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TARY WORLD NEWS
![]() |
![]() 不是告別,而是嘉許 過去這一年,透過《國際扶輪英文月刊》的版面與各位談話帶給我許多喜悅。我尤其喜歡分享我和尼克在「想像影響力」之旅中,所認識的好人的精彩故事。 從瓜地馬拉西部高地的帕聰(Patzún),到辛巴威魯薩卡(Lusaka)市郊的小村莊,我們都遇到無數想像並努力達成一個更美好世界的人。 教師想像面臨性別暴力的男孩及女孩能有更優質的教育,扶青社員在難民營建立磨麵坊來供給食物給面臨嚴重食物短缺的家庭,勇敢的小兒麻痺工作人員孜孜不倦努力來接觸最後每個兒童,這些都讓我們深受激勵。 我們所有人今年都想像扶輪。這表示超越我們今日的模樣,企求我們明日可達到的境界。我們想像的扶輪將會持續發揮影響力訴說我們的故事,努力降低碳足跡,著重在多元、平等及包容,讓組織內外的每個聲音都獲得重視。 我和尼克想要感謝各位與我們共享許多時刻,感謝各位努力想像扶輪。現在,我們期待延續這些努力,為世界創造希望。能與各位一起服務是我的榮耀及榮幸。 ![]() |
掌握在各位的手中
在扶輪,6月代表某個篇章的結束,另一個章節的開始,也是一段展望未來同時回顧過去的苦甜參半的時刻。
回顧這一年,扶輪基金會有許多成就。我們重申我們對抗小兒麻痺到最後一刻的決心。扶輪與其在全球根除小兒麻痺計畫的夥伴正在推行一項策略來阻止野生型小兒麻痺病毒在流行國巴基斯坦及阿富汗傳播,並阻斷其他國家因疫苗衍生的小兒麻痺疫情。去年10月,扶輪、蓋茲基金會,及國際社會總共承諾捐獻26億美元給這項計畫。
我們知道要根除小兒麻痺需要什麼,我們有達成這點的策略。我呼籲所有扶輪社持續在這項歷史性的工作採取行動,提高認識及捐款,尤其是接近10月世界小兒麻痺日的時候。此外,考慮加入你扶輪社或地區的「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計畫會」(PolioPlus Society),或是創辦一個這樣的團體,每年集體固定捐出定額款項,直到小兒麻痺根除。
我們的基金會也透過災害救援救助金,來因應重創敘利亞及土耳其的強震,協助扶輪社及地區提供援助。
基金會持續成長。扶青社開始自行推動並申請基金會獎助金。我們下一個扶輪和平中心 ――拜沃爾特基金會(Otto and Fran Walter Foundation)的捐款之賜 ―― 將設立在伊斯坦堡的班賽斯爾大學(Bahçeşehir University)。
所有推動獎助金計畫或透過捐款來支持扶輪基金會的人,我感謝你們。如果你還沒捐獻給扶輪基金會,請在6月30日以前透過網路捐款,讓我們可以為這一個精彩年度畫下完美句點,達到我們募集4億3,000萬美元的目標。
我們今年的所作所為值得驕傲,可是讓我們不要因自滿而停下腳步;讓我們繼續堅持努力下去。
最能代表堅持的人之一就是曼德拉(Nelson Mandela)。2008年90歲生日前,他在向全球重要人物演講時說:「要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造福所有人,尤其是貧民、弱勢者,及邊緣者,就掌握在你的手中。」
改變世界確實不在他人而是在你我的手裡,幫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就是扶輪及扶輪基金會現在及未來許多年的關鍵特色。
我祝福下屆保管委員會主委巴利‧拉辛(Barry Rassin)、所有保管委員,及我們的辦事員能持續順利透過扶輪基金會來改善世界。
萊斯禮 |
![]() |
插圖:Viktor Miller Gausa
作者 撰文:Kate Silver █ 攝影:Nicole Craine
麥倫‧湯普森(Myron Thompson)似乎不太對勁。1949年,當小兒麻痺橫掃美國南部時,這名幼兒——才2歲大——發高燒,連動都很費力。他飽受驚嚇的母親連忙把他帶到附近位於阿拉巴馬州塔斯基吉(Tuskegee)的一間醫院——那是一棟宏偉的紅磚建築,有四根圓柱的氣派門廊迎接病患,宛如大飯店。此處專門收治罹患小兒麻痺之兒童的醫師及護士敞開雙臂歡迎這個孩子,立即給予協助。
多年後,湯普森才瞭解到,對一個罹患這項疾病的黑人孩童而言,他有多幸運才能獲得如此頂級的醫療。他接受治療的設施——約翰‧安德魯紀念醫院(John A. Andrew Memorial Hospital)的小兒麻痺中心(Infantile Paralysis Center),位於一所黑人大學的校園裡——乃是美國境內唯一專門治療罹患小兒麻痺之黑人兒童的地方。在實施種族隔離法律的美國南部,醫院會拒收黑人病患,就算是收了,可能會把他們分到分隔的區域,或是提供低於一般水準的醫療。湯普森說:「我不只是獲得治療。」他的聲音輕柔又自制,金屬框後的雙眼流露認真神情。「我獲得的是有尊嚴的治療。」

塔斯基吉學院(Tuskegee Institute) ——該大學當時的名稱—— 是一個特殊的地方,不僅是因為這裡的醫院提供高品質的醫療給像湯普森這樣的孩子,還因為在同一座校園裡,黑人科學家正在進行的研究將攸關第一支小兒麻痺疫苗能否成功,有助於將這項致命疾病從美國剷除。
這個故事——隱藏在嚴格種族隔離的黑暗國度裡——是一個沒有獲得應有肯定的故事。在阿拉巴馬州,扶輪6880地區,正努力改變這點。
對山姆‧亞當斯(Sam Adams)來說,故事從一座游泳池開始。
時間是2017年,身為6880地區總監提名人的亞當斯一直在拜訪阿拉巴馬州南部的扶輪社,認識社員,並為扶輪基金會的年度基金募款。在塔斯基吉公路旁的一間平價餐廳裡,扶輪社員告訴亞當斯兩件點燃他內在熱情的事:第一,扶輪創始人保羅‧哈里斯在1940年代曾數度造訪塔斯基吉,在當地過冬。第二,謠傳在30幾歲時曾罹患小兒麻痺的羅斯福總統(Franklin D. Roosevelt)的指示之下,平民保育團在鎮上興建了一座小兒麻痺患者專用的室內游泳池。
蒙哥馬利(Montgomery)扶輪社社員亞當斯回憶說:「我說:『什麼?你在開玩笑吧?』那真的很特別,因為這跟小兒麻痺有關。」
亞當斯熱愛歷史。可是在那天之前,他對塔斯基吉的認識主要侷限在這個小鎮及學院最廣為人知的事:塔斯基吉飛人(Tuskegee Airmen),軍方第一個全黑人的飛行小組,在黑人仍然無法進入許多大學、公共泳池,及圖書館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美國作戰。他也知道美國公共衛生部在塔斯基吉的梅毒研究。在1932年到1972年期間,研究人員及醫師欺騙數千名黑人男子——大多數都是貧窮的文盲——讓他們感染梅毒且不給予治療。此事也成為侵害人權的指標事件。
他的興趣被挑起。亞當斯開始研究,試圖找出游泳池的地點。不久後,他請布魯斯‧麥尼爾(Bruce McNeal)協助,後者在亞當斯擔任地區總監後,成為該地區的總監提名人。麥尼爾多方尋找,可是運氣不佳——直到他與檔案管理員,塔斯基吉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丹納‧錢德勒(Dana Chandler)聯繫後才有所突破。
亞當斯回憶說,那就是一切豁然開朗的時候。亞當斯說:「布魯斯打電話給我說:『山姆,我想我找到你要的,可是不是游泳池,而是幫助小兒麻痺患者及預防小兒麻痺的整體大規模行動。』」
錢德勒是塔斯基吉大學成就的宣傳利器。他從2007年起擔任該大學的檔案管理員,與艾迪斯‧鮑威爾(Edith Powell)共同撰寫《扶起最弱勢者:1881-1987年間塔斯基吉大學在人類健康的成就》(To Raise Up the Man Farthest Down: Tuskegee University’s Advancements in Human Heath, 1881-1987)。他講述該校光榮的歷史,讓麥尼爾感到喜出望外。出生即為奴隸的的布克‧華盛頓(Booker T. Washington)於1881年在塔斯克建立該學院,在1985年取得大學地位。喬治‧華盛頓‧卡佛(George Washington Carver)是該校講師,也是研究員,教導學生及農民學習新的農業技術。許多令人歎為觀止的「第一」也發生在該校,包括為阿拉巴馬州的非裔美國人建立第一間醫院(即約翰‧安德魯紀念醫院),並辦理全國黑人健康週及成立全國黑人商業聯盟。在二十世紀的前半葉,塔斯基吉學院也在治療 ——及預防——小兒麻痺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1930年代,黑人家庭如果有小孩罹患小兒麻痺,便沒有什麼選擇。不僅很難找到醫療——甚至羅斯福總統的喬治亞溫泉基金會(Georgia Warm Springs Foundation)都禁止黑人使用溫泉 ―― 而且當時醫學界的共識是非裔美國人遠遠不易罹患小兒麻痺。錢德勒說,問題是許多白人醫師覺得黑人根本不會得小兒麻痺。
事實上,多年來在塔斯基吉的約翰‧安德魯紀念醫院工作的醫師一直有在治療罹患小兒麻痺的黑人兒童,其公衛成就逐漸享譽全國。1939年,面對黑人維權人士施壓終止醫療種族歧視,提供治療選擇給黑人家庭,全國小兒麻痺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Infantile Paralysis)核准有史以來最大一筆獎助金,在該院成立小兒麻痺中心。而該基金會是羅斯福及他的前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貝索‧歐康納(Basil O’Connor)前不久才成立的。1939年5月22日《紐約時報》的標題寫著:「黑人專屬的小兒麻痺中心成立」。
這則報導引用歐康納的話:「塔斯基吉的小兒麻痺中心將遠不只是提供最現代的醫療給黑人的小兒麻痺患者。它還會訓練黑人醫師及骨科醫師。它會訓練黑人擔任骨科護士。它會訓練黑人擔任物理治療師。塔斯基吉將把關於小兒麻痺早期診斷與適當照護及後續治療的教育資訊,傳播給所有黑人醫師。塔斯基吉將成為該基金會的重要單位,站在對抗小兒麻痺可怕殘廢後果的最前線。」
當該中心於1941年開幕時,工作人員都是黑人的醫療保健專業人士,服務對象是黑人家庭。如果你是黑人,在這個國家,這是你唯一可以取得專門小兒麻痺治療的地方。
現年76歲的湯普森回想他在小兒麻痺中心的日子,仍心感敬畏。那裡的一切,從建築的設計到在那裡工作的人,都讓他感覺自己的重要。他就是在這裡學會使用輪椅,然後學穿鐵支架,然後開始走路,不靠外力。對他來說,小兒麻痺中心至今依然是特別的地方,那裡的護士會抱他,安慰他,醫師以愛心及尊重來對待他。
約翰‧錢諾特(John Chenault)是其中一位突出的醫師,根據《紐約時報》的說法,他是1939年全美國僅有的兩位黑人骨科醫師之一;他是約翰‧安德魯紀念醫院的骨科主任,也是小兒麻痺中心的第一位主任。他說:「我記得他仁慈又溫和。他不會用高高在上的口氣跟我說話。他會朝我彎下腰來。對他來說,沒有人比他眼前這個孩子更重要。」

如果醫療經驗可以說成恬靜無憂,湯普森的體驗便是這樣。他的童年也是。他把1940-60年代的塔斯基吉描繪成位於一個完全隔離之社會中的一座孤島。這裡有充滿活力的黑人中產階級社區。大多數在那裡工作的人都與該學院及其醫院,或是與當地的榮民管理局醫院(Veterans Administration Hospital)有關。他說:「我成長的社區都是黑人。」直到1965年他到耶魯大學後,首度周遭才多數是白人。
對湯普森來說,瞭解到阿拉巴馬州及美國各地黑人被對待的方式令他震驚。他回憶說,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拜訪其他城鎮的親戚時,才發現自己有多幸運。他說:「這些阿拉巴馬州的黑人無法像在塔斯基吉一樣從一棟宏偉建築的前門走進去。他們通常都是走地下室。那還是假定醫院會收治他們。」
當需要一間實驗室來製造大量的海拉細胞供沙克疫苗檢測之用時,塔斯基吉學院運勢正旺,雀屏中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1950年代,小兒麻痺肆虐全球,每年造成超過50萬人肢體麻痺或死亡。科學家努力研發疫苗。
其中一位科學家便是沙克(Jonas Salk),在塔斯基吉東北方600多英里外的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病毒研究實驗室裡孜孜不倦地奮戰。在全國小兒麻痺學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Infantile Paralysis)的支持下,沙克研發出使用滅活病毒製作的疫苗。他最初把疫苗注射到猴子體內,證明前景看好之後,開始將其施打在自願者身上,包括他自己、妻子,及孩子。下一步,在1954年,則是對數十萬名學童―― 稱為「小兒麻痺先鋒」 ―― 驗證疫苗的效果,這是當時最大規模的實地測試。出資贊助的便是全國小兒麻痺基金會。
疫苗測試需要無止盡的人類細胞來源。在不久前能做到這點也是因為一名黑人女性:亨麗艾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1951年,拉克斯因病痛到約翰‧霍普金斯醫院求診,那裡是少數幾間貧窮的非裔美國人可以取得醫療的醫院之一。結果是子宮頸癌。一名醫師從她的巨大腫瘤取下一個細胞樣本,未告知她也未取得她的同意,這在當時算是慣例。拉克斯不久後病故,可是那些細胞卻不然。它們的存活及繁殖能力獨一無二,24小時之內便倍增,不像一般細胞一樣會死亡。它們被命名為海拉細胞,之後成為醫療研究的關鍵元素。(麗貝卡‧史克魯特(Rebecca Skloot)所著的《亨麗艾塔‧拉克斯的永生》(The Immortal Life of Henrietta Lacks)完整描述拉克斯與她家人的故事以及這個現在眾所皆知的案例的倫理問題。)為了測試沙克小兒麻痺疫苗的效果,科學家會需要數不盡的海拉細胞。
錢德勒及鮑威爾在他們的書裡指出,在此期間,其他重要的拼圖片也在塔斯基吉拼湊在一起。擔任全國小兒麻痺基金會會長的歐康納在1946年被提名為塔斯基吉學院的董事長。在校園各地,卡佛撙節支出,存錢來資助喬治‧華盛頓‧卡佛基金會(George Washington Carver Foundation),該組織成立於1940年,以訓練黑人科學家進行高階農業研究。於1943年辭世的卡佛很有興趣幫助小兒麻痺病患,包括使用他研發的花生油來為他們按摩肌肉。
當全國小兒麻痺基金會需要一間實驗室來製造大量的海拉細胞供沙克疫苗檢測之用時,塔斯基吉學院運勢正旺,雀屏中選。錢德勒及鮑威爾在書中提出「為何是塔斯基吉?」的疑問。他們問道:「為何不找白人的機構,之前在實驗室研究就有豐富經驗的?如果不找白人機構,為何不是梅哈里醫學院(Meharry Medical College)或是知名的漢普頓學院(Hampton Institute)?」

他們的結論是:「主要是全國小兒麻痺基金會與塔斯基吉的緊密關係,促成了興建一間現代且先進的研究設施來繁殖及大量配發海拉細胞的這個重要決定。」
雖然塔斯基吉研究人員對細胞生物學知之甚詳,但對於繁殖及儲存海拉細胞的程序還是需要訓練。卡佛基金會執行長羅素‧布朗(Russell Brown)被提名為海拉細胞計畫的主持人,而投入細胞培植研究的研究員詹姆士‧「吉米」‧韓德森(James “Jimmy” Henderson)則被選為副主持人。

1954年4月,沙克疫苗試驗在維吉尼亞州的麥里恩(McLean)展開,並擴大到美國、加拿大,及芬蘭各地。總計有180萬名兒童參加這個試驗,有些人打到疫苗,有些人則打安慰劑,還有些人則當作控制組。
為了檢測疫苗的效果,研究人員會把小兒麻痺病毒及已施打疫苗之兒童的血液樣本混合,然後把混合物置入內有海拉細胞的試管中。海拉細胞非常容易感染小兒麻痺病毒。如果疫苗有效,血液中的抗體會攻擊小兒麻痺病毒,保護海拉細胞不受感染。如果無效,倖存的小兒麻痺病毒會攻擊海拉細胞,科學家會在顯微鏡下看到因而殘缺不全的海拉細胞。
1955年《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詳述塔斯基吉的工作的浩大:25名黑人科學家及技術員參與測試,每星期製造約1萬2千管海拉細胞運送到各實驗室。文章中寫道:「這些細胞在塔斯基吉一長排的培養器裡生長,酌量放入培養管裡,以特殊包裝空運,包材內放置一種物質可以讓溫度維持在適宜生長範圍達96小時以上。」
這篇文章詳述美國各地27個實驗室如何參與檢測參加試驗之孩童的4萬份血液樣本。它指出:「大約有一半的實驗室使用卡佛基金會在塔斯基吉校園裡的裝置所製造的海拉細胞。」
1955年4月12日,研究人員宣布結果:沙克疫苗被判定在預防小兒麻痺上有80%到90%的效果。不久之後,另一個由醫師兼微生物學家亞伯特‧沙賓(Albert Sabin)所研發的疫苗也通過核准。據美國疾病管制中

今天,除了兩個國家——巴基斯坦及阿富汗——之外,野生型小兒麻痺病毒已經從各國銷聲匿跡。
塔斯基吉在這些行動的參與有妥善記錄,然而其貢獻卻相對鮮為人知,甚至對阿拉巴馬州居民來說亦然。因此當麥尼爾及亞當斯得知這些成就時,便清楚明白給這些無名英雄肯定一事已經拖延太久。麥尼爾說:「我們決定,身為扶輪社員及扶輪地區,我們想要讓那裡的一部分歷史公諸於世。」
2019年,麥尼爾初次前往塔斯基吉大學,錢德勒跟他介紹這些檔案。麥尼爾說:「我們發現一張照片,有當時在校園裡的一位知名醫師,一位照顧部分小兒麻痺病患的護士,及一位小兒麻痺患者。照片本身就呈現了校園裡所發生的愛與治療的故事。」
這個揭幕儀式就像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完成一份1,000片的拼圖。現在,這座紀念物將可永遠向那些男性及女性傳達對其奉獻及服務的敬意。

這個過程很緩慢。錢皮恩發現他必須跟每個談話對象從頭介紹塔斯基吉的這項重要成就。他說:「當人們想到塔斯基吉的研究,很不幸他們想到的都是塔斯基吉的梅毒計畫。他們想不到任何有這麼棒的事。他們想不到喬治‧華盛頓‧卡佛關於花生所做的研究,也想不到他的農業研究。他們只是把塔斯基吉看成一個小型黑人大學。它真的是個很了不起的機構。」
錢皮恩不辭辛勞的努力有了回報,他協助募得17萬7,000美元 ―― 超過半數都來自阿拉巴馬州州議會的撥付款,其餘來自個人、各種基金會、扶輪社、6880地區獎助金及其他團體。
2022年8月,這座銅像——繪錢諾特醫師、護士沃倫娜‧特賓(Warrena Turbin)、以及一位名叫葛登‧史都華(Gordon Stewart)的小兒麻痺病患——在小兒麻痺中心舊址,現在的傳承博物館(Legacy Museum)門前揭幕。出席觀禮的有湯普森、科學家及研究員的家人、出生缺陷基金會(March of Dimes)的領袖、塔斯基吉大學的教職員工、州政府官員,以及此計畫背後的扶輪成員。
對麥尼爾來說,這個揭幕儀式就像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完成一份1,000片的拼圖(雖然他從未找到那座游泳池)。現在,這座紀念物將可永遠向那些男性及女性傳達對其奉獻及服務的敬意。麥尼爾說:「這是個嚴密保守的祕密。把那個紀念物及雕像設置在那裡,真的讓它公諸於世。」
那些醫師及科學家的影響,透過像現在擔任美國聯邦地區法院法官的湯普森這樣的人留存下來。在1月的一次視訊通話中,他坐在蒙哥馬利的法庭裡,在這個對民權運動的重要性大到被稱為「美國法庭」的地方,回想小兒麻痺如何改變他的人生。孩提時,他因為腿部受影響而無法跑步,因此他設法調適,騎腳踏車,增進游泳速度。他在書本、課業及音樂中找到慰藉及喜悅。他培養內在的力量及韌性。他深深感謝一路上協助過他的人。今天,他可以抬頭挺胸地走路,只有一點點跛。
湯普森直到最近才知道塔斯基吉在研發小兒麻痺疫苗所扮演的角色。可是當他發現時,並不感到驚訝;畢竟,他本人認識那些傑出的科學家的其中幾位。更讓湯普森驚訝的是儘管他們研究的時空背景如此不利,卻還能夠有這樣的進展。他說:「他們完成這些了不起的事。當你想到他們面臨反對的力量卻還是辦到了,實在令人驚嘆不已。」

湯普森認為他的醫療經驗形塑了他的法律觀點,以及法律該如何服務人民。他說他不贊同每個人都當自立自強這樣的理念,因為他的經驗並非如此。他說:「我們都是犧牲的產物,我們的母親、父親、姑姑阿姨、祖父母、鄰居、整個社區的犧牲。他們合力造就我們成為今日的模樣。我站在許多人的肩膀上,我非常感激這點。」
當湯普森初次看到這座表彰小兒麻痺抗疫工作的雕塑——有他童年醫生錢諾特醫師熟悉的臉龐 ―― 很感謝他家鄉的重要貢獻終於獲得肯定。
他希望有朝一日,當人們聽到「塔斯基吉」一詞時,不會只是想到負面的歷史。他們也會知道這些即使環境困難重重、仍出力對抗小兒麻痺、力挽狂瀾的黑人醫師及科學家。
在烏干達, 蒸粽代表向該國最受喜愛的水果致敬

烏干達人吃的香蕉比世上其他人都還要多:平均來說,每天每人吃超過1磅。馬托克蕉——當地的一種香蕉,通常是果皮還是綠色時就吃——幾乎在許多園子裡都可以看到,包括賽門‧彼得‧魯比加(Simon Peter Lubega)的。這種香蕉是主食,重要到馬托克一詞在某些族群就是食物的同意詞。
蒸粽(luwombo)是烏干達對香蕉的頌歌。這道菜混合各種食材及醬汁,用香蕉葉包起來,放在火上蒸好幾個小時。魯比加的最愛包括魚乾佐花生醬,但雞肉、牛肉、豬肉、或山羊肉也很常見。他說:「蒸粽本身就很是美味。它很費工,因此通常是特殊場合或者週末才會吃。」
輔助角色:雖然這道菜本身沒有香蕉,可是沒有香蕉卻煮不成這道菜:香蕉樹的不同部位各有用途,從粽葉(魯比加說,其葉子就像「天然的錫箔」),到綁蒸粽的細繩(樹皮)、到放在醬汁鍋底部的托架(葉柄)。托架上放香蕉葉,包好的粽子放在上面,然後整個東西再用更多香蕉葉包裹起來,讓封存蒸汽的效果達到最大。
配菜:還需要什麼嗎?香蕉。這道菜通常與煮過的馬托克泥一起吃,有時候還會配蕃薯。要東西喝,就把香蕉放在火邊烤熟,吸收煙的香氣,之後再榨汁。
撰文:Diana Schoberg 繪圖:Alice Pattullo
5370地區的扶輪社與社會服務機構合作,為包括重新安置在埃德蒙頓(Edmonton)地區的烏克蘭難民在內的家庭提供床位。超過10個扶輪社與非營利組織「睡在天堂般和平之下」(Sleep in Heavenly Peace)合作,在10月分舉辦了組床日活動。埃德蒙頓東北部扶輪社甫卸任前社長凱利‧貝克(Kelly Baker)說,扶輪社員、扶青社員以及朋友和家人在8小時內組裝了35張床。該地區與烏克蘭加拿大社會服務中心和天主教社會服務中心合作,張羅經費並找出最需要幫助的人。扶輪社員在不到一個月後推出「裝滿廂形車」(Stuff a Van)跟進,這是在一家購物中心的床上用品收集活動。「18位扶青社員們冒著涼涼的天氣,他們在宣傳這項活動時表現出色,」貝克說。「我們請了幾個烏克蘭籍人士過來講述他們的故事,這確實證實了我們進行這次活動是對的。」這些扶輪社還籌募了大約10,000加元(7,500美元),其中一些將用於購買成人床。 ![]() |
|
格瑞納達的國家圖書館在2004年 遭到伊凡(Ivan)颶風的破壞,幾年後被迫關閉,門被鎖上,窗戶被打破,外表看起來就像一幅腐朽的圖畫。格瑞納達扶青社旨在表明這座飽經風霜的建築幾乎沒有象徵意義:這個國家和它的許多西印度群島鄰國一樣,識字率很高。2022年7月,扶輪社員們收集了500多本書,並在當地木匠、扶輪社員和朋友的幫助下,以「小型免費圖書館」為藍本製作了三個書箱。該社把這三個書箱放在該國首都所在地聖喬治教區(St. George)交通便利的公園內。該社還翻修了其認養的莫里茨山聖公會學校(Mt.Moritz Anglican ![]() ![]() |
![]() 為了讓更多扶輪成員參與志願服務,韓國首爾3650地區的婦女委員會將扶輪成員們與Hyeshim-Won青年之家的孩子們配對,每月進行一次觀光旅行。今年1月,扶輪社員們接待了青年之家的30個孩子去樂天世界遊樂園旅行。他們去玩了旋轉木馬、碰碰車、海盜船等。地區和扶輪社成員們捐贈了大約2,800美元用於購買打折機票和食品,而首爾漢江扶輪社的地區總監當選人Young Suk Lee支付了公 ![]() ![]() |
![]() ![]() ![]() |
|
澳大利亞
![]() ![]() ![]() |













由於「想像影響之旅」,蓋比‧莫雷諾(Gaby Moreno)回到她的祖國,激勵孩子們立下遠大夢想。
蓋比‧莫雷諾十幾歲時帶著唱片合同搬到洛杉磯。她與 Bono、Andrea Bocelli、Tracy Chapman、Ani DiFranco和 Buena Vista Social Club同台演出。她還為迪士尼的第一位拉丁公主,阿瓦洛(Avalor)的埃琳娜(Elena),演唱了電視主題曲。
但是這位獲得格萊美獎提名的創作型歌手2月分在她祖國瓜地馬拉的一個小村莊舉行了一場最特別的表演。查賈拉賈(Chajalajya)村一所學校的100多名學生唱歌並揮舞著手臂,莫雷諾用借來的吉他演奏她的熱門歌曲「邊界」(Fronteras)。(這首歌出現在百事可樂的全國廣告中,在全國各地家喻戶曉。)在孩子們「再來一首,再來一首」的喊叫聲推動下,安可曲唱完之後,學生們蜂擁而至拍照。
這場演唱會是瓊斯「想像影響之旅」的一部分,莫雷諾與國際扶輪社長珍妮佛‧瓊斯一起到瓜地馬拉提高人們對一些影響最大、可持續和可擴展的扶輪專案的認識。兩人參觀了瓜地馬拉識字專案支持的學校,這是扶輪最大的基層、多扶輪社、多地區專案之一。自1997年以來,該閱讀計畫已獲得扶輪基金會的48個獎助金,總額達650萬美元,有近100個扶輪地區的800多個扶輪社參與。(關於這個專案的詳細資訊,請參閱2022年9月號的《國際扶輪英文月刊》 。)
雖然這是莫雷諾第一次因參與扶輪活動而旅行,但她長期以來對這個組織很熟悉:她的父親和叔叔加入扶輪已有 30多年了。「我記得在我成長過程中,看到我父親去瓜地馬拉的不同社區提供協助。」她說。「我認為他所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愛心和慷慨的事情。……這是一件很棒的、無私的事。」
莫雷諾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國家大使,也是瓜地馬拉的第一位國家大使。她還與瓜地馬拉一個幫助失明和聾啞兒童的非營利組織合作,該組織由她的叔叔和姑姑創辦,她還透過另一家非營利組織捐贈一批電腦給一所學校。「他們甚至以我的名字來為教室命名。」她說。「那太棒了。」
在整個扶輪巡迴演出中,莫雷諾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追求自己的夢想。「一切都源於夢想。如果你沒有夢想,那麼你就一無所有,」她說。「當我還是個小孩的時候,我的夢想就是音樂。我為此努力以赴。我從未放棄那個夢想。有一天不知何故,機會來了,你必須去抓住它。」
莫雷諾是2023年墨爾本國際扶輪年會的一名表演者,她在訪問查賈拉賈的學校後第二天會晤了國際扶輪地域傳播專家布里西拉‧格林(Briscila Greene)。


難忘的時刻有很多,但最特別的是為孩子們唱歌。聽到他們唱我的歌,看到臉上洋溢的喜悅和興奮,真的很令我感動。
這真的是一個神奇的時刻。
我教了他們這首歌的副歌部分,但我不敢相信他們之中有許多人居然知道整首歌。他們也唱了詩句部分。這一直令我難以置信,我的音樂怎麼會影響到這麼多人和孩子,以及他們居然能將這首歌變成他們自己的。當他們唱歌時,你可以從他們的眼睛中看到他們在唱自己的歌。太珍貴了。
請妳說說妳遇到的人以及這對妳的影響。
昨天,我們參觀了一個計算機實驗室。我和其中一名學生坐下來。他們玩了一款電腦遊戲,在裡面用滑鼠拖動圖示讓小機器人移動。這是一個教人寫程式的遊戲,即使對我來說也很難。我可以看出她真正玩得很投入,享受學習經驗。令人驚奇的是他們如何培養這些技能。我知道他們每個人都有很大的潛力。他們可以更有成就。他們可以夢想擔任他們將來想要從事的任何工作。這要從教育以及為他們提供技術工具開始。
到目前為止,最讓妳感到驚訝的是什麼?
當你去這些社區時,我總是對受到如此熱烈的歡迎感到驚訝。他們使這場演唱會成為一個盛大的慶祝活動。這對我來說總是一個很大的驚喜 ―― 當
他們高呼我的名字時,實在太動人了。真的溫暖了我的心。讓我想為這些社區做更多的事。你可以感受到感激之情。我很感激能有機會和他們在一起。
妳對扶輪對瓜地馬拉一般大眾的影響有什麼印象?
這是我第一次與扶輪一起在實地工作。我親眼看到扶輪社員們正在做的工作,以及它已經對孩子們產生的影響,這是一次美好的經驗。
昨天我們見到了兩個女孩,賈瑟琳(Joselyn)和賈桂琳(Jackelyn),她們從其中一個計算機學程畢業。(請參閱2022年9月《國際扶輪英文月刊》獲得更多關於他們的故事。)我們遇到了一位名叫迪戈‧約傑羅(Diego Yojero)的老師,他也是從這個學程畢業的。他上了大學,畢業後回到這個學校,現在他在這間教室教書。我很高興看到他們現在回饋社區。我看到該計畫改變了一些人的人生,這確實令人鼓舞。他們知道有很多機會等著他們,他們可以走出去追逐自己的夢想。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這一點。我非常感謝扶輪,感謝非營利合作夥伴
「教育合作社」(CoEd)發起這項倡議。
妳個人從這次旅行得到什麼收穫?
我個人的收穫是我想做更多。我想多多與這類組織合作。我想回到瓜地馬拉,盡我所能幫助這些社區。這一切是如此令人心碎。你看到了實際情況,他們的生活方式。瓜地馬拉有很多人都缺乏資源,還有很多人沒有得到他們應得的教育。我想透過我的平台讓人們知道這裡正在進行的工作,並希望激勵其他人來參與。
妳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一起寫了一張兒童專輯。請妳稍微詳細講講那個專案。
我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瓜地馬拉親善大使已經有三年了。就在封鎖和大流行開始之前,我獲得了這一殊榮。一開始有點令人沮喪,因為我們找不到合作的方式。然後我們想到了做我最喜歡做的事情 ―― 音
樂 ―― 並為孩子們帶來一些音樂和歡樂。我決定製作這張名為《一起唱歌》(¡Cantando Juntos!)的專輯。我希望它是由孩子們為孩子們做的。我寫了大部分的歌,我製作了它,但我讓孩子們唱它,因為當我還是小女生時,我真的很喜歡聽孩子唱歌。這更激勵我去唱。
這張專輯中的一些歌曲是我小時候聽的歌曲。其中一首是我10歲時寫的一首歌。它名叫「Sé positivo」,意思是「積極向上」,對生活保持積極的態度。充滿「希望、愛和友誼」的訊息。有關於營養的訊息:「Sopa de letras」(字母湯)是我小時候喜歡的一首歌,它告訴你所有你可以嘗試的美味食物,比如水果和蔬菜。「Mi planeta」(我的星球)教導我們如何保護我們的星球,保護環境。
這張專輯製作起來非常有趣。我們的目標是製作成CD,並將它們帶到瓜地馬拉各地農村,讓孩子們有他們可以跳舞、玩樂和學習的音樂。
根據妳自己的親身經歷,妳會對在這裡遇到的孩子們在追逐夢想方面給些什麼意見?
我會告訴他們永遠不要放棄自己的夢想,想要有多大的夢想就去夢想,但要始終知道留在學校、接受教育、保持專注和自律以及繼續努力非常重要。有了這些要素,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作者 撰文:國際扶輪7030地區 譯者:台北東誠社 陳定勝PP Alex


不滿現狀、工作遷移或家庭搬遷、人生規劃衝突、費用、殭化的傳統、固定的流程…扶輪社從離開的社員或被認為很好的社員人選但從未加入的人士那裡聽到了太多的理由。
還有一個事實是,扶輪社與扶青社之間在年齡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而且30至50歲的年齡層在我們的組織中代表性嚴重不足。我們不要忘記持續圍繞著扶輪計畫前參加者的問題,以及我們未能將他們從扶少團、扶青社和RYLA等計畫轉入扶輪社成為扶輪社員。
最近,國際扶輪7030地區的許多扶輪社在現職社員方面並不一定是淨流失,因為它們的人數並沒有真正下降,但此外,他們在社員的參與方面經歷了淨流失。這也可能是由於一個或多個因素造成的,例如:對社的活動和運營普遍不滿;缺乏新的社員、缺乏現代的或有吸引力的經驗和機會;角色、責任和參與的分配和委派不當;甚至,缺乏社員多元性和/或社員分成小派系團體。
歸根結底,無論是人數、參與、養成、機會還是多元性問題,扶輪社都可能難以始終如一地吸引或留住社員,從而成功地維持團隊及其既有的服務。
鑒於其中許多不穩定和問題,國際扶輪提出了讓社和社員資格更有彈性的概念,使其對現有和潛在社員更加靈活、包容和有吸引力。
如果在對扶輪社的這些調整性發展進行研究時,特別是作為解決、減輕或解決我們可能遇到的一些社員問題的手段,我們中的許多人會遇到「護照社」(Passport Club)──光是名字就很有趣,我們中的一些人可能會被這個想法所吸引,想知道更多。
那麼什麼是護照社…?
護照社是一個扶輪社,通過以下方式為其社員提供更靈活的活動體驗:
- 鼓勵社員定期訪問其他社並參加他們的活動
- 放寬出席政策
- 提供多種會議形式
新的和現有的社可以決定自己的運作模式。護照社可以採用上面列出的所有選項,也可以只選擇適合他們的選項。社的名稱不一定包含描述「護照社」,但社的章程確實需要相應地更新?
因為他們是扶輪社,護照社也有社長、理事會和委員會。社長當選人和其他即將上任的職委員也要參加PETS和地區訓練會議等研討會。鼓勵社員參加地區和國際活動,並以對他們有意義的方式參與其中。
那麼護照社的目的是什麼呢?
像任何其他類型的扶輪社一樣,護照社的根基應該是為其社區提供服務的社員。但是,它與傳統社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如何有目的地促進和適應社員和社員之間的靈活性。此目的的一些範例包括:
- 吸引難以參加每週例會的新社員和重新加入扶輪的前社員。
- 防止社員流失,如果費用是加入或繼續扶輪社的缺點。
- 減少扶輪前計畫參加者過渡到扶輪社員的時間。
護照社如何運作…?
護照社決定他們想要如何運作。護照社的一些常見做法包括:
- 降低會議頻率及次數,提供多元選項
- 將集會重點放在服務或社交活動上
- 設定負擔得起的社費
- 透過參與而不是出席來衡量社的健康情況

社費呢?因為他們是扶輪社的社員,護照社社員支須支付社費和地區費用,以及RI會費。各社和各地區的費用各不相同。但是社員名錄上的現職社員都要繳交相同的RI會費。護照社可以自由設定任何合理金額的本社社費。無論金額是多少,重要的是要明白列出社費、地區費和 RI 會費的明細,以便每個人都了解社員需要支付多少。
參訪其他社的協議是什麼?護照社的社員訪問其他社,因為他們想結識其他社員並擁有不一樣的扶輪社體驗。友社訪問不再是為了補出席。就像任何想參觀其他社的人一樣,護照社社員應首先聯繫受訪社的領導人以安排參訪。您的社也應該討論如何接待回訪的客人。
護照社有什麼好處…?
雖然在許多情況下,每一個社都是不同和獨特的,但護照社的好處可能包括以下內容:
- 靈活性——參與有不同的選擇,以因應社員繁忙的日程安排,讓他們有更多的選擇,使扶輪融入他們的生活。
- 引人入勝的集會——集會可以專注於服務和社交,而不是演講者和用餐。透過參訪其他社的會議,社員可以瞭解其他社正在做什麼,並為他們自己的社帶來新的想法。
- 廣泛的吸引力——護照社通常吸引那些不願加入傳統社的人,並幫助留住那些可能離開扶輪社的人。
- 更多連結——社員在整個地區內外快速建立關係。
- 更強大的服務專案——與其他友社的社員建立連結為本社提供了合作開展服務專案的機會,以創造更大的影響力。
- 可負擔性——花費保持在最低水準,因為集會不包括用餐。
護照社如何運作…?
像扶輪旗下的任何社一樣,護照社社員應該由對社區服務和友誼充滿熱情的敬業人士組成。成為扶輪社員將你與一群多元化的專業人士連結起來,他們分享你回饋的動力,而護照社尋求加強、探索和利用這些連結人脈,以產生原本未實現的重大成果。在這樣的原則下,護照社可以在以下情況下運作得最好:
- 護照社社員是扶輪社的正式社員,享有與傳統扶輪社社員相同的特權和權利。因此,他們必須支付國際扶輪會費和地區費。
- 護照社每年必須舉行四次社員社務大會,每季度一次,可以在不同地點舉行。與其每週開會,不如鼓勵社員參與人道服務無論哪種方式對他們最有效。
- 社員資格為您提供了訪問世界上任何其他扶輪社並與之合作的護照,並參加您感興趣和參與的活動、計畫和專案。

- 要求社員每年透過服務專案、籌款活動和/或支援其他非營利組織承諾40小時的服務。
- 還要求社員向扶輪基金會捐款。
- 要求一個地區的所有合作夥伴社將他們即將開展的專案/籌款活動分享給護照社,以便社員可以選擇適合他們日程安排的專案/活動。
- 像其他扶輪社類型一樣,護照社需要20人才能成為國際扶輪的會員社。
- 記住…護照社是非地理性的組織。因此,儘管它位於一個扶輪地區內,但其社員可以來自其境內的任何其他扶輪地區。
- 護照社是一個得到扶輪完全認可的團體,並遵守與其他社相同的章程。
- 護照社的社員資格不必有任何固定的餐食或其他「典型」的行政費用。
關鍵強調的是,護照社的建立不是為了「挖走」其他社的社員。當然,它會吸引來自其他社的人,他們正在努力實現每週出席的承諾,但它主要是為了對於那些有工作和家庭承諾的人來說是一個有吸引力的社。
護照社名稱來自如果您願意,可以自由漫遊到其他社,幫助他們完成服務專案或籌款。因此,一個健康的護照社也可以成為其他社運用的重要資源,如果他們需要額外的一雙手來舉辦他們正在舉辦的活動。
護照社的成立甚至可以發展「中心」(hub)。在其他地區,這自然發生在護照社社員群體所在的位置,與他們在自己的地區開展專案,並與其他中心和當地扶輪社合作。
護照社社員有可能深入瞭解扶輪在更大範圍內所做的事情,因為社員在「本社」或傳統社的四面牆內運作沒有受到限制,護照社的純粹性質將使社員接觸到一個地區、多個地區甚至全球的其他社。
雖然這種新的扶輪社類型可能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但我們需要為每個人提供一個扶輪平台,並能夠滿足現有和新社員的需求,以確保持續的滿意度和參與度 ―― 護照社就是一個例子,可以引領潮流。
我們都知道,在COVID-19之後,我們可能會失去我們組織中的一些社員,總有人在扶輪年度結束時決定扶輪不適合他們,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現在,有了護照社,我們為他們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 一個耗時更少、更便宜,但有機會在他們能力範圍內服務的機會。
如果各地區能有一個護照社,可以為扶輪社員提供靈活的服務社區的願望,那會怎樣?我們會看到更多的人留在扶輪並加入扶輪,他們可以使用這種新模式。
護照社模式,本質上是為了使扶輪社能夠適應你的生活,而不是讓你必須適應扶輪社的結構。
原文發表於國際扶輪7030地區網站
(https://rotarydistrict7030.org/Stories/passport-clubs-a-solution-to-membership-woes)

譯註:在COVID-19疫情遠離下,將在近期重新啟動新社籌備作業,儘管各方概念仍待溝通,地區層級的支持力量,令人振奮。也感謝台灣扶輪月刊刊出譯稿。
——新社概念推動人
國際扶輪3522地區台北東誠社PP Alex
歡迎賜教(alexchenbon@gmail.com)

作為我所在地區的臨時公眾形象主委,我花了很多時間思考我們如何向我們的社區介紹扶輪社,並分享我們對扶輪組織的熱情,以激勵其他人加入我們所做的工作。當然為了發展我們的組織需要三件事:「吸引和留住成員、支持扶輪基金會以及加強我們的品牌。」
我們許多人都知道發展組織成員的重要性。我們也都明白我們對基金會的捐贈是如何被推動、並用來改善生活的可持續計畫。但是,加強和支持扶輪的公共形象對我們來說可能更難,因為我們不太熟悉如何做到這一點。幸運的是,扶輪的「品牌中心」是一個有價值的資源,我就經常利用「品牌中心」來獲得
指引。
扶輪的公共形象所指的是: 「人們在看到我們的標誌和聽到我們的名字時,所聯想和所感受到的印象。」另外在參加我們的會議或參與我們的計畫時所經歷的也對這種印象有所貢獻。我們講述的故事和分享的圖像也有助於塑造人們對我們和我們品牌的感覺。
我們如何談論扶輪社?
當我們在社區中與人們一起進行聯誼活動和服務的形態工作時,「四大考驗」引導我們的言談和行動。但是,我們該如何知道對非社員說些什麼以鼓勵他們加入我們的扶輪社或服務計畫呢?我們可以從聆聽我們社區成員重要的事情開始。然後,我們可以使用品牌中心的「Voice and messaging」來分享有關於扶輪、我們的計畫以及您所學習到的、對您至關重要的任何扶輪訊息,無論他們是可能的潛在社員、贊助商還是潛在的計畫合作夥伴。
我們如何分享我們的故事?
扶輪社宣傳的目的是影響人們並加入扶輪,為我們的社區和世界各地創造持久的變革。我們首先設法讓他們瞭解我們的事業,然後讓他們更深入地瞭解我們為什麼致力於這些事業。最後,我們希望激勵他們採取行動,例如支持我們的事業、幫助實施或資助我們的事業。它甚至可能加入我們的扶輪社,與我們一起推動我們的事業。
激勵人們的最佳方式之一是透過敘述故事,這是一種強大的聯繫媒介。有很多扶輪的故事可以分享,「品牌中心」可以幫助指導您建立對扶輪社的認識和理解。當您講述關於您的扶輪社服務計畫的故事時,所需要傳達的重要元素是,經由您的計畫提供了滿足公眾利益的需求、以及您的計畫所帶來的效益以及產生的影響。這些細節會引起人們的共鳴,並吸引他們加入或捐獻。
品牌中心的「Promote Rotary」部分提供了有關可用於傳播您的故事的途徑以及何時使用它們的提示。您會找到關於建構強大的網站內容、分享引人入勝的社交媒體信息、製作有效的新聞稿以及如何、何時以及何地做廣告的指南。
我發現會利用各種通訊類型工具來推播專業知識成員是明智的。你有熟悉社交媒體營銷或建立網站的扶輪社成員嗎?告訴他們如何利用、並引導他們指向適當的「品牌中心」資源。
我們怎麼看?
我們中的許多人,在特殊場合穿著時都很小心,因為我們的外表對我們很重要。外觀對我們的組織同樣重要。特別是第一印象很重要,良好的外表、可以表明我們很在意。類比到您的扶輪社或專案服務計畫對您的社區成員來說是什麼樣的印象?他們能否輕易地看出您是一家服務超過自我一百多年且值得信賴的組織的一員?他們會將這些印象與他們所接觸的其他扶輪社聯繫起來嗎?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扶輪社的名字,但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我們是誰或我們做什麼。作為採取行動的人,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溝通來改變這一點。訪問「品牌中心」的「People of Action」部分,尋找向潛在社員和支持者展示我們如何運用我們的技能和專業知識來解決社區問題的想法。您會找到消息提示、現成的行動人物廣告以及可使用您自己的圖像進行自定義的模板,從而為您的網站、社交媒體、廣告和演示文稿創建出色的內容。因此,請今天就訪問品牌中心,瞭解您可以在社區內外支持和推廣扶輪的所有方式。
原文發表於Rotary Voice國際扶輪部落格
2023年5月5日
https://blog.rotary.org/2023/05/05/tips-for-using-the-brand-center-to-tell-rotarys-story/#more-14507
DISTRICT REPORTS
國家間委員會國際會議」記要
作者 ICC台灣對義大利–馬爾他–聖馬利諾主委3470地區謝奇峯PDG Jack


國家間委員會(InterCountry Committees, ICC)雖然可能多數扶輪社員平常並未接觸到,但這是被記載在「扶輪政策彙編21.020」中的一個多地區活動(Multidistrict Activities),且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只有地區才能成立並參與ICC,主要意旨在促進不同國家地區之間的友誼與文化瞭解,強化其中間社員/社/地區間的彼此連結,建立跨越國境/陸境/海洋之間的網絡。但該委員會並不屬於RI的單位,應財務及行政上自主,且須遵守當地之法令規定(扶輪政策彙編21.020.6)。
熱那亞ICC國際會議主題與組團緣由
ICC義大利(Italy) –馬爾他(Malta) –聖馬利諾(San Marino)——以下簡稱「ICC義馬聖」與「ICC台灣」於2021-22年度,由義大利14個地區中參與ICC的5個地區(D2031, D2032, D2060, D2080, D2120)與台灣12個地區共同簽署結盟合約,同時本人亦就任首任主委,詳見臺灣扶輪月刊2023年4月號。ICC義馬聖復於2023年4月20-23日由2032地區與熱那亞大學(Universita di Genova)共同在熱那亞(Genova)的總督宮(Palazzo Ducale)舉辦ICC國際會議,邀請與ICC義馬聖締盟的各國ICC前來與會,所以本人應邀組成代表團與會。
在組團期間,考量彰顯代表團形象,本人贈送每位團員灰色西裝外套,PDG Supla亦提供本團男社友每人一份領結與袋巾。亦感謝PDG Supla配合製作一大二小的手拉旗與布條一只。為促進與國外社友交流,本人設計製作有台灣外型之木質髮梳二百只,並配合台灣扶輪總會提供200面的會旗搭配使用。針對貴賓,本人則準備台灣茶葉禮盒及茶杯組數盒,PDG Supla亦提供有台灣造型盒裝果乾數盒,統籌運用。亦感謝後來在熱那亞會合的NC Dolly攜來的大小國旗數面。

本次國際會議的主題是「熱那亞和移民 」(Genova e Le Migrazioni/Genoa and the Migrations)。說起來,英文裡有三個字的中文大概都被翻譯成移民,分別是Emigrate/Immigrate/Migrate。根據網路查得其分別的意涵是Emigrate means to leave one’s country to live in another (離開國家而住在另一個的人),Immigrate is to come into another country to live permanently(進入另一個國家而永久居留的人),Migrate is to move, like birds in the winter(如同候鳥移動的人)。由原文可知,這次的主題—— Mirations,雖然中文翻成移民,但其實比較偏向流動人口的性質。

大會的會期雖是由4月22日至23日,但是主要的大會議程是在4月22日上午舉行。我們代表團一行16人,其中14人是4月
18日晚上一起從桃園機場出發,而ICC台灣的國家協調人(National Coordinator, NC) NC Dolly及其尊眷Schroeder則是在熱那亞會合。4月19日扺達米蘭,4月20日早上即由大會安排的導遊引導我們遊覽加爾達湖(Lago di Garda)及湖邊古城,下午就抵達大會安排的酒店(Hotel Starhotels President)完成報到。晚上有個簡單的歡迎晚宴是在酒店2樓的餐廳舉行,如同預期的歐式晚餐,是從8時開始,而且先有一個簡單的雞尾酒時間,然後才進入餐廳。餐會則在ICC執委會主席(2022-24)來自9010地區突尼西亞的PDG Mohamed Ghamman致歡迎詞後開始。除NC Dolly與Schroeder外,我們其他團員分坐兩桌,而ICC義馬聖的對台主委Carlo Severa則來與我們同坐一桌來接待。今晚我們代表團也終於到齊了。
國際會議之會前文化體驗日
4月21日的行程,主辦單位是安排了熱那亞的文化體驗,早上以巴士接駁至法拉利噴泉廣場(Piazza de Ferrari),然後開始以徒步的方式,在大會分組導遊的引導下來參訪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核定的世遺古蹟群。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法拉利廣場與目前法拉利超跑家族無關,係指以前名為法拉利的貴族;但這個貴族目前已不復存在,因其唯一的後人早已拋棄頭銜而移居英國了。


在街道中偶見高處有些加蓋的天橋,這是古時候給熱那亞總督專用。古時候的熱那亞邦國,是由民選出的總督代表城邦,主要任務是作為邦國代表來接見各國外使節或主持重要慶典。但他一旦被選出,他在兩年任期內都必須生活在總督宮內,以保障他的安全並且預防他勾結國內外勢力。這些天橋就是聯結一些必要地點,例如大教堂或監獄等,讓總督可以在不接觸外界的前題下,得以到達必要地點執行工作。在市區主教座堂前廣場的建築雖已改為商用,但由其外觀黑白相間的立柱可看出其尊貴的地位,因為這黑白相間的風格在當時是只能由貴族使用。如果細看的話,還會發覺黑色的部分稍比白色長一些,是為了補償視覺使人感覺黑白分段是等長的。而牆上的一些威尼斯裝飾,則表示該貴族曾征服過威尼斯掠奪來的戰利品。

午餐是在熱那亞港邊的餐館(Ai Tre Merli),外面可看見停泊了巨型的郵輪,以及著名的八爪魚式的吊掛電梯,可搭高眺望港景。餐後回酒店小歇,傍晚出發至利古里亞海邊的一處峽灣小港(Portofino),該處有個奢華的遊艇俱樂部,並長期主辦時尚品牌的競艇活動。晚餐則是在山城上可俯瞰海邊的餐廳(Cenobio dei Dogi in Camogli),參加Potofino扶輪社例會,並見證了ICC義馬聖與ICC以色列締盟。
國際會議之正式議程
本次國際會議在會場展示了參與各國的國旗,由主辦地區D2032總監敲鐘開始,並依序播放了義/馬/聖三國國歌,歐盟曲(快樂頌)及扶輪歌(Rotary Anthem),主辦單位亦一一宣讀了各代表團國名以致意。接下來則有熱那亞扶輪社社長、D2032總監、前扶輪理事、扶輪ICC執委會主席、前國家協調人、現任國家協調人、熱那亞市長、熱那亞行政長官、熱那亞大學校長、駐熱那亞領事團代表等致歡迎詞,再由具新聞從業背景的主持人(熱那亞西南扶輪社社友)來介紹各主講人。

主講人中包括了學者與政府官員,由不同的角度來分享對移民的見解。有些由語言文化的角度說明外來語如何因移民而滲入本土語言,有些由人口死亡率/人口平均年齡因移民人口而降低,有些由教育資源因人才流出而無法回收來看問題等,非常多元。但有些可惜的是,可能因為時程緊湊,議程只有單向的發表,並沒有開放與會者與各主講人交流;主持人雖有新聞人員背景,但也僅介紹主講人出場而已,並未與主講人有其他的互動。本次研討會備有同步口譯,但依大會資料只有英/法文的選項,依現場國旗判斷有30國以上,我們大概也是除地主國外,陣容最大的參加單位了!





國際會議後的例會交流
由於ICC義馬聖對台主委Carlo是來自中部的2080地區,所以他強力邀請我們於會後至羅馬並參與他們社的例會。於是我們一行人自4月23日搭巴士,並由他安排了一位曾學中文的扶青社員Rossella Di Ruocco協助翻譯與導覽,陪同我們經由Pisa、Firenze、Perugia、Assisi、Ciociaria、Roma等地一路南下至Tivoli。並在4月27日晚上參加Guidonia Montecelio扶輪社的例會。

我們從Tivoli的旅館搭車前往例會地點,因位於小鎮內,巴士無法進入,所以在鎮外的小橋前下車,徒步過橋前往例會場所。但是一走到橋上,就看到一路上裝飾著我們與義大利兩國的小國旗,真是倍感榮幸。當天的例會是在1720年建立的Ristorante Sibilla餐廳舉行,外面還能看到有二千年歷史的石柱,除了該社的社友外、現任地區總監、市長,以及我國駐義大利辦事處的林讚南副代表及龍秘書亦有出席例會。在例會前室外花架下的鷄尾酒會中,林代表與同仁不但協助我們與義大利社友交流,亦適時地回應義大利社友的問題以加強義大利友人對台灣的瞭解。


例會桌次的安排很有創意地是用台灣的地名來代替編號,除了常見的台北、高雄、台南、澎湖等縣市名外,甚至連蘭嶼、天祥、阿里山也用了上。但實在受限老餐廳的格局,桌次有限,僅能容納約百人,據說還有更多當地他社的社友想來參與也只能向隅,顯見台灣的魅力。例會由該社具有律師資格的社長Paola Valeri主持,餐會中安排現場的美聲演唱與黑管與薩克斯風演奏,我們團員也應邀一起在現場演唱「這是咱的扶輪社」。例會結束前,各方貴賓應邀致詞,我國駐義林代表以流利的義大利文向來賓致意,而我也再次感謝社長與Carlo主委的熱情安排,並期待能透過ICC的平台促進台義人民之間進一步的交流合作。熱情的交流欲罷不能,等我們回到酒店已是隔天凌晨了。
尾聲

感謝Cafe長期經營台義交流,以及NC Dolly長期進行ICC服務以促成本次參訪,亦感謝團員們的分工合作。在參訪行程,感受到了義大利社友的熱情與尊重;而且在ICC的交流中,更感受到來自各國社友的聯誼友情。同時在彼此交流中,也能感受到聚焦在四大優先項目的未來規劃,期待往後有更多的社友來參與國家間委員會,並希望能藉由這個平台進而擴大一般民眾對扶輪的認知,以及與扶輪合作。
附註:
1. 以下補充對「ICC義馬諾」中包括的三個國家簡單介紹,資料編緝自中華民國外交部網站。
「義大利共和國」(Italy Republic)於1870年統一,實施君主立憲(註:時應為義大利王國)。1924年成立法西斯政權,二次大戰後法西斯政權瓦解,1946年舉行公民投票,廢除君主制度改行共和,1947年通過現行憲法,1948年元旦正式生效。
「馬爾他騎士團」(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總部設於羅馬,為地位相當特殊之國際法人,擁有主權地位(Sovereign Status),可發行郵票,核發護照,一九九四年起成為聯合國常任觀察員。該團羅馬總部領土為一萬二千平方公尺,具政府組織並享有派遣接受使節之權。
「聖馬利諾」(Republic of San Marino)為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於紀元二至四世紀間建國,在中世紀早期即發展為城市國家,為義大利在19世紀中葉統一前唯一存在的獨立城國,曾於1862年與義大利簽訂友好合作條約,該約於1939年重訂,1971年再度修訂。
2.本次代表團名單:
D3470北港社PDG Jack謝奇峯及夫人雲林星創社CP Cheryl王翠霙
D3482台北民權社PDG Kevin廖文達及夫人Beatrice梁惠生
D3470赤崁社PDG Supla吳中仁及夫人Abby張簡璧瑩
D3482台北中城網路社PP Dolly杜孟玲及尊眷Schroeder陳春鈞
D3482台北稻香社PE Joyce劉秀惠
D3482台北大稻埕社Cafe李美芳
D3470北港社Joe吳國正及夫人傅雪坪
D3470北港社Sunny李國正及夫人池美蓮與公子
D3470赤崁社Rebecca林欣慧
3.大會議程(下圖)

作者 台中市山線扶青社 張博揚Dave


我在2015-16年度由我的介紹人石岡扶輪社Uncle Mechine,邀請我加入台中市山線扶輪青年服務團,感受到扶輪不斷的改變,由扶青團變成扶青社,取消年齡的上限,與各扶輪社一起上地區訓練會議,由原本都跟輔導社互動,變成整個地區扶輪社,也能在地區的活動有服務的機會,RYLA、扶輪日等。
DGE Tony Uncle說明2023-24年度地區工作目標,深深感受到扶輪長輩在扶輪事務上的投入,驚人的用心。第一場專題演講:扶輪基金會的近況分享,是我完全沒聽過的事,經過PDG Daniel Uncle的介紹,才知道扶輪的使命:超我服務,扶輪基金會所募來了善款,除了根除小兒麻痺外還行善天下。第二場專題演:增長扶輪,PDG Jimmy Uncle說到社員的成長,每社每年淨成長1位新社員,理想的扶輪社包含老、中、青,建立一個快樂與魅力的扶輪社。實務的專題演講:團隊的建立與合作,首先PDG Bill Uncle說到我們因為是忙碌的人,才能成為扶輪社員,這個說法跟我理解的是不一樣的,總覺得扶輪長輩是可以控制自己的時間,原來也是忙碌的人,取決於能力。一群人,走得遠,說明團隊的力量,相互承擔責任,再大的事,都能完成。三位講師的分享,都是過去七年來,我所不知道的事,因為改變,才能更瞭解扶輪。

2023-24年度擔任國際主委,所以分組討論分到國際委員會組,主講人是我們熟悉的前代表Ian台中大屯團,目前已是台中大屯社社員,他說他加入扶輪社後,才知道扶輪的國際跟扶青的國際,是不一樣的,扶輪有言以服務促進友誼,而服務有:社務服務、社區服務、職業服務、國際服務,扶青的國際聯誼為主,而扶輪是揪眾行善,解決社區的需求,連結各社或國際夥伴社情誼的兩大主軸,像台中扶青社與先前來台的香港扶青社共同舉辦一場社區服務,扶青社也有能做的國際服務。

此次的扶青組分組討論,有別以往,主講人皆為OB團員轉為扶輪社員來擔任,三位前代表、兩位前社長、一位社長,助講人三位地區代表、三位前團長、一位扶青社社長當選人,都是瞭解扶青的學長姐們,由他們經驗分享,有助於我們日後的穩定發展,如遇到問題,就知道應該找誰來解惑。最後感謝服務的扶輪長輩,也很開心能在DTA認識OB大哥們,一起努力,讓扶青社穩定發展。
最後分享我的扶輪新三觀:
1. 忙碌才能成為扶輪社員。
感謝一直一來出席關心台中市山線扶青社的扶輪長輩們,奉獻人生最寶貴的時間,陪伴著我們。
2. 在扶輪再大的職務,卸任後跟大家一樣,是社友。
此次講習會PDG Uncle們,卸任後替大家服務,分享扶輪,扶輪沒有長官。
3. 以服務促進友誼。
奉行扶輪三出:出席、出力、出錢。

作者 台中向上社 陳敬達PP Alan整理

扶輪連結世界、行善天下、2324為世界創造希望,3461地區由謝東隆PDG Paper與楊金振IDG Tony領導下,2023年4月27-28日拜會了韓國3690地區,為台韓兩個地區的未來三年規劃了幾個全球獎助金的服務計畫合作與友誼交換的交流計畫。分享了台灣的扶輪社友如何將社區的服務計畫透過全球獎助金的程序、做出有可持續、可衡量結果的大規模國際活動支持當地的社區。透過國內的大型服務計畫讓韓國的社友們受到很大的鼓勵,連結世界扶輪社友的資源,將服務計畫做的更大,擴大扶輪在地社區的影響力。


感謝以下兩個台韓扶輪社友團隊們的努力:
3461地區扶輪領導人團隊:
地區姊妹地區主委:大甲北區社謝東隆PDG Paper伉儷、台中東南社楊金振IDG Tony伉儷
大甲北區社李芳裕PDG Medichem伉儷、台中港東區社童瑞龍PDG Five、台中港東區社
蔡陽明DGND Sunny、DISC大肚社趙文華CP Aircon、台中市政社黃聖棻PP Frank、台中港東區社林泳男PP William、台中向上社陳敬達PP Alan伉儷


3690地區扶輪領導人與接待團隊:
DG松林 李廷祐、PDG 性慧 柳龍壽
韓台親善主委藥效 补卿和、Sujin 李美花、翠峰 鄭然更、Kara 宋海英、第一 吳明哲、知慧 張載和、青松 李光薰

作者 台中文心社 江瑞啓 PP Lexus


經過本屆的推廣,期望未來扶輪公益網能夠繼續擴大運用,媒合社友更多的閒置物資給有需要的社福機構,因此特舉辦地區扶輪公益網天使座談會,邀請Dentist總監、IDG Tony、DGN Steel、贊助經費及熱心媒合物資成功的社友,以及中部地區的社褔機構,雙方溝通,期望建立扶輪社與社福機構多元媒合的橋梁。
2023年5月6日星期六下午2時至4時,於Dentist總監辦公室會議室舉行。當天有近40位友參加,同時邀請貴賓北部顧問群新莊南區社周月卿PP Sharon、台北東聖社陳忠任PP Daniel及社福機構天主教台中教區八所啟智機構蔡惠玲執行長、樂說身心障礙者關懷協會陳宏仁執行長、肯納自閉症基金會陳威宇執行長參與座談會。
首先由Frank執行長報告年度成果,報告本年度地區扶輪公益網會員推廣的成果,其中有4項指標,「註冊人數」及「推薦社福家數」由台中文心社奪冠,「媒合成功次數」由苑裡社奪冠,「物資刊登次數」由大甲中央社奪冠,在全台960個扶輪社排名第5,恭喜大甲中央社,並且感謝各扶輪社的支持。
難能可貴的個人媒合成功次數,由苑裡社吳閩逢Johnson奪冠,3461地區第1名,在全台12地區排名第21名,善行義舉,令人真心感動。另12地區分區排名,A-1分區排名第11名,D-2分區第13名,各分區的努力也是令人敬佩。

第二階段進行座談會,引言人:Lexus主委擔任,邀請與談人:Dentist總監、IDG Tony、PP Sharon、八所機構蔡惠玲執行長,記錄人:馬拉松社Patent社長擔任。雙向溝通及分享踴躍,激發更多建言,座談會記錄如下:
如何讓社友分享物資並成為習慣?由於觀察地區年會前,社友分享物資比較多,年會後的分享相對比較少,要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Dentist總監:
扶輪公益網經過一年來主委以及各委員的努力,且主委前往各社演講時,鼓勵社友加入公益網;但藉由加入再自行瞭解,先有印象,相信未來更容易讓人瞭解,且透過獎勵及表揚,讓人更願意去做,未來推動更為容易。
I

在委員會行政費零預算下,執行效果極佳,甚為不容易,公益網是個平台,且平台內的各社福團體,是經過平台的認證,方便而快速,社友要進行媒合更為簡單;以往委員會無預算執行的方式,應可被改變,要建立制度,必須配合資源及成本預算建立起來。
Lexus主委:
雖然委員會行政費零預算,北部顧問群建議,可到各社演講的方式,以演講車馬費回捐的模式,累積公益網運作的經費,以及社友自行樂捐,如總監以及助理總監等的捐獻,均可成為經費上的支援。
天主教台中教區八所機構陳惠玲執行長:
感謝扶輪公益網,在社福機構裡服務的四十年來,員林中區社從早療的專車、復康巴士到安全圍籬工程的捐助,讓人感覺有扶輪社真好,而八家機構加入扶輪公益網後,藉由公益網的媒合,所需物資的媒合有如及時雨一般,不致造成浪費,更因平台上物資都是扶輪社友家中仍然有用、二手甚至全新的物資,都是整理妥善的,無需再浪費人力處理,可以隨收即用,任何有需要的時刻只要上網尋找、登錄媒合即可取得所需的,感謝扶輪公益網的存在。
Lexus主委:
3490地區扶輪公益網委員會有辦公室以及專任執秘,可運用的資源相對健全。3461地區扶輪公益網未來在物資的收集經與北部扶輪公益網的主委討論,應該可以朝有倉儲的方向進行,可以做得更好。

3461地區扶輪公益網第一年已有500人註冊,而且帳戶的普及率以及活動率都是有效的,成績上已相當好,但仍可提醒,包括:
新社友的力量:因為新社友有熱情活力,實例上新社友由於職務的關係,不但可以同時捐助物資,同時可進行撰文文宣上的廣告,使公益網的績效更佳,且能盡全力的衝刺,可以做出好成績,且想法創新之處不受資深扶輪經驗的過度鉗制。
物資集散:透過倉儲的模式,雖然有公益扶輪網的媒合直接送取,但常有大批物資一時無人問津,而使捐助者受挫,易造成反效果,因此若有倉儲可用,即可解決此一問題,且最好是不用錢更有無需成本的人力進行管理,因此最佳的模式,可與在地的社福單位合作,運用社福單位閒置的空間以及多餘人力進行食儲的集散以及管理,且可透過社福單位或社友的車輛進行派送,配合社友人力的支援,使進出倉庫的物資可被有效的利用。
樂說協會陳宏仁執行長:
看見需要遇見扶輪,因為各據點的擴張以及照護對象的需要,當社工們有需求時,配合扶輪公益網的媒合,常能心想事成,無論是二手物或者最近還有全新品可用,甚至有全套的廚具可用,扶輪公益網成為協會在執行服務時的最忠實的好朋友。

肯納基金會陳威宇執行長:
協會各據點所需的家具、家電以及物資,都能藉由扶輪公益網取得最完善最及時的媒合物資,最近兩年更有多個扶輪社提供其資源,運用在實際修繕後地點的整備,都能透過扶輪公益網完成所需,最佳化亦不浪費。
Lexus主委:
各社福單位服務對象以及服務方式皆有不同,但對於服務對象的用心,都是不變的,令人敬佩,且經統計,台灣社會的捐款大部集中於七大社福機構中,非七大社福單位的社福單位則少有捐款以及物資,扶輪公益網正可扮演平均分配社會資源的角色,可將有用的物資直接媒合給所需的單位,且於扶輪公益網上的各社福單位皆可公平的取得所需,不致過度的集中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顧問群PP Daniel:
主委的用心,且獲得總監的支持,主委馬上起而行,第一年已有此佳績,未來的定能得第一,以往的總監沒給資源,但透過主委的努力,募款或演講回捐,已使扶輪公益網行政費,各委員的投入既有人力,再配合註冊的每個社友被鼓勵,讓每個社友動起來「翻箱倒櫃」的支持,且可利用各社執秘的主動上網尋求各社福單位的需求,並轉知各社友,讓社友可以看見各項需求,以使社友可運用職業服務中的各項產品(即期品)或服務,可直接提供以因應各項的需求,只要做出成績,相信日後中部的3461地區及甚至3462地區可讓總監看見並支持,成為扶輪公益網中的最傑出地區。
DGN Steel:
扶輪公益網主委Lexus於去年9月至豐原東區社演講,本身是社內第一位註冊成功會員,不久送出物資進行媒合即成功,令人振奮,期待各社有多餘的物資一定要上網媒合,以增加扶輪服務的擴大。
台中惠來社King:
受Lexus主委的感動,發願拍攝影片直接上網各大網路平台上進行播放,擴大影響的層面,為扶輪公益網發聲,應獲不少成效。
台中馬拉松社Patent社長:
因職業服務的關係,將廠商的樣品以及研發品主動上網媒合,讓自己也成為客戶以及扶輪公益網上各社福單位的媒合平台。
豐原富春社Angel:
本身職業服務是殯葬業,難有多餘的物資可以上網媒合,但在公益網上見到社福單位的需求,直接捐款購買所需,上網完成第一次的媒合令人興奮,雖然後續幾次沒有成功,但仍會持續努力,也會多推薦社福單位能多登錄,以擴大扶輪公益網的服務層面。
顧問群PP Sharon:
學校機關及公益團體亦可多鼓勵登錄。
台中惠中社Material:
本身是裝修業者,業主很多物資必須短時間處理掉,因此如果有小食庫可暫放這些物資再上網媒合,應會有更好的效果,再加上可對於未及時用完的物資與二手家具行合作,先行出售得款回捐先行運用成為運費的一部分,亦可暫儲,可配合扶青社的人力進行物資的運送,使人力的使用成本降至最低。
執行長Frank結語:
感謝各位的參與,下屆的RI年度主題「為世界創造希望」,希望有你;期待所有的社友都能隨時隨地想到扶輪公益網並加以運用,使社友養成習慣,且可連結各社原有支持的社福團體,以擴大扶輪公益網的服務層面。

記3490地區2022-23年度第33屆地區年會
作者 3490地區年會主委 三峽社 劉天祥 PP Timothy


因為有大家的快樂參與、我們年會籌備會所有成員的真心付出,今年度國際扶輪3490地區的地區年會真的不一樣!
謝謝所有不辭辛勞、屏除萬難,來自韓國、不同地帶、地區、分區的社友們願意從四面八方來齊聚在台北市南港展覽館二館參加出席這次國際扶輪3490地區第33屆地區年會,共同見證這次在地區總監陳汪全DG Paul全程精心規劃、創下多項紀錄的盛大地區年會,一起寫下歡樂共享的燦爛回憶!
因為有DG Paul的全權授予年會籌備委員會統籌這次地區年會的所有工作,在地區年會總顧問許有杉PP Pharma的指導督促下,執行顧問凌見臣PP Lawyer及九位副主委:周信利PP ISO、高郁茹P Cara、林蔚濠PP Cilin、葉定綱P Power、王信文Rtn.Well、莊賢邦PP Edward、黃兆甸PP Jason、李國嘉PP Linda、許民翰PP Dennis立刻整裝上陣,成立各工作會,執行迎接不一樣的地區年會舉辦。
為了不讓DG Paul用心選定超大世界級場地舉辦年會卻缺少主角社友寶尊眷們熱烈的參與,籌備會委員們和年會推廣委員會主委陳素美CP Amy暨委員們自動組成啦啦隊,到玉里、花蓮、羅東、宜蘭、基隆、新北各分區、各社去聯誼餐敘、出席活動,終於拉出了近2,500位社友寶尊眷的報名,再加上工作人員、表演人員、扶青、扶少志工,總計今年在會場人數超過2,800位,令人非常振奮完成總監交付的歷史新紀錄!



感謝DG Paul伉儷親自督導設計製作最不一樣的註冊包、許多社友的愛心捐贈品、價值200多萬200多項摸彩品、追加贊助的AG、DVS、PP、社長、社友們,謝謝。另外,特別感謝台北市立大學邱校長英浩將校內最優秀、國外國內獲獎無數的科系競技表演團隊帶到我們總監之夜磅礡出演,讓所有與會社友及寶尊眷在國際級會場盡情饗宴國際級節目表演、提升我們國際扶輪新視界!


最後,在獲得參加過20幾次地區年會的多位CP、PP、資深社友的滿滿讚許及總監 DG Paul在台上掉下英雄淚及全場滿場手機星光搖祝下,3490地區第33屆年會圓滿閉幕。創下場地最大、舞台最大、LED螢幕最大、燈光音響攝錄影人數最多、社友動員工作人員最多、與會參加年會人員最多、掌聲讚許聲最多、臉書洗版最多的許許多多記錄。
再次感謝所有與會社友寶尊眷蒞臨地區年會,也謝謝總監和團隊給年會籌備委員會的支持與協助,更感謝這次年會籌備委員會所有夥伴們的無怨無悔、全心付出、圓滿達成總監交付任務,謝謝大家,你們辛苦了!

作者 地區辦事處主任 阿公店社 郭昭麟PDS Copie


號外!號外!3510地區年會,於4月15日在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舉辦!
號外!號外!3510地區年會,於4月15日在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舉辦!
號外!號外!3510地區年會,於4月15日在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舉辦!
這有可能嗎?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作者為南宋朱熹,被近代譽為「為亂世開新局,獨領風騷八百年」的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這首詩所表現的是喻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人在心靈澄明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
2022-23年度3510地區總監吳泰昌DG Terry以「無限思維‧扶輪無限」的澄明思維,獨領風騷呼應了RI社長Jennifer E.Jones的年度主題「IMAGINE ROTARY」,用「想像扶輪」自得自在的發想,方能以才思不斷來跳脫「建築」深厚的專業,跨入「聲學」靈氣流動的殿堂,雖然身為衛武營聲學顧問,但在繁瑣的章程規範及多如牛毛的細項安排,想在眾人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舉辦地區年會,壓根兒想都不用想。



扶輪之夜的總監家庭介紹,在幸福美滿的家庭中,撐起半邊天的就是美麗的總監夫人Nancy,總是默默地提點打理應該注意的地方,實在讓人覺得溫馨又感動。其中的巧思安排是讓人為之驚艷的一幕「今夜愛未眠」歌劇演出,以義大利名劇「杜蘭朵公主」為題材,在兩位說書人

一場讓人回味無窮、意猶未盡的地區年會是經過無數籌備會議的淬鍊,以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為發想,讓大家走入歌劇院的感動,在散場後的流連忘返,亦要感謝地區各位社友及寶眷的積極參與,著實讓籌備團隊的辛苦都化為喜悅。想像扶輪‧愛我年會‧無限精彩‧精彩無限。

3522地區年會,圓滿閉幕
作者 3522地區總監月報主委 台北市文湖社 林雪馚CS Sofina


誠如國際扶輪社長珍妮佛‧瓊斯視訊文告指出的:「地區年會是我們把扶輪服務的熱情提升到新的境界,從彼此的成就中尋找靈感激勵之處。」今年年會,我們熱烈迎來國際扶輪社長代表、印度籍的RIPR/TRF Trustee/PRID Bharat Pandya伉儷參與這一年一度的盛會,他們帶來國際扶輪的期許,也帶來了祝福。

年會從友誼之家開幕儀式揭開序幕,由3522地區總監葉再成DG Jason親自陪同國際扶輪社長代表RIPR/TRF Trustee/PRID Bharat Pandya伉儷,一一導覽友誼之家,由社友社置展示且豐富的優質商品,其中不乏多項職業類別,引起國際扶輪社長代表的興趣與關注。友誼之家產品展示廊道的設置,可以讓社友們有最直接的職業交流機會,更進一步的瞭解與建立社友之間的連結。今年特別在廊道設置「成果展示」留影區,年會籌備委員會特別邀請東聖社PP Shawn跨刀設計L形照相背板,並將地區所屬各社年度活動成果製作成披薩盒,增添各社留影的趣味性。

地區總監葉再成DG Jason致詞時期勉3522地區的所有扶輪人:「在親手服務的過程當中,感受到以生命感動生命、生命影響生命,成為別人生命當中的一道光,在改善別人的人生中,同時豐富自己的人生。」引起扶輪人的熱烈迴響。當各社社長站在台上,面對著所有與會台下先進們,訴說著一年來的感動,豈是六十秒所能言表,而並列台上的社友們,為社長、為自己、為扶輪人,掌聲不斷的拍紅了雙手,同時也感動了台下的每一個人。扶輪人攜手並肩同行,相互扶持,共同行善、散播愛與希望,在每一句感言中,動容每一顆心。
聯合例會,邀請金馬獎導演楊力州專題演講:「愛的紀錄片可以改變世界」,他看到高雄甲仙歷經八八風災、474人慘遭活埋的慘劇,甲仙國小拔河隊勇奪高雄冠軍及全國亞軍,光耀甲仙,一幕又一幕感動到掉下眼淚,並此為留下感人的紀錄,同時也在專題演講中感動了與會的扶輪人。新職業論壇的單元,分別邀請政大傳播學院教授林日璇主講《未來工作:AI及人機協作》、策展兼藝評人謝佩霓主講《文化永遠是門好生意》,內容既有最新趨勢,又有深度內涵,讓與會的扶輪人享用了知性的饗宴。

第二全會,在RIPR/TRF Trustee/PRID Bharat Pandya介紹國際扶輪現況、DG Jason報告地區現況之後的重頭戲,分別由他們頒獎給「表彰國際扶輪項目」、「表揚國際扶輪基金捐獻及社員成長」及「表揚地區服務傑出貢獻獎」等三大類近20個獎項,鼓勵所有扶輪人的奉獻與服務好還要更好。
眾所期待扶輪之夜,由晚會節目主委華新社PP Annie精心擘劃,千載難逢的大學城重唱美聲組合「許淑絹、林佳蓉」再次合體演唱。更有社友將珍藏30年的黑膠,帶到現場請她們簽名,增添晚會美好花絮。〈那些年我們唱的民歌〉、〈音樂讓我快樂〉節目, 歌舞表演,精銳盡出、精彩絕倫。扶輪之夜,亦即總監之夜,總監家庭亮相,三人之家濃濃溫馨情感,DG Jason談及與之中「扶輪女兒」的源起,情不自禁的哽咽,背景音樂響起由總監親唱錄音的歌曲,深深撥動在場扶輪人的心弦;壓軸的芭蕾舞工作坊〈夢幻天鵝湖〉,由總監夫人Lady Coco帶領寶眷聯誼會寶尊眷演出,眷屬聯誼會寶尊眷是扶輪人最堅實的支柱,透過聯誼會的各項活動,寶尊眷一同學習成長,並建立深厚情誼,彼此陪伴與分享,交流學習支持身為扶輪人的另一半。

一場成功的活動,背後透過一群無私奉獻的社友,在奔忙事業之餘,硬是擠壓出時間,一次又一次的籌備會議,分組分工相互支援,這群默默付出的籌備委員會,由年會籌備會主委汐止社PP Jacky率領統籌。在開幕式鼓聲、會旗進場之前,如一部大戲開麥拉板後,早在前一天、當天天未亮之前,即穿梭在會場中,座椅編排、多媒體測試、禮品分裝入袋、節目彩排、議程演練…。這一群幾近三百人幕後英雄,在每一個彎下腰服務的時候,汗水淋漓,臉上依然笑口盈盈。
讓我們給總監、社長、默默付出的委員會及所有扶輪人,深深的掌聲之外,我們也給自己掌聲。我們一起創造了歡樂無限、繽紛多彩的美好人生,一起想像扶輪。

作者 八德旭德社社長 林靜文Rita

「桃園女子監獄內衣車縫技能訓練班」成立的立意在於給受刑人「翻轉人生的機會」。俗話說:授之與魚,不如授之與漁。法務部矯正署桃園女子監獄林憲銘典獄長希望經由訓練班的成立,不僅能讓受刑人習得一技之長,受訓完成後即可投入內衣車縫的製作,出監後能因此有工作機會,得以重新立足社會,改善生活,翻轉自己的人生。

這個立意很好的計畫需要人才、人力、財力的共同配合才能得以實現。於是由國際扶輪3502地區2022-23年度總監高志明先生發起,3502地區八德旭德社林靜文社長主辦執行,再跨國聯合泰國3350地區泰國挽那扶輪社、八德旭德社社友溫定瑛女士冠名捐獻及全體社友共同捐獻。同時,透過八德旭德社社友推薦,由極富縫紉機經驗的「大千針車工業有限公司」張志明董事長進行採購、機台測試安裝,全程由法務部矯正署桃園女子監獄指導,桃園女子監獄內衣車縫技能訓練班於焉成立。

高志明總監及八德旭德社林靜文社長和全體社友有感於林典獄長的正向力量,更堅定想幫助受刑人培養一技之長,成為穩定人生的力量,才有機會獄後重生建立正向循環。「魅力重生,美夢成真!」以此鼓勵受刑人努力迎向光明的未來。


SPECIAL ARTICLES
作者 台中大屯社陳怡德PP Computer


1.一種烹飪方法。將食物放入高溫的湯或油中,待沸即拿出。同「炸」。
2.在金屬器物的表面加工,使出現光澤。

1.用於磨礪的石頭。
2.安置。通「措」。
如:厝身。
3.停放靈柩待葬。
如:安厝,暫厝。
4.閩南語方言以稱家或房屋。
如:古厝。

1.以茅草、蘆葦蓋屋。
如:茅茨不剪。
2.用茅草蓋的屋頂。

白腰鵲鴝,外來種。

一種葉似韭的蔬菜。
薤露:古樂曲名,為哀悼死者的輓歌。
作者 台中大屯社朱魯青PP Idea


作者 台北士林社 蘇一仲PDG Antonio
![]() |
從多年前的日本火腿爆發假牛肉事件、美國能源公司安隆(Enron)醜聞、雷曼兄弟包裝不良資產、三聚氰胺事件、海砂輻射鋼筋屋、公共工程偷工減料、素食摻豬牛肉、職棒假球簽賭案…,到近年的食安問題,人為疏失的後果,小則花錢消災、息事寧人,時間能沖淡一切;大則商譽掃地、傷及無辜,賠了夫人又折兵。然,功利主義的驅使下,還會有多少的未爆彈?多少的無辜犧牲者?
「好的道德就是好的生意。」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企業的生存,不只利潤,更要追求永績。 |
作者 台北中山社 李博信DGN Marine


但是台灣高爾夫運動真正的啟蒙者卻是大家都已遺忘的老前輩「獅仔伯」——陳金獅先生。過去高球界的前輩們都譽之為:「沒有陳金獅,就沒有台灣高爾夫球場」、「沒有陳金獅,就不會有揚名國際的台灣高球名將」。
談到台灣高球運動的歷史,可以回溯到大約100多年前日治時期的1919年。當時是由日本人引進高爾夫運動,並在淡水現滬尾砲台舊址附近建造一個6洞的球場,這就是台灣高爾夫球的發源地,即為現今擁有百年歷史的「老淡水球場」,正式名稱為「台灣高爾夫俱樂部」。
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後,球場受到戰爭的波及而告破損,使得高爾夫運動也因而暫時停頓。
直到1946年戰爭結束後,才聘請陳金獅先生將其修復為9洞的球場。1950年,美軍顧問團駐台之後,陳金獅於1952年再將其增修為18洞的球場。

他在日本受訓的三個月期間,深入的瞭解高爾夫運動的內涵,也決心在高爾夫的領域發展,因此於束裝回國後立即轉任職業球員。
25歲時,陳金獅接任淡水球場的最高指導員,並曾參加台灣代表隊赴日比賽。太平洋戰爭期間,陳金獅也曾到上海主持高爾夫俱樂部4年,直到1946年戰爭結束才回到台灣,並開始重修淡水球場。
陳金獅為戰後的台灣高爾夫俱樂部修復工程極盡忙碌奔走,才得以快速恢復原樣。即使淡水球場後來改由美軍或其他私人經營,陳金獅仍一本初衷將球場視為己出,經常至球場檢查巡視。他除了參與淡水球場往後的整修工程之外,也參與設計新淡水、大屯、松柏嶺、花蓮、礁溪和林口等多處高爾夫球場的建造,對台灣高爾夫運動的發展有極大的貢獻。

1982年,他的學生也是六媳的涂阿玉在日本揮桿成名,掀起一陣「台灣旋風」,由於他們的師徒關係而格外受到矚目,陳金獅的事蹟也被媒體爭相報導。雖然謝永郁、陳清波、呂良煥、謝敏男、郭吉雄、涂阿玉等名將,都曾受到陳金獅的指導,但是他一直保持低調。
其實陳金獅早在40歲的時候,就開始培訓後起之秀,其所教導過的學生遍及全台,可以說是台灣高爾夫球的袓師爺,如此師徒代代相傳,對於台灣高爾夫運動的發展貢獻甚大,因此被台灣高爾夫球壇尊稱為「高爾夫之父」。
陳金獅60年的教練生涯,不僅是淡水球場的常駐球師,而且經常應聘赴香港、印尼、馬來西亞等地協助培訓教練,或指導當地政要、名媛、華僑及外賓之球技。
陳金獅不只是一位高球教練,他也教育學生要有謙恭有禮、寬容大度的精神,因此不但受到學生晚輩的推崇,也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尊敬。
陳金獅先生於1992年7月31日與世長辭,享年82歲。
作者 蘆洲社 姚啟甲PDG Kega Yao

比如:


自從2011年8月我得到這本書後,經常將它放在書桌上,有空的時候翻閱一下,尤其情緒比較低落的時候,看一、二篇後就覺得舒服,尤其年紀愈大愈喜歡看到這種詩句,心裡感到溫暖。
昨晚,我和內人談到這本詩集時,我們也想開始來練習寫新詩,我們為了退休生活,開始寫傳統詩,到目前已經十幾年了,換換心境來寫新詩也是新的生活方式。
許多資訊都說防止老人失智的方法中,學習新的知識也是方法之一。這幾年來我們很努力經營身體健康,同時也不停上課,防止老年失智等等。希望老年這段時間活得有尊嚴。
作者 台北百齡社 黃維敏PDG Tommy

RI於2013.08.26正式公告主品牌標誌(Masterbrand Signature)

作者 台中西南社 謝文昌PDG Art伉儷
![]()
蘊 |
〈蘊〉是PDG Art 1968年的作品。當時他因為建築設計工作和頻繁的競圖比賽,導致體力透支,養病期間為了排遣無聊、紓解壓力而創作此一水彩作品。和以往大有區別的則是抽象的嘗試。創作者將內心的世界,透過技法運用中隱約的刮、撕、拓印、洗蝕的手法呈現。豪放、純淨、深邃又略帶哲學的氛圍,賦予整個畫面詩意與內涵,作品型態完全摒棄了傳統寫實感與說明性的水彩描繪技巧,直接將形式的陶醉,提升到現代而獨特的個人風格。
〈花〉則是在1990年代,以粉彩為媒材進行的半抽象美學探索。 |
![]() 花 |

作者 潮州社 丁天降PP Austin
阿育王ASOKA(公元前300-232年)是印度史上著名的一位君王,他的祖父在驅逐了亞歷山大大帝之

阿育王的祖父建立了孔雀王朝,國家已初具規模,可是仍有些邊疆地域不時叛變。阿育王18歲時,他的父親派他到阿般提省平亂,然而,城內百姓在阿育王兵臨城下時不戰而投降,出城歡迎,此事使得阿育王聲名大噪,不到十年,他的父親歸天,公元前272年,他奪位殺害親兄弟稱王,並舉行灌頂登基儀式,成為孔雀王朝第三代國王,並決心開疆拓土,立志建立一個幅員廣大的國家。


阿育王所建立的孔雀王朝帝國的極盛時間。他原本是一個專橫暴君,即位之初,專橫暴戾,重用酷吏,設置人間地獄懲罰天下罪人,所謂罪人,殺、盜、淫、妄,四種非法,殺生害命、偷賊強盜、行邪淫樂、妄語騙人,四非是罪。阿育王根據佛教的教理,來訂定法律,頒布命令。

阿育王是身體力行的佛教徒,在個人生活上,他停止打獵,開始食素。在社會福利上,他建立醫院、療養院和獸醫部。他創立園圃和藥圃,育苗種樹,大興水利,積極為各種生靈謀福利。他的仁愛也遍及於各種動物,他設立了印度第一個動物保護區。阿育王派遣佛教高僧到全國各地,及東南亞、中亞、緬甸和錫蘭(斯里蘭卡)等地傳教,甚至遠至波斯、巴基斯坦、阿富汗、北非和希臘。經阿育王的宣揚和傳播,佛教不僅在印度興盛,而且第一次跨越國界走向世界。他盡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歸天後一百年就滅亡了。如是成住壞空的無常啟迪。但是阿育王這種為人民百姓謀福祉的精神,至今仍深刻地存留於印度人的心中。

阿育王石柱的柱頭常用蓮瓣紋和法輪圖案作為裝飾,柱頂還有各種動物四隻朝東西南北站,例如獅子(代表「獅子吼」比喻佛陀說教)牡牛、大象、馬等。可見印度人很早就很愛護動物。在印度東北部,偏僻的勞利亞那旦格村裡,卻保存了一支高約12公尺,全由一塊石頭雕刻完成,中間沒有一條接縫。表面經過磨光的手續,整根柱子明亮如鏡。這個柱頭出現在佛陀第一次解說佛法的地方鹿野苑。也成為錢鈔圖案。

作者 台北北區社 賴東明PP Brain

日本的賢達稻盛和夫寫了一本書名為《生活方法》。他在日本企業界著有盛譽,如京瓷的創辦經營,如KDDI通訊公司的創辦,如日航的重整復興等等。
他的著作應可值得去閱讀。有出版廣告;茲將其廣告內容摘出重點以與讀者共享。如下:
- 總之要求爭取第一。
- 困難定會帶著解決之策前來。
- 負重的努力會招來好運。
- 與其想「不會事成」,不如唱百回的「定會事成」。
- 大課題如切成千塊,則必會事成。
- 跳進苦難中才能感受生存的喜悅。
- 頂尖人物要自告奮勇當資訊蒐集者。
- 與人關係在於用了多少時間在其人身上。
- 看世事要有鳥眼與蟲眼。
- 成功的條件除了頭腦好外尚有其他。
總之,生活方法可借鑒他人,當然更可有自力更生之方法。
作者 台北市東誠社陳定勝 PP Alex

![]() |
|
撫台街洋樓美食——鄭記豬腳肉飯 延平南路以前稱為撫台街,是從大稻埕經過北門進入台北城的要道,低調寧靜的街道上隱藏創立於民國42 ![]() 滷到黑金看起來超銷魂的豬腳飯及東坡肉飯,配菜的部分:高麗菜、青菜、酸菜、菜脯及滷蛋,雖然很簡單但也不簡單! |
作者 台中社 林允進PP Propeller

我生長在彰化芳苑貧寒的農家,從小有「脫貧」的心願,所以用功讀書,省吃儉用在1972年海洋學院造船系畢業,我算是村子裡最高學歷的,但是我看到當時日本造船業蓬勃,全國造船噸位佔全球一半以上,所以很嚮往能到日本留學學習造船技術,很神奇的在中日斷交3年後,在1975年日本政府又開始提供「交流協會獎學金」給台灣留學生,我因有申請到東京大學船舶工學院的入學許可,所以成為第一批的留學生,後來又有海大造船系張義雄學長任職的「德同航運公司」的資助,以及日本大宮南扶輪社提供的米山獎學金的贊助,讓我在5年半內順利完成碩士、博士學位,1980年8月回到台大造船系任職,作育英才6年後,我就棄教從商,回到台中白手起家創立「般若科技公司」,經過37年的努力經營,現在已是全球最大的小快艇螺槳的供應商,2012年創立「大古鑄鐵公司」,生產健康又精緻的鑄鐵壺及鍋具,2022年成立「大方船舶公司」,在高雄興達港區購置5,700坪的土地,開發各種鋁合金遊艇。這都要感謝「交流協會」、「德同航運」及「米山獎學金」的支持,才能讓我有今日的成就。而我從2005年起開始行善,提供獎學金,或捐獻給母校,或關懷社會弱勢團體。造福了三、四百人員工的家庭,以及許許多多的年輕學生。
我個人覺得要培育人才,首先就是要培育自己的子女,鼓勵他們早日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標,我的要求是希望他們都能進入公立大學,也有鼓勵他們去國外留學,結果只有二女兒進入東京大學取得碩士學位,在日本當稱職的主婦。其他三位小孩因體諒父母,所以最終都放棄出國而早早投入公司工作,最終也被培育成為公司的領導幹才,成為優秀的企業經營接班人。我們也用心的培育公司的員工成為優良組長、課長、經理、協理。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潛能,在各自工作崗位做出卓越的貢獻,除了薪資提升,自己也有成就感,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我因為飲水思源,而加入台中社已經28年,最初16年我公司經營得很辛苦,甚至差一點結束營業,還好在2005年之後逐漸走上軌道,很感恩老天讓我浴火重生,我也有能力開始行善,結果發現給出越多,老天背後回報我更多,所以我開始透過中華扶輪教育基金制度提供獎學金給優秀的學生,我是希望他們將來能夠像我一樣成功,可以再將這種無條件的愛心散播出去。後來又進一步,提供獎學金給國外來台求學的留學生,到目前為止已贊助日本留學生四名、泰國一名、法國一名。我也期望他們將來回國能成為成功人士,再去造福別人,形成善的循環,這就是我的人生理念之一,「培育人才,功德無量」。
作者 ‧ 主編 ‧

“他們自己的歌”敘述蓋比‧莫雷諾 (Gaby Moreno)這位獲得格萊美獎提名的創作型歌手 2 月份在她祖國--瓜地馬拉的一個小村莊舉行了 一場最特別的表演,她以借來的吉他演奏她的熱門歌曲「邊界Fronteras」風靡在場的觀眾。
由Kate Silver撰文、Nicole Craine攝影”小兒麻痺的無名英雄”,記述在種族隔離最高峰之際,一群黑人醫師及科學家全力對抗小兒麻痺的事蹟。
國際扶輪英文月刊Rotary每年舉辦攝影獎,世界各地扶輪社友都可參加。本期刊登的2023年扶輪攝影獎得獎作品中,台灣的台北市華中社謝國雄及陳永修、台北亞聯社陳逸政寶眷余庭妤三人的攝影大作,同時入選決賽,誠為歷來難得殊榮。另外,竹夢社的Picture為此次攝影獎的評審。本刊謹此恭賀他們。
3470地區PDG Jack帶團參加ICC「義大利 – 馬爾他 – 聖馬利諾/國家間委員會國際會議」,本次國際會議的主題是「熱那亞和移民 」(Genova e Le Migrazioni/Genoa and the Migrations)。是篇難得的文章值得社友參閱
“護照社──漫遊國際”由台北東誠社 PP Alex 譯作,「護照」一詞是指允許擁有雙社籍在各社之間自由移動,參加會議或參加其他社活動的能力。
謝謝社友們在這一年熱情支持台灣扶輪月刊,在年度終了前Teacher衷心感謝,盼望在新的年度能繼續能得到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