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世界遺產候選地系列之十八──澎湖群島的石滬群
回扶輪月刊 2022-07月號
作者 ‧ 編輯部 ‧
分享至
「石滬」是用石頭堆起如城牆般的心型圍籬,只有一個正對潮流的開口,它是一種利用潮汐的傳統陷阱式捕魚法。石滬在潮間帶堆砌兩道弧形圍堤,利用漲潮時讓魚蝦蟹蚌貝類隨著海流游進石滬堤內,退潮時躲在石滬的孔隙中,被海堤阻隔無法游出,就無法回到海裡。
澎湖群島在日治時代的紀錄有64座島嶼,但據最新調查資料顯示,總計有90個島嶼,其分佈水域最長約60公里、最寬約40公里,海水深度是北淺南深,因此愈往北端的島嶼,潮間帶就愈寬廣,其石滬的數量也愈多。
在澎湖群島的一市五鄉範圍內,北邊白沙鄉的石滬數量最多,根據2006年的調查報告所載,吉貝島周邊的石滬就有92口之多,是分布最多的島嶼,因此自古有「石滬故鄉」之稱。
根據史料所記,澎湖最早有關石滬的歷史,可追溯到清康熙35年(1696年)「台灣府誌」所記載,當時已有一大口二小口的石滬。一直到20世紀中葉,石滬漁業都還是澎湖最重要的潮間帶的漁撈活動。
石滬的形成需要採用適當的石材來砌築,若要達到最佳的效益,還必須要有大潮差、強風浪,以及較寬廣的潮間帶等天然條件的配合。因此建造方法也需要一些技巧,通常會聘請專業的「滬師」負責打造,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採用澎湖特產玄武岩做為主結構,將方形的百斤巨石做為底部基石,長型的小石塊則用於築滬牆。有了基礎結構之後,再用當地潮間帶的石塊將滬體整個圍覆起來,這就是所謂的「亂石砌」工法。這種工法也不是隨意擺置亂石,而是經過滬師精算過潮汐、海流才決定石塊的角度、位置與孔隙的大小間隔,最後才將每個石塊放置在適當的位置。
施工時滬師就在岸邊監督工人以斧頭敲鑿石塊,若現場附近石材不夠,漁民們會使用舢舨或以廢棄杉木捆成木筏從外地運來石材。因為修建石滬需要質量較重的石塊,因此優先選採玄武岩,其次以白化或團塊狀的微孔珊瑚遺骸來建造,並以質量較輕、片狀或枝狀的珊瑚填補空隙。
填造石滬的石頭有些重達上百斤,因此除奠基或下層的石頭能藉用海水的浮力,靠個人即可搬運,其餘就需要使用繩索,由多人分工合作才能吊到滬堤上面。通常施工時間會選擇農曆四至五月之間東北季風接近尾聲的季節,這個時候颱風也不多,潮間帶作業也較為穩定,是最適合工事作業的時段。
討海是風險度極高的工作,我們的先民能夠運用潮汐打造石滬,以逸待勞,讓魚群自投羅網,坐收漁利,這也是我們祖先的智慧世界上採用石滬捕魚的技術以台灣最多,據悉全世界的石滬不到600座,而澎湖現有574座以上的石滬群,其中吉貝嶼周遭至少有109座,在全世界密度最高。台灣本島則以桃園新屋沿海最多。其他在澳洲、夏威夷、密克羅尼西亞、芬蘭等地都有文獻的記載。亞洲地區如日本、泰國等太平洋諸島也有石滬的分佈。但是全球的石滬遺跡中,澎湖就佔了95%之多,可以說是全世界的石滬王國。
位在澎湖七美鄉有一座名聞遐邇的「雙心石滬」,被視為愛情永恆的象徵。曾被孤獨星球(Lonely Planet)推薦為全球「十大秘密島嶼」的第七名。由於兼具人文資產與特殊景觀的特色,而被選為全球百大美景之一。
在捕魚方式不斷更新的現代,由於環保意識的抬頭,「築滬捕魚」成為最合乎保護生態的捕魚方式,使得「澎湖石滬群」更凸顯石滬文化的重要性,因此獲得文化部列為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