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扶輪全球獎助金徵文發表(下集)
台北達仁社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3522地區台北達仁社

Sue Wun溫淑慧


親手服務最有感!
近年參與全球獎助金服務之心得感想
全球獎助金是一種募款制度,是扶輪人籌募大規模服務計畫經費的重要方式。自參與扶輪獎助金活動以來,從擔任主辦社的主要聯絡人,到後來在3522地區擔任全球獎助金主委,至擔任地區的獎助金小組主委(DGSC),已有六七年。我深刻體會到,基金會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系統,讓全球各地的扶輪社都能利用這個平台籌募服務資金,誠為扶輪人之福。然而要能成功申請全球獎助金,需掌握四大要點:瞭解規則、遵守規範、務實執行、親力親為。若能秉持這四大要點,當成功申請後,歷經執行階段,直至結案,親眼看到服務計畫改變人們的生活甚至人生,那份感動,會永久伴隨著我們!我們扶輪人完全能夠透過全球獎助金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
1. 必須瞭解規則
經常看到各方社友說,申請全球獎助金很困難,而事實上也確實不容易。但是如果先瞭解了規則再進行申請,其實也並不那麼難。目前根據觀察,所謂的失敗或困難,絕大多數是因為主辦方負責申請的社友們,對於申請規範一知半解,就直接開始申請,甚至與社福團體談好了就拍胸脯打包票,要去請錢來幫忙做公益。這是萬萬不可的!
申請全球獎助金,首先要熟悉扶輪基金會的規則,包括申請資格、資金配比、計畫要求及報告義務等。申請者可透過扶輪國際官方網站的「Global Grants」頁面、獎助金中心(Grant Center),以及《全球獎助金手冊》與《扶輪基金會獎助金條例》獲取相關資訊。
對於華語社友,3522地區網站提供中文版文件參考,幫助理解規範。此外,扶輪學習中心(Rotary Learning Center)提供免費線上課程,協助申請者熟悉獎助金運作模式。
申請過程中,地區獎助金委員會是重要資源,可提供申請指導及資金分配資訊。但應注意,地區的委員會成員皆為志願者,申請者應主動負責,而非完全依賴地區支援。
2. 必須遵守規範
申請全球獎助金不僅要瞭解規則,更要嚴格遵守基金會的規範,確保資金被妥善使用,計畫順利推動。這些規範包括財務透明、定期報告及審查程序。
所有資金須專款專用,所有支出須有完整財務紀錄,並開設專門銀行帳戶管理資金,避免混用。此外,主辦社需提交進度報告與結案報告,確保計畫成果符合預期。未按時提交報告,可能影響未來獎助金申請資格。
基金會會不定期審查計畫,包括財務文件審核、現場考察等。申請者應與地區獎助金委員會保持聯繫,遇有疑問即時尋求指導。
獎助金資金來自全球扶輪社友的捐款,承載著捐助者的信任。若違反規範,不僅影響扶輪社未來申請資格,甚至可能損害基金會信譽。因此,申請者應保持服務初心,避免將獎助金視為單純資金來源,而忽視其公益本質。
3. 必須務實執行
申請全球獎助金不只是寫出計畫,更重要的是確保計畫可行、能夠落地執行。這需要確認計畫符合當地需求、擁有合適的合作夥伴,並具備明確的時程與資源規劃。
許多社友熱衷於提出創新計畫,但我們應先問自己:這個社區,真的需要這個計畫嗎?全球獎助金的目的不在於完成「好看」的計畫,而是要真正解決社區問題。例如,捐贈電腦給貧困學校看似有意義,但若學校缺乏穩定電力、教師不具備電腦技能,設備最終可能無法發揮效益。因此,應先進行社區評估(Community Assessment),確保計畫符合實際需求。
計畫的成功也仰賴可靠的合作夥伴,如當地政府、學校、醫療機構或非營利組織。他們不僅提供專業技能,也能協助計畫執行與後續維護。例如,若要在偏遠地區建設淨水設備,但當地無水利技術團隊,即使資金到位,設備仍可能無法長期維護。因此,應積極建立夥伴關係,確保計畫每個環節有人負責。
此外,全球獎助金計畫通常需一到三年完成,因此須制定清晰且可行的時程表,並準備應對突發狀況。例如,若原計畫採購海外設備卻遇供應鏈延遲,應有替代方案,如尋找當地供應商或其他合作機構,確保計畫順利推動。
4. 必須親力親為
全球獎助金的成功,取決於申請者的投入程度。申請社應主動參與計畫的每一環節,而非將所有事務交由合作機構負責。扶輪社不是單純的資助方,而應是計畫的積極推動者。
有些社友認為扶輪社提供資金,執行責任應落在合作機構,甚至將社福機構視為「受僱單位」,這樣的態度有失扶輪精神。此外,部分社友自認經驗豐富,對基金會的規範置若罔聞,甚至在發生爭議時與基金會人員爭執,這不僅影響計畫執行,也可能損害扶輪的形象。
成功的全球獎助金計畫,需要扶輪社從頭到尾親自參與,包括計畫規劃、合作洽談、進度追蹤及成果評估。這不僅確保計畫順利推動,也讓扶輪社友真正參與服務,體現扶輪「超我服務」的精神。
結語
全球獎助金是扶輪社推動國際服務的重要工具,申請成功的關鍵在於:瞭解規則、遵守規範、務實執行、親力親為。唯有確保計畫可行、符合需求、資金透明、執行嚴謹,才能讓這項制度持續發揮影響力,真正改善社區生活。希望所有扶輪社友都能善用這個機制,發揮最大的公益效益,讓扶輪的影響力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