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小女兒成為國際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RYE)的一員,這也成為我與RYE結緣的起點。當時,作為一位母親,對於這樣將近一年之久的長期交換計畫,既期待又不安。我清楚地記得,女兒最初並不想參加這個計畫,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從未離開過家,對於出國的想法感到害怕。最終,是她在高二時才鼓起勇氣主動提出申請。為了支持她,我特意幫她安排休學一年,讓她可以安心前往巴西進行交換。
這段經歷對女兒的成長帶來了巨大變化,她變得開朗、獨立,並迅速適應異國生活。雖然當時巴西的文化對我們而言,顯得「豪放又開放」,但她卻適應得相當好,還學會葡萄牙語、結交許多當地朋友。她在當地幸運遇上友善的Home家庭,即使多年過去了,他們仍保持著聯繫;這般持久的友誼,不僅讓她更具國際視野,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交換計畫的真正價值。
女兒的這段經歷,讓她在個人成長上受益匪淺,也改變了我對教育和家庭的看法。看到她在陌生的環境中茁壯成長,我開始理解到,這樣的文化交流是一種讓孩子獨立、開闊視野的重要方式,所以,我決定將這種跨文化的接待精神延續下去。
從那時起,我便開始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扶輪交換學生。記得最初接待時,自己心中尚存不少疑慮,尤其是語言不通的問題。好在我另外兩位女兒能與學生用英語交流,當我的橋梁,自己也會用中文和手勢溝通,讓整個過程變得順暢起來。每當新的交換生來到我們家時,我總是特別小心,希望能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一旦感受到我們的善意,他們也逐漸卸下心防,開心融入。
這些年,我和家人接待了來自芬蘭、比利時、澳洲、泰國、巴西、墨西哥等地的學生。每一位學生都帶來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與生活習慣,這對我們一家來說,是種難得的學習機會。記得第一次,一位漂亮的芬蘭女學生來到我們家,她非常開朗,習慣在公共場合擁抱朋友,這對我來說是極大的文化衝擊,當她擁抱男同學時,我忍不住提醒她「男女授受不親」,她則微笑解釋,這在她的國家是很正常的行為。這件事讓我學會了包容與理解,也讓我更加尊重不同文化中的行為方式。
作為交換家庭的成員,我們不僅要提供孩子們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還要幫助他們瞭解台灣的文化與習俗。每天的生活中,我總會在早餐桌上準備好各種熱食,像是蔬菜湯、蛋糕,甚至是台灣常見的家常菜,讓孩子們能夠在異國感受到家的溫暖。學生們也會告訴我,在他們國家,早餐多半是生冷的食物,能在早晨吃到熱乎乎的湯或飯菜,對他們而言,可算是一種幸福。
交換生在台灣的日常生活中,不僅要適應家庭環境,還需要到學校上課,因為學校是他們取得居留證的必要途徑。他們在學校學習中文、參與活動,同時還會參加我們安排的文化參訪。記得有一位來自紐西蘭的學生,在參加放天燈活動時特別興奮,因為他從未見過如此獨特的習俗。他一邊放天燈,一邊許下了對未來的願望,那一刻的歡笑與感動,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些孩子的成長不僅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心靈的豐富。
扶輪的青少年交換計畫不僅對孩子有益,也讓我們這些接待家庭學到了許多。我的孫子們在和外國學生的互動中學會了包容、尊重,也不再害怕與外國人交流。他們甚至會主動帶著學生們參加活動聚會,孩子們一起玩耍,毫無國界和語言的隔閡,這種自然流露出的友情與親情,令人感到無比欣慰。
我總是說,這份工作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幸福。很感激扶輪給予我這個平台,讓我能夠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建立深厚的情誼。這不僅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段人生的歷練。我看到學生們從初到時的緊張到最後的依依不捨,他們的成長與進步,就是對我最大的
回報。
隨著對RYE計畫的瞭解與不斷深入,我認為,這項計畫不應僅是扶輪成員的福利,而是應該進一步對有志於國際交流的孩子開放。因為孩子們在這裡不但獲得跨文化的學習機會,過程中亦學會了獨立、責任感和感恩。對我來說,接待工作除了讓這些孩子在台灣可有一個溫暖的家,也讓自己在陪伴他們的過程中變得處事更加成熟,生活更加豐富。
而扶輪社RYE委員會的工作不僅僅是處理報名、接待學生,還要安排各種活動,例如:歡迎會、文化交流參訪,以及學生回國前的告別會等。這些活動不僅讓學生們感受到扶輪的溫暖,也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地瞭解他們的需求與期待。每次活動結束後,看到孩子們的笑臉,心底更湧現滿足與快樂。工作上雖然辛苦,但我樂在其中;它讓我在生命的這個階段找到了新的熱情與方向,同時意識到,無論年齡多大,學習與成長是永無止境的。我常對自己說,既然選擇了這條路,就要用心去走,並且享受其中的每一刻。
在未來,我希望能夠有更多家庭參與這項計畫,讓更多孩子受益於這種跨文化的交流。無論是孩子還是家庭,這樣的經歷都將成為人生中最寶貴的資產。我相信,愛與理解是無國界的,而扶輪的青少年交換計畫,正是愛與理解的最佳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