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月刊 2022-03月號
2022/03/01  閱覽數 3002  單一章節 分享至
一、世界扶輪資訊
ROTARY WORLD NEWS

社長文告


各位親愛的扶輪改變者:
去兩年來,我們已經克服許多挑戰並改變無數生命。這一年來大家如此努力透過「一個帶一個」計畫讓扶輪成長,令我備感欣慰。成果是社員人數大幅成長。讓我們繼續維持這個動力。
2020年3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冠病毒COVID-19成為全球大流行病。兩年後,我們必須繼續運用我們在疾病預防及治療這個焦點領域的經驗來協助世界各地的人對抗這項持續的挑戰。疫情不斷打破所有預測,可是我們不可畏懼不前。我們的工作太重要。我們也必須撥出時間給彼此,我呼籲各位註冊參加休士頓的2022年國際年會。
我們可以運用我們的資源來幫助最容易受傷害者,持續在世界建立希望及擴展和平。新冠疫情對女孩造成的影響尤其嚴重;在疫情滿一年時,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執行長亨麗艾塔‧佛爾(Henrietta Fore)說:「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來舒緩對女孩及其家人的傷害。」在一年後,這項需求依然殷切。疫情對女孩有特別的影響──阻斷她們的求學之路、削弱她們的求職前景,並造成童婚及人口買賣增加等其他可怕結果。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資料顯示出我們的行動為何很關鍵。在2010年代,消除童婚這種風氣的行動有長足進展,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全球減少了2,500萬件童婚。不幸的是,疫情逆轉了這些正向的發展,因此,在2020年代結束前,將有1,000萬名女孩將淪為兒童新娘。
這就是我們「賦予女孩能力」(Empowering Girls)這項重點工作為什麼這麼重要,我很開心在今年的線上國際講習會,社長當選人珍妮佛‧瓊斯(Jennifer Jones)承諾要讓這項提案再延續一年。在我的旅行中,我親眼看過許多傑出的扶輪社計畫支持我們「賦予女孩能力」的目標。可是所有扶輪社員都知道真正的改變需要持續多年的長久努力。這是我們全球獎助金及鎖定焦點領域所採取之行動的力量。
我鼓勵各扶輪社在擬定獎助金計畫時去構思創新的方法來賦予女孩能力。我們改善女孩教育、醫療保健,及經濟機會的每個行動都會大大影響她們能否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有機會就可創造希望,有希望就可解決世界各地衝突的根本原因,為永續的和平奠定基礎。
我們沒有人知道新冠疫情會持續多久──身為一個數十年來努力不懈根除小兒麻痺的組織,我們比大多數人都更瞭解我們前方的工作有多艱難。這就是我們為何要保持聚焦在可能做到的事──不要對我們過往的生活方式感到戀戀不捨,而是要充滿希望展望未來,運用這個機會來「以服務改善人生」。我期待與各位一起延續我們的善行。


Shekhar Mehta
梅塔
國際扶輪社長


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文告


讓乾淨飲水流遍全世界

在18世紀中期
,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寫道:「水井乾涸時,我們才會知道水的價值。」
此時,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許多人都把水視為理所當然,因為我們有幸住在有許多乾淨飲水的地方。可是對世界各地數百萬人來說並不是這樣。聯合國估計有20億人──大約地球上每4人中有1人── 缺乏有安全管理的飲水。全球有將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無法使用有安全管理之廁所及衛生設施的地方,將近有三分之一缺乏附有肥皂及乾淨用水的簡單洗手台。
在即時訊息及太空旅遊的時代,居然還有這麼多人我們無法讓他們取得水資源及用水衛生設備(WASH)等必需品?
扶輪正在處理;WASH計畫是我們焦點領域中資助金額數一數二高的計畫:自2014年起,扶輪社已經辦理超過2,100項與WASH相關的全球獎助金計畫,使用1億5,400萬美元的基金會資金,影響無數人。
此外,扶輪與美國國際開發署的WASH聯盟已持續超過10年,乃是扶輪在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計畫之外的最大結盟關係。扶輪及美國國際開發署總計已投入1,800萬美元的WASH資金在迦納及烏干達等國家推動全國等級的大規模策略性行動。這份聯盟關係結合美國國際開發署發展專家的專業知識及扶輪在地方的領導力及倡議,在數百個社區找到可行的、永續的WASH解決方案。詳情請參見riusaidwash.rotary.org
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的主題是「地面水:讓看不見的被看見」。這正是一個適切的時機,讓扶輪社可更深入瞭解WASH議題並集體採取行動來建立及維持擴大全世界取得WASH服務管道的動能。扶輪社員可以分享我們在全球各地服務對象的故事、經驗,及WASH需求,讓大家多多關注影響我們的在地WASH問題。
扶輪社及我們基金會持續努力讓社區擁有乾淨水資源及可用的衛生設施,讓我們引以為榮。可是我們不可停下腳步。
這個月,讓我們留意在世界各地的朋友是否水井乾涸或是缺乏廁所或肥皂。扶輪有資源、合作關係,及熱情來改善全球數百萬有需求者的WASH服務。最重要的,我們有人力── 你和我──可以讓一切成真。
澤恩 JOHN F.GERM
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
插圖:Viktor Miller Gausa


2022國際年會──實體考察
雖然休士頓的天際線主要是玻璃帷幕大樓,但它在4萬英畝的面積上仍保有超過500座公園及綠地。在你6月4-8日來出席國際扶輪年會期間,考慮利用該市的戶外休閒選擇。如果你要鍛鍊身材──或只是想呼吸一些新鮮空氣──處處都有機會。
位於市中心西方約4英里處的紀念公園(Memorial Park)是休士頓佔地最廣的公園;幾乎是紐約市中央公園的兩倍大。這座公園的前身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訓練營地,內有超過30英里長的慢跑及散步的步道、世界水準的高爾夫球場,及其他運動設施。這座公園也是休士頓植物園及自然中心(Houston Arboretum and Nature Center)的所在地,在這裡可以利用有解說資料的「棲息地健行步道」來觀賞當地特有的植物及動物。
年會會議中心附近有水牛河口公園(Buffalo Bayou Park),以它橫跨的蜿蜒水道而得名。租一艘輕艇或獨木舟沿著河口慢慢划。或是租一輛腳踏車穿梭在紀念休士頓建立的亞倫登陸點(Allen's Landing)等地標及沃夫橋(Waugh Bridge)橋下的蝙蝠群之間。這座寬廣的公園有花園、野餐涼亭,還有附設立體遊樂設施的休憩區,適合闔府光臨。
如果你寧願看著專業人士揮汗運動,你運氣很好:地主籌備委員會已經規劃好觀賞休士頓發電機(Houston Dynamo)足球隊及休士頓劍齒虎(SaberCats)橄欖球隊的比賽,都是在6月3日。購票請至houstonri2022.org/events
撰文:John M. Cunningham
詳情及註冊請至convention.rotary.org。


連結者──社長當選人珍妮佛‧瓊斯準備好領導扶輪邁向活力、多元的未來

攝影:Monika Lozinska

長當選人珍妮佛‧瓊斯 (Jennifer Jone)在伊利諾州伊文斯敦國際扶輪世界總部的辦公室感覺與前任社長不同,可是這完全不是因為7月1日起她會成為扶輪首位女性社長之故。在牆壁上掛著最近朋友送她的禮物── 一張可刮除的黑色地圖,讓瓊斯可以記錄她在未來兩年所造訪過的每個扶輪地點。去年9月我們談話時她剛就任社長當選人2個月,在地圖上,只有芝加哥露出來── 有許多規劃好的活動都因為新冠疫情升溫而取消或延期。今天,瓊斯是唯一在扶輪總部18樓辦公的人。在她門外的辦公室隔間裡沒有電話鈴聲,沒有手指敲擊鍵盤的聲音。你可以在扶輪理事會會議廳裡連續側手翻觔斗也沒有人會注意到。
瓊斯與她的訪客──《國際扶輪英文月刊》資深撰稿人黛安娜‧薛柏格(Diana Schoberg)及資深編輯傑佛瑞‧強森(Geoffrey Johnson)── 以手肘互擊打招呼。然後,他們在她的辦公室隔著辦公桌坐下來,討論她未來一年的願景。瓊斯說:「如果你開始思考扶輪影響世界的力量要如何倍增,我們就不是一個社團,而是一項運動。」
瓊斯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Windsor)的Media Street Productions的執行長,也是當地溫莎-羅斯蘭(Windsor-Roseland)扶輪社的社員。(她的丈夫尼克‧卡拉亞西奇(Nick Krayacich)是百週年廳La Salle Centennial扶輪社的前任社長,最近剛當選為4600地區的總監指定提名人。)她公司的專長包括製作廣播及電視節目、拍攝企業及非營利組織影片,以及製作現場節目。
運用自身的媒體背景來提升扶輪的全球知名度是瓊斯擔任社長的首要目標之一,她也在規劃她所謂的「想像影響力之旅」(Imagine Impact Tour)來向世界展示扶輪每個焦點領域中幾項大規模、永續的計畫。她說:「我將此事視為增加社員的方法。當我們述說我們的故事,有志一同的人就會想加入我們的行列。」
自1996年加入扶輪的瓊斯曾擔任強化扶輪顧問團的主委,在本組織的品牌重塑行動中扮演領導角色。她也是現在根除小兒麻痺創造歷史倒數運動委員會的副主委,該委員會的目標是為根除小兒麻痺行動募集1億5,000萬美元。她也在2020年主責#RotaryResponds網路募款活動,為新冠疫情紓困工作募集重要資金,並吸引超過6萬5,000人次觀看,成果斐然。
在提升扶輪形象及努力達成多元、平等及包容等較嚴肅議題之間,對話還跳脫主題談到1980年代電視節目,《黃金女郎》(The Golden Girls)的復古魅力(瓊斯認為其中對社會的評論至今依然適用)及舞會(她說:「只要聽到好聽的歌曲,就很難不隨著搖擺一下。」)在對話尾聲,瓊斯的手機因父親的訊息而叮咚一響,訊息只有兩個字:「通過。」── 他高齡近80歲仍然在工作,他想讓她知道他的年度工作考核順利通過。
她帶著微笑說:「他非常貼心。」幾天前,他傳給她的訊息包括一個愛心符號以及「拯救世界大業進展如何?」有扶輪家庭當後盾,瓊斯正在勇往直前。

你將成為扶輪第一位女性社長。那對扶輪有什麼意思?
在我遴選時,雖然程序是在網路上進行的,每個人還是在「會議室」中走來走去,省思在面談時所說的話。其中一個再三被強調的點是我獲選的原因是條件資格,而非性別。我參加面談並不會把性別當成思考出發點。然而,我確實認為對於我們組織,這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時刻。多元、平等及包容不僅對扶輪,對全世界也很重要。或許我的提名就發生在適當的時機。
我在2021年網路年會中發表當選演說時,在開頭時提到我10歲的姪女。她送給我一張她畫的圖,上頭寫著:「不同總是比較好。我就是不同。」我很喜歡這句話,她提出這樣的宣言也讓我深深引以為傲,連我的演講結尾都一字不差引用她的話。完全不必為了不同而感到抱歉。我們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多元,這是呈現多元的另一種方式。只是這花了117年才做到。
多元對本組織的意義為何?
扶輪世界中有多元性,可是在我們周遭、我們自己社裡有做到多元嗎?當我們有想法的多元、年齡的多元、文化的多元、性別的多元、職業的多元,我們會發揮它的益處。那會是我們的祕調醬汁。那會讓我們得以用他人做不到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我們透過包羅萬象的經驗萬花筒來看待
事物。
一定會有扶輪社說:「不,我們很好。我們已經搞清楚多元性。」或許他們真的弄清楚了,或許沒有。可是我認為我們組織特別適合在歷史的這個時候擔任這種對話的中介者。因為我們無關乎政治或任何宗教,我們有能力主導這樣的對話,在一個互相尊重的安全環境中做到這點。
你要如何重新定義扶輪社長這個角色?
我不知道我有從改變的角度來看社長這個角色。我看它的角度是扶輪在今日的文化及氛圍中做為一個舉足輕重的組織。我們要如何採取積極主動,有益未來的行動?

「你有認識25歲的老人嗎?我們都有。你有遇過依然年輕的86歲長者嗎?當然有。因此我講的是想法年輕者。

或許就接觸的特定族群來說,也許要略微調整我們過去幾年來的努力。或許我們需要更徹底落實。如果我們要讓更多女性加入我們組織但一直成果不彰,或許這是可以激勵他人向前看並說:「如果她做得到,我也可以。」如果我們在找較年輕的社員及想法年輕者加入我們,我們自己就要展現這樣的行為。我們必須展現這對他們為何很重要──確認我們給人們有意義、有目的的事情做來參與我們的組織。
我希望我能貢獻的最重要的一點不是性別而是溝通──我們如何傳達這些事情給我們最前線的社員及扶輪家庭的其他分子,讓他們瞭解現在表現不同是件好事,不會改變原來的我們。我們的DNA依然不變。我們的核心價值也一如往常。那些都是不會褪流行的事。可是我們現在可以透過有點不同的濾鏡來看事
情嗎?
你提到年輕的社員及想法年輕者。差別在哪裡?
你有認識25歲的老人嗎?我們都有。你有遇過依然年輕的86歲長者嗎?當然有。因此我講的是想法年輕者。那是無論我身在世界哪個角落都能引起共鳴的東西。
擁抱我們是採取行動的人這一點就是生命的喜悅。我們挺身而出。我們做事。那就是我講到想法年輕者所想到的事。我們是讓事情能在世界及社區發生的人。
我們有一個大好機會,我將其稱之為跨齡輔導。
有時候,一個很棒的構想會透過經驗的透鏡而產生,有時候會來自一個還沒被告知他們不能做什麼或事情應該怎們做的人。當我們看著組織裡的年輕參與者,他們帶給我們希望,相信自己可以透過新鮮的觀點來看事情,我們可以不斷處於演變的狀態。
這個涵蓋的範圍很大:如果你有個很棒的新構想,你可以告知扶青社,不出幾天他們就會想好他們該做什麼。他們做過各式各樣的事。他們很快就會採取行動。同樣地,你可以把它交給扶輪社,我們怎麼做?我們組成一個委員會,然後我們開會,開很多很多會。
這不是在駁斥比較審慎的做法;這麼說是在半開玩笑,但是官僚作風有時候可能會讓我們速度變慢,讓他人感到挫折。
當我們把目光放在較年輕的族群,可以看到一個大好機會。他們做事的方式就是不同。我認為那是我們真的可以向他們學習的東西。
你天生就擅長說故事。你的社長任期的首頁第一句話會是什麼?
就一個單詞:想像。
那也是你的主題,對吧?
想像扶輪。
你怎麼構思出這個?
想像對我來說的重點在夢想及追逐那些夢想的責任。我想要大家去思考他們想要達成的事,然後把扶輪當成實現夢想的工具。我們面前有這麼豐沛的各種機會,可是我們需要引導我們的能量,好讓我們可以對我們的行動做出永續、有影響力的決定。社員所能說出最有力量的話是:「我有個想法。」然後與他人分享,把想法放大,想出要帶著構想去哪裡。想像是一個賦予人力量的詞語,讓人們可以說出他們想要做些什麼來讓世界更美好,他們可以這麼做是因為他們是扶輪這個家庭的一分子。
當代的領導風格是什麼?你的領導風格符合嗎?
過去兩年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機會來檢視對我們重要的事物以及我們想要去除的部分,那些讓我們頭腦及肩膀負擔太多的事物。現在我們可以期待如何讓做事的方法稍微不同── 或許最重要的── 如何更真實。關於我們想要花時間做的事、我們想要共處的人,以及我們要怎麼做給彼此── 不只是朋友與鄰居,還有人類全體──更多支持,我們要如何對自己做到真誠與誠實?
從當代領導的觀點來看,我們需要從最壞的找出最好的。我們都看過世界領袖從自家廚房及地下室發表公開談話。
我們學到如何不同,如何更欣賞他人的經驗。在扶輪,那是我們長久以來一向擅長的事。這是我們發光發熱的時刻。
你擔任社長有何強項及弱點?
我以連結者的角色自豪。我喜歡把大家連結在一起,我喜歡把人與故事連結在一起。我想要去看可以如何運用。我認為我的強項也是在溝通及檢視我們做事情的方式要如何稍有不同。我們所能做最重要的一點是確保我們組織的每個成員都瞭解成為扶輪一分子的意義。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傳達這一點,不只是寄一封電子郵件而已。而是建立一個讓人們想要收到組織消息的理由。
我想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在理事會會議之後立刻直播。我想要告訴大家他們的組織在做什麼──就是真正發生過的事。來自伊文斯敦18樓的最新消息報導,以下是與你們扶輪社相關的重點。我們可以訴說那個故事嗎?我想要使用較新的工具;當我在現場走動時,我會帶著我小小的GoPro攝影機。我想要實景拍攝我的社長工作。我想要展現我剛剛看到的事物及某個人對我說的話。
弱點嗎?平衡。努力照顧自己── 努力好好吃飯、運動、撥出時間給朋友及家人。這點我不是都做的很好。我認為這可以回到我們剛剛談到疫情的對話。我們都有機會按下暫停的按鈕。有時候我們會百分之百投入我們在做的事,有時候這不是最正確的作法。我們對自己更好時才會更堅強。我認為我們都學到這一點;至少我學到。
我這一生向來感到自傲的事情之一是不會掉球。我已經到了可以一起進行許多事,同時又允許自己可以掉幾顆球的境界。
人們現在有許多不同的溝通方式,無論是透過電子郵件、訊息、WhatsApp通訊軟體、臉書、領英(LinkedIn)、或是推特(Twitter)。我有兩支電話。很瘋狂。所以我允許自己可以走開,不要被我的電話綁住。我有意識到這點,我尊重這點,可是我必須多多親自參與。我可以一天24小時都在溝通,可是這並非適用每個人。
你以愛擁抱人出名。那因應疫情怎麼擁抱?
那很困難。肘擊絕對會是持續下去的招呼方式,或許偶爾來碰碰拳頭。擁抱很可能會暫停好一陣子。


國際扶輪社長當選人珍妮佛‧瓊斯2022-23年度主題演講

2022年120

814日,我與我先生尼克前往伊利諾伊州伊文斯敦——我們國際扶輪總部的所在地,也是我們未來兩年的新家。

我必須承認,最終將坐在我的社長當選人辦公室裡,將在一個我多年來尊崇的空間裡工作,令我興奮無比而難以置信。而且在我的餐廳的桌子以外的地方工作,感覺真好。

在頭一個星期裡,我一大早就收到了一位扶輪社員的私人訊息。他說:「我不確定妳是否還記得我。妳曾在敝社演講,我們在漢堡見過面。」

他接著說他請我幫一個不太能成功的忙。他的扶輪社與一位學者、阿富汗喀布爾的和平活動人士有關係——一位當時正處於危機之中的年輕女子。我能幫什麼忙把她送上撤離的飛機嗎?他告訴我,許多智能手機被查抄充公,她正在用她的私人網絡來掩蓋她打電話的地方。

我們都記得成千上萬絕望的人試圖逃離喀布爾機場的場景。

坐在舒適的新辦公室裡,坐在我的大辦公桌後面,我突然覺得自己很渺小。我是誰,我能做什麼?

幾年前,我們國際扶輪的一位理事帕特.梅里韋瑟(Pat Merryweather)向我介紹了一位和平獎學金學者,他擔任的職位可能可以影響這種情況。現在是我做一機會不大的嘗試了。

我伸出手,然後我們都知道的某種扶輪魔法接管了。

正是這個扶輪和平獎學金學者成了這個故事的救美英雄。我不知道發生的一切,但不到24小時,這位年輕女子就被列入了撤離名單。兩天後,我們得知她已安全前往歐洲進行進一步處理。

想像一下當天飛機升空時她的想法。

朋友們,這就是扶輪的力量。當建立正確的連結時,世界就會連成一線,我們的故事就會拚出。我們的分歧溶解消失,唯一限制我們影響力的是我們想像力的障礙。

我要帶大家到2014119日。尼克與我在柏林一家酒店的屋頂上,俯視著超過100萬人歡慶柏林牆倒塌(也被稱為冷戰結束)25週年。

當天稍早,在前社長柯納克Holger Knaack主持的一次活動中,我遇到了一位名叫 塔蒂亞娜.舒里Tatjana Jury的女士。25年前的當時,她還是柏林東部一位新面孔的年輕電台記者。

她分享道:「我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的新聞總監精神崩潰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於是她帶著錄音機出去探索,因為,用她的話說,「當妳想抓住歷史,妳就必須抓住歷史。」

她看到成千上萬的人在東西方之間來回穿梭。她看到人們正在破壞柏林圍牆。然後她回到她的新聞編輯室,報導了她的故事。

當我聽到Tatjana分享這一點時,連結的力量再次編織了它的魔力。

就在同一天,我也是一名新秀記者。我獨自一人在加拿大溫莎的一間新聞編輯室。警鈴響起,這意味著世界某處正在發生重大事件。我跑到舊的新聞通訊機前,讀到柏林圍牆正在倒塌。冷戰即將結束。

就像Tatjana一樣,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我知道這是歷史。 「當妳想抓住歷史時,妳必須抓住歷史。」我走進新聞台,分享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消息。

想像一下,我們兩個相距超過4,000英里,卻共享著改變世界的經歷。

所以,25年後,當我和Tatjana相遇時,我們共同流下淚水。我不知道新聞通訊的故事是否是她的,但我選擇相信它是。

只有當我們生活在這樣的共同經驗中時,我們才能透過瞭解創造世界和平。只有當我們致力於平等、人權與公平分配社區資源時,那樣的世界才能體現出來。或者,正如我們都知道的那樣,對各方公平。

當我們努力將多元、平等與包容融入扶輪時,消除障礙是包容的關鍵。包容是成為社員的關鍵。

雖然這似乎是一個新的行動呼籲,但它並不是新的想法。我想要讓妳聽聽我們的創始人保羅哈里斯在1933年我們第24屆年會上的實際錄音:
扶輪向各行各業的代表、所有國家與所有宗教形式的代表開放。…這就是扶輪的天賦與榮耀。…雖然扶輪社員在許多方面有所不同,但在兩個方面他們是完全一致的。

我們完全一致。

幾年前,我接受了一個美國電視節目的採訪。就在錄製開始之前,主持人透露了一些驚人的事情:他已經成為扶輪社員30多年,但直到最近他才「領悟扶輪」。

他參與了一個為自己社區的兒童提供外套的服務專案。第一次,這一切都豁然開朗。他親眼目睹了服務的力量,並真正投入其中。他甚至繼續擔任扶輪社社長。

想像一下——在他最終「領悟扶輪社」之前,參加了1,500多次扶輪社例會。那麼這給了我們什麼教訓呢?

我們必須使我們的社員參與。

我的家鄉溫莎是加拿大的汽車之都。我熟悉工作的場所,我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長大。當某些東西不起作用時,我們就重新裝備。一家工廠會關閉幾個月,為新的零件或加強的模型做好準備。

由於競爭激烈的市場力量,許多工廠關閉,過去的幾十年一直很艱難。數以萬計的工作失去了,而不再有替代的工作。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麼做呢?你得適應調整。這需要時間,但我們的社區現在已成為農業綜合企業以及尖端醫療及航太科技的世界級領導者。

我們扶輪也必須適應和重新裝備。找到合適的「零件」來吸引每個社員參與,應該是我們的核心功能。歸結起來就是要使我們的社員感到自在與受關懷。

幾年前,我的朋友布朗溫.史蒂芬斯Bronwyn Stephens帶我去墨爾本的一所學校。在那裡我遇到了一位名叫彼得的扶少團團員。他告訴我,「如果想要有責任感的孩子,就必須賦予他們責任。「」

彼得正在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把社員引進扶輪社沒有問題。我們努力留住他們。我們是一扇旋轉門——在我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我們需要詢問我們的社員,他們想要從他們的經驗中得到什麼——然後,我們需要為他們提供有意義的責任。

正是我們提供的親手參與服務、個人成長、領導技能發展及終身友誼,創造了目標與熱情。這些是我們的責任。如果我們不為我們的社員服務,我們就不會為我們的社區服務。如果我們不為社員提供自在與關懷,他們可能永遠無法真正「領悟」扶輪的力量。

請瞭解,當我使用社員一詞時,指的是扶輪社與扶青社。我們都是扶輪的社員。

我們被託付在我們偉大的組織中發揮領導作用。現在,我們要勇敢和有意識地採取行動,讓他人協助我們領導。

今天我很高興地宣布,從今年71日開始,我已指派一名扶青社員,負起擔任扶輪公共形象協調人的責任。我已正式將扶青社員納入了幾個委員會,在我們的任期內,我將開始指派一批精選的扶青成員為社長代表。

梅塔社長Shekhar Mehta去年發起了我們的「賦予女孩力量」(Empowering Girls)倡議,在世界各地獲得迴響。我們將繼續這一大膽的努力,認知被賦予力量的女孩成為被賦予權力的婦女。

我們還有不到一年半的時間來達成理事會設定的扶輪社中有30%是女性社員的目標。我們已經走了很長一段路,已經有 110 多個國家達成了此一目標。也就是說,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30%的下一站是50%。你們知道,扶青社的社員已經取得了這一榮譽。

說到擁抱不同的、與獨特的新社——尤其是新的扶輪社模式的新社——對於扶輪的成長至關重要。我需要你們的幫助,我敦請你們每個人在擔任總監期間協助成立至少兩個新的創新扶輪社或主題扶輪社。

然後,也許最重要的是,向他們以及您現有的扶輪社灌輸我們的自在與關懷理念。讓我們確使我們的社員參與,讓他們喜歡他們的社及扶輪經驗。

在我們努力從內部創新扶輪社的同時,我們還要特別強調提升扶輪在世界上的形象,舉辦一次全球影響之旅,慶祝我們的成就。

我們將積極與思想領袖及世界領導人以對話進行連結,討論我們如何共同努力因應世界上最迫切的挑戰。

扶輪敞開這些大門,我們需要利用我們的連結來加深這些關係,並建立新的夥伴關係。最好的部分是,這能發生在各級領導層。

我們都感受到扶輪服務與扶輪價值觀對我們的影響。現在是我們與他人分享這種感覺的機會。

我記得在韓國出席一個扶輪會議。雖然我不懂韓語,但當他們開始異口同聲時,發生了一個美妙的時刻。從斷斷續續的節奏,顯然聽得出,他們正在朗讀《四大考驗》。

那一刻我感到很自在——那種來自熟悉的自在。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我們的傳統、我們的傳承——這些都是我們堅持的有力事務,但我們也以此為基礎更上一層樓,因為我們想像著我們要如何做得更多。

五十年前,錄製的一首歌,其中包括這句優美的歌詞:

妳可能會說我是個夢想家,

但我不是唯一的一個。

我把這句歌詞當成是在號召採取行動。我們都有夢想,但付諸行動是一種選擇。當我們這樣的組織夢想著根除小兒麻痺與創造和平等大事時,我們就有責任使這些夢想成為真實。

想像一個最值得我們付出的世界,我們每天起床都知道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你們不會去想像昨天。你們想像明天。

想像一個沒有小兒麻痺的世界。

想像一個為每個人提供潔淨水的世界。

想像一個沒有疾病的世界。每個孩子都學習閱讀的世界。

想像善良、希望、愛與和平。

我親愛的朋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主題是想像扶輪。

Imagine Rotary

Imaginons le Rotary

Immagina il Rotary

Imajin Rotari イマジン ロータリー

Sangsanghara Rotary 상상하라 로타리

Imagine O Rotary

Hsiang-hsiang Fu-Lun 想像扶輪

我希望這個主題在我們所有的語言都有意義。

百老匯音樂劇《吉屋出租》Rent的一首歌中有一句極佳的台詞:

五十二萬五千六百分鐘

妳如何衡量生命中的一年?

妳們中的一些人可能熟悉這部戲劇,或者妳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比較熟悉啟發它的普契尼歌劇《波希米亞人》。

我的朋友現任總監 Michelle Bohreer 最近向我們每個人提出挑戰,請我們想想我們每個人如何從相同分鐘數的一年中得到成果。我們如何選擇活出這些時間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71日,時鐘開始滴答作響。妳將如何使用這些分鐘?

台灣扶輪月刊譯自國際扶輪提供的2022-23
THEME ADDRESS
2022-1-21


夢想成真
有個社員的第一次地區會議並沒有如他預期那樣。現在他已成為總監當選人。
2月初,來自扶輪全球524個地區的領導人以虛擬方式聚集在一起,參加2022年國際講習會,這有助於激勵總監當選人並讓他們做好準備。這項年度訓練聚焦在如何提升扶輪社的影響力和關聯性,它提供了創新的方法,使全體社員保持強大、活力和成長。明尼蘇達州5950地區總監當選人勞埃德‧坎貝爾(Lloyd Campbell)是一位特邀演講人,他談到了多元如何成為扶社的優點之一。
即便是兩個半小時的車程,但勞埃德‧坎貝爾對第一次參加的2012年扶輪地區會議感到
興奮。
坎貝爾是芝加哥大學一名擁有MBA學位的退休顧問,他和他的家人於2011年從田納西州搬到了明尼蘇達州的葛蘭伍德(Glenwood),他的婦產科醫生妻子將在那裡建立她自己的診所。坎貝爾現年67歲,性格開朗,帶有阿肯色州抑揚頓挫的口音,他說他和他的家人是人口約2,600人的葛蘭伍德僅有的非裔美國人。一家人安頓好後不久,有位扶輪社員邀請坎貝爾共進午餐,提議他加入當地扶輪社。
「我研究過扶輪,」坎貝爾說。「該組織信奉超我服務,是聯合國的長期合作夥伴,並努力不懈根除全世界小兒麻痺。這個美麗願景使我興奮。」
幾個月後,坎貝爾參加了一個地區會議,用他說的話,看看「扶輪到底是什麼。」他希望這個會議能將他與他在 Rotary.org 上看到的那種年輕、活力和多元聯繫起來。
在全體會議上,坎貝爾與來自多個扶輪社的社員坐同一桌。當他自我介紹時,最後一位向他伸出手的扶輪社員看著坎貝爾的眼睛說:「你不會被允許加入我的扶輪社。」
「這並沒有真正讓我震驚,」坎貝爾笑著說。「我來自阿肯色州;有人對我說過更糟糕的話。但扶輪已經把多元納入它的核心價值。值得注意的是,桌子上的其他面孔沒有表現出任何震驚。沒有一個人有勇氣站出來說,那不是扶輪。」
坎貝爾想,「哇,也許扶輪不像我想的那樣。」
現在,10年後,勞埃德‧坎貝爾將於7月宣誓就任5950地區總監。怎麼會這樣?
「我從沒想過要退出扶輪,」坎貝爾解釋道。「我喜歡解決問題,這是我的大腦的運作方式。」
在他在地區會議上被拒絕的尷尬時刻之後不久,離他兩張桌子的一群扶輪社員走近他,熱情地歡迎他。他們之中有許多人現在是他的好友。他可以看到「那裡大多數人可能是包容的,但我碰巧坐的那張桌子沒有人有包容。」那個會議廳的每個人之所以在那裡,是因為,他說,「他們想行善。當你看到這種潛力時,你會設法去實現。你設法把它變成社區的東西。」
他做到了。坎貝爾為他的扶輪社建立了一個網站,恢復了該社的扶輪青少年交換計畫,並擔任社長。他獲得了他的扶輪社頒發的年度扶輪社員獎、葛蘭伍德湖區商會頒發的傑出志願者獎,以及兩個「超我服務」獎。
坎貝爾當總監的目標之一將是增加社員,他說,當你增進包容時,自然就能增加社員。他說,吸引女性、年輕人、LGBTQ和少數族裔成員需要的不僅僅是邀請他們參加例會。這些會議必須讓所有人都感到安全和受歡迎。
「扶輪正處於轉型期,」坎貝爾說,「保羅‧哈里斯(Paul Harris)的願景是建立一個多元的組織,這個願景能否實現取決於我們。」如果你看到一個組織,並感覺到夢想就在那裡,那麼你就會堅持待下去,使這個夢想成真。這就是為什麼我仍然是扶輪社員的原因。」
撰文:Nat Reade


世界各地的扶輪計畫
作者 撰文:Brad Webber
墨西哥
來自5340地區的大約150名加州人與加州4100地區5個扶輪社的社員一起為靠近美墨邊境的農村社區艾爾崔柏(El Trebol)的家庭建造了6間房屋(並建造了另一間房屋的一部分)。聖地牙哥非營利組織仁慈計畫(Project Mercy)在12月4日為期一天的興建工作之前安裝了水泥板並切割了許多木材。「看到這兩個地區一起在生活上拉這些有需要的人一把,真是太棒了,」藍丘貝爾納多昇陽(Rancho Bernardo Sunrise)扶輪社(聖地牙哥)的金‧姆斯魯斯基(Kim Muslusky)說。這個52,000美元的專案由扶輪社員資助。
2,000萬套
墨西哥房子無條件擁有

全球旅行者網路扶輪社是一個致力於國際服務旅行的新扶輪社。詳細資訊請參閱《國際扶輪英文月刊》3月號第50頁。





美國
2017年8月,一名治安官的副手開槍打死一名黑人男子,導致喬治亞州湯瑪斯維爾(Thomasville)自我檢討之後,造成種族緊張局勢和持續抗議活動。由於認識到安全、教育和經濟機會方面的不平等,當地官員成立了一個特別工作小組,並尋找一個值得信賴的激勵和知識來源── 地區扶輪社員── 來幫助挖掘社區的潛在潛力。2019年初,企業孵育計畫「湯瑪斯維爾火花」(Spark Thomasville)從少數族裔社區召集了第一批十幾位嶄露頭角的商人。湯瑪斯維爾扶輪社的成員,包括6900地區總監提名人安德列‧哈德利‧馬里亞(Andre Hadley Marria)和「火花」的現任主任,在工作場所的敏銳度和1,500美元的地區撥款之下,挺身而出。6名扶輪社員定期指導參與者,後者的目標是在影片製作、美容美甲沙龍以及餐飲等領域取得成功。結果:產生近30名活躍的企業家和10家全職企業,而且還在增加。「真正的明星之一是一對夫妻團隊,他們開始在家中烤豬排,並將它們賣給鄰居。他們已經發展到擁有自己的餐廳,」該計畫的另一位扶輪社員和教師邁克爾‧比克斯勒(Michael Bixler)說,該計畫的重點是金融知識、基本簿記和溝通技巧。
36%企業員工中有黑人的老闆為女性,
而在所有擁有此類員工的企業中,比例為19%

烏干達

自2019年以來,扶輪和美國國際開發署合作進行與月經健康管理有關的專案。詳細資訊請參閱《國際扶輪英文月刊》3月號第30頁。





保加利亞
為了宣傳流浪狗的困境並敦促潛在的寵物主人考慮收養,瓦爾納(Varna)扶青社和瓦爾納奧辛諾格拉德國際(Varna Euxinograd International)扶青社合作舉辦了一場活動,該活動有來自當地收容所的10隻社交犬參加。2021年4月,「伸出援手──  拯救爪子」節吸引了大約200名訪客,其中一些人牽著自己的毛小孩,來到海洋花園公園,來自瓦爾納扶青社的專案協調人維克多莉亞‧哈里紮諾瓦(Viktoria Harizanova)報告,該社所在地瓦爾納是保加利亞第三大城市,也是黑海度假勝地。「兩社準備了活動,一位專業攝影師,一場狗訓練講座,一個手工皮帶討論會以及適合所有年齡的
娛樂遊戲,」哈里紮諾瓦說。這項工作由大約10名扶青社志願者和來自動物希望瓦爾納收容所和裴瑞希維特(Presi Vet)診所的人員監督,這是一家提供折扣絕育的寵物診所。賀卡、皮帶和磁鐵的銷售,加上捐款,共籌集了超過1,200美元,用於資助約45隻寵物絕育手術。


奈及利亞
儘管過去兩年受到新冠肺炎大流行的限制,但自2017年該專案開始以來,拉各斯島(Lagos Island)扶輪社已透過視力營提供了5,000多例白內障手術,其中包括10月份的400例。「訪問該地的社員們查看患者檔案、向患者致意、並與他們面談,以確保他們所有的治療都順利進行並且都獲得了完全免費的眼科手術,」參與願景任務的扶輪社員希羅‧魯蒼達尼(Hiro Rupchandani)說,該任務已定於本月在拉各斯和東北方500多英里外的卡諾進行診療。在為期兩週的視力營期間,該社還為患者安排住宿和膳食。每次手術80美元的費用由企業、扶輪社員及他們的朋友資助。

45%的50歲及以上人
的失明是由白內障引起的

20億
觀眾每月登錄YouTube
台灣

當新冠肺炎爆發時,台北扶青社看到了一個機會,可以使用網路分析和影片編輯軟體來宣傳自己,並幫助社員在社交聚會受到嚴格限制的情況下建立聯繫。「YouTube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可以讓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認識我們,」扶青社社員Eric Lu說。「我們無法舉辦實體活動,所以我們開了一個會議,就如何讓人們仍然能認識我們,進行腦力激盪,」他說。為了宣傳,該小組錄製了演講嘉賓的影片,主題包括國際關係和海外工作──這是該社 17 名社員主要感興趣的領域。其中11人拍攝了關於他們的工作和扶青社經驗的訪談。兩名潛在社員觀看影片之後聯繫了該社。「網路行銷是有效的,」Lu說。



賦予女孩能力


納巴吉瑞卡解釋說她無力每個月買衛生棉給孫女。收入好時,她販售農田的收成可以賺5,000到1萬先令(1.4美元到2.8美元)之間。在某些日子,她完全賺不到錢。
因此,在納塔比初經後的前4個月,她每個月至少有3天沒上學。她說:「我害怕再被嘲笑,我也沒辦法拿到適合的棉墊。」
她的經驗對非洲各地許多鄉村社區的女孩及女性來說相當普遍,她們無論是在家、在學校,或是在職場都會經歷到處理生理期的困難。除了缺乏衛生用品外,也常常無法取得乾淨用水及衛生設施,以及──或許是最關鍵的──有關月經的資訊。
在初經來潮前,納塔比說她和母親或祖母都不曾論及月經。在烏干達──以及世界許多地方,月經依然是個禁忌的話題。如果有被討論到,許多女孩都被教導月經是可恥的,不應公開討論。因此,當這些女孩開始有月經,就被迫自己想方設法,通常是用不衛生的舊碎布及布條。
這種噤聲也導致因為生理期缺課所造成日益嚴重的教育問題。最近針對烏干達少女的一項研究顯示約有四分之三的女孩每個月會因月經缺席1到3天的課,每年多達24天。這會提高女孩輟學的可能性── 只因為月經的汙名及羞恥,以及缺乏取得衛生用品的管道。
納塔比就讀恩多多小學(Ndodoo Primary School),位於小山丘上。兩棟有裸露磚牆及生銹屋頂的建築充當教室及辦公室。水泥地板到處有裂縫。沒有窗戶,有些房間甚至沒有門。
多年來,該校沒有足夠的廁所來應付學生的需求。沒有自來水,也沒有更衣室或獨立的廁間供高年級女童使用。女孩在生理期因為學校沒有如廁設施,或無法妥善丟棄她們的衛生棉也無法清洗身體而早退,算是司空見慣。
‧恩庫杜(Anne Nkutu)非常瞭解這個問題。身為社會科學家、女性增能專家,及坎帕拉一家顧問公司的執行董事,恩庫杜把重點放在縮小性別差異。建立一個把月經當成健康且正常,女孩及女性可以容易取得生理用品及衛生設施的環境,「將可增加女孩徹底發揮潛能的能力,讓我們朝性別平等大步邁進。」
身為坎帕拉納里雅(Kampala Nalya)扶輪社社員的恩庫杜是在2015年免費發放衛生棉給女孩成為競選活動的議題時,開始關注月經保健問題。她說:「當時提出的論點是免費提供衛生棉可降低少女的輟學率。然而,月經健康管理有許多面向,衛生棉紙是其中一小部分。」
恩庫杜長久以來都相信解決方法必須有系統,因此她加入其他烏干達人的行列── 其中許多是扶輪社員── 一起倡議有關月經健康管理的公共政策。這首先要打破圍繞著月經的沉默及禁忌,讓國會議員可以公開談論。她說:「在不久前,月經衛生是不可以好好談論的事情之一。」它被視為女性議題,「男性不覺得他們應該參與。女孩上學時,嗯…學校是由不會思考『月經衛生』的男性所管理。因此女孩寧願待在家裡也不願在學校成為笑柄。」

2018年烏干達政府制定國家準則(尚未正式核准)來提倡及規範月經健康管理標準時,恩庫杜與其他許多人都雀躍不已。根據烏干達的教育暨體育部,這些準則為該國學校及機構訂定最低的月經健康管理標準、指導原則,及示範策略。
恩庫杜及烏干達其他扶輪社員現在聚焦在這些準則的落實。她說:「我們一直在努力確保我們把月經健康管理融入學校,也讓父母及社區參與。我們希望這個努力會提高認識,讓父母開始瞭解女孩所遭遇的事,以及她們需要什麼樣的支持及資訊。」
妥善的月經健康管理包括確保女孩能取得乾淨、能吸收經血的生理用品,必要時都有隱密處可更換;視需要有肥皂及水可潔身;可方便丟棄用過之生理用品的設施;關於月經的充足資訊,包括如何處理疼痛。
教育暨衛生部的性別議題技術顧問蘿賽特‧納尼亞茲(Rosette Nanyanzi)說執行這些新準則的一項主要困難一直都是取得資金。她說:「我們已經提出一項全國策略計畫可以集結許多利害關係者,因為我們無法獨力做到。這就是我們很開心能與扶輪這樣的夥伴合作的原因。」
自2019年起,烏干達的扶輪社及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烏干達衛生促進健康運動(USHA)有正式的合作關係,推動有關水資源與用水衛生,尤以月經健康管理為重點。扶輪與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策略聯盟──扶輪在小兒麻痺之外的最大聯盟關係──讓開發署的專業知識能與恩庫杜這樣的基層倡議者的能量結合在一起,由後者與社區合作來確保符合標準。
到目前為止,烏干達有29個扶輪社參與這項合作聯盟。美國國際開發署正努力改善學校的用水衛生及衛生設備,提供基礎設施── 包括對女性友善的廁所及焚化爐── 以及任何相關的訓練。同時,扶輪正主導倡議,與地區水資源與用水衛生協調委員會及學校管理委員會合作,來支持全國準則的落實。扶輪也管理供水系統及雨水收集桶的施工。
烏干達衛生促進健康運動的計畫主任強納森‧安尼斯(Jonathan Annis)說:「扶輪── 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合作關係有互補效果,擴大兩個組織的影響力──完成WASH的必要元素。」
舉例來說,在納塔比的學校,這個合作關係促成一個抽水幫浦及女性專用廁區── 包括一間更衣室── 還有一個協助處理生理期廢棄物的焚化爐。該校教學主任朗諾德‧卡坦巴拉(Ronald Katambala)說:「現在我們有更衣間、自來水,還有肥皂。女孩再也不會缺課。」
可是除非態度改變,女孩的困境不會改變,因此該國教育暨運動部製作了一份訓練手冊,協助教師及其他相關者在學校及社區宣導月經健康管理的觀念;扶輪社員與其夥伴協助傳播資訊。納尼亞茲說:「我們瞭解社區缺乏資訊,父母和女兒討論月經的事也不自在。我們必須提賦予他們力量。」
對大多數烏干達人來說仍然買不起工廠製造及商店販售的月經用品,扶輪支持的提案正教導學生如何用較便宜、當地的材料來自行製作衛生棉墊。在恩多多小學的一間教室裡,一群學生專心聽講師瑞絲蒂‧納卡杜德(Resty Nakatudde)示範如何製作可重複使用的衛生棉墊。

典型的課程一開始會由老師講解生殖保健及經期衛生的概念。她也會對男孩講課,確保他們也都瞭解。她邊示範邊說:「現在我們要做棉墊。我們會有一塊棉布、聚乙烯紙、襯墊、針、線,及鈕扣。棉布要在最上層,排經血時,血會被吸收而不會外漏。」
在完成製作棉墊的每個步驟後,學生會一個個到前面展現他們所學。他們也會拿到製作棉墊的書面說明。在訓練後,鼓勵女孩自己製作棉墊。男孩則把他們做的給姐妹或社區其他女孩。
納卡杜德說:「我們的重點是把月經當作女孩成長的自然過程,而不是要引以為恥的東西。」讓男孩參與有助於洗刷這個話題的汙名,防止嘲笑發生。「從我們所獲得的回饋可以看到,在女孩弄髒制服時男孩不會再嘲笑她們。他們會儘可能提供協助。」
為了達到最大效果,也把訓練擴大到涵蓋父母,納卡杜德說這對傳遞月經健康管理的基本知識及訊息來說至為關鍵,包括父母如何協助支持女兒處理經期時的疼痛等不適。大多數人都很支持;在某些學校,有些父母還捐款購買製作棉墊的材料,以供分發給有需要的女孩。
納卡杜德說要打破月經長久以來的禁忌,還需要更多敏感度及倡議。「關於月經的觀念── 尤其是在我們一直在服務的社區── 正逐漸改變。可是我們接觸到的人比我們想要接觸的少。」
對納塔比來說,這項行動讓她的生活徹底改變。她說:「因為我開始自己做棉墊,我可以放心參加烹飪及取水這樣的活動。我再也不必缺課。」
Evelyn Lirri是烏干達坎帕拉的一位自由記者。她曾為《每日監督報》(Daily Monitor)、《東非》(EastAfrican)、《路透基金會報導》(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News)、及《平等時報》(Equal Times)撰稿。她感興趣的領域是健康、人權、性別,及發展議題。
關於扶輪及美國國際開發署合作聯盟的詳情請見riusaidwash.rotary.org。

打破沉默
在新冠疫情期間,莎米拉‧納格拉賈(Sharmila Nagarajan)及她透過扶輪認識的幾名女性在WhatsApp通訊軟體上成立一個群組──不久後群組暴增至200多人,大家都在尋找共同的計畫。擔任倫敦哈姆雷茲塔(Tower Hamlets)扶輪社社長的納格拉賈說:「我們現在擁有女性力量,必須做具體的事。」
在扶輪高階領導人──包括2020-21年國際扶輪社長柯納克Holger Knaack──的鼓勵下,她們成立扶輪月經健康及衛生行動團體。自2021年3月成立以來,這個團體吸引五大洲20個國家的女性及男性加入。
這個行動團體的首發行動是一項倡議運動,與醫師及社會工作者合作,針對女性面臨的議題── 從初經到停經── 辦理教育研討會。隸屬印度馬德拉斯寺市(Madras Temple City)扶輪社的副主委薇德希亞‧斯林瓦桑(Vidhya Srinivasan)說:「月經是個禁忌話題。我們是傳播訊息的人。我們想要打破沉默,建立讓大家發聲的平台,提供安全的環境來公開討論這個話題。」
關於你的扶輪社要如何辦理研討會或如何加入該行動團體,請至ragmhh.org。



2022年立法會議

主旨:將由立法會議審議之22-01至22-94號立法案

親愛的扶輪社員:

為預先因應2022年立法會議 (COL),國際扶輪已備妥本立法案供您審閱,本文件內容為所有將在此次立法會議提出的立法案。
國際扶輪章程規定,立法會議每三年在國際扶輪理事會決定的地點召開一次會議。 2022年立法會議預定於4月10日至14日在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舉行。
文件中的立法案係由扶輪社、地區、英愛國際扶輪(RIBI)年會或審議會以及國際扶輪理事會向2022年立法會議提出。每項立法案均在2020年12月31日截止日期之前送達國際扶輪。國際扶輪理事會在章程及細則委員會建議下進行各項工作,確定這些立法案均按規定提出。有瑕疵的立法案項目將不會公布或轉呈給立法會議。關於為何立法案可能被視為有瑕疵的詳細資訊,請參閱國際扶輪細則第7章。
每項立法案的上端都有一個立法會議編號(例如,22-01)。各項立法案按主題分組,可能具有相似或相同的標題。立法案上端還有提案人的姓名。有些立法案不止一個提案人的姓名。這種情況發生在多個提案人提出諸項相同的立法案然後合併為一項立法案時,或發生在多個提案人提出諸項類似的立法案而同意併入一項折衷的立法案時。
提案人的主旨和效用聲明以及財務影響聲明印在每項立法案的下方。主旨和效用聲明由立法案提案人撰寫,未經編輯以確保準確性。財務影響聲明由秘書長撰寫,以反映因實施該立法案而預估在收入與/或支出的任何增加或減少。
依據國際扶輪章程文件的要求,立法案在2021年9月30日前以英文寄發給每個地區總監及立法會議所有成員。通常收到法文、日文、韓文、華文、葡萄牙文或西班牙文的扶輪文件的人員將會稍後收到以適合語文編寫的立法案。立法案也將以這些語言出現在「My Rotary」的立法會議網頁 (Councils page)。
如果未來幾個月您對的立法會議有任何疑問,可以council_services@rotary.org聯絡立法會議服務處(Council Services)。
謹此,

姜修果John Hewko
秘書長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國際扶輪網站立法會議網頁中Proposed Legislation - 2022 Council on Legislation

2022年立法委員會立法案
扶輪社行政管理
22-01 修改扶輪社之目的
22-02 修改扶輪社之目的
22-03 修改扶輪社之目的
22-04 修改衛星扶輪社定名規定
22-05 規定扶輪社接受口頭辭職之程序
22-06 允許扶輪社委員會主委出任理事會成員
22-07 修改扶輪社理事會必須提供會議紀錄給社員之時限
22-08 修改扶輪社理事會必須提供會議紀錄給社員之時限
22-09 規定扶輪社之年中報告及前一年度之財務報表應在年會通過
社員
22-10 增進平等與包容,以建立一個很平衡之社員組織
22-11 禁止以年齡或殘疾為由限制社員資格
22-12 取消禁止雙重社員
22-13 取消社員之業務地點或住所必須在其扶輪社之所在地方
22-14 允許現職社員推薦潛在社員加入任何扶輪社
22-15 修改衛星社之社員資格規定
扶青社
22-16 設定扶青社社員之年齡限制
22-17 設定扶青社社員之年齡限制
22-18 聲明扶青社社員可成為國際扶輪各委員會之成員
國際扶輪職員及選舉
22-19 修改提名社長候選人之規定
22-20 修改社長及理事選舉時程
22-21 修改理事之資格及理事提名委員會委員之資格
22-22 修改理事提名委員會委員之資格
22-23 修改理事之資格
22-24 修改扶輪社選舉理事的投票程序之時程
22-25 修改總監提名人之資格
22-26 修改總監之資格
22-27 授權理事會取消扶輪社員之前職員地位
國際扶輪—— 一般
22-28 修訂一個地帶內修改分區之程序
22-29 修訂檢討及修改地帶疆界之程序
22-30 規定對國際扶輪治理結構之定期檢討
22-31 規定對國際扶輪治理結構之定期檢討
22-32 修改英國及愛爾蘭國際扶輪之職員
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
22-33 修改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之組成
國際扶輪——雜誌
22-34 規定社員應收到雜誌之電子版,並可要求收到印刷版
22-35 使雜誌訂閱為自願性
國際扶輪——扶輪社
22-36 減少成立新社所需之社員人數
22-37 從國際扶輪細則中刪除有關入會費之規定
22-38 授權理事會暫停或終止向地區提起訴訟之扶輪社或扶青社之會籍
國際扶輪——委員會
22-39 修改關於國際扶輪委員會之規定
22-40 規定設立青年交流委員會
22-41 規定設立扶少團委員會
國際扶輪——會議
22-42 限制國際扶輪理事會實體會議之次數
22-43 刪除國際扶輪細則關於前社長協會之規定
國際扶輪——營運
22-44 設立秘書長任期兩期之限制
22-45 設立秘書長任期為四年,連任兩期之限制
國際扶輪——會費
22-46 增加會費
22-47 修改40歲以下社員會費
22-48 維持會費為2022-23年度費率
22-49 要求扶輪社及扶青社繳納會費最少以10名社員計
22-50 修改扶輪社報告及會費繳費日期
22-51 規定按月繳納會費
國際扶輪——財務
22-52 修改關於稽核委員會及稽核過的財務報表之規定
22-53 修改理事會必須向何處報告從國際扶輪儲備金支出之情況
22-54 在國際扶輪網站上發布扶輪預算及年度報告
22-55 修改稽核過的年度報告之內容
立法會議——會前程序
22-56 修改地區如何提出立法案及決議案
22-57 規定可由決議案立法會議審議之緊急制定案類型
22-58 修改與制定案有關之最後期限
22-59 修改國際扶輪理事會提出立場聲明之截止日期
22-60 修改決議案可能有瑕疵之原因
22-61 消除國際扶輪細則內之不一致之處
22-62 要求公布向立法會議提出之決議案及緊急制定案有瑕疵之原因
立法會議——會議與代表
22-63 允許扶青社提出立法案及決議案,並允許扶青社社員為立法會議之投票成員
22-64 修改提名立法會議代表候選人之規定
22-65 規定最近五位前社長為立法會議無投票權成員
22-66 允許立法會議以實體或線上方式舉行
22-67 釐清在決議案立法會議通過緊急制定案之規定
22-68 規定公布立法會議會議記錄
立法會議——雜項
22-69 規定通知總監國際扶輪理事會對通過之決議所採取之行動
22-70 使國際扶輪章程現代化及精簡,而不制定任何實質上的修改
地區行政管理
22-71 規定扶輪社在試辦專案之行政管理
22-72 修改變更地區疆界之條件
22-73 規定變更地區疆界之延後時間
22-74 取消舉行地區年會之規定
22-75 修改地區年會之頻率及舉行方式
22-76 修改籌劃地區年會之規定
五大服務與行為準則
22-77於第二項服務途徑增列專業發展,並將職業服務加入建議設立之扶輪社委員會名單
22-78 修改服務途徑,必須包含正向和平
22-79 修訂第三項服務途徑,以包含改善老年人之生活品質
22-80 修改第四項服務途徑,以連接國外地區
22-81 在模範扶輪社章程中增加「服務理想」
22-82 制定扶輪社員行為準則
扶輪社會議與出席
22-83 修改扶輪社可取消例會之原因
22-84 允許扶青社社員出席扶輪社會議
22-85 取消出席報告之規定
22-86 將出席報告更改為每月社員報告
22-87 修改出席報告規定,以包含每季服務活動報告
22-88 禁止扶輪社在其細則中制訂出席之例外規定
22-89 禁止扶輪社在其細則中制訂出席之例外規定及修改補出席時間之期限
22-90 修改補出席時間之期限
22-91 修改補出席時間之期限
22-92 修改核准因故免出席之程序
增列立法案
22-93 訂定秘書長之資格及報酬限制
22-94 訂定新世代服務交換委員會之規定

立法會議Councils
立法會議讓我們對本組織的治理方式能夠發聲
決議案立法會議Council on Resolutions
決議案立法會議每年透過網路召開會議,投票表決各項建議決議案及緊急制定案。決議案是請理事會或保管委員會對章程文件範圍以外的事務採取行動的要求。理想情況下,決議案應該影響整個扶輪世界,而不是解決地方或行政上的問題。緊急制定案則是由國際扶輪理事會所建議,要對章程文件進行的更改,而國際扶輪理事會認為此等更改不能等到每三年舉行一次的下屆立法會議。
所有扶輪地區的代表投票表決社、地區、國際扶輪理事會以及英國及愛爾蘭國際扶輪(RIBI) 的審議會或年會所建議的立法案。通過的決議案之後由國際扶輪理事會或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考慮。通過的緊急制定案將會修改章程文件,並在「決議案立法會議報告」寄發一個月後生效。
請查閱有關決議案立法會議常見問題的答案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the Council on Resolutions(https://my.rotary.org/en/council-resolution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立法會議Council on Legislation
每三年,扶輪社員在立法會議 Council on Legislation集會,對治理扶輪的立法案所建議的更改,進行審查並投票。他們審議各項由國際扶輪理事會建議,要更改扶輪的治理文件的制定案,以及立場聲明。
立法會議代表Council representatives
每個扶輪地區選出一名任期3年的立法會議代表。這些成員代表地區出席他們的任期內的三次決議案立法會議及一次立法會議。
地區總監必須在2020年6月30日之前向國際扶輪通報該地區的立法會議代表,任期從2020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代表將參加:
  • 2020 年、2021 年及2022 年決議案立法會議
  • 2022 年立法會議
建議立法案和決議案Proposing legislation and resolutions
社、地區、國際扶輪理事會以及英國及愛爾蘭國際扶輪的審議會或年會可以向決議案立法會議及立法會議提交制定案及決議案。向決議案立法會議提交決議案的截止日期是每年的6月30日。即將到期的提交決議案及制定案截止日期如下:
  • 2021年決議案立法會議:2021年6月30日
  • 2022年立法會議:2020年12月31日
資源Resources
決議案立法會議Council on Resolutions
  • 如何查閱決議案How to Read Resolutions(https://my-cms.rotary.org/en/document/how-read-resolutions)
  • 如何參加決議案立法會議How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uncil on Resolutions(https://my-cms.rotary.org/en/document/participating-council-resolutions)
  • 決議案立法會議常見問題Council on Resolutions FAQ(https://my.rotary.org/en/council-resolutions-frequently-asked-questions)
  • 程序規則──決議案立法會議Rules of Procedure - Council on Resolutions(https://my-cms.rotary.org/en/document/rules-procedure-council-resolutions)
  • 如何建議決議案How to Propose Resolutions(https://my-cms.rotary.org/en/document/how-propose-resolutions-council-resolutions)
  • 提交決議案給決議案立法會議Submit resolutions to the Council on Resolutions(https://rotary.qualtrics.com/jfe/form/SV_0wa5NNSil9DcI50)
  • 如何選出立法會議代表How to Select a Council Representative(https://my-cms.rotary.org/en/document/how-select-council-representative)
立法會議Council on Legislation
  • 如何建議制定案Proposed Legislation - 2022 Council on Legislation(https://my-cms.rotary.org/en/document/proposed-legislation-2022-council-legislation)
  • 如何建議決議案How to Propose Enactments(https://my-cms.rotary.org/en/document/how-propose-enactments-council-legislation)
  • 如何選出立法會議代表How to Select a Council Representative(https://my-cms.rotary.org/en/document/how-select-council-representative)
  • 向立法會議提交制定案Submit enactments to the Council on Legislation(https://rotary.qualtrics.com/jfe/form/SV_6qZ50BbOaR04jIx)
檔案Archive
顯示2019年立法會議文件(https://my.rotary.org/en/learning-reference/about-rotary/councils)
聯絡資訊Contact information
General Secretary
c/o Council Services
Rotary International
1560 Sherman Avenue
Evanston, IL 60201 USA
Fax: +1-847-556-2123
Email: councilservices@rotary.org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及台灣扶輪出版暨網路資訊協會譯自國際扶輪網站立法會議網頁https://my.rotary.org/en/learning-reference/about-rotary/councils


你說想要通過一個決議
國際扶輪健全的立法程序
對所有人開放

在一個大廳裡,戴著耳機的國際領導人們聆聽著一場激烈的辯論,這場辯論正在被同步翻譯成他們各自的語言。奈及利亞的一名代表請求通過,紐西蘭的一名代表起立表示支持。他們的選票將在未來幾年影響全球。
雖然這聽起來像是聯合國的會議,但這一幕是在國際扶輪的立法會議上演。
代表們來自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用自己的母語說話和辯論,所以這是一個真正的國際化、議會式的大會。
許多扶輪社員知道,1933年成立的立法委員會(COL)每三年舉行一次會議,對管理扶輪的章程文件的修改建議進行審查和投票:國際扶輪章程、國際扶輪細則,及模範扶輪社章程。此外,決議會議(COR)每年在網路上開會,討論與章程文件管轄範圍以外的行動相關的決議,以及不能等到下一次COL才能對章程文件進行修改的緊急請求。
扶輪社員們或許不知道,這些建議案大多來自扶輪社和地區層級的扶輪社員。每個社員對扶輪的運作方式,從扶青社的角色到會費,都有發言權。改變通常始於基層這一事實強調了扶輪的民主方法,扶輪的立法會議服務主管莎拉‧克里斯滕森(Sarah Christensen)說。「其他許多社員組織不做我們做的事情;他們讓他們的理事會或高級領導人組成的委員會修改章程,」克里斯滕森說。「在扶輪,任何人都可以建議修改我們的章程文件,並實際看到它實施。」
撰文:Joseph Derr

要知道提出什麼建議案
你要向COL提出制定案,向COR提出決議案。制定案是對國際扶輪的章程文件做重大結構性改變── 制定案可以改變擔任國際扶輪職員的資格、地區如何形成以及扶輪社出席規定等內容。決議案與程序或政策修改有關── 例如,是否用永久主題來取代年度社長主題、如何將世界基金的資金分配給地區指定基金、或如何決定根除小兒麻痺後扶輪的下一個組織計畫。
要做研究
檢查國際扶輪的章程文件至關重要。還要回顧過去的制定案和決議案,以確保你的想法未曾被提出。曾擔任多次立法會議代表的國際扶輪理事尤爾斯‧柯萊姆(Urs Klemm)說,此一研究應包括收集其他扶輪社員的意見。「不要做一隻孤狼;要團隊合作,」柯萊姆說。「地區有很多願景、想法和建議,所以鼓勵扶輪社員──以及尤其是扶青社社員──參與。」
儘早尋求協助
聯繫你所在地區的前立法會議代表。國際扶輪辦事員也隨時準備提供協助── 克里斯滕森是處理會議相關問題的三位專家之一,另外還有經驗豐富的扶輪志工。他們可以協助釐清建議案、提供過去的立法背景,並提供一般性建議,尤其是在提前聯繫的情況下。「通常情況下,我們一次立法會議會收到150到200件議案,」克里斯滕森說,「通常這些議案中有80%是在截止日期前兩週內收到的,因此在我們被淹沒之前,社員越早與我們聯繫越好。」電子郵件請寄至council_services@rotary.org。
繪圖:James Graham

全球思維
考慮一下你所提議的結構性修改對全球的影響。正如克里斯滕森所說,「某件事對你的扶輪社來說是一個好主意,並不意味著這對所有扶輪社來說都是一個好主意。還請記住,某些修改可能最好透過更改扶輪的政策彙編來處理,這可以透過決議案或直接向國際扶輪理事會提出請願來達成。
清晰而具
力求建議案語言的清晰和精確。如果內容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議案可能會因有瑕疵而被拒絕。避免使用諸如「委員會將對其進行審查」之類的籠統短語,克里斯滕森說。要具體。我們需要知道你說的是哪個委員會,以及該委員會的審查截止日期。
要徹底
在提出制定案時,請務必使用rotary.org/governance-documents提供的Microsoft Word版本,正確修改相關章程文件的所有相關部分。請使用「追蹤修訂」功能,以便所有讀者都能輕鬆看到和理解建議的修改。此外,請仔細檢查所提議的修改不會影響其他地方的現有法條。例如,如果您提議修改扶輪宗旨,請記住,該宗旨同時包含在國際扶輪章程和模範扶輪社章程中,因此任何修改建議都需要涵蓋這兩個文件。

獲得地區支持
制定案和決議案通常源自扶輪社。地區必須支持該議案,並在提交議案時由總監確認支持。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在得到地區的支持並提交給國際扶輪之後:
  1. 國際扶輪的立法會議服務團隊會審查建議的制定案及決議案,並將該案翻譯、編輯和格式化,供國際扶輪的章程暨細則委員會審查。它還會為每個議案起草一份財務影響說明。
  2. 委員會評估每個議案是否列入立法會議,並把它歸類為以下之一:
    • 「合規議案」是立法會議可以接受審議的議案。
    • 「未按規定提出」是指該議案在技術上不符合提案規定。
    • 「有瑕疵」表示該議案不明確或措辭有問題。
  3. 提案人有機會改正有瑕疵的議案。
  4. 合規議案將在會議開始前進行翻譯、準備刊登,並刊登在「My Rotary」上。
  5. 每個地區一名的立法會議代表將對每項議案進行投票。
  6. 投票結果將公布在「My Rotary」。通過的制定案將在立法會議之後的7月1日生效。通過的決議案將在決議會議之後由扶輪理事會和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審議。
提交截止日期
2022年決議會議:6月30日
2025年立法會議:暫定2023年12月31日
更多資訊
請至my.rotary.org搜尋Councils,以獲取更多資訊、表格和指南。


扶青社社員如何參與扶輪獎助金:常見問題


(2022年1月)

一般

問:扶青社如何參與扶輪獎助金?
答:自2022年1月起,申請扶輪基金會地區獎助金(district grants)的地區可將扶青社活動納入其支出計畫。自2022年7月起,扶青社可申請全球獎助金(global grants),以支援他們在自己社區或國外的服務工作。
問:扶輪社及地區可做些什麼來為扶青社參與扶輪獎助金做好準備?
答:扶輪社及地區可:
  • 邀請扶青社社員全程參與獎助金管理研討會,以便他們的社有資格申請全球獎助金
  • 指派扶青社社員加入地區委員會及小組委員會
  • 與扶青社合作辦理由獎助金資助的服務專案計畫
  • 開發一套制度來追蹤扶青社參與全球獎助金專案的情況
  • 請扶青社社員協助籌辦募款活動
  • 考慮更改地區指定用途基金(DDF)的分配方式,以增加扶青社的參與
  • 邀請扶青社參加服務專案計畫展
  • 與地區內的扶青社合作,確保他們已將社員最新資訊呈報國際扶輪
問:扶青社社員可做些什麼來準備參與扶輪獎助金?
答:扶青社及社員可以:
  • 瞭解扶輪獎助金(Rotary grants)
  • 參加獎助金管理研討會並與地區領導人合作,以獲得申請全球獎助金的資格
  • 協助辦理社區評估
  • 在辦理由地區獎助金或全球獎助金資助的服務專案中擔任積極的角色
  • 與扶輪社合作籌辦募款活動,以資助服務專案
  • 參與由獎助金資助的服務專案之公共關係及宣傳工作
  • 為由獎助金資助的服務專案貢獻技術、文化或學術方面的專長
  • 確實將貴社最新的社員資訊呈報告國際扶輪
問:扶青社可申請災害救援獎助金嗎?
答:不能,災害救援獎助金頒予地區。但是,地區可選擇分配獎助金之一部分資金給扶青社去辦理救災活動。
問:扶青社可以申請大規模獎助金計畫嗎?
答:是的,扶青社可以申請大規模獎助金計畫。欲瞭解更多有關大規模計畫的資訊,請參考https://my.rotary.org/en/take-action/apply-grants/programs-scale-grants。
問:扶青社成員可從獎助金資助的訓練中受益嗎?
答:是的,扶青社社員可以參加由獎助金資助的訓練,例如職業訓練團隊。為符合扶輪的利益衝突政策,使某位扶青社社員受益的獎助金不得由受益者的扶青社贊助。
問:扶青社社員可否獲得地區或全球助學金獎學金?
答:可以。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已同意,扶青社社員可受益於由地區獎助金或全球獎助金資助的獎學金。為符合扶輪的利益衝突政策,使某位扶青社社員受益的獎助金不得由受益者的扶青社
贊助。
問:扶青社社員可擔任職業訓練團隊的成員嗎?
答:可以。扶青社社員可作為職業訓練團隊的一分子接受或提供訓練。想要在透過全球獎助金提供訓練的職業訓練團隊中服務的扶青社社員,必須在相關焦點領域有至少兩年的工作經驗。
問:在My Rotary的扶輪基金會捐獻報告會包含扶青社社員的捐獻嗎?
答:是的,捐獻報告將包含扶青社所做的捐獻,這將方便處理捐獻人的表彰及追踪社的捐獻總額。當報告可在My Rotary提供時,個別扶青社社員及扶輪社員即可查看報告中自己的捐獻,而現任的社、地區及區域職員可查看他們各自的扶輪社及扶青社社員的報告。根據扶輪的隱私政策,提供數據的報告只能用於正式的扶輪事務的目的。

如有關於基金會捐獻報告的問題,請寫信寄至annualfund@rotary.org。

全球獎助金

問:扶青社是否必須先前有參與全球獎助金的經驗才能申請全球獎助金?
答:是的。要獲得贊助全球獎助金的資格,扶青社必須先前曾與扶輪社或地區合作過由全球獎助金資助的服務專案。
問:對於想要申請全球獎助金的扶青社來說,哪些類型的活動是符合申請資格的先前經驗?
答:以下活動是有資格獲得全球獎助金的先前經驗:
  • 辦理社區評估,為全球獎助金預做準備
  • 為全球獎助金籌募資金
  • 參與由全球獎助金資助的服務專案的公共關係工作
  • 積極參與辦理由全球獎助金資助的服務專案
  • 為由全球獎助金資助的服務專案提供技術支援
  • 協助衡量及評估由全球獎助金資助的服務專案
問:扶青社參與全球獎助金的情況要如何予以督察,以確保申請獎助金的扶青社具有必要的先前
經驗?
答:地區應追蹤扶青社參與全球獎助金的情況。當地區扶輪基金會主委授權同意申請案時,應證實扶青社符合參與的要求。扶輪基金會不會管理這些資訊。
問:兩個扶青社是否可以贊助一項全球獎助金,一個作為主辦贊助者,另一個作為國際贊助者嗎?
答:不可以。如果一個贊助者是扶青社,那麼另一個贊助者必須是扶輪社。
問:當扶青社申請全球獎助金時,誰來授權同意申請案?
答:扶青社社長將代表該社授權同意申請案。
問:扶青社可以進入獎助金中心申請全球獎助金嗎?

答:自2022年7月起,扶青社可以利用獎助金中心申請全球獎助金。為提前規劃及準備申請草案,扶青社可使用全球獎助金申請模板(Global Grant Application Template)。

資格

問:扶青社是否必須符合資格才能獲得地區獎助金的資助?
答:扶輪基金會並未要求扶青社在獲得地區獎助金的資助之前必需先符合資格(qualified)。但是,地區可選擇要求扶輪社及扶青社兩者皆須先符合資格。
問:扶青社是否必須符合資格才能參與全球獎助金?
答:是的,扶青社必需符合資格才能參與全球獎助金。
問:扶青社要如何才能符合資格?
答:扶青社應聯絡地區領導人,安排社員參與地區獎助金管理研討會或學習中心的線上獎助金管理研討會。此外,地區領導人可提供扶青社備忘錄以供進行審核及授權。
問:誰來追蹤扶青社的資格?扶青社在申請全球獎助金時需要證明他們有資格嗎?
答:地區負責追蹤扶青社社員的資格。地區領導人必須在國際扶輪網站「獎助金中心」證明扶青社社員是否合格,這是申請流程的必要部分。
問:扶青社如何才能瞭解更多關於獲得資格的資訊?

答:社員可以在My Rotary閱讀更多關於資格(qualification)的資訊。他們還可以將問題寄至stewardshipdepartment@rotary.org。

地區領導人

問:地區是否必須指派一名扶青社社員擔任小組委員會的委員?
答:不必,但我們鼓勵這樣做。扶青社社員唯一沒有資格擔任的地區角色是總監、助理總監及地區扶青主委。
問:地區是必須在自己地區的獎助金委員會中指派一名扶青社社員?
答:不,但我們建議這樣做。扶青社社員在地區的各委員會中發聲很重要。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國際扶輪網站中HOW ROTARACTORS CAN PARTICIPATE IN ROTARY GRANT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2022-2-8

扶輪行為準則
扶輪核心價值:聯誼、正直、多元、服務、領導力
行為準則反映出我們的核心價值,並說明身為來自世界各地幾近每個國家,使用100多種不同語言的扶輪社員及扶青社社員所應負的責任。隨著我們的組織日益茁壯,我們致力於堅守並發展這個準則。
如同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期許扶輪社友及扶青社社員,在彼此之間以及與扶輪計畫參與者、前受獎人、服務專案夥伴及社區成員互動時,以身作則躬行此一行為準則。本行為準則適用於所有扶輪社、地區、地帶、國際扶輪的會議、訓練會、活動,及代表扶輪的成員所參與的任何場所,以及「我的扶輪」(My Rotary)網站及社群媒體上。
期望
所有的扶輪社員及其他參與者(包含扶輪計畫參與者、前受獎人、服務專案夥伴及代表扶輪的成員)皆被期望遵守此一行為準則、體貼周全,並貢獻心力建造一個合作、包容、正向且健康的環境,在那裡的所有人皆能受到尊重及有價值。
使用尊重的言語
  • 當您第一次遇見某個人、請自我介紹並說明您希望被如何稱呼,包含您喜愛的代稱(他/她/他們)。請以他人喜愛的代稱來稱呼他們,而非使用暱稱。
  • 當您向較大的群體發表演說時,請使用中性的字詞以避免產生性別預設。
  • 用積極傾聽的方式,來加深您對他人的理解。
  • 請注意所使用的言語並依不同的區域加以調整。有一些措詞在某些文化中可被接受,但在其他文化中則不然。
  • 避免使用未考量跨文化間差異而翻譯的俚語或慣用語,或是為了分享我們多元的文化及語言而刻意說明這些用語。
  • 以淺白的言語交談,避免使用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的略語及行話。
  • 如果您對某些文化的背景、信念、性傾向、性別或其他特點感到好奇,請詢問他們是否願意公開分享更多關於自身的事情。如果這個話題與您的談話無關,請避免詢問。
  • 營造一個可進行跨世代交流的談話氣氛且避免以他們的年齡來描述任何人。
當一個支持者
  • 請作為一位他人的盟友及支持者,且看到有需要時,隨時準備介入支援。
  • 如果您看到或聽到某些不恰當的言語,請對付這個行為來為那些受影響的人提供支援。
  • 作為一個扶輪社員,請堅守此一行為準則、從您的扶輪社經驗中建立起這個文化,並在任何議題發生時予以因應。
營造一個溫馨友善且具包容性的環境
  • 確保每位社友及與會者可完全參與您籌辦的實體或線上會議和活動,方法是提供一個他們可加入的集合場所且具備同步口譯、隱藏字幕(或逐字稿)及其他所需的資源。
  • 請檢視任何一個扶輪社或計畫的傳統,並且停止或改變那些可能會使特定群體感覺被冒犯或疏離的活動。
  • 創造一個溫馨友善的環境,並讓所有的人都能參與談話、專案計畫及活動之中。
  • 請盡可能注意非言語的溝通,例如:眼神接觸、面部表情、聲調、個人空間、手勢及姿勢,並且思考這些是如何影響您與他人的互動及關連。
  • 知悉每個不同宗教的重要日期,並以一種包容及體貼那些遵從這些日期的人們的方式來安排會議及活動的行程。
  • 請留意人們的飲食和健康限制。
  • 請為每個人打開在您的扶輪社及地區擔任領導者角色的機會,或是打開與您的社區夥伴交流的機會。
慶祝多樣性
  • 增進您的扶輪社對於身心障礙者的認知、理解及接受度。
  • 慶祝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和宗教儀式,而非不斷舉辦或主辦與單一文化或宗教有關的服務計畫或活動。
  • 欣賞並慶祝與多元性相關的重要日子。
  • 避免對任何一個特定群體設定刻板印象並嘲笑他們。
  • 欣賞並且歡慶不同性別的存在。
通報行為準則的問題
如果您覺得某個人表現的行為與行為準則相牴觸,請以電子郵件寄至dei.inquiries@rotary.org。
通報成人騷擾問題
依據扶輪政策彙編,目前扶輪維持以下原則來報告關於扶輪社員或扶青社社員在會議或活動場上的騷擾議題。
扶輪致力於維持一個免於受到任何形式騷擾的環境,並從寬定義騷擾是以任何一個特徵1(年齡、族群、種族、膚色、身心障礙、宗教、社經地位、文化、性別、性傾向或性別辨識)對某個人或族群進行貶低、汙衊或冒犯的任何言語上和身體上的作為。
如果您注意到任何涉及成人的騷擾指控或是您覺得受到騷擾,請採取以下步驟:
  1. 如果對任何人的安全有所疑慮,請聯繫當地的執法機關。
  2. 通知扶輪社職員(扶輪社社長或秘書)、地區領導人(地區總監或地區總監當選人)、或地帶領導人(國際扶輪理事)。
  3. 將此事件透過電子郵件寄至cds@rotary.org,向國際扶輪的扶輪社或地區支援(Club and District Support)團隊通報。
  4. 任何有關青少年的騷擾或虐待的指控必須於72小時內呈報國際扶輪youthprotection@rotary.org。
註1:此處列出的特徵來自「扶輪政策彙編」(Rotary Code of Policy)、「會議、事件或活動中的無騷擾環境」(Harassment-free Environment at Meetings, Events, or Activities.)。隨著「扶輪政策彙編」的更新,本行為準則部分也將更新。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國際扶輪2022年1月版的Code of Conduct

促使改變者(六)
作者 台北大安社前社長 鍾鶴松PP Harrison譯
派崔克‧寇曼(Patrick Coleman) –
Rotary Foundation Major Gifts Initiative Committee Member 扶輪基金巨額捐獻倡議委員會委員

如何對任何人談話
「當某人注視著您,此時他或她經歷著一個極大的這類的影響,產生整體關係的基礎。這正好給他們多種的姿態,一個趾高氣昂的樣子,一臉信心的微笑,以及一個直接正面的凝視。」這是萊爾‧羅德斯(Leil Lowndes 1950-,國際知名的行為演說家/作家)在她的著作〈如何對任何人談話(How to talk to anyone)〉裡提到:為了獲得人際關係的豐碩成功之92項小策略。(請參閱www.goodreads.com/work/quotes/35147)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有新年的心願,而這些心願幾乎和當初新年心願依然如故!有一個朋友正好在聖誕節前與我分享他去年的心願:「我去年的心願是減輕體重10公斤,然而我現在還需減15公斤。」
 那樣聽起來對我而言都很熟悉平常,但我覺得離譜。
今年我最重要的心願之一,是至少每個星期閱讀一本書,以改進我個人以及/或者專業上的見解。但我只讀完萊爾‧羅德斯所著的〈如何對任何人談話(How to talk to anyone)〉之第二篇。
身為扶輪社員,我們在扶輪社,在社區集會或家庭事務上,經常接觸並對人們談話。當我們與人們聊天時,所有扶輪社員也時常稱呼「扶輪社員」或扶輪機構「PDG」或「TRF」而使他們完全茫然不知。當某人提起另一位扶輪社員為「PP」時,我看到了聽眾震驚的反應。
扶輪使用的特別字彙會使人混淆不清而且甚至令潛在的社員裹足不前。如果我們大部分的人走進一個擠滿核子物理學家的房間,我們也許會發現很難與某人談些有關核子天文學的事務,同時我們也可能會發現難以瞭解核子物理學家與核子天文學之間如何界定分別。
萊爾‧羅德斯提供關於如何開始以及保持交談活絡順暢的「秘訣」。也包括身體的語言技巧,而這些經常比用語文來溝通更好。
下列有幾個範例:

  • 我總是試著把焦點放在他人的身上。真正有信心的人經常如此身體力行。他們知道傾聽他人比自己滔滔不絕地說話,成長壯大更多。
  • 您與一群人交談時就是告訴他們這個時間您要做些什麼,「請再講一次!」這最為美妙的聲音表示您的交談對象能夠從您的言語中聽到些什麼。
  •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兩種人。有那些人他們走進一個房間會說「好啊,我來啦」。而另外一些人走進後,說「啊,我們都在這兒。」
國際扶輪社長謝卡爾‧梅塔挑戰我們做一個「促使改變者」。而最有好的改變方法之一是在扶輪世界的內部與外界有效地溝通。
最後一個引述:「人們不要關心您知道有多少,直到他們知道您多麼關心他們。」吉格‧金克拉(Zig Ziglar,1926-2012,美國作家/推銷勵志演說家)說得很正確。讓人們喜歡您的秘密是表現出您多麼喜歡他們!
 持續談論扶輪吧!
The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Rotary Africa/www.rotaryafrica.com


二、地區活動報導
DISTRICT REPORTS

3461地區生命橋樑計畫與104人力銀行合作協助年輕人有自信地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作者 地區生命橋樑計畫主委 台中市政社 方閔正Vincent
國際扶輪自2010年立法會議通過新世代服務以來,青少年一直是扶輪社服務計畫主要的支持對象,其中包括扶少團、RYLA青少年領袖營、扶青社、RYE國際交換及NGSE國際職業服務參訪。而3461地區甚至延伸扶輪之子服務計畫;若以年齡來劃分,從幼兒、小學、中學和研究生,皆提供不同服務計畫給予支持。
3461地區前總監謝東隆PDG Paper 2019年為擴大青少年服務的面向,遂針對大學生進入職場接軌階段孕育出「生命橋樑計畫」。此計畫是一項針對大學畢業新鮮人進入職場所應有態度、敬業精神及求職技巧等面向的培訓課程。2023-24年度總監提名人楊金振DGN Tony擔任是年主委作為3461地區生命橋樑計畫的開端。去年與104資訊科技合作執行此計畫非常成功且得到熱烈迴響,因此今年度總監薛秋雄DG Trading力邀留任筆者再次挑起大梁擔任2021-22年度生命橋樑計畫主委。

在此感謝今年度33個扶輪社贊助45位生命橋樑獎助學生。此屆參與贊助的3461地區扶輪社有台中社、台中中央社、台中省都社、台中文心社、台中市政社、台中向上社、台中文教社、台中大新社、台中中區社、台中大光社、台中東南社、台中東興社、台中台美社、台中台新社、台中東區社、台中東北社、台中東昇社、台中玉山社、台中南門社、台中惠來社、台中南光社、台中馬拉松社、神岡社、豐原東區社、台中山海屯社、台中潭雅神社、大甲社、苑裡社、大甲北區社、大甲中央社、大甲百齡社、台中港東南社、大肚社。其中感謝A-1分區台中社、台中中央社、台中省都社、台中文心社、台中市政社、台中向上社、台中文教社、台中大新社整個分區連續三年都無缺席;也更加感謝台中台美社除了連續三年無缺席外還每年都更加踴躍贊助今年達7位。
憶起,2020年在前總監劉禮修PDG Eyes任命下接下主委職務,於是便思考這計畫的原意,既然是畢業新鮮人職涯接軌對象我們應該尋求具有數年經驗且擁有完整大數據的企業一起合作能讓這培訓計畫應更貼近於職場訓練。而在偶然看見104資訊科技董事長楊基寬先生曾說「身為市場典範,我們追求工作、生活與生命的質感,對求職者『不只找工作,幫你找方向』」就是因為這樣的企業定位所以讓筆者找向台灣的網路人力銀行第一品牌「104資訊科技」。
由於沒有任何管道聯繫,只好無師自通陌生拜訪,一早8時半到了總公司門口,誰知被櫃檯以網路公司不接洽合作為由而拒絕於門外。使命必達的我只好土法煉鋼透過104人力銀行網站線上客服Email方式書信聯繫,經過幾週的書信輾轉終於找到104資訊科技策略發展部。經過簡單的電話說明,筆者與秘書長王晟鑌C.B.便帶著企劃書前往104資訊科技辦公室與策略發展部張寶玲副總經理及社會企業處王榮春副總經理見面相談甚歡,發現大家理念相同且我們所做的正與104人力銀行不謀而合,因此結下良緣。
經過3461地區三年生命橋樑計畫的努力經營下,奠定在中部大專院校內大三、大四學生們口耳相傳的優質獎學金,扶輪社透過此計畫提供與其他單位不一樣的獎學金;傳達著「給你魚也給竿」,除了獎學金外還提供完整訓練課程讓學生能有所追尋方針。在核心團隊祕書長王晟鑌C.B.、執行長吳政訓Anatomy、教務長鄭富美English、學務長張宏名John、總導師黃傳程Rick討論共識建構了求職技能、職人引路、服務課程三項課程題綱,今年度更導入TED分享討論,讓整個訓練課程更加完整。
每當暑假結束學生便會開始準備甄試書面資料並趕緊在截止日前寄來,深怕錯過機會。因為學校的認同,所以也會主動協助學生們檢核資料彙整一起寄來。我們總是可以收到來自各大專院校上百封的申請信件,為求上課品質及學生的學習,因此在開課前都會舉辦甄試來決定錄取的學生。甄試當天,委員們7時就到會場布置面試教室,學生們也換上西裝繫上領帶;女生則換上套裝前來會場報到。每個同學臉上都感到緊張彷彿參加研究所面試一樣,因為這短暫10分鐘的面試將會決定錄取資格。經過緊湊的面試,下午委員會及台中東區社9位面試官們便立即開甄試會議,經過2小時逐一檢視每位同學表現及成績做出排序隨即發出正式錄取通知書給50位學生。

11月6日承辦社台中市政社社長陳俊狄Ryan帶領著社友一早來到青年高中張羅導師訓練講習會及開訓典禮,並貼心準備豐富的中餐給每位蒞臨出席的友社社友,在簡單而隆重的開幕下揭開了今年度為期兩個半月的訓練課程。在兩個月8週的訓練課程裡,透過104人力銀行企業大數據中企業主著重求職者能力面向;共同討論規劃出認識自我、說話技巧、辦公室倫理、履歷及面試技巧、簡報技巧及辦公室應用實務性課程。104人力銀行同時也協助邀請優質企業講師前來為中部學生們授課。
11月6日課程主題:認識自己──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講師:104人力資源社會企業處王榮春副總經理。11月13日課程主題:贏得好人緣的精準說話術── 溝通方式會暴露你的一切,講師:口語實戰講師林慧老師。11月20日課程主題:辦公室的生存之道── 能力讓你被看見態度讓你被尊重,講師:104人力資源處協理江錦樺老師。11月27日課程主題:辦公室大數據──數字決策關鍵,講師:永聯物流開發(股)有限公司穰穎堅資深副總經理。12月4日課程主題:「履歷1分鐘面試2分鐘」致勝關鍵──從寫履歷到面試,如何從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講師:溫世仁基金會李冠輝經理。12月18日課程主題:打動人心的簡報化妝術── 你的醜簡報正在毀掉你的成功機會,講師:鄭匡宇TED名師。
12月11日是每年不可或缺認識扶輪的服務課程,在地區扶輪日前學生們必須要團隊合作創造出各組指派商品的行銷策略及定價策略,扶輪日當天使出渾身解數銷售商品創造出最大獲利,希望能訓練學生們的膽量及實際策略落差,經過這兩年的課程,我們意外發現學生對這項課程特別感興趣,因為可以理解規劃出計畫與實際執行上的差異所在,同時同學間感情變得特別好,接下來的課程上互動也特別加分。
12月25日模擬面試是重要階段,也是課程驗收成效的時刻,委員會仿實際企業徵人面試程序進行,經過階段面試通知到三位主管面試過程,並與104人力銀行合作邀請到各企業菁英:映興電子賴炳源董事長、金頌企業(股)有限公司許正達總經理、宏合精研(股)有限公司林纈合董事長、富達興企業有限公司周志憲總經理、台灣日聯(股)有限公司吳冠璋總經理、元大銀行王瑞顯資深襄理、橙的電子(股)有限公司張志強人資主管、百貨零售顧客服務簡杏娟行銷企劃主管及徠通科技(股)有限公司林忠賢管理部副理來擔任本年度模擬面試的面試官,讓學生身歷其境的感受求職工作面試的壓力及面試官們來自不同產業各式各樣的問題。同學們依照收到的面試通知時間來到面試會場,戰戰兢兢的複習著應答及英文、日文自我介紹,為求在短暫5-8分鐘面試裡展現自我讓面試官印象深刻,面試後鬆了口氣的同學們聚集討論面試的回答,就是像沒有標準答案檢討著如何回答最適合。
兩個月的紮實課程結束,今年度因為疫情因素無法帶領學生做產業參觀,但學生們在準備元月份的期末考還依舊準備著未來嚮往的職場產業報告並跟導師約定好前去各社報告。在這短短半個月裡,看見學生到各社報告後並在臉書上分享著自己的感受,只能說這種回饋是對3461地區生命橋樑計畫的肯定。
兩個多月的訓練,1月22日是每位學生都完成所有課程及各社產業報告的結訓典禮。在承辦社豐原北區社社長朱鎮正H-Beam領導社友們協助下,特別從豐原前來青年高中布置出隆重的場地及有條理報到程序,讓今年度的結訓典禮帶有過年氣息且溫馨。
生命橋樑第一屆創辦前總監同時也是今年總導師PDG Paper致詞中闡述了生命橋樑的主要目的是服務並協助優秀大專院校精英大三、大四的學生們,栽培他們擁有進入職場前該具備的職場態度與待人接物之道,在畢業後能順利接軌職場並提供企業優質人員的培育課程。教育是扶輪重點服務精神之一,藉由生命橋樑計畫創造一個互為貴人的環境,並叮嚀同學們要有任勞任怨的做事心態,因為任勞不任怨等於無功,任怨不認勞等於無用。
地區總監薛秋雄DG Trading頒獎時,幽默風趣道出,他原先因找不到主委,不想續辦而後又決定繼續辦學的理由,並以一名成功企業家兼大學教授20多年的角度,鼓勵畢業學生們要培養職場三部曲:1.認識環境;2.適應環境;3.創造環境。藉由職場環境認識自己並發揮長才貢獻社會。期間Trading總監親切與同學們互動以問答題對話,還慷慨自備紅包獎勵勇敢發表的同學們。
104人力銀行策略發展部張寶玲Rita副總經理,主要負責推動「Be A Giver」的精神。與Vincent主委合作的這幾年來,她發現Giver跟扶輪社的Change Maker精神不謀而合。因為台灣近年來的人口少子化、老年化與勞動就業市場改變,要如何人才永續並培養更多台灣未來的接班人,好預防此國安危機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職責。她期勉這群幸運的同學們開始學習將此幸運交棒給更多的下一位,讓台灣整個社會變得更美好。最後她特別感謝Vincent主委,當初一開始並沒有因為吃了104人力銀行的閉門羹,就放棄將104引進扶輪社的生命橋樑計畫中與各位畢業生們結善緣。
此屆結業典禮由朝陽科大廖文健同學與國立暨南大學邱苡晴同學主持,在副主委鄭富美English指導下,兩位默契十足並展現出相當專業的水準。全體45名同學井然有序上台單獨與其贊助的輔導社社長與導師們合影後,在2022-23年度總監提名人楊迺津DGE Dentist、2023-24年度總監候選人楊金振DGN Tony承諾延續這生命橋樑計畫下,畫下此屆生命橋樑助學計畫一個完美的句點。


3522地區根除小兒麻痺慈善音樂會



緣起

在總監李慕雄DG Michael接任總監的前一年,就跟筆者提及慈善音樂會的構思,目的是為募集挹注根除小兒麻痺基金,並指定由筆者擔任主委的工作。
為何要持續根除小兒麻痺?
不是才剩餘5例?
在Michael總監大力奔走下,募集到的巨額捐款以及年度基金捐獻將全數指定用在根除小兒麻痺,在比爾蓋茲基金會針對國際扶輪給予雙倍的相對基金即將在2023到期的當下,無疑是重要的挹注。由於疫情的關係,扶輪人更能明白雖然全球只剩下5例小兒麻痺患者,病毒的變化、反撲,正是橫亙在當前極難克服的問題。
音樂會的設定
音樂會的表演團體由「琴音相隨弦樂團」擔綱演出,該室內樂團是由台北市大仁社社友Richard、夫人Joyce及國內頂尖音樂大師所組成。曲目多元,豐富多彩,令人讚歎!
扶輪人動起來
成立工作團隊,建置各個小組,一向是首要工程,除了旺台基金會,全部籌備工作在經過社友們三次籌備會後,縝密地設計完整的服務架構,一切規劃就緒,餘者就是期盼疫情緩和,讓人數超過300人的音樂會能順利舉行。
慈善音樂會登場
音樂會上、下半場隆重登場,5位頂尖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音樂家各自展現精湛的演奏技巧,經過首席小提琴手台北市大仁社社友Richard的親自導聆,與會的扶輪人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世界。
音樂會下半場結束,邀請台北仁愛社蔡衍榮PP E.R.旺台環境文化基金會創辦人上台致詞,分享他的藝術人生、自我期許、自我實現的心情故事。頒獎時刻,邀請到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保管委員林修銘TRF Trustee Frederick頒發「天使心」獎座給巨額捐獻人,同時也闡述了此時大家共同努力為即刻根除小兒麻痺有多麼重要。

隨後,Michael總監感謝音樂會有功人員及鋼琴贊助單位,在圓滿的氣氛中音樂會畫下句點。



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第11屆校友會大會紀實
作者 第11屆校友會總會長3510地區高雄社 蔡東賢PDG Daniel
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從2007年設立以來,已經舉行了多次全台灣校友會,讓不同期別的校友們齊聚一堂,聯誼並強化對扶輪的向心力。2022年1月23日在高雄舉行的是第11屆校友會大會,總會長是3510地區蔡東賢PDG Daniel,籌備會主委是屏東百合社曾秀敏PP Una。他們帶領3510地區幹部籌備了一年多,才能在疫情肆虐的不利環境下還能有超過500人報名參加,尤其是在舉辦前兩天才突然在高雄爆出多處有確診者足跡下,最終還有超過450人以上出席,足以證明扶輪領導學院校友們堅毅的向心力,以及不畏艱難的精神。
今年的主題是「向保羅‧哈里斯致敬」,Dress Code是學院風,特別設計第11屆校友會徽章,學院風制服,拍攝宣傳片,蒐集保羅‧哈里斯照片及金句製作手冊以利大家留存,安排網路報名、網路繳費,節目安排及大會場景,還別開生面舉辦團體報名競賽、投稿競賽、服裝趣味競賽等,就是希望吸引大家來參加校友會,加強聯誼、傳遞歡樂,並與大家度過一個美好的同學會。但沒想到2022年1月疫情疫情又再度升高,導致無法逐桌敬酒,且要全程戴口罩,但籌備會廣為備置看板、立牌,及安排攝影師,讓校友們三五成群拍照,呈現不同造型、姿態,現場一樣熱絡,大家並留下美麗及歡樂身影,仍達到不錯的聯誼效果。
大會開始,首先由總會長Daniel、台灣分部主委李世定PDG Stan、國際扶輪前社長黃其光PRIP Gary、國際扶輪理事劉啟田RID Surgeon、國際扶輪前理事謝三連PRID Jackson,以及現任3510地區總監蔡政旺DG Wonderful依序上台致詞、勉勵。
緊接著是緬懷2021年9月不幸過世的扶輪領導學院的第一任校長邵偉靈PDG Dens。在早期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剛成立時,PDG Dens除了負責將國外RLI英文講義,逐字翻譯成中文外,在各地車站,更常見他一個人拉著行李箱南北奔波的身影,令人感動。他用盡心力教導學員們何謂扶輪,扶輪哲學精髓在哪裡,更難得的是他隨時保持笑容,謙虛儒雅,循循善誘,以身作則,是扶輪人最佳典範。本來PDG Dens夫人Becky要來現場受獎並致詞,但前一天因疫情非常嚴重,只好改以書面致詞,並由Stan校長代為受獎,感謝PDG Dens及其家庭對於扶輪領導學院卓絕的貢獻,懷念久久,校友們將效法他一生追尋夢想典範的承諾。
由於今年度大會的主題是「向保羅‧哈里斯致敬」,因此大會特地花重金請電腦公司以保羅‧哈里斯照片製作其沉浸式人像,開口與總會長Daniel對話,非常精彩。總會長指出1905年保羅‧哈里斯帶領扶輪之創始,扶輪的緣由及理念就在於共同、輪流、服務、尊重與包容,扶輪是有其哲學基礎的,扶輪就是生活模式,將理念融合於生活中,身體力行;而且扶輪更是一間永不打烊的學校,進來學習、出去服務,南、北半球扶輪人24小時不打烊、老少共同並輪流接棒,只要服務存在,扶輪與學習就永遠持續存在,這也是扶輪與其他國際組織差異之所在。大家必須向保羅‧哈里斯致敬,因為沒有他,就沒有今天全球遍布200多個國家、120萬名社友的國際扶輪。我們是在為世界帶來持續且正向的改變,我們將會以尊重與包容做扶輪的基石,以聯誼強化社的凝聚力,用雙手做領導及服務,以正直及多元做我們雙腳,期待走得更遠、走得更久,跨越社區及國家的界線,做出更多且持續的貢獻。台灣的扶輪社友不會辜負保羅‧哈里斯所創建的扶輪精神及核心價值,今後也將秉持同樣的精神及價值,在這多變的時代中,更團結、積極邁步前進,超我服務、行善天下。
緊接的是服裝趣味競賽,並由PRIP Gary、Stan校長、Set副校長、總會長Daniel、籌備會主委Una等5人,穿起哈利波特書中霍格華茲魔法學院的披風及巫師帽,擔任裁判,笑點十足。三隊參加過程非常逗趣、熱鬧,還有引用韓國影集魷魚遊戲的橋段,加上群眾各有支持對象,表演聲、加油聲、掌聲,熱鬧非凡,讓現場情緒嗨到最高點。
頒獎後,是傳承物的傳遞,在PRIP Gary 及Stan校長監交下,由第11屆總會長Daniel傳遞給第12屆總會長陳全雄PDG Rock。藝術家取名「芽瓶」為傳遞物,意涵種子新芽不絕的生命力,象徵扶輪領導學院是在培育扶輪希望之新芽,因為扶輪領導學院的校友們,在經驗豐富的講師引導下,在來自各地不同職業領域同學的分享中,生命更新、成長、茁壯為菁英中之菁英,有更多的聯結,更有能力,而成為播撒扶輪希望之發芽種子。第12屆總會長Rock也致詞稱讚扶輪領導學院是學習、聯誼的最好平台,並邀請大家要到桃園中壢參加第12屆校友會大會。

接下來由籌備處主委Una致謝詞,表示謝謝扶輪領導學院給予機會,付出才會傑出,並謝謝團隊及各方的幫助才能順利完成此次艱難的任務。最後並由Una帶動唱,全體出席者在〈小小世界真奇妙〉的歌聲中,一起舞動手足,象徵扶輪是一個小小世界,每個人都會動手做、用腳走,只要大家常歡樂、抱希望,採取行動,世界就會真奇妙,讓大家在歡樂中,互道珍重再見,期待下次的聚會。



台北福星社──宜蘭縣偏遠地區(兩原民鄉)五官科疾病預防及醫療提升計畫
作者 台北福星社 盧玉茹AG Janus
台北福星社主辦全球獎助金GG2229720案
強化偏鄉行動醫療、讓遠距e療活起來

3481地區台北福星社20年來致力於各項社會公益,2021-22年度更在社長李芳芬Jane的帶領及總監黃永輝APPS的協助下,短短一個月內就獲得RI全球獎助金補助「宜蘭縣偏遠地區(兩原民鄉)五官科疾病預防及醫療提升計畫」,捐贈羅東聖母醫院「山地巡迴醫療」缺乏的遠距醫療設備,滿足當地居民門診外照護需求,並於2022年1月5日於羅東聖母醫院進行捐贈儀式暨媒體專訪。
捐贈儀式首先由羅東聖母醫院院長馬漢光致詞,首先感謝本社讓宜蘭大同鄉及南澳鄉的17個部落居民能享受多元醫療服務,透過強化遠距醫療設備及早發現病變,有助掌握黃金治療期及達成預防醫學保健的目的。結束時不忘再次感謝去年疫情嚴峻時本社捐贈了一座正壓採檢艙,保護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安全及免受日曬雨淋的辛勞。最後頒發感謝狀並邀請與會來賓體驗眼底鏡檢測服務。
本社感念羅東聖母醫院「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使命,70年來風雨無阻地為宜蘭偏鄉山地居民天天巡診,結合3481地區及3490地區11個友社以及韓國協辦社麗水九鳳社申請RI全球獎助金計畫(GG2229720),計畫案經費預算達200多萬,添購因應當地逐漸老化居民常需使用的可攜式五官鏡、眼底鏡、遠距醫療視訊等軟硬體設備,協助醫師放大病灶,提高初步篩檢的準確度,數位資訊還能提供前線醫師與院內資深醫師線上會診的依據,提升醫師診斷信心及轉診時的影像病歷資料,困難的術後追蹤及平時衛教也變得可行了。
偏鄉山區同城市居民一般付健保費義務,卻因交通及資源的不足而無法享有同樣的服務,常常為了讓耳鼻喉科醫生檢查鼻鏡或檢查咽喉得乘車3-4小時,如果還有共病得掛兩科以上的門診,就醫便成了身心的挑戰。於是醫院的巡迴醫療服務,有效降低延誤就醫產生的風險,如能增加最新的數位耳鏡、皮膚鏡、口腔鏡、電子喉鏡、眼底鏡,就能讓醫生在診斷過程中記錄醫療影像,大大縮短城鄉差距、提升就醫品質,大數據的紀錄提供AI學習未來能輔助診斷醫療,進而降低資源浪費。
後疫情時代的遠距醫療是全球醫療發展的趨勢,本案所代表的意義及其持續性效應深遠,使我們能迅速獲得社友支持,共襄盛舉參與贊助計畫經費,並獲媒體主動報導的原因。


召募青年造血幹細胞捐贈計畫
作者 花蓮社
3490地區花蓮社創立60週年主辦全球獎助金案GG2125546

本社2020-21年度創立60週年主辦之全球獎助金計畫GG2125546「透過強化骨髓幹細胞建檔以挽救更多生命」案,由衷感謝國內外地區及夥伴社支持,共同推動召募十萬青年骨髓幹細胞驗血建檔,提升造血幹細胞捐贈機緣,為血癌青年圓夢。因COVID-19疫情防疫嚴竣,未邀請國外主辦社日本鳥羽社及各配合社參加,感謝總監黃文龍DG Wood、陳向緯PDG Brian、AG Jenny、AG Sherry、DVS Lunch、地區公關長PP Dennis以及國內配合社宜蘭社、台北北門社社長及社友和夫人們專程參與,活動圓滿順利。
計畫緣起於2017年底即將跨年時,一則新聞感動不少人,標題是「血癌男孩奇蹟重生,101告白捐贈者」,內容是「感謝我的捐贈者,讓我能重生!」這是台北101大樓首次開放電子許願牆,一位陽光型男朱頤在該年2月確診罹患血癌,幸運地找到配對吻合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順利完成移植康復,朱頤特別投書公開感謝。
在台灣每個月平均有300位病患申請配對,但每個月僅有平均30人幸運獲得捐贈得以進行移植,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是台灣唯一的骨髓資料庫,朱頤因為罹癌,深知等待生命重生的渴望與困難,許下「召募十萬青年建檔」的心願,透過網站架設與參與活動大力奔走,可惜他在2018年又因為T細胞淋巴癌,在2019年12月22日告別人間。生前,他期許自己成為那道光照亮人間,期許有人能接續這個大願,繼續完成。
「頤」願未了,愛的效應持續熱烈發光,朱頤父親朱文慶PP Niwa是本社第47屆社長,社員們因為小扶輪朱頤,瞭解造血幹細胞捐贈對血液疾病患者的幫助。在追思會後積極促成圓滿朱頤召募十萬青年建檔的心願。於1960年創立的本社,在2020-21年度適逢創立60週年,故而興起結合申請全球獎助金計畫,推動國際扶輪焦點領域目標「疾病預防與治療」,讓全球都能響應支持這個有意義的計畫。

2019年12月30日,本社3位社員在社長親自帶領下前往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參訪瞭解何謂骨髓捐贈、捐贈流程、運作召募。2020年1月3日邀請該中心同仁前來本社例會進行專題演講「傳說中的骨髓捐贈」。2020年1月7日接續邀請該中心與捐血中心共同商議在捐血活動中推廣捐血與驗血建檔活動。2020年2月9日該中心於花蓮市明禮國小附設幼兒所前廣場,共同展開捐血與驗血建檔活動,本社亦協助廣為宣導並力推「救人一命,無損己身」。2020年7月1日本社創立60週年,有感於骨髓幹細胞驗血建檔的重要,著手申請全球獎助金計畫,獲國內外友社支持配合,奈因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申請案延至2021年7月,本社第61週年,才獲審核通過,遂著手執行計畫案並舉辦捐贈儀式。
2021年12月23日配合捐贈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的大型實驗室儀器設備啟用儀式,上午9時半在花蓮慈濟醫院協力樓1樓協力講堂舉行捐贈典禮後,參訪骨髓幹細胞中心所有的捐贈設備。捐贈典禮以〈微光系列── 髓緣滿堂〉影片暖場,花蓮慈濟醫院中心副院長吳彬安致歡迎詞開場,播放〈光的使命〉影片,簡介計畫緣起於在台北101大樓留言感謝恩人讓其重生的血癌青年朱頤,而他也是我們親愛的小扶輪,歷經兩次骨髓移植後,隨光而去。「當你成為光,就不怕黑暗。」他的遺願「召募十萬青年骨髓建檔」,讓本社在創立60週年(2020-21年度)獲全體社友支持為其圓夢,更獲當年度地區總監陳向緯Brian肯定,撥支大額地區獎助金配合,並在扶輪基金會因疫情影響降低配合款額度下,再協助尋求韓國地區響應,最終於2021年7月27日本社第61屆(2021-22年度)獲TRF核准,10月13日撥入款項86,030.13美元(折合新台幣2,416,156元),捐贈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相關設備及宣導費用計76,217美元,餘為相關行政管理費用及預備金。
吳副院長接受總監及各社社長代表捐贈後回贈感謝狀,並表示扶輪社與慈濟的理念很相似,都是在濟弱扶貧。這項捐贈計畫,會應用在前端教育宣導、驗血建檔活動現場電子化作業到後端擴增HLA實驗室儀器設備,包含儲存HLA檢驗試劑或捐者與病患的檢體使用-20/30℃低溫醫學冷凍櫃、貯存血樣使用的4℃恆溫冷藏櫃、擴增捐贈者或者是病人血樣DNA使用的溫度梯度型高速聚合酶連鎖反應器、精準分注微量DNA與試劑使用的電子分注器等設備,強化造血幹細胞建檔的體質,期待讓召募十萬青年建檔的計畫落實執行,因為每增加一筆建檔,即多一個配對重生的機會。隨後並回贈血癌患者蔡瑛真攝影作品〈映像徽州〉給本社表示感恩。
本社第60屆社長Bosch致詞時談及申請這個深具意義的計畫案,除了感謝PDG Brian及各社外,也感謝PP Cilin對本案的專業級協助。扶輪基金會全球獎助金申請案,必須結合國內外扶輪社共同完成,期望將計畫推向國際,讓更多人看見計畫的重要性和公益性。朱頤的爸爸是我們第47屆社長PP Niwa,在扶輪大家庭中深得敬重,父子情深更讓人動容,朱頤的光效應,是一個大愛的契機和使命,導引扶輪和慈濟的合作,為重大疾病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一個計畫的完成,不只出錢,還要出力、出時間,扶輪完成初步的捐贈,加強了儀器設備,接下來是慈濟大愛系統的灌溉和推展,希望更多的志工和扶輪人,一起投入推動「召募青年造血幹細胞捐贈」大願,造福人間。
3490地區總監Wood及前總監Brian也都致詞闡述「扶輪打開機會」,採取行動,「以服務改善人生」,為這個計畫帶來完美註解,期盼人間有愛、幸福祥和。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楊國梁主任也致詞表謝意,緊接著PP Niwa臨場的說話,感恩全體扶輪社友、感恩黃威翰主治醫師及團隊用盡全力治療和照護,父子相約下輩子再續父子緣,深深感動大家。會的,光的使命隨著他的愛,必會無限延伸。
典禮後全體前往慈濟大學福田樓9樓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參訪認識骨髓資料庫、HLA實驗室、臍帶血庫,最後在中心門廳留影合照,感恩圓滿!
  • 本計畫總捐款87,350美元來源:
  1. 地區獎助金(DDF)撥款,計33,250美元:3490地區18,000美元、3482地區3,000美元、日本2630地區6,750美元、泰國3350地區1,500美元、韓國3750地區4,000美元。
  2. 現金捐款,計27,500美元:花蓮社18,000美元、宜蘭社3,000美元、台北北門社2,100美元、日本鳥羽社1,400美元、日本橫浜西社3,000美元。
  3. 扶輪基金會(TRF)相對應補助DDF的80%,計26,600美元。
  • 本計畫捐贈內容:
  1. 生命有限,讓愛無限──《想念兔小妹》繪本創作及印製一批。
  2. X型宣導展示架一批:於後續舉辦衛教志工教育訓練各場次使用。
  3. 骨髓幹細胞召募活動用電腦及印表機設備一批。
  4. -20/30℃低溫醫學冷凍櫃(攝氏-40℃低溫醫學冷凍櫃)1台:冰存檢驗HLA配型的檢驗試劑及病人的血樣。
  5. 4℃恆溫冷藏櫃1台:貯存病患或捐贈者的血樣使用。
  6. 6. 溫度梯度型高速聚合酶連鎖反應器(PCR擴增機)2台:擴增捐贈者或病人的血樣裡面的DNA使用。
  7. 單爪微量分注器3組:分注病人或捐贈者DNA或試劑。




「大發扶輪二號」捐血車捐贈儀式暨啟用典禮
作者 高雄市大發社

高雄市大發社於1月22日上午9時半假高雄大遠百前廣場,舉辦「大發扶輪二號」捐血車捐贈儀式暨啟用典禮,當日並同步辦理一整天的捐血活動。
本社在創立20週年紀念時達成捐贈「大發扶輪一號」捐血車予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高雄捐血中心的壯舉,大發扶輪一號在這近10年期間穿梭於高雄屏東地區的各個角落,總共募集54,148袋血液(1,353萬7千c.c.),為高屏地區增加捐血活動的場次,提升捐血量的捐入,滿足醫療用血的需求,功效卓著。
今年度欣逢本社成立30週年紀念,為落實「大發30閃耀奔馳」的年度口號,由社長何宜達JS發起、結合扶輪的公益關懷精神和資源,以及本社社友投入服務社會的行動力量,共同打造出這輛造價近700萬元的「大發扶輪二號」捐血車;這部捐血車申請本年度的全球獎助金案GG2232626,除DDF及RI的配合款之外,全數的經費來源由本社社友認捐的保羅‧哈里斯完成。
贈車儀式暨啟用典禮時JS社長表示,看到「大發扶輪一號及大發扶輪二號」兩台捐血車聯袂出勤捐血的服務,心中充滿著感動,這對所有的大發社社友而言意義非常重大。總監蔡政旺 Wonderful肯定大發社繼大發一號捐血車之後續捐大發二號捐血車,在社務的發展上是很好的傳承。前總監李素鳳 Charming表示大發二號捐血車在地區是非常具有指標性的GG案,扶輪基金的分享制度充分展現扶輪行善天下的宗旨。立委許智傑致詞時表示,他以身為大發社的社友為榮,大發二號啟用後並與JS社長帶頭個別捐出500 c.c.的熱血。
近期由於COVID-19本土疫情的流行,血液庫存量因而時常拉警報,更是創20年來的新低點,令人擔憂。大發扶輪二號捐血車為缺血警報盡心力;移動式捐血車與定點式捐血站大約各占一半的捐血量,但是移動式捐血車更具機動性,可以服務的地區範圍較廣泛,更可以直接到人潮聚集的地點或無定點的機動式巡迴進行捐血的服務。距離是問題所在,因此捐血車在減少時間浪費、人力和物力的消耗上貢獻良多。
捐血活動定位為醫療服務,捐血和法定傳染病篩檢的特種車輛(捐血車)為台灣提供安全的醫療血源檢測並維持公眾健康;扶輪人瞭解捐血對挽救人們生命的重要性和不可取代性,必須對公共衛生安全進行投資,故而捐贈機動性的捐血車和法定傳染病篩檢設備是非常重要的。
捐血車因使用年限的問題而需要汰舊換新,以維繫血源募集的持續性,故而「大發扶輪二號」新捐血車加入募集血源的行列,更是彰顯扶輪人的人道關懷行善天下的精神,並且落實「以服務改善人生」的具體表現。


三、扶輪作品
SPECIAL ARTICLES

畫說扶輪
作者 台中大屯社朱魯青
台中大屯社朱魯青PP Idea的手工鋼筆畫


扶輪有博大的精神
扶輪使各種不同種族、政治,及宗教信仰的人們,和諧的結合在一起,博大而仁慈。
Profound Spirit
Rotary unites harmoniously the people with different races, politics, and religions.
It's a kind and profound association.



「畫室&画寺」
作者 台中大屯社 朱魯青ldea
我人生是在50歲時徹底「歸零」開始了小畫家的奇幻之旅,依我的想法來說,50歲是人生覺悟的轉捩點,因此,生命可分為青壯前期及樂齡後期。
50歲前,開創了「景觀藝術」事業,生活是全力追求錢財及物化建立時期,打好厚實的基礎,在這個前期裡,我為了改變出身逃難及貧窮的困境,為了能立足社會、養家糊口、栽培兒女,而日以繼夜拚命的努力工作,是為財富名利為了責任而活著。
50歲以後,物質基本的基礎及財務自由已經達成,職責也勉強完成,這時應該「超然物外」實現自我的初衷及生命價值,發揮自我核心天賦邁向畫家的時期。
50歲時,我毫不猶豫的漂亮轉身,斷然拋棄得來不易的名利與學術地位(大學教授及設計系主任),毅然決然的前往澳洲重溫學生,遍訪歐美、日本⋯美術館、藝術家的工作室,重新觀摩藝術創作。
從此雲遊五湖四海、神洲佛山消失無踪,自由自在的進入「油彩」的世界,重新「雕塑」創作,迄今已經超過500件油彩畫作、500件雕塑作品。成為藝術界「畫與雕」同步「雙刀流」揮灑的一個傳奇。
我想把「愛」的萬物論,深深地融入「油彩」及「雕塑」作品中,散播人類因「愛」而偉大的生命哲學,謙卑的、純真的創作理念,自然而然的由作品散發出「愛」的無遠弗屆,直指人心及安撫心靈,易於共振理解、各自表述繽紛的色相,各自解讀美麗的境界。
每一個人的心靈因愛而相通,因美而相傳。「藝術」作品成為最奇妙的媒介,我的創作秘訣很簡單就是「愛。畫畫」及「愛。塑塑」,因為「愛」而開心的創作。
我觀察到「愛」是赤子童心的自然現象,是嬰兒與生俱來的天性,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聲音。因此,我決心每年減齡的練習消除罣礙返回嬰兒的心情。堅定不移、努力不懈不受任何繁華塵囂的誘惑持續以愛來創作油彩、雕塑⋯。寧願孤獨的、靜默的享受自己靈魂的招喚⋯堅持所愛、愛所堅持。
幸運的已渡過了25年,感恩妻子、兒女們全力歡喜的支持、知音朋友們激情的鼓勵,使我始終感覺到自己是古今中外最開心的「美感達人」,最快樂的「小小畫家」,最任性的「愛與藝術」創造者。
畫室,挑高帷幕窗前懸掛的抽象油畫、寫意雕塑作品,絢爛的色彩映照在窗面,與戶外原本素淨的枯山水庭園融為一體,空靈虛實之間,為「畫室」染上了美麗的菩提風景。
我見「畫室」蓮華嫵媚、琉璃境界,就叫它「畫寺」吧,我心裡感到特別澎湃。
真愛我的「畫寺」漂亮、美麗、沉靜、乾淨、純粹,我看見了「淨」也看見了「空」更感受了「愛」,也許就是我樂齡減齡返回赤子「歸零」童年的修行道場,行觀自在十方大願的「畫寺」吧!
持續以「畫寺」禪修的心態專注在「畫室」無相的創作,自然而然、無為逍遙的「畫畫」、「雕塑」⋯期待「機緣」成就我成立「畫寺信託基金會」永續以,愛⋯作藝術公益服務。



趙無極的無言山水
作者 桃園東南社前總監林千鈴PDG Soho 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 蘇荷美術國際教學體系創辦人
在巴黎,我滿懷東方人的情感

湧起無限悲傷與鄉愁
事實上我非常喜愛生我養我的中國
但培育我的,卻是巴黎
作為畫人的趙無極,是屬於巴黎的
── 趙無極

一、史無先例,融合東西方繪畫
東西方的繪畫,傳統以來都是涇渭分明,不僅是美學思想不相同,連媒材和手法都大異其趣。趙無極打破這東西方文明歷史性的鴻溝,以東方美學與中國筆墨精神的深厚底蘊,融入西方藝術的現代思維,開創出一種從未見到過的繪畫語言,人們讚譽他是彌合東西方藝術分界、融合兩極的第一人,正也因此造就他成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中國畫家。
大半藝術家初來巴黎,都要經歷一番生活現實與創作理想的摸索和折騰,但趙無極1948年才到達巴黎的第四年,他的作品即開始逐漸嶄露頭角。理由顯而易見,在20世紀初,一波接一波的藝術革新浪潮,經歷印象派、立體派、野獸派、表現主義…,幾十年一翻二轉的革命再革命,連最吸引人的抽象表現主義,也都已經乏人問津。人們對創新的渴求逐漸麻痺,急於尋找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覺印象;再加上二戰後西方社會瀰漫焦慮又不確定的氛圍,趙無極筆下神秘沉靜又獨特的東方意象,的確讓世人眼前一亮。
二、甩脫傳統中國的框架
出生在北京,受到富裕的銀行家父親的有心栽陪,趙無極自小習畫並且考入杭州藝專主修美術,曾事師林風眠,畢業後留校教學6年,這些書畫的基礎養分,不論是觀念技巧手法都是純粹中國傳統的。但是27歲來到巴黎,他卻有了強烈的反思與批判。近距離相較東西方的繪畫,他發現到,自16世紀起中國畫就失去創造力,畫家只會複製先人的輝煌成就。隨著歲月的演變,中國藝術變成技巧的堆砌,章法用筆都有固定模式,美學和技巧被混為一談,再也沒有創發的餘地。他曾感慨地說:「中國的教育建立在記憶之上,學寫字和書法必須經過長期重複動作,而所有的學院主義都來自重複,繪畫正是要避免這個陷阱,要是在1935年,杭州美專的老師就教我這些,我該節省下多少領悟這些道理所費的時間啊!」

假使沒有到法國,趙無極不可能突破中國古典繪畫的藩籬,在巴黎人文薈萃畫風鼎盛的薰染下他大開視野,尋獲全新的靈感。所以,趙無極承認,雖然生自中國,但作為畫人,成為一個創作活力源源不止的畫家,他卻是生於巴黎,也屬於巴黎。

三、巴黎的迷霧
初到巴黎,他被當時表現主義大師保羅‧克利(Paul Klee)深深所吸引。也開始在試著捨棄寫實、細緻的圖形,忽略傳統透視法,簡化主題,把物象變成符號,以精準的線條描繪。在趙無極初抵巴黎時的作品裡,處處可以看到保羅‧克利「符號性」的痕跡,從兩人的作品中可以得到證明(圖1、2)。
這一時期的趙無極,雖然被這種創作模式所薰染,卻還沒有找到自己,尚未完全擺脫臨摹的舊習性。當時被法國眼尖的藝評家稱作:二流的克利。而老師林風眠也說,你畢竟是個中國畫家,你不可能在外國人的地方畫外國人的畫而成功,自己千萬不要忘本。的確,在外國畫外國人的畫,用我們所不熟悉的油畫材料,畢竟一開始就輸在起跑點。此時出自中國、苦思前路的趙無極,只好再回頭從根處尋找出路。
四、又再度發現中國
於是經過幾番思索和琢磨,趙無極歷經畢卡索的造型、馬蒂斯的顏色、米羅的開放觀念,開啟了掌握畫面空間的絕佳能力,但是他也迫切的感受到自己需要重塑,作為藝術家,他需要更深層的性格內涵,需要更特出的表現風格。此時中華文化,以一種與生俱來的方式又重生,他再度發現了遠遠被他拋棄的中國。
從他鄉回首向來處,有了觀望的距離,才驚覺坐擁珍寶而不自知。趙無極記起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書法,一時中國筆墨精神全然甦醒,他終於找到自己的繪畫語彙。而這一次的出走再歸來,他自覺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再次回歸已被捨棄的本源,竟是得「歸功於巴黎」。中國書畫的根苗從此在西方油彩裡現身,自此激出精彩無極,辨識度明晰的甲骨文、狂草系列。(圖3、4)
六○年代起趙無極的創作力開始大爆發,全心投入抽象的無盡汪洋裡。大自然中的草木山石,海天風雲的種種形和線,從此不再刻意描繪,代之以飛躍的甲骨或狂草筆觸(如圖5、6)。中國書法融入西方堆砌的濃濃油彩中,竟然在畫面上融合無間,呈現優美的和諧,營造出富有韻律感的多層次空間。它們不僅色彩變幻無窮,甩脫了具體形式的掛慮,線條得以在虛無空間中揮灑游離,筆觸在其間盤桓流盪,有動有靜,有疾有徐,然後,符號逐漸在漸去漸遠的空間中消散…(圖7、8)。果真此圖此景只在天上有,人間真難得幾回見。
對於一般人難以看懂、難以接受的抽象,趙無極說:「如果沒有具象創作為基礎,抽象作品將會是空泛的,抽象,要能讓人看得懂,尤其要注意光從那裡來,氣韻更要流暢。」

趙無極找到純粹抽象的表現方向之後,連主題名稱也被取消了,從此以無題的日期為畫命名。他優秀的技巧和豐富的美學涵養自此得以大大展現,一面藉由西方現代繪畫的形式,利用油畫的色彩技巧,再加上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意蘊,使得每一畫幅都讓人想到悠遠的中國山水,這種空間意象所帶來的情境之美,需要中國水墨美學與西方現代手法的巧妙融合。正如他自己所說,他畫的是風景畫,卻是畫出夢中的山水,而其曼妙處,也在於畫出每個人內在寧靜遼闊的心靈原鄉。
五、畫家的情與藝
趙無極雖生於書香世家,才華揚名世界,但一生的婚姻並不保證順遂。1948年偕同學音樂的妻子謝景蘭(後也成為畫家)到巴黎,兩人是門當戶對的青梅竹馬,婚後育有一子趙嘉陵(後為雕刻家),但1956年妻子卻與好友法國小提琴家范甸南(Marcel Van Thienen)相戀執意離去。受到離婚沉重打擊的趙無極,失意之餘浪遊世界各地,在香港結識了邵氏藝人陳美琴並結婚。

在趙無極的影響下,第二任妻子也成為一位雕塑家,可惜因為家族精神遺傳病所擾,1972年自殺享年41歲。這一段婚姻在60-70年代曾帶給他非凡活躍的創發力,卻也帶來許多悲戚的傷情。經歷生離死別的傑出藝術家,總能在作品上反映出現實生命的悲歡,他的許多巔峰佳作,就完成在這段時期。多年後趙無極再有第三度婚姻,是小他25歲的法國藝術策展人梵思娃(Franoise Marquet),一直陪伴到他終老。
六、無極筆下的無盡江山
趙無極一生創作不懈,作品被古根漢、大都會、龐畢度…等世界各大博物館典藏,生前也獲得許多榮耀,他是法蘭西畫廊終身畫家,巴黎國立裝飾藝術高等學校教授,獲得法國騎士勳章,一生聲名遠播。在世界權威的藝術網所發布的2016年度全球拍賣總成交額中,趙無極是前五百大藝術家中第十六名,目前更持續高漲中,他的最大畫幅──1985年6-10月── 以5.1億港幣高價賣出,又再度成為世界的焦點(圖9)。
趙無極之所以能在全球藝壇佔上一席之地,全因他將中國古典美學中的「意境」,發揮得淋漓盡致。山水畫貴在能將眼前的無盡江山,化為主觀的精神表現。趙無極畫中空靈飄渺的意境,時而氣勢雄渾,時而纖柔清雅,他心中的山水雖無言,感染力卻悠長深遠,常能引發人們對心靈空間無盡的感動與遐想,他在繪畫領域所開創的一片天地,的確是無窮無極。
本文圖片僅提供教學使用,請勿轉載。





養生之道
作者 3501地區總監 王元甫DG Medico
我們有美好家庭、美好事業、美好人生。基本上,這都需要有健康的身體當後盾。當一個人沒有病痛,會認為健康是必然的,不會知道健康的重要;只有失去健康的人,才真正了解健康的可貴。許多人想用金錢換取健康,只可惜有時候萬萬不能。健康不只是個人的事,一個人的健康關係到全家的幸福。
養生保健的重要
西方諺語說:「預防勝於治療」,東方諺語有云:「有病要早治」;東西方對疾病都有共同的看法:疾病治療不容易,早期的預防與治療是很有必要的。西醫的預防醫學講「保健」,而中醫則講「養生」。養生保健為什麼那麼重要呢?因為人都會經歷衰老,進而產生疾病;當疾病一旦出現症狀時,要想根治是有困難的,所以要及早養生與保健。
健康三大危機
我們正面臨健康三大危機:(1)癌症、(2)心腦血管疾病、(3)傳染病(如新冠肺炎)。現在癌症病人很多,許多發現都已是末期,末期癌症想要治癒是很難的;癌症的治療過程非常辛苦,身心備受煎熬,全家人也跟著受累。心血管疾病更是可怕,可能外出爬山、騎車,心臟病發作,就天人永隔,永遠回不了家。現在自然環境遭受到非常嚴重的破壞,超級細菌、超級病毒都正相繼出現,人類正在面對非常嚴峻的健康危機,尤其是這兩年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西醫「保健」VS.中醫「養生」
西醫保健與中醫養生有顯著的不同,主要是因為西醫與中醫對生命內涵的看法不同。西醫主要是研究「有形」的人體;而中醫除了「有形」的人體(精)外,還特別重視「無形」的氣與神。
西醫「保健」的方法
西醫保健的方法主要包括健康的飲食、經常的運動、預防篩檢。
(1)健康的飲食: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減少脂肪與碳水化合物攝取,避免攝入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如香菸及酒精,避免高溫油炸食物。
(2)經常的運動:美國糖尿病預防計畫(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建議:持續地中度運動,例如每天30分鐘快走,每週至少5天,達到每週有150分鐘的運動量。肌力和肌耐力的訓練也很重要,可以預防肌少症。常見的項目有伏地挺身、仰臥起坐、深蹲等。重量訓練是以負荷重物或特定器材的方式來訓練,常見的項目有啞鈴、槓鈴等。
(3)預防篩檢:依據流行病學的調查,西醫對疾病的預防,找出各種疾病的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酯,然後針對危險因子,訂定出預防與治療的方法。癌症已成為現代人健康的最大威脅,癌症很不容易早期診斷,所以癌症的篩檢相當重要。基本癌症篩檢有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篩檢,肝癌則針對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定期作肝臟超音波掃描檢查,胸部低劑量電腦斷層術(LDCT)可以早期篩檢肺癌。
中醫與西醫大不同
筆者行醫已36年,1986年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在學醫階段,當然完全相信西醫學的理論;但是,行醫之後,發現西醫有許多瓶頸,例如高血壓的病人要吃一輩子的藥,失眠的病人要一直吃安眠藥,不吃就睡不著,疾病無法根治。
1997年筆者移居加拿大,因緣際會,接觸了氣功,煉功產生許多「氣功現象」,令我非常驚訝,我終於相信古老的氣功是真實的;也因此對中醫產生興趣,2001-06年到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博士論文《三焦之文獻與研究》寫了三十多萬字。
要使學西醫的人相信中醫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兩者的本質差異很大。西醫屬於「實證醫學」,我深入研究中醫發現,中醫屬於「神傳醫學」,是東方道家的神「上帝」所傳,這都記載在中醫聖經《黃帝內經》。《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曰:「此上帝所秘,先師傳之也。」上帝(玉皇上帝)是天界的皇帝,《尚書‧伊訓》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中醫對生命內涵的看法與西醫不同。《黃帝內經》說,人是「天地合氣」所形成的,《黃帝內經‧素問‧寶命全形論》曰:「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是「天地合氣」所生成,所以生命的組成包含「天的成分」與「地的成分」。「天的成分」屬於無形,包含神、魂、魄、氣、命門;「地的成分」屬於有形,包含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人有生命三寶:精、氣、神。「精」屬於「有形」,是人體的精華物質;「氣」屬於「無形」,是眼睛看不到的,是能量;「神」又稱為「元神」,是無形,來自於天國,是人真正的主宰,人有道德、善良的心,是因為人有元神。
中醫「養生」的方法:
保養生命三寶(精、氣、神)
「有形」與「無形」是以人的肉眼作為判斷標準。「有形」是肉眼看得到的,而「無形」是肉眼看不見的,但不是沒有物質,而是在另外空間。例如X光我們肉眼看不見,但是它確實存在。西醫主要研究有形的「精」,而中醫認為人的生命包含有形的「精」與無形的「氣」、「神」。「生命三寶」可形成身體多層保護的屏障,護衛生命,中醫養生就是要養護生命三寶「精」、「氣」、「神」。
(1)養精:飲食、藥物養生法
《黃帝內經》說:「夫精者,身之本也」。「精」屬於有形,是人體的精華物質,是構成人體的基本成分,中醫常藉食物與藥物來養精,主要是要調和人體的陰陽,「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例如虛寒之人要多吃能補養陽氣的食物,例如肉類,尤其是羊肉;氣虛(容易疲倦)的人可加用些補氣的中藥,例如黃耆、人參;陽虛(手腳容易冰冷)的人可加用些溫陽的中藥,例如乾薑、肉桂。
(2)養氣:煉氣功
「氣」屬於「無形」,是眼睛看不到的,是一種「能量」形式,「體溫」是人體的氣反應到皮膚體表最簡單的表現方式。人死之後,氣的循環也跟著停止,所以身體是冰冷的。「精」是有形的、靜止的;而「氣」是無形的、不斷活動的。有形的「精」必須依賴無形之「氣」的帶動,才能產生生命活動,所以「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來源。
《黃帝內經》說生命有五大階段:生、長、壯、老、已;人出生之後,就會自然經歷成長階段、強壯階段、衰老階段,最後走向死亡。「衰老階段」是人生的轉捩點,因為從此身體的機能開始走下坡,因此產生疾病,疾病會不斷的惡化,而且愈來愈嚴重。
為甚麼人會衰老?與什麼因素有關呢?《黃帝內經》說人的衰老與「腎中精氣」的強弱有密切的關係。在成長與強壯階段,腎中精氣很旺盛,人跟著生長與發育;然而,進入衰老階段時,腎中精氣開始衰弱,臟腑功能與氣血循環也開始變差,疾病也就發生了。
「氣」的強弱與人體的健康好壞有著直接的關係,《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又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人的「氣」若強,則外邪不能侵犯;當外邪來犯,必定是「氣」虛弱。「氣」有很強護衛生命的功能,能夠抵抗外邪的入侵,所以「養氣」是養生的要點,因為「氣」是生命的重要防衛力量。
煉氣功可以增強人的「氣」,是很好養氣的方法。氣功古代稱導引、吐納。《黃帝內經》有導引的治法。正傳氣功都有很長的歷史淵源,有完整的功法機理,能夠打通淤塞的氣脈,使氣血流通循環。氣功分為動功與靜功。動功強調動作要緩、慢、圓,可促使經脈中的氣血循環圓滑柔順﹔靜功則分為站樁與打坐方式,要求入靜,達到最佳的煉功狀態。一般的氣功只是練氣,更上一層是煉功,就是修煉。
(3)養神:修養道德
「神」又稱為「元神」,來自於天國。「元神」才是人真正的主宰,是構成完整的人所必須具備的,所以《黃帝內經》說:「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中醫養生特別重視「養神」的部分,因為「元神」構成的粒子最小,擁有的能量最大,護衛生命的能力最強,是人體對抗疾病最好的「法寶」。
要如何運用「元神」這項法寶呢?《黃帝內經》說養生要「重德」,要「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要能夠清心寡欲、看淡名利,不受外界的引誘,才能養護丹田的先天「真氣」,並使「精」、「氣」、「神」生命「三寶」緊密結合,內守而不外洩。
《黃帝內經》說,過度的情緒反應(喜、怒、思、悲、恐)都會傷害五臟;「怒傷肝」,憤怒會傷害肝臟;「思傷脾」,思慮會傷害脾臟;「喜傷心」,過度歡喜會傷害心臟;「悲傷肺」,悲傷會傷害肺臟;「恐傷腎」,恐懼會傷害腎臟。
我們要如何管理好情緒呢?許多事情都在一念之間,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結果,一念之間決定健康的好壞,一念之間決定婚姻的成敗。關鍵就在於處理問題的態度,是否能互相溝通、體諒與容忍;但是一念之間是要先做好準備的,就是要「修養道德」。
《詩經》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夫妻結婚本就要白頭偕老。夫妻之間要做到「真」,彼此真心誠實,不能有貳心;夫妻之間要做到「善」,彼此關懷,表達善意;夫妻之間要做到「忍」,彼此忍讓,相互體諒;所以幸福的婚姻需要「真、善、忍」;同樣地,做人處事也都需要「真、善、忍」。
唐代大醫學家孫思邈告訴世人說:「勿汲汲於所欲,勿懷忿恨,皆損壽命。若能不犯者,則得長生也。」(《千金要方‧道林養性》)不要汲汲營營於追求名利,不要心懷怨恨,這都有損壽命;如果沒有名利與怨恨之心,就可以長壽;也就是說,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清心寡慾、心平氣和,這樣才能健康
長壽。
孫思邈是修道人,他看透人世間的一切。因為人同時具有自私與善良,人的「情緒」喜、怒、哀、樂是自私的、放縱的,而人「元神」是善良的、克制的,兩者同時表現,相互抗衡。我們修養道德,一方面是要減少情緒的失控,降低自私與放縱;一方面則要提升「元神」的能量,增加善良與克制。
結語
西醫是當今的主流醫學,其預防保健的方法是大家所熟悉的;中醫是古代醫學,是老祖宗智慧的結晶。西醫注重「有形」身體的養護,中醫更進一步強調養護「無形」的氣與神。雖然西醫與中醫對生命的看法不同,預防疾病的方法也不同,不過西醫「保健」與中醫「養生」是可以互補,可以相輔相成。


一張郵票的故事──無我
作者 潮州社 丁天降PP Austin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
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摘
「我」從哪裡來,「我」將往何處去? 「我」不知「道」!因為「道」太多太多了。喝茶的說「茶道」、寫字的講「書道」、插花的稱「花道」、還有劍道、柔道、空手道…八萬四千法門,條條是道。由此可知《金剛經》所示,一切法「無我」。
日本名畫家橫山大觀(1868-1958年)有一幅成為日本郵便於1983年發行的「近代美術郵票」主題,作品名稱「無我」,圖繪一男子,似站立又如行走,看似孩童又像大人,伊是誰?誰也不知道他是誰。如是《經》云: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圖1)。
《千字文》頭一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原始時代的人類,茹毛飲血尚未開化,赤身裸體生吃禽獸,人類為填飽肚子而忙於行獵,只有部落的丁壯頭目,沒有富貴沒有貧賤;未有文字沒有姓名,不分人我穴居共生,近乎眾生平等大同,人人「無我」,卻能夠日漸帶來人類的文明進步及生存的智慧增長。在南美洲委內瑞拉對岸的荷蘭屬地,安德列斯島郵局1999年8月,發行「千禧年郵票」繪出原始人類的穴居與打獵、尋覓草原和水源情景(圖2)。
大家熟悉的至聖先師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時代魯國人,是偉大的教育家,為儒學創始人,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他到處講學授課,說明:「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也就是說君子不求美好爽口的飲食,對居所不求華屋安適,勤勞敏捷地做事,說話小心謹慎,也能夠去親近有道德修養的人來教導自己的錯誤,如此可以算是好學了。孔子畢生所努力的目標:在求以「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的政治理念,主張施行仁政以德治國,建立禮儀之邦。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廣受世人敬仰,被尊稱為「萬世師表」。
偉大的人物在郵票版面上不會缺席,民國36年8月27日中華郵政在中國大陸發行「教師節紀念郵票」,面額500圓,是當時國內平信郵資,到了37年7月21日,郵費調漲到1萬5,000圓,亦見世態無常。郵票中孔老夫子繪像亮眼張口歡顏,鬚髯滿腮(圖3)。民國54年9月28日發行的孔子肖像郵票,為孔子半身像,右邊分兩行直書「孔丘(公元前551-479)」;及其格言「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所不喜歡的事物及語言行為不要加諸於他人(圖4)。民國61年9月24日發行「先聖先賢圖像郵票」,其中8元面額郵票為孔子全身像,這是故宮博物院珍藏之「南薰殿圖像」藏品之一(圖5)。孔子曾周遊列國,有弟子3,000人。晚年刪訂詩書禮、作春秋、演周易,其學說為儒家所宗,亦為中國學者之中心思想。
前越南共和國郵局於1961年10月26日發行「青年道德重整運動郵票」,繪有孔廟、孔子塑像、手持火把青年(圖6)。越南民族為中華民族旁支的一脈,古稱象群,自漢代改稱為交趾,歷東漢、六朝、隋唐以迄五代,凡1040年均為中國藩屬,也是中國邊疆的一部分,由中國設官治理。宋朝以後,越南表面自主,但歷經越南的吳、丁、黎、李、陳、胡和阮各代,皆向中國朝貢不輟。雖然在19世紀中葉淪為法國之殖民地之後,中華文化及風俗習尚依然存在,且人民姓氏皆以漢字稱,新年春節行事與華人相同。孔子的儒學思想長久受到尊重,所以越南郵票也看到了孔子。從圖3
至圖6的四種郵票的畫面上看來,一位孔子卻有不相同的相貌,哪一枚郵票上的畫像才是孔子呢?《金剛經》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從郵票的發行歷史看「無我相」的面貌。1840年5月6日,世界第一枚郵票在英國發行,郵票上的窈窕淑女頭像是維多利亞女王,她在1837年18歲時,便從叔父威廉四世手中繼承皇位。郵票印刷黑色,面值1便士(one penny),所以被稱為「黑便士郵票」(圖7)。1840年,女王和表兄阿爾伯特公爵成婚。他們清明治國,發展建設及鐵路與郵政並普及教育,且將大不列顛帝國勢力擴張至全世界四分之三的表面積,使英國號稱「日不落國」。
黑便士郵票面世這一年,1840年4月英國議會通過了侵略中國的決議案。6月間,英國發動遠征軍4,000員,乘戰艦48艘入侵廣東海面,以維護鴉片貿易之名對中國開戰,史稱「鴉片戰爭」,迫使清代道光皇帝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重要內容:(一)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及上海五處為商埠,准英人及其眷屬居住通商、設置領事。(二)割讓香港。(三)賠款2,100萬銀元。(四)廢除行商制度,准英商自由貿易。(五)釋放英犯英俘,為英人效勞之華人免罪。(六)關稅須「秉公議定則例」,英國貨物繳納關稅後通行全國無阻。轉口稅按則例不得超過某分。(七)公文平等往來。
英國又於1851年後統治印度,維多利亞女王兼任印度皇帝。1886年正月英國併吞緬甸,5月將緬甸劃入印度之一省,成為英國殖民地。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斯里蘭卡(錫蘭)都成為英國殖民地。女王在壟斷世界的原料供應和市場銷售時,她曾驕傲的宣稱:「誰控制了海洋,誰就掌控了世界。」由此讓世人看到了她的雄心。1861 年女皇42歲時,丈夫阿爾伯特親王離開人間了,但是她卻不斷地推行著殖民地政策沒有鬆懈,使世界地圖上不斷地染上英國的殖民地色彩。至1901年,女王去世後,英國史上最輝煌的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也告落幕了。
在郵票發明之前,郵差送信時才向收件人收費,以路途遠近計算,非常費時費事,且有人付不出昂貴的郵資而不收信件,造成郵局的損失。英國人羅蘭希爾(Rowland Hill) (1795-1879),圖8是英國郵票,圖9是中華民國郵票,圖10是中美洲宏都拉斯郵票,主張郵政改革、降低郵資、統一郵費並施行郵資預付,於是發明了郵票。黑便士郵票面值1便士是最低的輔幣面值,當時12便士兌換1先令(Shilling),20先令兌換l英鎊(Pound),1英鎊是240便士,至1970年英鎊改制為十進位,100個便士值一英鎊。1便士是等於1分錢的單位數,可見1840年代英國郵資一便士的低價位。世界最初發行的黑便士郵票,也成為國際間發行郵票的主題。英國在1970年發行「倫敦國際郵展紀念郵票」以黑便士郵票為主題(圖11),俗稱「票中票」,郵票上面有以前發行過的郵票圖案。
維多利亞女王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五大洲,北美的加拿大也是在她的勢力範圍內。1978年加拿大國際郵展紀念郵票刊登出1857年的郵票,郵票上的女王青春貌美(圖12)。日月匆匆,1897年6月19日,加拿大郵局發行「維多利亞女王即位60週年」郵票(圖13)青春不能永駐,女王已是老婦矣!面額5元大型郵票,左邊是1837年華齡年代,右邊是1897的年老時,歲月不饒人,由此看見了貌相無常的真面目(圖14)。
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英國及殖民地郵票主角換人:1902年起,愛德華七世(King Edward VII);1911年起英王喬治五世(King Edward V);1936年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King Edward VIII);1937年起英王喬治六世(King Edward VI);1952年起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
1986年4月21日,伊麗莎白二世女王60歲生日,英國郵局發行的祝壽郵票,排列出女王的童年、少女時、登位加冕、出訪中、年紀60歲時等六個時期的照片,看最左邊和最右的童年與花甲之齡的女王,豈能不感受到「無我相」的真理呢?(圖15),「青春永駐」果然是句美麗的謊言。
紐西蘭也是前英國殖民地,1950年10月2日發行的「健康郵票」圖像是伊麗莎白公主(1952年登位的女王)她的寶貝查理斯(圖16)。1952年10
月1日,紐西蘭發行的「健康郵票」郵票上的「洋娃娃」註有英文Prince Charles查理斯王子(圖17),向後看,和王子1981年婚禮的照片比一比,很難叫人相信「洋娃娃」是查理斯王子呢,童顏不知何處去,郵中相貌成追憶。
1981年7月29日,英國王儲查理斯王子與擔任幼稚園教師的平民少女戴安娜(Diana) (1961-97),舉行全球矚目的世紀婚禮,世界所有的大英國協會員國及地區和不少國家,先後紛紛發行郵票申賀,郵票構圖多采多姿、琳瑯滿目美不勝收。英國郵局發行的婚禮郵票,攝影師造作出黛安娜的楚楚可憐、小鳥依人的嬌媚可愛,查理斯王子高她一個頭(圖18)。英國鄰邊的屬地根西島(Guernsey) (圖19)、香港(圖20)及許多國家發行的婚禮郵票大致上也是如法炮製、依樣畫葫蘆。他與她身高差很大,其實並不是這樣子。在英國南面根西島旁邊的澤西島(Jersey)郵票的兩幀相片卻看到了「女男平等」的影像(圖21)。而在英國中部海面與愛爾蘭之間的英屬地曼島(Isle of Man)郵票也是她與他的身高是旗鼓相當不分高低(圖22)。
澳大利亞也是英國的前殖民地,所發行的婚禮郵票卻有如「先知的預言」,郵票裡的她與他形同陌路,哪有如此這般的結婚相片?(圖23),「自古紅顏多薄命」,灰姑娘的故事是幸福美滿的。果不其然,在蜜月之旅時,兩人便傳出有婚姻的危機。查理斯王子與舊情人卡密拉的八卦緋聞,戴安娜王妃走出皇宮,從事慈善工作。1996年兩人離婚,孔雀東南飛。1997年戴安娜車禍往生,時年三十有六。人世無常,榮華夢幻泡影。








以假亂真的偽GIA證書
作者 台中大同社 吳宥萱Aimee
圖片提供:臺灣珠寶鑑定中心

近日在日常檢測工作中收到一件附有GIA鑽石證書的待驗商品,經檢查後發現該商品實際上為合成莫桑石。合成莫桑石的檢測困難度不大,問題在於該證書仿冒的極為相似,對一般的店家或消費者而言可能一時不查就容易遭受欺騙,需要特別注意。

商品檢查:
1.刻面重影
合成莫桑石具有較大的雙折射範圍,刻面重影明顯。
2.雷射編號
合成莫桑石的腰圍同樣打上雷射編號,但較為粗糙。
證書差異:
該仿冒鑽石證書是取真的GIA證書來偽作,因此循編號或QR code都可以查詢到該顆鑽石。
偽作證書的外觀與真的GIA證書相似,格式、浮印幾近相同,可以確認的差異大概有數點:
1.雷射編籤為另外貼合,質感有差異。
2.熱敏標籤無熱感應變色效果。
3.無紫外燈下的感光變色油墨。
該仿冒證書格式外觀乍看之下與GIA鑽石證書極為相似,但在細節上還是有可以加以辨識的區別,除了前面列出的差異點外,其他還有一些可以檢查的,如證書紙質與封膜不同、印刷字體粗細差異、折痕不對齊等等,都是可以加以懷疑的地方。
但這次可以快速地辨識出來,主要是因為仿冒商品為合成莫桑石,易於辨識,因此可以透過上述檢查直接知道是仿冒證書;如果仿冒的是另外一顆天然鑽石或合成鑽石,購買者是否能直觀的辨識出仿冒證書則無法肯定。
目前天然與合成鑽石的驗證已無法使用常規儀器判讀,都須透過高階譜學儀器檢驗如PL 光致發光光譜儀。
建議在購買或收藏鑽石時能先送鑑定所複核,以保護您的權益。



司馬遷與史記
作者 ‧ 編輯部 ‧
「史記」是中國最早的史書,不但是「前四史」(註一)的代表作,也是中國第一本紀傳體通史,因此被評為中國最偉大的史書之一。「史記」的著者是西漢大儒司馬遷,他從三皇五帝時代撰寫到漢武帝末年,很生動的敘述了三千年的華夏歷史。因此「史記」不但是最經典的史書,而且也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因為司馬遷曾任職太史令,因此「史記」,最早又稱為「太史公書」或「太史公記」司馬遷,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人。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卒於漢武帝徵和三年左右。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一生致力於史書的編纂,並於逝世前將治史的使命託付給司馬遷。因此司馬遷即子承父業,襲其父司馬談之「太史令」職,負責皇宮文獻史料之管理。此外,由於司馬遷早年師事孔安國、董仲舒等,漫遊諸國山水,深知各地風土人情,並搜集各類古事舊聞,經歷豐富,這些大量史料的積累,即成為編撰史書的主要素材,因此司馬遷即於公元前104年開始著手編寫「太史公書」,即為後來的「史記」。
「史記」全書包括本紀12卷、世家30卷、列傳70卷、表10卷、書8卷,共130卷,計52萬6,500餘字,是中國歷史上首創的第一部紀傳體撰史方法完成的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可惜原稿在西漢末年紛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記殘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所藏之中國六朝抄本;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記為現藏於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北宋「景祐本── 史記集解」,其中有十五卷為別版補配,及日本藏南宋版黃善夫刻三家注史記。
著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認知,完成了這部經典的作品,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也被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文史學者評定「史記」不只是一部卓越的史書,也是優秀的文學著作,因此中國文學巨擘魯迅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人有旦夕禍福,當時因為將軍李陵敗降匈奴被俘,司馬遷乃為其說項而觸怒當朝,被漢武帝逮捕入獄,在遭受酷刑拷打之後,又慘遭宮刑的處罰,司馬遷受到身體摧殘的同時,也飽受精神上的折磨和人格的侮辱,因此頓時頹喪失志,一蹶不振。

司馬遷在獲釋之後,雖然身心受到嚴重創傷,仍然被任命為「中書令」官職。但是司馬遷開始韜光養晦,忍辱負重的繼續完成所著史籍,他將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撰寫「史記」之上,前後歷經十四年的光陰,終於完成這部傳世的曠世巨著,而司馬遷編纂「史記」的經過,也成為被人們所傳誦的故事。
司馬遷,這位在歷史上曾經光芒四射,又飽受滄桑的文學家、史學家,最後在他的著作「報任少卿書」上留下一句經典名言:「人固 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
註一:「前四史」係指黃帝至漢武帝年間共二千五百年的中國歷史,包括「史記」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一指神功
作者 台北士林社 蘇一仲PDG Antonio
前外交部政務次長楊子葆先生在法國攻完土木工程博士,與指導老師任職同間工程顧問公司,老師薪水是他的十倍,心裡有點嘀咕。有天,接到雪山隧道漏水的案子,立即帶著儀器,隨老師前往勘察。

到了現場,只見老師伸出一隻手指,四處遊走,指著「這裡」、「那裡」,點出漏水源頭。心中狐疑,儀器探測後,一一應證!忍不住問:「老師是不是偷留一手沒教?」老師笑說:「會的全都教了,就是這樣啊!」
事後推敲,老師的「一指禪」功夫是不是有深厚的學養與經驗,加上個人天賦,融會貫通而形成的一種超能力。
中國禪宗流傳一則著名公案「一指禪」。《碧巖錄》記載,修禪頓悟的俱胝禪師,凡有人請示佛法,他便豎起一根指頭,來者皆能有所契悟,「俱胝一指」之稱因而揚名天下。
座下的小沙彌竟也學起師父的模樣,只要師父不在,遇信眾求道,不論對方問什麼,只管一股腦地豎起一根指頭。
有一天,俱胝喚小沙彌至法堂問道:「你也懂得佛法?」小沙彌說:「懂得!」俱胝問:「如何是佛?」小沙彌很自然豎起一根指頭,俱胝便拿刀斬斷小沙彌的手指,小沙彌痛得大叫,俱胝當下喝道:「你再說明,如何是佛?」小沙彌再次舉起一指,猛然不見指頭,當下大悟。
小沙彌究竟「悟」了什麼?如何「頓悟」?這是「禪」的奧妙。釋迦佛在靈山會上說法,手持金波羅花示眾,然眾人皆面無表情、不解其意,只有摩訶迦葉領會,破顏微笑。
佛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咐囑汝摩訶迦葉。」此為禪宗由來。佛陀以花諭示,微妙法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以心傳心,盡在不言中。
所以,常有人說:當上父母,才知道為人父母之道。有人問我:「經營企業之道為何?」的確,經驗的累積,有悟出一些道理,但是我更想跟各位分享的是:「知『道』不難,難的是『做到』。」商場的輸贏,就在知道與做到之間的執行力。
禪師憑一指「頓悟」,悟道不一,法門如一。釋迦佛二十九歲拋下太子身分,苦行漸修,六年不輟,頓悟成佛,傳道四十年。故「理雖可頓悟,但事須漸修」,「一指禪」奧妙,就在其中。

有人問我:「經營企業之道為何?」但是我更想跟各位分享的是:「知『道』不難,難的是『做到』。」商場的輸贏,就在知道與做到之間的執行力。


台灣世界遺產候選地系列之十四──蘭嶼聚落與自然景觀
作者 ‧ 編輯部 ‧


蘭嶼為孤懸台灣東南方西太平洋海域的離島,原名紅頭嶼,為古老的火山岩體之火山島地形,地質以角閃石的安山岩質熔岩及玄武岩質的集塊岩為主。大部分為山地,最高點的紅頭山約海拔548公尺,島上丘陵綿亙,溪流分歧,只有沿海部分為平地,海岸線曲折,熱帶林木遍布,因此島上有不少的自然景觀。目前蘭嶼的人口約有5,200人,大多為原住民達悟族(又稱雅美族),約佔4,300多人。達悟族人係由南洋巴丹島漂移至此,至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兩地語言仍然相通,並且時有交流活動。


由於蘭嶼屬於高溫高濕的熱帶性氣候,因此經常有強風驟雨來襲,加上島上的動植物種類繁多,因此生物對於環境資源的影響很大。據文獻記載蘭嶼的哺乳類動物有6種,爬蟲類15種、兩棲類3種、兩棲爬蟲類特有種2種、鳥類101種,其中留鳥24種、候鳥77種,昆蟲約400種,也有一些稀有及特有的種類,包含哺乳類特有種2種;鳥類稀有種3種,以蘭嶼角鴞、紅頭綠鳩及綬帶鳥最為珍貴,另外紅喉翁、絲光椋鳥與灰鶇也屬於稀有種。
此外蝶類的種類也很豐富,較具代表性的蝴蝶有珠光鳳蝶、蘭嶼粉蝶、黑脈白斑蝶與蘭嶼白裙弄蝶等,其中珠光鳳蝶由於其食草「馬兜鈴藤」遭草藥商濫採,此蝶亦遭人過度捕抓,數量逐漸稀少,目前已成為台灣4種珍稀蝶類之一。蘭嶼之蝶科也有部分與琉球蝶類相似,另有9種屬於菲律賓系蝶類,因此蘭嶼也成為研究區域昆蟲之生物生理學最理想之地方。
由於蘭嶼海域位處黑潮北漂之海流上,四周環繞著美麗而龐大的珊瑚礁,又因水質清澈無污染,因此孕育了很多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及優美的海底景觀;其中魚類共有405種,還有許多無脊椎動物。
在人文方面,島上的達悟族原住民之生活方式,也有一些獨特的風俗和習慣,譬如製作拼板舟於春夏時節出海捕撈飛魚,稱為「飛魚季」,因為迄今仍保存此獨特的傳統風俗而馳名,固有「飛魚的故鄉」之稱。綜合蘭嶼的傳統文化可分下列幾項:
一、飛魚文化:
每年3月飛魚會隨著黑潮迴游到蘭嶼的海域,這時達悟族人即舉行「招魚祭」。祭典之後開始於晚間捕撈飛魚;到了4月才開放白天釣大魚。5-7月,開放白天捕飛魚,但是不准捕撈飛魚以外的其他漁類。過了9月中秋節以後,則開始禁止食用飛魚。


二、穴居地下屋:

蘭嶼為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溫度為攝氏26度,除了冬季較冷之外,大多為炎熱的天氣,因為位處颱風季的要衝,島上又無高山屏障,因此達悟族祖先們穴居於地下屋,不但可躲避颱風的侵襲,而且有欄干式的涼臺,適合燠熱的炎夏遮陽乘涼之用。
三、拼板舟:
拼板舟是祖先留下的傑作,達悟族在每年的飛魚祭以後,便開始進行造船的工作。船主們到山裡砍伐木材,再運到工作房前加工製造。拼板舟的造型俏麗美觀,圖案華麗,充滿原住民藝術的色彩。
四、藝術的天份:
達悟族木舟細緻的雕紋與圖案所呈現的瑪瑙紋、銀盔紋、波浪紋,都是達悟族生活的圖記。人形紋代表家族的英雄,也是家族的徽紋;其他如齒輪狀的眼睛紋飾,代表船的眼睛,指引船隻在大海航行時免於災難,有避邪的作用。除了造船之外,紡織、捏陶、金銀器打造,都是達悟人藝術技能的表現。
五、社會組織:
達悟族的社會結構沒有氏族階級,而是漁團組織。族群的權威來自父系長老制度。因此社會活動由長老制度及漁團組織來管理,各村落的自主性極強。除了有血統的家族以外,漁團組織是男人捕魚時形成的另一個群組,在漁獲期間大家一起分配工作,分享食物,形成一個完整的部落團體。
六、傳統服飾:
達悟族男子以無袖、無領、短背心,配合丁字褲;女子則以斜繫手織方巾配上短裙,所有手織衣物均以白色為底,配襯黑、藍色彩相間的條紋。
「蘭嶼」── 是少數保存南島文化之勝地,也是一個充滿熱帶原住民色彩的夢幻島嶼,它就靜靜地佇立在台灣的東南海域上。



清淡回甘的白茶
作者 ‧ 編輯部 ‧
在我們華人的生活中,總會習慣於在午後或飯後喝上一杯清茶,聞聞清淡的茶香,藉以舒暢自己的心情。尤其到了夏天,會覺得特別煩悶燥熱,容易上火,這時就喜歡喝一些新白茶,希望達到降火清熱的功效。假如脾胃弱、手腳冰涼、臉色蒼白,則比較適合喝老白茶。
「白茶」是中國茶類中的特殊珍品,屬微發酵茶,是漢族茶農創製的傳統茶葉,為中國六大茶類之一的傳統名茶。白茶的原材料大多採自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福安大白茶等品種。而比較有名的白茶則出自福建東北部地區,生產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等各種不同等級的白茶。
因白茶成品多為芽頭,而布滿白毫,如銀似雪,因而得名。其原產地有兩處,包括福建省福鼎市生產的福鼎白茶,及安徽的黃山白茶。據唐朝陸羽的「茶經」中的記載:「永嘉縣東三百里有白茶山。」因此推測在唐代已培育出「白茶」的品種。而中國的茶學家陳椽教授(註一)則在其所著的「茶葉通史」中曾提到:「永嘉南三百里福建省福鼎係白茶原產地。」因此白茶源自於福建省福鼎縣似已成為定論。
白茶的外形滿身披滿芽毫,毫味新鮮清香,其品質特點在於茶葉泡開後,湯色黃綠清澈,滋味清淡回甘。
因此很多人都喜歡閒來品一杯白茶,然而並沒有深入的瞭解白茶,也不知道喝白茶有什麼功效。實際上白茶是一種自然的發酵茶,它並沒有像一般茶葉需要很多的工序,它的製程是在採摘後不經過殺青或揉捻,只在白茶葉被採摘下來後直接在太陽下曝曬或文火烘乾加工而成。
至於白茶對身體的功效,則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就有關於福鼎白茶的描述:茶生於崖林之間,味苦,性寒涼,具有解毒、利尿、少寢、解暑、潤膚,及一些民間流傳的保健功效,已被普遍認知。根據研究顯示,白茶比綠茶更具有抗病毒和抗細菌的功效,也具有更多的兒茶素、可可鹼,以及少量的咖啡因;兒茶素則具有抗菌、除臭、防蛀等多種功效。白茶中茶多酚的含量較高,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可以提高免疫力和保護心血管等作用。
不論是新、老白茶,都富含胺基酸和營養元素,有抗輻射、消腫、生津等功效。據說在中國南方一帶,如果出現了感冒、發熱、頭痛、牙疼等症狀時都會飲用白茶來緩解病痛;身上長了濕疹時,也會用老白茶的茶水來塗抹患處,據說十分有效。
其實,新製成之白茶的功效等同於犀角。犀角屬性寒,白茶也性寒。在陳放多時之後,白茶的寒性會逐漸減低,茶性也漸漸轉為溫和。白茶較之茶水而言,更類似一種藥物,因此民間常有備置白茶用來治病的習慣。
品茶是一種高雅的嗜好,當我們在享受茶香的樂趣時,若能更深入的瞭解茶的故事,則會更增情趣。
註一:陳椽,(1908-99),茶學家、茶業教育家,製茶專家,是我國近代高等茶學教育事業的創始人之一,為國家培養了大批茶學科技人才。在開發我國名茶生產方面獲得了顯著成就。對茶葉分類的研究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著有「製茶全書」、「茶業通史」等。


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作者 台北中山社 李博信PP Marine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大部分在台日人都被遣返日本,只有少數技術及專業人員被國民政府留用,其中留用最久並且獲頒勳章的日本人只有一位,就是有名的農學家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磯永吉博士。
磯永吉博士,1886年生於廣島縣深安郡(今福山市)。他自廣島縣私立日彰館中學畢業後,即進入札幌農業學校,畢業後進入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分校(今北海道大學)農業科系,1911年畢業,時年25歲。
隔年的1912年3月即遠渡台灣,擔任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種藝部農作物育種科的技師助理。從此開啟他一生從事稻種改良的事業。他在赴任當年首先成功的完成了「按基因進行分離純台灣稻種及選拔法」,評選出台灣的優良稻米品種共350種。
磯永吉初到台灣時,台灣只有口感乾硬的「在來米」,當時日本缺乏米糧,因此從台灣輸入稻米,但是價格只有日本米半額,因此臺北農事試驗所於1899年開始進行實驗,栽種符合日人口感的日本米數種,但並沒有成功。
1913年,他與時任臺北廳農務主任的平澤龜一郎發現大屯山山麓火山堰塞湖盆地的竹子湖很適合栽種稻米,於是就在此開啟日本稻米與台灣蓬萊米的種植、採種與推廣的試驗。1914年升任技師,並奉派擔任臺中州農事試驗場米質改良農務技師,負責指導及監督臺中州內的農業。
他來台第三年的1915年4月升任臺中農事試驗場場長,負責指導及監督臺中廳內的農業,尤其是稻米的生產與改良。當時他認為要成功的改良品種,必須要有優秀的合作夥伴,因此他邀請了嘉義廳的農業技術人員末永仁擔任試驗場農場主任。由於兩人年紀相仿,意氣相投,而且對日本米的品種改良,都抱持莫大的使命感,因此成為最佳的工作搭檔。在研究工作方面的分工,由磯永吉負責理論,並指導末永仁負責研究台灣在來稻與日本稻改良的實務,在彼此良好的配合下,研究工作進行得很順利。
1919年磯永吉奉派赴歐美各地考察,回國後不久即於1921年升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長兼殖產局農務課技師。
對於台灣在來米和日本米的混種,曾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他們兩人的努力之下,終於成功的培育出「嘉南2號」、「嘉南8號」等100多種混種稻米,成為他們在農業科學上的卓越成就。
1925年,因為他將台灣的在來米成功改良成蓬萊米,使得台灣農民的收益大幅增加,因而被尊為「蓬萊米之父」。
1927年獲聘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講師。1928年再度赴歐美各地研究考察。1928年轉任臺北帝國大學農業科系教授,並以「臺灣稲の育種學的研究」獲農學博士學位,其研究成果直接影響到在來米產量的提升,也促成蓬萊米育種的成功。此項研究報告後來獲頒1932年日本農學會農學賞。
經過磯永吉數年來的研究和指導之下,台灣各地的稻米產量大量增加,且能以高價銷往日本市場。當時的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乃於1926年5月召開的「第19回大日本米穀大会」上,將台灣所培育的日本米命名為「蓬萊米」。
1930年磯永吉升任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熱帶農學第三講座(作物學)教授兼大學附屬農場長,1942年兼任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所長。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獲得國民政府要求留任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並兼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技術顧問,他是少數留台並受重用的日本人之一。
1954年完成其畢生代表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亞熱帶地區水稻與輪作物)」一書,並以此獲頒1961年日本學士院賞。
1957年6月28日磯永吉以71歲高齡退休返日,台灣農業界各政商團體特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辦歡送會。臺灣省政府為感謝他對台灣農業的偉大貢獻,經臺灣省議會以臨時動議,決議每年寄送蓬萊米1,200公斤到日本送給磯永吉,直到過世為止。磯永吉也回饋臺灣省政府所給予之優遇,特捐贈新臺幣2萬元,以每年利息的一半作為農林廳稻作多收競賽第一名之副獎,一半捐助臺大及臺中農學院農藝系優秀學生獎學金。
磯永吉自1912年渡海來台長住46年,於歸國前榮獲當時的蔣介石總統頒授「特種領綬景星勳章」和獎金5,000美元,以表彰磯永吉對台灣農業的卓越貢獻。
磯永吉於歸國後即定居於山口縣防府市,並以山口縣專門委員身分指導山口縣農業實驗場的研究工作;從1958年起擔任山口大學的熱帶農學論課程教授。
1972年1月21日逝世於岡山縣,享年
85歲。


真愛自己的七規則?
作者 台北北區社前社長 賴東明PP Brain
人問「愛不愛自己」?一定會得答案云「愛!」
實際上真愛自己嗎?如是該慶幸!然,未必如此。否則的話,怎會有人自暴自棄?
曾任職過日本NHK新聞播報員的作家下重曉子出版了一本書。為週知乃刊登了廣告。
作者見解豐富,經過精挑細選將其翻譯解說如下。
廣告標題是:真愛自己的七規則
廣告圖案:自己的肖像
廣告文案:
  1. 要重視自己的喜愛。
  2. 要確保獨自的時間。
  3. 要停止人情世故往來
  4. 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
  5. 別去猜測周圍的氣氛。
  6. 別否定時代的變化。
  7. 與重要人物的關係要努力去保持。
從上看來,作者是獨善其身,孤獨寡群的人,而會明哲保身求自愛者。而吾等扶輪人,因要從事公眾服務而需具有合群同樂,利人利己,慈善好施的個性,以及自愛相愛的修養。
能自愛,推及至愛人,才可使扶輪服務踏實。


老建築的巡禮──人文薈萃的台北高校
作者 ‧ 編輯部 ‧
矗立於和平東路一段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在日治時期是臺灣總督府台北高等學校,為培育台灣菁英的主要搖籃,在當時是進入帝國大學前必經的途徑,因此校舍的規制和其建築設計也就受到重視,從目前所保存之台北高校的建築體來看,處處可以看到當時規劃設計者的用心以及日本工匠的精良技術。終戰後,因實施新學制而撤銷高等學校,原校舍則由新成立的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使用,現已改制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台北高等學校的校區共有1926年最早始建的生徒控室(現文薈廳)、普通教室(現普字樓)以及1928年建造的行政大樓、講堂(即禮堂)等四個區塊。整個建築群都屬於19世紀末葉日本所流行的仿歐古典建築的設計,透過哥德復古式的樣式,呈現1920年代日本時代的建築風格,整體規劃表達了校園的浪漫氛圍。校舍的整體建築的特色是穩重樸實,沒有繁複的紋飾。由於當年的建築工匠施工嚴謹,因此每個部位的尺寸、邊角都很方正不茍,給人堅固踏實的感覺。
所有建築物中,文薈廳、行政大樓,普字樓等建築均為仿文藝復興的式樣,而擁有95年歷史的「文薈廳」是整個校區的象徵,屬於1920年代類似文藝復興式樣的仿哥德式古典建築,目前做為學生活動中心使用。

此三棟建築物之角邊及女兒牆的出簷線均為精緻洗石子,並且採用現在已經式微的導圓角工法,這些特點都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古典精神,甚具藝術性及學術性的研究價值。
「文薈廳」是台北高校最精緻美觀的建築,它的設計運用了象形的概念。兩邊屋頂長度並不等長,靠近蝙蝠廊那邊的屋頂向外延伸,成為遮風避雨的走道遮頂。蝙蝠廊則是文薈廳的一大特色,其設計是屬於仿哥德式之飛扶壁穿廊(又稱:蝙蝠廊)的近世文藝復興的樣式。支撐廊邊的是方正穩重的柱子,呈四面突出狀,柱頭裝飾製作精細。柱子總共有六根,象徵六隻蝙蝠,其形狀很巧妙的描繪出蝙蝠的形體。靠近內側的柱子嵌入牆內,它配合屋頂的斜度建成類似扶壁的構造,外部則以柱子支撐,由於其內側較高,因此不會造成廊下行人的沉重壓迫感。
台北高校講堂也是市定古蹟,講堂格局整體方正,採用類似哥德建築風格的形式,是屬於折衷主義初期的現代建築。建築形式以線條及直角構成,這項特色即成為整體裝飾的風格。整體建築以講堂為主體,入口兩端建有衛塔,並往後延伸到拱廊,後方則有一圓龕,與音樂系館相連接。建物外牆砌貼深紅色面磚,而門窗及簷板則為洗石子,磚柱轉角則為加強仿砌石,形成紅灰相間的外觀,這種紅灰相間的裝飾牆面也成為高校古蹟建築共同的特色。
講堂入口外觀為都鐸王朝風格,中央立面採用三角山牆,沒有繁多紋飾,僅開部分裝飾帶。兩翼的方形衛塔形狀經過簡化,與屋頂合為平台。牆面上的窗口雕飾精緻,華而不繁,其強烈對比甚微凸出。據稱講堂內講臺之後牆,仍保存有放置日本教育敕語之金庫,這是深具歷史價值的文物。
回首這棟將近一世紀的老建築,它曾經孕育了無數的社會菁英,迄至目前仍然如此蒼勁有力的繼續培育我們的未來。


老照片的故事──以歌唱享受扶輪
作者 ‧ 主編 ‧
自從芝加哥扶輪社創始的第五位社員哈利‧拉格茲(Harry Ruggles)開啟了例會唱歌的先例之後,不但使得例會的氣氛更為輕鬆融洽,也掀起了社員們練習唱歌的熱潮。而當時哈利‧拉格茲首先領唱的名歌是〈Let Me Call You Sweet heart〉,也成了扶輪社最早頌唱的歌曲。
此後,扶輪社員為了要在扶輪例會中唱歌,經常會相約聚會,一起練習歌唱。扶輪創始人保羅‧哈里斯在Comely bank的住家就經常聚集一些芝加哥扶輪社的社員,他們總是在起居室裡談天說地,喝咖啡、品小酒,談理想、聊扶輪,無所不談。當然興之所至,他們就會到放置有一台鋼琴的地下樓唱歌,享受愉快的扶輪生活。
由於扶輪社例會唱歌的風潮興起,也傳遍世界各扶輪社,而成為扶輪社例會的必定節目,因此各扶輪社也在職委員組織表上正式增添了歌唱主委或Song Leader 的職務。
因此,很多扶輪的專屬歌曲也就應運而生,迄今全世界之公式扶輪歌曲共有144首,其中扶輪社專屬之歌曲有46首。
首創例會唱歌的扶輪先賢哈利‧拉格茲於1959年10月23日逝世,他生前除了是芝加哥扶輪社之創社社員之外,也是另外七個扶輪社的名譽社員。
國際扶輪總部在他肖像下的銅牌上鐫刻著:「The man who put song in Rotary」。


饕餮奇譚──蒼蠅頭
作者 ‧ 編輯部 ‧
我們經常聽到之怪異名稱的奇珍美味,大都來自中國大江南北,但是這次要介紹的卻是源起於台灣本土,卻隱藏在川菜裡的一道台菜「蒼蠅頭」。
在台灣只要是又鹹又辣的料理,就會很自然的被歸類為川菜,蒼蠅頭這道又鹹又辣的料理亦然。其實蒼蠅頭卻是完全由台灣廚師所研發出來的台菜,只是因為在川菜館中流傳,而被誤認為川菜,因此在正宗川菜中並沒有「蒼蠅頭」這道菜。
「蒼蠅頭」聽起來很噁心,但是吃起來卻很美味,雖然如此,但是因為菜名的不雅,使得很多人因而退避三舍不想嘗試這道菜。若要追溯蒼蠅頭的源頭,其實並沒有悠久的歷史典故,也不是來自中國的地方菜餚,完全是一個偶然的巧合。聽說這道菜的創始人原來只是隨意做給餐廳員工作配菜,但意外地受到好評,因此就列入餐廳菜單,最後紅遍台灣,各大餐廳都跟進學習。
話說大概30年前,一位台灣的媒體記者於退休後,即到四川學習正統川菜的烹飪,回到台灣後就在台北市東區開了一家四川家庭料理餐廳。因為餐館常有剩餘的韭菜花等,餐廳廚師捨不得將這些韭菜花丟棄,於是靈機一動就把韭菜花切碎後,和著絞肉、黑豆豉拌著辣椒熱炒給員工吃,沒想到獲得大家的好評,於是就嘗試著在餐廳中推出這道料理,結果獲得很多顧客的青睞,漸漸的成為這家川菜館顧客必點的一道料理。於是這道菜就開始流傳於餐飲界,其他的川菜館也紛紛仿效在自家的餐廳推出這道菜。於是蒼蠅頭就成了川菜館的招牌菜,而使饕客們誤以為蒼蠅頭是川菜。
其實這道菜相當簡單,最主要的材料是韭菜、皮蛋、豆豉,也可以隨自己的喜好加入其他的食材,經過熱炒之後就告完成,因為加入皮蛋,不但美味口感好,又非常下飯,是一道很受歡迎的家常菜。
這道菜之所以叫做「蒼蠅頭」,是因為料理中使用大量黑豆豉,炒過之後又黑又亮,混在韭菜花和肉末中,就像是一顆顆的蒼蠅頭,也因此就將這道菜取名為蒼蠅頭,而這種調皮又直接的名稱,著實讓不少人誤以為蒼蠅頭是這道菜的主要食材。
不管「蒼蠅頭」這道菜的菜名或是由來,因為它的美味下飯,而成為最受歡迎的家常菜,而且充滿了質樸、節儉之濃濃的台灣精神,因此「蒼蠅頭」可是不折不扣台灣出品的台菜。


各社活動輯要

編輯後記
作者 ‧ 主編 ‧
正要提筆撰寫編輯後記時,看到窗外一片晴朗,只有幾片白雲漂浮在蔚藍的天空,頓覺神清氣爽,精神抖擻。時序進入了風和日麗的初春,一切都顯得格外生氣蓬勃,充滿了青春盎然的氣息,這是我們所期待的季節。
2022年國際扶輪年會將於6月4-8日假美國德克薩斯州休士頓市舉行,國際年會是全世界扶輪組織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世界各地的扶輪社員屆時都會齊聚一堂,互相交換服務心得,共享國際性聯誼的樂趣。今年由於全世界普遍受到新冠肺炎的波及,各國的出入境管制較為嚴格,因此年會的舉辦也受到影響,即便如此,本刊仍然繼續刊登有關國際年會的介紹文章。
新的扶輪年度即將在三個月後開啟,本期特別刊出2022-23年度國際扶輪社長當選人珍妮佛‧瓊絲對於即將擔任社長職務的自我期許及展望,以及在國際講習會中的演講詞,希望能為即將上任的扶輪領導人暖身。第一位女性國際扶輪社長的產生,讓我們很慶幸的看到過去默默地在服務的女性扶輪社員,終於走到扶輪舞台的前端,帶領全世界120萬扶輪社員為人類的福祉與世界和平貢獻一己之力,本刊特以「賦予女孩能力」一文,鼓勵扶輪社員啟發女性潛在的智慧與能力。國際扶輪理事會已經通過扶青社社員可以參與扶輪獎助金計畫,因此特刊出相關的常見問題以供參考。扶輪社員是社會的楷模,因此每位扶輪社員的言行舉止也都是青年人的榜樣,而本期刊出的「扶輪行為準則」則是身為扶輪社員必須遵行的守則,希望我們藉此溫故知新,自我砥礪。
趙無極是活躍於20世紀的旅法華裔油畫家,曾獲選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林千鈴前總監特別撰文介紹趙大師的作品,請各位細細品味。「司馬遷與史記」一文介紹中國最早最完整的史書「史記」,及其作者司馬遷的故事,司馬遷是中國文學史上的悲劇人物,他在身心受到嚴重創傷之後,仍然潛心完成曠世巨著,其堅毅之精神誠為後世之楷模。
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除了具有技術及學術專業之日本人被繼續留任之外,所有日僑都被遣送返日。其中對台灣農業的發展有卓越貢獻,而被尊稱為「蓬萊米之父」的磯永吉博士,不但以農林廳顧問職被留任最久,而且在回國前又獲政府頒贈景星勳章,為其一生的殊榮,本刊就他對於台灣稻米改良的貢獻特別撰文介紹。
本期特藉「老照片的故事」重溫扶輪社歌唱節目的緣由,發揚扶輪社透過例會的歌唱節目增進社友間的聯誼與親善。本刊也誠摯的歡迎各位社友提供有趣的照片故事與大家共享。
最後敬祝各位讀者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掃描QR code提供您的扶輪社、姓名、Nickname及email,

以便寄送扶輪月刊電子報給您!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