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TARY WORLD NEWS
需要團隊合作
隨著10月24日世界小兒麻痺日的到來,我們正攜手合作在全球各地根除小兒麻痺,讓我驕傲地為扶輪加油。
我有幸於7月參加了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匹茲堡海盜隊主場PNC球場(PNC Park)舉辦的「三振小兒麻痺」活動。該活動由戴蒙特-塞勒姆(Delmont-Salem)扶輪社主辦,為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計畫籌集了130萬美元。
在夏末,我與我們扶輪家庭的成員,一起支持「多騎幾哩,少些小兒麻痺」的自行車活動。費利佩‧梅薩‧查維斯(Felipe Meza Chávez)和他的團隊為了籌款及提高意識,從墨西哥的華雷斯市(Juárez)一路騎行到伊利諾州伊文斯敦的扶輪世界總部。這趟路程花了12天,籌集了超過10萬美元來支持對抗小兒麻痺的工作。當他們抵達伊文斯敦時,我非常高興能親自迎接他們。
我也很興奮地看到「根除小兒麻痺團隊」(Team End Polio)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提高了全球意識。這個由世界級運動員、全球領袖及根除小兒麻痺支持者組成的黃金陣容,齊心協力倡導一個沒有孩子必須生活在被小兒麻痺癱瘓恐懼中的世界。「根除小兒麻痺團隊」的一些運動員本身就是小兒麻痺倖存者,讓他們的倡導更有力量。
這些只是扶輪最近為根除小兒麻痺同心協力的諸多方式中的幾個例子而已。我們必須繼續尋找及招募根除小兒麻痺症的夥伴,尤其是今年我們的根除工作面臨挑戰之後。
世界衛生組織根除小兒麻痺部的主任艾丹‧歐利里(Aidan O’Leary)在8月不幸去世,扶輪世界得知此消息均感到無比痛心。我認識艾丹,並與他直接共事過。他是一位在對抗小兒麻痺工作中孜孜不倦的倡導者,也是個善良、真誠的人。我們將永遠記得他的倡議貢獻及他的溫暖。
但是,有困難之處也有希望。每當我想到扶輪每天支持對抗小兒麻痺的無數努力時,便感到充滿希望。
作為採取行動的人,我們即使面對悲劇,也沒有屈服於絕望的奢侈。紀念艾丹的最好方式就是團結一心,實現我們根除小兒麻痺的目標。
我們對世界各地的兒童及他們的家庭做出了承諾。我們責無旁貸,必須與我們全球的合作夥伴一起,徹底根除此一威脅。
我們有許多方法可以攜手根除小兒麻痺。你可以捐款支持「根除小兒麻痺」運動,加入或成立你們社或地區的「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計畫協會」,或者從我上面提到的募款活動中汲取靈感。
我鼓勵世界各地的扶輪社員繼續尋找新的夥伴,攜手同心,一起根除小兒麻痺。
每年10月24日的世界小兒麻痺日,我們不僅要慶祝已取得的進展,還要重申完成根除此疾病的決心。我們也應該向無數推動這項工作的扶輪社員及扶青社員致敬。其中一位這樣的英雄便是約翰‧賽佛(John Sever)。
賽佛於今年4月去世,享年92歲。他是馬里蘭州波多馬克(Potomac)扶輪社社員,也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傳染病專家。賽佛在1979年建議扶輪將根除小兒麻痺作為全球目標,擴大原本在菲律賓推動的全國疫苗運動。
很難想像如果沒有賽佛數十年的領導、專業知識及倡議,我們今天會處於什麼樣的局面。今年8月,我很榮幸能頒發無小兒麻痺世界國際服務獎以及一個刻有賽佛名字的水晶獎座給他的家人。
他所協助發起的「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計畫」成為扶輪行動計畫的典範。拜他之賜 ――以及其他無數人的志願服務及慷慨捐助 ―― 自1988年以來,小兒麻痺的病例已銳減超過99%。
通往我們目標的道路無法預測,可能比預期的還要長。我們有時會遭遇挫折,例如今年巴基斯坦及阿富汗病例數增加。
但我們重振旗鼓。今年,我們根除馬拉威及莫三比克的野生株小兒麻痺病毒疫情(此波疫情是2021年自巴基斯坦境外移入的病例所造成的),並且減少變異株小兒麻痺病毒的病例。扶輪及我們的合作夥伴保持靈活彈性,在專注於長期目標並保持樂觀的同時,制定新的因應策略。
實現一個有更強健的醫療系統及社區的無小兒麻痺世界,不僅造福全人類,也是對未來世代的明智投資。這將是扶輪送給全世界的最大禮物。
無數英雄追隨著賽佛的腳步 —— 從率先辦理「根除小兒麻痺」募款活動的扶輪社社長,到各地的倡導者、捐助者及志工。我們都是這個故事的一部分。
有了各位的支持,今年的世界小兒麻痺日將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次。請到rotary.org/donate捐款支持「根除小兒麻痺」運動。拜蓋茲基金會2比1配合款的奧援,你的捐款將會增至三倍。加入或成立貴社或地區的「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計畫協會」。在你的社區內宣導我們將如何史上第二度根除一項人類疾病。
不管你做什麼,都是為了未來的世代,讓他們免於這種致殘疾病的戕害。我們要履行對全世界兒童的承諾,徹底根除小兒麻痺。
參加國際扶輪卡加立年會是一種支持和平的方式。當你走在友誼之家,認識其他社友並瞭解各社的關注點時,你便增進了國際瞭解。社員在紙鶴上寫下他們的希望,掛在和平公園(Peace Park)展覽區的和平樹上時,便是在傳播和平。扶輪自早期以來便致力於推動和平: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個月,休士頓舉行的第五屆年會中,社員投票支持一項國際和平運動。
5月在新加坡,國際扶輪慶祝扶輪和平中心計畫開辦25週年。扶輪和平獎學金學生瑪麗亞‧安東尼亞‧裴瑞茲(María Antonia Pérez)說:「相信和平就是懷抱希望,而要做到這一點,人們必須既頑強又樂觀,渴望堅持下去,做出改變。」
年會透過重量級的演講者來激勵行動,包括2009年的聯合國和平大使及保育人士珍‧古德(Jane Goodall)。那一年,因反對種族隔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德斯蒙德‧圖圖(Desmond Tutu)大主教也在年會前的和平研討會中發表演講。
扶輪將年會當作締造和平的象徵,卡加立有一座和平橋(Peace Bridge),這座紅色金屬橋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加拿大人及遊客在此步行、騎自行車,停下來自拍。它的名字是為了紀念那些為國捐軀的軍人。
在年會內,由扶輪和平行動團體設立的和平公園提供了一個沉思的綠洲。此外,在新加坡的和平柱及紙花的花園裡它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拍照點。6月21-25日選擇來卡加立,一起為一個更和平的世界奉獻己力。
詳情及註冊請至convention.rotary.org。
也許約翰‧賽佛(John Sever)勝過任何人的一點是,他讓扶輪及全世界相信小兒麻痺是可以根除的。這位傳染病專家 ── 也是扶輪社員 ── 於4月逝世,享壽92歲。為了向他致敬,我們重新刊載這篇刊登於2014年1月號《國際扶輪英文月刊》的文章,探討他在根除小兒麻痺過程中的關鍵角色。也讓我們以根除小兒麻痺捐款的方式來禮讚他的人生,捐款請至rotary.org/donate。
時間是1979年4月,時任國際扶輪社長的克蘭‧雷諾夫(Clem Renouf)在從菲律賓起飛的航班上翻閱一本《讀者文摘》。在雜誌的頁面中,他讀到天花已經被根除,而其花費僅略多於他前一天看到的兩艘澳大利亞海軍艦艇的成本。他之前到訪馬尼拉是為了簽署協議,以啟動扶輪基金會保健、防飢及人道(3-H)獎助金計畫的第一個計畫。此時,雷諾夫在思考這些新獎助金是否能夠幫助扶輪以類似的成功方式擊敗另一項疾病。
他打電話給他的朋友約翰‧賽佛。
賽佛當時是華盛頓特區的扶輪地區總監,也是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立神經及傳染疾病暨中風研究所的傳染病部門的主管。雷諾夫在六個月前認識了他,那時賽佛安排他在首次以扶輪社長身分出訪西非之前與美國國務院的聯絡人會面。雷諾夫說:「我沒想到一位醫生會這麼就事論事,他改變了我這個錯誤觀念。所以當我想到這個好主意時,很自然地我會尋求約翰的建議。」
作為一名研究人員,賽佛深入研究影響兒童的傳染病例 ―― 如麻疹 ―― 以及疫苗的研發。他的專業目標是確定疾病的新成因並將疫苗帶給全世界的兒童。他清楚地意識到,天花 ―― 這種在發展中國家尤其猖獗的惡疾 ―― 不久前被根除,成為第一個拜公共衛生的努力合作之賜而被消滅的疾病。
賽佛也是喬納斯‧沙克(Jonas Salk)和亞伯特‧沙賓(Albert Sabin)的朋友,這兩位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分別研發了小兒麻痺疫苗,徹底改變了公共衛生領域。這些疫苗已經在已開發國家阻止了小兒麻痺的蔓延;美國在1979年晚些時候見證了最後一例小兒麻痺病例。賽佛知道沙賓的口服疫苗每劑僅4美分,有可能每年拯救全球超過35萬名兒童免受這種致人殘障的折磨,只要有人能挺身而出組織這項工作。
在接到雷諾夫電話詢問應該針對哪些疾病時,賽佛向沙賓諮詢。幾週後,他寄了一封信給雷諾夫,提出了他的建議:「如果要為3-H計畫選擇單一種疫苗,我會推薦小兒麻痺疫苗。」
當時3-H計畫還在起步階段。這是扶輪第一次致力推動超出任何一個扶輪社或地區能力範圍的新計畫。第一個計畫於1979年9月啟動,雖然重點是將小兒麻痺疫苗帶給菲律賓的兒童,但整個計畫的目的卻是改善健康、緩解飢餓,並促進人類及社會的發展。扶輪從未有這樣一個全組織的目標。
賽佛回憶說:「重要的是要將小兒麻痺疫苗從製造商手中送到需要它的人。我知道扶輪社員是一支龐大的國際義工。他們可以與世界各國的政府合作,協助免疫接種,並提供財力支持及社會動員。」
雷諾夫認為是馬里蘭州波多馬克(Potomac)扶輪社社員賽佛說服了扶輪領導人,讓他們相信扶輪能夠成功征服這種疾病。雷諾夫說:「就像許多前任領導人一樣,大多數人會把這視為一個不可能的夢想,無論在財力還是組織力都超越我們的能力範圍。但這位扶輪社員具有獨一無二的條件 ―― 一位能夠理解扶輪潛力的資深科學家,憑藉他個人及專業的聲譽,成功說服了1979-80年度的理事會將無小兒麻痺世界當作3-H計畫的主要工作重點。」
父親在芝加哥行醫的賽佛記得他父親曾治療患有小兒麻痺的孩子。他說在那個時候,「你可以為新生兒購買小兒麻痺險。」他回憶起當時在芝加哥,各家庭會在星期天前往特定的學校或其他公共設施去看疫苗診所。「那被稱為『星期天的沙賓』(Sabin on Sunday,簡稱SOS),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全國免疫日。」
賽佛在西北大學接受兒科醫生的訓練,並取得微生物學博士學位。在國家衛生研究院及後來的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他既是一位會看診的科學家,也是瞭解社會宣傳的疫苗專家,更是一位熟悉公共衛生政治運作的醫療管理者。
上述的能力在接下來的三十年裡發揮了重要作用,賽佛與其他許多扶輪社員一起激勵並領導全球衛生界堅持不懈對抗這種致人殘障的疾病。1984-85年度國際扶輪社長卡羅斯‧康斯柯(Carlos Canseco)就任後,任命了一個委員會來制定長期策略,以便在扶輪100週年之前讓全世界的兒童接種小兒麻痺疫苗。賽佛擔任這個「2005根除小兒麻痺委員會」的主委,制定了扶輪為需要援助的任何國家提供小兒麻痺疫苗及支持的計畫。(1995年,他被任命為該組織的現任機構 ―― 國際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委員會的委員,自2006年以來還擔任該委員會的醫療事務副主委。)連同康斯柯及賽佛,沙賓以及時任國際扶輪秘書長的赫伯特‧皮格曼(Herbert Pigman)都出任2005根除小兒麻痺委員會的委員。雷諾夫曾表示:「我相信正是這四個人把夢想化為現實的推手。」
賽佛發揮他的長才,成為扶輪小兒麻痺計畫的負責人及對外發言人。他面臨的首要挑戰之一就是與世界衛生組織建立夥伴關係。賽佛說,當時世界衛生組織總部的官員對此抱持懷疑態度,不確定扶輪社員是否知道他們在對抗什麼。「我與康斯柯不得不在日內瓦的洲際酒店(InterContinental Hotel)與世衛組織的成員舉行多次雞尾酒會。他們禮貌地接待我們,但他們並不認為任何非政府組織能夠走到最後。」
在賽佛的幫助下,扶輪獲得世界衛生組織附屬非政府組織的特殊地位,並與該組織建立正式的夥伴關係。這一夥伴關係 ―― 現在稱為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Global Polio Eradication Initiative) ―― 其主要合作夥伴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扶輪、美國疾病管制中心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其他重要的支持來源還包括蓋茲基金會及各國政府。
賽佛展現敬業科學家應有的特質,是一位思路清晰且直言不諱的發言人,但他也十分謙遜。當他因對於根除小兒麻痺的遠見及多年的不懈努力而受到讚美時,他會像村莊裡的衛生工作人員揮手趕蒼蠅一樣輕輕地揮開這些讚美。他堅持說:「不只是我,還有很多很多人參與其中。」
全球根除小兒麻痺根除計畫在世界衛生組織的負責人哈米德‧賈法里(Hamid Jafari)表示,賽佛作為扶輪社員及受人尊崇的科學家的雙重身分,對於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來說是「無價的」。「他是科學界與世衛組織及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科學家所處理之公共衛生技術領域以及扶輪世界之間的橋梁。扶輪社員仰賴他來驗證我們所擁有的科學、技術策略及研究。因此,他的話非常有分量。」
雷諾夫說:「根除小兒麻痺計畫之所以能達到今日這等境界乃是因為一些非凡人士的貢獻 ―― 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賽佛。在關鍵時刻,他擁有為模糊理念注入生命的知識、經驗及能力,並提供實現這一歷史性目標所需要的領導能力。我只希望當宣布根除的那一刻來臨時,他能站在舞台上,獲得他應得的肯定。」
我父親喬納斯‧沙克醫師是第一支小兒麻痺疫苗的開發者,1914年10月28日出生於紐約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三個月後。他從很小的時候便立志要為人類做出有益的貢獻。這種衝勁及動力,可能部分來於他兒時一個印象深刻的記憶。大戰結束後,在1918年的停戰日,他目睹了一場擠滿了剛從戰場歸來士兵的遊行。有些士兵受傷或肢體傷殘,拄著拐杖或坐在輪椅上。我的父親一向有敏感的一面,深受這一場景所影響。
隨著年齡增長,我父親考慮過就讀法學院並競選國會議員。他的母親來自俄羅斯,英明地勸他說這不是個好決定 —— 主要理由是,用她的話來說:「你連和我吵架都贏不了。」我想她希望他成為一位拉比,但我想我父親的性格似乎並不適合。
最終,我父親決定去就讀紐約城市學院(City College in New York),那裡的學習讓他出現了一個意外的轉變。大一的時候學校有開一門化學課,十分吸引他。然而問題是這堂課是在猶太安息日 —— 週六上課。他的父母恪守猶太傳統及習俗,這意味著我父親面臨著一個困難的抉擇。最後,他選擇上這門化學課,這成為了他漫長且成就非凡之職業生涯的起點。
大學畢業後,在科學領域的正向訓練經歷促使我父親進入了紐約大學醫學院就讀。他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走研究路線。在一年級的一堂微生物課中,教授講到了疫苗。他解釋說,雖然醫生可以用化學滅活的毒素來預防細菌性疾病如白喉和破傷風,但對於病毒性疾病如流感或小兒麻痺,卻無法使用滅活病毒來達到免疫,因為防止病毒感染需要讓人體實際感染過活病毒。
我父親完全無法理解,當他問教授為什麼時,教授基本上只是回答:「就是這樣。」這個無法令人滿意的答案讓我父親踏上了探索之旅,最終實現了他幫助人類的夢想,而實現的方式及程度是他始料未及的。而他也把他的家人帶著走上這段旅程,包括他的三個兒子。
醫學院畢業後我父親到紐約市西奈山醫院(Mount Sinai Hospital)臨床實習兩年後,便去為湯瑪士‧法蘭西斯二世博士(Dr. Thomas Francis Jr.)工作,後者是密西根大學流行病學系的主任。我父親就讀紐約大學醫學院期間曾與法蘭西斯博士一起研究過流感,這段經歷對他有深遠的影響。我父親與他的導師在密西根共事的期間,為成功開發化學滅活流感疫苗做出重要貢獻,該疫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被引進軍隊使用。
1947年,我父親想要主持自己的實驗室,便前往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在那裡,他負責成立病毒研究實驗室,並因為他對小兒麻痺的興趣日益增長,獲得了國家嬰兒麻痺基金會的獎助金。
在這一切發生的同時,我父親結婚,建立家庭。他某年夏天在麻薩諸塞州伍茲霍爾(Woods Hole)的海洋生物實驗室(Marine Biological Laboratory)工作時,遇到了我母親唐娜(Donna)。他們在1939年6月9日結婚,那天是我父親從醫學院畢業獲得醫學博士學位的第二天。我在5年後出生,是父母三個兒子中的老大。在我童年時期,小兒麻痺疫情逐漸成為全球性的災難。我還記得我父母在我們度假時不讓我們去某個我們心愛的遊樂園玩,擔心我們會被感染。另一次,我們全家陪父親去西維吉尼亞州的綠薔薇(Greenbrier)度假村參加一個小兒麻痺會議。我記得在游泳池邊看到一個因小兒麻痺而殘障的女孩。因為我和她年齡相仿,那次相遇對我產生深遠的影響。
在這段期間,我父親和他的團隊一直努力開發一種針對所有三種免疫類型的小兒麻痺都有效的疫苗。實驗疫苗的第一批人體測試是在匹茲堡附近的D.T.華森殘障兒童之家(D.T. Watson Home for Crippled Children)進行的。這些測試對象包括已經因小兒麻痺而癱瘓的孩子。因為他們至少已經感染過三種小兒麻痺病毒的其中一種,因此沒有因為接種同類型的滅活病毒而再次癱瘓的風險。結果證明,當這些孩子接種了滅活病毒後,他們體內對病毒的抗體增強。血液中的抗體足以防止病毒傳播到大腦和脊髓並摧毀控制肌肉運動的神經細胞,因此當這點獲得證實後,我父親知道他和團隊開發的疫苗應該會成功。
在早期的某個時候,我父親曾在自己和他的實驗室同事身上測試過這種實驗疫苗。有一天,輪到我們家了,我和兩個弟弟,年齡分別為9歲、6歲和不到3歲。可以想像,我並不覺得這是多麼愉快的經歷。父親帶著疫苗回家,並用廚房的爐子煮沸消毒那些嚇人的玻璃針筒和金屬針頭。我從來不喜歡打針 ―― 哪個孩子會喜歡呢?我站在那裡,心情很糟,望著窗外,伸出手臂準備接受注射。然後,奇蹟發生了:我居然沒有感覺到針頭!跟我之前打過的每一針都不一樣,它不會痛。正因如此,那天深深烙印在我的記憶中。
兩年後的1955年4月12日,我父親與法蘭西斯博士一起參加了密西根大學的記者會。法蘭西斯博士負責分析實驗疫苗大規模臨床試驗的結果,並且當天他宣布了一個改變醫學史的消息:該疫苗防範小兒麻痺的效果證實達到了90%。全國一片騷動,學校讓孩子放學,教堂鐘聲響起,工廠的汽笛聲也響徹雲霄。長年籠罩我國的恐懼陰影終於消散了。即使多年過去,每當我回想起那天,依然會起雞皮疙瘩。
1955年,超過1千萬名兒童接種了1或多劑的沙克疫苗。在一年內,美國的小兒麻痺病例及死亡人數幾乎減半,這樣的趨勢持續發展,讓根除小兒麻痺的願景變得可能。
如今,我們距離此一目標越來越近。國際扶輪一直努力確保有朝一日 —— 我希望這一日儘早到來 —— 能實現這一個目標。國際扶輪幫助創立了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並持續把完成這項工作視為要務,就跟慷慨捐助的蓋茲基金會及其他參與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的組織一樣。每個人的努力程度都難以置信,並且在最關鍵的基層推展許多務實的工作。目前也正在努力清除障礙,解決阻礙世界某些地區進展的社會問題。
國際扶輪為根除小兒麻痺做出的貢獻不可或缺,它的堅定精神一直是這項工作的驅動力量。我多次有幸能與扶輪社員談話交流,每次都是振奮人心的體驗。扶輪社員幫助世界的共同願望激勵人心,與我父親畢生努力的驅動力相互呼應。
我父親寫了幾本書。其中一本是他與我弟弟喬納森(Jonathan)共同撰寫的《一個新現實:為永續未來的人類演化》(A New Reality: Human Evolution for a Sustainable Future),最近改版付梓。看到這本書的書名,還有他寫的其他書的書名,讓我們瞭解到他的興趣及期望所在。它們還顯示我們接下來應該將精力及努力投入何處。
正如我父親在小兒麻痺方面所做的那樣,我們需要超越理論。我們對人類可能有宏大的願景,但我們需要創造並運用真正有用的工具,來對群體互動及環境失衡發揮直接的影響力。人類似乎面臨著巨大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是可以克服的。看看我父親的成就。70年前,瓶子裡產生了疫苗,而今天,我們幾乎即將達到曾經難以想像的成果。
我對我父親充滿敬意,並且感到有責任確保他的思維方式及貢獻都能被充分理解。他在科學、博愛及哲學方面的未來願景展現他對整個世界的關懷,而他的遺澤將繼續影響每個人的生活。
彼得‧沙克博士是位於加州拉荷亞的約納斯‧沙克遺產基金會的董事長,同時也是匹茲堡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兼任教授。
好消息是,小兒麻痺持續被限縮在越來越少的國家中。壞消息是,只要小兒麻痺存在任何一個地方,便會對所有地方構成威脅。因此,扶輪及其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的合作夥伴如何判定將資源優先投入哪些地方來對抗這個疾病呢?
名列前茅的是兩個仍有小兒麻痺流行的國家 —— 阿富汗及巴基斯坦。自1988年以來,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已將全球野生小兒麻痺病毒的病例減少了99.9%,而這兩個國家是該病毒的最後溫床。
在這兩個流行國家之外,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還確認4個「最重要的地理區域」──在這些地方,小兒麻痺病毒變異株(也稱為疫苗衍生型小兒麻痺病毒)仍在持續傳播。這些區域由於複雜的人道或政治環境,容易反覆爆發疫情。這些疫情會發生在服用小兒麻痺疫苗的兒童人數不夠多的時候,讓口服疫苗中的減毒病毒得以傳播。儘管病例數持續下降,但這些疫情仍可能蔓延至鄰國,有時甚至達更遠的地方。扶輪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計畫的主委卡蘿‧潘達克(Carol Pandak)表示:「這一直有點出人意表,但現在我們對病毒的行為有更好的瞭解。」
藉由將資源優先分配給這4個最重要的地理區域,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希望關閉傳播的通道,防止進一步擴散。潘達克說:「我們的想法是,如果我們能在這裡阻斷傳播,成功的機率就會更高。」
每個重要地理區域都有其自身的挑戰 —— 並量身制定了計畫來應對這些挑戰。
撰文:Diana Schoberg
作者 撰文:Brad Webber
扶輪社員及其服務夥伴每年於10月24日的世界小兒麻痺日齊聚一堂,肯定在根除該疾病的戰鬥中取得的進展。以下是社員們採取行動創造歷史、根除小兒麻痺的方式範例。
請在endpolio.org/register-your-event註冊您扶輪社的參與活動。
哥倫比亞
Sonia Uribe和她的丈夫Alberto Londoño創建了一個名為「愛之動物園」(El Zoo del Amor)的毛絨玩具系列,為重病兒童帶來安慰並籌集資金以根除小兒麻痺。自2018年推出以來,銷售Anna長頸鹿、Lucas老虎以及其他動物 ——每個動物都穿著印有扶輪和「根除小兒麻痺」(End Polio Now)標誌的襯衫 ——已籌集約55萬美元。除了將這些玩具送給病童外,扶輪社員還會在旅行時攜帶這些動物,並在著名地標前拍照留念。「這些動物已經四處旅行,成為扶輪品牌的親善大使」,Uribe說。她是新麥德林社(Nuevo Medellín)的社員,與Londoño一樣,曾是4271地區的總監。Londoño則是麥德林Nutibara社的社員。這對夫妻還管理著Monica Uribe愛心基金會,該基金會幫助患有脊柱裂的兒童。 |
|
|
|
法國 在法國東南部,十多位扶輪社員和朋友穿上充氣恐龍服,愉快地在100米賽道上蹣跚前行,參加一場為扶輪根除小兒麻痺使命籌集資金和提高認知的賽跑活動。這場T-Rex競賽由1730地區組織,去年10月於吸引數千人參加的弗雷瑞斯國際航空節(一個風箏嘉年華)期間舉行。「我想出了一個活動的點子,為扶輪在對抗小兒麻痺的形象注入新活力」,該地區前總監、尼斯社社員Dinh Hoan Tran說。觀眾可以對參賽者下注。「我們讓人們開懷大笑,同時也讓他們瞭解了這個問題」,Tran說。該地區71個社中有超過40個參與了這項活動,並且該地區鼓勵扶輪社支持小兒麻痺防治計畫(PolioPlus),籌集了約45,000美元的資金。 |
|
南非 為了引起人們對保持警惕和接種疫苗的關注,Newlands扶輪社組織了扶輪社員和其他人士在世界小兒麻痺日進行了一場以地標桌山為背景的拍攝活動。然而,在拍攝當天,濃霧籠罩了現場。「我們盡力應對,聊天和拍自拍,直到太陽最終出現」,前社長Janey Ball說。她使用國際扶輪的小兒麻痺資源工具包製作了自拍相框的藝術設計,並創建了一個名為「Make Polio History」(讓小兒麻痺成為歷史)的Facebook活動,用來記錄照片並提高意識。為了鼓勵扶輪社員參與,Ball提出了口號「聚焦終點」。她說:「自活動以來,自拍相框一直在使用,從一個扶輪社流轉到另一個扶輪社。」 |
|
Yoichiro Miyazaki全力以赴為PolioPlus協會籌集資金。Yoichiro Miyazaki是東京三鷹社(Tokyo Mitaka)的社員,他在去年10月騎行完成了橫穿日本的挑戰,24天內騎行了2,500公里(1,553英里)。他告訴 Italia扶輪雜誌:「如果不行動,就沒有意義。」這是他在2023-24年擔任2750地區總監期間創建的口號。在此過程中,其他地區總監、扶輪社員和支持者們在蜿蜒的道路、上坡和隧道中為他加油。RI秘書長John Hewko ―― 另一位熱愛騎行的人,發送了支持的影片訊息。由於媒體報導了他的騎行,捐贈者貢獻了14萬美元。Yoichiro Miyazaki繼續積極騎行:在4月底,他完成了從大阪到東京的挑戰,僅比30小時的目標少了三小時,並繼續為小兒麻痺籌款。 |
氣候智慧型社區在巴基斯坦農業中心地帶
蓬勃發展
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的農民對氣候變化的貢獻很小,但他們卻極易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2022 年夏季,氣溫升高導致破紀錄的季風降雨,淹沒了肥沃的平原,其中許多人在那裡為大地主種植棉花、水稻和小麥。洪水淹沒了該國三分之一的土地,造成 1,700 多人死亡,約 800 萬人流離失所。
「我們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影響。我們失去了很多牲畜——水牛、乳牛和羊。我們還失去了莊稼。」蘇加娜‧比爾(Sughana Bheel)說,她與丈夫、三個孩子以及該國南部被淹沒的瑙阿巴德(Nauabad)村的其他倖存居民一起流離失所。
幾個月來,信德(Sindh)省的農民在帳篷、學校或露天避難,也有許多人逃到附近的城鎮。考慮到氣候變遷在這場災難中所扮演的角色,巴基斯坦各扶輪社決定將氣候調適作為重建工作的核心。他們與農村社區密切合作,將再生能源和本土建築技術和材料結合起來。
比爾和瑙阿巴德的其他居民瞭解了這些計畫,並聯繫了該地區的一個扶輪社。「他們過來勘察這個村莊,地主也給了土地來建立一個新村莊。」比爾透過翻譯說道。「現在,在目前的雨季,我們的牛和牲畜是安全的。」
這項重建工作被稱為「智慧村莊」專案,首先是尋找不易遭受洪水侵襲的地點。除了適應氣候變遷的建築規劃和減輕洪水氾濫的措施外,該計畫還遵循低排放建築實踐,並包括一系列廣泛的新設施,例如網路連線。該計畫由建築師、國際扶輪前理事穆罕默德‧法伊茲‧基德瓦伊(Muhammad Faiz Kidwai)提出,並得到了巴基斯坦各地約 45 個扶輪社和其他國家的一些扶輪社的支持。
「我一直相信,當悲劇發生時,我們在第一個階段—— 緩解階段,會非常情緒化。但當這個階段結束時,生活才真正開始。」基德瓦伊說。「考慮到洪水是由氣候變遷造成的,我開始思考,『我們來做一些可持續的事情,來為氣候變遷做出真正的貢獻。』因此,我開始發展一個模型。」
後來陸續建了12個智慧村莊,並計劃在2025年底前再興建 13 個。是什麼讓這些村莊變得「有智慧」?它們的外圍有泥牆圍起來、有樹木茂密的區域、和用於分流洪水的渠道排水系統。清潔的水來自太陽能水井、雨水收集和攔河壩。每兩戶人家共用一個生態廁所。太陽能電池板為公共區域和水處理設施提供電力,而且使網路能連線使用。扶輪社員已與網路公司和一所醫科大學就建立線上醫療服務達成協議。這些村莊是使用對氣候友善的材料和方法建造的。
「我於1984 年加入扶輪,在我的整個扶輪生涯中,我從未見過這樣的計畫。」3271 地區前總監暨大米爾普爾哈斯(Greater Mirpurkhas)扶輪社社員賴斯‧艾哈邁德汗(Rais Ahmed Khan)說。「扶輪提供了機會,這一切都是扶輪社員和受洪水影響地區的村民一起做的。」
智慧村莊也為女性居民提供了新的賺錢方法 —— 對於農村地區女性勞動參與率高於城市地區女性的國家來說,這是一項重要行動。每個村莊都有一個工作坊,婦女可以刺繡布料並製作其他物品來銷售。比爾的村莊有 25 台縫紉機和足夠六個月用的布料。「除了扶輪所做的所有其他事情之外,他們還做了一些改善經濟的事情,」比爾說。
如欲瞭解詳情並參與其中,請造訪:rotarypakistansmartvillages.org.
該計畫耗資約325,000美元,資金來源包括直接捐獻和獎助金,其中包括扶輪基金會巴基斯坦洪水應變基金提供的救災獎助金。扶輪社員們與多個組織和企業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其中包括賽拉尼福利(Saylani Welfare)國際信託基金和巴基斯坦傳統基金會。第一個村莊的房屋建造過程大約需要八個月,但透過實踐,建築商很快就能在三到四個月內完成這一階段。儘管如此,在此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最大的挑戰之一是獲得業主的許可並分配所有權。」3271地區總監當選人薩馬羅(Samaro)扶輪社社員桑奇‧凱姆‧哈尼(Shakeel Kaim Khani)說。凱姆‧哈尼是捐贈土地的幾位扶輪社員之一。
「要將材料和人員運送到這些地點很困難,因為缺乏適當的道路,而且基礎設施受損,這阻礙了我們的進展,」凱姆‧哈尼補充道。「此外,缺乏純淨水源也帶來了重大挑戰。我們執行了水處理解決方案來解決缺水和水質問題。
迄今為止,該計畫已為約1,200人提供了住宅,但其整個影響要廣泛得多。智慧村莊為解決與氣候變遷相關的兩個主要問題提供了典範:使建築施作更加環保和防止農村地區的大規模人口遷移。
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建築商和城市規劃者呼籲採用更永續的建築施作。每年,建築施工和營運所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佔全球能源相關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而僅水泥和混凝土的製造就產生了高達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9%。相較之下,發展中國家的農村建築施作通常是氣候友善的。
「真正的可持續知識存在於農村地區,」聖母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綠色建築成本:可持續設計的可負擔性》 (The Affordability of Sustainable Design)一書的作者胡明(Ming Hu)說。「一旦我們開始嘗試成為『高科技』,我們往往會放棄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實際上非常好的做法。」
基德瓦伊在設計智慧村建築時尋求本土材料和施作方法。它們是用當地可用的材料建造的,如泥土、石灰和竹子。在沒有竹子的地區,扶輪社員們種植竹子以備不時之需。
該計畫還考慮了另一種可持續性:維持農村生活方式。基德瓦伊認為,智慧村莊將透過提高農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使他們能夠留在自己的土地上,而不是搬到城市。
「智慧村莊計畫不僅會為村莊帶來環境永續性,而且還將有助於非城市化,」基德瓦伊說。「如果我們能夠在鄉村提供更好的生活質量,人們就沒有理由離開親人前往城市中心尋找生計。」
移民會給城市帶來壓力,增加溫室氣體排放,並導致離開家園的人面臨更嚴重的困難。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世界各地的專家都對「智慧村莊」的想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總部位於英國的智慧村莊研究小組專注於農村用電問題。
「我們已經進行了研究,以瞭解如果有更好的設施,年輕人是否會留在自己的村莊。」英國倡議的發起人之一布萊恩‧希普(Brian Heap) 表示。「幾乎在所有情況下,他們都會留下,因為那是他們的家庭基礎。」
在扶輪的智慧村莊裡,甚至興建過程也是家事。比爾特別高興的是她和她的親戚能夠親自建造他們的新家。
「沒有人借助任何外來勞動力。我們和我們的家人設置並建造了這些房子,」她說。「現在我們的孩子和家人都很安全。」
其他地方的辣椒鑑賞家可能無法認出辛辛那提辣椒。麥凱羅伊解釋說:「沒有牛肉塊,辛辛那提辣醬的質地更像是一種濃稠的醬汁。」它的調味包括丁香、肉豆蔻和肉桂,還有辣椒粉和其他香料。
幾「重奏」?顧客點辣醬料理時會使用「重奏」系統。可以選擇一碗辣醬或辣醬義大利。「三重奏」是指上頭堆著起司條,「四重奏」則再加上洋蔥或豆子,而「五重奏」則是兩者都加。麥凱羅伊說:「我通常在吃完四重奏後喝一杯巧克力牛奶。它能舒緩食道。」辣醬料理旁邊還會附上一些辣醬和一包牡蠣小圓餅;他建議吃完後把餅乾壓扁拌入剩餘的醬汁中。你也可以不吃義大利麵,把辣醬淋在熱狗堡上。
哪裡吃得到?辛辛那提一帶遍布辣醬餐廳,最大的連鎖店是「天際線」(Skyline)和「金星」(Gold Star)。在超市可以找到罐裝辣醬,對外地人來說,可以在網路購買。
撰文:Dinana Schoberg 插圖:Kaitlin Brito
DISTRICT REPORTS
作者 本刊編輯部
國際扶輪社長當選人甘瑪葛RIPE Mário De Camargo在2026年(台北)國際扶輪年會地主籌備委員會(HOC)邀請下,再度於8月間蒞台訪問。他先前於今年2月中旬,以社長提名人身分,與台北年會國際籌備委員會主委以及RI職員共五人訪台3日,除聆聽HOC各小組報告外,還拜會了台北市蔣萬安市長、參觀圓山飯店、中正紀念堂、國家音樂廳、拜會55688台灣大車隊及會勘台北年會主場館 ——南港展覽館一館及二館,啟動台北年會各項籌備工作。
此次他在特助Susan“Suzi”C. Howe陪伴下,與保管委員會主委當選人前社長豪格‧柯納克Trustee Chair-elect Holger Knaack、台北年會國際籌備委員會主委ICC Chair Andreas von Möller,以及與會議、註冊節目、交通、媒體等有關之RI職員連同口譯人員約20餘位貴賓於8月23日陸續蒞臨台北,並自25日起展開3日的密集會議,討論各項籌備工作細節。
8月26日上午,他們在南港漢來大飯店聽取地主籌備委員會(HOC)主委PRID Jackson謝三連率領各組主委提出的HOC說明會,檢討2026台北年會的各項籌備工作的規劃與進度。報告成員包含HOC售票活動組主委謝炎盛PDG Electronics說明各項特色活動事宜;總務組主委姚啟甲PDG Kega及副主委陳向緯PDG Brian說明政府關係、城市布置、交通、制服、營收及特助等營運事宜;HOC志工組主委PDG Michael曾東茂說明志工組織、招募、訓練、派任等事宜;友誼之家主委邱秋林PDG Computer及副主委邱文麗PDG Wendy說明娛樂節目、文化攤位、攤位招募名單等事宜;贊助組主委莊子華DG Coach說明歷屆及本屆年會贊助、準贊助名單等事宜;行銷與推廣組主委梁吳蓓琳PDG Pauline說明國際及本地鼓勵出席、25/26國際講習會鼓勵出席、公關、HOC網站、社群媒體、紀念品、平面資料、觀光安排等事宜;以及財務組主委PP Ping酈蘋說明預算、會計、稅務、保險、法務等事宜。RIPE Mário、ICC主委Andreas及RI職員分別仔細提問並獲得HOC詳盡答覆,雙方充分交換意見。據悉此次討論結果將帶回國際扶輪理事會定奪,然後HOC將開始在國際講習會等重要會議進行宣傳鼓勵出席台北國際年會。會議結束後,他們遊覽台北名勝,並再次會勘南港展覽館一館及二館。
12地區歡迎晚宴
26日當晚,RIPE Mário與一眾RI職員出席了在圓山飯店12樓大會堂舉行的台灣12個地區歡迎RIPE Mário伉儷晚宴。晚宴由籌備主委PDG Tiffany阮虔芷率團隊精心安排各項節目,並由司儀蔡元瑋PP Wayne(台北龍門扶輪社)及夏筱婷PP Crystal(台北逸仙扶青社)控場主持。首先由3510地區總監林昌煥DG Alfred開場,為出席觀眾帶來3523地區台北南港扶輪社表演及Joyce老師指導的4首歌曲。隨後3490地區總監陳建勲DG JSC鳴鐘宣布開會,在播放中華民國國歌及巴西國歌後,由3523地區總監曾國峰DG Gordon介紹與會貴賓。
「1994乾杯在台北」展望「2026台北國際年會」
PRIP Gary Huang黃其光在致詞時表示,他與RIPE Mário關係匪淺,他在2014-15年度國際扶輪社長任內指派了Mário擔任2015年巴西聖保羅國際年會主委,未料年會問題重重挑戰艱鉅,為此他自己親自飛赴巴西9次,與Mário一起克服各種困難,終於使該次年會順利舉行。他也回顧1994年台北國際年會的爭取過程,希望鑑古知今能對大家提供啟發。他在1986年向訪台的菲律賓籍RIPE MAT Caparas提出爭取國際年會在台北舉行的想法,並成立由許多曾參與主辦青商會台北國際年會的菁英所組成的南欣社希望借助他們的經驗。1987年3月RIP Caparas指派墨西哥籍的RI理事Frank Devlyn擔任社長代表出席在台北舉行的345地區年會,當時李登輝副總統致詞時表示支持在台北舉辦國際扶輪年會。同年4月台灣扶輪向RI遞出正式申請表,Gary成立「資深社友聯誼會」及「扶輪帶來希望聯誼會」參與接待應邀來訪的眾多RI副社長、理事、秘書長。12月印尼研習會期間PRIP Caparas向印度籍RI社長提名人Rajendra Saboo與RI理事等討論在台北舉辦國際扶輪年會的提案。1988年初Gary推薦時任DGN的黃敬譽George為地主國籌備會主委。1988年5月,RI在費城國際年會正式宣布台北贏得1994年會主辦權。1989年5月,他串聯全台社友組成732人超大團體出席漢城國際年會,展現台灣扶輪實力。1994年會期間,RI社長Bill Huntley及多位RI前社長理事、前理事及菲律賓衛生部部長Juan Flavier與我國外交部長錢復親自出席,為大會增添光彩,最難可貴的是當時高齡97歲,曾和扶輪創始人保羅‧哈里斯握過手的上海社朱伯泉PP Percy (1934-35)前社長也本人出席。PRIP Gary感謝HOC主委Jackson與全體HOC團隊及台灣社友的共同努力,讓國際扶輪再次回到台北。他在會後表示,如今的台灣扶輪無論在社員人數、捐獻金額、服務專案的規模、影響力與國際上的能見度與30年前的1994年情況相較,簡直不可計量,期勉全台扶輪社友使2026年台北國際扶輪年會更為成功。(編註:相關訊息,請參閱扶輪月刊1994年9月號中PRIP Gary所撰「1994年台北國際扶輪年會的爭取、參與及感言」)
隨後HOC主委PRID Jackson 謝三連、總監代表3482地區總監陳正玲DG Jessica分別致歡迎詞及3522地區總監侯玳梁DG D.L.介紹主講人之後,RI社長當選人馬里歐‧甘瑪葛專題演講。他在演講中談到,最好的朋友是那些曾經共患難的朋友,他與PRIP Gary就是這樣。因為他被Gary選為Gary國際扶輪社長任內的2015巴西國際年會的年會主委,該次年會卻發生重重問題與困難,幾乎無法舉行;但是Gary毫不放棄,與他一起克服各種挑戰與挫折,使年會順利成功舉行。RIPE Mário還表示,誰能料到在他自己擔任國際扶輪社長任內,扶輪國際年會又在Gary的家園台北舉行,這突顯中、巴同樣重視的命運與緣分,把PRIP Holger連結起來,因為Holger擔任國際扶輪社長,國際年會原本要在2021年在台北舉行,卻因COVID-19而改為虛擬會議,如今屬於Holger及Mário的台北國際年會將會盛大舉行,把他們連結在一起。RIPE Mário指出有一位台灣社友送他一個竹製的小禮物並說明竹子在華人文化中的意義。Mário希望自己像竹子一樣堅強,在籌備台北年會遇到各種挑戰時,能不屈不撓克服挑戰。他指出,台灣的扶輪社員人數自2004年至2024年的20年間成長了127%,是全世界扶輪社員人數成長比例最高的國家。他感謝台灣社友,也鼓勵大家,尤其是2025-26年度的那一屆領導人,要負起更大的責任。最後,他說人分為三種:那些讓事情發生的人,那些等待事情發生的人,以及那些對發生的事情感到驚訝的人。他鼓勵大家,我們扶輪社員是我們會讓事情發生的人,我們會採取行動,完成我們的工作。
他演講完畢後,3521地區DGE James帶領12地區總監當選人,包括3461地區DGE Sunny、3462地區DGE AST、3470地區DGE Doctor、3481地區DGE Sunny、3482地區DGE Branden、3490地區DGE Archi、3501地區DGE Charlie、3502地區DGE Daniel、3510 地區DGE Susan、3521地區DGE James、3522地區DGE Capital、3523地區DGE Jenny十二對伉儷共同致贈RIPE Mário肖像給社長當選人甘瑪葛伉儷。
之後,3481地區總監劉影梅DG Healthy致謝詞,3461地區總監何信宗DG Steel鳴鐘閉會。接著,3521地區總監李博信DG Marine及年會主委Andreas von Möller、RID Naomi林鑾鳳、特助Susan Howe、TRF Trustee Frank洪清暉、PRID Surgeon劉啟田、PRIP Holger Knaack、晚會籌備主委 PDG Tiffany阮虔芷等12人上台向大家敬酒,展開晚宴。3502地區總監陳清榮DG Rehouse介紹3502地區巴西舞蹈、3470地區總監林庚賢DG Aaron介紹3523地區2020-21年度前社長快閃組曲、3501地區總監周玉庭DG Uni介紹3520地區RYE學生表演巴西歌曲編舞表演、3462地區總監楊曜聰DG Dental介紹專業男女高音中音表演8首中外名曲。晚宴於9時許結束散會。27日早上ICC繼續進行會議,研討各項年會事宜,直至傍晚5時止,然後到台北101大樓5樓DA Antonio餐廳用餐,結束繁忙的一日。
國際扶輪社長當選人甘瑪葛伉儷拜會賴清德總統
8月28日早上,RIPE Mário伉儷、PRIP Gary、PRIP Holger、年會主委Andreas、特助Susan Howe、數位RI職員,與RID Naomi、TRF Trustee Frank、HOC主委PRID Jackson、PRID Surgeon、PDG Tony、PDG Brian、IPDG Coach、PDG Pauline、PDG Electronics、PDG Kega、PDG Michael等人前往總統府,他們在外交部長林佳龍及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陪同下拜會賴清德總統。
總統接見他們時表示,非常歡迎國際扶輪好朋友來到臺灣,國際扶輪是全球重要的NGO,無論在公衛領域推動根除小兒麻痺、提供潔淨水資源等計畫,還是長期致力於消除貧窮、增進婦女賦權、追求環境永續等工作,國際扶輪社友的努力和付出,都讓人非常敬佩。
總統提到,近年來,臺灣各類型NGO也非常蓬勃發展,已經超過10萬個。其中,臺灣各地扶輪社友積極服務社會,照顧弱勢,帶來正面力量,他一直很欽佩、也很感激。尤其,不論是對抗疫情或是其他國家發生災難時,臺灣扶輪社友都會伸出援手,並且推動各項國際交流,讓世界看到臺灣。「真的很感謝所有社友的貢獻」。
總統說,在2026年6月,國際扶輪年會將再度來臺舉辦。他非常歡迎來自全球超過150個國家、3萬名以上貴賓訪問臺灣,也感謝國際扶輪幹部的支持,以及臺灣扶輪社友的努力,成功爭取主辦權,讓世界走進臺灣。國際扶輪的目標,是以世界性聯誼增進國際間的瞭解、親善與和平。臺灣也希望與各國加強合作,促進全球的民主、和平與繁榮。
總統表示,他就職總統滿一百天,到臺灣各地充分感受到各行各業,無論軍警消弟兄姊妹、征戰奧運、帕運的運動選手,還是醫護人員、各NGO成員等,大家都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努力貢獻社會,這就是臺灣,永遠積極向上、面對未來。
總統說,臺灣不僅是世界一股良善的力量,更是全球和平繁榮值得信賴的夥伴,期盼大家齊心協力,在促進世界和平與永續發展的道路上,繼續結伴同行。
最後,總統再次歡迎訪賓來訪,也代表政府承諾會積極協助2026年年會的各項工作,讓大家都能賓至如歸。(以上摘自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網頁)
RIPE Mário伉儷一行人在離開總統府後,在HOC安排下乘車前往桃園機場搭機離去。
作者 光耀扶輪館促進會 秘書長 台北中城網路社 杜孟玲PP Dolly
2024年8月28日,在PRIP Gary、RID Naomi、Trustee Frank、PRID Jackson、PRID Surgeon、PDG Tony、PDG Pauline、PDG Kega、PDG Electronics、PDG Michael、IPDG Coach等多位台灣領導人陪同下,RIPE Mário César Martins De Camargo夫婦、2025-26扶輪基金主委PRIP Holger Knaack、特助PRID Suzi Howe以及2026台北年會主委PDG Andreas von Moller一行人,早上在總統府,由賴清德總統接見,總統除稱許國際扶輪多年的貢獻之外,並承諾傾力協助2026年國際扶輪台北年會。
Gary推薦宜蘭精選景點之一:Mário夫婦和Gary夫婦多年交情深厚,宜蘭首站當然首推由許多社友共同籌劃、共同維護的光耀扶輪館。中午時分,由榮譽理事長Gary夫婦和館長CP Coffee陳家昇隆重迎接這群RI層級的貴賓蒞臨。促進會理事PP YC張原彰、監事宜蘭五結社P Hanson韓信義、理事Jimmy宮本鐵雄、副秘書長Ryan林辰陽、總務Leo廖俊閎和宜蘭華文社P Justin謝侑廷、PE John鄧興國、Rtn. Rich李智富和秘書長PP Dolly杜孟玲等志工加入多點義助。
光耀扶輪館,也就是一般外國社友所謂的 Gary’s Museum - PRIP Gary CK Huang黃其光博物館。開幕2年,廣受各界好評。前來取經的團體絡繹不絕。
蘭陽平原,地靈人傑,風景秀麗,光耀扶輪館4樓有一模擬2014-15年度芝加哥國際扶輪社長辦公室,確實讓歷任參訪的國際扶輪社長們腦海浮現背後相仿的景象和當年訪客的盛情,往事歷歷,激動滿懷。館內是PRIP Gary黃其光自身的故事和多年來世界各地元首、政要、政府單位、國際扶輪和扶輪社友餽贈的獎章、獎狀和紀念品。經專家評鑑,數量之多,品質之精,堪比博物館級之展出品。CP Coffee慨然提供展館用地,Gary夫婦便義無反顧同意全數捐出供展出之用。全館是Gary扶輪48年經歷的縮版,各個扶輪階段的心路歷程,一件件展品則是許多扶輪人共同的回憶。如今,館內造型國旗傘、Gary夫婦巨型合照、光耀扶輪年度主題等等,各處成為參訪者打卡,扶輪網紅的最愛。館方希冀參觀之餘,帶給更多扶輪人和一般民眾正面的影響。扶輪的慈悲,將是一棵小小種苗深植你我之心!
Gary推薦宜蘭精選景點之二:接著,一行人參觀也是社友經營,一門都是扶輪人的宜蘭當紅打卡聖地赫蒂法莊園。董事長兼總經理PAG Benson謝偉斌和總經理特助P Justin謝侑廷,特別邀請深耕11年,在今年於義大利榮獲「世界農業旅遊獎 ——永續農遊創新類」殊榮的「少年阿公」方子維為嘉賓解說。他是唯一獲得此獎的亞洲人。從小耳濡目染市場的熱鬧與生機,口才出色。研究所畢業後,赴澳洲與日本學習農業知識。異國經驗讓他在家鄉宜蘭推動地方創生,在「赫蒂法莊園」他帶過世界各地的旅人深度瞭解這一座醫美保養品的生產與研發技術中心,扶輪貴賓透過遊戲體驗和AI肌膚檢測機找到肌膚屬性和肌膚問題對策。享受以「天然、文創、綠能、歐風」為核心的園區。心靈療癒的午後,大夥兒跟一般遊客一樣在「夢土園丁」旅美藝術大師蔡爾平為赫蒂法莊園設計生命之樹造型的鏡池和夢幻吸睛的空中城堡前合照,留下美麗的回憶。
Gary推薦宜蘭精選景點之三:PP AE莊漢忠為藝術家夫人呂美麗女士創立了蘭陽地區第一個以精雕鄉土、生活、佛等三大系列為主題的精雕藝術館,館方只收門票,不販售作品,很特別。他們希望觀賞者欣賞作品的過程中因感動駐足!純熟的技術及刀工雕刻在黃楊木、黃金、琉璃等多樣材質,生活化的雕刻手法創出許多栩栩如生、微妙維肖的作品,得到許多國內獎項,藝術性受到各界的肯定!凡進入館內參觀的民眾都可以享用館方招待的咖啡或茶,二樓附設茶莊空間,更具特色。
以上三個宜蘭景點讓貴賓們處處驚艷,可惜時間有限,最後只能快快直奔機場,結束此次美麗但匆匆的台灣之行。
作者 基金會秘書處 獎學生聯誼會總會長 洪忠閎PP Kenny
提高中華扶輪獎學生們在獎學生聯誼會與世界的「關注」
2024-25年度,中華扶輪獎學生聯誼會迎來了意義非凡的第三十屆五區聯合交接典禮暨第十二屆菁英論壇,8月11日下午1時20分正式在高雄翰品酒店5樓浩瀚廳舉行。本次活動由總會長洪忠閎和五區分會長們共同舉辦,交接典禮傳承各分會歷年累積的經驗與繼往開來的精神。這次盛會不僅是過去一年辛勤努力的總結,更是展望未來的契機。在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朱秋龍PDG Porite以及全國與各區主委與副主委、副秘書長、基金主委的見證之下,完成總會長與五區分會長新舊任的交接。因應50週年頒獎典禮即將到來,董事長也呼籲今年度地區與受獎生應該在台灣北、中、南舉辦獎學生回娘家活動,強化獎學生與扶輪社友的聯誼,透過聯誼和服務一同凝聚扶輪人的力量,共同服務台灣與世界。
在前後任總會長與各區分會長的卸任以及年度規劃報告後,緊接著上場的是本屆菁英論壇。主持人由宜蘭大學副教授陳建樺博士(前受獎生,也為台北泰愛社社友Jeffrey)介紹主題以及講師。主題涵蓋了三大重要議題:「地方創生、基隆生活」、「從AIOT技術看見商機」、「從ESG角度看大環境的變化」。地方創生論壇由台北保安社社友 —— 莊鎮陽建築師Archi主講,旨在探索如何通過創新與協作,促進社區的可持續發展;前受獎生邱俞瑋博士主講ESG議題,主要強調在大環境變化下,企業在環境保護下應該如何應對;前受獎生也是新竹北區扶青社前地區代表沈威任,主講AIOT科技的應用則展示了如何將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融合,推動社會進步與生活質量的提升。以上三個議題,讓獎學生們能從自身專業出發去發想做出貢獻,並促進和講師以及扶輪社友們的交流。
當天來賓除了參與典禮的基金會幹部以外,還有屬於南區獎學生聯誼會範圍的3470地區以及3510地區的社友們來一同支持,包含佳里社、新營社、阿公店社、屏東東區社、屏東百合社以及高雄莘承社。晚宴時也請3510地區總監DG Alfred、PDG Anchor、IPDG PH Lai、DGN Nature一同為新上任的團隊獻上祝福與期許。
感謝甫卸任團隊,總會長鄭琳祥、北區會長翁子傑、新北區分會長李郁萱、西區分會長劉有為、中區分會長陳安富、南區分會長佘宸浠在2023-24年度為獎學生聯誼會帶來服務,帶領受獎生們度過精彩的一年;期許上任團隊總會長洪忠閎、北區會長郭柏亨、新北區分會長陳貞霖、西區分會長蕭長佑、中區分會長杜彥廷、南區分會長蔡明璋能夠傳承經驗,帶領受獎生們一起聯誼、服務。
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歷年來已經頒發超過5,845個碩士與博士獎學金,而受獎生理所當然成為獎學生聯誼會的會員,參考扶輪社的例會方式,以專業知識交流為基礎,每個月至少一次例會一起聯誼與服務。今年度上任的洪忠閎總會長,也是現任3510地區中華扶輪基金主委,高雄莘承社的前社長PP Kenny。高雄莘承社是以受獎生為主體在3510創建的扶輪社,已邁入第四屆,在3510地區的服務表現亮眼,目前受獎生社友人數11人,總人數32人。期待Kenny能夠搭起受獎生與扶輪社友交流的橋梁,促進受獎生們之間的交流之餘,也將扶輪的美好分享給受獎生。
作者 台北圓環社 周佳弘PDG Nelson
2024年8月31日上午,3482地區扶輪知識研討會在台大法律學院霖澤館國際會議廳舉辦。吸引了288位社員(包含15位扶青社員)報名參加。
第一場專題「世界級的知識庫 —— 扶輪國際年會」,由PP Toshi以親身經歷,分享他在新加坡國際年會所看到的一切,以及這一切所彰顯的扶輪精神與無窮盡的激勵;身處其中,不分國籍、種族、宗教、膚色、性別、語言,皆抱持同一扶輪精神與目標;從年會為第一次參加國際年會的社員所舉辦的行前說明會開始,進入友誼之家,參與開幕全會、第二全會、第三全會及閉幕全會,以及參加各種議題的分組討會,還有多采多姿的地主國家活動,結識世界各國扶輪社員,在國際年會中,再次確認身為扶輪社員的榮耀以及對扶輪的歸屬感。
第二場專題「國際年會 —— 扶輪嘉年華」,DG Jessica首先分享了參加2019年德國漢堡國際年會及2024年新加坡國際年會的經驗,尤其著重於國際友誼建立與國際文化交流。另就2025年加拿大卡加立國際年會,DG Jessica向大家介紹了2025年國際年會的會前會、地主之夜及特色活動的精彩內容,鼓勵社員繼續註冊報名參加。最後詳細介紹2026年台北國際年會的籌備及相關精彩地主活動,期許3482地區全體社員及早準備,以達成75%以上的社友註冊率的目標,希望透過2026年台北國際扶輪年會,再次見證台灣的熱情、親善與友誼。
第三場專題「國際扶輪職員的遴選」,由PDG Nelson整理國際扶輪章程、國際扶輪細則等相關規定,就國際扶輪組織架構(國際扶輪-地帶-地區-扶輪社、扶青社)及國際扶輪職員(按即社長、社長當選人、副社長、財務長、理事、秘書長及地區總監)遴選之資格、遴選時序、遴選方式及過程進行完整詳盡的介紹。
在每場專題演講後,均隨即進行有趣的Kahoot!即問即答競賽遊戲,現場扶輪社員有75%以上參與問答,除讓與會社員就各場專題內容進行反複練習以加強學習效果外,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將新科技運用在扶輪知識的學習上,完全符合國際扶輪近年來鼓勵扶輪變革的期盼。
聯合挑戰富士山紀實心得
作者 桃園西門社社長 陳建州Joey
國際扶輪台灣3502地區及日本2570地區聯合舉辦「台日聯登日本富士山」—— 台日扶輪友誼交流活動。經過多次計畫變更等波折挑戰及高達七次的行前訓練,期間有賴3502地區台日親善主委PP Isao辛苦居間聯繫,並獲得日本2570地區PDG高柳、PDG茂木、及金子先生大力支持及安排,終能成行和日本2570地區本庄社、秩父社做台日扶輪實質、有意義的友誼交流活動。到達日本首日,便獲得日方盛大隆重的歡迎晚宴,在雙方杯觥交錯間,加速升溫了彼此友誼熱度,也順利達成了台日扶輪實質交流使命!
此行,台日聯合挑戰攀登富士山,最終雖因考量攻頂當日凌晨,出發點九合目萬年雪山莊前風雨交加、狀況不佳,雖當時僅差一步之遙便能登頂(所抵達之九合目海拔3,460米,距離富士山山頂僅差316米),最後仍做出決議 —— 為了所有人的安全著想,還是毅然決然的放棄了冒險,不勉強登頂。但相信,「放棄並非失敗,而是扶輪勇士們負責任的最佳表現!」因為最重要的是,要確保身邊每一位扶輪勇士同伴們,都能平安歸來。而富士山能爬上海拔3,460米的九合目,也算是成功達成夙願囉!
「山永遠都在」,此行雖因氣候惡劣等不可抗力的因素而決定放棄登頂,但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品佳餚、飲美酒、歡樂友誼無限加溫!加上先前多次的行前訓練,大家都培養了深厚的友誼情感及默契,並建立起團隊互助合作精神,在攀登富士山艱辛的過程中,也能彼此扶持、相互鼓勵,並協助受傷的夥伴,幫忙揹著夥伴的兩個登山大背包並扶持一路平安下山。此時此刻,富士山上最美麗的風景,不再是壯闊的景色,而是我們這群彼此相伴、扶持、令人動容的台日扶輪勇士們!
在此也轉述國際扶輪3502地區PDG Archi在富士山勇士群組裡的一段留言:「順利攀登富士山峰,原是我們的衷心期待。過程收獲跨社情誼,卻是我們的最終禮物。一個陽光活動,讓我們有共同的方向,緊密走在一起,一路辛勞又歡笑。富士不登頂的缺陷美,是我們一輩子不能忘懷的美。我們在扶輪相遇,在富士同行,彌足珍貴。」
感恩所有熱情參與這次活動的每一位台日富士山扶輪勇士夥伴們,謝謝我們敬愛的國際扶輪3502地區DG Rehouse總監,第一天帶領我們前往與日本2570地區扶輪友社做實質友誼交流,並熱情贊助酒水(慶功晚宴時大家都開心喝到掛)。還有包括:PDG Archi、PDG Metal兩位前總監全程陪同我們進行台日交流及聯登富士山,特別感謝3502地區台日親善主委PP Isao、日方PDG高柳、PDG茂木、及金子先生等人的事前籌劃安排,能和2570地區本庄社、秩父社做實質有意義的友誼交流!
最後,非常期待有緣能與扶輪好友們,再一起相約爬山、交流,繼續我們未完成的扶輪友誼旅程。
作者 3521地區環境保護主委 台北百川社 閻發奎IPP Frank
根據統計,全球每年被亂丟的菸蒂就超過4.5兆根,每根香菸的濾嘴,平均需要超過10年才有辦法被自然分解。在這過程中會不斷釋出尼古丁及焦油等有毒物質流入土壤及海洋當中,造成動植物及環境莫大的危害。吸菸者習慣將菸蒂都丟入水溝,卻沒有想到菸蒂會隨著水溝直接流入海洋,成為第一名的海洋垃圾,數量遠比塑膠吸管以及塑膠袋還多…。
減少菸蒂落地流入海洋對環境及動植物造成的危害。讓我們攜手打造不再菸沒的綠洲。
8月25日(日)下午我們在台北市迪化商圈舉辦2024-25環境保護(不留餘蒂淨街服務)年度六次服務的第一次服務活動。
下午2時10分至2時半音樂快閃:3482地區歐亞社男高音PP Ezio及爵士歌手Sonia帶來五首動聽拉丁及英文歌曲博得喝采。
1. Quizas
2. Historia de un amor
3. New York New York
4. Parla piu piano
5. Tonight
音樂快閃後我們向在場的群眾報告國際扶輪3521地區不留餘蒂淨街服務的訴求:菸蒂不落地,環境更美麗。努力目標:培養中小學生從小愛護環境的好習慣與公德心。願景:希望台灣跟日本一樣乾淨整潔。
我們提供免費隨身菸蒂盒,希望大家將菸蒂放入菸蒂盒內帶回去丟棄,不要在外隨地丟棄,有抽菸的朋友可以跟我們工作人員領取免費隨身菸蒂盒,宣布完後,群眾中至少有15 位來取走了20多個菸蒂盒。
2時50分至4時20分兵分三路,三組三條淨街路線,基本上涵蓋了整個迪化商圈,東到延平北路,西到貴德街,南到長安西路,北到民生西路,每組大約20人(包括社友寶尊眷、社會人士、在校學生),每人手持夾子、飲料杯(裝菸蒂)及垃圾袋(裝垃圾),每組也配有 90 公分長的管道疏通爪(抓取水溝蓋下方的菸蒂,如同抓娃娃機的設計)。
實際參與者:63位
扶輪社友寶尊眷:20位
社會人士:10位
校長老師:5位
在校學生:28位(高中、國中、國小)
淨街成果:
菸蒂:估算30杯×@約250根=約7,500根(數量比以往少許多,猜想過去一週大雨將水溝蓋下方菸蒂都沖刷走了)。
垃圾:很多
最終,裝入三只超大藍色環保垃圾袋後接送到長安西路、環河北路口的清潔隊所在地。
沿途都有民眾對我們比讚說謝謝。原聲國際學院高中部同學也跟路人主動分享我們的訴求(菸蒂不落地,環境更美麗),未來我們會在迪化商圈店家張貼不留餘蒂海報並請店家幫忙發放免費隨身菸蒂盒。以此方式更進一步推廣「不留餘蒂」。
2023-24年地區秘書長Young分享說,現在社友們聚餐中途出來一起「移車」時都會互相提醒說,人家不留餘蒂撿得很辛苦,等下抽完熄火不要亂丟哦,自己帶回去處理!Young說:「這個影響力是有的。」
感謝Owin主委、Pony主委以及11個社的社友、寶尊眷們、歐亞社Frank、Roger,還有原聲國際學院高中部謝校長、4位老師及22位同學熱情參與這個有意義的淨街服務。
服務計畫主委Owin說,手上一隻鐵夾,守護社區環境整潔,期盼努力規劃和持續深耕下,很快影響並擴及全台各地。瑞昇社CP Kelly表示,期許2025-26國際年會前,台北知名景點迪化街能夠像日本一樣乾淨,越來越多人養成好習慣,環境會更美麗。
特別謝謝贊助支持的協辦單位:華齡社、天母社、雙溪社、洲美社、首都社、九合社、劍潭社、瑞安社、瑞昇社、百川社、仰德社P Denise、PP Joanna。
天氣炎熱,感謝大家頂著32-33度高溫不斷低頭蹲下撿拾菸蒂及垃圾,您們好棒哦,大家辛苦了,謝謝您們。
另外,特別感謝中安社IPP Serena Huang主委就讀高中的千金蔡語祺以及來自義大利的RYE交換學生Gulia Ocone,她們不僅參與我們的淨街服務,而且全程非常認真撿拾菸蒂垃圾,精神可佩。
讓我們繼續努力,為社會略盡綿薄之力,為扶輪提升公共形象。加油!
SPECIAL ARTICLES
黃錦梅前社長與老頑童林華新前總監的趣味小故事
作者 撰稿人:林乃莉前總監 PDG Nellie
日據時代大舅為了家庭生計當了日本軍伕。年僅六歲的母親與年長她兩歲的姐姐在馬路上提著籃子賣日式饅頭。路人常常好奇母親找錢靈光的數學頭腦,為了一睹她找錢的能力,而紛紛向她買饅頭。傍晚姐妹倆總是會偷偷留一顆饅頭帶回家全家分享。
一次大舅用辛苦賺來的錢買了一把鉛筆由日本寄給媽媽,媽媽在學校則發揮「超我服務」,只要鉛筆短到只剩幾公分的小朋友她就一人送一支。回家後沒有得到表揚,反而是一頓斥責。媽媽還是理直氣壯的反駁:那些小孩很可憐,鉛筆短到只看見手指與筆頭。
近水樓台先得月
母親在荳蔻年華時候,追求他的年輕人很多,其中不乏有透天厝看似家財萬貫的富家子弟前來提親,但是外祖母卻獨愛住對街又沒什麼事業的父親。她很有智慧的對母親說我欣賞他每天上班之前一定把腳踏車洗得乾乾淨淨的習慣,這個年輕人未來必大有作為。當時父親常到外祖母家與她噓寒問暖,宛如與自己的母親對話一樣,深獲老人家厚愛。父親多次提婚總被大舅婉拒,只因他看起來就是一個窮小子。
最終父親忍不住再度登門造訪:「到底要嫁或不嫁請講清楚,別讓我跑這麼多趟!」
民國46年5月5日則是父母的結婚日。(有時父親總開玩笑說:5月5日誤我一生),然在父親的回憶錄說道:身無分文,錦梅嫁給我是她一生最大的冒險。
婚後某一天,我的祖父突然向我父親說我們是基督徒,你的太太沒有受洗。父親面有難色,但母親悉知後說:受洗很簡單,只要到教堂頭上灑幾滴水就搞定了。
解決衝突與促進和平在媽媽的想法裡一切都很容易。父親看著多年前母親在教堂受洗的老照片若有所感的說:不受洗還好,怎麼一受洗後變成「恰查某」?
原來是小事!
當年父親在美國學校月薪美金$100,扣掉房租、飲食,尚有70美元,在家計上足足有餘。怎奈婚後四天,被國安局向校長警告父親是「思想犯」。校長在不得已之下,只好把父親開除。父親在家忍了四天才告知母親他失去工作。母親卻很樂觀的說:我還以為是什麼大事,不如我們自己開公司當老闆,不用再擔心被別人開除。
薪水事件
父母創業的第一個訂單是一位上海籍朋友在台灣標到的教會木造工程,朋友間互相信任,父親並沒有酌收訂金,卻引來工人流言蜚語認為可能拿不到薪水而不願工作,母親自信心滿滿對工人說:如果我拿到訂金,你們就好好做事,我才付薪水。
在母親與對方合理的談判,終於拿到訂金,爾後也建立了「僑大行」的名氣。
創業後因為公司的客人美國軍官為多,往往母親聽不懂英文就請客人在店面坐一下,急忙地騎著腳踏車把在工廠忙碌的父親叫回店面。最後忍無可忍,母親毅然報名學英文,此後不但沒有語言障礙。同時也奠定了母親在父親當上總監時與各國總監夫人們打成一片。
錢太多也不是這樣捐!
創業艱難,在家父的回憶錄裡寫著與母親攜手「逢山開路,逢水搭橋。」夫妻攜手一路擦汗而無怨言。共同努力下終創了一番事業。
1964年父親加入台北東區扶輪社成為創社社員之一。只要父親的IOU與扶輪有關,媽媽完全不過問。
2009年仲夏父親病逝,在諸多前總監的鼓勵下,以父親之名創設台北市華新扶輪社。母親也成為創社社員之一。甫創華新社時,母親只說:「扶輪社很簡單,重點是要捐錢助人。」當年毫不吝嗇捐了一筆金額不少的年度基金。PDG Frederick馬上打電話告知母親:錢太多也不是這樣捐,一定要有計畫。年度基金固然重要,但是捐贈在永久基金上更能保證地區每一年都有收入,孳息大約4%起跳,最高曾經9%,以孳息(亦稱為投資收入)贊助全球獎助金,在募款上輕鬆許多。
2011年前往芝加哥,個人冠父母之名成為AKS成員。看見父母的照片在芝加哥總部的牆上,由衷感受母親對父親的思念與扶輪基金會的貢獻。
2022年,母親問我是否願意成為AKS百萬捐獻,個人看法一切都是她的功勞,不如用Judy Huang and Ricardo Lynn的名字成為AKS Foundation Circle。2024年六月在新加坡國際年會時,目睹Trustee Chair PRIP Barry Rassin與RI社長Gordon McInally在台上表揚母親,此榮殊實至名歸,亦是我們後代子孫最好的榜樣。
何必與我有一樣的磨練?
今年八月陪同母親到南法河輪十日遊,難得母女有機會獨處聊天,母親的一席話:我曾經辛苦過,窮苦的人沒有必要與我有一樣的磨難,能幫助他們就是我的快樂。
母親年幼的時候曾經目睹自己的幼弟因為醫療缺乏而夭折,於是決定將自己的永久基金指定在疾病預防與治療。在根除小兒麻痺症也不手軟慷慨捐贈。甫自COVID-19橫掃全球,華新社參與全球獎助金高達14件。細數這些全球獎助金的服務地點剛好把地球繞一圈,每個案件都有母親善良的腳印。她很高興自己的捐獻幫助了哥倫比亞根除瘧疾,委內瑞拉醫院醫療器材,印度、泰國、尼泊爾醫院所需要的COVID-19醫療器材,非洲馬拉威醫院,烏干達洗腎中心以及肯亞5所小學水資源等等。
此外,最大的收穫即是國際友誼,許多國際社友總是問何時拜訪他們的國家,不要住旅館,要到他們家來作客。
回想父親擔任總監的時候(1984-85)當年的年度主題:「發現新的服務世界」Discover a new world of service。當時港台澳被劃歸為345地區。父親做總監公式訪問時,基於多年來的語言障礙,香港與澳門扶輪社友出席人數甚少,父親抱著即使台下只有一個聽眾,他仍然堅持他的演講一字不漏。語言能力上父親佔有最大優勢,因為廣東話與英文完全難不倒他。講台下由寥寥無幾的聽眾,慢慢變成高朋滿座,尤其父親的幽默,印象中父親很跳通,完全不遵守扶輪禮儀,一上台就用廣東話說:「各位男生女生大家好!」換得台下一陣笑聲,更拉攏345地區友誼。也因此奠定下香港與台灣合作全球獎助金時雙方都毫不猶豫互相支持。
頑童歷險記的啟示
童年父親給我一本最大的小說就是馬克吐溫的湯姆歷險記,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湯姆被罰刷籬笆,鄰居小孩站在湯姆後面竊笑與觀望一個被處罰的孩子刷籬笆,然而聰明的湯姆總是刷三兩下,然後往後站慢慢欣賞自己的「畫作」,此舉卻引來鄰居小孩紛紛回家拿油漆與刷子一起刷籬笆。馬克吐溫筆下的湯姆在扶輪社裡比比皆是,每一位領導人必須在服務上以身作則且樂在其中才能吸引社友的加入。偶有人問何謂扶輪四大考驗?父親淡淡的回答:把那四句貼在結婚證書上你就知道了!
準時是扶輪人的風範
女為悅己者容,每次扶輪聚會,母親總是精心打扮,父親用著讚賞的口吻說:That’s Beautiful。夫妻倆從來不遲到,而父親對我們的要求也一樣,只要聽到他如同軍令說:「出發了!」連滾帶爬也要趕上,否則自己坐計程車。一次與父母參加台北市東區扶輪社社慶,一聽到出發了三個字馬上緊跟在父親背後,突然間聽到一個響屁,忍不住嘀咕:走就走又何必放屁?父親頭也不回:「增加速度!」
有父母的風範個人也學習任何扶輪聚會一定要準時,一次參加社慶,陰錯陽差忘了寫日期,秘書長打電話來在下正在做飯,鍋鏟一扔馬上趕到。上台的第一句:「遲到就是遲到沒有任何理由,多說僅是浪費大家的時間,在下IOU加碼!」台下一陣掌聲,賓主盡歡。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父親生前常說,加入扶輪社只不過是學做君子罷了,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黨。我的母親常常直言不諱,期勉自己及社友不要曾經擔任某些職位,而覺得「官位大」。智者求其實,愚者求其名。台灣扶輪社友匿名巨額捐款不勝枚舉,個人最大的感動,往往是為了全球獎助金募款,匿名巨額捐贈的扶輪長輩:還差那麼些何必到處募款,差額我全部補上!在下深深一鞠躬:「謝主隆恩。」
母親也有同樣的精神:全球獎助金募款時間迫在眉梢,不要拖拖拉拉,差多少我補即可,天下沒有困難事!
作者 台灣扶輪駐地記者 3482地區台北中城網路社 PP Dolly杜孟玲
Even一路宣導根除小兒麻痺最後一哩路,在高山之巔,在群巒中上下三溫暖,期間甚至也曾發燒病過,台北社友們的心始終懸著。不負眾望,Even展現超堅強的毅力。最後,以87天,完成單車騎乘天數81天、距離約12,500公里、總爬升超過原先預估的90,000公尺,來到101,105公尺,橫跨中亞8國的壯舉,他做到了。
2024年8月22日熱情接機
感謝天、感謝地!終於平安歸來!為終結小兒麻痺騎到終點塔吉克與阿富汗的邊境,完成艱辛創舉,Even將小兒麻痺口服疫苗瓶埋進土中,象徵性地表示小兒麻痺這個疾病將進入真正根除的階段,期盼未來全球的任何一個角落將不會再發生此一疾病。
桃園機場看到一輛誇張多的行李車,堆疊得幾乎和滿臉落腮鬍的Even齊高。久別的親人、社友,接機時竟有人無法控制地哭了起來。
王媽媽,緊緊挽著Even的手,舒鬆的眉宇間是樂開懷的慈母心,不必再日日擔憂了。
2024年8月23日14:30-15:40記者招待會
休息一晚,緊接著由國際扶輪3482地區主辦:「根除小兒麻痺最後一哩路,山神王慎志橫越亞洲凱旋返台記者會」,在TVBS等十多家媒體一字排開的仗陣中舉行。下午,感人的信念,陸陸續續網路傳頌英雄山神回來了。
2024年8月23日第一場歡迎晚會
以「根除小兒麻痺‧最後一哩路‧創造希望之夜」做為歡迎極限單車選手山神Even完騎,凱旋返台慶祝晚會。
同時,也是一次成功的慈善拍賣晚會,會場中,Even沿途的紀念照、這趟穿過的車衣、車鞋、車架、紀念衫、紀念T恤等等,由拍賣官3480自行車隊前隊長PP Ruca大秀主持功力,真厲害,大家搶購一空。
「Defy Advanced Pro 0」和「TCR Advanced Pro 0」這兩台車座騎原本捐贈者預定最後送給Even當紀念,然而Even認為這是為END POLIO 而贊助的,希望拍賣所得最後也能挹注到「根除小兒麻痺」基金裡面,所以慷慨捐出。國際扶輪對於「根除小兒麻痺·最後一哩路」的騎乘,一向有「你騎1公里,我捐1塊錢」的歷史傳統,所以,僅管車身尺寸不同,但這兩輛車被山神加持過,義意自是不同,車友們一聽說釋出拍賣,早就引頸期盼,對於壓軸的競拍相當熱情。拍賣所得377,600元全數為最後一哩路盡最後一分心力。
2024年9月1日山神王慎志Even萬里單騎慶功茶會
引薦Even 入扶輪社的日城社CP Volvo李志剛特地和社長 P Ryu劉國連為社友籌辦歡迎茶會。相信經典樂團伴著視障回憶系歌手PP Dreamer林信宏開場唱出365里路歡迎頭戴社友親手編製象徵桂冠花圈的Even走紅毯進場,沿途要求和偶像照相的請求從進門到上台一直不斷,大家都是熱情的鐵粉。會中,成功以國際扶輪根除小兒麻痺運動的標準「你騎1公里,我捐1塊錢」,讓社友、寶尊眷們一同迎接公益英雄歸來。
英雄難為
其實,英雄不是鐵打的,是和你我一樣的血肉之軀。在抵達終點後,連日來累積的疲勞如釋重負,跟家人報完平安後,就昏睡直到隔天8月21日早上才傳出這個喜訊。
原本以為回到台灣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早上十時時,只要外在的溫度稍微熱一點,就開始頭昏眼花。一定要回到冷氣房,皮膚才可以正常調節,沒想到半夜拉肚子,經檢驗是細菌性感染,就像類似之前在西藏的狀況。眼看下午記者會、晚上的餐會、拍賣會就要開始,他不能讓一路支持他的社友失望,堅持面對。吃點藥穩住症狀,下午明顯緩解,到晚上,藥效過了,狀況甚至更糟。
雖然87天的行程已結束,只因深切體認他自己是推廣根除小兒麻痺的大使,最後一哩路尚未完成。幾場歡迎活動,只要一上台分享,只要有社友要求照相,雖然渾身不舒服卻馬上脫去外套,他要秀出手臂上END POLIO的臂章。這就是Even,讓現場瞭解他狀況的社友們看在眼裡很是心疼。
伯樂群
千里馬也要有伯樂賞識,才能一躍千里。Even 算是有福的人,先在3480自行車隊遇到CP Volvo,建議加入扶輪社,以扶輪廣闊深邃之力,實現完成自行車橫越5大洲的夢想。
時任總監的IPDG Coach表示:不管什麼單位有什麼需要,譬如甚至很多學校他也不是校友,因緣際會,只要有機會,能力許可。原則上對於地區82社的提案一視同仁,計畫要詳備,安全要無虞,都會支持。
為什麼個人以數百萬元支持Even一個活動呢?IPDG Coach表示應是大家互相有緣分。Even有他龐大的粉絲群,默化力量,慢慢開花、結果,那才是我們的目標。
他第一個提案是橫越非洲。因人身安全、簽證困難、戰亂頻傳等等風險係數太高,加上交通不便必須搭配坐車、飛機,不像單車為主題的初衷,很快有了非洲不可行的結論。一個月後再度提出橫越亞洲的方案,這次看來總體可行,而極限運動是特定專人才能完成,非Even 莫屬。
以安全為第一考量,一個人獨騎太危險,應該要有一台車隨行保護,因而衍生要有司機、領隊和當地導遊等等人事和費用。選擇社友山富旅行社也是基於信任的基礎,旅行社配合編排一個客製化的行程服務,對山富說來也是很特別的經驗。
一路從新加坡出發,一直到中亞,捷安特都有團隊可以協助和服務。配合國際年會在新加坡舉辦很盛大的啟航儀式,果然得到很多出席新加坡年會領導人和社友們的祝福。總監對Even深具信心,還沒開始便策畫想為他接風,想這次如果沒有去中亞,可能也沒有機會再有機會去一趟中亞,會很可惜。一心想辦法過去塔吉克那邊把他接回來,但是十幾天的假實務上大家很難調配時間,只能改變形式,依樣盛大歡迎Even凱旋回國。
雖然不是非洲,但一樣艱巨。最主要在超過一半距離的中國這一段。所以,出發之前就知道是一關關難題,Even修正再三,對這個路線十分熟稔,附上備案確保大家更放心。
出發後,FB、IG上的訊息牽動每個關心者的心情,IPDG Coach表示在87天裡每天看臉書、滑手機,在 Line群組上Even會每天用影片、照片報告狀況,他看一兩周之後就覺得都有在走,應該是持續進行,沒有什麼很不好的消息傳回來,一切沒有問題。雖然覺得一定會完成,還是會擔心天候、注意氣象報告。聽到他生病,也很著急聯絡當地社友,所幸團隊努力,醫藥順利取得。其實,第一Even自己有備藥,第二當初都會選擇小鎮或者是縣城中心,所以取得可利用資源容易。比較難得的經驗是東南亞這一段有很多社友提供支援和鼓勵。
團隊
三維地形可以看出多處路段太凶險,難怪唐玄奘走了17年。
後段騎到新疆,經人告知才知道是玄奘當年走的路線,Even有感而發:團隊的合作非常重要。西遊記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悟淨,各有各的角色、功能和貢獻幫助玄奘取經。此行從新加坡出發,除了從台灣來的領隊和Even兩人是固定的班底之外,每到一個國家或地方就會換導遊跟司機。其實,一開始很擔心團隊能不能夠一起到西藏。
所以每一站Even都會詢問新團隊成員:你們海拔最高的經驗值?新疆開車的師傅,青海西寧人,海拔2,000多公尺出頭,又是土生土長好幾代,比較快適應高原環境。導遊雖是東北人,夏天在西藏,冬天三亞帶團,常常要帶客人去山裡轉轉,像岡仁波齊等地,最高也能上到5,000公尺,接近6,000公尺,他們兩人是沒問題的。看起來最弱的就是兩個台灣人,海拔經驗最多頂到3,000多公尺不到4,000公尺。按常理因為運動員身體需要氧比較多,一般說來運動員反而容易高山症。還好從頭到尾Even只有一些輕微症狀。
支持的力量
1. 這次是Even自己請戰,請戰之後,全心只想著完成這件事情。剛開始一種肩負扶輪人的任務,是一個使命,那種感覺支持著。身心煎熬的時候,會想著總監、CP Volvo、秘書長、社長、社友和團隊,大家一致支持,持續支援。想著想著,繼續往前,不能辜負。
2. 可能是過海關時疏漏了打氣筒,6月25日加碼一小段景洪捷安特補貨,和店家大姐小聊得知她的三弟也罹患小兒麻痺。8歲時,她跟二弟都有吃到一種甜甜口服疫苗,輪到小弟時,藥不夠,沒吃到又感染得病,造成小腿萎縮,生理上永久性的傷害,也因時常被欺負造成心理上雙重傷害。純樸、友善又樂天的她很自責,如果當時她給小弟先吃,或許能避免弟弟不幸的人生。當她知道Even用騎行,為根除小兒麻痺基金募款,心中充滿了感激,她深切瞭解弟弟因感染小兒麻痺過的很辛苦,所以不希望再有人為了這疾病而苦。
3. Even 沒有結婚,沒有小孩,卻在小朋友身上看到無限的可能。每到一處,看到當地的小朋友那麼的開心,那麼的快樂,能夠自由自在地用健康的四肢去做任何事。如何能夠為所有的孩子們再多盡一份力,那種感覺始終縈繞。給孩子健康是最基本的,Even之前也經歷受傷的苦楚,只是躺在醫院五天而已,不能動的時候,感覺像五個月、五年一樣煎熬。當一個孩子沒辦法自由自在活動的時候,勢必放棄很多,包括希望。所以,一定要為孩子們走完這一趟。
4. 小兒麻痺病毒主要影響5歲以下兒童,導致畸型、癱瘓且可能致命。國際扶輪與世界衛生組織WHO自1988年開始根除小兒麻痺症,現今只剩中亞地區還有少數小兒麻痹案例。騎乘途中聽聞25年未通報小兒麻痺個案的加薩走廊發現小兒麻痺第2型(cVDPV2)病毒,以哈雙方因而兩次暫時停火7天,讓加薩超過64萬10歲以下孩童接種疫苗。此事,讓這趟騎乘展現根除小兒麻痹最後一哩路的決心更形重要。這次與國際扶輪社3482地區一起為End Polio 終結小兒麻痺慈善募款而騎,謙卑地表示:左思右想一個只會騎車的我,這是唯一能為他們做的。
期間,曾遇到的困難?
1. 經歷西藏高原下到新疆海拔大概1,000公尺,烏魯木齊大約海拔800公尺。然後上到天山,下到南疆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海拔接近1,000公尺,再上到帕米爾高原,然後進到中亞上面,之前在雲南海拔也有2,000公尺,所以幾乎有快兩個月的時間都是在高海拔。所幸身體機制奧妙地被打開,而能適應當地的環境。
2. 西藏段每日都有驚喜,除了體能上的挑戰,更多的是來自意志。快缺氧時,海拔5,000m以上碰到下山驟雨時,還有許許多多的狀況必須立刻決定喊停,還是繼續前進。過往經驗的累積、攜帶裝備得宜,以及對自己狀態的瞭解,不能逞強,才能解決問題,安全下樁後,還有下一站挑戰。
3. 在新疆有一小段,確實曾經天人交戰。本來預計清晨七時鐘出發,比較涼一點約20多度,走獨庫公路先騎110公里到山腳下,11時左右就到了,還可以休息4個小時,結果早上10時,溫度差不多38-40度,抵達時已經下午快1時。午餐後爬天山,溫度來到50度。爬到山頂還要再騎70-80公里。雖然那時很熱,沿路沒有植被,安全是重要的考量,並且天色也晚,但終究沒有要求多休息,默默地、慢慢地往山上爬,下午3、4時,海拔已經到2,500-2,600公尺,溫度還高達37度。對正常台灣登山客來說,約兩百公尺降一度,此時應該20多度到30度會比較舒服才對,結果不然。想說頂峰海拔3,500多公尺,繼續慢慢騎,樂觀以為溫度一定會降下來的,所以不打算放棄,離山頂大約十幾公里的時候,天人交戰要不要結束,想著、撐著、踩著,結果晚上八時多才到。
附近的山都有閃電打雷,就烏雲靠近再加上體力消耗蠻多,最後雖只剩下下山20多公里左右,為了隔天或是之後的行程,毅然下達終止令,主動提出上車。是全程中唯一沒有騎完的。
一天下來騎了200多公里,當天碼表上面顯示最熱是中午53度,真熱。然後山頂是13度,所以那一天的溫差是40度。
諸如以上,出發時,每一天要騎幾公里?到哪裡?都已經設定好了,上路後才發覺一路難以想像的多變要應付。
4. 沙漠的天氣是詭譎莫測的,有時晴空萬里,下一秒遠方天空就開始灰濛濛的,空氣中夾雜著非常細的沙塵,不只前方能見度降低,同時也要戴上頭巾遮住口鼻;這都不是最麻煩的,下雨時一定要把雨具全部穿上(浴帽、雨衣、雨褲),因為雨夾雜著沙塵,和淋泥沙浴沒什麼兩樣,時間久了鏡片上都是沙,視野都看不清楚,要時常下來清洗鏡片,才能繼續前行。
5. 騎乘路線從寮國進到西雙版納之後,就慢慢進到雲貴高原,到四川盆地,已經騎五千公里,全程1/3多一點,只能算暖身,又要進到後面最難的青藏高原上面。在成都之前,身體狀況都準備好了,所有的騎乘的資料都表現非常好,是持續穩定成長中。最大的攝氧量可以到70多,算是業餘中的中上水準,結果過了昆明得到A流,狀況很差。最差的大約是騎五公里的上坡。跟團隊約好每15公里休息5分鐘。結果被問:很熱,要不要休息?一停下來,就趴在車上眼冒金星,眼前一片暈眩,人很喘很喘。那海拔大約1,300m-1,500m,溫度38.4度。若身體不能扛住,很容易高原反應,唯一解藥就是下山,那麼那段路程就整個不行,做白工。
6. 西藏那一段若遇問題,需改走當初設定的另外一條路從成都繼續往北,走河西走廊進到新疆,因為要穿過整個戈壁讓全長比走西藏還要遠。
7. Even可以很耐熱,但是很不喜歡很熱的感覺,熱會讓人整個心率上升,影響運動狀況。路程中花費更長的時間,騎乘的時間拉長,運動表現降低。人也會像是一個太陽能板,身體一直吸熱,熱到晚上會睡不好,整個晚上會一直在排熱。一直流汗讓整個床單都睡到濕掉。而隔天還有同樣艱困的行程,所以千萬不要用到B plan。
曲終心不散,山神王慎志下一次極限挑戰任務會定位哪裡呢?他的心願是要橫越五大洲,現在已經完成四個,就差非洲,對,太難了。但是,他是勇者,他是扶輪之子,請大家持續關注山神的最新動態,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作者 台中大屯社朱魯青PP Idea
扶輪注重團隊精神
社友們從事社區善舉服務時,一定會以團隊精神熱心投入。
作者 土城社 朱福民PP Thomas
在土城扶輪社第31屆授證(2014-2015)及新舊任社長職員交接典禮上,有「新任社長致辭」這個程序,程序表上排列的時間只有三分鐘,我不記得我講了什麼了,只記得我講過一句話:「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一天!」
其實,人的一生中能夠感覺到自己還不錯或者還好的日子並不多。倒是面臨低潮的孤獨、無助,甚而至於走入絕境,不知能否突圍求生的焦慮與恐懼,碰到的倒是不少。
因為是做生意的關係,凡是企業皆有生命週期。從創業初始,一路走來,真的是披荊斬棘、蓽路藍縷,充滿了各式各樣的挑戰,公司能夠存活三、四十年的,已經非常不易。
記得經濟部曾有統計,企業能存活超過十年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如果是存活了三十年以上的,大概只剩下百分之五了吧?換言之,百分之九十五的企業到了三十年,就會關門大吉、消失不見。
雖然資料不見得正確,總是說明了台灣自一九六○年代經濟起飛以來,因為是以中小企業的發展為其主力,體質基本上並不是那麼的健全。企業三年一小病、五年一大病,十年內就夭折的大有人在。
所以能夠在扶輪社待上二、三十年以上的社友,真的是很幸福的,表示在事業上有相當程度的穩定與成就,才能持續不斷的支撐扶輪的服務志業,否則自己都顧不好了,如何能進入扶輪社幫助別人?
所以說,入社十三年後,能夠當上社長,在數百人的扶輪前輩、長官、親朋好友、來賓的隆重典禮上,被稱為「大會主席」,成為焦點、受到大家由衷的期望與祝福,怎能不是「最光榮的一天」呢?
回想一下,做一個中小企業主,除了自己娶媳、嫁女,或者對著自己的員工訓話外,什麼時候會有機會,當著滿是醫生、律師、教授、社會賢達、行業精英、企業老闆的盛大、隆重場合中致辭、講話呢?尤其是在有國際扶輪的日本、韓國友社參加的時候,各國國旗飄揚、國歌響起,掌聲雷動的壯懷激烈氛圍下,真的就像在開國際大會一樣,當在唱著自己國家的國歌時,而你居然正就是那位偉大的「大會主席」時,真的會被現場的氣氛感動到呢!
以前所有的成就,不就是只有賺了點錢嗎?或者讓子女出國留學了?或者在尾牙上大方的犒賞一下員工、或者買了一幢裝潢漂亮的大樓後,急著找一些朋友來「秀」Show一下,因而所獲得的一些快樂與成就感嗎?
君不見多少沒有經過社長經歷洗禮的新手,剛上台講話時,拿著講稿的手一直在抖動嗎?就是因為沒有在較大場面上講話的訓練,才會有以致之的。但經過一年的訓練後,哪一個不是語驚四座、行雲流水的演講高手呢?
其實,一生中最光榮的一天並不見得只是這麼一次而已,每個人都會有幾次自己在回憶中認為是最光榮的一天。
我在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畢業時,因為同學們尊重我年長,獲選為「畢業生代表致辭」的那個畢業生,也獲派為「畢業生代表領取畢業證書」的那個畢業生代表,而且承蒙師長們的不棄與同學的愛心與禮讓,賜予了我在一個典禮中珍貴的兩次代表機會。那天,真的也是「一生中最光榮的一天」,可惜那時的手機攝影還不普遍,不像扶輪社的授證大典,並未留下清晰而完整的紀錄,只有讓美好的一切,長埋記憶之中了。
還有一次,碩士畢業五年後,又取得博士學位,碩士校方研究所在校友會中頒發給我「傑出校友」獎,這雖非為正式的一個獎項,只是鼓勵一位年紀不輕的校友,「終生學習,足為楷模」,但我也深以為榮,在台上說出了「今天是我一生中最光榮的一天」的這句話,畢竟這是我在正常年齡的求學過程中,從末享受過的尊榮。
因為我除了小學六年成績還算在前幾名之外,初中雖然讀的是中部名校「省立台中一中」,因為迷上武俠小說,功課甚不理想,以後唸高中,考大學。當時大學聯考的競爭非常激烈,大約十一萬人報考,只有不到兩萬人能夠擠入大學窄門。進入東吳大學後又以為可以「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每天玩合唱團、話劇社等社團,又翹課、看電影,功課一落千丈,直到大學三年級才迎頭趕上,知道了怎麼唸書,並開始拿獎學金。但即使如此,大學實實在在唸了五年,比一般學生多唸了一年,令我吃足了苦頭,也在心中留下有一天一定要雪恥圖強的強烈意識。
現在想想,仍然心存餘悸,因為當時台灣生活普遍困苦,早點畢業,可以早點就業賺錢,多讀一年,就會多增加一年的開銷,非同小可,對於已經不容易供我唸私校的父母兄姐來說,尤其是雪上加霜。到今天我都還感覺深深的內疚,有時也會夢見不能順利畢業的惡夢。看看現在的學生,還刻意「延畢」,真是價值錯亂,不知今日為何日也,還是時代變遷,另有不得已的傷痛與苦衷?
這就是中小企業主的寫照,這些最光榮的一天,都不是發生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小企業的經營是孤獨的,所有的成就只不過是賺了一點錢的快樂,相對的輸贏、風險與抉擇,可以說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所以到現在經常還或多或少的,看到社友在無意中透露出他們的驕傲是在金錢的獲得方面。也就是所謂一個人的「核心價值」,仍然表現在有多少金錢這個層面。因為還不能感受到人生的價值,其實是不斷的接受挑戰、突破,進而從「利己」昇華到「利他」,完成「自我實現」的終極目標,也就是從「助人」中獲得最大的快樂,把「付出」視為人生最高的價值。
也許這就是「志業」與「事業」基本上不同的地方吧?所以在扶輪社獲得的快樂是「眾樂樂」,而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成就是「獨樂樂」,到底是那一種「樂」讓你更快樂呢?這也許就是為什麼這麼多人要加入扶輪社這樣的公益團體的原因,也就是這個社團迷人的地方,這些可能是當了社長後比較深刻的體會吧!
其實,能夠認識大家,能夠認識這麼多志同道合、事業成長過程相似而又具備同樣價值觀的社友,今天這一刻已經確定無疑是「一生中最光榮的一天」了。
作者 虎尾中央社 劉淑媛PP Shally
輔導一個新的扶輪社是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過程,這個過程除了吸收新的扶輪社友,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成為優質的扶輪人。身為地區新社擴展委員會的一員,我們的使命不僅是擴展扶輪社的數量,更是要確保新社友能夠認同扶輪精神,並在這個平台上發揮最大的潛力。以下是創社過程中的幾個關鍵要素:
一、克服尋找新社友的阻礙1. 沒時間:時間的確是一個大挑戰,但它也是我們改善和提升的契機。如何善用時間是一種學習。我們可以通過引導讓潛在的扶輪社友瞭解如何有效利用時間,舉例說明現有的服務計畫與扶輪活動使他們瞭解時間安排的兼容性,從而接受加入的意願。
2. 個性不適合:社團如同一個小型社會,每位成員都有獨特的個性和需求。扶輪社提供了一個多樣性的職業平台,可以讓每位社友根據自身的職業特長和興趣發揮影響力。透過與潛在社友的深入交流,我們可以幫助他們瞭解扶輪社多元、平等、包容的文化,可適應不同的個性特質。
3. 人情壓力參加很多社團:對於已經參加多個社團的人來說,加入新社團會增加他們的負擔,參與度也不會太高,這時讓他們瞭解扶輪精神的價值和獨特之處更顯重要。
4. 經濟壓力:扶輪社的確會有一定的財務投入,但我們可以鼓勵潛在社友以靈活的方式參與,根據個人能力進行出錢出力,或參與社內的募款活動。扶輪的精髓在於服務和聯誼,我們應該強調這一點而不是僅僅關注經濟負擔。
5. 家庭責任:家庭是每個人的核心,扶輪社活動著重家庭聯誼,藉著社友們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進行聯誼。
二、強調扶輪的優勢
1. 優良的扶輪形象:扶輪社以優良的形象和全球影響力吸引了眾多志同道合的人。這種形象不僅提升了社友的榮譽感,也讓他們在參與扶輪活動時感到自豪。
2. 增添生活樂趣:扶輪活動不僅是服務地方的平台,也是充滿樂趣的社交活動。透過例會或地區的服務讓社友們在服務、聯誼中找到滿足感。
3. 學習與成長:加入扶輪社不僅是服務的開始,更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在扶輪社中,社友們學習如何運用組織計畫各項活動,並將自己的力量與他人結合,共同推動地方的發展。
4. 服務與影響:扶輪社的服務計畫不僅在財力上的支持,更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應該幫助新社友理解這種服務的特別之處,以及它對個人和社會的深遠影響。
5. 擴大視野:扶輪社是一個全球性的社團,社友們能夠與全世界的扶輪人連結,擴大視野並汲取不同文化和經驗的精華。
三、培養優質扶輪社
新的扶輪社在初期社內文化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強調扶輪的核心價值使每位新社友都能內化這些理念,並以此為基礎提升他們參與的意願。
為什要成立新社?強化現有的社不是最該做的事嗎?這是目前最常被討論的問題。創新社是因應社會需求變化的必要手段,新的社產生新的文化可因應不同社區潛在社友的需求,讓更多優秀的人加入扶輪。
透過有效的策略,我們可以克服困難,發揮扶輪社的優勢,並且通過培養優質的社友,讓每一位成員都能夠以加入扶輪為榮。這不僅能夠提升個人的價值,也能夠促進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目標是讓扶輪社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影響力的社會力量,並且讓每一位社友都能夠在這個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價值。
作者 台南安南社 蔡文斌PDG Robert
民國(下同)63學年度第1學期,在台大法律學系開始第4年的課程。
本來,王澤鑑老師接掌法律學系主任,認為應該加強大一學生的語文與國學造詣,法律學系遂改制為5年。
59及60學年度入學者,入學是5年,但實施兩年,發覺聯考錄取分數降低,改回4年畢業。
那兩學年度入學的同學,錄取時是5年畢業,卻因制度更改,變成4年畢業。那兩學年度的課程,教與學,都有很大的困擾。
62學年度即將結束的63年7月間,桂裕教授在中央日報撰寫一篇方塊文章,大意是:教書是誤人子弟,與其由別人誤,不如由我來誤。
桂裕是海歸的海商法名師,很有學問,但內地口音太重,學生根本聽不懂他在講啥。
同為內地來台,實務界來授課的姚瑞光、陳樸生等,卻講得很精彩。
91學年度開始,應聘在成大講授〈法律與生活〉的通識課程。迄今第22年,目前是兩班,一班〈法學緒論〉,一班〈基本人權案例分析〉。各250人。都是秒殺的課程。
教學的前3年,在意學生對我的教學意見調查。後來發覺,給我好評的,大部分是評給好分數的;給我負評的,顯然是被我當掉或評給較低分數的。
往後的日子,我不看調查意見,我依舊認真更新教材,認真教學。不遲到、不點名、不早退。
有沒有誤人子弟,是天地良心!因為一批批非法律本科的成大學生,在兩學分課程中,應該都已擁有基本的法學素養。
21年了。享受教學自由的基本人權。
學生們也享受學習自由的基本人權。21年來,徜徉於成大校園,在憲法講學自由的制度性保障(司法院釋字第380號解釋參照)下,我的教學自由與學生的學習自由,從來沒有基本權的衝突。
有關基本權的衝突,可參看台灣台南地方法院103年度易字第373號刑事判決。在該判決,法官支持學生的言論自由權,不認為毀損成大光復校區大門英文字體的學生,構成毀損罪,而侵害成大的財產權。
作者 台北百齡社 黃維敏PDG Tommy
每一種職業分類表示該社員的主要事業或職業活動,該職業分類亦賦予這位社員在其職業上保持扶輪提倡的崇高道德標準。
均衡的社員組成
扶輪社社員應多元化,社員組成也需均衡,避免過度集中單一事業或某些專業。同一職業分類現職社員人數不得超過社內現職社員總數的百分之十。有些歷史悠久的扶輪社可能現有遞補的職業分類已經不夠均衡,應即檢討並設法達成均衡的社員組成,以利未來發展。
因應世界潮流及網路蓬勃發展,2019年立法會議通過職業分類限額由各社理事會決定。
作者 台中大屯社 陳怡德PP Computer
1.吝嗇,小氣。如:慳吝。
2.短缺。如:慳澀。
3.乖舛;多磨難。如:命慳。
緣慳一面:無緣相見。
緣慳命蹇:緣分淺薄,命運不好。
音「醋」
植物名,槭樹科,落葉喬木或灌木。葉掌狀深裂,對生。秋冬時變黃或紅色。冬春兩季之間開花,果實為翅果。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溫帶地區。
學名:Acer serrulatum Hayata
科名:槭樹科
別名:青楓、中原氏掌葉槭
作者 潮州社 丁天降PP Austin
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 ,1882-1945年)他是美國歷史上,連任總統職務四次,知名度很高的一位總統,他的一生極富傳奇的色彩,第二次世界大戰(交戰時間從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軸心國家為德國、義大利、日本等。同盟國為美國、英國、蘇聯、法國、中華民國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所進行的規模最大、傷亡最慘重,造成破壞最嚴重的全球性戰爭。世界有60%的國家捲入戰爭,戰火遍及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等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北冰洋等四大洋展開戰門。1939年9月1日,德國侵略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5月13日,德軍進入法國。六星期後,法國投降。5月19日,德軍抵達離英吉利海峽只有50英哩處。5月24日,被包圍的盟軍實施了敦克爾克(Dunkirk)大撤退。占領法國後,德國空軍在法國北部集中,8月5日後,德國對英國進行大規模空中打擊。英國損失了四分之一的空軍飛行員,幾乎所有英國工業重鎮都遭到襲擊,倫敦從9月7日至11月3日連續57個夜晚遭受轟炸,英國空軍也不時在夜間轟炸歐洲大陸。德國登陸英國的企圖失敗。1941年6月22日,德國對蘇聯發動突襲,蘇德戰爭爆發。嚴冬中成千上萬的德軍死於嚴寒的冬天和蘇聯反攻。8月中旬,德軍包圍列寧格勒,同時用砲擊和空軍進行轟炸。包圍了90天,約100萬平民死亡,80萬死於飢餓。1942年7月17日,德軍150萬兵力進攻史達林格勒,戰爭爆發,這是歷史上最血腥的戰役,大約有200萬人死亡,其中50萬是平民。戰役之後,德國人漸漸喪失了戰爭的主動權。1945年4月16日,蘇聯紅軍德國的柏林戰役開始。4月28日,墨索里尼被義大利游擊隊處決。4月30日,希特勒在自己的碉堡中自殺。5月2日,蘇聯紅軍估領柏林。5月8日,德國無條件投降。
北非戰役1940年至1943年5月13日,共有25萬軸心國士兵被俘虜。在太平洋戰場,1939年,日本軍隊試圖從滿洲進攻蘇聯,很快就被蘇聯和蒙古的混合軍擊敗。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在珍珠港的美國太平洋艦隊,美國被拖入戰爭。4天後,德國也對美國宣戰。日本暫時先贏,盟軍的攻勢加強;1942年4月,空襲東京;6月中途島海戰,日本海軍遭到了毀滅。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本宣戰,百萬大軍進入中國東北地區,中國及盟軍轉入全面反攻。8月6日美機在日本廣島、8月9日在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死傷慘重,8月15日,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最終以軸心國的徹底失敗而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造成9,000萬人傷亡,直接軍費開支11,170億美元,物質損失40,000億美元,是人類歷史上的空前災難。同盟國最終贏得勝利,拯救了人類文明,徹底打敗法西斯統治,恢復了世界和平。戰後,殖民體系瓦解,加快了世界歷史發展進程,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願人類痛定思痛,不再爭霸權,和平共處。
富蘭克林羅斯福說「置之死地而後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寫照縮影,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戰領袖,早年宦途不甚得意,但在30歲那年,因罹患匪夷所思的小兒麻痺症,竟使他的一生事業有了很大的轉機。當時,他甫於紐約州長角逐中敗陣下來,福未至,禍不單行又全身癱瘓;但羅斯福卻不消沉,他在病發後對記者打趣地說:「我患了小兒麻痺一事,確實是非常滑稽有趣,但我倒很樂意代替我兒子罹患!」由於半身不遂的影響,家族們都執意羅斯福退出政壇,可是他卻常對前來訪問探視的友人笑談:「你不要以為你是來看一位殘廢者,我在任何一個回合中都可以擊敗你!」秉持此一信念,羅斯福在性格上、氣質上幡然大變,連一度想和他離婚的妻子也不得不由衷稱讚「小兒麻痺症給他帶來堅忍不拔的勇氣與無止盡的活力,而這些都是他過去所未曾有的;他自己思索出生活上各種基本的道理,同時也領教了不少難能可貴的教訓與堅忍弘毅。」羅斯福病後東山再起,一帆風順地登上紐約州長和入主白宮的美國總統寶座,一直到1945年4月12日因腦溢血在喬治亞州蒙主恩召歸天,是在總統任內期間,時年63歲。羅斯福都不曾離開政壇,也不曾退縮。
全世界不少國家發行郵票紀念羅斯福,由於他是一位著名的集郵家。羅斯福說道:「倘若人人皆喜愛集郵,則世界將無紛爭」的傳世嘉言。
兩位羅斯福總統都是馬年出生,相差24歲,他倆都為美國立下了汗馬功勞,豈不是神的安排乎。
作者 台北北區社 賴東明PP Brain
該廣告在介紹理事長了德寺健二的著書,名為《回歸年輕2》。
該書公開了「免緊張療法」,至於新事實,在廣告上,有列舉如下:
血液的pH之正常化/病情之根源,氧化壓力降低/細胞與粒線體回歸年輕,免疫力會上升/成長激素、雌激素等返回年輕荷爾蒙在增加其體內分泌!
至於書上的這些新事實,影響了有老花眼,高血壓,糖尿病,怕冷症的讀者。他們的感謝聲連連,如下:
- 苦於視野欠損,60歲男,怕開車,在雨天或夜晚裡,現在不再感到不安。
- 頻尿而無法熟睡,70歲男,每天睡眠時要上好多次廁所,現在不再有。
- 惱於高糖值,60歲男,HbA1c值有驚人改善,睡得很熟,體重減輕。
- 苦於鬱症不眠,60歲女,在家時一直悶悶不樂,如今可單獨外出,享受旅行,改善良多,家人也感高興。
- 手腳動作困難,50歲女,發抖的手漸好,也能走動,也能享樂羽毛球。
- 不安於血壓,脂肪肝,70歲女,血壓值趨於正常化,肝臟數值也獲改善。
- 惱於老花眼,60歲女,視力變清楚。
總之,對社會有價值之事,該做,也多多益善。
作者 台北民權社 張志忠PP T.C.
人生是否有意義?是否無意義?這兩種爭執一直在存續的,時至今日讓我有唯一的欣喜頓悟的是,人來世間非為無意義的空過,一定有他個別串接的特殊因果跟使命;反之,若僅就人生無意義而言,就只能說一句話:「人自始沒來沒去」,若此,生命實也不需來,也不需去,生命的來去到底是為什麼呢?說一句不客氣的話,生命既然自始不需出現,但生命卻仍然流轉在生滅不斷中,這其中,必然有某種繫牽原因,引導著生命一直流轉下去,一直下去,一直下去,從沒停止過;這樣的實質生命流轉現象,讓我們勢必回頭再找那存在的繫命根源和那若有若無的旨意在哪裡?在佛覺的方域中明析剖理下,逐漸能夠掌握命蘊理路及生命的真相,大地給你的是一盞智慧的燈,教你自己尋找回去的理路及軌跡,若是不成功,就再來,今世不成,背載印記著業果密碼來世再來,只是境界不同,又將是不同的考驗,苦或是不苦、酸或是不酸、喜或不喜都得自己親身嚐過。
偶住在人間的暇滿閒搭,我認識了扶輪,是透過朋友的介紹,後來朋友先離開了扶輪,我卻留下來了;我問我自己,我為什麼留下來呢?尋尋覓覓仔細尋找,原來我是受到扶輪四大考驗所吸引著,也感受到人生紛雜品類不一,扶輪有他的一套制度篩選品類進入扶輪系統,基本上能入扶輪的人及成員,應該是初具規範跟人品增上等流,這是吸引我仍然留在扶輪的基本原因,再來,扶輪社的宗旨是在「濟人所窮及集體行善」,這在紛擾的世界中,的確是難能可貴。
人的生命長度實在是非常有限,能活著好好活著、健康的活著,已著實在不簡單,若能善用目前這健康或亞健康的身體,為自己、為社群、為世人做一點善事善行,這也是讓我們的所餘生命不會空過,既然我們不想空過,那就找一條路,就像扶輪這條路好好的做下去,做到不能做,貫徹善心圓滿善事。藉著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直躍入社會群眾中,播散扶輪的善舉與善義。讓人竟然發現,在社會中還有許多人、團體及社團不為名不為利,人人盡己之力且日以繼晷,只求為社會大眾濟貧扶弱的光能接續下去;如此,在扶輪善之光芒的照耀下,其存在價值始能為人珍惜及流傳;自此,每位扶輪人必能無愧於天地行走宇內每個角落。扶輪人具有生命意義的芒光,在人間扶輪運轉中,必然可以得到綻放。
作者 台中社 林允進PP Propeller
年輕時為了「造船夢」遠赴東京大學,1980年取得船舶工學博士,回到台大任職六年,因想學以致用而棄教從商,在1986年創立「般若科技公司」,受蒼天照顧由一台拼裝的CAD/CAM三次元銑床,開發三次元曲面的小螺槳技術開始,一路上憑藉工程師的本性一一克服各種難關,開發出水上摩托艇的葉輪,獲得當時最大的水上摩托艇公司的訂單,才使公司得以立足,然後開發船外機不銹鋼螺槳,再開發鋁合金螺槳,噴射推進器提供給世界上之大廠,並且自創品牌在全球換修市場上佔有龍頭之地位。在2013年為了內人身體健康而成立「大古鑄鐵公司」利用精密脫腊技術生產鑄鐵壺及鍋具,在國內已有12家店,今年在Dallas成立分店即將進入國際市場。在2020年在高雄興達港成立「大方船舶公司」,開發生產鋁合金遊艇,預計在2025年可以開始量產。本文想分享「開創新事業的心路歷程及經驗」給年輕工程師,如何由構想到發明新產品,如何生產、測試到量產上市,如何打入國際市場成為世界知名品牌。
在學校學習到的金屬材料、材料力學、流體力學、推進系統、造船原理、船舶設計等在創業過程中經常會用到,至於模具設計與製造技術、精密鑄造技術、鋁合金擠壓鑄造技術以及各種加工技術都是在創業之後再用心的去學習。當這些技術融會貫通之後,就可以得心應手的開發新產品。例如在學校學習到CAD/CAM只是用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的概念。在工廠中你要懂得伺服馬達轉一圈的信號要和機械前進量一致才能寫程式。例如滾珠螺桿的螺距是5㎜,伺服馬達轉一圈是2000信號,要加裝減速比2:5的齒輪於螺桿和馬達之間。因此我可以設計一台葉輪之栓槽(spline)的半自動加工機。這關鍵技術才使葉輪可以量產。
當我要開發船外機螺槳時,國內射腊機台太小,所以去美國加入精密鑄造協會學習技術,自己設計開發大型專用射腊機台,以及後來的自動沾漿淋砂機再連結輸送帶系統才能使大型螺槳可以量產。當我去德國參觀「世界鑄造大展」回來,決定要開發鋁合金螺槳之擠壓技術,利用國產機器加以改良,經過不斷改進模具克服了技術瓶頸而得以成功。如果要向國外購買最先進的機器,非常昂貴而且未來維修會有困難,目前我們的機器設備,自己的技術人員都可以維修,這樣才能維持競爭力。
至於鋁合金船舶的開發,我要打破傳統,利用建築鋼構加以蒙皮的原理,建構出高強度、大浮力,快速滑航艇,可以作為居家遊艇或觀光遊艇或是小型渡輪用,利用自建碼頭可以在興達港內作各種測試,同時開發艏推、艉推系統,電動推進器、大型噴射推進系統,以及自己研發的冷風扇及馬桶設備等。
我在1995年至2005年在美國邁阿密設立分公司,一方面測試螺槳性能,一方面打開市場,是創業成功很重要的一環,也曾經到韓國、澳洲、義大利測試螺槳,如今可以在大方船舶測試,已經開發一種稱為「先驅(INDUCER)」的螺槳,可以提高性能。以上是我「學者創業」的經驗分享,希望能對工程師們有所啟發。
本期「封面人物」是扶輪基金會AKS Foundation Circle會員黃錦梅前社長,內文由她的女兒林乃莉PDG Nellie撰稿,寫出了扶輪家庭服務社區與世界人群的快樂,也道出了在生命中不畏任何磨難的堅忍毅力,恰似蘇東坡詩詞中所描述的「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的豁達與智慧,特此介紹給扶輪社友們閱讀,祝願全體社友們在照顧自己的事業與家庭之餘,秉持扶輪社的服務精神,能夠造福更多世界上正在受苦,急切需要幫助的人們。
本期另一位接受專訪的人物是台北日城社的王慎志Even社友,他為了實踐扶輪社「根除小兒麻痺End Polio」的目標,以實際行動向世界證明了他的決心,他用了87天,距離12,500公里,完成了自行車單騎,橫跨中亞8個國家的壯舉,向世界宣告國際扶輪對「End Polio」的決心與期待,這種堅忍不拔的毅力與精神,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在此也專訪介紹給各位扶輪社友們閱讀。
我們扶輪社人才濟濟,藉由扶輪月刊陸續加以報導,希望社友們會喜歡,若能有所啟發與借鏡,那就更是月刊編輯們所馨香祝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