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1945年,是一個烽火瀰漫的大時代,那年的2月下旬我出生在東京杉並區一處寧靜的住宅區。兩個星期後美軍大肆轟炸日本,東京首當其衝,造成嚴重的火災及傷亡。此後開始一連串的空襲,我們不得不遷往鐮倉我舅舅的別邸躲避戰火,直到戰爭結束。
家父李公朝舟,字法楫,祖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縣湖頭鄉,據譜載係康熙御前重臣李光地(字晉卿,號厚庵,曾任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諡文貞,追贈太子太傅)後裔。家父出生於台北,志學之年即負笈東瀛,先後就讀東京目白中學校、武藏高校及中央大學法學部。畢業後赴滿洲國任職,曾任興農部參事官,並兼任台灣的祥大商事會社社長及豐南貿易、三和產業、德定合資等會社常務取締役。
戰後家父奉召回台加入台灣省長官公署團隊擔任專門委員兼任貿易局接收要員。我則於5歲時才和母親搭船回到台灣。家父由於不適官場文化,乃於接收工作完竣後即告引退。隨即擔任祥大貿易公司董事長及陽明山煉磺、意文化學、義成皮革、華榮機械等公司常務董事。家母出生東京,為秋田藩望族佐竹本家之後裔,東京青山學院文科畢業、擅長古典音樂、茶道、花道等。

大學畢業後即奉召入伍擔任空軍後勤單位補給官,度過了一年輕鬆無憂的軍旅生活。退伍後先在日商工作,未幾旋即赴日就讀明治大學法科大學院,取得法學碩士學位,並滯日工作數年才返回台灣。
由於過去在日商工作的歷練及機緣,我很幸運地取得了日本最大的油壓系統廠家之台灣總代理權,這是一項擁有幾乎 100% 市場佔有率的產品。因此在如此優渥的條件下,我開始自行創業,成立了「信懋股份有限公司」。經營了30幾年之後,自覺年事已高,加上市場環境的變化,才決定告老退休。
在我事業最忙碌的1989年,承蒙好友楊明達兄的引介,加入正要成立的「台北中山扶輪社」。扶輪社對我並不陌生,因為我的表叔是台北西區社社員、世交李超然、郭家盛等都是當時台灣扶輪的領導人。李超然世叔獲悉我加入扶輪社之後,即帶我至西區社出席,並送我一本1968-69年日本355地區總監前原勝樹所著的「扶輪入門」一書,這本書就成為引導我投入扶輪運動的啟蒙者。


扶輪假如沒有善意的社務服務,只是「社交」;沒有善意的職業服務,則只是「營利」;而沒有善意的社區服務也只是「施捨」;沒有善意的國際服務,只不過是「外交」事務;同樣的,沒有善意的青少年服務,也只是博取年輕人的歡心。因此凡事以「善意」為出發點,才是真正出自內心的服務。
因此在商業上我們要以購買者的立場來販賣商品,在服務業我們要以受惠者的立場來服務,也就是凡事都要以對方所需要的立場來設想,才能達到服務真正的價值,也能確認自己對社會的意義。
我希望以這些理念激勵各扶輪社,設計最有價值的服務計畫,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完美的達成一年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