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賽佛如何啟發了根除小兒麻痺運動
撰文:彼得‧羅斯‧蘭奇(Peter Ross Range)
也許約翰‧賽佛(John Sever)勝過任何人的一點是,他讓扶輪及全世界相信小兒麻痺是可以根除的。這位傳染病專家 ── 也是扶輪社員 ── 於4月逝世,享壽92歲。為了向他致敬,我們重新刊載這篇刊登於2014年1月號《國際扶輪英文月刊》的文章,探討他在根除小兒麻痺過程中的關鍵角色。也讓我們以根除小兒麻痺捐款的方式來禮讚他的人生,捐款請至rotary.org/donate。
時間是1979年4月,時任國際扶輪社長的克蘭‧雷諾夫(Clem Renouf)在從菲律賓起飛的航班上翻閱一本《讀者文摘》。在雜誌的頁面中,他讀到天花已經被根除,而其花費僅略多於他前一天看到的兩艘澳大利亞海軍艦艇的成本。他之前到訪馬尼拉是為了簽署協議,以啟動扶輪基金會保健、防飢及人道(3-H)獎助金計畫的第一個計畫。此時,雷諾夫在思考這些新獎助金是否能夠幫助扶輪以類似的成功方式擊敗另一項疾病。
他打電話給他的朋友約翰‧賽佛。
賽佛當時是華盛頓特區的扶輪地區總監,也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神經及傳染疾病暨中風研究所的傳染病部門的主管。雷諾夫在六個月前認識了他,那時賽佛安排他在首次以扶輪社長身分出訪西非之前與美國國務院的聯絡人會面。雷諾夫說:「我沒想到一位醫生會這麼就事論事,他改變了我這個錯誤觀念。所以當我想到這個好主意時,很自然地我會尋求約翰的建議。」
作為一名研究人員,賽佛深入研究影響兒童的傳染病例 —— 如麻疹 —— 以及疫苗的研發。他的專業目標是確定疾病的新成因並將疫苗帶給全世界的兒童。他清楚地意識到,天花 —— 這種在發展中國家尤其猖獗的惡疾 —— 不久前被根除,成為第一個拜公共衛生的努力合作之賜而被消滅的疾病。
賽佛也是喬納斯‧沙克(Jonas Salk)和亞伯特‧沙賓(Albert Sabin)的朋友,這兩位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分別研發了小兒麻痺疫苗,徹底改變了公共衛生領域。這些疫苗已經在已開發國家阻止了小兒麻痺的蔓延;美國在1979年晚些時候見證了最後一例小兒麻痺病例。賽佛知道沙賓的口服疫苗每劑僅4美分,有可能每年拯救全球超過35萬名兒童免受這種致人殘障的折磨,只要有人能挺身而出組織這項工作。
在接到雷諾夫電話詢問應該針對哪些疾病時,賽佛向沙賓諮詢。幾週後,他寄了一封信給雷諾夫,提出了他的建議:「如果要為3-H計畫選擇單一種疫苗,我會推薦小兒麻痺疫苗。」
當時3-H計畫還在起步階段。這是扶輪第一次致力推動超出任何一個扶輪社或地區能力範圍的新計畫。第一個計畫於1979年9月啟動,雖然重點是將小兒麻痺疫苗帶給菲律賓的兒童,但整個計畫的目的卻是改善健康、緩解飢餓,並促進人類及社會的發展。扶輪從未有這樣一個全組織的目標。
賽佛回憶說:「重要的是要將小兒麻痺疫苗從製造商手中送到需要它的人。我知道扶輪社員是一支龐大的國際義工。他們可以與世界各國的政府合作,協助免疫接種,並提供財力支持及社會動員。」
雷諾夫認為是馬里蘭州波多馬克(Potomac)扶輪社社員賽佛說服了扶輪領導人,讓他們相信扶輪能夠成功征服這種疾病。雷諾夫說:「就像許多前任領導人一樣,大多數人會把這視為一個不可能的夢想,無論在財力還是組織力都超越我們的能力範圍。但這位扶輪社員具有獨一無二的條件 —— 一位能夠理解扶輪潛力的資深科學家,憑藉他個人及專業的聲譽,成功說服了1979-80年度的理事會將無小兒麻痺世界當作3-H計畫的主要工作重點。」
父親在芝加哥行醫的賽佛記得他父親曾治療患有小兒麻痺的孩子。他說在那個時候,「你可以為新生兒購買小兒麻痺險。」他回憶起當時在芝加哥,各家庭會在星期天前往特定的學校或其他公共設施去看疫苗診所。「那被稱為『星期天的沙賓』(Sabin on Sunday,簡稱SOS),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全國免疫日。」
賽佛在西北大學接受兒科醫生的訓練,並取得微生物學博士學位。在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後來的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他既是一位會看診的科學家,也是瞭解社會宣傳的疫苗專家,更是一位熟悉公共衛生政治運作的醫療管理者。
上述的能力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發揮了重要作用,賽佛與其他許多扶輪社員一起激勵並領導全球衛生界堅持不懈對抗這種致人殘障的疾病。1984-85年度國際扶輪社長卡羅斯‧康斯柯(Carlos Canseco)就任後,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制定長期策略,以便在扶輪100週年之前讓全世界的兒童接種小兒麻痺疫苗。賽佛擔任這個「2005根除小兒麻痺委員會」的主委,制定了扶輪為需要援助的任何國家提供小兒麻痺疫苗及支持的計畫。(1995年,他被任命為該組織的現任機構 ―― 國際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委員會的委員,自2006年以來還擔任該委員會的醫療事務副主委。)連同康斯柯及賽佛,沙賓以及時任國際扶輪秘書長的赫伯特‧皮格曼(Herbert Pigman)都出任2005根除小兒麻痺委員會的委員。雷諾夫曾表示:「我相信正是這四個人把夢想化為現實的推手。」
賽佛發揮他的長才,成為扶輪小兒麻痺計畫的負責人及對外發言人。他面臨的首要挑戰之一就是與世界衛生組織建立夥伴關係。賽佛說,當時世界衛生組織總部的官員對此抱持懷疑態度,不確定扶輪社員是否知道他們在對抗什麼。「我與康斯柯不得不在日內瓦的洲際酒店(InterContinental Hotel)與世衛組織的成員舉行多次雞尾酒會。他們禮貌地接待我們,但他們並不認為任何非政府組織能夠走到最後。」
在賽佛的幫助下,扶輪獲得世界衛生組織附屬非政府組織的特殊地位,並與該組織建立正式的夥伴關係。這一夥伴關係 ―― 現在稱為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Initiative) ―― 其主要合作夥伴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扶輪、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其他重要的支持來源還包括蓋茲基金會及各國政府。
賽佛展現敬業科學家應有的特質,是一位思路清晰且直言不諱的發言人,但他也十分謙遜。當他因對於根除小兒麻痺的遠見及多年的不懈努力而受到讚美時,他會像村莊裡的衛生工作人員揮手趕蒼蠅一樣輕輕地揮開這些讚美。他堅持說:「不只是我,還有很多很多人參與其中。」
全球根除小兒麻痺根除計畫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負責人哈米德‧賈法里(Hamid Jafari)表示,賽佛作為扶輪社員及受人尊崇的科學家的雙重身分,對於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來說是「無價的」。「他是科學界與世衛組織及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科學家所處理之公共衛生技術領域以及扶輪世界之間的橋梁。扶輪社員仰賴他來驗證我們所擁有的科學、技術策略及研究。因此,他的話非常有分量。」
雷諾夫說:「根除小兒麻痺計畫之所以能達到今日這等境界乃是因為一些非凡人士的貢獻 ——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賽佛。在關鍵時刻,他擁有為模糊理念注入生命的知識、經驗及能力,並提供實現這一歷史性目標所需要的領導能力。我只希望當宣布根除的那一刻來臨時,他能站在舞台上,獲得他應得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