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出版暨編輯諮詢委員會主委
3482地區前總監台北圓環社PDG Nelson周佳弘
在重創歐洲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丹麥、法國、比利時、瑞士及義大利等國的扶輪社員,認為國家間的相互理解是避免戰爭再度發生以及促進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礎,並相信這樣的互相理解應從青少年開始做起,開始嘗試不同國家間青少年交換計畫。
1927年,法國扶輪社員向國際扶輪提議在扶輪社員之間,針對有孩子的家庭,進行國際青少年交流。1928年,《扶輪雜誌》3月號報導了比利時、丹麥、義大利和瑞士等國扶輪社提出的青少年交換計畫。1937年,美國南加州107地區與拉丁美洲地區建立青少年交換計畫。1946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恢復青少年交換計畫。1953年,在瑞士舉辦的全球青少年交換會議,引起世界各國扶輪社員對該計畫的興趣。1966年,國際扶輪理事會對全球各地扶輪社及地區所運營的青少年交換活動進行了調查。1975年,經1974年立法會議決議認可,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正式成為國際扶輪建構性計畫之一。
這一決議將青少年交換計畫指定為由扶輪地區在地區層面和扶輪社在當地層面管理的計畫項目,至今仍以這種方式運作。依2018-19年度的統計資料,全球有9,333名學生參加扶輪青少年計畫,其中70%為一年的長期交換。全球90%的地區取得進行交換計畫的認證,但只有16%約5,768個扶輪社會參與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
1994年,國際扶輪年會在台北舉行,為協助籌備扶輪青少年交換會前會,台灣扶輪社員第一次接觸青少年交換計畫,當時大會青少年服務委員會主委台北延平社PDG Jimmy李啟銘先生,透過日本扶輪社員的協助,完成會前會的舉辦,並進一步開始研究及推廣青少年交換計畫,終於在1996-97年度派遣三位學生出國,並接待三位來自國外的學生,正式開啟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在台灣執行。發展至今,全台灣12個地區全部都是國際扶輪認證可以進行交換計畫的地區,每年派遣超過400位以上的學生出國,並接待數量相當的外國學生來台,進行交換,除了促進台灣與歐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及亞洲主要國家的國民外交關係外,更重要的是培養了一個又一個具有多元國際視野及有能力同理、包容並尊重不同文化差異的台灣優秀新世代,還有將台灣的熱情與善良根植在每一個來台灣交換的外籍學生身上。
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是國際扶輪的建構性計畫,整個計畫的內容、規則、地區認證、義工訓練等均由國際扶輪建構。這個計畫由地區、扶輪社、扶輪青少年交換義工、派遣及接待家庭、派遣學生及接待學生等分工合作完成。2024-26年台灣扶輪月刊推動主題報導,經理事長、秘書長(主編)及出版暨編輯諮詢委員會討論後,以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為第一個主題,分別向台灣四個扶輪青少年交換組織(涵蓋全台灣12個地區)進行徵稿,從青少年交換職員(YEO)、接待家庭、Inbound青少年交換來訪學生及Outbound青少年交換派遣學生四個面向呈現青少年交換計畫,讓更多扶輪社及扶輪社員認識這個計畫,鼓勵更多台灣青少年參加交換計畫,有關這個計畫的細節,可向貴地區青少年交換委員會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