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月刊 2022-01月號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2022/01/01  閱覽數 2065  單一章節 分享至
一、世界扶輪資訊
ROTARY WORLD NEWS

社長文告


位親愛的改變者:

扶輪的創立原則之一就是運用你的職業── 無論是醫師、律師、工程師,或是各種職業── 在世界行善。在我們努力克服及走出疫情之際,這項原則在重新訓練失去工作的人就益形重要。因此,香港添馬(Tamar Hong Kong)網路扶輪社為年輕人辦理研討會,目的是要讓他們準備好因應改變的職場。
這種訓練必須大規模進行。據聯合國調查,2022年全球的失業人口預計超過2億人。女性及年輕人受到影響的比例尤其高。
這就是我今年為何如此重視讓女孩增能的計畫,我很開心看到這樣的計畫在推展。當然,取得教育及工作可能受到缺乏水及衛生設施及基礎建設所阻礙。
印度普恩省一個計畫著重在提供女孩及女性可負擔、可重複使用的衛生棉墊。這個計畫提供棉墊的生產及運銷相關的工作,將減少該國每年所丟棄的123億片拋棄式衛生棉所造成的污染,其中許多最後都在垃圾掩埋場裡。
還有些人運用職業服務來促進女性增能。印度普納(Poona)扶輪社辦理工作坊,教導年輕女性學習武術,提升自衛能力,防範虐待及販賣人口的
威脅。
我也有幸可以透過扶輪運用我的職業來行善。2004年的南亞海嘯重創安德曼(Andaman)及尼科巴(Nicobar)群島,這是我地區的一部分。數千個家園遭毀壞,許多地方失去電力及自來水。在我到小安德曼島(Littel Andaman Island)時,我內心的營造商魂立刻燃起,想要為當地流離失所的島民興建住所。我們決定在小安德曼島興建500間住宅。
我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前往該島時,在我的直升機即將降落之際,我可以看到閃閃發亮的東西。我發現我看到的是新住宅的屋頂。這個景象令我開心不已,而且我也立刻瞭解到一件事。身為營造商,我蓋過許多美麗的建築。相較之下,這500間住所是我蓋過最平凡的房子,它們還是蓋在一個我可能再也不會前來的地方,為了我可能再也不會見到的人。然而,在移交這些房子時我的滿足感卻超過我之前興建過的任何東西。很可能是因為我頭一次運用我的職業來以服務改善人生。
同樣地,各位也有機會來運用你的職業以服務改善人生。我歡迎各位透過扶輪來進行職業服務的故事。此外,最後我想要表揚每個參與「一個帶一個」計畫的扶輪社,也就是讓每位社員介紹一個人加入扶輪。增加我們的社員讓各行各業的人都有機會可以把他們的知識及技能用在改變他人的服務。


Shekhar Mehta

梅塔
國際扶輪社長



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文告

我們來到扶輪
都是因為我們想要和別人一起服務,一起改善世界。同樣地,當扶輪與有志一同的組織合作一起推動我們共通的目標,就沒有我們辦不到的事。夥伴關係會擴大我們的影響力。
透過夥伴關係來領導,對扶輪來說並非新鮮事:我們協助主導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的組成。後來,當蓋茲基金會加入這個目標,我們在對抗小兒麻痺的戰役中又獲得一個長期的募款及技術支援夥伴。透過我們的合作關係及與蓋茲基金會2比1的配合捐款協議,扶輪每年募得1億5,000萬美元投入根除小兒麻痺。我們很榮幸他們都參與根除這項疾病的努力。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與蓋茲基金會及其他夥伴的合作並不只有小兒麻痺,還包括其他預防疾病的行動。扶輪基金會與蓋茲基金會及世界展望會美國分會(World Vision U.S.)合作,共同贊助一項由扶輪社員主導的計畫來協助終止尚比亞的瘧疾。根據過去及未來在這項行動的合作,每位共同贊助人會捐獻200萬美元給「無瘧疾尚比亞夥伴」計畫(Partners for a Malaria-Free Zambia),也是扶輪基金會大規模計畫獎助金的第一個贊助對象。
這種層次的影響也可在我們其他焦點領域的合作看到。扶輪與美國國際發展署合作,推動全國性的大規模計畫。扶輪及美國國際開發署的WASH合作計畫,協助烏干達及迦納等國的政府及社區,提供安全用水及衛生設施,影響數十萬人的生活。我們也與美國國際發展署合作一起對抗義大利的新冠疫情及其長期的經濟及社會影響。同時,由扶輪及美國國際發展署共同出資的歐洲之心(Hearts of Europe)計畫透過全球獎助金來協助東歐的社區。
證明我們是可信賴夥伴這個價值,經常可促成各種互利的計畫。透過「營養的力量」計畫(Power of Nutrition),我們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及伊琳娜‧克魯克基金會(Eleanor Crook Foundation)合作,來對抗幼童營養不良的問題。
扶輪基金會很優秀,不應該僅為我們所用。讓我們確保基金會的光芒能持續閃耀。這麼做,我們會找到新的夥伴,取得新的支持,並增加我們在世界所做的善事。

澤恩 JOHN F.GERM
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


台灣扶輪出版暨網路資訊協會理事長兼本刊發行人新年賀詞
作者 3522地區前總監 王承熹 PDG Horace
欣逢新春元旦,謹祝各位讀者新年愉快,萬事如意。
在過去的一年多以來,也許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大家過了一段鬱悶無味的日子,幸虧雨過天晴,現在我們的社會已經恢復了秩序,國民的生活作息也開始正常運作。從今以後我們要掃除一切陰霾,迎接嶄新的一年。
世界在不停的改變中,扶輪也在轉動之間默默地產生轉化,這幾年國際扶輪做了不少的政策性改革,很多資深的扶輪社員也許會感到難以適應,但是在時間的推移之下,也大都能夠接受現狀。因為扶輪必須要順應時代的更迭,才不會被淹沒在潮流的浪潮中,這是扶輪一百多年來不變的因應法則,我們也必須承先啟後,繼續如此往前邁進。
我們台灣的扶輪社員非常的純真可愛,在我過去三十幾年的扶輪生涯中,我看過無數善良慈愛的眼神,也經歷過無數令人感動的人道及文教活動的計畫,我看過無數為了執行這些計畫而不眠不休的扶輪社員,我豈能不被感動而更積極的投入扶輪的活動,我深信所有的扶輪社員都抱持同樣的精神在為改善我們的社會而努力。
「台灣扶輪」月刊是國際扶輪認證的區域扶輪雜誌,我們的義務就是傳達國際扶輪及世界各地的扶輪訊息,因此致力於各項服務計畫的報導,就是我們應盡的天職。我以及本刊的諸位同仁都站在同一戰線上,為台灣的扶輪社員提供最新的扶輪資訊,以及各扶輪社的服務動態,善盡扶輪雜誌的職責。

時值新春時節,謹代表本刊全體同仁敬祝各位讀者身體健康,諸事順遂,共同迎接新春的來臨。


2022國際年會── 把休士頓帶回家
當你6月4-8日前來休士頓參加2022年國際扶輪年會,可能想要多帶一個行李箱。這座城市以購物著稱── 這裡有適合每個人的東西,從奢華時尚精品店到迷人的在地優質商家。
在休士頓上城的葛蕾莉雅商城(Galleria),你可以看到數百家商店分布在令人瞠目咋舌的240萬平方英尺的空間裡。這裡是休士頓最大的購物中心,也是全美國數一數二大。觀光客及當地人都會來逛這裡的Nelman Marcus、Nordstrom、Chanel、Gap、H&M,及Saks Fifth Avenue。
橡樹河購物中心(River Oaks Shopping Center)是休士頓最古老、最有風格特色的購物中心。這裡興建於1937年,最廣為人知的是它裝飾藝術風格的建築、露天設計的概念、得獎的電影院,及混合古典及現代美學的設計── 更不用說它70幾家商店及餐廳,加起來必然創造一個美好愉快的體驗。
休士頓時髦的上城公園(Uptown Park)有幾十家迷人、時髦、具當地特色的商店。這家購物中心最具特色的包括雪茄店、裝潢走太空探索風的咖啡館,以及販售當地及國際工匠作品的珠寶店,乃是許多休士頓人最喜歡逛的地點之一。購物結束後,你應該只會想要吃飯,這裡有各式各樣的餐廳,從道地的法國-地中海飲食到壽司,到墨西哥街頭小吃都有,包羅萬象。
撰文:Miyoki Walker

詳情及註冊請至convention.rotary.org。


國際扶輪理事會預定台北為2026年國際年會主辦城市

台北國際年會地主籌備委員會(HOC)主委謝三連前國際扶輪理事PRID Jackson於11月30日接獲國際扶輪函件,副本抄送前國際扶輪社長黃其光PRIP Gary、國際扶輪理事劉啟田RID Surgeon、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林修銘Trustee Frederick及台北HOC團隊的函文,通知國際扶輪理事會已於2021年11月之理事會議決議暫定台北為2026年6月13-17日扶輪國際年會的舉辦地點。

函中摘錄了該理事會決議的相關內容:

理事會

1.    感謝台灣地主籌備委員會及346134623470348134823490350135023510352135223523地區的扶輪社員申請主辦2026年國際年會。

2.    目前暫定台灣台北為2026613-17日扶輪國際年會的舉辦地點,並以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及2(TaiNEX I & II)為主要會場,但取決於秘書長完成協商合適的酒店房間,得以因應舉辦所有會議活動的空間、交通協議、對詳細審查相關稅務的影響,以及任何其他由主辦區域建議的提案所需的協議,並要求秘書長在20251月的理事會議上提出狀況報告。

謝三連前國際扶輪理事立即回覆表示會將此訊息傳達給台灣12個地區的總監、總監當選人、總監提名人及所有扶輪資深領導人,相信所有台灣扶輪社員獲悉此一消息都會感到非常興奮。同時,他也會呈報中央政府、台北市政府、桃園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另外也已預訂台北南港展覽館之場地。


跋山涉水
兩位難民。
兩個迥然不同的故事。
但是他們的故事有一個共同的主題:
逃往陌生的土地不只是需要莫大的勇氣。

求更美好的未來,兩個難民以身涉險逃離家園,前往他們幾乎一無所知的目的地。其中一位,22歲的石珠恩(音譯)(Ju Eun Seok)企圖穿越防守北韓邊界的衛兵。另一位是一個名叫馬迪(Mahdi)的索馬利亞少年準備好踏上命懸一線的海上之旅。即使石珠恩與馬迪幸運渡過危險的旅程,這也只是未知之旅的開始而已。
下文將開展的這兩個故事代表了世界各地數千萬個拋下家園及祖國展開新生活之難民的經驗。他們的故事都不盡相同,可是許多元素是一樣的:被拆散的家庭。揮之不去的流離感。無從紓解的飢餓、恐懼,及經濟不確定感。經常渴望一張友善的臉,一隻援助的手。幸運的話,有些難民可能獲得扶輪社員的協助── 有些甚至可能在扶輪找到某種家的感覺。
插圖:Valerie Chiang

JAYU的意思是自由
撰文:Seoha Lee

在驚恐逃離北韓20餘年後,
石珠恩領導南韓一個社團──蔚山(Ulsan) Jayu扶輪社,
她的首要任務就是幫助難民。

在一個酷寒的夜晚新月高掛天空,三名年輕女性瑟縮躲在樹林裡,端詳著眼前結冰的河流。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人們正準備過聖誕節。可是在北韓及中國的邊界,這幾個從高中便是朋友、冷得發抖的女性,卻全神貫注在其他的事:她們迫在眉睫的跨河逃亡。
這個地點是她們千挑萬選的,一個鴨綠江的寬度縮減到只有幾公尺的地方。躲在陰影處的她們可以看到兩個燈火通明的崗哨,河的兩岸各一個。在她們觀察期間,對面河岸的衛兵開始換哨。就是這個時候。
這些女性從樹林衝出來,
爬下覆蓋白雪的河岸,跑到冰面上。快速、滑溜的15步讓她們來到另一邊,然後她們爬上河岸,進入另一片樹林。喘著氣,她們在黑暗中等待。她們逃離北韓的舉動沒有被發現,現在人已經在中國。22歲的石珠恩展開長達一年的邁向自由之旅。

在石珠恩逃離北韓的那一晚──   1997年12月24日── 她的祖國處於走投無路的狀態。冷戰結束後,俄羅斯與中國刪減對北韓維持多年的補助,1994年,北韓政府為了首都平壤中止運送食物到該國的東北部。政府也降低農民的配給,造成後者開始囤積食物。估計的數字不一,但所造成的飢荒 ── 其持續的困境被政府稱之為「苦難長征」── 可能造成超過100萬北韓人民
死亡。
在這個期間,有破記錄的北韓人──  其中許多是年輕女性──  企圖逃離。風險很高。在1990年代末期,中國政府遣返數千名脫北者,把他們當作尋找工作機會的移民。在這樣的解釋方式下,脫北者就會被排除在1951年一項禁止遣返政治難民回國的聯合國公約之外。然而,超過10萬名北韓人成功脫逃。他們許多人橫越分隔北韓及中國與俄羅斯的圖門江。另外一些人,像石珠恩,則橫越鴨綠江。
有些逃到中國的人是付錢找河流兩岸的仲介協助。(今天,這樣的費用超過1萬美元)。這些逃亡的女性有許多人被販售當農民的配偶,有些被迫賣淫。根據韓國未來提案(Korean Future Initiative)所做的一項研究,有多達三分之一脫北的女性遭受這樣的命運。
石珠恩和她的朋友很幸運。她們完全自力橫越鴨綠江。她們不欠任何人。

在25年前那個寒冷的12月夜晚這三名女性徒步穿越森林,最後看到一間房子。在短暫的猶豫後,她們敲門。石珠恩的薄布鞋因雪而溼透,她回憶說:「我很怕再待在戶外會凍傷。」這間房子是南韓一個基督教會的教友所持有。石珠恩對該組織很陌生。她說:「我離開北韓時甚至不知道教會或宗教是什麼。」(為了保護這些教友,石珠恩要求須隱藏關於該教會的細節。)
整個情況似乎非常不真實,石珠恩驚慌了。她說:「
我瞭解到我會永遠跟家人分開。」她後悔自己的決定,開始淚眼婆娑地離開那間房子,打算再度過江回到北韓。那些教友阻止她。他們解釋說衛兵正在監看朝另一個方向逃的人── 溜到中國採買食品、衣物,及其他生活用品希望帶回去給家人的北韓人。石珠恩決定留下來。
該教會提供出生證明、食品,及暫時的庇護所給石珠恩及她的朋友,後來還安排她們每個人嫁給中國人。這三個高中朋友再也沒有見過彼此。
該教會把石珠恩安置在中國東北濱海的遼寧省一個鄉間村落,並介紹她認識一個想成家的農民。石珠恩自願而不是為了報恩結婚,她認為這是避免引起中國公安注意的方法。她說:「我沒有時間準備好當農夫的妻子。可是這是北韓女性的現實。」在橫越邊境後不到一年,石珠恩生了一個兒子。
儘管這個人家的外表看起來像正常的人家,石珠恩還是一個在陌生土地上的陌生人。生活在未知國家的壓力,經常面對身分敗露的風險,有時實在令人難以承受。石珠恩聽說許多脫北者隨身帶著毒藥或刮鬍刀片,打算必要時自戕來避免被捕。每次她看到公安部成員所開的白車都嚇壞了。每當有陌生人來農場,她就會揹著嬰兒逃到樹林裡。
最後,2003年11月1日,在逃到中國後6年,石珠恩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到機場,帶著飛往南韓的訂位記錄。身懷偽造的身分證,她背下目的地的地址,練習用中文說必要的語句。石珠恩說:「中國官員盤問我時,我簡直背脊發涼。他們在放行我前往登機門之前,整整檢查了我三次。」
這次她取得由教會安排的仲介所協助。脫北者仰賴在南北韓及中國複雜的仲介網絡。中國許多仲介都是該國的200萬韓裔人士。付錢── 以石珠恩來說是8,000美元── 他們會安排交通工具,提供必要的通行文件,核發假造身分證件,賄賂邊境衛兵及其他官員。
石珠恩的航程只有90分鐘,在南韓機場有教友來接她。南韓政府把她安置在一處由南韓統一部所開設的定居教育中心,在這裡她花了兩個月學習如果使用自動櫃員機、搭乘南韓工具,及求職所需的生活技能。她也被教導南韓的民主。最後,石珠恩獲得南韓公民的身分證── 該國不把北韓人當成外國人看待── 並提供她一間公寓,連同可以給付仲介費的補助。石珠恩須自付租金及其他開支。她一天打三份工,有時候還四份。想方設法,她努力承受。

石珠恩現年46歲,住在韓國東南部的工業城市蔚山,橫越邊境的記憶至今仍歷歷在目── 不只是橫越鴨綠江的可怕過程,還包括她在中國以機場的焦慮迫切收尾的漫長苦難。她通往自由的過程遠遠超過她橫越鴨綠江的那15步,還涵蓋數百英里的路程及兩個迥異的文化。
那些陌生文化的其中之一就是南韓。對習俗、科技──  幾乎每件事── 的一無所知都讓她震驚不已。她說:「我的每一步都很難為情。每個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像新生兒一樣無知。關於生活方式的一切在北韓都完全難以想像。」
食物尤其需要時間適應。她解釋說:「我起初覺得很油膩,因為都是用北韓沒有的食用油來烹煮。」外食時,「在從菜單上挑選時,我必須讓我自己看起來很蠢並取得協助。」舉例來說,牛排就是大發現。「在北韓,我們因為經濟困難而傾向以素食為主。這些新的食品都是一個具挑戰的經驗。」
然後還有文化差異。從政府控制的北韓廣播電台60年代風格的音樂到韓流音樂的轉換並不是很順利。南韓自由發展的電視節目及電影也是。可是最大的震撼來自男女關係。她說,在北韓「文化規則非常保守。」在南韓,她承認說:「直白的用語及身體的親密接觸似乎自由到令人難為情。身為女性,我有時候會羨慕其他我看到的女性。」
甚至在這些年後,她偶爾還是為文化差異所苦。石珠恩說:「有時候我像個啞巴坐著,毫無意義地微笑,而我周圍的每個人都大聊特聊。我必須思考要說什麼,來表達我自己的意見。」
在南韓安頓下來不久,石珠恩在餐廳找到打工,一邊到大學攻讀社會工作學位── 同時還要照顧兒子(他後來到南韓與她會合),並學會如何在工作舉止得宜及操作她公寓裡的家電。她的丈夫在她進入南韓一年後也與他們團聚;幾年後又生了一個兒子。後來石珠恩與丈夫離婚,獨力撫養兩個兒子。
竭盡所能,她做到了。她的長子最近服完兵役,目前在現代汽車從事汽車組裝。她的小兒子正在接受軍事訓練,石珠恩現在是統一教育的講師。
可是這家人一路上仍跌跌撞撞。她回憶說:「真的非常、非常辛苦。」可是她獲得協助。政府提供她「溫馨的歡迎」,連同經濟支援及工作。她在大學的社會福利教授成為她的人生導師。教會的長老及牧師── 就是幫助她投誠的那個教會──「成為我的精神支柱。他們真心照顧我,就像我父母親一樣。他們幫助我熬下去,這就是為何我今天能站在這裡。」
也有出乎意外的援助出現。蔚山扶輪社發給石珠恩好幾筆獎學金,蔚山Munhwa扶輪社送給她一台電腦。扶輪的人脈在未來十幾年證明相當重要。

就從石珠恩開始輔導新的脫北者開始。這件事對她來說很自然;她從少女時代起就很外向,喜歡幫助他人。18歲還住在北韓時,她的朋友提名她參加全國共產黨優良風俗領導會議。這個會議表揚為國家及同志表現優良行為的公民。現在在南韓,她幫助新來的移民融入文化,與他們一起在孤兒院做義工。
2016年,當時是3721地區總監的Hae-Sang Choi接觸石珠恩。在國家統一諮詢會議── 由南韓總統主導、今日改名為和平統一諮詢會議的國家級委員會,針對南北韓統一事務提出建言── 擔任委員的Hae-Sang Choi一直在協助脫北者。她鼓勵石珠恩與其他脫北者一起成立一個新扶輪社。他說:「扶輪可以是你與社區建立關係的起點。」



Hae-Sang Choi安排蔚山Daeduck扶輪社輔導這個剛起步的扶輪社。2016年,擁有25名社員的蔚山Jayu扶輪社獲得授證。創社社長就是石珠恩。
蔚山Jayu扶輪社協助脫北者,運用扶輪的人脈來引介他們取得就業服務、醫療、法律援助,及教育。在秋夕(類似感恩節)、歲首(農曆新年),及聖誕節等假日,該社會邀請北韓移民及當地的低收家庭來共享食物及禮物,穿著節慶服裝一起過節,以紓解孤立感,增加歸屬感。每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社員聚集在育幼院來清掃院區,協助院童洗澡。有些人會留下來協助兒童畫圖。
今天,該社社員大約有一半不是脫北者。石珠恩說:「我認為這是我們有進步的正向表徵。我希望本社能與其他社一樣充滿活力,有多元的社員及多元的計畫。」可是她強調該社的首要任務依然是協助北韓難民在該區域安頓下來。
石珠恩的扶輪社是努力給移民一個正向轉型經驗的扶輪社之一。南韓的扶輪社長久以來都以各種方式支持脫北者,例如興建學校、提供獎學金、提供免費的健康檢查及牙齒照護。在新冠疫情期間,5個扶輪社(蔚山Dongbu扶輪社、蔚山Jayu扶輪社、蔚山Jeil扶輪社、蔚山Muryong扶輪社、蔚山Namsan扶輪社)運送隔離物資箱給蔚山一帶的580個北韓家庭。
可是最近脫北者的人數劇減。據統一部統計,2021年第二季只有兩個北韓人,一男一女,進入南韓── 這是南韓在近20年前開始統計每季資料以來最少的一次,與2001年到2019年之間每年千餘人抵達相比呈現大幅減少。衰減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北韓加強圖門江與鴨綠江中韓邊界的安全管制,在前線部署特別部隊來強化邊境衛兵的工作;在某些情況下,每隔3到5公尺就有士兵駐守。這些改變讓仲介幾乎無法賄賂衛兵。同時,電子身分辨識措施的實施,包括疫苗施打證明及大眾運輸系統的臉部辨識技術,使得在中國移動不被偵查到益發困難。
然而,石珠恩對統一的韓國── 至少是一個人們可以自由往來南北韓── 仍抱持希望。她說:「實務上來說,如果南北韓人可以拜訪其親友我會很高興。」長遠來說,她會希望韓國從資金、技術、資源,及人力的合併而獲益。
在政治的挑戰之外還有文化的挑戰。這就是蔚山Jayu扶輪社可以著力之處。石珠恩說:「我們稱呼自己是『現有的統一』。我們相信我們的活動會讓南韓人更能排除偏見接納北韓人,而在別人看著我們以社區的光榮份子在做服務時,北韓的人會感覺到被接納。」
──Seoha Lee
負責國際扶輪的韓文通訊業務。
她目前定居首爾。

改變未來

一位年輕人為了逃離祖國的暴力,拋下家人,面對未知。
當他抵達一個他聽都沒聽過的地方,扶輪社員樂於提供協助。

我在14或15歲離開索馬利亞。大約只是5年前,可是感覺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
我母親是農夫。我父母在我很小就分開,所以我不認識我爸爸。後來我母親改嫁。當時已經在打仗。
那時我從沒想過要離開索馬利亞。可是一個名叫青年黨(al-Shabaab)的恐怖份子團體會搶走農戶的小孩,灌輸他們錯誤的觀念,把他們帶到城市,用他們當人肉炸彈。我親眼看到他們帶走一個鄰居。我不能告訴我媽媽或任何人,因為他們會把我抓去關或槍斃。我必須不跟任何人道別就逃走。

要瞭解如何協助社區及全球各地的難民請至扶輪難民、強迫遷離,及移民行動團體的網站,網址為ragforrefugees.org。

我在晚上離開。我不知道要去哪裡。我的目標從來不是到歐洲,因為我沒聽過那裡。我想要橫越邊境到肯亞。在索馬利亞,我們不像瑞士一樣有巴士或火車,可是我們有可以共乘的汽車。我搭上我能搭到的第一部車。在坐了一整天的車之後,我發現自己來到衣索比亞。我完全走錯方向。
在衣索比亞,我遭逮捕入獄。我被關了一個月。當他們釋放我後,我走在街上,聽到有人說著我的母語。他告訴我許多人來到衣索比亞,然後再前往蘇丹、利比亞、或歐洲,他主動說要幫我。
我和其他難民在一間公寓待了兩天,然後某人開車來接我們。那輛車在蘇丹拋錨,我們必須走三天的路橫越沙漠。後來我們找到一輛車載我們到利比亞。他們一開始不會跟你要錢,可是當你到了利比亞,你就得付車錢和一路上所吃喝的一切。
如果你付得出錢,就立刻可以搭船到義大利。可是我完全沒錢,當我試著打電話給我的繼父,他掛我電話。你付不出錢時,就會被打。他們打我和其他幾個年輕人,還拍成影片。我們就像被當作新來的人的前車之鑑。
一旦他們知道我已經骨折、剩下皮包骨、接近死亡時,他們決定放我離開。我找到工作,可是我拿不到任何薪水,我能吃的就只有摻鹽的麵粉,有時候有一點糖。第一個星期我吃不下去,一直吐出來。到了第二週,我餓到受不了開始吃。我睡在露天的海灘。
我在利比亞整整待了近一年半。終於我能夠坐上船。那不算是真正的船,只是用木頭和塑膠拼成的東西,他們還在上頭塞了儘可能最多的人。它有兩層,在我們橫渡地中海時,上層的人看到一艘大型義大利船隻。他們都同時站起來看,我們的船就翻覆了。
海水很冷,因為當時是冬天。我很幸運,因為我會游泳。許多人掉入水裡都淹死了。我一位索馬利亞朋友穆罕莫德(Mohammed)也掉到水裡。我在厄立垂亞認識、現在住在洛桑(Lucerne)的一個人失去妻子及兩名子女。
我最後被送到義大利的一家醫院。兩個星期後,他們把我送到一個營區,一個很可怕的地方。他們幾乎不給我們東西吃。我決定不能再待下去。
我去西西里島的敘拉古(Syracuse)。那裡有些人會讓有錢的難民坐上車。我有個叔叔住在荷蘭,所以我建立了一個臉書帳號,並在臉書上找到他,發送訊息給他。隔天,我叔叔打電話來告訴我搭車去荷蘭。我叔叔匯錢後,有個人給我一本假護照,並幫我買車票,可是那張票只能讓我抵達瑞士靠義大利邊界的一處小村莊而已,那裡有另一個難民營。我在那裡待了兩天,然後我被送到蘇黎世一處難民營。我叔叔仍然希望我去荷蘭,可是此時我在瑞士已經有指紋跟資料,他們不准我去。
我沒有工作。我決定我必須找事做,做什麼都沒關係,只要能讓我有機會擁有未來。
在索馬利亞,我知道我會成為農夫。事情就是這樣。可是當我看著天空的飛機,我夢想能開飛機。
我接受難民就業安置。我做了幾個測驗,選擇我有興趣的工作。可是那時已經是8月,乃是瑞士當地所有學徒計畫開始的時刻。那時在協助我的組織讓我與「扶輪社員年輕人職業融入計畫」ROBIJ及霍普許聯繫(參見下欄),後者替我找到一個學徒工作。我必須進行一星期的工作探索,之後再一個星期讓他們看看我是否守時。兩個星期結束後,他們決定給我一個兩年的學徒機會學習成為油漆工。
一開始,我不知道油漆工是什麼,可是我很喜歡。
有很多事情在一開始都很困難。舉例來說,在索馬利亞,我們沒有淋浴設備。我們用盤子往身上潑水來洗澡。我在瑞士第一個待的地方,沒有索馬利亞來的人讓我可以問要去哪裡洗澡。有一整個月,我都用盤子來洗。弄到浴室到處溼答答。
在索馬利亞,我家沒有電視,所以你要如何知道這些?我第一次看到白人是在利比亞,感覺好奇怪。我想,那不是真的人吧。有些難民來自城市,他們有電視,所以他們知道。
一開始,我在瑞士搞不清楚錢的價值。我去商店買衣服。我把錢給收銀員,她拿走我一整個月的錢。我認為應該沒那麼貴。
我也不知道如何煮飯。我只吃麵包和馬鈴薯及喝茶。後來我學會煮蛋,找到一些一起煮飯的朋友。在瑞士不容易認識朋友,可是上職業學校,我交到了朋友。現在我真的喜歡蘇黎世。
──口述由威德里基(Kim Widlicki)整理。威德里基是國際扶輪蘇黎世辦公室的行銷及社群媒體專家。

未開發的潛力
2018年,蘇黎世的扶輪社員創立一個非營利組織,目標是協助年輕的難民融入社會── 並協助當地的企業找到技術工人。以「我們給年輕人機會」當作格言,8個扶輪社與數十名雇主合作,包括裁縫、外燴、建築、貨物處理業,來提供職業探索日、職業訓練,及實習機會給像馬迪這樣的年輕人,他的故事各位在前幾頁可讀到。
3年後,瑪麗安‧霍普許(Marianne Hopsch)擔任蘇黎世市(Zurich City)扶輪社的計畫職員,決定把重點放在對難民的援助。她和同社社友去瞭解從事這個領域的各種組織;他們的計畫── 名稱用德文縮寫ROBIJ── 就從這些人脈發展出來的。
到了2021年年中為止,有6名難民取得學徒資格,還有20幾位被分配到試用實習。在3個職業探索日,近200名年輕人得以與職業公會代表碰面,瞭解就業機會。詳情(德文)請參見robij.ch。



世界各地的扶輪計畫

美國

當新冠肺炎大流行迫使加州西湖村(Westlake Village)扶輪社停止一年一度的街頭市集時,該扶輪社重新啟動該活動── 但有季節性改變。社員們與當地公園區合作,讓觀眾以免下車方式,在充氣戶外電影銀幕上觀看家庭喜劇《精靈》。他們用PVC管組裝了一個閃爍的入口隧道,並畫了超大的拐杖糖和禮物,創造了一個度假村。「我們在蛋糕上加了糖霜:我們做了行銷、打扮和製作道具,」該社社長當選人艾琳‧卡伯森(Erin Culbertson)說。事實證明,這次活動非常成功,該社還放映了兩部免下車電影;本月將有一個歐式假日市場。9月,加州諾瓦托(Novato)扶輪社慶祝一個社區中心的啟用,這是2007年開始的一項努力的高潮,其間長期社員比爾‧喬納斯(Bill Jonas)遺贈了500萬美元。該扶輪社與馬林(Marin)學院合作,在學院的印第安山谷校區建造了一個15,600平方英尺的建築群。該中心設有可容納數百名客人的宴會空間、一個廚房,和一座配備了最新視聽設備的舞臺。該扶輪社(捐獻約佔專案總成本的三分之一)獲得了75年的租約以及已故的比爾和阿黛爾‧喬納斯(Bill and Adele Jonas)的冠名權,目前該社例會在此中心舉行。「這是一項長期挑戰,但我們沒有放棄,」該專案規劃委員會的共同主委索尼雅‧西曼(Sonia Seeman)說。


加州社區學院系統中的
116所學校



安地卡及巴布達
背風(Leeward)群島宜人的氣候可能會讓追求陽光的度假者感到高興,但對於居民來說,近年來的嚴重乾旱導致限水和對淡化水的依賴。為了充分利用現有的水,安地卡扶輪社開始了一個專案,在殘障協會安裝12個集水箱。「鑑於新冠肺炎持續大流行,這將鼓勵洗手和保持適當的衛生習慣,」前扶輪社社長蒂-安娜‧哈里斯(Ti-Anna Harris)談到這項耗資約1,850美元的行動時說。擁有34名社員的該扶輪社採行積極的專案時程表。9月,社員們在當地海灘撿拾垃圾,作為「拯救我們的海岸」清理活動的一部分,該清理活動是與海地戈納伊夫紀念(Memorial des Gonaives)扶輪社和獅子山弗里敦(Freetown Sunset)日落扶輪社合作進行的。其他扶輪社專案包括免費愛滋病毒檢測、專業和職業訓練、耶誕節慶祝活動和拼字比賽。


安地卡及巴布達年平均降雨量為

41英寸


英國
在扶輪支持的一項倡議中,數以千計的帳篷已分發給英國的無家可歸者,以幫助他們抵抗惡劣天氣。這些輕巧的單人帳篷,每個售價約40美元,旨在為寒冷和潮濕天氣中的弱勢群體提供短期解決方案。「我們第一次向小圈子以外的人展示這種睡覺小屋是在我們向扶輪社員們展示時,」賈斯汀‧德弗羅 (Justin Devereux) 說,他與兩個朋友共同創立了「睡覺小屋」慈善機構。埃爾丁頓(Erdington)扶輪社和1060地區其他扶輪社提供財務支援,數百名扶輪社員和其他志願者在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加入推動在家中組裝睡覺小屋以增加可用庫存的行動。「雖然人們仍然會因體溫過低和暴露在我們的街道和田野中而死亡,但睡覺小屋慈善機構將盡我們所能支持人們睡在星空下,」德弗羅說,「不管他們到底是為什麼而流落街頭。」

埃及
2019年,喬治娜‧科爾(Georgina Cole)被一對築巢在她公寓陽臺對面的紅隼所吸引,開始在eBird在線資料庫中記錄她所見。「我意識到我必須更深入瞭解我周圍的所有鳥類,」科爾說,他是紅海-埃爾古納(Red Sea-El Gouna)扶輪社的社員,該扶輪社位於蘇伊士灣的一個度假社區,該地區是在歐洲和非洲之間遷徙的一百多萬隻鳥類的中途停留點。當當地一所學校要求她對學生演講時,科爾用英語和阿拉伯語製作了鳥類識別卡。在她的工作(由她的扶輪社支持)的鼓勵下,該鎮建造了一個俯瞰濕地區域的觀景小屋。該專案已經擴大到教育當地酒店經營者在一年中的不同時間可以發現哪些鳥類。「紅海地區透過海洋生物、水肺潛水和浮潛等,旅遊業蓬勃發展,」科爾說。「為什麼不套用在鳥類呢?」
60-70%
的紅隼
在第一年死亡




8.2%
的泰國人口營養不良

泰國
自從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爆發以來,東海岸(Eastern Seaboard)扶輪社在30多個食物運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前社長羅德尼‧查曼(Rodney Charman)表示,該扶輪社是芭達雅的最強棒,芭達雅是一個海濱社區,受到封鎖的打擊尤其嚴重。「沒有旅遊業,」查曼說,「出租車司機、酒店工作人員和酒吧工作人員都失業了,有些人流落街頭或住在避難所。」該扶輪社與當地食物銀行和社會服務組織協調,並與警方合作分發所需物品。為了準備8月份的大型分發活動,5名扶輪社員花了三天時間購買、運輸和包裝雜貨到400個救濟包中,裡面有雞肉和米飯的熟食,以及裝有米飯、雞蛋、水、魚罐、食用油和口罩等物品的袋子。該團隊在隨後的幾個月中再次努力。



前國際扶輪社長陶德曼逝世



前國際扶輪社長及前大學管理人克利佛.陶德曼 (Clifford L. Dochterman) 20211123日逝世,享壽95歲。

陶德曼以其活潑的幽默感、爽朗的微笑和積極的人生觀而聞名,他於1992-93年度擔任國際扶輪社長。身為一名出色的公共演說家,他在世界各地都被譽為扶輪的主要代言人。

陶德曼擔任高等教育管理工作40多年後於1990年退休,其中包括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工作了20年,並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斯托克頓的太平洋大學擔任了近20年的常務副校長。

在太平洋大學,陶德曼在建造新校園籌集資金,以及設立發展辦事處與學校的社區參與計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計劃旨在支援第一代學生。他退休時,同事與朋友以他的名義設立了一項永久基金。

陶德曼一生都活躍於民間及專業組織。他曾擔任斯托克頓商會會長及聖華金郡公園與娛樂委員會主席,他還曾榮獲鼓勵公民參與的美國組織「佛姬谷自由基金會」頒贈的「喬治華盛頓榮譽勳章」。 陶德曼還撰寫過兩本與扶輪有關的書籍:一本是由他最初為扶輪社社刊撰寫的專欄彙編而成,名為「扶輪ABCs」(The ABCs of Rotary),以及他最喜歡的演講集,「誠如我言」(As I Was Saying)。

陶德曼是加州莫拉加(Moraga)扶輪社社員,他於1958年加入扶輪社。除了曾任國際扶輪社長之外,他還擔任過國際扶輪副社長與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及保管委員會主席。他曾在多個委員會任職或擔任主委,並曾任2001年立法會議主席。

他是扶輪保健、防飢與人道(3-H)計劃的設計者之一,並且因領導創立「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PolioPlus )計劃而備受讚揚。

陶德曼與夫人瑪莉愛蓮娜Mary Elena Dochterman是扶輪基金會的巨額捐獻人(Major Donor)及永久基金捐獻人(Benefactor)。他曾榮獲扶輪基金會的「有功服務獎」、「特優服務獎」、「根除小兒麻痺優良獎」及「根除小兒麻痺世界服務獎」。

陶德曼曾於1954年與桃樂西.珂賽特Dorothy Coset結婚,直到她於1987年去世為止。1994年,他與瑪莉愛蓮娜‧華許本Mary Elena Washburn結婚,她於2013年去世。陶德曼身後遺下兩名子女 克勞蒂亞Claudia及小克利佛Clifford Jr.;兩名繼女埃琳娜Elena和凱倫Karen;和六名孫子。

如欲以捐獻扶輪基金會方式紀念陶德曼,可在扶輪網站Rotary.org的捐獻網頁Donate page 進行。如欲進行紀念捐獻,請點選「我想為紀念某人而進行此一捐獻」(I would like to make this donation in honor or in memory of someone),然後輸入您需要的資訊。想要告知家人您的捐獻,請使用emennuti@comcast.net 作為通知的電子郵件地址。

2021年12月3日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國際扶輪網站Past Rotary International President Clifford L. Dochterman dies

資料來源:https://my.rotary.org/en/past-rotary-international-president-clifford-l-dochterman-dies



扶輪行動計畫優先事項(4)


「增強我們的適應能力」是什麼意思?
縱觀我們的歷史,我們已經證明我們擅長尋找新的方法來領導世界走向持恆的改變。像你們這樣的扶輪社員已經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證明了熟諳如何幫助各種組織向前邁進。
本優先事項建立在這些優勢之上。我們需要研究如何更快地適應因應不斷變化的世界、如何以新的觀點加強扶輪,以及哪些新的想法可以創造持恆的改變。 我們隨時準備好尋找嶄新的機會、創造更多通往領導職位的途徑、聆聽多元族群的意見並在對話時敞開心扉,並簡化我們的運作方式。
藉由集思廣益,徵集我們全球各地的發想,提出新想法,我們將為創新、永續性及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們為什麼這樣做?
因為我們聽到你們大家的想法。在與世界各地超過100萬名社員、領導人及扶輪的參與者(最了解我們的人)交談時,我們聽到了扶輪需要變得更加靈活、對新面孔更加開放,並透過不斷改變的社員人口結構、科技及趨勢,才能更了解有什麼機會。我們現在是什麼樣的組織與我們需要及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組織之間存在很大差距。

這對國際扶輪意味著什麼?
我們知道社、地區、地帶及總部的目標及需求之間有不一致、脫節之處。我們已經在解決其中一些重大的運營及基礎架構問題。我們正在研究治理模式、委員會結構、業務流程等。一切都列入討論。

這對我意味著什麼?我該如何採取行動?
您可以努力在扶輪社中營造一種研究、創新及願意承擔風險的文化,以更能為您的社區服務。但是您不需要一次就完成所有的事。設定一系列較小的目標,以便您可以監控進度,並在執行過程中重複這樣做。其中一些目標可能是:
創立貴社版本的風險投資基金。用它來嘗試與您以前所做的不同的活動或想法,並敞開您的扶輪社歡迎新的觀眾。
在新的地點及新的時間舉辦扶輪社例會── 即使只是一個月一次。或者偶爾用社交活動或服務專案取代貴社的例會。
評估貴社治理架構中的所有職位:您可以減少或合併某些角色嗎?您的領導層是否代表了您所在社區的多種觀點?
讓非社員顧問參加扶輪社理事會會議,以獲得新的與不同的觀點。
我們都想要一個更強大、更有效能的扶輪── 一個更具包容性、對新面孔及新想法持開放態度的扶輪。我們組織原則的新方法不會威脅到我們是誰的意識。讓我們忠於自己,在未來 115 年中保持領先。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國際扶輪文件action-plan-enhance-participant-engagement-white-paper-en。


扶輪訓練談──2021年11、12月

促使改變者(五)
作者 台北大安社前社長 鍾鶴松PP Harrison譯
派崔克‧寇曼(Patrick Coleman) –
Foundation Major Gifts Initiative Committee Member
扶輪基金巨額捐獻倡議委員會委員

歡慶勝利,但不停止這場戰鬥
12月是一個歡慶的時光!有光明節(Chanukkah) (它是猶太教的節日),聖誕節(Christmas)以及新年夜(New Year's Eve)將全球的家人和朋友聚集在一起── 現在是實體與線上的方式進行!
這些日子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是「為何您要加入扶輪社?」我在一個扶輪研討訓練會中提問這個問題時,我聽到許多的回應,而大多數的回答只是單純而天真的。
「我加入扶輪社是想服務我的社區。」或是「我之所以加入是想使這個世界成為更美好的地方。」或是「我之所以加入是想改善教育、保健或水資源的問題。」這些真的是值得稱讚的理由,而由於這些扶輪社社友,這個世界確實已成為更美好的地方。然而,我們的許多人加入扶輪社是有人要求我們的。他們是為了友誼、聯誼以及與品性良好的人建立人脈關係。與同樣想法和精神的人在一起能夠鼓勵我們提升自己。
當然,這會驅使我們從事社區服務,因為善良的人會去做善事!
從來就有這樣的說法「不要懷疑,一個設想周到,想到做到的市民小團體能夠改變這個世界。真的,有這樣的一件事確實發生過。」然而這樣說法的作者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美國人類學家,1901-1978)她有許多的見解卻大受批評。這樣特殊的表述埋下真理的種子。投入奉獻的人已經使這個世界大為不同。
扶輪開始進行根除小兒麻痺運動時,國際上的領導人告訴我們,扶輪太過渺小而且太不足輕重,無法改變什麼。我們當時是由義工組成的一個民間機構(非政府組織NGO),現在亦然。我們的社員中只有少數是醫療或科學的專家。我們如何能夠在根除一種疾病的領域有所改變呢?它不僅是不可能;它甚至不可想像!
時間快速地往前走,現已將近四十年,而我們現在達到那些政府以及專家以前告訴我們不可能做到的門檻!只要想像如果專家們那時早已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可能已完成了什麼的情況!
我們是促使根除瘧疾的改變者!
目前在尚比亞(Zambia)(非洲東南部的一個內陸國家,人口1,838萬),我們正試圖另一個「不可能的,不切實際的與不可想像的」計畫:根除瘧疾!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的報告顯示在2019年全球有2億2千9百萬例瘧疾的案例而導致於409,000人死亡。這些死者當中,67%(274,000人)是5歲以下的孩子。這表示在2019年,每天有750個五歲以下的孩子死於瘧疾。
我們經由在美國的扶輪社,扶輪基金會,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the 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以及世界展望會(World Vision) 之協助,訓練成千上萬的社區保健工作人員與他們自己的鄉村、市鎮共同合作,診療及醫治瘧疾。他們都是義工!他們唯一的福利只有一頂扶輪帽、一輛腳踏車、一個背包,以及一些工作所需的工具。他們沒有薪資。他們自己負擔費用。他們日夜隨叫隨到,而且…他們熱心加入參與幫助他們的社區!
12月的所有假日都匯集於這些奇妙的四周。某一個人在耶路撒冷(Jerusalem)的寺堂燈座(指猶太教)前慶祝這個奇蹟,而另外的一人慶祝彌賽亞(Messiah)(天主教的救世主)的到來。最後的假日則是慶祝2021年我們存活下來的奇妙的節慶。
由於各種不同的原因與情況,在過去的這一年,幾乎每個人都失去了家人或朋友。我們贈送禮物,聚餐以及感謝我們的上天的祝福與保護。

當小兒麻痺正式地被宣布根除時,想像我們將會如何地慶祝,而我們的孫輩子女只會在Google網頁看到展示於博物館的鑄鐵製作的肺部。

我們現在想像在瘧疾結束時,用同樣的熱情歡愉來慶祝!
扶輪社員不會就此停下來。在我們的七大焦點領域內不就有幾個目前從事改變工作的機會。我們能夠使我們的子女,孫輩以及後代有一個更好的世界過活。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在那些接近我們身邊的人做為促使改變者。
莫迪‧倫妮(Maudy Lwenje)就是一個這樣的促使改變者。她是基特偉(Kitwe)扶輪社的社員,也是尚比亞消除瘧疾計畫的經理。
對於莫迪而言,這不僅是一項工作──  它是一種熱情!她一星期工作七天,而事實上她經常待在訓練中心的現場,以便應對訓練員以及訓練師。她確保每件事都合理地井然有序,並且領導這個計畫的品格水準有如母獅照顧它的幼獅一樣。
為什麼?
因為莫迪,像我們許多住在撒哈拉以南的人,首先知道瘧疾會帶來些什麼而她要阻止它!她已經承擔了這項工作,使瘧疾大幅減少而終將其消滅。
我們都能夠是促使改變者
發現一個緣由,以便在您心中有了熱情而付諸行動!讓我們的扶輪基金會去「行善天下」這全靠我們的行動!

The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Rotary Africa/www.rotaryafrica.com



二、地區活動報導
DISTRICT REPORTS

3461地區扶輪日登場3,000人齊聚台中都會公園宣誓根除小兒麻痺


天空剛露出曙光,初冬和煦的暖陽灑落在刻印Rotary3461的白色舞台帳篷上、空氣中吹拂著暖暖的溫度,微風徐徐彷彿老天爺已向大家宣告國際扶輪3461地區將有個重要活動即將展開。
天微亮,就看見許多扶輪社友們來到了會場,台中大光社忙著布置報到處,將桌椅定位,等待著執秘們到來;台中台美社協助接待每位貴賓及指引會場;台中市政社提著拍照背板正往健走路線上布置;台中中區社將所有的摸彩品有條理地放置到摸彩區中;台中大甲中央社抓緊時間將兒童畫紙依照區域分類好放置在報到桌上;地區扶輪日委員會委員們做最後的整場確定及演練著廠商車輛進出動線,這一切準備就是將迎接著盛大的場面開始。
隨著交通接駁車的啟動,意味著社友們開始陸續地抵達台中都會公園,停好車走向「種子日晷」區的報到處,看似簡單的報到處,因為要替社友們防疫把關,執秘們紛紛拿著耳溫槍及酒精為社友們量測體溫與噴灑手部,社友們戴上活動的健走手環隨著社友們的指引走向報到會場。同時台中台美社社長陳貞瑜Carol及社友負責貴賓接待,一起聯誼及服務,處處充滿歡笑,充分展現扶輪的獨一無二!


行經活動主場的路上沒有多餘的點綴,只有台中都會公園最自然的美景。來到橋上後,隨即映入眼簾的是今年度豐富、繽紛且帶有許多驚喜的地區扶輪日主場。最先看見的是五彩繽紛如彩虹般的風光大道,走在迴廊下隨著微風穿梭吹動著風車有如回到童年,整個心情都年輕起來。
時間將近9時,在有祖孫扶輪關係的兩位美女主持人台中文心社童玉蘭Janice及台中市政扶青社王郁淇Becky的引導下,社友們開始提起步伐走向舞台前。看著各分區助理總監帶著各分區社友來到每個字母旁,瞬間彷彿說明著後頭肯定有個重要的戲碼即將演出。
在熱鬧音樂開場下揭開國際扶輪3461地區與台中市社會局共同主辦籌劃、舉辦的2021-22年度扶輪日序幕。是日適逢週末,都會公園天氣晴朗,很多扶輪社友全家出席,推廣超我服務的精神,並結合社會各界共同宣揚扶輪,實踐「以服務改善人生」的理念。經由活動的影響力,傳遞民眾反毒意識,展現扶輪社在根除小兒麻痺的努力成果。同時邀請台中市副市長陳子敬、台中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陳坤皇一同出席這場盛會。
陳子敬副市長表示,扶輪社聚焦締造和平與預防衝突、疾病預防與治療、水資源與用水衛生、基本教育與識字、母親與兒童健康、社區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全世界社友總數近120萬人,以服務、聯誼、多元、正直及領導為核心價值,更從1985年開始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及比爾蓋茲基金會等攜手合作根除小兒麻痺,感謝扶輪社長期熱心公益,與市府攜手同心,讓台中成為有愛的城市。
3461地區總監薛秋雄DG Trading表示,今年度扶輪日定名為「Family fun Happy day」,規劃許多適合親子參與的活動,包括國中小學生寫生比賽、超過百攤百貨及公益市集,公益攤位盈餘將用來資助清寒優秀大學生,還有熱門的魷魚遊戲體驗區、流動畫、精油蠟燭、紙袋包包、花藝教學及多肉植物植栽DIY等有趣活動。


3461地區扶輪日主委方閔正Vincent表示,扶輪日活動隨著疫情的改變不停做滾動式調整,從原本的10月市民廣場民歌野餐風格到現在12月都會公園Family Fun,防疫優先,活動規劃隨著疫情調整,才能舉辦盛大空前的場面。節目精彩、攤位上百攤,還有DIY手作區、多處網美拍照點,扶輪社友拍照打卡,很多人特別拍照上傳網路平台,做為未來歷史見證。
緊接著就是第一個重頭戲── 根除小兒麻痺「END POLIO NOW」宣誓活動,由台中副市長陳子敬、台中市社會局副局長陳坤皇、3461地區總監薛秋雄、扶輪日主委方閔正,攜手1,700位社友及眷屬共同舉行。大家分別填滿每個英文字母,進行「END POLIO NOW」宣傳,一同揭開活動序幕,將台灣的扶輪發揚行銷至世界各地,向全球宣告「END POLIO NOW」根除小兒麻痺的決心。
由World Gym健身教練團隊及甲中扶少團同學們在台上一起帶領全體社友及民眾一起動起來暖身。隨之在陳子敬副市長、薛秋雄總監及地區反毒主委黃聖棻Frank共同轉動扶輪之輪壓迫毒品氣球;意味著台中市府與國際扶輪聯手消滅毒品決心。宣誓活動結束後,馬拉松委員會主委帶領社友率先奔跑當前,同時邀請全體社友及民眾一起參加反毒健走集點打卡活動,沿途設置11個打卡點,依序抵達拍照點後進行「打卡拍照上傳+標籤#國際扶輪3461地區扶輪日」,集滿5個戳章可兌換精美禮品。
有些人不想流汗就選擇維持美美的走向網美拍照區,不是三五好友來到野餐網美點就是一群人來到金碧輝煌的閃亮牆前來個一起跳躍拍照,還看見許多社長帶著社友來到4公尺高的年度標誌精神堡壘前來個團照留念。
除反毒健走活動,也有親子寫生活動、攝影好手活動,現場設置100個攤位,有些人迫不及待拿著手中園遊券彷彿參加了雙十一的活動似的深怕出手太慢開始掃貨,除了職業服務區外,還邀請多家著名商家到場設攤及美美的三輪餐車提供美食餐飲,不僅在餐車消費外還有許多人搶著跟各具特色的餐車拍照呢,這也算是個網美景點吧!今年總共準備1,800份的園遊券全部都銷售一空,真的實在太驚人!
今年度扶輪日除了許多驚艷的活動點外,還有個別於以往的活動亮點,就是由今年度生命橋梁學生設計的現場DIY體驗區,有流動畫、精油蠟燭、紙袋包包、花藝教學及多肉植物植栽總共五個攤位。每個學生都各施其職的分工,有人管帳、有人銷售、有人帶位、有人備材料等。這也是計畫中一環希望能透過簡單的攤位瞭解職場團隊合作、分工的重要性。據說這些攤商們都很認同3461地區舉辦生命橋梁計畫,願意將當日所得全數捐給這些大學生作為獎學金,從此可應證「世間有美好,到處有溫情」。


在會場的某處總是可聽見熟悉最夯的韓國電影音樂,隨音樂走過去發現;原來反毒委員會穿上綠色帶有編號的運動外套復刻魷魚遊戲的木頭人、拔河、椪糖、彈珠、玻璃橋這五個關卡。許多社友及民眾拼命挑戰希望能破關獲得最終魷魚紙牌比賽來贏得55吋的電視機。當然啦,我想多數人還是想體驗電影中緊張的遊戲情境吧!
走累了、手提酸了就來休息區坐下休息吧,舞台上總是有著許多精彩的節目表演,且這次融合了扶輪的每個團體,有扶少團、扶青社、RCC社區服務團、扶輪社友表演。首先就由台中扶青社表演作為開場,緊接著是弘文高中扶少團舞蹈、台中東興社RCC社區服務團、大甲高中扶少團熱舞及台中市政社社友於歌唱比賽出身且有渾厚嗓音的蘇煜勝Ethan演唱。等等,沒看錯!總監夫人帶著幾位助理總監夫人們來個手語舞表演,看那表演一致的手語相信她們應該下足苦心練了很久,也將整個節目帶上高潮。
11時到了活動尾聲,看著摸彩區牆上公告的12項大禮,算算應該也有近800份要抽,這肯定是項大工程。好在台中中區社社長謝德亮Willie,早已規劃好這12個獎項的抽獎流程所以完全沒有領獎混亂、抽獎時間延遲的情況出現。最後的1小時摸彩搞得讓大家覺得很緊張,社友們就怕錯過機會都坐在休息區緊盯台上豎起耳朵聽看有沒有念到手中的號碼。等待是有價值的,屏氣凝神當聽見手中號碼時,看見許多社友很興奮的拿著存根聯奔向摸彩區領獎,心情肯定開心。最後沒看見人潮的退去,想必社友及民眾還捨不得離開,於是大會隨即將活動加碼到下午2時,讓大伙還能盡情地逛攤位。
今年度的扶輪日打造一場「好看、好吃、好玩」別具意義的扶輪日嘉年華,更與今年度的主題「Family fun Happy day」相呼應。現場匯集了3,000餘人共襄盛舉,共創美好的扶輪日,也在2022-23年度總監楊迺津DGE Dentist的宣傳下更讓人期待明年度的扶輪日。


2021國際扶輪反毒暨消除C肝路跑
作者 3482地區反毒暨消除C肝公益路跑委員會主委 台北城中社 蔡宗叡PP Clayton

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2021-22年國際扶輪反毒暨消除C型肝炎路跑活動,經過北部六大地區總監和主委們無數次的籌備會議,應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規定,從無法舉行,到副案明年2月舉行,到全程帶口罩跑,到接種疫苗者可以跑,時起時落的心情起伏後終於在風雨交加的11月27日早上如期舉行,將近7,000位報名跑者如願在天雨路滑的美堤河濱公園展開5K、10K、21K的路跑活動。
反毒路跑與消除C型肝炎路跑源起:
國際扶輪北部六大地區原先有各自的反毒與消除C型肝炎服務計畫,但是在3482地區總監許鈴裕Frank的催生之下,六大地區總監們願意共同擴大舉行反毒路跑,並且同意加入消除C型肝炎,成為一項跨地區雙主軸的路跑活動。
路跑活動一開始就定調由3482地區擔任總召集主辦地區,3481、3490、3521、3522、3523為共同主辦地區,路跑組織架構如下:
路跑主辦單位
3481地區
總監黃永輝DG APPS(台北信義社)
路跑主委AG Mike(大台北社)
3482地區
總監許鈴裕DG Frank(台北永樂社)
跨地區主委PP Cut(永安社)
路跑主委PP Clayton(城中社)
3490地區
總監黃文龍DG Wood(板橋東區社)
路跑主委PP Valve(土城中央社)
3521地區
總監簡承盈DG Dennis(台北市仰德社)
路跑主委PP Vivian(台北鐵人社)
3522地區
總監李慕雄DG Michael(台北市大仁社)
路跑主委PP Aki(滬尾社)
3523地區
總監曾東茂DG Michael(台北市華茂社)
台北市政府市政顧問副總召集人楊樑福
PP Jassy(台北中區社)
路跑主委PP Lao-Hu(台北龍門社)
路跑主委PP Mingo(台北龍門社)
協調單位:台北市政府民政局
路跑承辨公司:
台北大龍峒社友Action/活動王集團
活動代言人:2004年雅典奧運會金牌反毒暨消除C肝大使陳詩欣
活動主持人:
3482地區PP Caroline(台北華城社)
3482地區PP James(台北全心社)
路跑籌備艱辛的過程
路跑活動一開始就在COVID-19疫情籠罩之下充滿了千萬個不定因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每天記者會追蹤並且通報國內疫情狀況,黑壓壓的確診個案一直浮現出來,路跑籌備會一開始就做了一個副案,11月萬一不能舉行,決定延至明年2月。
因為疫情的不定因素困擾著所有的準備工作,六大地區路跑工作小組一開始就以11月份可以舉行為第一原則的目標之下,開始努力在各地區廣為宣傳、招募人員、尋求贊助。
路跑場地美堤河濱公園因為部分地區修繕工程影響,賽道規劃困難重重。需要水利局、體育署、停管處、民政局、金泰里各相關單位開會協調。
路跑活動主舞台附近都是民眾停車位置,如何協調長期泊停之車輛,在賽事當天挪移,拜會協調中山分局交通組,內湖警察局聯絡通知車主等相關挪車事宜也是一件耗時耗能的工作。
路跑活動的兩大主軸:
反毒宣導
主辦單位邀請法務部調查局共同參與,為毒品防制宣導共盡心力;調查局也首次將國內唯一「反毒陳展館」清朝古文物進行戶外陳展,讓民眾穿梭時空、鑑古知今,是這次活動最大亮點。
調查局表示,局長王俊力責成毒品防制處及台北市調查處合作,現場安排緝毒人員全副武裝著防彈衣並攜帶長槍,由專業人員解說緝毒案例及進行有獎徵答,並展示毒販藏匿毒品的工具、吸食器、毒品對人體危害對照圖,以及大麻、罌粟等植物照片。
調查局指出,希望透過活動讓民眾實際體會第一線查緝毒品人員的辛勞與付出,更向財政部關務署商借緝毒犬,透過現場人員解說,寓教於樂。
調查局「反毒陳展館」是國內唯一以反毒為主題進行教育宣導的場館,展品內容多元豐富;這次反毒路跑活動是陳展館建成後首次將展品外借展出,讓民眾可直接觀看百年清朝古物,了解吸毒對人體的危害,對反毒教育宣導深具意義。
消除C肝
根據疾病管制署的估計,台灣的C型肝炎的感染者約有40萬人。一般人處於急性期感染時,約有20-30%患者會出現急性期的臨床症狀,症狀通常並不嚴重,只有極少數的情況會引起猛爆性肝炎。多數的病人則會逐漸轉為帶原者,病人體內的C型肝炎病毒會持續活化攻擊病人肝臟,引起慢性肝炎。患者感染後若不積極治療並控制病情,約20%的病人會由慢性肝炎發展成肝硬化,嚴重甚至會引起肝細胞癌。
路跑當天花絮
06:00藉由大會準備的接駁車所有跑者陸續集合,寄放衣物,暖身準備。

06:30開場表演由3522地區大仁社走唱團幾首耳熟能詳經典歌曲,熱情帶動所有跑者活絡筋骨,不畏風雨地開心迎接賽事到來。
06:40主持人開場及貴賓介紹與致詞: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台北市民政局局長藍世聰、台北巿體育局局長李再立、台北市調查局調查處副處長吳以公、台北市中山分局分局長許頌嘉、中山區金泰里里長游進義、新北市市議員戴緯珊、國際年會地主籌備委員會主委謝三連PRID Jackson、國際扶輪台灣總會理事長李翼文PDG Color,北部六大地區總監:3481地區DG APPS、3482地區DG Frank、3490地區DG Wood、3521地區DG Dennis、3522地區DG Michael Lee、3523地區DG Michael Tseng。
•副市長黃珊珊感謝扶輪社舉辦此項活動,感謝調查局與中山分局展示反毒宣導,呼籲所有跑者天雨路滑,注意安全。
•主辦地區3482總監DG Frank感謝六大地區共同舉辦這項有意義的活動,謝謝所有跑者不畏風雨前來參加此項盛事,並且率先登場親自參與10K路跑。
•國際年會地主籌備委員會主委PRID Jackson稱讚反毒路跑對台灣社會正面的貢獻,承諾並且支持未來幾年一直到2026年國際年會在台灣持續舉辦反毒路跑。
•調查局吳以工副處長感謝扶輪社舉辦反毒路跑活動,調查局這次也出動大批人力並且結合兩隻緝毒犬來與民眾互動,希望提醒周遭年輕朋友不要誤入毒品歧途,遺憾終身。
•國際扶輪台灣總會理事長PDG Color呼籲所有民眾對C型肝炎的注意與預防,強調簡單的檢驗和平日的保護對防治C肝的重要性,再次重申台灣2025年全面消除C肝的目標與決心。
07:05新北市市議員戴瑋珊率領龍門社社友、寶眷以及千金們熱力四射帶動全體跑者暖身操準備賽事。
07:20 21K陽光挑戰組在黃珊珊副市長及14位貴賓鳴槍後起跑。
07:30 10K奔放自我組也在黃珊珊副市長及14位貴賓鳴槍後起跑。
07:40 5K活力健康組,人數眾多的5K健康組分成ABC三個組別出發,各社參與人員熱情興奮的搖旗吶喊,展現各社特殊風格,在風雨中開懷的出發。
09:00台北市大家長柯文哲市長蒞臨現場,和所有的跑者熱情互動,簡短的致詞感謝扶輪社對台北市各項大型活動的支持與贊助,肯定並且承諾對反毒與消除C肝路跑的支持。
•3521地區總監Dennis接受民視新聞台訪問時指出,呼籲青少年遠離毒品,更提醒國人注意與預防C型肝炎,享受彩色人生。
•3481地區總監APPS介紹逆風劇團和RYE所有團員,以及調查局全體參展人員以及兩隻緝毒犬「布丁」和「Rene」上台和柯文哲市長以及貴賓們合影,呼喊反毒拒絕毒品口號,為當天的路跑活動掀起一陣高潮。
•3490地區總監Wood、3522地區總監Michael Lee、3523地區總監Michael Tseng陸續登場致詞,感謝所有跑者的參與,並且強調這項有意義的路跑活動將會持續發展下去的決心。
09:15 3481地區薩克斯風表演、3482地區亞東社魅力舞蹈團反毒熱舞、3521地區消除C肝組曲、3523地區風雲社王心妤小提琴家和林哲綸、吳宛珍精彩的三重奏表演。
10:30各項賽事頒獎,由各組別前三名登台受獎。大會準備了近百個獎品提供所有跑者摸彩,前三個大獎包括43吋、50吋電視以及蘋果iPhone 13。
整個路跑活動在斷斷續續的秋雨中畫下完美的句點,六大地區辛苦的路跑主委,兩位主持人和承辦活動王集團的全體工作人員互相握手擁抱,所有的艱辛和折騰在微笑中落幕。
這一項非常有意義的路跑活動,明年此時將會移師總統府前繼續舉辦,期待和所有市民再度禮讚健康亮麗的人生。
扶輪路上,你我同行,譜出生命之美。



3501地區社員研討會
作者 地區媒體採訪主委 中壢明星社 賴月貴Luna

國際扶輪3501地區2021-22年度地區社員研討會(District Membership Seminar),2021年11月7日在新竹市港南艾茉爾會館舉行,地區總監王元甫DG Medico致詞表示,經歷疫情的嚴峻考驗,能再次共聚一堂彌足珍貴,扶輪社的經營和諧第一,和諧最為重要,凡事以和為貴,有和諧才能團結,才能發展壯大,有不同意見,要多溝通,多協調。扶輪社有紛爭,傷害很大,可能造成社的分裂,一定要事先預防與避免。
扶輪社要永續經營,一定要有策略與方法,擬定短、中、長期策略目標,檢視扶輪社發展現況的優點與缺點。扶輪社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問題與瓶頸,所以要預先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策略委員會的組成由各社決定,通常包括社長、社長當選人、副社長── 連續三任社長與多位前社長。
國際扶輪理事劉啟田RID Surgeon:
增加社友的重要性
國際扶輪理事劉啟田RID Surgeon首先以「增加社友的重要性」為題演講,他說目前台灣的扶輪社員人數占全世界排名第8名,統計至2021年10月15日為止的總人數是33,603人,已可稱為扶輪大國,以台灣的面積及人口而言實屬不易,如果能增加到45,000人就更好,台灣在國際扶輪的地位就會更加提升。

前總監張宏明PDG Tony:
社員是扶輪的生命之火
張宏明前總監首先舉爐邊故事為例,表示社員是扶輪的生命,好比燃燒的爐火,唯有扶輪之火旺盛,社運才會昌隆,而扶輪之火要長保旺盛,身為社長就必須不斷的「添柴加薪」尋找新世代(具有未來性)的社友加入,同時也要努力的「搧風點火」,想盡辦法讓社員對自己的社產生認同感,激發出社員的熱情。張宏明前總監也幽默的說,人都有「趨炎附勢」的習性,只有創造優質的社團,才能吸引優質的社員加入,這點非常重要。
前總監陳全雄PDG Rock
分享「社員發展的方法與挑戰」
前總監陳全雄期勉社員都能認識、體驗、實踐扶輪,進一步享受扶輪,建立家人般的情誼,成為真正的扶輪人,社長也要重視社員的出席和熱烈參與,給他機會、舞台與榮耀。身為領導人要永遠抱持謙虛學習的心態,做到「無我」的境界,就是不斷的縮小自己,要知道「鑽石不論變得多小,永遠是鑽石,是最閃耀的那一顆」。
三位講師的演講激勵人心,在最後的Q&A時間中,社友也熱烈的反饋和提問,身為社長對於如何吸引新人、留住舊人,大家都有很深的感受,也提出資深社友(年齡+社齡)如何定義及希望能有獎勵方案等建議,研討會在意猶未盡中結束,互道下回活動再見。



3510地區「剷除銀合歡、補植原生樹種」活動
作者 3510地區總監月刊編輯組

屏東林管處與扶輪社攜手到貓鼻頭保安林地,動員官民及學生150餘人,由屏東林管處副處長朱木生主持,迎著今秋吹襲第一道落山風,聯手合力移除銀合歡,栽植原生樹種,共創美好生態家園。
國際扶輪3510地區與屏東林區管理處恆春工作站共同承辦「剷除銀合歡、補植原生樹種」活動,副處長朱木生、主任洪寶林與3510地區屏東第1分區助理總監黃淑芬、鳳凰社社長羅秋祝、恆春社社長王文毅、恆馨社社長蘇喬英、屏東中正社社長王百川、里港社社長楊志賢、屏東菁英社社長潘俊男率屏東地區各社扶輪社友,於貓鼻頭保安林地,舉辦官民及學生移除銀合歡活動,邀請水泉國小校長莊逸萍、大光國小校長謝郁如,及水泉、大光里民等一同參加,在銀合歡入侵之保安林地內,藉由親手鋸掉銀合歡並栽植原生樹種,讓民眾瞭解移除外來種及守護生態多樣性的重要。


銀合歡於台灣地區屬於嚴重外來入侵種植物,由於銀合歡入侵台灣多年已累積大量種子,其耐旱特性於環境惡劣地區相較其他樹種有其生長優勢,且剷除後根株萌櫱力強,目前於恆春半島銀合歡已成優勢樹種,對於當地之植群生態已嚴重影響。此次活動獲得當地居民與小朋友熱烈參與。移除銀合歡後,立即栽植原生樹種蘭嶼羅漢松,可有防風防潮效果,亦能抑制銀合歡的生長。

活動中移除的銀合歡提供扶輪社辦理之家具設計大賽材料,讓銀合歡木質廢棄材料再生應用,開發為具機能性、高附加價值之林產品。屏東林區管理處表示,恆春半島地區已列入國土生態綠網計畫,利用本土樹種進行營造複層林生態造林。期盼透過銀合歡移除活動,讓民眾瞭解生態復育及銀合歡移除的重要性。森林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維護的資源,藉由眾人貢獻一份心力,才能將森林資源永續留存給下一代。



國際扶輪3510地區自行車隊單車健身之餘不忘協助振興觀光工廠
作者 3510地區自行車隊委員會
國際扶輪3510地區「高雄、屏東、台東區域」自行車隊,10月16-18日舉辦「單車慢騎3510」活動,期間除騎單車一路從高雄經屏東到台東強身健體外,更不忘落實扶輪社七大焦點領域的「社區經濟發展」,以實際消費促進觀光產業發展。
國際扶輪3510車隊范銘顯主委表示,3510自行車隊首重會員之間的聯誼,這次活動沿途除欣賞美景風光外,從車隊前主委亦是「社團法人中華職訓教育創新發展學會(以下簡稱AVEC)」理事長薛煒立得知目前許多觀光工廠及觀光業者,因為疫情讓生意大受影響,於是這次率車隊隊員共同響應支持振興觀光。
3510地區總監蔡政旺表示,「社區經濟發展」一直是國際扶輪的重點服務指標項目,尤其今年的年度主題是「以服務改善人生」,大家在健身聯誼同時,還能隨手振興觀光十分有意義,未來也將鼓勵各社聯誼活動,結合中央政府補助配套一同響應振興觀光,也感謝AVEC理事長提供這麼好的服務計畫讓車隊大家共同為台灣觀光共盡心力。
高雄阿公店社社長陳漢嘉表示,之前得知AVEC薛煒立理事長串聯許多民間社團幫助社友開立的「台灣滷味博物館觀光工廠」,這次可以換自己回饋幫忙其他觀光工廠,覺得非常高興,也期待未來AVEC提供更多觀光旅遊資訊,讓社友同歡享優惠同時促進社區經濟發展。

南統建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亦是3510地區前總監)張鴻熙表示,扶輪社一直以實際行動支持七大焦點領域(締造和平與預防衝突、疾病預防與治療、水資源與用衛生、母親與兒童健康、基本教育與識字、社區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疫情以來觀光產業面臨前所未見的危機,這次從AVEC得知此活動,透過扶輪人的有效資源整合,在振興觀光同時還能增進社員間的友誼,真的非常棒,透過實際的客源導入,也能為這些業者帶來幸福與希望。
韓文敬泌尿科診所院長表示,士農工商大家平時都在自己各自領域裡努力,就跟自行車「兄弟爬坡各自努力」一樣,但遭遇到挫折「好比觀光產業疫情」,沿路上隊友彼此的打氣加油,將是一同突破困境的重大支持力量。這次自行車騎乘還能盡一己綿薄之力振興觀光,覺得十分有意義,未來國內員工旅遊,也將加大力度用力消費。

照片由AVEC提供


3522地區 支援日本捐贈醫用口罩計畫
作者 台北市草山社社長 劉啟旭Leo
台日友好 扶輪送愛
愛無距離
飛越2,164公里

第一批疫苗送達

2021年5月中,新冠疫情迅速竄升,回想當時,每日確診及死亡人數不斷增加,民間經濟活動嚴重受到影響,人與人之間被疫情阻隔,擔心彼此的病毒傳染,我們鄰近友邦日本和台灣一樣,相同面對疫情嚴峻挑戰,但許多日本民眾雖在困難中,一樣真心想要支持台灣,回報台灣在日本地震、海嘯及新冠疫情中,台日相互扶持與支持之情。
就在6月初,日本宣布無償提供台灣AstraZeneca (AZ)疫苗124萬劑,當時台灣自有疫苗僅有86.6萬劑存貨,全世界發生嚴重疫苗荒,這及時雨對台灣真的很重要,讓許多台灣民眾稱讚日本義舉,而日本對台灣的疫苗捐贈,累積至今,總共已捐贈420.4萬劑。
8月份,台灣經歷第三級警戒階段,在全體國民配合與積極抗疫下,疫情獲得減緩,而鄰近的日本東京卻依然處於每日確診數破萬的狀態,總確診數超過百萬人,緊急事態宣言發布數次,疫情狀況相當嚴峻,我們感念日本在全球疫苗短缺之時,贈與疫苗,緩解台灣疫苗荒,3522地區總監李慕雄Michael與地區國際服務主委林華明PDG Venture商討後,決定發起醫用口罩募款活動,來回饋日本捐贈疫苗之情,加深台日友誼。




總監一呼百應,此次3522地區一共有56個社(含個人捐贈)響應「支援日本── 捐贈醫用口罩計畫」,總共募集新台幣215萬元,購買口罩捐贈日本東京及關東地區各醫療單位,由地區國際服務主委PDG Venture及捐贈醫用口罩計畫委員會主委台北市草山社陳思明PP Hipo,偕同許多扶輪社友們,從發起募款、聯絡口罩製作、安排船運貨櫃,以及台日雙方扶輪社與外交單位的聯繫溝通確認,親力親為完成各項工作,其中也特別感謝3522地區總監提名人許旭輝Benison全力相挺,負責台日兩地報關及運輸等事宜,將友誼與關懷運送日本,這是全體扶輪參與付出,大家出錢出力,充分展現扶輪人的精神。
日本駐台泉裕泰大使在疫苗捐贈台灣時曾發文,其中他說到:「我們不認為世上有完美的報答,這次行動只是你們的海島鄰居真心真意的感情。日本希望幫助台灣,像台灣當年對我們做的一樣。」此次,我們在捐贈醫用口罩外箱的一段文字「謝謝日本,日本ありがとう」、「台灣ロータリアン達からの感謝」,簡單一句發自我們全台扶輪社友的內心話,也說明台日深厚友誼。
一個人可以走很快,而一群人可以走很遠,只要我們在一起,我們可以很強大,在此,看到扶輪人的特質展露無遺。


3522地區向英雄致敬──辛丑牛年「剖地瓜」自行車環島
作者 台北市華新社 許淑絹PP Annie
110年歲次辛丑牛年環島的完成,就像最後一天回程的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曲折又難纏。籌備一年,碰上疫情來攪局,反覆思考放棄還是改期?
感謝天佑台灣,上帝終於傾聽我們真心誠意的祈禱,並與我們同在。感謝國家防疫團隊應付得宜,全民守護,今年環島得以如期出發。
環島,是許多人浪漫的夢想,付諸行動報名已是勇者。地區車隊歷經15年的磨練,已具備豐富的環島經驗。每年環島,除了維修是由專業人士擔任,從顧問、隊長、執行、財務、總務、環島標兵指揮、後勤支援補給等重責大任一直都是由社友們自己繳費並輪值,充分發揮扶輪人奉獻所長的服務精神。
筆者多年為脊椎受傷所苦,醫生建議騎車有益復健,加上對環島懷有幻想,於丙申猴年,從來不敢騎上馬路的我,傻傻的就報名參加環島,進來後就發現這是個有組織、有紀律,充滿愛與關懷,熱愛騎車運動互相扶持,超級健康快樂的團體,從此環島就成了我的不歸路。
環島是什麼?
為自己準備適合身高、體重的單車,向家人請假9-10天,風雨無阻每天換飯店,一套車衣加一套便服,簡單的行囊就可以出發,每天都有100-200人陪你吃飯,大家踩在同一條白線前進,累了騎不動了,可以上車,車上常有快樂公主── 美麗的寶眷陪你聊天,只要你願意配合安排、認真參與各項安全講習和訓練,從86歲的東南社社友Steve到11歲的小朋友,我們都可以帶著您上山下海,一起浪騎天涯海角,馳騁在山海之間,成為環島真英雄。

環島,不是征服幾座高山、穿越多少風景名勝,而是騎上你的單車,用你的雙腳踏遍台灣各角落,用我們的心去看、去感受,這塊土地所隱藏豐盛的生命力,同時見證造物主賜予台灣這塊土地,如此豐富的自然人文與地景。
連續6年參加環島,順時針、逆時針,車隊總能推陳出新規劃出各種吸引人的環島路線,我們曾經騎到關子嶺泡泥漿溫泉,挑戰太魯閣欣賞奇岩巨石。有幸接任扶輪人自行車隊第15屆隊長,環島團隊經過反覆沙盤推演及設想各項可能,俗稱剖地瓜的中央山脈壯行終於定案。
今年,我們要踏上高山峻嶺、脊梁山脈、行經部落、造訪原鄉,向護國神山巡禮,向英雄致敬。
全程十天包括:
全區段
Day 1  夜宿明池山莊
Day 2  南山武陵農場夜宿梨山
Day 3  經大禹嶺武嶺經清境接到日月潭
Day 4  經塔塔加到阿里山
Day 5  達那伊谷── 茶山── 大埔到旗山
一群勇士們花了5天,完成自我挑戰,筆直的從中央山脈切下來,穿越武嶺,經阿里山第五天來到高雄旗山,共200位騎士準備展開後五天東區段環島行程。


今年有很多社友初次參加環島,所以,特別安排「Day6 - Day10」。
從旗山越過南迴公路最高點壽卡到台東,展開海天一線間台九線花東縱谷逍遙輕鬆騎,行經台東森林公園、鹿野高台、瑞穗、伯朗大道、池上、大榮大富、花56鄉道,再包台鐵八節專列火車直達最後一晚舉行慶功宴的宜蘭寒沐酒店,然後騎上九彎十八拐的北宜公路回到溫暖的家。
辛丑牛年,也真是一次特別的環島。第一次破200人的環島。第一次雙進宜蘭。第一次翻越台灣五大山脈── 雪山山脈、中央山脈、阿里山山脈、玉山山脈、海岸山脈。第一次完成北橫、中橫、新中橫。第一次創總爬升13,211公尺紀錄。
回想,5月剛開始報名之際,延期兩次,疫情趨緩後,英勇的標兵們遵守疫情指揮中心規範,分組帶領10人以內小組團練,頂著體感超過40度在7月的大熱天,戴口罩呼吸困難,大家依然無所畏懼繼續前進。
10月29日到來,天時地利人和,在環島籌備團隊團結勇氣,隊友們同心一志,終得以向護國神山巡禮,全隊整齊劃一的騎程,徜徉於偉大壯麗的大山大水,如史詩般的壯闊,悠遊於天地之間,終於完成護國神山環島的超級任務!
所有艱難的騎程,如今,都已化為美麗深刻記憶。套句車隊常說的:「環島一次臭屁一輩子。」連續環島,就像天方夜譚一千零一夜,永遠有說不完的故事。


我騎單車「凸」上武嶺
作者 3522地區前總監 林華明PDG Venture
隨3520車隊第6次騎車環島,這一次是剖地瓜式的,騎中央山脈由北往南行。希望充分享受群山圍繞的美景,享受與玉山同行的悸動,享受肉體痠痛的極限,當然還有達到目標的喜悅。而我心中最大的心願是騎上武嶺,甚至抱定決心,騎不上去,用牽的也要牽上去。
環島第三天,10月31日清晨,大家集合在海拔2,000公尺梨山賓館前合影,空氣有些冷冽,氣氛有些緊張。從梨山到大禹嶺30公里路程,爬坡550公尺,有一定難度。而且車隊執行長PP Simon嚴格規定,上午10時半以前沒有到達大禹嶺者,因為會影響下面行程,不允許騎武嶺。
從梨山到大禹嶺,雖然坡度不大但路況不是很好。我一路上緊緊跟緊前隊長Paul,用均速9-12公里的速度前進。Paul是一位非常有經驗又親切的帶路者,看我上坡落後會等我,看我追上他就加快速度。這個穩定的前進速度,讓我們在10時10分順利到達大禹嶺。
稍微休息吃根香蕉,開始往武嶺前進。前面的500公尺是大難關,坡度超過20度。感謝總教練事先建議我把齒輪換成40齒,這時候派上用場,加上一些前輩的經驗,騎車上武嶺絕對要調整好呼吸,控制心跳,否則會爆掉。我一開始就用4-5公里的速度緩緩前進,過了第一個難關,又過了第2個300公尺急上坡。我選擇停下車,喝口水喘氣,調整一下呼吸,再衝往下一個上坡。
從大禹嶺到武嶺全長10公里,需要爬升700多公尺。似乎有不停的上坡展延在眼前,而且放眼看去,每個陡坡都沒有終線,一直上延到天際。隨著海拔愈來愈高,感受到呼吸的困難,氣溫也愈來愈冷。騎了5公里總算到達小風口,在這裡會合了這次騎上武嶺的女勇士── 大仁社社長Ashley及東林社PE Kevin夫人小鳳,加上前隊長PP Arthur,一起以群山白雲為背景拍了照,彼此鼓勵繼續前進。感謝Arthur自己帶短手套,把保暖長手套借給我,這時候隊友們彼此的激勵,更勝過人蔘大補丸。
過了3,000公尺的標桿留下照片,這是一個人生記錄,騎車跨越3,000公尺高度。再往前開始一小段下坡,雖然冷空氣打在臉上有些疼痛,但是不用上坡猛踩輕鬆許多,拉上圍巾遮住口鼻迎風而下。四周高山環繞,天空藍的透徹,這時才有心情看一下四周3,000公尺合歡山群峰美麗山景。
到達3,158公尺合歡山遊客中心,這裡遊客車輛擁擠,稍微休息喘口氣,抬頭望向展延往上2公里的「天堂路」,這是前輩們所謂「看的到騎不到」最困難的最後一段,我毅然跨上鐵馬往上衝去。
空氣更稀薄了,體力也超越極限了,剩下就只有「我不想放棄」的意念支撐。那麼難得的好天氣,一定要騎上武嶺。我拉下圍巾,大口呼吸大口喘息,埋頭猛力踩踏。不久就聽到一群人的歡呼,「PDG Venture騎上來了!」
我騎車凸上武嶺(3,275公尺),台灣公路的最高點,完成心願,也送給即將邁向70歲的自己一個大禮物。


承辦扶輪領導學院訓練會議心得分享
第63期 臺南鑽石社 黃靖雅CP Julia
「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
扶輪人就是「正直」與「多元」的領導人組合,我們透過「服務」與「聯誼」來訓練自己的領導能力,而「領導力」也與前述四項特質並列為扶輪的五大核心價值。除了在日常的社務運作之外,擔任扶輪的年度領導團隊前,都會有紮實的訓練課程來協助扶輪人增強所需的領導能力。現在透過「扶輪學習中心」更有24小時無休的網路課程可以學習。但是,如果想要透過實體的方式,直接向優秀的總監級領導人來學習,並與其他地區的領導人交流學習,那麼「扶輪領導學院」無疑是一個最佳的選擇。
3470地區承辦過幾次學員班,這次筆者擔任地區扶輪領導學院主委,並由臺南鑽石社來承辦63期學員班,於2021年10月23-24日假台南富信大飯店舉行。這一期的學員班有幾項特色,而且也打破了幾項學院記錄。首先是名額高達80位,而且一日內報名額滿。接下來是學員陣容中,有近半數是目前現任的各社及地區領導團隊,包括了總監提名人、助理總監、社長及秘書等,由於之前已在地區的訓練活動中同班上課過,現在再度成為同學,在交流互動上更容易進入狀況。
「秒殺」的報名額滿只是本次學員班的第一個里程碑,接下來在活動準備的細節上,更感謝我們團隊不眠不休的努力。除了配合領導學院本部的SOP及校長李世定PDG Stan對品質的要求外,我們更配合End Polio Day,所有工作人員都穿上社裡統一的End Polio紅色制服,尤其女社員配上白外套,更顯得出色活潑,在諸多課堂正式服裝的學員中帶來繽紛的色彩。訓練學程:10月23日由台灣分部校長PDG Stan開場致詞,3470地區吳中仁DG Supla亦蒞臨勉勵,RLI東亞區域國際副主委謝三連PRID Jackson介紹相關國際扶輪資訊報導,並由校長PDG Stan講述扶輪領導學院的背景與歷史,校長說,學員們皆是來自各個職場上的老闆菁英,要學員們這兩天放下老闆的身分用心學習,讓學員們從開課前菜,就已經上緊發條蓄勢待發。

第一天的課程結束時的晚宴,我們特別邀請了第11屆全國扶輪領導學院聯誼會的會長蔡東賢PDG Daniel及團隊來宣導報名。這次的全國聯誼活動本來是11月20日在高雄舉行,由於疫情關係,所以已延至2022年1月23日舉行。經過宣傳目前已近55位學員參與,也讓我們這屆學員馬上可以再相聚聯誼,並與其他受訓過的學員同聚一堂,互相交流。本次的全國聯誼活動還有主題競賽,要穿著「學院風」的服裝與會。我們的總監DG Supla也特地回去換了一套卡其色的「大學服」來參加晚宴,配合宣導效果十足!
晚宴在主持經驗豐富的台南社Andy,加上新成立不久初試啼聲的臺南鑽石社Shirley穩健的台風主持下,很快地炒熱了場子,而且在校長所謂「聯誼」的媒介催化下,大家都把上課時緊繃的心情放鬆下來,也與來自其他地區的同學有更多交流的機會。我們也知道校長除了精於授課外,也有一副好歌喉,所以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準備了音響設備邀請校長高歌一曲,我們的「學霸總監」的歌喉也是「通人知」所以也配合上台帶動氣氛,會場的嘉賓都踴躍上台,差點欲罷不能!兩天的課程內容從如何吸收社員到社員資格審核、社員委員會目標擬定、設計教育及訓練新社員與現有社員的節目;道德標準與職業服務篇,指導扶輪社員們如何在職業中強化自我,並在各個階段推動四大考驗,在職場上宣揚扶輪宗旨與扶輪理想,讓學員們學習如何透過五大服務途徑,擴展服務之機會。更透過實務演練,從建構性的計畫、服務專案的擬定、如何運用有效的公共關係宣傳公共形象、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溝通橋梁,最重要的是讓學員們深入瞭解扶輪各種基金捐贈的重要性及服務運用,並教導學員們實務演練如何編寫、完成國際服務專案。
在課程結束前,校長以「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人若精彩天自安排」給予大家勉勵,也是這次協辦活動中筆者的扶輪體悟,做的更多、學到更多,凡事只問付出,不求回報,就會獲益滿滿。非常感謝校長跟總監Supla對於臺南鑽石社的肯定,讓我們有機會為大家服務。非常開心結束兩整天的緊湊課程,也恭喜堅持到最後的學員,都從校長手上接到結業證書,還有滿手的伴手禮。特別要感謝總監夫人Abby提供每人一份由斗六科技社友夫人製作,獲世界金牌獎的果醬;以及臺南鑽石社社長Tony準備的精美毛巾組,跟我們自製的End Polio Now紙袋裡裝著台南名產葡吉奶酪蛋糕。希望這次訓練會能帶給學員們甜蜜的回憶。
再一次致上最誠摯的謝意,謝謝校長,謝謝總監Supla的肯定,及所有學員們盛情支持與參與,才能夠成就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第63期活動的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第64期 台北牡丹社 林汶玲CP Wenny
「一期一會,感恩相惜」
能夠和領導學院台灣分部的結緣是在台北長春社保母PP Risa擔任第55期籌備主委時,台北牡丹社才剛剛草創,如何帶領一群扶輪的素人,的確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於是筆者和兩位社友一起報名參加研習,當時筆者是CP又是總監當選人的另一半,感覺要學習的東西特別多。
非常感謝校長李世定PDG Stan和黃永輝DG APPS的提攜讓台北牡丹社有幸擔任第64期的服務工作,接下這個任務真的是戒慎恐懼,深怕砸了扶輪領導學院的招牌。但是辦活動對於台北牡丹社而言,可以說是經驗豐富,每年的成果發表會,無論是前台、後台與表演,全都自己來,除了舞台燈光、攝影照相必須仰賴專業,我們的信念就是一定要為大家帶來最好的服務。
無奈由於疫情的蔓延,政府在5月11日禁止大型聚會,PDG Stan校長當機立斷,原本7月3-4日的課延後到11月6-7日。等待全民施打疫苗,疫情獲得控制後,我們才立刻展開籌備工作。10月中邀請校長、執行長和北部協調人PP Michael到扶輪社友美聲主廚的邊田庄試吃晚宴菜,上課當天主廚會特別用保溫袋為我們提供熱騰騰的便當。餐後前往附近的會場進行協調事宜,執行長非常熟練的調度和提醒注意事項令我留下深刻印象,這就是一個領導人的風範。接下來就是煩惱如何在冗長的課程中提供好吃的早餐和下午茶點,於是特別情商也是扶輪社友的烘焙冠軍師傅許燕斌教授親手為大家製作好吃的三明治、雜糧麵包、可頌和蛋糕。咖啡也是由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推薦的招牌咖啡,這麼多好姻緣,這麼多貴人相助,更讓我深信大家一定會享受一個愉快的學習之旅。接下來就是社友們的工作分配,由門口接待、防疫把關、電梯服務、報到接待、照相服務、餐飲配送、教室服務、廁所清潔…,才發覺工作非常的繁瑣,但是在我的號召和社長的協助下,全體社友義不容辭,發揮扶輪人親手做服務的精神,協助扶輪領導學院完成兩天課程圓滿落幕。


擔任第64期扶輪領導學院籌備主委,受益良多,學習一個領導者的危機處理,學習規劃與執行,學習如何超我服務,校長非常重視講師的安排,跨越地區邀請適合講題的前總監們北上授課,這也是深受學員們熱烈支持的原因之一。扶輪領導學院的另一個特色就是跨越地區,來自不同地區的社友們,透過課程互動,腦力激盪經驗分享,互相激勵,學員們都收穫滿滿,尤其是結業式在合唱〈You Raise Me Up〉歌聲中,我不禁熱淚盈眶,這些優秀的扶輪人經過領導學院的洗禮後,將來都會成為一個傑出的扶輪領導人才。我何其有幸能夠為這些傑出社友們服務,日本茶道「一期一會」的精神,也是我們台北牡丹社的服務指標,把握難得的機會,提供最好的服務,透過靈魂的交會,為彼此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高級班 第6期學員訓練會議
作者 籌備主委 台中中央社 楊迺津DGE Dentist


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高級班第6期,受到COVID-19疫情影響而延期一季,經歷學員進進出出、退費的繁忙手續,終於在2021年10月30-31日於台中兆品酒店正式開課。早上8時半負責籌辦的台中中央社在籌備主委楊迺津DGE Dentist、Serena社長、Yummy祕書,動員全體社友投入接待,找出名牌、送上資料、在RLI第6期背板拍照留念、帶到會場,展現扶輪活力。

第一天課程
RLI台灣分部執行長林蔚哲PP House,先向所有學員介紹場地,課程將使用兩間教室,每節課後需要做出移動、方便上課。RLI台灣分部校長李世定PDG Stan前總監向全體學員講話,要求高級班學員在學習上「態度」是很重要的關鍵,也是和普通學員班不同的地方。PDG Stan校長的精神講話,嚴肅中帶著愉悅,遊走全場隨時指定學員回答,讓大家如沐春風、笑聲不斷。大會邀請貴賓3461地區總監薛秋雄DG Trading致詞,他歡迎全體學員來到台中上課,分享他也曾經在這個課程中受益,讓他在擔任總監的這段期間受益良多。謝謝台中中央社承擔起這個籌辦任務。
堅強師資
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高級班第6期一天半課程,邀請到最堅強師資:謝三連PRID Jackson(RLI東亞區域國際副主委、RI前理事)講授「激勵‧義工」、吳蓓琳前總監PDG Pauline講授「公共關係與公共形象」、李世定前總監PDG Stan講授「社員議題(扶輪社員的重要性)」、林照雄前總監PDG Set講授「扶輪與倫理」、黃維敏前總監PDG Tommy講授「有效的公開演講」、林伯龍前總監PDG Doctor講授「扶輪多元性」、陳仁德前總監PDG Ortho講授「立法會議」。
第一天中午用餐前,執行長PP House報告了此次課程因為疫情影響延期,產生退出、退費的情形,確實讓承辦的籌備主委DGE Dentist和台中中央社增加很沉重的負擔壓力。執行長請全體學員們下樓,在廣場進行大合照,留下美好的回憶紀錄。
第一天下午課程講師有分組式討論,然後推出代表陳述共識結論;也有拋出問題,立即指定學員即席陳述想法,靈活的課程讓學員精神緊繃絲毫不能鬆懈,但也因此收穫滿滿!
晚宴餐敘
晚上6時半晚宴餐敘,台中中央社Serena社長謝謝中央社PE Soy、PP Yng Yiing供應好酒,請大家可以盡情聯誼。校長PDG Stan說,因為仍在疫情管制中,貴賓們上台一起舉杯,各桌一同起立面向大家舉杯聯誼。扶輪領導學院第11屆校友會會長蔡東賢PDG Daniel和籌備主委屏東百合社PP Una,專程從高雄來邀請大家出席2022年1月23日在高雄舉辦的「扶輪領導學院第11屆校友大會」,並播放前導宣傳片,希望各位百分之百參加,並且立即逐桌邀請,收到很好效果。
第二天課程
第二天上午開課,執行長PP House請大家選出第6期的班長,方便爾後的聯繫,結果由葉惟堯PDG Bed眾望所歸,當選RLI第6期的班長,他也承諾願意竭盡所能做服務。
接著「雙向溝通大會」,由RLI台灣分部校長PDG Stan主持,他遊走全場逐一點名學員,講述一天半上課心得,PDG Stan肯定學員「態度」有了堅定的成長,因為分組密集討論的互動,學員彼此感情熱絡、熟識更上一層樓。校長PDG Stan頒發感謝狀,給費心籌辦高級班第6期課程的台中中央社:DGE Dentist籌備主委、Serena社長、Yummy秘書。還頒出特別獎狀給3501地區頭份創世紀社巫雲芳PP SCS,因為他參加第6期學員班,第6期高級班、座號6號,難能可貴!
台中中央社Serena社長報告:「感謝讓台中中央社有這樣的服務機會,課程已經要邁入頒發結業證書的榮耀時刻,我準備了台中名產太陽餅當伴手禮,名稱恰好就叫「九個太陽」也是我們熱情的寫照!」
大家抽出自己的名牌帶回家作紀念、名牌袋交回,然後依照座號順序,每梯次5位依序領取結業證書,和PDG Stan校長合影留念。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高級班第6期一天半課程順利完成,每位學員收穫滿滿,將帶著學習心得回到各自地區扶輪社,去做更精進的服務!
我的感謝
感謝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PDG Stan校長,給了筆者籌備這場活動的機會,真的學習到以往不曾有過的經驗,也讓台中中央社增廣認識更多的扶輪菁英前輩,從講師聯繫接送、會場安排、與學員互動,執行長PP House給了我們最精準的指導,因為疫情而延期的處理,他幫助我們建立最佳更改模式,謝謝他!籌備這場活動增進了筆者組織的能力,也凝聚了我們更多的情感,就是要有這種經歷才會有扶輪珍貴的感情,謝謝大家!


三、扶輪作品
SPECIAL ARTICLES

畫說扶輪

極限耐力騎士── 山神台北日城社王慎志Even
作者 台灣扶輪駐地記者 3482地區台北中城網路社 杜孟玲PP Dolly
一陣陣驚呼聲,3482地區所舉辦「我騎1公里,你捐1塊錢── 扶輪自行車公益九日環島活動」首日陪騎騎士中,竟然出現自行車界的傳奇── 極限耐力騎士── 山神,台北日城社王慎志Even。
台北日城社創社社長李志剛CP Volvo說:「Even是一位非常特別的人,他堅強的毅力、對自我的要求,非一般的運動愛好者所能比擬的。」多年前,Even應聘擔任3480自行車隊環台領騎兩次,就此與扶輪社結緣。也因同為公益騎士理念相同,因此,2021年7月在CP Volvo盛情邀約之下,成為台北日城社創社社友,至今出席全勤。
公益騎士
一開始騎自行車只是想破紀錄、挑戰自我,成為不一樣的人。但是,在國外先後與世界頂級選手多次互相切磋學習之下,發現原來騎自行車也可以當公益騎士。受訪當天慎志身上所穿便是2017年橫越澳洲回國後,朋友為他特製紀念T恤作為接機驚喜。當時,有一位醫生車友沿途會和路人閒聊,也以QR Code介紹他的重症兒童基金會專案募款引人共鳴,令慎志印象深刻。因而想起於單車環台途經的牡丹鄉旭海村,一家不起眼的簡餐店,白天是部落老人聚集之處,傍晚則成為放學學童的安親班,而潘儀芳(芳姐)為「旭海生活小學堂老幼服務站」付出20多年青春的故事感動他。
第一波在慎志號召下,由台灣、香港、加拿大、美國約90位車友支持,大家深受感召,一下募集新台幣7萬元。眼界一旦被打開,心也跟著溫暖。雖是台灣社會其中一個小小案例,慎志期許他們一如學習腳踏車,一步一步最終靠自己自立自強。幫助偏鄉,縮短恆春到高雄的距離,引入希望和夢想的雛型概念。

山神前傳
慎志兒時體質差,約攝氏18-20度便需穿上毛線衣。和大部分小男生一樣,從小便喜歡跑跳,受傷亦為家常便飯。正是運動讓身體變好、變強壯。國中短跑成績較弱,長跑成績則全班第2名。常常在打籃球的空檔去跑步,回頭打球卻一點也不覺得累。高中曾從晚上9時連續打籃球11小時的紀錄,這些耐操、耐磨、不必多休息的徵兆讓慎志發覺自己異於常人的耐力。
非體育專業科班出身,高職念商科,二專讀化學相關;慎志在跑步、騎車時會和自己獨處、對話,內在行俠仗義的因子促使插大法律,因喜愛閱讀,最後以156學分於文化大學畢業,遠高於畢業142學分的門檻。慎志每在路上、公車上遇到需要法律幫助的人們,會主動告知應如何處理狀況,自許是一個遊俠,要當一個不一樣的法律人。然而,會計事務所內一成不變的法務工作,並非所愛,最後轉換跑道。
百登武嶺第二人,次數奪冠封山神
國中到退伍慎志一直有跑步的習慣,雖然每次跑不到2小時腳便不舒服,直到2005年有人約騎,才驚覺單車運動更適合自己。
2007年夏天,初生之犢沒帶補給品便參加台大單車社,第一次登上武嶺;2006年第一次環台;為了1萬多公尺爬升路段的法國AUDAX CLUB PARISIEN (ACP)「法國Paris-Brest-Paris (PBP) 1,200K」紀錄實績,平時就以武嶺的長上坡訓練,2015年如願完成了PBP 1,200K。
2017年5月一口氣600公里百登武嶺,在60小時內完成騎乘600K,爬升1萬公尺以上,完成台灣瘋系列(法國ACP認證) 「超級600K」。台灣最高公路武嶺,號稱台灣車友的神山,2018年台灣單車雜誌特封王慎志為上武嶺108次之「山神」。迄今登峰近170次仍是最多次的紀錄保持者。
2011-19年擔任捷安特特約領騎的工作。

台灣首位極限單車長距離挑戰騎士──3年內橫跨三大洲
眾所周知的「環法賽」── 每場賽事必須在一上午或一下午完成200公里,瞬間強度強,屬職業賽,即有企業贊助的團隊賽。而單車「極限耐力賽」類似「環法賽」,但單日強度低,卻日程長,常常是20天以上,距離更是2-3倍之遠。
當「一日雙塔」、「一日北高」、「環島」等超過300公里的長距離挑戰已不能滿足時,台灣目前有享譽120多年歷史之法國1,200公里長距離業餘賽的團體。歐洲5-10年前已進軍世界級4,000公里以上長距離的極限挑戰賽,台灣引進較慢。
「極限」檢驗體能,也考驗整體規劃能力和抗壓等心理層級的適應。
慎志做到了以下壯舉:
1. 2017年完成橫越澳洲4,000公里
(18天9小時/限時20天)
2017年8月以18天9小時完賽法國ACP認證,橫越整個澳洲的「西岸珀斯到東岸雪黎4,000公里」挑戰,限時20天內完成!
2. 2018年橫越美國將近6,800公里
(26天/限時30天)
2018年6月橫越美國自行車賽(Trans Am Bike Race),屬長途耐力賽:從太平洋岸奧勒岡州Astoria,到大西洋岸維吉尼亞州的約克鎮,全程約6,800公里,總爬升60,722公尺,同時也是無支援長距離最遠的比賽。慎志碰上機械故障、摔車,生病了仍舊維持運動家的精神,在第26天光榮抵達Yorktown, VA。
3. 2019年縱貫歐洲4,500公里(18天)
縱貫歐洲的起點從南歐義大利一路北上至挪威北角(North Cape)的終點。慎志提早從歐陸最南端的西班牙出發,自主加賽,縱貫歐洲。還順道朝聖歐陸公路的最高點,海拔高度達3,398公尺的西班牙韋來塔峰(Pico del Veleta)。
4. 2019年Bikingman最終站1,150公里
(3天12小時15分/限時5天)
2019年11月來自13個國家自行車好手齊聚台灣,這是台灣選手首次參賽的2019 Bikingman賽事。路線全長1,150公里,總爬升高度接近20,000公尺。2019年11月4日凌晨4時,Bikingman年度全球巡迴最終站選在台北101正式出發,車手們要在指定時間內通過兩個檢查點,並且要在5天內完成指定路線,出發後無補給。初次參賽的地主騎士慎志名列個人成績第4名,及獲得團體成績第5名。
5. 2022年9,105公里(限時24天)
2020年因疫情延滯至2022年的西伯利亞耐力賽,由莫斯科到海參威共9,105公里,爬升77,000公尺。全球共40人申請,提供過往參賽紀錄、網頁佐證等資料,最後15人入選,慎志是亞洲唯一的入選者。報名費2萬歐元,含出發前兩天國際記者會、領隊會議、比賽中24天和完賽後兩天的食宿。據悉,目前主辦單位Red Bull已和俄羅斯各地政府機構和行政單位聯繫,如:外交部、觀光局、警察開道等都有規劃,確保賽道暢通無阻。全程15站,選手必須在24天內完成,每站距離從260公里到1,370公里不一,坡度也各處有別。每站也都有時間限制,譬如此站規定30小時完成,選手可以自行決定中間要休息多久,由於完成時間不一,剩下可休息的時間也不一樣。逾時或跟不上則被關門退出。每站結束可以休息8小時,再一起出發。最後15站時間累加,總時數最少者得冠。一位選手配有一輛補給車、醫生、技師、司機和一位選手自選的助手幫忙處理雜務。舉辦至今只有9人完賽。全程擬定策略是各自炫技以外的智慧。
山神天生就是這麼強嗎?
踩過一里還有一里,翻過一山還有一山;常常在公路中迷途,一轉四周,眼下盡是地平線,好比身陷一片汪洋之中似的寂寞;越孤獨,越有無力感,也曾想過放棄。
常常被肯定,對路線有一定的掌握度,喜歡設計有別於大眾行程的秘境分享,喜歡領騎是因為自己能力夠;責任感驅使,喜歡保護所有騎乘者的使命感,喜歡平安完成任務的成就感;然而,隊友會摔車、會受傷;越自責,越有挫敗感,也曾想過放棄。
勇者無懼,也是需要鼓勵!
慎志回憶:
1.香港車友因我臉書上持續報導,特別來訊謝謝我,讓他在最想放棄時,看到我的故事繼而前進,繼續騎。原來,每次咬緊牙根的堅持,是鼓舞另一組輪胎向前的動力!
2. 2018年出國,特別選11小時轉機的航班,是想和溫哥華的車友們喝喝咖啡、敘敘舊。沒想到他們熱情輪流接待我一星期,讓我臨行前表達希望有所回報,他們卻謝謝我!謝謝我領騎時對他們的照顧,而且照顧周到!更謝謝我放棄生命中的許多,這些是他們無法放棄的崗位、承諾和責任。謝謝我的不放棄,他們從我身上好像看到自己20、30年前若選擇跟我一樣的路,會是這個結果、這個模樣。我的熱血,激勵人心!請我繼續騎車,有需要儘管開口。我從未開口要求,因為在此同時,他們已溫暖我的心,我是富足的!
如何成為山神?
1. 多閱讀、善規劃:國情差異,國外單車歷史悠久、多元均衡發展、資訊充分、資源豐富。80%的台灣車友一窩蜂以公路短程競速賽為主流,如何訓練?如何進階?在台灣完全找不到資料可供參考。
2. 充分訓練:單車騎遍全球五大洲是未來希望。每次訓練要計畫完成目標活動的7成,以明年俄羅斯為例,必須由目前一個月2,000公里開始,每個月加1,000公里,下個月到3,000公里,以此類推直到一個月可以完成6,000-7,000公里。持之以恆,必然有成!
3. 安全的概念:不要忽略基本安全守則,諸如:回頭、跟車、煞車注意事項;下雨天輪胎不能壓在白線、人孔蓋、樹葉上等;如何騎車不易爆胎?永遠對安全保持敏銳度,傾聽身體的聲音及路況資訊的掌握。
4. 認識自己:慎志自爆無法放雙手騎車。
極限耐力騎士 ── 山神── 台北日城社王慎志Even,加油!



一張郵票的故事 弱者的天使──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作者 潮州社 丁天降PP Austin
德蕾莎修女(1910-1997)誕生於東歐阿爾巴尼亞的斯科普里(Skopje)(今屬馬其頓共和國)。她父母親是阿爾巴尼亞人,信仰天主教,耕農之外,經營藥店,家境小康,上有姊姊、哥哥,她7歲時父親病故,由母親扛起一家四口生計,以替人做服裝修改衣服賺取工錢來撫養三個兒女,她學習了母親堅忍刻苦耐勞的性格。12歲時,她在天主教小學就讀,天主的聲音在她的心靈內開始呼喚,萌生她將以傳教布道為終生之職志。1928年間有一天,她在史科傑市的聖殿祭壇前祈禱,跪在基督聖像前,她清晰聽進耳朵裡,內心知道「聖母對我指點迷津,引導我找到了將來的生命道路。」進入羅利多聖母院深造之後,她加入將前往印度傳教的隊伍,要幫助印度人改善衛生和教育的問題,經過數月的英語課後,她跟數位修女們搭船前往印度,航行37天後,於1929年6月6日抵達加爾各答市。修女們祈禱著:「主啊!請您引導我們成為您最管用的僕人吧!」誓願後,大家開始正式稱呼她為德蕾莎修女,時年21歲,要聖潔無私的終身奉獻服務人群。我願奉獻我的全部能力去服務散布在各貧民區的最貧窮的人,這也是天主對我的期望,我願為天主奉獻出所有的一切!
1929年至1948年在加爾各答聖瑪利高中教地理,也當過幾年校長。1948年4月12日,38歲的德蕾莎修女離開修道院,從此過著獨自一人在貧民區工作的生涯。1949年取得印度公民權。
1979年12月10日,她身穿印度婦女常穿的白色衣裳,外罩一件老舊的外衣,腳上穿著一雙粗陋的皮製拖鞋,一身簡單樸素。在北歐挪威的奧斯陸大學禮堂接受諾貝爾和平獎。參加這頒獎典禮的人,包括國王奧列弗五世、哈拉爾特皇太子伉儷,以及挪威國民和官員一千多名。
和平獎委員會長薩湟斯站在講台上對德蕾莎修女說:「妳長久以來一直熱心幫助窮困的人們,減輕勞苦人們的悲慘處境和瀕臨於死亡者的痛苦,為表示崇高的敬意,本會特將本年的和平獎頒發給妳,這也令我們感到無上光榮。」她以感激和微微顫抖的聲音說著:「事實上,我並非完美得足以領受這個和平獎,然而謹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窮人領取這個獎,相信天主也將為此感到高興。」全場響起熱烈掌聲。她這句「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窮人領獎」的話,透過新聞傳播全球城市。

記者問她有關窮人的事時,她說:「窮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們絕不會驕傲,不欺騙人,他們常常懷抱一顆感謝的心,仁慈的心。」記者問她,我們可以做什麼來促進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和愛你的家庭。」
德蕾莎修女一手創辦的團體中,留下了4千名修會的修女,10萬多位義工,在123個國家中的610個慈善工作團體。1997年9月蒙主恩召歸天,時年87歲。全世界都哀悼這個偉大靈魂的殞落,印度為這位聖人舉行國葬。她曾於1985年1月16日來台灣訪問,謁見蔣經國總統。1991年首次回阿爾巴尼亞,並設立收容之家。

蕾莎修女說:「我們都不是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即使自身力量有限,但若能秉持著愛世人的精神來奉獻服務,則每個人都是偉人。」
「貧窮就是一種自在。如此,我們就會認為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絕不可能永遠屬於我的;就會認為既然自己無法永遠保存,那又何必為了這些東西向人彎腰屈膝呢?就會認為拿一部分送別人或全部送給別人,又有什麼捨不得呢?」



「用你的雙手去做奉獻,用你的心去愛別人。」
在加爾各答的兒童之家牆上,寫著:「花時間思考,花時間禱告,花時間笑。那是力量的源頭,那是世界最強大的力量,那是靈魂的音樂。花時間遊戲,花時間去愛和被愛,花時間給予,那是青春永駐的祕訣,那是天主賦予的特恩,一日光陰苦短何容自私為己。花時間閱讀,花時間和善對人,花時間工作,那是智慧的泉源,那是通往快樂之路。花時間行善,那是天國之鑰。」
「心懷大愛做小事,也是在愛與服務時不可或缺的。你本身接受愛的受苦者抑或你是施愛予受苦者,所有苦痛皆被視為一種犧牲。她形容這種作為是「愛,直到成傷」、「若果成傷,如此更好。」了解痛苦並真誠的接受將使人得見其終極價值,德蕾莎修女親手服務窮病苦人,而被頒諾貝爾和平獎。



養雲安縵重現江西古鎮
作者 3521地區前總監 吳蓓琳PDG Pauline
2002年,江西撫州要修建廖坊水庫,當地超過一萬棵古樟樹和數十幢明清時期的老宅面臨被水淹沒的命運。出生於江西,在上海做房地產生意的馬先生,為了保存家鄉這些珍貴的歷史遺產,決定將它們搬遷。
經過了七年的時間,馬先生將一萬棵古樟木連根挖起,數十幢民房逐步拆卸,保留了所有的一磚一瓦,並運到700公里外的上海閔行區,把樟樹再植為林,而磚瓦都在一個很大的廠房裡先存放著。
馬先生起先對如何處理這些舊物並沒有頭緒,後來決定用古樹及老宅來打造一個世外桃源,讓全世界的人可以繼續欣賞這些重要的民族資產。
十年後的今天,在上海郊外靠近虹橋的地方,有一座老樟處處、古宅林立的地方,專門設計知名酒店的澳洲建築師Kerry Hill以新的建築與老建築融合,打造了今天的養雲安縵渡假村,而其他的磚瓦,將會被重建為一個江西古宅社區。


很難想像這是一項多麼困難的浩大工程,而且需要驚人的毅力去進行。因為愛護文物之心,馬先生完成了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拆遷及重建工作,造就了今日的養雲安縵,一座穿越古今的靈性聖地。
走在養雲安縵的古宅中,你會感動得熱淚盈眶,園中種了一些千年樟樹,其中一棵樹幹有一個16人檯面那麼大。
入夜後一片寂靜,在養雲安縵用餐是一種慢活的享受。養雲安縵有5個餐廳,其中的「辣竹」中餐廳以精緻的江西菜聞名。贛系菜餚以使用傳統香料、魚鮮和茶油而聞名,來自撫州的廚師擅於設計傳統古菜譜,簡單而味美。飯後漫步在迴廊上,欣賞種在水中的鳶尾花,那一點紫,在夜裡是一種奢華。
金絲楠木的傳奇
養雲安縵渡假村內還有一座楠書房,在上海很有名,專門經營以金絲楠木製造的商品及家具,精緻得令人愛不釋手。
走進楠書房,就能聞到金絲楠木的一縷幽香,聽店員說有一次四川淹水,水退時也沖走了一些泥土,曝露了在地底下的一批金絲楠木的木材,因此有了今日的楠書房。
金絲楠木因為其木材既輕又堅硬,在光線照射下透出隱隱的金光,像絲綢一般的亮滑,所以在明清時代只能供皇室御用。
楠書房以紫禁城中的皇家書齋來命名,主要梁柱都是珍貴的金絲楠木,在主廳後方,還有一排廂房,提供小團體進行沉思、書法、茶藝、花藝、香道、古琴等體驗古老文化之美的藝文活動。
養雲安縵,不只是一家飯店,住在這裡是一場歷史的重溫、文化的經歷的一趟心靈之旅。



台灣世界遺產候選地系列之十二──千塘之鄉 ── 桃園台地陂塘
作者 ‧ 編輯部 ‧

騎單車、賞鳥、生態教育的好所在

從空中俯瞰桃園台地,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陂塘、水圳分布綿密,其數量之多與密度之高,堪稱台灣之最,故號稱「千塘之鄉」,而被文化部列為具有潛力點的台灣世界遺產候選地之一。
桃園地區位於台灣島西北部,大部分是丘陵台地,依山面海,由西北向東南呈狹長形。桃園境內從石門水庫經大溪東北方之大漢溪,將桃園市劃分為東南和西北兩大區塊,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升高,山勢峻峭,河谷狹窄。溪流較短呈放射狀入海。

由於桃園台地地勢較高,河流也較短促,導致雨水儲存不易,因此兩百多年前的先民們即在台地傾斜處開鑿池塘,以儲存天然雨水供灌溉農田之用,稱之為「看天池」,這就是當年特殊的土地使用方式。
先民們開鑿的方式是利用窪地闢為陂塘,或在台地之斜坡下方建造堤陂,儲存地表水以供農耕使用。據當地官方的記載,最盛時期陂塘數量曾達近萬口之多,後來由於開鑿桃園大圳與石門水庫,使得陂塘數量逐漸減少,根據1995年官方的統計資料顯示,目前全縣尚有1,450口陂塘,但是都已喪失灌溉功能,淪為魚池、水池或休閒的觀光勝地。
桃園地區的陂塘和水圳在農業的運用上非常重要,陂塘最早有近萬口,是遍布於桃園全境各農耕地區重要的水資源。目前桃園的兩大重要的灌溉系統,一是日治時期整合清領時期的部分公私圳路,形成的一個灌溉系統「桃園大圳」;另一重要的水利工程是1964年完工的石門水庫系統,這兩個系統的開發,使得沿海及靠山的各鄉鎮市都有水源供應數以千頃的農田。
在自然生態方面,桃園陂塘過去常有侯鳥棲息,統計每公頃棲息約7隻冬季候鳥,根據最近的調查,由於陂塘的逐漸消失,候鳥的生存空間也在縮減中。近幾年來陂塘經過規劃之後,已經成為擁有大片水池的自然生態叢林公園。
另外在桃園所開鑿的示範陂塘「青塘園」,還特別設置了冰河時期遺留下來的台灣特有種萍蓬草區,並引進俗稱「水蓮花」的萍蓬草等100多種原生水生植物,豐富了當地的特色。
桃園地區在綿密而錯綜複雜的水圳網絡中,有數千口的陂塘和二十餘條河流所形成的桃園「水文化」。這些特色在與各族群的互動中,演變出各種多元的地方人文和文化特色,還有深具濃厚客家風味的土地公祠和農村聚落,以及水利機構所形塑的現代造景,這些都可以吸引民眾親近水環境,讓傳統與現代相互交融。
桃園地區豐富的水資源及人文歷史,不論是河川、水圳,或陂塘,都對自然環境或氣候形成助益,更提供了沿岸聚落的生活資源,讓這個區域生活得以順利延續,對地方的影響很大。
由於佔地廣達十八甲的「龍潭大池」,是桃園第一座陂塘,對桃園地區的水資源貢獻甚大,又深具歷史意義,因此被選定為台灣世界遺產候選地之一。



三十秒悟人生
作者 台北士林社 蘇一仲PDG Antonio

曾為美國四大車廠之一的克萊斯勒公司(Chrysler),一九七八年爆發了建廠以來最大的財務危機。當時的福特公司總裁李‧艾柯卡(Lee Iacocca),在此關鍵時刻,毅然決然地離開福特,受聘進入千瘡百孔、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勒進行重整,也創下民間企業向聯邦政府求助紓困的先例,並親自獻身為克萊斯勒廣告影片代言,帶著他的招牌話:「如果你找得到比克萊斯勒更好的車,就買吧!」短短四年的時間,反轉克萊斯勒的命運。
我在西元兩千年也親自粉墨登場,為自家產品代言,拍攝人生的第一支廣告〈他們為什麼要爭第二〉,從擬定劇本、置裝道具、布景燈光、試鏡開拍、剪接配音到毛片試播,想不到短短的三十秒廣告,竟有如拍攝一部電影般勞師動眾,涵蓋的範圈如此寬廣,就像一座大工廠一樣,難怪繼文學、音樂、舞蹈、戲劇、繪畫、建築、雕塑等七藝術之後,電影會被稱為「第八藝術」。
接下來一連串的戲劇,我皆受邀參與演出,從廣告〈要最好,你非變不可〉、電影《三方通話之二十五小時便利商店》,到電視劇場《愛絲希雅的夢中夢》,開始了我的演藝生涯。
當鏡頭轉向真實人生,從童年、青少年、中年到老年,每一個場景,不同的戲分,有人說:「人生有三個大轉彎:二十歲以前的編劇是父母,一切照劇本演出;以後三十年由配偶及孩子寫劇本;演了五十年的配角,最後的完結篇由自己編劇,盡情揮灑。」
你的人生劇本是什麼?是自導自演?還是別人導演?編劇是別人還是自己?主角配角又是誰?一切都盡如你意嗎?當你拿到的劇本是你不滿意的時候,是否能改寫?
《了凡四訓》作者袁了凡先生,早期篤信算命師孔先生批的流年,因為所批的流年運勢一一印證,直到遇見雲谷禪師開示「命自我造,數不能拘」的道理,讓他境隨心轉而積極行善,開始跳脫命運的定數,從流年說的五十三年壽命,最後享年七十四歲。北京廣和劇場對聯寫著:「凡天下事,做如是觀;是局中人,往哪裡去?」
小小的舞台,上演著大千世界的百態,喜怒哀樂,高潮迭起,戲外的現實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趁尚未落幕之時,續集的劇情該如何編寫,才可讓你的人生瀟灑走一回?

你的人生劇本是什麼?是自導自演?還是別人導演?編劇是別人還是自己?主角配角又是誰?一切都盡如你意嗎?當你拿到的劇本是你不滿意的時候,是否能改寫?



瓊漿玉液── 談綠茶
作者 ‧ 編輯部 ‧
東亞的飲茶文化中,綠茶算是歷史最悠久的茗茶。由於綠茶的色澤和沖泡後的茶水都呈綠色,故名曰「綠茶」。綠茶是茶葉的一種,主要產地大概分布在中國、台灣和日本。
在中國大陸廣為人知的名茶大都為綠茶,如杭州西湖的龍井、蘇州洞庭山的碧螺春、四川蒙頂山的蒙頂甘露、安徽黃山的黃山毛峰等。其中又以炒菁綠茶為主的西湖龍井茶及洞庭山碧螺春為最。
西湖龍井茶產地在浙江杭州的西湖周邊一帶,可以說是中國綠茶的代表。西湖龍井茶是以呈扁平狀之綠色葉片所製成的炒青綠茶,因為帶有翡翠綠的茶色,又散發著草或豆的清香,味甘甜。據說在清明前後以一芯一葉摘取的茶葉為最高品級,其中又以獅子峰的獅峰龍井被視為特級品;洞庭碧螺春產於江蘇省蘇州的東山及西山,其所產茶葉與龍井茶同為炒青綠茶,在春分到穀雨時節,以一芯一葉方式摘取,其形狀呈捲貝形螺旋狀,曾被選為古代進奉朝廷的貢茶。
蒙頂甘露的產地位於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也稱蒙山),是捲曲型綠茶的代表,茶水碧清如露,清香回甘;黃山毛峰則係安徽綠茶的代表,產地黃山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登錄的世界自然遺產。黃山毛峰是一種帶有黃白色毛的烘青綠茶,茶色呈透明的黃金色,散發著栗子的香味。在製茶過程中,必須經過殺菁、揉捻、乾燥,直到大部分的白毫脫落後,再以熱水浸泡,依種類呈淡綠色或黃綠色的兩種茶液。其中以一芯二葉方式摘取的特級品被稱為「雀舌」,於195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另外還有一種「黃山綠牡丹」,產地在安徽,一般在清明時節到穀雨期間,用一芯一葉到一芯三葉的方式摘取葉片,再用細線綁成牡丹花的形狀。注入熱水後,會如牡丹花般優雅的徐徐展開。「黃山綠牡丹」澀味少,其清香甘甜可回甘許久。

以青茶為主流的台灣,在北部的三峽地區一帶也生產龍井茶及碧螺春等綠茶,迄今三峽區仍為台灣唯一的龍井茶產地。一般而言,台灣綠茶的種類大概可以分成如下三種:
一、台灣碧螺春
台灣綠茶產量最多的是碧螺春,茶乾亮麗、芽尖豪多而明顯,外觀呈碧綠色,茶液翠綠。主要的產地分布於北部三峽。另有烏龍茶及台茶12號,因屬不發酵綠茶,因此口感清新自然,能夠品嚐到最原始的甘香。
二、台灣龍井茶
台灣龍井茶亦屬不發酵的綠茶,外觀平片、呈翠綠色,主產地在北部三峽茶區。據稱在清明節前採收的龍井被稱為「明前龍井」,係上乘品質。
三、八川綠茶
屬於翡翠級綠茶,風味更為甘醇清香,配上燻製茉莉花的口感,不僅保有特殊的風味,還具有台灣綠茶的全新口感。
此外,以綠茶聞名於世的還有以蒸菁綠茶為主的「日本煎茶」,此種綠茶大都以蒸菁工藝製成,茶葉乾的色澤翠綠鮮明,接近茶葉天然本色,口感甘甜,此種獨特的味覺有日本茶特殊的優雅風味,如聞名的靜岡煎茶、京都玉露等,都具備日本茶的代表性。


台灣人類學的先驅── 鳥居龍藏對台灣的貢獻
作者 台北中山社 李博信PP Marine
在1895年日本領台之前,雖然有些日本人曾來台灣島考察,但是當時的台灣島尚未完全開發,仍屬瘴癘之地,因此瘧疾、阿米巴痢疾、傷寒、霍亂等傳染病到處充斥,又有很多散聚的原住民部落,因此清廷很難有效的管理,有關台灣的調查資料也很匱乏。
日本政府接管台灣之初,不少日本人對台灣的認知,仍然停留在生番獵人頭的蠻荒時代,導致人類學者缺乏前往台灣做研究調查的意願。後來總督府嚴格實施制度化的管理,並計畫積極調查台灣的人文及自然生態。因此總督府委託東京帝國大學理科教室,針對台灣的野生動物、植物、地質、人類等四大領域,進行田野調查。當時的東京帝大鳥居龍藏教授覺得有深入研究的必要,於是毅然接下此項調查的重任,也獲得很多新式的裝備儀器。
鳥居龍藏,1870年4月出生於德島市東船廠的富商之家,他自幼即有強烈的求知慾,因不適應校園的團體生活,故自小學到中學的課業都是在家自修,並且無師自通,完成國語、漢文、英語、生物、地理、歷史等學科。後來他進入東京帝大人類學教室擔任坪井教授的助理,並兼標本整理專員之後,即專心投入人類學的研究,他不但是一位卓越的世界人類學的先驅,也是民族學家、考古學家及民俗學家。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累積長期的歲月,足跡遍及台灣、東亞各地,留下了豐富的記錄。



他最早渡台調查是在1896年間,第一次是以五個月的時間前往台北圓山貝塚考察。然後搭船到花蓮,再經由陸路南下台東,沿途調查阿美族、卑南族、布農族的習俗文化,並詳實地紀錄了太魯閣泰雅族的語言、生活型態與習慣。這一次的田野調查工作,直到同年12月才告完成。
第二次調查是在1897年的10月間,總共為期三個月。此次考察的目的是針對居住於台灣東南海域「紅頭嶼(現稱蘭嶼)」之海洋民族「雅美族(達悟族)」的文化習俗考察。他在紅頭嶼上滯留70天的深入調查,針對「雅美族」的服飾、住家、傳統拼板舟和捕飛魚、水芋種植等等傳統生活作息,都詳盡的留下了珍貴的紀錄。
鳥居龍藏在台灣東岸進行考察之後,完成了台灣四個原住民族的分類作業。他將此調查報告呈報總督府,成為府藏第一手台灣原住民族的資料。
此後的五年間,他又數度來台深入山間展開田野調查,做了台灣有史以來首次的學術考察旅行。這段期間他蒐集了各種珍貴的史料,也完成了詳實的報告書與圖片記錄,才使很多台灣原住民的重要資料開始曝光。當時田野調查的紀錄都是採用素描方式,而鳥居教授則是以攝影作成圖片紀錄的第一人,因此他的圖片資料更為生動真實,這項成就肯定了他對台灣田野調查的貢獻。
第三次調查從1898年10月開始到12月,針對排灣族進行調查,主要調查區域是在台東知本溪以南一帶。當時他經由海路於車城上岸,再從恆春進入牡丹社,一路南下屏東的楓港、枋寮、丹路,途中收集了一些魯凱族的資料後,再由台東出海前往火燒島(綠島),完成調查旅程之後返回日本。
二年後的1900年,鳥居龍藏30歲的時候,他又開啟第四次的台灣考察之旅。這次由精通原住民語言的助手森丑之助陪同渡台,繼續長期的考察旅程。前後深入嘉義、南投等地蒐集排灣族和鄒族的資料,對此後台灣原住民文化的研究貢獻卓著。
鳥居龍藏不但是研究台灣原住民族的先驅。除了台灣之外,他也曾經多次前往沖繩、中國、滿洲、蒙古、朝鮮、西伯利亞、庫頁島等地做廣泛的田野調查,對東亞的人文習俗有深入的研究。
在台灣的原住民及考古學的學者之中,除了鳥居龍藏之外,尚有伊能嘉矩、鹿野忠雄、森丑之助、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千千岩助太郎、小川尚義、淺井惠倫等人,都各有不同領域及專長的貢獻。


扶輪人在助人脫困
作者 台北北區社前社長 賴東明PP Brain
人人都有人生,但,人生是什麼?人人有異。今有日本一家公司,名為「日本圖書中心」出版了一本書。
廣告的書名是:人生的語意。
作者見解豐富,經過精挑細選將其翻譯解說如下。
廣告的內容:人生有趣,使人心豐裕的看法,並列舉七位名人之言。
卓別林:人生從近景看,是悲劇。但從遠景看,則是喜劇。
歌德:若非一同吃過眼淚與麵包的人,就不會知道人生之味道。
海倫‧凱勒:希望是引人邁向成功的信仰。
高橋是清:不管面臨失敗,或陷入窮途,心中要懷抱自己的強運有一天會來,且要向前努力。
金子美鈴:大家都不同,大家統統好。
松下幸之助:在失敗的地方停止作為,所以會失敗。只要作為持續到成功,就是成功了。
尼采:這就是人生。那就再來一次。
從上觀之,七個人對人生各有不同看法。但彼等均能克服悲境,而走向喜境。

總之,吾等扶輪服務是在協助陷於悲境的人能夠抱著希望,向前,看遠方,而努力脫困。


莊周夢蝶
作者 ‧ 編輯部 ‧
被評為「六才子書」之一的「莊子」是由戰國時期的大儒莊周所撰寫。
莊周生於公元前369年,逝於公元前286年。漢人,字子休,約與孟子同時,世人尊稱為莊子。戰國時代宋國蒙郡(今河南省境內)人,是當時有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也是道家學說的創始者之一。莊周系出楚國公卿家族,後因楚國發生內亂,其先人為避禍而遷徙宋國,此後即落籍於此。
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蝴蝶,可是一覺醒來又發現自己還是莊子,於是他陷入了莊子和蝴蝶間虛實的迷思。因此他開始思考人如何於虛實之間尋求天人合一的清醒夢,也開啟了他探討人生哲學的一生。
莊周生性崇尚自由,不喜官場文化,因此他曾婉辭楚威王之宰相任命,終其一生只任過一次地方官── 漆園吏。在學術方面他不但承襲了老子思想,更將其發揚光大,因此後人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則被尊稱為「老莊哲學」。其代表作為「莊子」,以及有名的「逍遙遊」、「齊物論」等。

「莊子」一書是莊周與其弟子及後學共同完成的文集,又稱「南華經」,為道家的經典之作。據史載,「莊子」共有52篇。現僅存33篇,分為內7篇、外15篇,及雜11篇。內篇的思想、結構,及文風都比較相似,一般文史學者都認為是莊周的親著。外篇、雜篇則含括其弟子之作,甚至加入其他學派的文篇,因此思想觀點與內篇或有不同。
從「莊周夢蝶」中,他領悟到人無法正確的辨識現實和虛幻,當一個人認為事物存在於真實與虛幻的差異時,也可能是攸關天人合一的清醒夢。在人生哲學上,他時而主張寡慾,時而提倡縱慾;對於其他學派的看法,則時而混合齊同,時而堅持己見,常有見解相異的情況。
而相對於莊子的祖師爺老子李耳而言,老子主張無為而治,天人合一,將清靜無為定為統治理念;莊子的思想則是追尋藝術及自由的理念。雖然他們各有不同的詮釋,但是都具有一致的理論基礎,因此後人咸認老子和莊子同為道家的靈魂人物,而尊稱為「老莊」。
中國文學家流沙河分析莊子的處世之道有四點:「一曰立場,站在環中,即不持任何立場;二曰方法,信奉無為;三曰理想,追慕澤雉;四曰修養,緊守心齋。」這些觀點已經簡明扼要的闡述了莊子的精神。
「莊子」不僅在文學上有很深的造詣,他留給後世的影響也很大。自戰國後期楚國辭賦家宋玉以後的賈誼、司馬遷等歷代著名大作家鮮少不受其薰陶者。在思想上,諸學家各有不同的解說,有人認為應取其憤世嫉俗,遠離政治的精神;也有學者認為其悲觀消極的態度,是不問世事的根源。而對於「莊子」一書的看法,則各有不同角度的正面評價。後來很多名留青史的名家,如阮籍、陶淵明、李白、蘇軾等的哲學思想和文學成就,也大都受到「莊子」的影響。
莊周一生淡泊名利,崇尚修身養性,主張清靜無為,順乎自然,但求逍遙無欲,因此一直過著深居簡出的隱居生活。
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經,在四庫全書之中歸類為子部道家類。宋徽宗時,追封為「微妙元通真君」。


老建築的巡禮── 仿哥德式的基督殿堂──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作者 ‧ 編輯部 ‧
在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四條通)與林森北路的交叉口聳立著一幢醒目的教堂鐘樓──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禮拜堂,它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大正町教會」,大門的拱柱刻著「一九三七年三月奠基」。因為這棟建築的設計典雅,又具有歷史意義,而於1996年以其建築風格及歷史性的價值,而被列為台北市定古蹟受到保護,並成為這一帶醒目的地標。
1895年,日本領台之後,日本本地基督教各派別決定由不分教派的「基督信徒一致會」,派遣牧師河合龜輔於1896年5月到台灣展開宣教工作。
1927年,台北的日籍基督徒逐漸增多,由於他們聚會的幸町教會已經不敷使用,因此「台北聖公會」的大橋麟太郎為宣揚基督真理,選擇了大正町(現中山北路一段)的住宅區中心設立了「大正町教會」,隸屬日本基督教聖公會。成立之初僅在一處民房聚會,直到1930年代中葉,才決定於原址興建新會所,並由當地台、日籍基督徒合力籌募基金於現址興建新教堂,在設計上講求符合傳統聖公會教堂之特色。新教堂於1937年正式落成,由於此教堂為台、日基督徒合力籌款興建,因此也順理成章的成為台、日基督徒共同禮拜的教會。
這棟典雅的教堂,方位坐西朝東,由高處往下看,可看到教堂的主體建築呈對稱的十字型,外表採洗石子做為外飾,因此有銀白發亮的外牆,東側入口街角處為三層樓的鐘塔建築,大門拱柱嵌有奠基的石碑。教堂結構主要以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與木屋架組合構成,屋內的懸挑式英國椽尾屋架支撐(Hammer-beam)承載屋面,形成寬闊的禮拜堂,教堂外觀牆體為磚造,外表粉刷水泥漆,門窗採洗石子收邊裝飾線角,作工十分精緻。就外觀整體而言,是一座具有鐘樓、尖塔、彩繪玻璃窗、尖拱式門窗,及具有結構功能之扶壁柱、轉角柱等之典型英國混鄉村哥德式教堂。

從塔樓進入教堂內殿,就可以看到講壇上的聖臺,左為司會及證道的席位,這種配置是全世界聖公會教堂共同的樣式。而整棟建築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三層樓的鐘樓及屋內懸挑式的拱型支撐,這兩種設計都是台灣的建築物所罕見的特色。
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日治時期的聖公會隨之解散,然而教徒的禮拜並沒有因此中止。「大正町教會」則轉型為以台語講道的本地教堂「中山基督長老教會」,而教堂產權卻被政府以日產建物為名接收充公。
直到1947年終於獲得基督教長老教會台北中會之許可,成立「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中山教會」,聘請甫從日本返鄉的郭馬西牧師主持。此後歷經20餘年的奔走交涉,終於在1972年獲得政府以捐贈方式歸還產權。
此後台北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更積極擴大主日及各團契的運作,目前每個禮拜天約有300多位教徒出席禮拜,100多位兒童及青少年參與聚會,平日也會舉辦各種多元的聚會活動;除此之外,教會並附設「松梅學院」及「兒童合唱團」,提供教友和社區居民進修及康樂聯誼的機會。
1982年,教堂建築物的產權正式歸入「財團法人台北中山基督長老教會」的名下。
1996年,台北市政府基於中山教會禮拜堂有如下之重要性,而申請為指定市定古蹟,旋於1998年10月14日,獲政府登錄為直轄市指定古蹟。
1. 建築物創建於西元1927年,原為基督教聖公會,戰後改為長老教會,具有宗教史上的意義。
2. 仿英國哥德式教堂設計,十字型平面、尖拱、屋架轉角石與扶壁等,保存完整,具有建築藝術的價值。



老照片的故事──保羅‧哈里斯故居
作者 ‧ 主編 ‧
保羅‧哈里斯Paul P. Harris於1868年4月19日出生於美國威斯康辛州拉辛鎮。三歲那年,他父母在西部經營的事業不順,因此就將他送到居住於佛蒙特州瓦林福特的祖父母家居住。此後他就在祖父母悉心的照顧下成長,也培養了他優越的人格特質。
後來他先後就讀佛蒙特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並於1891年獲得愛荷華大學的法學學位。大學畢業後,他聽從教授的建議,以五年的時間周遊美國各地打工,體驗很多充滿色彩的人生經驗。
1896年,哈里斯遷移到芝加哥市,並在當地開設了律師事務所執行法律業務,也在市郊的Comely Bank購置了一幢中型住宅,從此定居於芝加哥市。
1905年,他邀了另三位好友創立了世界第一個扶輪社── 芝加哥扶輪社。他的家就成了扶輪社員經常聚會聯誼的地點。
後來他成為國際扶輪的首任社長,並周遊世界各國訪問扶輪社。在訪問日本的時候他非常喜歡優雅的日本庭園。回國後就在自己家門前設計了一個仿日式庭園。後來日本扶輪社獲悉,就以海運送了一座日式石燈籠到他的寓所,放置在庭院中觀賞。而屋內設有壁爐的會客廳則是爐邊會議最早的開會地點,後來參加的社員增加之後,才移到地下室開會。
這棟具有歷史價值的保羅‧哈里斯故居在幾經轉手之後,國際扶輪才花了市價20萬美元之三倍價格的60萬美元,從屋主手中購回,經過重修之後,重新回復原有的樣式與扶輪社員見面,成為扶輪永遠的文物遺產。


饕餮奇譚── 貓耳朵的故事
作者 ‧ 編輯部 ‧
相信很多人只要聽到「貓耳朵」這道菜之後,第一個感覺會很噁心,但是看到了、吃到了之後,又會念念不忘。其實中華料理經常會取一些光怪陸離的菜名,看多了也就見怪不怪。
「貓耳朵」是源自於陝西、山西兩地流行的漢族傳統麵食。早期是由稱為「揪片」的「麵疙瘩」演變而來,而與揪片同為山西麵食的兩大主流。現在民間的餐館共有數十種不同的製法與名稱,各爭其豔。
談起「貓耳朵」的緣由,其實也有一些典故,據傳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探視民情的時候,有一次微服出巡來到杭州,一行就順道前往西湖遊覽。當他正泛舟遊湖的時候,感覺肚子有點餓了,這時船上一位女孩就順手把麵粉捏成一塊塊的小麵糰,下鍋煮給皇帝解饞。乾隆皇帝看到她捏出的麵糰,玲瓏有緻,吃起來很有嚼勁,味道也不錯,而且因為這個麵糰捏的與一般傳統的麵食不同,像個貓耳朵形狀,覺得非常有趣。因此就將其取名為「貓耳朵」。
另據說這位小姑娘長大嫁人後,為了維持家庭生計,開始擺攤賣麵度日,某日她忽然想起當年的際遇,於是立即掛上了「御駕親嚐貓耳朵」的招牌,立即吸引顧客慕名而來,一夜之間成為杭州名食,而風行至今。
「貓耳朵」的種類有數十種之多,其主要材料除了蕎麵、小麥麵之外,還有豆麵、莜麵、高粱麵等。將主材料備齊下鍋煮熟之後,再配以各種不同的葷素配菜和佐料。因為味道鮮美,備受饕客喜愛,不僅作為日常主食,也常做為閒暇點心之用。
民間流傳的貓耳朵有很多製法,名稱各異。如山西中部習慣將蕎麵揉好之後,搓成指頭大小的條狀,再捏成小塊,然後以手掌搓捻成小疙朵,稱為「疙朵兒」,也叫「輾疙瘩」;有些是在麵板上搓捻成形。山西北部則直接將麵條夾在左手指間,用右手掐成小塊麵丁後在左手心搓捻成形,稱為「蕎麵疙飥」。山西西北部的有些地方,將麵糰擀片切丁,用筷子捅出一個小窩,稱為「珍珠疙窩」。在山西西南部一帶的當地人,將和好的蕎麵糰用右手拇指與食指掐出一塊,在纖細的高粱稈做成的箅子上用大拇指搓成類似鐵葫蘆的糰形,故又稱為「蕎麵鐵葫蘆」,再配以羊肉炒酸菜享用。
而製作最精細的「貓耳朵」要數山西南部的搓豌子,這種搓豌子是用小麥麵粉和成麵糰,再擀片切成四方小塊,先將一對角捏合,再從對合的地方橫捏一下,使麵糰呈空心元寶狀,有如兩粒豌豆連在一起,故又稱「搓豌子」 。
「貓耳朵」在中國北方是一般的家庭主食,而在南方則被當作是零食,與陝西、山西兩地不盡相同。
無獨有偶的貓耳朵的形狀與義大利的貝型通心粉很相像。據說是當年馬哥波羅在中國嚐到貓耳朵之後,回到義大利即仿其外型,製成義大利的通心粉。此傳說是否真實尚無可考。
由於貓耳朵營養價值很高,雖然使用的食料都是粗糧,但是對身體健康很有益處,因此在中國的華北地區甚受歡迎,而經常被當成主食享用。


各社活動輯要

編輯後記
早上打開窗戶迎接的是一片蔚藍的天空和初春的晨曦,相信很多讀者都會感受到整個世界充滿了活力。因為我們逐漸擺脫了新冠病毒的侵擾,讓我們可以稍微放下緊張的心情,這一切都要感謝全體國民的配合,始能將疫情減到最低的傷害。
感謝本刊發行人王承熹前總監的新年賀詞,讓我們倍感溫馨,也對新的一年充滿期待與憧憬。
原訂2021年在台北舉行的國際年會因為疫情的影響而取消之後,國際扶輪理事會已經決議2026年的國際年會將在台北舉辦,本期已有詳細的報導。
本期特別從《國際扶輪英文月刊》轉載了「跋山涉水」一文,本文描述了一位冒著生命危險逃離北韓的年輕婦女,以及一位索馬利亞少年如何逃離家園的心路歷程,兩位難民進入了民主自由的國度之後,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最後都成為優秀的扶輪社員,本文是他們以親身經歷協助各國難民的感人故事。
反毒及消除C肝是目前最受矚目的人道服務計畫,3481、3482、3490、3521、3522、3523地區為此聯合舉辦了一場「反毒暨消除C肝路跑」活動,希望能藉舉辦活動喚起社會對這項議題的重視,本刊對這項活動有詳細的報導。
台灣的野生動植物在外來種不斷的侵入之下,已經瀕臨了滅絕的危機,雖然公部門不斷地採取挽救的措施,但是仍然需要民間的配合,3510地區的「剷除銀合歡,補植原生樹種」活動,不但保護了台灣原生植物,也推動社會大眾對保護原生動植物的認識。
世界各國發行的郵票,無論是人物、風景、圖案等,都隱藏著一段人事物的故事,潮州社丁天降前社長本期提供了德蕾莎修女的紀念郵票,有關德蕾莎的故事眾所皆知,她的「愛」和精神影響了整個世界,我們從這些郵票上可以重溫德蕾莎修女的偉大功業,也激起大眾關切承襲德蕾莎修女志業的「天主教仁愛修女會」,這個組織正默默的在世界各個角落,從事人道援助的活動。
最近「騎單車」似乎已經成為時尚的休憩活動,如3510地區的騎單車加上職業參訪活動、台北市華新社許淑絹的自行車環島,以及3522地區林華明前總監騎單車上武嶺等,都強調了騎單車運動的樂趣。本期還有很多精彩的珠璣之作,限於篇幅無法一一介紹,敬請詳細俯覽。
在進入嶄新之一年的此刻,謹此感謝讀者諸君在過去一年給我們的鼓勵與支持,更感謝各位扶輪先進惠賜鴻文,使我們的刊物倍增光彩,更為多元,謹此重申感謝之意。
在此謹祝各位讀者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共同迎接燦爛的一年。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