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行善,成就非凡 ——
2025年台灣AKS入會表彰典禮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緣起
——
扶輪的力量來自於堅守的信念與行動的落實。2025年1月4日至5日,在台北舉行一場具有歷史意義的盛會—— 台灣AKS入會表彰典禮。這不僅是一場隆重的榮耀時刻,更是一個見證台灣扶輪精神的非凡成就。
作為扶輪社的一員,我們一直秉持著「行善天下」的使命,透過扶輪基金會所支持的焦點領域服務計畫,社友們持續多元地致力於改善全球社會的各個層面。而此次在台灣台北舉行的 AKS (Arch Klumph Society)入會表彰典禮,更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向一群「超我服務」的扶輪人表達我們最深的感謝與崇高的敬意。
台灣的扶輪社友長期以來在國際扶輪舞台上表現卓越,尤其在捐獻扶輪基金會方面的成就更是讓人引以為傲。截至目前,台灣已有 178 位 AKS 會員,名列世界第三,這樣的數字不僅展現了台灣扶輪人的慷慨無私,也反映了對扶輪宗旨的堅定承諾。
活動亮點 ——
此次表彰典禮,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前國際扶輪社長暨現任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主席 Mark D. Maloney與夫人Gay蒞臨主持。他們的親臨,為活動增添無上光彩,更彰顯扶輪基金會對台灣扶輪社友卓越貢獻的高度肯定與重視。這場首次於台灣舉行的兩天一夜AKS入會表彰活動,以非凡規模與隆重形式向所有入會會員表達最崇高的敬意。
活動設計以細膩與精彩著稱,涵蓋多元且意義深遠的環節。第一天,會員們共同參觀台北富邦美術館,透過現場導覽解說沉浸於藝術與文化的氛圍之中;當晚的歡迎晚宴,則安排接受表彰會員以及特別邀請Foundation Circle層級會員與扶輪基金會主席Mark伉儷交流的珍貴機會。第二天的表彰典禮是一系列活動的亮點,每位受表彰會員親自登台分享屬於自己的扶輪心路歷程,由Mark主席頒發表彰證書並合影留念,充分展現活動的尊榮與感人氛圍。每個環節都蘊含了我們對 AKS 會員無私奉獻的深刻感激,並期望能激勵更多扶輪人持續支持扶輪基金會。
致謝與展望 ——
此次活動得以圓滿籌劃與成功舉行,衷心感謝PDG Tiffany 所帶領的籌備團隊付出的心力與時間。在此,謹向所有參與的AKS會員、貴賓們及籌備團隊表達最深的謝意。您們的努力不僅成就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盛會,更讓台灣扶輪的故事成為國際舞台上令人敬佩的一頁。
未來,我們期待與攜手更多扶輪人,持續以愛心與行動改善全球的生活與福祉,將扶輪的愛心播撒到世界每一個需要我們的地方,真正實現扶輪改善世界的美好願景。
E/MGA Stephen張黃嘉



蘇一仲前總監與夫人曹裕瑢


3522地區

AKS基金會圈(Foundation Circle)會員


簡介:

蘇一仲PDG Antonio出生於台灣鹿港,獲得美國聖瑪麗大學MBA學位。他是一位作家及企業家,曾擔任和泰興業(日本大金空調總代理)與和安、和全保險代理公司董事長及和泰汽車董事。
蘇一仲於1993年加入台北士林扶輪社,並於2001-02年度擔任社長,於2010-11年度擔任3520地區總監。他曾任過許多扶輪職位,包括助理總監、地區社區服務委員會主委、地區青少年服務資源協調員及根除小兒麻痺地帶協調人。在擔任扶輪社社長期間,蘇一仲開展社區服務專案,為台灣弱勢群體提供就讀音樂學校的機會,從而改善他們的就業機會。
蘇一仲與曹裕瑢Addie結婚近60年。曹裕瑢喜歡園藝、旅行與攝影。這對夫婦育有三女一兒及七名孫子女。

入會感言:
感謝國際扶輪與扶輪基金會給予我這個平台來做服務。兩千多年前,佛祖釋迦摩尼為幫助眾生離苦得樂,提到六種修行方法,其中第一種就是佈施,即行善做好事。佈施分:財佈施、法佈施、無畏施;佈施最高境界則為「無相佈施」 —— 即無施者、無受者、亦無施物。全心全意付出,沒有任何所求,也忘了付出過什麼。其精神與1950年國際扶輪座右銘 —— 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超我服務」不謀而合。
愛心不分大小、善款不計多少;有愛就有心,有心就有力,大家一起把愛傳出去,讓世界更美好。




廖文達前總監與夫人梁惠生


3482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廖文達前總監PDG Kevin於1994年加入扶輪,成為台北民權扶輪社創社社員。由於台北是當年國際扶輪年會主辦城市,他萌生了創辦該社的想法。廖文達曾擔任地區總監、學習引導人、多個地區委員會的主委。他也曾擔任扶輪社的社長及扶輪基金會主委。
廖文達參與了扶輪青少年交換及許多扶輪活動,包括為偏鄉學生提供英語教育、組織就業博覽會以及為中老年人舉辦就業展的專案。

入會感言:
1994年,受台北北門社PDG Sguare之邀請,成為台北市民權扶輪社的創社社長,欣逢國際年會在台北舉行。
6月4日創社典禮之後,全社馬上投入服務工作,在華國飯店成立社友服務中心,第一全大會在林口體育場舉行,擔任交通Bus從台北各大飯店到林口的導引押車工作,讓所有新入社社友馬上體驗國際性友誼服務的可貴。
2016-17年度擔任總監之前,除了參與社內的全方面規劃服務更有幸能參與3480地區的各項活動。因此2016-17年度的總監任內有多項首創的服務工作。偏鄉英文教育、社企博覽會及講座、中高齡就業輔導博覽會…。更在GG案達成約300萬美金的共同服務,是最感高興的事蹟。
扶輪社發展面臨瓶頸,社友增加困難,活動缺乏吸引力,領導人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領導前進。減少冗長的儀式,及不必要的敬稱,更改繁文縟節的規定。曾多次在美國參加地區年會,目睹整個典禮既簡單又流暢,是看齊的方向。
以服務為主的社團,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結合社友、社區,找出需要幫助的項目,直接參加,親手服務。減少口號,品嘗「服務最多、獲益最大」的真諦。
以真誠出發感動可以影響到的周遭群體產生共情,使扶輪運動從基本四大考驗中復興重生。



黃培輝前總監與夫人賴瑞桃


3523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黃培輝前總監PDG PH自2001年起成為扶輪社社員,曾任地區總監、地區獎助金主委、扶輪社社長,並榮獲超我服務獎。
黃培輝與賴瑞桃Maggie支持扶輪基金會的所有焦點領域。 黃培輝表示:「扶輪給了我很多啟發。從『我來服務 I Serve』出發,透過自身的職業與最高的道德為社會服務。」
黃培輝在資訊科技和貿易業工作。他創立的正暉股份有限公司曾獲台灣財政部績優營業人。他的興趣包括騎自行車及潛水。並且完成了113公里(70.3 英里)的鐵人三項賽。
夫人賴瑞桃曾從事資訊科技與投資工作。她的興趣是閱讀及瑜伽。

入會感言:
早安,親愛的扶輪社友和在座的朋友:
今天能在這個愉快的午餐聚會與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感到非常榮幸。回顧過去24年作為台北龍門扶輪社的一員,有一個特別的時刻至今仍然讓我記憶猶新。在我加入扶輪社兩年後,我錯過了我們社友Jamy的一通電話。當我回撥時,他說:「PH,你剛剛省了1,000美元。」原來,他當時正在尋找十位保羅‧哈里斯之友,每人捐款1,000美元,但因為我沒接電話,其他人代替了我。當時,我心想:「我今天這麼幸運,省了1,000美元!」
然而,這個時刻其實開啟了我與扶輪基金獎助金計畫的緣分。我參與的第一個專案是為盲人設計的電腦點字系統,我們將這個系統捐贈給台中的惠民學校。第二年,我們將這個專案擴展到了泰國的一所盲校。透過這些經歷,我見證了幫助他人的巨大力量,以及扶輪國際合作的無限可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從一名專注於職業道德的扶輪社員,轉變為致力於動員各項資源,服務本地與國際社區的扶輪人。此後,我有幸參與了在韓國、奈及利亞、土耳其、尼泊爾、哈薩克、蒙古、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台灣偏遠地區的服務計畫。每個專案都更加堅定了我的信念:扶輪不僅改變了我們服務對象的生活,也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從「省下」1千美元到捐助超過25萬美元,我重新定義了自己的價值觀,也體驗到了扶輪力量的無遠弗屆。今天,我分享這段旅程,希望能與大家共勉,透過共同的努力,我們對扶輪基金創造持恆改變的使命,充滿信心。



許旭輝前總監與夫人劉彩轉


3522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許旭輝前總監PDG Benison於1996年加入扶輪,曾任地區總監、地區委員會主委、扶輪社社長。
許旭輝與劉彩轉是扶輪所有工作的忠實支持者。許旭輝表示,扶輪教他如何參與親手服務,為社區、區域乃至世界做出貢獻。
他說:「雖然扶輪社員可以透過多種方式提供服務,但扶輪社把工作重點放在七個領域,這七個領域反映了最關鍵和最廣泛的人道主義需求。」  「這件事讓我深受感動。」
許旭輝從事全球物流工作。他的興趣包括閱讀與高爾夫。劉彩轉從事全球物流和媒體工作。她獲得全額獎學金在英國完成碩士學位。她的興趣包括閱讀和旅行。

入會感言:
敬愛扶輪先進、扶輪夥伴們,大家好!
我是Benison許旭輝,1992年創立台灣空運,有幸獲Rtn. Trust的引薦,於1996年6月加入台北市忠孝扶輪社,並於2023-24年度擔任3522地區的地區總監。
我在扶輪的旅程,不僅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也收獲了許多扶輪家人的友誼。我最為感動的是在3522地區,與大家一起舉辦許多地區服務計畫,每一個人貢獻出自己的時間及資源無私地為公益付出,眾志成城、齊心協力的完成一個個不可能的任務。透過各項全球獎助金案,我更是看見扶輪如何利用獎助金的方式挹注到世界每個角落,建立出好的模式後,引入各方資源,使其能永續經營。這些經歷讓我更加瞭解扶輪如何連結全球,推動我們共同追求的世界和平與人類福祉。
能有這些善的循環,來自資源的募集。擔任地區總監期間,運用著三年前PDG Dens所募集的基金時,我更加明白扶輪像是奧運舉著的火炬要不斷地傳承下去,所用的每一分錢都是大家的心意。「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這也是我決定成為AKS會員的初心 —— 感恩回饋,不僅是為世界和平盡一分心,更是為扶輪、為3522地區,乃至於一直支持我的忠孝社盡一分力。
從社區服務到國際合作,扶輪讓我明白,每一份努力都有機會改變世界。特別是在推動社會公益事業,我見證了許多人的生命,因扶輪友誼的支持而改變,這種正向影響讓我更加堅定繼續投入扶輪的決心。
期盼扶輪能夠繼續發揮其影響力,持續推動和平、完成根除小兒麻痺的里程碑。希望能鼓勵更多扶輪社友加入我們的行列,持續支持扶輪基金會的使命。每一分捐助都能一起為世界創造希望。

甫卸任前總監 IPDG Benison 許旭輝 敬上



賴寳禾前總監與夫人翁才媛


3510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賴寳禾PDG P.H. Lai於2012年加入鳳山南區扶輪社,歷任地區總監、地區學習引導人、扶輪社社長、扶輪社扶輪基金會主委。他透過扶輪參與了許多學習機會,尤其重視向其他扶輪社員學習。
賴寳禾與夫人翁才媛 Sally對扶輪的所有焦點領域都充滿熱情。賴寳禾曾參與多個全球獎助金專案。他最美好的回憶之一是擔任地區總監期間主持了一次以保護環境為主題的地區年會。
賴寳禾從事資產管理工作,閒暇時喜歡閱讀。他與翁才媛育有兩個兒子。

入會感言:

榮耀與承諾
能夠成為 Arch Klumph Society (AKS)的一員,並在2025年1月於台灣舉行的 AKS 會員入會儀式中接受表揚,對我而言,不僅是無上的榮耀,更是對扶輪精神的再一次承諾。這次儀式具有特殊意義,因為這是 AKS 入會儀式首次移師台灣,由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主席梅隆尼(TRF Chair Mark Maloney)親自主持,這不僅是對台灣扶輪的肯定,更是我們所有扶輪人共同努力的見證。
回首扶輪旅程,我深感每一步都充滿意義。從最初加入扶輪,到擔任各項職務,再到如今成為 AKS 會員,這條路見證了我對扶輪價值的信仰,也讓我更加堅定地實踐「超我服務」(Service Above Self)的精神。我深信,扶輪基金會的使命 ―― 透過人道服務改變世界 ―― 是值得我們竭力支持的事業。
AKS以扶輪基金會創始人Arch Klumph命名,象徵著對世界永續發展的承諾。當我站在入會儀式的舞台上,接受這分殊榮時,我心中充滿感恩。我感恩能夠擁有這樣的機會,透過捐助基金會,將愛與希望帶給全球需要幫助的人。這不僅是一筆捐款,更是一種信念的延續 ―― 我們相信,透過教育、醫療、淨水、經濟發展等計畫,可以改變千萬人的生命。
AKS 會員不僅是一個身分象徵,更是一種承擔。我們肩負著傳承扶輪慈善精神的使命,並以實際行動支持基金會的各項計畫。我常常思考,我們所捐助的每一筆資金,能夠如何帶來改變?在非洲,一口乾淨的水井,可以拯救一整個村莊;在亞洲,一筆獎學金,可以改變一位青年的未來;在全球各地,一項根除小兒麻痺的計畫,可以讓無數孩子免於病痛折磨。這些改變的可能性,都是我們堅持捐助的動力。
這次AKS入會儀式在台灣舉行,對台灣扶輪界而言,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象徵著我們的努力已經獲得國際扶輪的高度重視,也代表台灣扶輪人在全球人道服務領域的貢獻備受肯定。過去,台灣的扶輪社友在各個領域積極推動基金會的獎助金計畫,無論是「全球獎助金」(Global Grants)專案,還是鼓勵社友加入「保羅‧哈里斯會」(Paul Harris Society)等,都展現了我們的愛心與行動力。如今,AKS 會員的增加,更加強化了台灣在國際扶輪基金會中的地位。
對我個人而言,這不僅是個人榮譽,更是屬於整個台灣扶輪的驕傲。這次儀式的舉行,讓我們看見台灣扶輪的影響力正在擴大,也鼓勵更多社友積極參與基金會的捐助行動。我期望未來有更多扶輪人加入 AKS 行列,讓我們的善行能夠發揮更大的影響力,讓世界因我們的奉獻而變得更加美好。
成為 AKS 會員並不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我深知,這分榮耀意味著更大的責任,未來我將繼續投身扶輪事業,發揮影響力,讓更多人瞭解扶輪基金會的重要性。我也希望能夠透過這次經驗,激勵更多社友投入扶輪基金會的捐助行列,因為每一份捐款,都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扶輪的精神在於服務,而服務的核心是愛。當我們選擇成為一名扶輪人,就已經承諾要用我們的能力去幫助更多的人。如今,透過加入 AKS,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這分承諾的重量與價值。未來的日子裡,我將繼續秉持這分信念,與全球的扶輪夥伴們攜手合作,讓世界充滿更多希望與愛。
最後,我要感謝所有扶輪前輩、夥伴以及家人的支持,讓我能夠走到今天這一個階段,這分榮耀屬於大家,也屬於每一位用行動實踐扶輪價值的夥伴。我們的旅程仍在繼續,而我將懷抱感恩與熱情,為世界帶來更多改變。
讓我們攜手前行,讓愛與希望遍布世界!

2023-24年度3510地區總監 賴寳禾



廖麗心前社長與尊眷秦浤榮前社長


3490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廖麗心前社長PP Lily於2004年加入扶輪,並於2008年成為新北市百合扶輪社社員。他的尊眷秦浤榮前社長Rich於1999年加入泰山扶輪社。
廖麗心與PP Rich支持扶輪基金會,因為他們相信他們的捐獻將促進世界和平與增進人民之間的理解,並為世界各地有需要的人們提供幫助。他們對扶輪社為普及乾淨水源所做的努力尤其充滿熱情。
廖麗心曾從事企業管理及房地產工作,與丈夫共同創立了三家公司,目前處於半退休狀態。她喜歡學習語言與結識新朋友。PP Rich曾擔任他與廖麗心創立的板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他是台灣文化協會會員及新北市加油站商業同業公會會員。
廖麗心與PP Rich育有兩個兒子。

入會感言:
參與扶輪經歷與心得
PP Rich參加泰山扶輪社後,我開始接觸扶輪,在我兩個兒子娶媳婦時,受扶輪社友感動後,我加入土城山櫻扶輪社,也因為加入扶輪更瞭解扶輪,因緣際會我在2007-08年創立了新北百合扶輪社成為創社社長。
2008-09年在PDG Kega的授意下,我帶團到美國D7850新英格蘭地區交換(佛蒙特州、新罕樸夏州、魁北克省),從此我深深的愛上扶輪。也一直受到3490地區總監的照顧,社長卸任後,經常受到邀請擔任地區職務,感恩扶輪給我學習的機會,也長期給我滿滿的心靈雞湯,讓我心靈福杯滿溢。
扶輪啟蒙我,讓我瞭解施比受更有福,讓我在有生之年能為社會盡一點微薄的心力。所以我從創社後,我幾乎年年捐贈巨額協助社長做服務。從Matching Grant到Global Grant。從尼泊爾、緬甸到泰國的國際社區服務,都有我和PP Rich的身影。每次的參與服務都有深深的感動!我的兩個兒子是板橋群英社的前社長,我們是扶輪家庭。扶輪讓我人生充實,讓我的家庭更幸福。
扶輪基金捐助的反思
每當看到受贈者獲贈時臉上如釋重負的表情便覺得自己真的做了件有貢獻的事情,忍不住想稱讚自己一番。其實該稱讚的是RI基金會。這個世界看似富裕但其實潛藏著很多需要幫助的人,尤其是偏鄉的孩子們。我非常感謝有扶輪基金會,透過捐助這個管道及GG案,可以將自己的力量回饋給世界社區弱勢,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一路走來深受感動與
感激。
對扶輪未來的期許與願景
每一分的捐獻都是來自扶輪社友慷慨解囊,基金會必須思考,如何把社友每一分捐獻用到極致,確實落實到每位需要幫助的弱勢社區,培養高水準的和平大使,在世界各地宣導和平理念,讓世界遠離戰亂。照顧到真正需要幫助的受困地區。期盼因為扶輪讓小兒麻痺銷聲匿跡,世界邁向和平,讓世界無災無難。
激勵社友支持基金會想法
你對扶輪基金會的一分奉獻,解救世界數千萬弱勢社區的困境,你的一分善念,讓你行善全世界;解救瀕臨困境的邊緣弱勢社區及家庭。是行善世界愛心滿滿的慈善家。將會為你的家庭與事業,帶來幸運與美滿。感恩!

新北百合社創社社長 Lily廖麗心



趙天星前社長與夫人趙方慶珍


3522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趙天星前社長PP Falton於1982年加入台北市東北扶輪社。在扶輪社員期間,趙天星曾在他的地區擔任地區副總監、總監特別顧問、扶輪公共形象主委,及地區各項重要職務。
趙天星與夫人趙方慶珍Jean支持扶輪基金,因為扶輪基金能夠以財政負責的方式達成各項成果。他們特別重視基礎教育,因為「教育是減輕貧困的第一步。只有透過教育,我們才能改變未來。」
趙天星從事紡織、食品和化學工程工作。他曾擔任東南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美國中經合集團的董事長,及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的副理事長。現任僑泰興投資及僑泰興紡織的董事長。趙天星與夫人育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入會感言:
服務和聯誼是參加扶輪的重點,現在很多新社友都是以聯誼為主,忽略了服務的重要,身為40多年的資深扶輪社友,期盼每位社友都可以發揮一己之力參與服務,幫助社會弱勢族群,特別是家境清寒且表現優異的青年學子,也希望能力許可的社友可以加入阿奇‧柯藍夫會AKS會員,讓扶輪正向的愛遍及全世界。



莊文欽前社長與夫人詹月媚


3522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莊文欽前社長PP Venson 於1992年加入台北市忠孝社,曾擔任忠孝扶輪社的社長、秘書、理監事、扶輪基金主委等職務。也曾擔任地區的委員會、總監特別顧問。
莊文欽與夫人詹月媚透過向年度基金、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基金及永久基金捐款來支持扶輪基金會。他們也參加過多項全球獎助金計畫。

入會感言:
1992年在當時忠孝社的財務長林新傳Trust先生的邀請下,加入台北市忠孝扶輪社已經33年,在這交到不少好朋友,也不斷的學習,每年社長推動的各項服務活動中,親手服務、感受扶輪人對社會的貢獻、用心。
過去,因認同國際扶輪基金會的審慎把關、健全的運用每筆捐款,本人在幾次的扶輪基金捐款後,決定加入保羅‧哈里斯協會,承諾每年至少1,000美元的捐助計畫。
感謝IPDG Benison擔任總監年度的邀約,讓我更瞭解「阿奇‧柯藍夫協會」,進而動起加入協會的想法,將我的冠名捐款專注在焦點領域中人道需求的「基礎教育與識字」。祈願我的捐款可以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藉由自己的付出可以行善天下,也有榮幸加入協會中學習。



鄭啟驊前社長與夫人蔡霙澤


3470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鄭啟驊前社長1990 年加入台南東北扶輪社。他曾在扶輪社擔任過各種職務,包括社長、秘書、社員主委、扶輪基金會主委以及多個其他委員會主委。
鄭啟驊前社長與夫人蔡霙澤尤其熱衷於支持疾病預防與治療。鄭啟驊參與過多個全球獎助金專案,為泰國公立醫院提供醫療設備,並提供老年護理與干預措施的線上訓練。他也曾幫助籌辦肺癌、肝病、阿茲海默症、中風預防等健康檢查。
鄭啟驊是成功大學職業輔導計畫的導師與講師。他從事遊艇業多年,擔任過公司總裁、廠長等職務。他的興趣包括散步、木工及旅行。鄭啟驊與夫人蔡霙澤育有四個孩子。

入會感言:
在扶輪的參與經歷與心得
經歷
1990年6月4日宣誓入社,至今24年歷經19項主委、秘書、地區分區秘書、5大委員會、社長(2020-21),這些歷程自我學習到領導與被領導,溝通能力,團隊核心價值的凝聚,並且深信一群人的力量才走得更遠。
心得
人生步步是歷程,每個當下的承擔都是精彩,每個角色都是學習也是挑戰自我。
從社員及卸下社長進入PP,心境的轉折和角色的轉換,從引領團隊到輔佐社團,每步都是滋養自己的人生也在扶持扶輪。
不忘初衷,我仍滿懷熱忱奉獻的心,熱愛助人,豐富人生的心態,迎接未來的扶輪歲月, 以國際扶輪為傲,以身為扶輪人為己任,感謝大家。
對扶輪基金會捐助的反思
因為認同扶輪基金會的管理與發放制度,我深深支持扶輪基金會與國際扶輪及我扶輪社責任及榮譽於2020-21捐贈3470地區第2顆AKS,以己微薄之力宣導號召國際扶輪及我扶輪社信念,支持國際扶輪透過當地的、全國性的,及國際性的人道、教育和文化交流計畫,達成世界瞭解與和平的種種努力。
對於扶輪基金會分享制度之修改有喝止捐贈者之熱誠,盼RI審思更好的服務分享制度。
對扶輪未來的期許與願景
今日我以扶輪為榮,明日扶輪以我為榮為傲。祈願扶輪普及全球,人人皆知且為其助益。
激勵其他扶輪社友持續支持的想法或感言
信任扶輪讓社友主動參與,瞭解自身的責任加強歸屬感,奉行國際扶輪的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促使社友體認進來學習,出去服務而得證扶輪之真諦。因為扶輪有愛、快樂希望,我們扶輪社友們一起行善發揮群體的力量,影響將非常的深遠,願「國際扶輪,扶輪社,它是我們一起努力的社團」這是我們眾志合和的國際扶輪,扶輪社。



張榮發前社長與夫人張碧華


3502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張榮發前社長PP John於2018年加入桃園青埔扶輪社,成為創社社員,並擔任扶輪社社長及社員主委。夫人張碧華PP Ivy女士於2019年加入桃園東方扶輪社,曾任社長、副社長。
張榮發與夫人張碧華特別致力於締造和平與預防衝突、疾病預防與治療、環境以及水資源、用水衛生及個人衛生。他們對扶輪最美好的回憶是支持病人、資助桃園的學校與安寧療護醫院,以及享受與其他扶輪社社員聯誼。張榮發表示:「能夠…參與服務專案,與如同像家人般的人士在一起,讓我感到自豪。」
張榮發與夫人張碧華曾從事土地開發與資產管理工作。他們倆都喜歡在閒暇時間打高爾夫球。

入會感言:
能夠成為阿奇‧科藍夫會員,是我對扶輪基金會的一份感謝與承諾。這筆捐款不僅代表我的支持,更承載著我對扶輪所帶來改變的深刻感動。多年來,我親眼見證扶輪如何以行動帶來溫暖與希望,無論是幫助病人、資助桃園的學校,還是支持安寧療護醫院,這些服務計畫都讓我深受觸動,也讓我更加堅信,善行可以改變世界。
當我看到扶輪的力量改善病人的生活時,我內心充滿感動。無論是醫療援助、健康計畫,或是對患者與家庭的關懷,這些服務都展現了扶輪社的無私精神。我深信,每一份努力都能帶來實際的影響,而這也是我願意貢獻一己之力的原因。
同樣地,支持桃園的學校教育計畫,讓孩子們擁有更好的學習環境,是我最珍惜的回憶之一。教育是改變未來的關鍵,能夠看到孩子們因扶輪的幫助而擁有更多機會,這份喜悅無法言喻。我很榮幸能成為這項使命的一部分,並期待未來能夠幫助更多學子實現夢想。
此外,扶輪對安寧療護醫院的支持更是意義非凡。這不僅關乎病人的身體照護,更關乎他們最後一程的尊嚴與安慰。能夠為這樣的計畫貢獻一份心力,讓更多人得到妥善的照顧,這讓我深感欣慰。
然而,扶輪帶給我的,不僅是服務的感動,還有社員之間深厚的情誼。在扶輪社,我遇見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們一起策劃、行動、分享彼此的喜悅與挑戰,這份聯誼讓我倍感溫暖。因此,我懷著感恩的心,捐贈這筆款項,希望能進一步支持扶輪的善行,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並將這份愛與希望持續傳遞下去。



張森社友


3502地區
AKS保管委員圈(Trustees Circle)會員

簡介:
張森社友Forest於2021年加入桃園東區扶輪社。
自從加入扶輪以來,張森一直參與地區獎助金、全球獎助金及社區服務專案。他對專注於疾病預防與治療、基礎教育與識字以及水資源、用水衛生及個人衛生的專案特別感興趣。
張森是順順昌營造公司的負責人。

入會感言:
今天,我懷著無比的欣慰與感激,向國際扶輪基金會捐獻25萬美元,這不僅是個人的一分心意,更是對世界和平、人道援助與社會發展的一分承諾。扶輪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改善全球各地的生活條件,從根除小兒麻痺、提供清潔飲水,到推動教育與經濟發展,每一分投入都能為世界帶來真正的改變。
我始終相信,善的力量能夠在世界各地播下希望的種子。這筆捐款代表的不只是金額,而是一種對未來的投資 —— 投資於孩童的健康、社區的繁榮,以及弱勢族群獲得更好機會的可能。特別是在我過去參與國際援助工作的經歷中,我親眼見證了資源匱乏地區所面臨的挑戰,也更堅定了我對慈善事業的信念。
國際扶輪基金會一直以來秉持透明、高效的運作方式,確保每一筆資金都能發揮最大的影響力。因此,能夠透過這個值得信賴的平台,將愛心轉化為實質的行動,我感到無比榮幸。這筆捐款或許無法解決世界所有問題,但我相信,它能夠幫助一些人走向更光明的未來,而這正是慈善的真正價值所在。
我也希望這分捐獻能夠激勵更多人參與公益事業,無論捐款金額大小,每一分善意的匯聚都能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扶輪社的精神強調「超我服務」,今天的捐贈只是旅程的一部分,我期待未來能與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攜手,共同為世界帶來更多正向的改變。
最後,感謝國際扶輪基金會長年來的努力與堅持,也感謝所有在慈善道路上同行的夥伴。讓我們繼續發揚扶輪精神,為需要幫助的人帶去希望與溫暖,讓世界因我們的付出而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