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扶輪全球獎助金徵文發表(下集)
阿公店社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3510地區阿公店社

PE Teacher陳彥心


高雄西北濕地廊道棲地保育及教育推廣計畫
本社去年的扶輪全球獎助金計畫:「高雄西北濕地廊道棲地保育及教育推廣計畫」,相關焦點領域為「環境保護」,台灣部分由主辦社阿公店社攜手3510地區的11個友社共同參與,協辦社為3470地區及Rotary club of CheongJu,執行單位:社團法人台灣濕地保護聯盟〈濕盟〉及國立中山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計畫經費10萬美金。
計畫的緣起及動機:雖然濕地僅覆蓋地球表面的一小部分,但濕地是不可缺少的系統,因為濕地是地景的動脈和靜脈,他們富含大自然豐饒的資源且對人類生活至關重要,是水源和天然水質的淨化器,更是地球上最大的天然碳儲存庫,更重要的是,濕地對人類賴以維生的農業和漁業影響甚鉅,可以說沒有濕地的世界就是沒有水的世界,若此人類則難以生存。
本計畫的涵蓋範圍為高雄的洲仔及援中港濕地面積為36.7公頃,其中重點區域為16.5公頃。洲仔濕地及援中港濕地皆由濕盟向高雄市政府認養維護管理至今約20餘載,更分別通過營建署「國家級」(洲仔)及「地方級」(援中港)重要濕地,以及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等雙重認證,不僅在重要物種保育上扮演積極角色外,同時也兼具環境教育、蓄水防洪、景觀遊憩及碳儲存等重要功能。然而,近來發現濕盟是無償認養兩處濕地,每年須自行提案申請政府計畫補助且另外籌募資金以進行棲地保育工作,但在近年政府「濕地保育經費大幅縮減」的情況下,難以提供濕盟足夠的資源執行完善的環境監測來投入對應的生態復育作為,人才訓練培養更是困難。
有鑑於此,本計畫的推動對於洲仔濕地及援中港濕地復育以及建立「濕地永續經營與科學化管理模式」至關重要,本計畫擬運用各式監測設備及輔助系統,協助濕盟針對濕地水資源、生物資源、植生環境、溫室氣體排放等面向進行監測與評估,進而採取各種棲地營造工作,最後,本計畫亦規劃搭配相關教育訓練及活動推廣,培養濕地管理及環境監測之人才,並強化一般民眾對於濕地生態保育的瞭解與重視。
利用「扶輪全球獎助金」來協助「改善濕地」的計畫,因為以前沒有同樣的案例可供參考,因此有一種摸石頭過河的感覺,感謝濕盟及國立中山大學水資源研究中心團隊的幫忙才得以送件,但還是困難重重,因為剛開始撰寫時的方向未能完全符合 RI 的要求,因此需要不斷調整內容,修改到有點「懷疑人生」,後來通過了,覺得非常有成就感!我認為要正確、有效率申請到全球獎助金的秘訣在於,要瞭解RI的法規與在意的點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量化」及改善前與投入全球獎助金後,是否有改善,不然寫再多,也只是徒勞無功。
目前溼地的設備皆已裝設完畢,管理及訓練費的部分依政府計畫之分配,第一期50%(合約簽訂後支付)、第二期30%、第三期(成果報告完成後),目前前兩期已支付,前些日子接獲RI的通知「期初報告已通過」,真是開心!
本計畫在投入扶輪全球獎助金後,具體成效如下:
  1. 透過建置自動監測系統,未來計畫結束後仍可長期持續不斷提供環境監測資料以供管理之參考;讓洲仔濕地及援中港濕地達到永續經營,也造福整體高雄市民。
  2. 可讓社友及眷屬、一般民眾瞭解台灣濕地保育的概況與重要性,對於濕地在生態系統及人為環境中扮演何種角色,以及濕地存續對人們生活有何關聯性,可以有基礎的認知與理解。
  3. 藉由濕地管理與調查監測的相關課程訓練,期望培育種子人才,未來計畫結束後將有機會協助濕地推展相關保育工作。
  4. 強調從做中學,在真實環境中進行教育、邊學邊玩,期望以具有趣味性、互動的方式喚起民眾對於濕地保育的興趣與關注。
  5. 棲地管理及調查監測設備器材更新與補充有效取代人工監測,預期在未來可有效改善棲地維護管理之效率與品質。
我是這個計畫的負責人之一,我的任務是翻譯與回覆資料及報告給RI,起初看到這個計畫充滿密密麻麻的資料、艱深難懂的設備名稱及用途,還有非常複雜的報價單,真的有些可怕,尤其改了又改的申請文件還不得其門而入,真的有點沮喪,但是後來看到利用全球獎助金來改善濕地所造成的成果,就覺得非常的欣慰、有意義,目前只剩下「期末報告」,相信越來越順手的我,應該可以漸入佳境、順利完成。雖然申請扶輪全球獎助金需要投入不少心力,但它能為社區及後代子孫帶來福祉,因此絕對值得全心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