內加入扶輪,該扶輪社業已參加其第一次的配合獎助金計畫(現為全球獎助金)及國際服務計畫。同時,已經參加超過10次的社區服務或親手志工服務。
在加州聖地牙哥年度國際講習會中,依絲金分享她的有關如何吸納年輕的專業人才加入扶輪之概念。身為一位「高貴的,年輕的女社員」她是在全球2%年齡30歲以下之社員,同時,11%年齡在40歲以下社員。
「為了要扶輪的未來成功,我們需要專注於開創年輕人之興趣」,她說「我們今天面臨的是成長的需求,而不是社員的數量,而是,創造堅強的、年輕的全球領導人,而這些領導人將協助使扶輪這個機構繼續成功」。
依絲金在社員方面主張一項新的觀點及一項不同通往扶輪社結構之方案。身為一位改變管理顧問,她瞭解人們恐懼改變。但她強調她的通路並不意味著去改變這機構之核心價值或喪失扶輪社員所珍視的東西。
「我們所作的改變僅僅是我所謂表面的元素而已」,她說「整體而言,個別的扶輪社有能力去作改變及重新設計,諸如:例會時間及地點、節目的架構、社員之參與及委員會之形態等」。 
經營管理之期望
依絲金的扶輪社在晚上開會。同時,為了節省費用,因此沒有用餐。同時,它並不沿襲傳統的方式每週開會,每個月的第三次例會是一個快樂時光/在市區內不同地點及時段上網,第四次例會是親手的義工服務機會。
依絲金補充說明,去瞭解新世代年輕人的心態是件重要的事情,所以,就依管理之期待而作了改變。較年輕的人是一群「說走就真的走的人」她解釋說不管是經過社交網絡、文字之傳遞或其他方式,在多元的企圖中,他們面對很大的壓力以平衡工作及個人的生活。結果,他們可能因其事業必須隨時要被召喚,但他們並非嬌嫩到不能去服務。 
「當你試圖吸納較年輕的社員或甚至於輔導及創立一新世代扶輪社,要你的扶輪社及委員會,多花點時間去規劃你期望的是什麼。同時,要審視他們是否將與那些你準備吸收及一起工作的較年輕的世代人合作」她說「並非每個扶輪社都能夠很快地改變,以吸收較年輕之社員;它需要時間。同時,按部就班地慢慢來」。
她說「但是許多扶輪社,他們所作的是打開心胸,虛心地開始從不同角度去思索你們扶輪社員之未來。」 

淨零2050,永續台灣夢──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氣候協定
作者 台中文心社 林岳毅 Young Bank
回想起1997年,筆者留學日本剛考上大學,好一陣子的新聞,都是在報導京都議定書相關的事情,當時的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準,以保證生態系統的平滑適應、食物的安全生產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還記得當時的美國,耍賴的退出了這個會議。
2002年上研究所時,有一門課程,叫做環境管理特論,在MBA的體系裡,大家往往選擇的不是專業的會計財務,就是選擇跟企業管理相關的課程,而與環境有關的課程屬於冷門的課,只有筆者跟另外一位日本同學。這位教授是吉田文和,上課後才知道,他當時正代表日本政府與聯合國開會,確定日本環境保護的方向是否跟環境接軌,也透過了這門課,奠定了日後筆者在企業接班時,關注環保議題的基礎。
過去二十年來,在國際間風起雲湧,掀起驚滔駭浪的這波減碳風潮,在去年年底,今年年初,終於湧進來了台灣。而巴黎氣候協定,也取代了當年的京都議定書。所謂的巴黎協定,就是2015年12月在巴黎召開的會議中,各締約方協議未來將一起努力讓地球氣溫的上升幅度,控制在與前工業時代相比最多攝氏2度內的範圍,且應努力追求前述升溫幅度標準續減至攝氏1.5度內的更艱難目標。
「珍惜水資源」,是扶輪社的口號。還記得去年5月份,全台大缺水,日月潭出現了六十年來不曾出現乾枯的景況。台中文心社在過去,曾經與台北中原社、台中大同社等合作於南投縣仁愛鄉發祥國小的灌溉水及飲水工程的WCS計畫,總經費為38,000元美金,讓部落32戶的居民有生活用水可以使用。去年台中中央社的授證,更以ESG為授證的主題,提點大家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回國後開始接手父親的化工廠,才發現研究所所上內容,在二十多年後的今天,開始被重視,甚至被客戶所要求。目前筆者所負責的碳酸鈣製造工廠,已有五十年的歷史,設備老舊,加上環保法規日益嚴格,因此筆者積極著手廠內的升級,尤其針對企業永續的部分,加強力道。進行總廠的碳盤查,導入智慧製造,智慧電表,預計在明年請第三方國際驗證公司來做ISO14064,14067的查驗。目的就是要清楚的知道公司在生產過程中,產出多少的碳排,並針對碳排量大的製程進行優化,提高能源效率,進而減少碳排放,降低產品的碳足跡。
而在這過程,有幸也接受了今周刊的採訪,分享一個五十年的資深中小企業,在減碳的議題當中,如何克服工廠在改造期間所遭遇到困難,成為了今年第一期雜誌的封面人物。
留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2050年,台灣政府宣示要達到淨零碳排。28年後筆者已經七十多歲,而現在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也三十多歲,差不多該有自己新的家庭的年紀,相信那時候環境,肯定會比現在更友善。讓我們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共創更美好幸福的家園。


56天南法–西班牙–美東自駕自由行 南法篇(2)
作者 台中西北社 周至剛Camera


聖蘇維爾大教堂以優美的中庭迴廊及15世紀畫家尼古拉‧夫拉曼的畫作「燃燒的薔薇」而聞名。教堂內處處可見中世紀時期的古典建築和雕像,哥德式的教堂外觀與中庭迴廊是教堂的最大看點。透著天光的圓窗把穹頂光影的氛圍完美展現。閣樓上古典管風琴增添些許神聖優雅的色彩。

凡頓別墅,建築於17世紀,房子很美也細膩。花園植栽維護的很美,整體氣氛很輕鬆。離市中心很近,但是很隱密,所以並不容易找到,從市中心步行到這裡並不遠。


圓亭噴泉附近是艾克斯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最熱鬧的商業區,沿著筆直而長的米哈伯林蔭大道(Cours Mirabeau)逛去,街道兩旁有好多特色商店、露天咖啡、餐廳酒吧,白天逛街的遊客絡繹不絕。夏天陽光一直到晚上9時、10時才天黑,餐廳酒吧的客人往往從傍晚開始用餐聊天到天黑,愈晚愈熱鬧。
來到艾克斯普羅旺斯一定不能錯過畫家保羅‧塞尚(Paul Cezanne)的工作室。保羅‧塞尚繪畫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他的作品對亨利‧馬蒂斯及畢卡索產生極大的影響。為19世紀的藝術觀念轉換到20世紀的藝術風格奠定基礎。
塞尚認為「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是不存在的」,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來。


保羅‧塞尚紀念館保存了畫家的器物,畫架、桌椅、用來練習的石膏像及瓶瓶罐罐,盡可能呈現畫家當年的樣貌。一樓有保羅‧塞尚紀念館的紀念品展售。



亞洲藝博會戰國風雲再起
作者 台中台美社 鍾經新Art
全球在歷經三年的COVID-19疫情之後,於2022年9月2日至6日在韓國首爾開展了亞洲最大規模的藝術活動,由韓國畫廊協會主辦的Kiaf Seoul和世界三大藝術博覽會之一的Frieze同時舉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藏家、畫廊主、藝術愛好者及美術館人士都在此時蜂湧至首爾。
原本到韓國前要先申請短期訪問簽證和電子簽證,而8月3日通過台灣人可以免簽證入境韓國至10月31日,旋即韓國政府8月31日又宣布,由9月3日開始,取消日前對旅客入境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核酸檢測(PCR)的要求,全面開放入境,筆者認為這項政策的調整,應該是相應於Frieze的大型藝術活動。
此次Frieze Seoul及Kiaf同時在首爾COEX開幕,而以多媒體藝術及NFT為號召的Kiaf PLUS則在9月1日於首爾SETEC先行開幕。談到Frieze,先簡單介紹她的歷史,Frieze由三位創辦人──Amanda Sharp、Matthew Slotover、Tom Gidley於1991年創立,最初只是發行報導當代藝術和文化的前衛雜誌《Frieze》。而2003年由Sharp和Slotover創辦了Frieze London,集中推廣當代藝術的展銷,於每年10月在倫敦The Regent’s Park舉行。2012年則創辦了Frieze New York和Frieze Masters,聚焦古典到現代藝術的推廣。到了2019年2月推出Frieze Los Angeles,而今年2022年9月隆重推出Frieze Seoul,成為第四個舉辦Frieze藝博會的城市。從9月2日至6日一連五天,在江南區大型會議中心COEX內舉行。參照倫敦展會的模式,主要聚焦於當代藝術。此次Frieze Seoul有來自21國110間畫廊參與,展場內亦設有Frieze Masters展區,向古典至20世紀藝術作品致敬。Kiaf則有來自17國164間畫廊參與。而今年新設的Kiaf PLUS則是以多媒體藝術與NFT等數位藝術及新生代畫廊為主的藝術博覽會,有來自11國73間畫廊參與,大多數都是未滿5歲的新生畫廊。此次Frieze盛會包含高古軒、Hauser & Wirth、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厲蔚閣(LGDR)、佩斯畫廊、貝浩登、White Cube、David Zwirner等一線頂級畫廊在內,總共有來自全球近350間畫廊同時參與盛事。
在首爾看展期間碰到老朋友,包括之前合作多年的雜誌社金社長及藝術界人士,正好也交流了一些意見。全球三大藝博會Frieze會選擇首爾,除了有三星財團介入的力道,因為三星集團副董事長李美卿(Lee Mi-kyung)熟識Frieze最大的股東美國娛樂集團“Endever”的首席執行官Ariel Emmanuel;因此CJ ENM在今年1月以約9,450億韓元購入子公司Endaver Content 80%的股權;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首爾的藏家開始活躍地購買藝術作品;韓國朋友說雖然韓國經濟呈現下滑萎縮,但唯獨購買藝術品卻是十分活絡;而Frieze就是看上這股購買潮而選擇首爾為攻略亞洲藏家的樞紐據點。

明年全球的藝術新計畫,類似Frieze的大型藝術博覽會,有1月新加坡的ART SG及7月日本東京的Tokyo Gendai都即將開展。在香港藝術市場逐漸失去亞洲中心位置之後,亞洲的各個城市皆對「後香港」時代的來臨摩拳擦掌各顯身手。

據官方資料顯示,今年Kiaf與Frieze Seoul都有7萬人以上的參觀者;筆者在週六日進場,感受到人潮十分擁擠,除了看展觀眾的熱情支持外,高價作品都在瞬間賣出,速度十分驚人,朋友轉述如果是後兩天去的藏家大概都買不到想買的作品。藝術業界認為,此次同時得益於稅收的優惠政策和收藏家人數的見增,與香港一樣,韓國的稅收優惠政策吸引了不少藝術愛好者。Frieze總監Patrick Lee表示,韓國現時不對藝術品徵收進口稅或轉讓稅,對於價格低於5萬美元的藝術品還免徵銷售稅;稅收的優惠政策對於價格相對實惠的藝術品自由展銷很有助益,更有助於正快速發展的韓國藝術市場,尤其打破收藏的民族性之後,收藏的眼界開闊了,並把收藏眼光望向世界,如此漸行開闊的世界觀,也有利讓韓國本地的藝術作品走向世界。
對於韓國藝術風格的認識,從單色畫開始,追溯至1970年代的「單色畫」運動(Dansaekhwa),藝術家利用單一色調及材質的應用而創作出簡約風格的作品,與西方抽象藝術風格截然不同;但單色繪畫正式在國際展露頭角也已經是九○年代的事,因此包括三星前董事長李健熙在內,不少韓國知名企業家都曾收集這些單色畫作品,而當地許多由家族企業興建的美術館也營運至今,韓國的私人美術館數目排名全球第一;這是筆者在2017年將ART TAIPEI大會定名為「私人美術館的崛起」時曾搜尋過的相關資料。隨著韓流文化的興起,韓國藝術文化近年也得到業界關注及支持,韓國的新興企業家和投資者也希望透過購置藝術品豐富投資組合,且能提升社會聲望。
隨著南韓藝術市場的崛起,富藝斯拍賣行(Phillips)攜手The Artist Room畫廊,首次於拍賣預展以外在首爾舉辦當代藝術群展《New Romantics》,囊括了23位國際知名藝術家與藝壇新秀,於2022年8月31日至9月6日在首爾江南區文化藝術聚集地清潭洞的Lee Eugean Gallery公開展出,特意選擇在首屆Frieze Seoul及Kiaf、Kiaf PLUS盛大舉辦的期間,顯示了富藝斯的精準策略,同時也趁勢打響知名度。
當Frieze Seoul強勢登陸之後,各國藏家、國際藝廊及藝文界人士的雲集,造就了人氣、買氣與鎂光燈,卻同時也帶來對於韓國畫廊協會及本地畫廊的一大衝擊,這是一個值得好好思考並檢討的關鍵時刻;當強者入侵時,正是內部進行強力整合的絕佳時機,如何展現本地畫廊的國際面向與在地連結,才能與外來的強勢力道相抗衡及攜手並進而不是跟隨在後,這是一個值得深思討論的議題與現象,也曾經是筆者2018年面對過的難題。
Frieze Seoul的成功正式宣告首爾已經成為「後香港」時代的亞洲藝術市場指標觀察城市。


人間世指南〈續〉
作者 台北北區社前社長 賴東明PP Brain

也許初版銷售太好了,就有第二版緊跟著來。作者見解豐富,經過精挑細選將其翻譯解說如下。茲將人間世指南(第二版)之廣告內容介紹如下:
  • 要當然去做世間認為是當然之事。
  • 成長的比較,不是跟人,而是跟自己。
  • 不說自己的缺點。
  • 向人請安要平等,不管任何時,任何人。
  • 也要考慮「損得」以外之事。
  • 不能借口說「我沒學過」。
  • 要承認對方也有規則,如同自己。
  • 要確實儲存信用的存款。
  • 如果無聊,要使自己快活。
  • 有時候,不當乖孩子。
  • 要注意健康,也是為重要的人。
  • 化妝是為自己,穿著是為他人。
  • 要知道愛人是最高的學習。
  • 要把選擇的路變成正解。
  • 人間世並不甜美,但要相信「這個世界是良品善物」。
從上觀之,本書內容不會遜色於一版,值得天天學習之。
總之,人間相處要小心,要求善,要互相,要勵行扶輪四大考驗。


向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致敬
作者 台中東南社PP Robinson夫人簡靜修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1926-2022)於2022年英國時間9月8日下午駕崩於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Balmoral Castle),享耆壽96歲。女王於1952年登基,在位滿70年,期間歷經15位英國首相,她是英國王室中在位最久的君主。
伊莉莎白二世於1926年4月21日生於倫敦,為約克公爵及其夫人(日後的喬治六世及伊莉莎白王后)的長女,在家中接受私人教育。1936年伯父愛德華八世因愛上美國的辛普森夫人,堅持要和她結婚而放棄江山退位,父親約克公爵即位為喬治六世,當時年僅十歲的伊莉莎白二世成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她開始履行公共職責。1940年,14歲的伊莉莎白和妹妹瑪格莉特在英國廣播公司(BBC)首度發表廣播演說,對象是所有避難的孩子。1945年二次大戰即將結束前,她曾短暫加入婦女輔助領土服務隊,學習駕駛救護車和卡車。1947年,她首次出訪,和父母親到了南非。在她21歲生日那天,她對大英國協和帝國發表廣播演說:「我在眾人面前發誓,無論壽命長短,終身都會服務你們,以及你我同屬的大英帝國家庭。」1947年11月20日她和遠房表哥希臘王子菲利普結縭,後者在大婚前被喬治六世授予「殿下」稱號,並冊封為愛丁堡公爵。他們婚後育有4個小孩,分別是王儲查爾斯、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1951年後英王喬治六世身體狀況欠佳,伊莉莎白公主開始代替父親出席公開場合,和菲利普一起出訪海外。1952年2月6日兩人訪問肯亞期間,喬治六世駕崩,她立即搭機返國,登基為新的英國女王,隔年6月舉行加冕典禮。在她帶領下,英國出現重大憲政變革,包括英國權力下放,加拿大憲法回歸,非洲去殖民化,其統治的國家亦經歷諸多戰爭和衝突。此外,她是首位對愛爾蘭共和國進行國是訪問的英國君主,並先後接見和造訪過五位天主教教宗。她也是首位舉辦過兩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國家元首,分別是1976年第21屆加拿大蒙特婁奧運會和2012年第30屆倫敦奧運會。
然而,雖貴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亦有難免的悲傷與憂愁,她經歷過極大的家庭變化,包括王儲查爾斯的婚外情,媳婦黛安娜王妃因車禍喪生,孫子哈利和孫媳婦梅根宣布退出王室,以及次子安德魯王子的性醜聞。但是女王優質的人格特點,讓她能走出這些陰霾,繼續撐起王室門面。英國王室歷史學家Robert Lacey表示:「能夠對許多事情一笑置之,這是一項很重要的生存技巧。」每一位曾與女王共處過的英國首相都給予女王極高的評價。前首相 Tony Blair表示,女王擁有過人的精明睿智和對世界獨特的觀察力。歷史學家作者Anthony Seldon表示,女王沒有把自己看的多了不起,這令她能成功扮演好君主的角色。此外,女王絕佳的幽默感更讓人津津樂道。儘管貴為女王,在公開場合一定要保持莊嚴的形象,其實她私底下卻總是笑容可掬,相當幽默和具親和力。據說女王很會模仿,善於運用各種腔調和不同方式說話,她會模仿政治人物,宗教領袖和電視人物,她尤其會模仿前俄羅斯領導人葉爾欽。她的幽默經常是自嘲式,拿自己來開玩笑。作家凱倫杜比曾在書中介紹女王的幽默感,提及有一次女王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Balmoral Castle)和一群美國觀光客巧遇,儘管她身邊跟著一名隨從,但眼拙的觀光客竟然沒認出她,還問她:「妳有沒有看過女王陛下?」女王回答沒有,卻指著身邊的隨從說:「但是他有。」還有一次女王私下去購物,店員跟她說:「妳長得像女王。」女王幽默回應:「那我就放心了!」為了紀念即位70週年的白金禧,女王親自上鏡和柏靈頓熊(Paddington Bear)合演喝下午茶的喜劇小品,作為BBC白金禧紀念特別節目的開場,女王充分展現其幽默和慈祥!
2022年9月6日,伊莉莎白二世在蘇格蘭巴爾莫勒爾城堡任命保守黨新黨魁特拉斯(Liz Truss)正式接任首相。兩天後(9月8日),女王駕崩了,她真的履行了21歲生日時對大英帝國的承諾「無論壽命長短,終身都會服務。」9月19日在倫敦西敏寺大教堂舉行的女王國喪時,坎特伯里大主教Justin Welby在證道中提到:「人生旅途中,一生以愛服事者很少,領導者以愛服事者更少,唯權力和特權是從者終將被遺忘。而一生以愛服事者,人們將在愛中,永誌不忘。」最後他以「生而服事,死懷盼望」(Service in Life, Hope in Death)為女王蓋棺論定。女王的長壽,對英國人或是世人而言,都是福分。她的所作所為堪為世人典範。因為有她,世界變得更好。
2021年4月9日和女王結縭73年的菲利普親王辭世後,女王就鬱鬱寡歡。2022年2月女王確診COVID-19之後,健康情况大不如前。女王年事已高,累了,因此誠如繼任的國王查爾斯三世所說「一直最害怕的時刻」終究來臨。女王自9月8日駕崩後,於台灣時間9月11日開始移靈,女王的靈柩從巴爾莫勒爾堡出發,抵達愛丁堡的荷里路德宫(Holyrood house Palace)。9月12日移靈至 St. Giles’ Cathedral,開放給當地民眾弔唁24小時。9月13日靈柩抵返倫敦白金漢宮。9月15日移靈至西敏廳,連續4天開放民眾瞻仰。9月19日移靈至西敏寺大教堂舉行國葬。女王於1947年在西敏寺大教堂成婚,1953年在此舉行加冕典禮,最後也在這裡向大眾告別,象徵一個時代的落幕。在西敏寺舉行的國葬中,約有2,000位政要貴賓出席,當中約有500位世界領袖,包括美國總統拜登伉儷、法國總統馬克宏伉儷、日皇德仁伉儷、南非總統拉瑪佛沙等。國葬儀式在「王室禁衛騎兵團奏起輓歌「最後崗位」(The Last Post)後,西敏寺和全英國進行2分鐘默哀,隨後唱國歌「天佑吾王」,並吹奏風笛後,宣告結束。之後,女王靈柩離開西敏寺,繞行倫敦市中心,成千上萬民眾在街道兩旁含淚送女王最後一程。接著,前往倫敦海德公園的威靈頓拱門(Wellington Arch)。在這期間,倫敦大笨鐘每隔1分鐘鳴響一次,共96次,象徵女王96歲耆壽,海德公園亦鳴響禮炮送別女王。之後,女王靈柩抵達溫莎堡的國王喬治六世紀念禮拜堂(King George VI Memorial Chapel)安葬,長眠於其父母親和丈夫菲利浦親王身邊。當女王靈柩緩緩下降至皇家墓穴時,首席風笛手Paul Burns在走廊奏起輓歌“Sleep, dearie, sleep”,隨著漸遠的笛音,他消失於走廊盡頭,這一幕令人動容,也和世人宣告女王已化成千風。
人生自古誰無死,但面對死亡時的態度,東西方極為不同。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但西方人卻很喜歡探討這個話題,因為在基督教的信仰中,唯有透過死亡才有機會得永生與上帝同在。英國玄學派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 1572-1631)曾寫過一首向死神挑釁的詩「死神,你別驕傲」(Death, be not proud)。詩中,他和死神叫板。他認為從休憩、睡眠,這種「類死亡」中,人們獲得不少歡愉,但從死亡中湧出的歡樂更多,因為人們可得永生。英才的確會隨死神而去,但骸骨安息,靈魂超脫。詩人將死神貶抑為命運、投機、君主以及鋌而走險的人之奴隸,而且他認為死神竟然和毒藥、戰爭和疾病同流合污,到底有什麼傲人之處?最後詩人說出,「死神,你該死!」很霸氣地將死神判了死刑。
謹翻譯此詩向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致敬。我出生於1952年,正是女王登基的年代。我母親大女王3歲,老人家在世時很喜歡女王。每當她穿戴得宜,我總會頑皮地說:「英國女王駕到!」她聽了會開心地呵呵笑。如今兩人都不在了,讓我心中充滿無限哀思!
將此詩和拙譯列於後,和大家分享!



護國神山──玉山
作者 台中南門社 宋明吉PP Disk
台灣玉山國際交協會創會理事長
瑞士世界新七大奇景基金會授權海峽兩岸代表

今年的111年11月11日正逢百年難得一見的吉祥數字,各大媒體網路上掀起一片熱潮,也因為這股熱潮,讓大家想起,台灣的聖山── 玉山,曾在2011年的11月11日在全球網友票選下,從世界新七大奇景票選活動中,由28大入圍名單內參與決選世界新7大網路票選活動,雖然最後未能擠進前七大而功虧一簣,但已屬難能可貴,從此「玉山」在全球網友的心目中,已具有國際性知名度,這項舉世知名的網路票選活動,從初選至複選、入圍,以至決選,在關關難過關關過情形下,競選時間長達4年,2007年12月起,全球網友從220個國家或地帶,票選出440個景點,作為初選名單, 台灣玉山擠進初選名單,印證了玉山不是一般的泛泛之輩的山景,而是集地形、地貌、動物相、植物相、氣象等大自然生態於一身的國家級公園。
2011年11月11日的決選日,距今剛好屆滿11週年,事隔11年,過去參與網路票選或手機投票的民眾們,至今仍緬懷不已,在一般民眾心目中已留下永恆的歷史記錄。其票選過程有令人興奮的一刻,也有沮喪的時候,更有令人費解的地方,而留下一股迷團,為此,對「玉山」有著一股特殊情感的社會人士,希望身為票選主辦單位── 瑞士世界新七大基金會再度還原當年的票選過程,因此,身為駐台代表的筆者,將相關票選過程的歷史檔案,再度公諸於世。
網路票選流程說明:


(一) 世界新七大自然奇景票選從2007年開始,第一階段由440個景點、220個國家中開始投票至前77強, 全球民眾從2007年起至2009年7月7日期間展開第一次選拔。
(二) 第二階段自全球選出的77強開始投票,於2009年7月21日公布入圍28強。
(三) 第三階段全球世界七大自然奇景之票選活動,將從最後28強選出世界前7大自然奇景,預計將有全球10億的網友參與投票,世界新七大自然奇景票選結果將於2011年11月11日宣布大會中公布。



阿振肉包掌門滿愉快成功的國民外交 請幫我「送信到哥本哈根」
作者 鹿港社 鄭永豐PP Baker
昨天中午鹿基裕雄大哥率領丹麥國家體操代表隊成員一行數十名來自北歐的俊男美女蒞店。使得整個阿振肉包店頓時蓬蓽生輝人氣鼎盛。
繼去年、好友坤發兄帶領十幾位教廷的神父主教公使光臨阿振,使得法眼已開的客人隱約看到整個阿振店面光芒四射:金光閃閃瑞氣千條後,這次是接待老外佳賓最多人的一次。Baker一早即準備阿振店裡水準之上最具台灣味的香菇肉包、芋泥包、起司歡慈包、紅豆粒包招待貴賓,賓主盡歡。
Baker告訴來自北國的貴客,早在高中二年級英文老師即訓練我們英文作文,還幫同學介紹外國同年紀的女生筆友,還記得當時Baker的筆友正巧是住哥本哈根的丹麥高中女孩,前後魚雁往來約一年,因準備大學聯考而中斷訊息的往來…。當時那位和一樣是少年十六七八歲Baker的異國女生,名叫Marianne。有位體操隊的女團員舉手說,她也叫瑪莉安娜。似曾相識的瑪莉安娜歸來?Baker頓時陷於沉思中⋯。
記得彼時曾互換黑白大頭照片,生命中第一位女朋友竟然是位金髮碧眼漂亮的老外,也許她只是Baker少年時代,天空裡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懵懵懂懂不識愁滋味的波心。
及至今天居然金髮碧眼的容顏在我的記憶中竟然這麼模糊。北國的哥本哈根應早已楓紅層層,秋風蕭瑟,當年的瑪莉安娜應已為人阿嬤了?記得她也喜歡Dusty Springfield的歌,也許因為準備聯考、書信往返,即有一點意思的異國戀情剛萌芽、嘎然而止往後的幾年,她也一定也會喜歡上Dusty Springfield的「新歌」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the tastes of life were sweet...。
今晚聽來,更令人別是一番滋味。當年的黑膠唱片、旋律;當年彼此的黑白照;用派克鋼筆寫的英文信,青澀的長相;信封上的住址也許早就被時光遺忘流逝,如名作家韓良露所撰:邁入耳順之年,最喜歡的滋味就是「回味」。勢必再也找不到信封上的住址,否則真的想託體操隊的瑪莉安娜送信到哥本哈根!




各社活動輯要

編輯後記
作者 ‧主編‧
9月24日國際扶輪瓊斯社長出席在紐約市所舉行的全球公民節,再次凸顯扶輪對根除小兒麻痺的決心並宣布承諾在未來3年將再投入一億五千萬美金來為對抗這項疾病。
Joseph Derr〈把酒瓶變回沙子〉,文中指出矽將成為氧之外,地殼中最普遍的天然物質,有2名傑出中學生梅根‧克羅森(Megan Clausen)及戴文‧史密斯(Devyn Smith)發起的試辦計畫嘗試以創新的方法讓玻璃瓶遠離掩埋場。
2023年國際扶輪年會出席墨爾本年會的七大理由,鼓勵社友踴躍參與年會。
葉里溫扶輪社社員Margarit Piliposyan推薦一道傳統的亞美尼亞菜餚談及酒與肉的完美搭配。
感謝每期提供精心撰文的扶輪前輩、各地區提供活動訊息之外,本期也感謝新生力軍加入;
PDG Eyes 〈AKS入會記實〉,PDG Horace擔任5屆國際年會 〈RI糾察(SAA)的我思我見〉,PDG Tony〈北歐極光圓夢之旅〉。新的規劃「伉儷畫廊」IPDG Trading伉儷的攝影與繪畫,金門社Public社長推薦金門美食廣東粥,PP Young Bank〈淨零 2050永續台灣夢── 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氣候協定〉,Art〈亞洲藝博會戰國風雲再起〉,PP Robinson 夫人簡靜修〈向已故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致敬〉,PP Disk〈護國神山── 玉山〉,以及Henry〈2022 EEMA── 義大利科莫湖〉,看得出大家的用心Teacher衷心銘感。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