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輪月刊 2022-04月號

目錄 CONTENTS

顯示更多內容
2022/04/01  閱覽數 2243  單一章節 分享至
一、世界扶輪資訊
ROTARY WORLD NEWS

社長文告


各位親愛的扶輪改變者:
的扶輪格言之一一向就是「更壯大,做更多(grow more and do more)」。我確信各位也力行這句格言。做更多,就像更大型、更有影響力的服務計畫,更壯大,就像增加我們社員。
在扶輪世界各地,對於我們「一個帶一個(Each One, Bring One)」的行動反應很熱烈。我所到之處,扶輪社社長、地區總監,及扶輪成員── 不論是老社員或新社員── 對於社員工作激勵了整個扶輪世界都深表同感。
我們正在壯大,我等不及要在6月的休士頓國際扶輪年會與各位慶祝這項成果。要報名年會仍有時間,做好安排,加入我們的行列。我們期待一個一生難得的體驗,讓我們的社員在分離多時之後能夠團結在一起。
隨著我們更壯大,我們就有更多機會可以做更多。4月是「母親與兒童健康月」,乃是貴社思考各位要如何支持母親及幼童健康的大好機會。改善全球母親及兒童取得醫療的管道及醫療品質,是我們一大工作重點,並且與我們的「賦予女孩能力」(Empowering Girls)提案非常吻合。我十分欣賞扶輪社在這項焦點領域的工作成果,我鼓勵各位去思考要如何做得更多。
看到扶輪社員在社長會議共聚一堂,分享如何運用我們的焦點領域來促成世界更大、更持久的改變,向來令人振奮。之前及接下來的社長會議都檢視我們新的焦點領域──環境保護──我們保護地球的工作也必須支持我們促進當地經濟的行動,尤其是在最貧窮的地方。
我也很榮幸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中發表談話。這場重要會議齊聚近100位各國元首及官員,在兩個星期的時間中共同訂定石化燃料排放的新目標。我的行動呼籲是復育紅樹林,它是個重要的生態系,可減緩氣候變遷對濱海地帶的影響。世界各國已經對此計畫表現很高的興趣。
我們的存活在危急關頭──環境災難的破壞力量已經發生在我們周遭──我們讓世界赤貧者擺脫困境並帶給他們希望的能力也是。我們必須設法保護我們地球的同時維持經濟成長,才能達到我們人道工作的最高目標。
這對扶輪是非常令人興奮的時候,全世界都迫切需要我們。在我們「以服務改善人生」之際,要記得我們也在改變自己。我們正在成為世界偉大的改變者及締造和平者。
世界已經準備好迎接我們。該是挺身而出展開行動的時候了。

Shekhar Mehta
梅塔
國際扶輪社長



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文告


莫忘初衷

什麼時候是你的扶輪時刻── 強化你對扶輪的奉獻,確認你會終生留在扶輪的時刻?這些年來,我經歷許多這樣的時刻,而這些時刻都有一個共通點:它們讓我看到扶輪擁有強大的力量可以實現我們讓世界更美好世界的夢想。

扶輪成員在這方面卓然出眾。我在本社── 美國田納西州查坦努加(Chattanooga)扶輪社── 看到這股力量,而現在我身為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會主委,也在世界各地的扶輪社及地區看到這股力量。
奧地利、德國、奈及利亞,及瑞士的扶輪成員正在實現他們協助奈及利亞母親及兒童的夢想。他們與數個組織合作,推行一個長達數年、大規模的計畫來降低非計畫生產,並降低母親及嬰幼兒的死亡率。這個計畫原本僅是幾位社員的願景,現在已獲得扶輪基金會的全球獎助金贊助,主要在訓練奈及利亞全國36個州各地的醫師、護理師,及助產士。
每項偉大的計畫都肇始於我們社員的內心。各位就是看到少女會因學校沒有隱密的廁所而輟學的人。各位就是看到有家庭欠缺糧食、有兒童無法閱讀、有社區因蚊蟲飽受健康問題的人。各位不僅是看到這些事情,你們還會設法解決。
由於各位的參與,過去10年來,基金會核撥給全球獎助金的金額成長超過100%。隨著有越來越多扶輪社員參與,要保持獎助金長久運作,我們必須用降低經常開支等方式來調整及延長這些資金。原因很簡單:雖然對這些計畫的需求日益增加,獎助金計畫的參與度也不斷提高,但扶輪成員這些年來每年的捐獻卻相對持平。
很簡單,我們需要更多扶輪社、更多人來捐款給年度基金,協助確保我們的地區及全球獎助金計畫能長久強健。今年。我們設定的年度基金捐款目標是1億2,500萬美元。沒有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無法實現各位及其他社友的夢想。
要記得:重點不在於錢,而在於我們的錢所能做到的事。我堅信當我們全體 ── 扶輪社與個人皆然 ── 每年都能竭盡所能捐獻給扶輪基金會,我們便朝向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又邁進一步。
試想像,如果每位社員及每個扶輪社都能團結一心,今天就捐款給我們的基金會,我們可以實現什麼樣的扶輪夢想。那會是一個很棒的扶輪時刻── 對我們每個人皆然。

澤恩 JOHN F.GERM
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
插圖:Viktor Miller Gausa

2022國際年會── 分組討論
每年國際扶輪年會的高潮之一就是題材廣泛的分組討論。這些討論提供機會探索各位感興趣的主題,並汲取其他扶輪社友的靈感。在6月4-8日的休士頓年會期間,你可以從數十場分組討論做選擇,這將可磨練你的領導技巧,並可獲得有關如何強化貴社社員、推行永續計畫等的構想。
有些討論會涵蓋社員議題,例如協助貴社成長(訂定貴社專屬的社員成長計畫),落實多元、平等及包容(消除讓貴社多元化的障礙),以及適應彈性的例會模式(混合例會到底有多好?)。
重點放在服務的討論會包括提供擬定成功計畫的訣竅(設計結果導向的服務計畫),指導如何辦理特定活動(籌劃一場預防成癮的地方活動),以及推廣擴展能力的策略(透過扶輪社區服務團來提昇貴社的影響力)。
你也可以學習如何讓年輕領袖參與(透過青少年計畫打造扶輪的未來),聆聽分享扶輪故事的最佳措施(宣傳扶輪資源大解密),以及瞭解本組織的發展方向(扶輪未來行動計畫)。
分組討論會在6月6-8日舉行。不須報名;先到場就先入座。
撰文:John M. Cunningham

詳情及註冊請至convention.rotary.org。



扶輪基金會在烏克蘭區域建立直接人道支援管道

為因應烏克蘭日益嚴重的人道危機,扶輪基金會已創立一個官方管道,供世界各地的扶輪社員捐款支援扶輪地區正在進行的救援工作,並且已指定扶輪基金會的「災害救援基金」(Disaster Response Fund)為主要的捐獻管道。
為此,扶輪基金會已核准:
  • 即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止,業經指定的接壤烏克蘭邊界的扶輪地區與烏克蘭境內的扶輪地區,可向「災害救援基金」申請每筆最高50,000美元的獎助金。這些快速處理的災害救援獎助金可用於對難民或其他危機的受害人提供救濟,包括水、食物、棲所、醫藥及衣物等項目。
  • 同一期間,其他受到影響的扶輪地區,如希望為自己地區內的難民或其他危機的受害人提供支援,可向「災害救援基金」申請25,000美元的獎助金。
  • 即日起至2022年4月30日止,扶輪地區可將尚未撥用的「地區指定用途基金(DDF)」轉給「災害救援基金」,以直接支援這些特定用於烏克蘭的人道獎助金。
  • 要捐給「災害救援基金」支援烏克蘭的捐獻,可在此處(/my.rotary.org/en/disaster-response-fund)捐獻。所有捐獻的基金都需要在2022年4月30日之前轉入「災害救援基金」,才有資格用於支援烏克蘭的救濟工作。
  • 儘管「災害救援基金」將成為扶輪基金會支持的主要管道,但也鼓勵扶輪社及扶青社建立自己的烏克蘭人道危機因應措施。
  • 除了透過「災害救援基金」提供支援外,扶輪基金會還與合作夥伴及地區領導人進行協調,探索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應付日益增加的人道需求。
  • 我們正在與「聯合國難民署-美國」(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 on Refugees – USA)聯繫,為在烏克蘭流離失所逃往鄰國者的需求,做好準備及因應。
  • 我們的救災專案計畫的夥伴「避難箱」(ShelterBox)正在與東歐的扶輪社員進行溝通,以探討如何提供臨時過渡性棲所及其他必需品的支援。
  • 「難民、被迫流離失所及移民扶輪行動團體」(Rotary Action Group for Refugees, Forced Displacement, and Migration)也在調動資源,來協助因應這場危機。
一百萬人已逃離烏克蘭,急需緊急援助。聯合國估計,此一數字可能會增加到多達500人萬流離失所。歐洲及世界各地的扶輪社已加緊救援工作,其中一些在實地幫助流離失所的家庭。
我們將繼續關注烏克蘭及周邊國家的局勢。請探訪「我的扶輪」(My Rotary)並在社交媒體上追蹤扶輪,以隨時了解扶輪社可如何參與、扶輪社員可採取哪些行動及扶輪對該區域人民的影響。
所有其他問題及想要獲得更多訊息者,請透過rotarysupportcenter@rotary.org 洽詢「扶輪支援中心」(Rotary Support Center)。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國際扶輪網站中The Rotary Foundation Creates Channel for Direct Humanitarian Support in Ukraine Region



國際扶輪關於烏克蘭衝突的聲明
現在對於烏克蘭及全世界人民而言,是一個慘痛而令人悲傷的時刻。
在扶輪,我們對烏克蘭不斷惡化的局勢、不斷升高的生命損失以及對當地人道的困境深感關切。持續對烏克蘭採取的軍事行動不僅會破壞該區域,而且有可能將此悲劇性的後果波及全歐洲及全世界。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人道組織之一,我們把和平定為我們全球使命的基石。我們謹與國際社會共同呼籲「立即停火」、俄羅斯軍隊撤出、並恢復外交的努力,透過對話來解決此一衝突。
在過去十年中,烏克蘭、俄羅斯與周邊國家的扶輪社超越了國家的差異,積極參與種種建設和平的專案計畫,以促進親善並為戰爭與暴力受害者提供援助。今天,我們關懷掛念正在烏克蘭應付這些悲慘事件的扶輪社員及其他人士。國際扶輪將盡其所能,為此一區域帶來援助、支持與和平。

國際扶輪
2022年2月25日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國際扶輪發布之Rotary International statement on Ukraine conflict



危機時代的力量
過去和現在的衝突對烏克蘭扶輪產生重大影響,這只會使那裡的扶輪社員更加堅定。

克蘭是一個農業大國,也是一個具有重大技術和戰略重要性的國家,但它的歷史很動盪。2月份開始醞釀的俄烏戰爭使世界各地的許多扶輪社員都全神貫注,他們擔心扶輪在歐洲的第二大國家的未來。然而,在這場動亂中,烏克蘭的扶輪社員繼續表現出韌性和對和平的堅定承諾。為了進一步了解過去十年扶輪在烏克蘭的迂迴歷程,德國和奧地利扶輪雜誌彙整了這份報告。(在美國國際扶輪總部的《國際扶輪英文月刊》已經聯繫俄羅斯的扶輪社和扶青社,並將在未來一期刊載他們的報導。)

烏克蘭首都基輔市享受著陽光明媚且一片祥和的溫暖。

回顧—及展望

烏克蘭區域扶輪雜誌Rotariets
為我們的讀者提供有關烏克蘭扶輪的一些背景資訊。
烏克蘭當前境內的第一批扶輪社於1930年代在烏日哥羅德(Uzhgorod),切爾諾夫策(Chernivtsi)和利沃夫(Lviv)等城市授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衝突地區的各扶輪社紛紛解散,而冷戰期間,在共產黨統治下的國家,扶輪社也被強行解散。
蘇聯解體後,歐洲和北美的幾個扶輪社致力於在前蘇聯國家重建扶輪。國際扶輪執行長兼秘書長姜修果的父親盧博彌爾‧修果(Lubomyr "Lu" Hewko)發揮了重要作用。盧的家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逃離烏克蘭,幾年後,作為密歇根州克拉克斯頓(Clarkston)扶輪社的社長,他成立了幾個扶輪社專案:運送醫療設備到烏克蘭各醫院、協助車諾比核災的受害者,並招募醫生幫窮人做眼科手術。1991年烏克蘭宣布獨立後,盧協助成立首都基輔的第一個扶輪社。姜修果是創社社員。
在1990年代早期,烏克蘭是1420地區的一部分,前蘇聯所有扶輪社及芬蘭的一些扶輪社都屬於1420地區。地區其他相關團體也跟進成立扶輪社,直到1999年11月,國際扶輪決定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與波蘭併入2230地區。2000年7月1日終於實現。隨著扶輪在這三個國家的穩定成長,該地區於2016年7月分為2231地區(波蘭)和2232地區(烏克蘭、白俄羅斯)。
俄羅斯於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以及頓涅茨克(Donetsk)和盧甘斯克(Luhansk)地區(統稱為頓巴斯Donbas)所造成的武裝衝突阻礙了扶輪在烏克蘭的發展。2013年,在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現在被佔領的地區有7個扶輪社(總共約110名社員)。現在只剩下2個扶輪社,而且都在克里米亞:辛菲羅波爾(Simferopol)扶輪社和阿盧什塔(Alushta)扶輪社。他們總計有14名社員。

然而,在烏克蘭其他地區,扶輪歷經了強勁的成長,因為自衝突開始以來湧入不少人加入扶輪。在烏克蘭,全國參與人道工作和救災的意願仍很強勁。自2014年以來,烏克蘭扶輪已從49個扶輪社成長到62個扶輪社,另有6個衛星扶輪社。社員從800人增加到1,100人── 烏克蘭扶輪的社員們對該組織的持續成長非常樂觀。

線上扶輪社

提蒂安納‧谷達克(Tetiana Godok)
烏克蘭網路扶輪社的社長當選人
我與扶輪的關係始於我讀高中時。當時新成立的雅爾達扶輪社雄心勃勃地著手成立一個扶輪少年服務團,我很幸運能成為其中的一員。我對扶輪瞭解不多,複雜的扶輪組織起初讓我感到困惑。但幾個月來,我們參觀了哈爾科夫(Kharkiv)和切爾卡西(Cherkasy)的扶輪少年服務團,我開始更加認識扶輪,並逐漸沉緬在這個服務組織的思想和價值觀中。懷著對自己可能扮演的角色的堅定信念,我加入了雅爾達扶青社,擔任社長和財務長,並設定了一個目標,即瞭解整個歐洲的扶青社。


在克里米亞被併吞之前,我的扶青社工作非常活躍,收穫豐富:我經常到歐洲各地的扶青社會議、土耳其的扶輪青少年領袖獎活動、西歐的葡萄牙,以及全烏克蘭各地,無數次參加會議、研討會,或者只是拜訪扶青社朋友。我們很高興和自豪地在雅爾達舉辦了全烏克蘭和地區各項活動。
不幸的是,克里米亞被併吞並迫使許多扶青社社員和扶輪社員逃離半島的動盪和衝突,因此我們在那裡無法進行正常的服務任務。我搬到了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但移民給我帶來非常大的情感創傷,花了很長時間才安頓下來並融入我的新生活。好消息是,烏克蘭成立了一個網路扶輪社,使前克里米亞居民和其他被佔領土的扶輪社員能夠繼續留在扶輪。相互支持很有用,尤其是在早期。
後來我搬到了美國,首先到紐約市讀生物學,然後到費城的研究實驗室工作。幸運的是,線上扶輪社讓我無論住在哪裡,都能繼續擔任扶輪社員,儘管要配合來自不同時區的社員可能很困難。

自2021年以來,我一直住在義大利米蘭附近,但繼續在例會與朋友們見面。多年來,來自烏克蘭各地的新社員們豐富了我們的扶輪社,這是件好事。去年,我當選為2022-23年度的扶輪社社長。我非常感謝對我的信任,並期待主持第一次會議。我絕對希望在克里米亞雅爾達山脈的山腳下「實質」主持會議,克里米亞是── 並且將永遠是── 我的家。

本著和平精神

基輔進步扶輪社秘書
利雅‧札里科瓦(Yulia Zharikova)
基輔進步扶輪社的歷史始於2013年底,當時幾個志同道合的人組成了頓涅茨克進步扶輪社。社區服務的理念以及我們對藝術和音樂的熱情使我們結合在一起。這個扶輪社支持青年才俊,並致力於該市教育計畫的發展。
2014年,烏克蘭東部爆發軍事衝突後,我們扶輪社有許多社員逃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隨後,搬到基輔的4名扶輪社員決定以頓涅茨克進步扶輪社的名義恢復我們的扶輪社活動。其他4名最終落腳國外或留在頓涅茨克的社員隨後決定保留其社員資格。因此,我們留住了8名社員。
2020年,根據國際扶輪的政策,我們扶輪社正式更名為基輔進步扶輪社。自搬遷到基輔以來,我們的扶輪社吸引了許多新社員,甚至獲得了2232地區總監的獎項,表彰我們在2019-20扶輪年度增加了最多的新社員。

鑒於我們在烏克蘭東部衝突中的經驗,我們已將締造和平與預防衝突作為我們社區專案的主要焦點。自2017年開始運作的一個此類專案對各種團體提供訓練,以促進烏克蘭社會各階層的和解對話。此外,在過去五年中,扶輪社員們參與了一個大型國際專案,為東部受戰爭和軍事衝突影響的兒童提供心理復健。

扶輪超越國界

米科拉和奧爾嘉‧斯特布爾揚科(Mykola和Olga Stebljanko),烏克蘭網路扶輪社
我們的扶輪生活始於1996年,當時我們加入扶青社,該社後來成為克里米亞第一個扶青社:辛菲羅波爾(Simferopol)扶青社。從此以後,扶輪一直是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過去10年的扶青社經歷已成為青少年領導力發展的經典範例,為自然轉型加入扶輪社員行列創造了條件。
2006年,我,米科拉,加入了辛菲羅波爾扶輪社,該社後來輔導成立了辛菲羅波爾-陶里卡(Taurica)扶輪社,我的妻子奧爾嘉是該扶輪社的創社社長。2007年,我成為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扶輪正式刊物Rotariets的編輯。自2011年以來,奧爾嘉一直支持製作電子版本。

我在2013-14年度擔任扶輪社社長,任職期間克里米亞半島被併吞,我們不得不搬到敖德薩(Odesa)。為了繼續進行扶輪活動,我們成立了烏克蘭網路扶輪社。這種類型的扶輪社,在當時是相當新的,有助於我們和來自克里米亞和頓巴斯的其他扶輪社員保持聯繫並支持我們的社區。我們的扶輪社將遍佈在數千英里的人聚集在一起。我在2019-20年度當選為2232地區總監,現在擔地帶層級的扶輪公共形象協調人。奧爾嘉(Olga)擔任地區獎學金小組委員會主委兩年,而且自2018年以來一直擔任地區扶輪青少年交換委員會主委。我們一起繼續在2232地區和21地帶出版扶輪雜誌Rotariets並舉辦線上扶輪活動

沒有人是孤立無援的

奧雷基希‧庫勒雪夫(Oleksiy Kuleshov)
和其他來自斯洛維揚斯克(Sloviansk)扶輪社的社員
2014年對我們來說是充滿考驗的一年,這是對耐力和人性的考驗。從積極的一面來看,扶輪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力量,將大量不同國籍、信仰和財富水平的人們團結起來,共同的理念是:為社會服務。在烏克蘭,來自利沃夫、哈爾科夫、第聶伯羅(Dnipro)、波爾塔瓦(Poltava)、基輔、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Ivano-Frankivsk)、切爾諾夫策(Chernivtsi)和頓涅茨克衝突地區的扶輪社員們── 他們當時仍在堅持── 幫助逃離戰爭的人,如同莫斯科和俄羅斯克拉斯諾達(Krasnodar)的扶輪社員們也是如此。
我們向那些失去生計並獨自陷入苦難的烏克蘭人伸出援手。一些樂於助人的扶輪社員送來了雜貨、嬰兒食品和衣服。其他人則送來個人護理產品和藥品。我們建立了後勤運作,協助難民重新安頓下來。我們向領土有爭議地區的人們提供膳食、分發禮物、書籍和衣服,並在晚上向大家庭提供雜貨包。我們還與利沃夫扶輪社一起成立了一個行動牙科診所。
2015年,在烏克蘭其他扶輪社的幫助下,我們在斯洛維安斯克(Sloviansk)市的一所藝術學校開設了多媒體班,2016年,斯洛維安斯克市扶輪社開設了一個兒童舞蹈班。「聖尼古拉斯的助手」專案勢頭強勁,成為烏克蘭東部的一個獨立的主要扶輪專案。其他扶輪社專案包括用充實圖書館的現代文學藏書、贊助運動隊,並支持世界殘奧會游泳冠軍維克多‧斯梅爾諾夫(Viktor Smyrnov)的「相信自己」專案。我們還提供資金給專收患有視覺,精神和肌肉骨骼疾病兒童的幼稚園班級。



國際扶輪前社長陳裕財逝世
2002-03年度國際扶輪社長陳裕財Bhichai Rattakul已於2022年2月28日下午因肺癌逝於Siriraj醫院,享年96歲。
泰國籍的陳裕財前社長是中國移民第四代,1926年生於曼谷。他的父親是泰國警官,而母親在家照顧他8位兄弟姊妹。他在曼谷及香港接受教育,並在曼谷的蘭甘亨大學及加利福尼亞的肯辛頓大學獲得政治學榮譽博士學位。
他自1969年從政後,曾擔任泰國九屆國會議員和民主黨領袖、外交部長、副總理(1983-90年以及1997-2000年)、眾議院議長與國會議長,並曾多次率領泰國代表團前往聯合國。
他曾任泰國童軍團榮譽副團長、曼谷基督教青年會(YMCA)副會長、泰國反腐敗暨反毒協會、全國審計協會,以及第13屆亞洲運動會籌備委員會主席、泰國商會理事及國際商會副會長、泰國外貿理事會理事、泰國工業協會理事、泰國製藥協會會長,以及東南亞國協製藥聯誼會會長。
他曾榮獲泰國國王、日本天皇、菲律賓、韓國、奧地利及尼加拉瓜總統等多國元首的贈勳,並獲國際奧委會授予國際奧林匹克最高獎和亞洲奧林匹克獎。
他於1958年加入曼谷吞武里(Dhonburi)扶輪社,成為創社社員,之後曾任該社社長、地區總監、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國際扶輪理事、理事會執行委員會主委、國際年會委員會主委。他因對國際人道和教育計畫的支持而獲得扶輪基金會特優服務獎及有功服務獎。
他在國際扶輪社長任內的年度主題是「播撒愛心的種子」(Sow the Seeds of Love)。因為曾在父親的製藥公司一起工作,從基層做起,一路往上爬,因此養成「由下而上」的理念,並倡導本組織應該「回歸基本」。他非常積極支持由澳洲與泰國扶輪社員合力推動的「燈塔識字計畫」(Lighthouse Literacy Project)。
陳裕財在擔任國際扶輪社長期間,於2002年12月訪台,於當月18日在當時的國際扶輪前副社長黃其光及7位地區總監何黎星、林裕榮、李啟銘、林華清、張信、韓明惠、蔡有成陪同下,在總統府晉見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先生。

台灣扶輪月刊綜合編譯

資料來源:國際扶輪2015-17年泰籍理事Saowalak Rattanavich臉書、國際扶輪7070地區網站、「曼谷郵報」(Bangkok Post)、中華民國總統府新聞網站、扶輪月刊2002年7月號及2003年2月號。



白犀牛與黑曼巴

全女性的反盜獵團隊可以──

不費一槍一彈── 阻止非洲狩獵
保留區的野生動物犯罪嗎?

穿著寬鬆的綠色迷彩制服及黑色工作靴,長長的馬尾在背上搖晃著,26歲的薩坎妮‧祖馬羅(Tsakane Nxumalo)和她的夥伴,21歲的娜雷迪‧馬魯干尼(Naledi Malungane)沿著一道7英尺高、100英里長的防大象通電圍籬大步巡邏。長著紫色果莢的欖仁樹散發出的強烈、類似蜂蜜的氣味,瀰漫在夏季潮溼的空氣裡,頭頂上有一隻黃嘴犀鳥低空飛略過,停在一棵死亡的風車子木的枝條上。祖馬羅與馬魯干尼是「黑曼巴反盜獵小隊」(Black Mambas Anti-Poaching Unit)的成員。黑曼巴是一種當地土生土長、體長、速度快的劇毒蛇類,該組織努力保護大克魯格國家公園(Greater Kruger National Park)的巴魯勒自然保護區(Balule Nature Reserve)的動物。這座公園位於南非,面積與以色列相當。
祖馬羅與馬魯干尼兩人都在該小隊總部附近長大,可是在加入曼巴小隊後才認識。她們在檢查圍籬有沒有缺口,這是她們21天輪班工作的日常。大多數的時候,還包括收集石塊來補強被疣豬及花豹試圖挖洞穿越的地方,可是偶爾她們會遇到人類剪斷圍籬來獵捕動物的地方。人類狩獵可能是為了野味,但也可能── 更惡劣的──為了獵捕犀牛取牛角。

撰文:Nick Dall
攝影:Bobby Neptune

2013年,第一批曼巴隊員開始巡邏這個保護區,她們很快就發現到盜獵犀牛只是問題的一部分。該公園每年也因為陷阱而有數百隻各種動物喪命。48歲的克雷格‧史班瑟(Craig Spencer)一邊在草原烤肉,一邊聽著鬣狗嚎叫邊回憶說:「真的很丟臉。」他是南非一位特立獨行的保育人士,是私人的巴魯勒動物保護區的守衛隊隊長。「我早該知道在我眼皮底下發生的事。但還是曼巴讓我明白實際的情況。」

黑曼巴這個名字象徵她們有多珍視能夠
進入這個原先是女人止步之行業的機會。


非洲的白犀牛已經遭獵捕到近乎絕種。在非洲剩餘的1萬8,000隻白犀牛中,近90%在南非,也是這種動物的最後希望之地。克魯格的白犀牛又顯然最多,全世界剩餘的5,600隻黑犀牛也有300隻在此處。
犀牛角在某些國家是稀珍品,用於傳統藥材或被看成地位象徵。據野生動物正義委員會(Wildlife Justice Commission)表示,犀牛角在非洲平均可賣到每磅4,000美元,在亞洲每磅更是高達8,000美元。南非的人均所得約每年5,000美元,在新冠疫情前的失業率約29%。因此,說來悲哀,犀牛是很誘人的目標。2017年,盜獵者在大克魯格國家公園殺害500多隻犀牛,包括巴魯勒的17隻。
祖馬羅說:「盜獵者讓我很生氣,因為他們殺害了所有南非人應該好好保護留給未來世代的動物。」雖然祖馬羅完全明白人們盜獵是為了養家活口而鋌而走險,她對這個目標的決心也不會動搖。她指出失去所謂「五大」(Big Five)的任何一隻對觀光業及保育都是一大損失。「五大」是一個古老的狩獵用語,指的是非洲5種最常被搜捕的動物:獅子、花豹、大象、水牛、犀牛。犀牛跟大象一樣,是關鍵的大型草食性動物,可帶給其他物種好處。任何生態系的大型動物通常都像是── 用個老掉牙的說法── 與礦坑的金絲雀一樣,有預警作用。湯姆‧托德曼(Tom Tochterman)說:「如果我們不能防止關鍵物種滅絕,其他物種也就岌岌可危。」
自2009年在南非第一次攝影獵遊「頓悟」
起,現年60歲的托德曼便積極支持這個自然保護區。身為退休的不動產開發商,也是美國華盛頓州契蘭(Chelan)扶輪社社員的托德曼,之後便創立一個名為「憐惜犀牛」(Rhino Mercy)的非營利組織,努力對抗盜獵犀牛,並開發一項奢華攝影獵遊行程,協助籌措保育工作的資金。他也因研究認知失調對消費自然資源的影響及生態系惡化而取得博士學位。
此外,托德曼也是扶輪瀕危物種行動團體的創始會員,該組織的目標是藉由改善各種瀕危動物的棲息地及生活,進而改善人類的生活。他樂見最近國際扶輪增加環境保護這項焦點領域。他說:「我們堅信健康的自然環境有助於健康的社區。」他也補充說:「曼巴證明了反之亦然。」
2010年,托德曼在野營時,與之前擔任過狩獵管理員,現在成為他好友兼夥伴的史班瑟坐在營火前,喝著萊姆酒兌可樂,聊到深夜,談話間他們得到了後來發展為曼巴小隊的靈感。托德曼說:「在非洲各地,對盜獵的預設反應方式一向是引進更多帶著槍的人。這在各地都行不通。」他們突然想到,徹底改變的方式就是塑造下一代的觀念,接觸兒童的最佳方式就是透過他們的母親。
托德曼和史班瑟最後得知有一個政府計畫會聘用女性擔任傳統農業的環境監督者;他們認為可以擴大工作內容來涵蓋「狩獵管理員」,可是南非國家公園的高階主管質疑沒有武器的女性要如何在獅子、花豹、犀牛、大象、及水牛自由行走的區域執行工作。

當這兩個男人終於有機會把他們的理論付諸實行時,這項政府計畫官僚提供的候選人名單上之所有人在得知工作內容後──就一一退出了。因此史班瑟和托德曼取得當地酋長的同意進入靠近公園的社區,尋找適合的人。托德曼說,黑曼巴這個名字是由第一批人挑選的,象徵「她們有多珍視能夠進入這個原先是女人止步之行業的機會。她們想要表明她們不是在做做樣子而已。」
消息很快傳開,不出幾個月曼巴小隊就幾乎每天都會收到當地女性毛遂自薦。打從一開始,曼巴小隊的日常運作就是由史班瑟的非營利組織「跨界非洲」(Transfrontier Africa)來管理。在興建曼巴的營運基地及女性輪班時休息的獨立營地及籌募資金方面,托德曼都扮演關鍵角色。他也曾在憲兵待過6年,因此他能夠提供套手銬等技巧的訓練。托德曼的「憐惜犀牛」非營利組織擔任曼巴小隊的國際募資單位,為她們取得財務安全。政府最近停止資助這些女性基本工資(大約每個月450美元),這只佔該計畫總支出一小部分而已。托德曼說雇用一支曼巴小隊總計每年費用超過5萬美元。
2014年加入曼巴第二隊的卡蒂柯‧辛姆巴(Nkateko Mzimba)記得她家鄉有許多男性嘲笑她的工作,低估她們在被視為純男性世界的存活率。在她加入曼巴的前幾個月,他們的預測算是相去不遠,她與2名同事不斷遭受某個獅群攻擊,一輛經過的車輛把她們從樹上救下來。她記得說:「我想要辭職,可是在諮商後,我決定留下來,我要證明懷疑者都錯了。」現在是隊長,即將成為專業現場導遊的辛姆巴回顧當時,瞭解到如果她更仔細解讀獅子的行為,就可以避免那種狀況。
辛姆巴現在確保每次巡邏都有一位資深曼巴隊員,也有武裝因應人員隨時待命。(曼巴的每個動作都可從中央營運室來追蹤。)在第一年,曼巴一天找到70個陷阱算是稀鬆平常。她們也在保留區裡面發現好幾處「野味廚房」──大規模屠宰及烘乾肉類的場所。

2015年一個月圓的晚上,一支曼巴巡邏小組聽到槍聲採取行動,嚇走一群剛剛獵殺一隻犀牛的盜獵者。在短暫開車追捕後,曼巴隊員回到現場,發現有兩隻犀牛死亡,一隻受傷。儘管急診獸醫竭盡全力,第三隻犀牛最後也回天乏術。這個可怕事件唯一的小小安慰是盜獵者沒有拿走獵物。
祖馬羅說,知道曼巴在減少盜獵上發揮功效感覺「真的很棒」,尤其這是一個她一直認為「理應由男性」來擔任的工作。直到今天,南非保育界的許多人仍然覺得女性在反盜獵的世界沒有立足之地,在「五大」區域進行非武裝巡邏是愚蠢行為。祖馬羅笑笑說:「我認為男人不會想要在沒武裝的狀態下到『五大』區域工作。男人會想出很多需要槍枝的理由。可是對我們來說,重點在於解讀動物的行為。我們明白關鍵並不在於槍枝。」
透過她們的社區連結,曼巴也協助改變自南非保育運動開始以來一直造成困擾的警察及強盜的關係。雖然自然保育經常被描述為對抗邪惡盜獵者及掠奪者的保護環境正義使者,卻忽略了更複雜的社會、政治,及經濟現實。1898年就在克魯格國家公園的土地劃分受保護後不久,約有3,000個屬於松加(Tsonga)民族的人被迫從該土地遷離。圍籬架起後,之前只是在地圖上呈現的國界也開始執行,「闖入」這片他們過去居住並獵捕食物的土地還要被罰款或拘禁。在種族隔離期間,圍籬變得更難以突破,判刑也更趨嚴峻。
瞭解管理員及盜獵者可能來自同一個社區── 或家庭── 這段歷史十分重要。這也是一輩子住在這座全世界最具代表性之國家公園邊緣的人為何對它卻幾乎一無所知。

直到今天,南非保育界的許多人仍然覺得
女性在反盜獵的世界沒有立足之地。

祖馬羅以前去過克魯格幾次,可是對野外並沒有特別有親切感。在高分通過團體面試及體能測驗後,她與其他8名成員──包括馬魯干尼──開始接受基礎訓練。她說,訓練很辛苦,包括「只帶著一瓶水整天在太陽底下奔跑」等操練。現在她回顧那段時光卻心存感激:「訓練讓我可以放手去做,我可以成就更多,可以做更多。」
在「五大」區域徒步巡邏數千公里後,祖馬羅愛上原野,對此目標依然投入。她並非特例── 她小隊的所有女性隊員都仍然待在曼巴。她們很自豪傳遞她們所學。祖馬羅說:「我們不僅要教導我們自己的子女;我們還要告訴其他女孩她們什麼都做得到。我們告訴每位女性妳們可以做到更多,妳們可以成就更多。」雖然她們不曾穿著制服回家(盜獵者可能會從曬衣繩上偷走制服,用它來滲透進入公園),祖馬羅並不會掩飾她的工作。她解釋說:「這會激勵他人可以抬頭挺胸走路。我一向都知道我可以做得更多。可是曼巴讓我真的發揮內在的潛能。」
曼巴的薪水在當地算相當不錯,因此祖馬羅除了靠這份薪水養活母親與妹妹之外,也支付自己的大學學費。她最近完成教師學位線上課程的第一年。辛姆巴用她的收入來資助及經營一個幫助飢餓鄰居的供餐所──這對減少盜獵也有所幫助。
在曼巴典型的一天包括在日出起床進行圍籬巡邏或掃除陷阱(兩者都是徒步進行)並從遮蔽處或車輛中進行夜間觀察。槍聲、手電筒,及菸味都是盜獵活動的明顯跡象,可是祖馬羅說近日來曼巴比較可能被一隻花豹或一群大象所打斷。她說:「它們在晚上很安靜。有時候它們會擋住去路,可是我們絕對不會催趕它們。」
曼巴每週的工作包括搜查保護區員工及承包商居住的營區、執行道路封鎖、向觀光客及當地社區說明野生動物保育的重要。祖馬羅說:「如果巡邏時都沒事發生,那就是大大成功。如果我沒找到任何陷阱,那更是加分,因為這表示從我前一次檢查到現在都沒人來架設新的陷阱,沒有人切斷圍籬。那令人大大鬆一口氣。」
2015年,精力充沛、笑容具有感染力的魯文‧馬法拉(Lewyn Maefala)加入曼巴計畫,使其獲得一大助力。馬法拉因為就讀許瓦尼科技大學(Tshwan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課程到史班瑟的非營利組織實習一年,此後就再沒有離開。她注意到雖然曼巴巡視圍籬並保護動物不受盜獵者傷害,她們在盜獵者出身的社區所做的預防工作卻不夠。不到幾個月,馬法拉就取得許可到當地4所小學教導環境教育課程。

馬法拉把她的課程命名為「原野嬰兒」(Bush Babies),重點是把學生可能在原野中遇到的動物當作教導生態系保育的方法。她說:「我們討論動物,看它們如何融入當地文化。」她以迦納的夏伊族人為例,他們喜歡「對著大象跳舞」,因為大象是他們的圖騰動物。「原野嬰兒」還學習動物需要乾淨飲水及健康樹木才能存活的原因。他們被教導改變從他們長輩學到的觀念,就是蛇及蠍子應該都要消滅。馬法拉說:「就在幾天前,我們一些原野嬰兒找到一隻鼓腹巨蝰。我們一起把它放回野外,遠離社區。這在幾年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如果犀牛絕種了,盜獵者就會轉向大象、
穿山甲、獅子骨頭的貿易。保育的重點在
解救所有動物。

到了2017年,馬法拉把這項計畫擴大到10所學校,2個年級,超過1,000名學生。她也利用同樣獲得政府資助的環境監督計畫,聘僱數名年輕男女來教導原野嬰兒。從來閒不下來的馬法拉把這個計畫整合入學校課程(舉例來說,上數學課的學生可以記錄他們在一次獵遊(註:指乘車觀察野生動物)所看到動物的種類、年齡,及性別,並用這份資料來建立一個迷你普查),她也開辦一項種植蔬菜計畫,讓兒童負責觀察整個過程,從翻土到烹煮。她也發起一項「原野奶奶」(Bush Grannies)計畫,運用當地祖母無窮的智慧,與當地一個附屬於南非童子軍的組織合作,確保她的計畫也可以接觸到青少年。去年,超過1,500名青少年參加「原野嬰兒環境教育中心」(Bush Babies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entre)的童子軍會議。史班瑟感激地說:「魯文把原野嬰兒帶領到全新的境界。」
等到祖馬羅於2019年加入曼巴,該計畫已經是全速前進(36位曼巴,包括原野嬰兒小隊),社區對女性管理員的態度也已經軟化許多。她說:「當我回到村莊,其他女性會問我曼巴有沒有缺人。改變心態的感覺很棒,向人們展現女性在對抗盜獵方面也可以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在新冠疫情相關的各種旅遊限制要運送犀牛角跨越國境就更困難、東南亞對犀牛角的需求顯著降低,以及剩餘可獵殺的犀牛數下滑的事實的助力下,證據顯示盜獵犀牛的速度減緩下來。在2021年上半年,盜獵者殺害249頭犀牛── 與2013到2017年相比大幅減少,當時每年有超過1,000頭被捕殺。在曼巴的責任區裡,從2020年初到現在,盜獵者只獵殺了1頭犀牛。
曼巴現在計畫在不久的將來推動一項正式的高中及/或職業訓練計畫,並推廣到南非各地及其他地方,推廣到保護土地及讓更多女性參與的需求都很強烈的地方。讓她們退卻的唯一原因是缺乏資金。托德曼說:「儘管全球疫情為生態旅遊及保育計畫整體帶來衝擊,我們還是會繼續強化我們的計畫。」
馬法拉的「原野嬰兒」激勵第一屆畢業生的2個人去攻讀自然保育相關學位。她會十分樂見該省的每個學校都推行她的計畫,目前也在規劃一輛100個座位的巴士(「想像帶著100個孩子來看克魯格國家公園!」)與附設圖書室以及網路連線的「超級大」的原野嬰兒資源中心。她說:「找到人來推動這個計畫不成問題。我明天就可以找到100個人,可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在10所學校推行這個計畫。」
祖馬羅說,這只是必須克服的障礙之一。她說:「我們必須讓曼巴走到公園各個角落。如果犀牛絕種了,盜獵者就會轉向大象、穿山甲、獅子骨頭的貿易。我們需要大象來踩踏樹木,好讓黑斑羚可以吃。獅子需要黑斑羚才能存活。保育的重點在解救所有動物。這就是我們的工作如此重要的原因。」

Nick Dall是南非開普敦的一名自由作家。他的新聞報導探索文化與環境的關連性。他出版過兩本有關南非歷史:《罪犯照片》(Rogues' Gallery)及《敗壞的選舉》(Spoilt Ballots)。





世界各地的扶輪計畫










加拿大

在扶輪支持的一項倡議中,數以千計的帳篷已分發給英國的無家可歸者,以幫助他們抵抗惡劣天氣。這些輕巧的單近年來,加拿大亞伯達省大草原城(Grande Prairie)各扶輪社與扶青社社員們合作,每半年舉行一次的收集活動,為有需要的人取得基本服裝。10月下旬,大草原城扶輪社與大草原城的其他扶輪社──天鵝城(Swan City)、昇陽(Sunrise)和午後五時(After Five)── 以及大草原城扶青社一起招募了一支當地的青少年曲棍球隊來舉辦球賽捐衣活動。「大草原風暴隊與布萊克法德鬥牛犬隊的比賽開始幾分鐘後,球迷們將一包包新襪子和內衣丟進溜冰場,慶祝風暴隊進第一顆球。幾天後,為無家可歸者服務的當地組織分發了這些物品。「光從這次活動中,我們就收集了超過160
Gallons的襪子和內衣,」本月總共收集了12,000件,大草原城扶輪社社員凱利‧桑德柏(Carrie Sandboe)說。「這些是最迫切需要的主要服裝,但也是中心最少收到的捐贈物品。」

607,951人
在加拿大註冊的
冰上曲棍球運動員





墨西哥

在7月份的洪水引發土石流淹沒了艾爾科利(El Colli)的山腰社區之後,扎波潘(Zapopan)扶輪社緊急提供衣服和其他物品給100多個因災難而流離失所的家庭。「我們提供了食品儲藏室物品、大約50袋衣服,還有肥皂、抗菌藥膏和其他物品給這些家庭,」該社社長拉蒙‧迪亞斯‧門多薩(Ramon Diaz Mendoza)說。這個行動是由7名扶輪社員在洪水發生後一週內動員起來的,並得到了當地社區人們的協助。他們把物品送到了位於瓜達拉哈拉(Guadalajara)郊區,靠近該社所在地的艾爾科利。這個回應是這個擁有17名社員的扶輪社在2021年採取的13項行動之一。該社的主要目標是幫助維薩里卡(Wixarika)原住民,其雄心勃勃的日程包括定期向維薩里卡村民捐贈食物、向兩所為農場工人子女服務的學校提供十幾台電腦,並繼續執行他們為無家可歸者提供食物的計畫。

700萬人
截至2020年底,
全球因自然災害
而在國內流離失所的人數

葡萄牙
為了利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封鎖,國際埃斯托伊宮(Estoi Palace International)扶輪社的6名社員收集了布料、線和針來鉤編或編織120隻泰迪熊。12月,該社將手工藝品分發給一個兒童之家和一個身障中心。「新冠肺炎疫情激勵我們尋找不同的方法來籌集急需的資金」該社長雪麗‧鄧恩(Shirley Dunne)指出,「所以我們的社員們想出了用鉤針編織『快樂熊』的點子。」籌集了約1,900美元,以協助實現兩名當地受益人的願望清單。
16世紀
開發出現代鉤針編織技術


突尼西亞
11月下旬,塔尼特迦太基(Tanit Carthage)扶青社再度舉辦了類似2019年聚焦在年輕癌症患者的熱門時裝秀。它擴大了演出規模,來熱烈歡迎患有截肢、皮膚狀況和燒傷疤痕等疾病的年輕婦女和女孩。十幾名參與者穿著訂製服裝,在〈Rac Mahlek〉或〈You Are So Beautiful〉歌聲中,趾高氣揚地出場走時裝舞台秀,在場觀眾約有150人,地點是在西迪布賽義德(Sidi Bou Said)的金星宮(Ennejma Ezzahra Palace)。「這個專案的目的是讓這些女性覺得儘管她們存在差異,但她們仍然很漂亮,並且她們能夠做任何她們想做的事情,」擁有24名社員的扶青社的社長阿齊茲‧朱尼 (Aziz Jouini) 說。朱尼說,從選擇參與者到裝飾大廳,再到聘請髮型師、化妝師、音樂家和攝影師,活動的籌備人員沒有忽略任何細節。該專案的資金來自一次晚會上募得的款項。「其中一位患有癌症參與者的父母毫不猶豫地感謝我們讓她女兒走上紅地毯的夢想成真,」朱尼說。



1900年
史上第一次伸展台風格的時裝走秀










47%

柬埔寨
年齡24歲及以下的人

柬埔寨
泛亞夥伴關係推動了金邊地鐵扶輪社的工作,為柬埔寨年輕人增加了教育機會。在日本大阪中央社和台灣台北圓山社捐贈的4,000美元資助之下,金邊地鐵扶輪社與非政府組織日本國際志願者中心的當地工作人員合作,改善暹粒(Siem Reap)省大山小學的教室空間。「這個擁有16名教師的學校有405名學生,教室數量不足」,沒有跟上其不斷增長的入學率,扶輪社員Michie Nishiguchi說。這次改造將一個大房間改造成2間教室並升級電線、牆壁和地板,在此之前,該校用一間小屋進行教學,「大雨期間造成災難,」Nishiguchi說。


2022-23年度扶輪獎
2022-23年度扶輪獎
目標及說明


扶輪獎表彰扶輪社在一整年的努力。採取行動來達成得獎目標可協助扶輪社讓社員參與,保持在社區的重要性,並可讓運作更有效率。一個受人歡迎、高參與度的扶輪社也可反映出扶輪的價值觀。當扶輪社努力達成這些目標,它們對扶輪在未來長久的整體健全及文化也有助益。
要獲得「扶輪獎」(Rotary Citation)的資格,扶輪社必須在今年開始時即是資格完備的有活力扶輪社,或在收到繳款單(Invoice)後立即付清繳款單所有餘額。要驗證貴社是否資格完備,請在Club Administration(社行政管理)> Club Finances(社財務)之下查看貴社的daily club balance report(每日社餘額報告)。您的outstanding balance(未結清餘額)應為$0.00。繳款單應於1月中旬和7月中旬郵寄的期限前寄出。
每個扶輪社的領導人可進入扶輪社中央系統(Rotary Club Central),並從25個目標中選擇至少13項他們希望申請扶輪獎的成果。這種靈活性使扶輪社可以選擇最息息相關且最可達成的目標。此外,有許多目標可以自行透過在扶輪社中央系統標記為achieved(已達成)完成通報。
要達成扶輪獎:
‧前往扶輪社中央系統
‧查看25個可用目標
‧選擇至少13個目標(或可用目標的50%)
‧達成這些目標
‧在6月30日到扶輪社中央系統填報貴社的成果
一旦到達扶輪社中央系統,請瀏覽Goal Center (目標中心),請點選year (年度),然後點選All tab (所有表單)來查看各項目標。
目標
目標詳細說明
扶輪社社員人數
Club membership
在扶輪年度年底前,貴社想要社員總人數達到多少?
服務的參與
Service participation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有多少社員會參加貴社的服務活動?
新社員推薦
New member sponsorship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有多少社員會各推薦一名新社員?
扶輪行動團體的參與
Rotary Action Group participation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有多少社員會成為至少一個扶輪行動團體(RAG)的成員?
領導發展的參與
Leadership development participation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有多少社員會參加領導發展計畫或活動?
地區年會出席情形
District conference attendance
有多少社員會參加你們的地區年會?
扶輪聯誼會的參與
Rotary Fellowship participation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有多少社員會成為一個扶輪聯誼會的成員?
地區訓練的參與
District training participation
貴社有多少委員會主委將會參加地區訓練講習會?
年度基金捐獻
Annual Fund contribution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及貴社社員會捐多少錢給扶輪基金會的年度基金?
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捐獻
PolioPlus Fund contribution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及貴社社員會捐多少錢給扶輪基金會的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基金?
巨額捐獻
Major gift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與貴社有關的個人一次整筆捐給扶輪基金會10,000美元或更多錢,這樣的捐獻會有多少筆?
遺贈會會員
Bequest Society members
會有多少人或多少對夫婦會通知扶輪基金會他們計畫透過他們的財產留給扶輪基金會10,000美元或更多錢?
捐獻(永久)基金捐助者
Benefactors
會有多少人或多少對夫婦會通知扶輪基金會他們的財產計畫將把捐贈(永久)基金(Endowment Fund)列為受益人或一次整筆捐給扶輪基金會1,000美元或更多錢?
服務計畫
Service project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將會完成多少個服務計畫?
扶青社
Rotaract club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將會輔導贊助多少個新的或現有的扶青社?
扶少團
Interact club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將會輔導贊助多少個新的或現有的扶少團?
來訪青少年交換學生
Inbound Youth Exchange student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將會線上輔導贊助多少個來訪青少年交換學生?
外派青少年交換學生
Outbound Youth Exchange student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將會線上輔導贊助多少個外派青少年交換學生?
扶輪青少年領袖獎的參與
RYLA participation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將會親自或線上輔導贊助多少人參加扶輪青少年領袖獎活動?
策略計畫
Strategic plan
貴社是否有一個最新的策略計畫?
線上形象
Online presence
貴社的線上形象是否確實反映貴社目前的活動?
社交活動
Social activitie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將會在例會之外舉辦多少個社交活動?
更新網站及社群媒體
Update website and social media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的網站及社群媒體帳戶每個月將會更新多少次?
關於扶輪社服務計畫的媒體報導
Media stories about club project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將會有多少媒體採訪報導貴社的服務計畫故事?
使用公式扶輪宣傳材料
Use of official Rotary promotional materials
在本扶輪年度期間,貴社是否曾使用國際扶輪的廣告及公益材料,例如品牌中心(Brand Center)裡的廣播影片、平面廣告及其他公式材料,在你們的社區推廣扶輪?

以上中文翻譯由台灣扶輪月刊/台灣扶輪出版暨網路資訊協會譯自國際扶輪2022-23 CITATION GOALS AND INSTRUCTIONS


國際扶輪社長謝卡爾‧梅塔講詞

謹向大家問候,各位扶輪推動者(movers)與有影響力的撼動者(shakers)。我是謝卡爾Shekhar。各位都是推動者。
去年在我們的國際講習會上,我稱呼那時的新任總監當選人為促使改變者。我想讓各位知道,我也是這樣看待各位。無論各位所領導的年度是何時開始或結束,各位已經是本組織中的重要領導人,能夠帶來巨大的改變。我認為各位對於我在擔任扶輪社社長年度內剩餘時間裡,和各位對社長當選人珍妮佛‧瓊斯(Jennifer Jones)的任內以及對所有往後的社長的任內一樣重要。
我很高興社長當選人珍妮佛呼籲各位要懷抱遠大夢想,並且想方設法讓扶輪可以觸及對全世界的想像。我完全同意,我從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的話中得到了很大的啟示,他說:「你看到一些事情會說『為什麼呢?』但是我夢想的卻是沒有過的事情,我會說『為什麼不可以呢?』」
我在扶輪的夢想是更壯大,做更多。我們正在做更多的其中一種最重要的方式是聚焦於賦予女孩能力。這場大流行病使世界各地的每個人都過得很艱苦,尤其是對年輕女孩來說。聯合國機構發布的研究顯示,女孩們因疫情遭受的苦難最多。她們在學校裡受苦,更常被迫離開學校,並且遭受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可怕的下場,例如人口販賣等。
我很高興社長當選人珍妮佛決定將此一焦點再延續一年,並繼續鼓勵各社在自己的社區開展服務專案計畫,支援在全世界協助提供改善女孩教育的機會、醫療保健及經濟之種種努力。所有這些專案計畫都非常符合我們現有的焦點領域,並且藉由在此一非常關鍵時刻對女孩產生影響,我們將向世界傳達對於我們的未來,扶輪關心、而且扶輪有能力產生重大影響之訊息。
我們今年在所有焦點領域都大放異彩,在世界各地舉行的社長會議不僅展示了扶輪社正在做的偉大工作,而且展示了這些焦點領域的工作如何協同實現重要目標。例如,我們在菲律賓舉辦了一場精彩的社長會議── 這是近年來亞太區域參與人數最多的扶輪活動之一 ── 展示了我們環保的新焦點領域如何幫助建設與保護當地經濟,其中有許多是依靠漁業及沿海養殖業等行業為生。
這些社長會議將於6月在休士頓達到高潮,屆時將舉行一場關於和平的國際年會特別會前會議。我們在扶輪所做的一切都有助於在世界上建立正向的和平。如果我們想為我們的子孫後代創造一個衝突更少、災難性戰爭風險更低的未來,我們必須盡我們所能來減輕貧困並建立希望。在我最近與世界不同地方的國家元首會晤期間,我有幸透過在這些國家辦理的扶輪服務傳達正向和平的訊息。我們將建造醫院、加強醫療保健、透過教育賦予能力,並提供希望。扶輪服務創造希望、改變人生。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最終都會創造另一個促使和平在我們的世界展露的機會。
當扶輪社員們為口渴的人提供飲水、為飢餓的人提供食物、為文盲提供知識時,我們就是將正向和平帶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我喜歡約翰‧藍儂(John Lennon)在他的歌曲「想像」中所寫的:
想像世上沒有國界
這一點都不困難
沒有什麼值得人去殺戮或死亡
也沒有宗教的區別
想像世界上所有的人
過著和平的生活…
在扶輪,服務與和平是一種生活方式。
社長提名人葛登‧麥金納利(Gordon McInally)堅信利用我們的焦點領域來建立正向的和平並激發希望──我很高興我們也將繼續沿著這條道路激勵扶輪世界。
所以這些是扶輪在未來幾年可以繼續做更多事情的一些方式。但要產生最大的影響,扶輪還必須更壯大。
在我的旅行中,我們的「使扶輪成長茁壯」(Grow Rotary)的各種努力在世界各地創造的熱情讓我深受鼓舞。各位為幫助扶輪壯大所做的工作將激發新一代扶輪服務。增加我們的社員人數使各行各業的人們有機會分享他們在轉型服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當每個社的社員都這樣做時,他們將成為促使改變者,因為他們將永遠改變每個他們所引進扶輪成為社員的人生。
面對扶輪領導人所遭遇的挑戰,從來沒有比現在更激勵人心的時刻了。我們從「根除小兒麻痺」的努力中取得了巨大進展。各位可以透過激勵自己的社繼續為我們此一努力做出捐獻,從而使我們越過終點線。這些投資對現在與以往一樣重要。正如我們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所看到的那樣,我們繼續在全球建設保健基礎設施,這有助於提高疫苗接種率並擴大醫療保健服務,從而有助於結束此一大流行病並預防未來的大流行病。
世界前所未有地需要扶輪社。需要我們大膽、鼓舞人心、慷慨地利用我們的時間和資源。需要我們變得更壯大,需要我們更廣為人知。當我們實現重大目標時,我們需要想出能促成公眾一起奮鬥精神的新目標。我們需要全世界都知道,我們是帶來希望與實現夢想的人。
我的朋友們,感謝各位接受這一挑戰,並為實現偉大的成就盡一己之力。我們將繼續「以服務改善人生」(Serve to Change Lives)。當我們「想像扶輪」(Imagine Rotary)時,我們將為世界帶來希望。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2022年國際講習會中國際扶輪社長梅塔演講詞PRESIDENT'S REMARKS



扶輪基金會的力量── 扶輪基金 保管委員會主委當選人萊斯禮講詞

大家好!
真高興我有機會與各位即將上任的扶輪領導人談話。
各位總監當選人,你們肩負著使命,邁向一條通往能有真正成就的大道。各位已經做出了承諾。
試想一下,再過16個月的時間,各位就會加入那群被大家認為熟知有關扶輪一切的扶輪社員。屆時各位就成為前總監了。
但在那之前各位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確信各位都知道,時間很快就會飛逝而去。
各位身為自己地區的總監,必須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要積極支援我們的扶輪基金會。這是各位的職責,但還有很多其他你們為何應該提供這種支援的充分理由。
大多數以扶輪名義辦理的重大專案計畫都由扶輪基金會提供支援。當然,根除小兒麻痺是我們的核心焦點,但請想想看,在各位的地區內其他一切由地區獎助金及全球獎助金資助的出色工作,以及我們透過我們的扶輪和平中心、我們的大規模計畫以及我們與夥伴們合作,使得世界變得更美好的方式。扶輪基金會的協助使這一切發生。
我們之中大多數在扶輪待過一段時間的人,都有一個最喜歡的扶輪基金會支持之服務專案計畫。毫不意外的,我有很多這樣的專案計畫,但請讓我快速地談一談其中一項。
在斯里蘭卡,每年約有2,000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的兒童出生,需要進行手術才能存活到成年。有治療的辦法,但是並不一定能夠得到,或者以有效的方式進行。想像一下,如果各位是一個面臨這種醫療困境的兒童的父母。各位會有什麼感覺?
所以當地的扶輪社員合力辦理了一個計畫來解決這個緊迫的問題。來自世界各地的17 個扶輪地區捐獻了地區指定用途基金(DDF)、獲得我們扶輪基金會的配合款,提供了總預算365,000美元的全球獎助金,他們創立了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人類心臟瓣膜組織庫。
斯里蘭卡政府提供了建築,並承諾提供適當的人員配備和物資,從而確保專案計畫的永續性。
2017年,我參加了可倫坡這個美妙的救生設施的開幕儀式,結果令人振奮。斯里蘭卡的扶輪社員報告說,這個新設施降低了兒童死亡率及重複手術的需求。
我相信各位知道我們的第一筆大規模計畫獎助金,頒予了「無瘧疾尚比亞」這個夥伴,這是一個由扶輪社員領導的計畫,旨在提高衛生系統的能力,以保護尚比亞130萬人免受瘧疾侵害。
該計畫已經完成了培訓衛生工作人員並將他們納入尚比亞衛生系統的目標,以便為受瘧疾嚴重影響的社區提供有效的診斷及治療。
這些都是扶輪透過扶輪基金會作出一番改變的絕妙例子。我深信你們所有的人都知道扶輪基金會成功的故事,所以我鼓勵你們在擔任總監時推廣及分享這些故事。
那麼,這些美妙的扶輪基金會計畫如何幫助各位的扶輪地區?
成功和重大的專案計畫有助於提高扶輪的公共形象,進而使我們能夠吸引符合我們「超我服務」座右銘的社員,幫助我們的募款活動,並激勵現有的扶輪社員。因此,支援扶輪基金會也能嘉惠各位的地區;每個人都贏。
出於這些原因,至關重要的是我們的專案計畫要具有真實及可衡量的影響,各位需要鼓勵自己地區的各社意識到這一點。
我為我們的扶輪基金會以及它在世界上非扶輪社員所受到的尊重感到非常自豪。這方面的一個例子是獨立評鑑機構「慈善領航者」(Charity Navigator),它十多年來把我們評為最高的排名。這種高度重視的原因有很多。
我們的支出程度遠低於大多數類似組織,因此我們的獎助金支出能有更多的成就。
我們的全球獎助金必須進行社區需求評估及保證永續性,以確保這些專案計畫能真正產生長期的影響。我們對獎助金的高度管理意味著人們可以確信他們的捐獻能獲得良好利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扶輪基金會是世界上最佳的慈善機構之一。
當然,為了讓扶輪基金會協助辦理美妙的專案計畫,我們需要各位在確保扶輪社與每位社員支援基金會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每年,我們都會為扶輪基金會籌款的各個要素設定一個目標。讓我告訴各位保管委員會設定的2022-23年目標。我是一名會計師,所以我喜歡數字。
我忠實擁護我們的永久基金(Endowment Fund),因為它將為我們的扶輪基金會自給自足提供長期的確定性。
我們的目標是到2025年達到20.25億美元,而我們每年都需要捐獻的資金流入才能實現這一目標。這個捐獻是由現金及我們所期望的捐獻(即遺贈)組成的。
明年,我們的目標是新的一次完全捐出的現金捐獻能達到4,000萬美元。
對於年度捐獻(annual giving)── 請記住,這是規劃三年後回歸用於獎助金的金額── 我們的目標是 1.35億美元,比今年度的目標略有增加。
希望支持特定專案計畫的扶輪社員、扶青社社員及我們的友人可以透過全球獎助金現金捐獻及冠名指定捐獻來支援。我們在這個領域的目標是3,100萬美元,其中1,400萬美元的目標來自捐獻人建議基金(donor advised fund)。
我們對「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計畫」 (PolioPlus)的捐獻來自現金及DDF。在2022-23年度,我們的目標是為根除小兒麻痺提供至少3,500萬美元的現金捐獻,來作為我們5,000萬美元捐獻的一部分,以確保我們能從我們的朋友「比爾與梅琳達‧蓋茲基金會」那裡獲得全額1億美元的配合捐獻。
為了使我們對「根除小兒麻痺等疾病計畫」的總捐獻達到5,000萬美元,我們需要從包含DDF等在內的基金轉移1,500萬美元捐給根除小兒麻痺症,再加上我們3,500萬美元的現金捐獻。那1,500萬美元不是現金,所以讓我們把它放在此處圖表的下面,把我們收到的3,500萬美元現金捐獻及1億美元的蓋茲基金會獎助金放在現金流入部分。
這會給我們帶來3.55億美元的現金流入。
正如我稍早之前所說,期望的捐獻是我們募款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來自那些想要支援扶輪基金會,並且在他們去世時有更大能力這樣做的人。對於2022-23年度,我們新的承諾捐獻目標是6,000萬美元。
這使我們在2022-23年的募款目標總金額為4.3億美元。一個令人興奮的數字!
COVID-19對全世界所有社會造成的破壞,使預算編制變得困難,但我相信,在各位的領導下,全世界的扶輪社員將實現這些目標,並確保我們扶輪基金會的偉大工作得以繼續蓬勃發展。
我從一個故事開始,所以讓我也以一個故事結束。
在2019-20年度南半球的夏季,因為長期乾旱、全球變暖及惡劣天氣條件的共同作用下,澳大利亞大部分地區都受到野火(我們稱之為叢林大火)的威脅,其影響是災難性的。火災的影像出現在世界各地的電視銀幕上,對援助的需求是顯而易見並且龐大。
在加拿大,扶輪社員對野火並不陌生,想要提供幫助,所以他們進行聯繫。當然,眾所周知,提供重大幫助的最佳方式是透過扶輪基金會,而台灣、印度及其他幾個國家的扶輪社與地區也紛紛加入。
結果,三筆總金額超過280,000美元的全球獎助金用於提高受火災及乾旱影響的農民的經濟復原能力。
我們正在等待瞭解這三個專案計畫的最終結果,但我想與各位分享我們從這些獎助金所幫助的農民那裡收到的眾多信件的其中一封:
我們得到幫助的農業社區成員非常感激扶輪基金會的全球獎助金為我們偏遠的農業區提供了資金。他們對來自加拿大和其他國家的扶輪社會站出來幫助我們相對較小的農業區,感到不可思議。他們非常感激和榮幸被認為值得這樣的幫助。
女士們,先生們,這就是我們扶輪基金會每天都會產生的影響,並且值得所有扶輪社員支持的原因。
最後,我喜歡國際扶輪社長當選人珍妮佛‧瓊斯(Jennifer Jones)為我們提供的2022-23年度主題。我們可以用各種方式「想像扶輪」(Imagine Rotary),我想像並夢想著扶輪社員與扶輪基金會在未來取得的成就,這要歸功於在各位領導的年度中我們將會得到的大力支援。
我祝各位一切順利,並且知道我們可以在2022-23年度仰賴各位對我們扶輪基金會的鼓勵。
祝各位好運。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2022年國際講習會中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主委當選人萊斯禮演講詞THE POWER OF THE ROTARY FOUNDATION



當我們談論影響時我們的意思是什麼── 國際扶輪秘書長姜修果講詞

大家,早安。
各位,幾年之前我與當時21歲的女兒瑪麗亞(Maria)在車裡。
她剛從大學畢業,免不了,我們開啟了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談論──特別是那些能產生正向影響的職業。碰巧車裡放了一本《國際扶輪英文月刊》雜誌,瑪麗亞便逐頁翻閱起來。
讀到其中一篇文章,她停了下來,問道:「爸爸,扶輪社在做些什麼事呀?」
「什麼意思,我們在做些什麼事?」我回答。
「為什麼扶輪社只捐贈教科書給學校?」
好吧,我深吸一口氣,鼓起勇氣嘗試列出我們的扶輪社為此類專案計畫辯護時經常提出的論點。
「各位知道,在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有超過50%的兒童到了10歲還無法閱讀及理解基本的文書。如果沒有這些捐贈,他們可能無法獲得這個絕佳的學習機會。」
我的女兒可是一個聰明、講道理的人,非常關心全球發展。她還不得不坐好幾個小時聽我高談國際發展問題。
所以她的回答迅速而直切要點:「好吧,您似乎忘了經濟學家已經測試過向學校捐贈教科書的價值。沒有教師的訓練,提供教科書對兒童們的學習成績沒啥影響。」
嗯,這當然讓我得了個教訓。
但大家知道,她是對的,她表現出的懷疑是真實的。這代表了一種快速增長的觀點,而且越來越對我們所做的事情抱持懷疑的態度──如果不是批評的話。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能否吸引下一代社區領袖加入我們、與我們合作並支持我們的工作?因為,正如我與瑪麗亞的談話所強調的那樣,衡量我們的結果的必要性至關重要。
要在動盪的世界中產生真正的影響這個挑戰,不僅僅是扶輪行動計畫(Rotary's Action Plan)的一部分而已。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決定性問題之一。
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可以支持在我們社區做出持久、正向改變的優良扶輪專案計畫。但我越來越相信我們必須做得更好。問題是,怎麼做?
好吧,這個過程從提出一些嚴厲的問題開始。在秘書處,我們是否把經費提供給了我們不應該資助的專案計畫?我們是否收集了足夠的數據來評估影響?
這些問題可以在我們的行動計畫的實施中得到解決。這個計畫代表了扶輪的未來。它是我們的戰略路線圖,旨在將更多的人凝聚在一起,做更多的事情,並做出持久的改變。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願景,我們正在發起10個倡議來實現這一願景,其中包括一項衡量我們影響力的倡議。但是若要實現我們的行動計畫這一部分,扶輪社還需要提出一些嚴厲的問題。
扶輪社是否真正看到了當地的需求?
扶輪社是否讓合適的人員及組織參與其中、是否衡量結果,以及是否在實施的辦法不起作用時重新評估?
我們有結果的時候,扶輪社是否廣與他社分享這些辦法?
即使各位不能誠實地回答所有這些問題,光是問這些問題的行為本身,就顯示各位想到了我們的未來。好消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明白什麼樣的專案計畫會帶來持久的改變,而哪些不會。
我們知道,影響不僅僅關於向學校提供教科書、課桌或筆記本電腦而已。相反,它是有關於提供正確的教師訓練、材料以及電力及網際網路的取得。
我們知道,影響不是僅僅關於種植樹木而不考慮生物的多樣性,或者只是向資源匱乏的醫院捐贈不適合的醫療設備而已。
那麼,當我們今天談論扶輪的影響時,我們的意思是什麼?
好吧,讓我分享一個來自加勒比海區域的例子,說明衡量我們的工作如何幫助擴大我們的影響。
瑪歌‧威廉斯(Mako Williams)是一名教育訓練師,在安第瓜從事一項全球獎助金工作。她知道當地條件的重要性。她還知道島上的學校是露天的,最適合熱帶氣候。
而當她走進那些學校的教室時,她就知道潮濕的海洋空氣意味著電腦的壽命只有四年。是正常壽命的一半。因此,這項扶輪基金會的獎助金提供了一名電腦維修技術人員,隨時待命為獎助金所支持的學校提供服務。
這項獎助金提供電腦,而且在教育部的協調下,提供高速的網際網路。這項獎助金還將培訓200名或更多教師,重點置於不同的學習方式及技術,觸及至少3,000名學生。
不幸的是,許多扶輪的專案計畫就止步於此。但我想各位都會同意,只有當這些改進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時,才會產生真正的影響。這就是影響的真正意義所在。
當然,衡量影響需要時間,但贊助這項獎助金的社員正在非常謹慎地評估學習成果。
現實是社會影響力是一個複雜的領域。它並不總是一門精確的科學。評估兒童們學到了什麼,以及他們應該學習什麼,遠非易事。以我們辦理的專案計畫的範疇而言,一些解決方案比其他解決方案更容易量化。
例如,計算打了多少疫苗很容易。估計女孩教育的全部價值──若不接受教育女孩可能會成為貧困或童婚的受害者──則不容易。
儘管如此復雜,今天我們有科學知識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有效的。再加上扶輪社員對當地的了解與人脈網絡。再加上我們說服政府及夥伴與我們合作的能力,各位仍有做出持久改變的公式。
最終,衡量我們工作的影響力至關重要,不僅對我們的信譽與品牌,而且對我們最重要的資產:我們的社員,都極為重要。因為衡量自己的工作並產生真正影響的扶輪社在留住或吸引社員方面沒有問題。
事實上,增加我們的影響與促使我們的參與者的投入是我們行動計畫的兩個密切相關的優先事項。在秘書處,我們正在開發多種系統及工具來幫助我們的社衡量我們所尋求的影響力。
透過衡量各位所做的事情,以及我們集體所做的事情,我們可以吸引其他人──義工、捐獻人、合作夥伴── 他們希望成為我們在世界上創造的改變的一部分。
有了這個,讓我從我們開始的地方,也就是我與女兒的談話,做個結束。
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說服像她這樣對我們衡量影響力的能力持懷疑態度的人。我們希望達到人們對我們從社區服務到全球獎助金所產生的影響,毫無疑問的地步。
關鍵是我們吸引未來世代的能力。我們的吸引力與我們以真實數據談論正向改變的能力有直接、直接的關聯。因為在發展經濟中,可衡量的影響現在是主導貨幣。
例如,對於全球最大的非營利評估機構 「慈善導航者」(Charity Navigator)而言,影響就是新的黃金標準。他們不僅問「組織是否運行良好?」而且還問「他們是否把事情
做好?」
因此,我想留給各位四項關鍵行動,以確保我們的工作對我們要去服務的社區產生影響。
一、各位想解決什麼問題?有很多方法可以解決問題,因此請與您的社區一起考慮這些選項。
二、測試各位的假設。批判性地思考各位認為優良的專案計畫是否真的會支持正向的
改變。
三、談論未來狀態。如果兩年後回到專案計畫現場,會發生什麼?該專案計畫是否還有可永續發展所需的資源?
四、衡量各位的結果。重新評估各位所做的事是否有助於各位的最終目標。如果沒有,請轉個方向。請彼此分享正面以及令人謙卑的教訓,以便我們都能加強我們的服務。
因此,我請各位思量一下,我們的聲譽最終是建立在我們所做的長期善行之上的,而且如果我們能夠做出適應及改變,那我們的聲譽將會大放異彩。
這種聲譽將在那些知道我們拯救了生命、我們重建了生命、我們賦予人們力量使之茁壯興盛的人們的心目中滋養。就像根除小兒麻痺一樣,我們的專案計畫將在我們離開地球很久之後留下遺產。
因此,下次我女兒在乘車時問扶輪在做些什麼時,請讓我們確保她與我的談話內容截然不同。
謝謝,並享受國際講習會的其餘部分。

本文由台灣扶輪月刊譯自2022年國際講習會中國際扶輪秘書長姜修果演講詞What We Mean When We Talk about Impact



那是什麼感覺…
平凡的扶輪社員們也可能會有非凡的經驗。

由他們親口說出,告訴我們

那是什麼感覺…

繪圖:Richard Mia

搭便車環遊世界
魯多維克‧胡柏勒
(Ludovic Hubler)
法國博略蔚藍海岸
(Beaulieu Côte d'Azur)扶輪社

我父親認為我是媽寶。為了幫助我變得更獨立,他鼓勵我去搭便車,我在16歲開始這麼做。如果可能的話,我避免站在路邊伸出大拇指。我的理由是最好由我選擇駕駛而不是讓駕駛選擇我。加油站是我偏愛的挑駕駛地點。
環遊世界是我8歲左右開始的夢想,當時我有好多時間都在看地圖。從商學院畢業後開始找第一份工作之前,我想實現那個夢想的時機已經成熟── 我想要以搭便車的方式來完成。
這趟壯舉花了我1,827天,從2003年1月1日到2008年1月1日。我跋涉了10萬5,000公里,遊歷59個國家,搭過1,300位駕駛的便車及10次便船,等待時間達1萬小時,被斷然拒絕過2萬次── 還被比過幾次中指。我的便車之旅有時候風波不斷:喝醉的駕駛、自以為是賽車手的駕駛、後座藏有毒品的駕駛。在哥斯大黎加,有次因為傾盆大雨而匆忙攔下一輛車,那名駕駛拿槍對準我── 最後他讓我搭了便車。
我本來並沒有打算一去就是5年。可是隨著旅程進展,我瞭解到如果你活到100歲,5年只是人生的5%而已。這趟旅行的總費用是2萬5,000歐元,大約相當於2萬9,000美元── 考慮所有因素後,這不算太多。我幾乎都能找到免費的住宿或是睡在我的帳篷裡,許多國家的食物都很便宜。我出發時帶著自己1萬2,000歐元的錢;剩下的1萬3,000歐元是靠演講── 總計350場,包括在扶輪社── 寫文章,及打零工賺來的,後者包括當服務生及管家。
海洋是我最大的挑戰。要找到便船要花好幾個星期。我最棒的體驗是搭乘一艘40英尺長的帆船橫越太平洋,我會儘可能幫助船長:洗碗、削馬鈴薯皮、或升起船帆。我們發生兩次令人緊張的意外,一次在加拉帕哥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撞到岩石,再航行4,800英里後,抵達庫克群島(Cook Islands),船因為駛入珊瑚礁群而損壞。我們必須等到隔天才能被救援,我也受困在愛圖塔基島(Aitutaki)幾個星期。總計,橫渡太平洋花了我4個月。

另一次驚嚇是在印尼被科摩多巨蜥追著跑。當時我忙著拍張好照片,沒注意到那隻動物離我相當近──近到它決定追我。
生病是旅遊這麼多地方的另一項擔憂。一開始,我因為飲食不同而有消化問題。我有一次得痢疾持續了三個星期。可是漸漸地,我的消化系統適應了,等到我抵達印度時,我可以喝下用自來水調製的果汁。
我旅行所到某些區域是一般認為的不安全。2007年,我在阿富汗。我會避開塔利班控制的區域。為了避免在鄉間搭便車,我想找到一趟便車可以帶我從巴基斯坦的白夏瓦(Peshawar)到阿富汗的喀布爾(Kabul)。許多卡車司機都告訴我,有兩種東西他們不會載:毒品及西方人。最後我搭上一輛牙醫的車,他往返這兩個地方買賣牙齒植體。
我在美國有許多難忘的體驗。在佛羅里達州,有位加油站員工請我離開,告訴我搭便車是非法的。可是我設法搭到便車到下一個城鎮,在那裡不得不站在路邊攔車。不久後有3輛警車包圍我,警笛大作,警示燈也不斷閃爍。在我解釋我的行為後,警察冷靜下來,甚至和我合照。另外一次與警察化險為夷的接觸是在阿拉巴馬州,結果警察還載我一程。
比較正面的一次經驗發生在我去邁阿密的路上。在西礁島(Key West),一位駕駛特別繞路6小時送我到目的地。他是一名技工,他需要找人談他的個人問題。當我準備下車時,他告訴我他最近有自殺的念頭,聽到我的經歷給他繼續活下去的力量。
我寫我經歷的書《搭便車看世界》(The World by Hitchhiking)的副標題是「生命大學的5個年頭」(Five Years at the University of Life)。我把搭便車稱為就讀生命大學是因為在我的旅途中,我遇到各式各樣不同背景的人,從佛羅里達州當地的技工到印度的達賴喇嘛。沒錯,那個達賴喇嘛。我在達賴喇嘛居住的達蘭薩拉(Dharamshala)一所學校演講完後,校長說我應該去見他談談我的冒險。在漫長的折衝之後,我得以跟這個偉人相處幾分鐘。我很驚訝看到他是這樣務實且充滿好奇心。當他說跟我一起搭便車會很好玩時,我們開心大笑幾聲。對了,我搭便車穿越西藏,這在當地很罕見,甚至是違法的。
從我的旅行中得到的主要結論是大多數的人都很誠實且友善。雖然你應該處處留神避免意外,你還是必須信賴其他人。

口述由Alain Drouot整理


加入扶輪70年
吉姆‧習莫蒙(Jim Simmermon)
美國賓州奧克蒙–維諾納(Oakmont Verona)扶輪社

我在1950年24歲加入扶輪。當時,我是現在賓州布瑞爾–紐金斯頓(Burrell-New Kensington)扶輪社最年輕的社員。現年95歲的我是奧克蒙–維諾納扶輪社最年長的社員。在70年後,我的出席紀錄依然完美。在以前,出席是件大事。扶輪現在變得比較有彈性,可是我的出席率還是100%,因為我喜歡扶輪社例會。我喜歡見到我的朋友,瞭解計畫的進展。
在新冠疫情初期,我扶輪社的例會立刻改為線上。Zoom這個會議程式廣受年長者歡迎,所以我對這個平台感到很自在──幾個月後,我突然想到我可以開始參加本社以外的例會。我兒子比爾(Bill)住在科羅拉多州。他在里托頓(Littleton)的高地牧場(Highlands Ranch)扶輪社,所以我開始每週參加他扶輪社的例會。我也登入參加我之前扶輪社── 福克斯禮拜堂區(Fox Chapel Area)扶輪社──的一場例會去看看老朋友。和多年未交談的人講講話真的很有趣。這讓我十分開心。
你很難找到有人的扶輪經驗跟我一樣豐富。加入扶輪整整70年的人不會太多!這些年來,我見證扶輪成長且改變許多,可是我認為本組織最重要的轉捩點是1980年代女性開始加入。那是一個分水嶺──現在我們將有珍妮佛‧瓊斯(Jennifer Jones)成為第一位女性國際扶輪社長。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年輕加入扶輪時,我是上班族。透過本社認識成功人士幫助我建立自信,最後我自己創立好幾家企業。其中一間提供電話接聽服務,我在1958年創立,經營了35年。
我認為扶輪社現在對我更重要了,因為我的事情變少。我太太露易絲(Lois)已經往生,5個小孩都已長大成人。我的扶輪例會是我每個星期都會期待的事。
當我跟較年輕的人談起扶輪,我總是鼓勵他們加入。它豐富了我的人生,讓我有辦法幫助他人。是的,你必須讓扶輪生活與人生的其他事情保持平衡,可是沒有時間不夠這回事。你會為重要的事情撥出時間。
當我省思我在扶輪的70年歲月,我認為最棒的部分是我所認識的朋友──以及我們一起造就的不同。

口述由Vanessa Glavinskas整理



國際扶輪社長歡迎出席2021-22年度地區年會函

親愛的扶輪社員:
我很高興各位出席了你們的扶輪地區年會。在未來幾天裡,當您以實體或者線上的方式集會時,將有機會歡慶我們的成功,擴展人脈網絡,跨越國界與各種文化、並分享各位對未來幾年的想法。請享受此次年會並充分參與,因為屆時您可以真正帶來最大的改變。
身為扶輪社員,我們對服務的承諾是我們的動力,我們都希望投身超越自我的志業,成為其中的一分子。在這個年會裡,我們將把對社區服務的熱情提升至一個新的層次、從彼此的成就中尋找靈感、將我們的服務推向更高的層次。
今年,我們注意到我們「以服務改善人生」的所有方式。服務是為我們在地球上的時間所償付的租金,隨著我們「更壯大,做更多」,我們將會擴展扶輪的服務。我們透過「一個帶一個」而成長茁壯。只要每一位扶輪社員都能引進一人加入扶輪,那麼我們的成長將不可限量。我們將透過強調賦予女孩能力來做更多事情,這樣年輕女性在全球就可以獲得更多機會。我們也將推出「扶輪服務日」,以便所有社員在全球分享我們的善行,並尋找新的方式使服務超越他們如自家後院般所及的範圍。
我希望各位把在本次地區年會上獲得的知識帶回您們的社,以幫助他們在來年取得成功。在我們「以服務改善人生」的過程中,我們將一起達成偉大的成就。
敬祝  鈞安

2021-22年度國際扶輪社長

梅塔Shekhar Mehta




共通點──以興趣為主題的扶輪社激勵新社員投入
2020年1月,當時的國際扶輪社長柯納克Holger Knaack熱切呼籲扶輪「為較年輕者成立特別的扶輪社」,為組織注入新血。對於10年前加入台灣台北北區社的高玉山來說,這點觸動了他。他立刻發起一項行動,目前已經有豐碩的成果。
在3個月內,高玉山協助創立3個以興趣為主題的扶輪社,吸引近200名新扶輪社員加入。第4個社在12月成立,高玉山及他的小組目前也在協助一個現有的扶輪社轉換成興趣主題模式,來擴展其社員。
現年59歲的資訊科技專家高玉山指出:「這些新社真的很吸引人,尤其是對年輕人,這些人若非如此可能不會加入扶輪。他們很愛來,發現扶輪是個認識新朋友的好
方法。」
高玉山根據自己的經驗,提供以下訣竅給其他考慮發起興趣主題社的社員參考。

撰文:Steve Almond

跟著你的喜愛走
高玉山在構思新社時嚴守一項簡單的原則:相信你的興趣會吸引同好。因此,身為三項鐵人愛好者,喜歡美食並加入某個藝術團體的高玉山,協助成立了台北鐵人社、台北長跑社、台北品酒美食社,及台北藝文社。
他對這些嗜好的熱愛以及本來就因這些嗜好而存在的社群,讓這些新社一鳴驚人,並成為吸引較年輕社員的模式。今年,他的扶輪地區計畫成立一個自行車主題的新社,他也啟發台灣其他地區成立興趣主題的新社,包括一個登山社及另一個三項鐵人社。

高玉山也發現訴諸他人的熱情可以讓他們對扶輪社產生深刻、立即的投入。舉例來說,台北品酒美食社為扶輪基金會募集了5萬2,000美元,令人咋舌── 就在創社首年。

運用你的人脈

在考慮誰可以領導這些扶輪社時,高玉山沒有組成搜索委員會。他從他的交友圈去找,像是提倡鐵人比賽的林澤浩,以及當地葡萄酒愛好者兼酒商林庚鼐。這種親自找人的優點有兩重:他創立的前3個扶輪社的創社社長都不到50歲,他們也有自己的招人經驗以及廣大的人脈可運用。

運用研討會及社群媒體

高玉山從一開始就明白興趣主題扶輪社把有共同熱愛的人集結在一起,一定會蓬勃發展。他建議安排一系列精采的研討會或演講活動,透過社群媒體來宣傳,必可吸引一些對扶輪一無所知或所知不多的人。



程序了然於心
儘管充滿熱忱,高玉山創立新社的方法非常有系統。他建立一個名為「新社積木」的創社模組,由4個元素組成:主題人才(feature)、扶輪經驗傳承與支援(support)、推廣模式(promotion)、設立模式(administration)。
第一步是在根據社員的技能及嗜好(feature),在某個現有扶輪社組成一個同好會。然後,每個同好會指派一名有經驗的扶輪社員來擔任顧問(support)。每個團體透過社群媒體、聚會、演講來向潛在社員傳達其理念(promotion)。當某個同好會招募到足夠的會員,該名顧問便可協助他們提交一份創社申請書給國際扶輪(administration)。

把新社員視為種子
當高玉山的一個興趣主題扶輪社吸收一名新社員,他就把該社員看成一個潛在的宣傳及招募人員,可能也會驅使他人加入。這種心態讓倍數成長變得可能。
高玉山也歸功於扶輪努力促進多元、平等及包容,促使他更開放去思考如何增加對扶輪的熱忱。

放手去做夢
高玉山很尊重扶輪的傳統,可是他承認他的構想遭遇許多懷疑。高玉山說:「我們必須找到一個方法來突破現有120萬名社員的瓶頸。那需要決心及嘗試新的方法,即使面對人們的質疑也一樣。」




促使改變者(七)
作者 台北大安社前社長 鍾鶴松PP Harrison譯
派崔克‧寇曼(Patrick Coleman) –
Rotary Foundation Major Gifts Initiative Committee Member 扶輪基金巨額捐獻倡議委員會委員


珍惜每一滴水
在接下來的十五秒,請暫時將有關水資源置之度外!


「當某人注視著您,此時他或她經歷著一個極大的這類的影響,產生整體關係的基礎。這正好給他們多種的姿態,一個趾高氣昂的樣子,一臉信心的微笑,以及一個直接正面的凝視。」這是萊爾‧羅德斯(Leil Lowndes 1950-,國際知名的行為演說家/作家)在她的著作〈如何對任何人談話(How to talk to anyone)〉裡提到:為了獲得人際關係的豐碩成功之92項小策略。(請參閱www.goodreads.com/work/quotes/35147)關水資源,下水道設施以及公共衛生── 扶輪的WASH月(Water, Sanitation, Hygiene)。關於水資源,我時常開始上述的說法作為我的論述。總是在聽眾當中有人觸摸他們的杯子或他們的水瓶,由於有了這樣的建議之緣故。
這些事實與人物兩者都是正面肯定的,但「並非那麼正面肯定的」,當我們談到世界上的水資源時。我們似乎遇到水災時沒有乾淨的水,或是乾旱時只有少量的水或沒水。就以今年在非洲的南部而言,在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與東非島嶼及莫三比克(Mozambique),我們有過安娜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 Ana)以及巴斯蒂萊龍捲風(Cyclone Batsirai)造成遍地洪水。同時,非洲的東部其他地方卻遭受這幾年來最嚴重的乾旱,而在兩個月後帶來大量的季節性風雨。
扶輪社員在學校,保健中心及鄉間家庭甚於尋常地更加努力,提供乾淨的水,安全的下水道設施以及適當的公共衛生。因為我們大部分的人不在受災的地方,我們很少看見這些服務計畫的宣導。然而在社區之內的生活與居家水準改善,扶輪社員贏得的成功勝利卻傳遍非洲以及全世界。
當談到水資源服務計畫時,有一件事是很明顯的:那就是世上沒有一體適用的水資源服務計畫。甚至如水幫浦基本的設施,就有許多不同的模式:手動幫浦、踏板幫浦、階梯水壩、太陽能動力幫浦等,不勝枚舉。
很顯然地,接下來我們要談適當的下水道設施(如果您需要喝水,您不會喝它),因為沒有適當的廁所,這項工程就無法完成。依照地點與後勤作業的不同,也有許多樣式與模式的下水道設施。基本的通風坑道是簡單的一種,它乾淨又耐用。混合式的廁所就比較複雜,需要更乾淨而且比較可長久使用。名如其實,它也同時可混合地使用於小花園。使用水的廁所是非常乾淨,但是需要不斷的水資源,用以沖刷污濁物。在鄉村的家庭,粗略的便所也許更實用。它們是暫時性的,非常簡陋而且每幾個月自動混合使用。不求奢華,卻很實在。
然後,當然我們要談到我們大家每月已習慣地做了多次的事── 洗手!我真驚愕看到YouTube影片示範如何洗手。如果您有一個小時的時間,試著觀賞一下!
當說到水資源服務計畫時,還有一件事實。如果沒有全球扶輪社員協同的支持是不能做到!這表示我們需要您成為全世界那些生活在「舒適圈」之外的人們提供乾淨用水運動,促進下水道設施以及公共衛生這些服務計畫的其中一分子。
您會問「我如何能夠做這些?」(我多麼高興您問了這個問題!)
扶輪的焦點領域之一剛好是水與下水道設施。
這不是巧合,因為七大焦點領域,每一項都與水資源有關連。

  • 基本教育與識字── 由於不良的水資源與有限的下水道設施,許多的孩子與老師只能受限待在教室裡。
  • 母親與兒童健康──  每年近乎有600萬名5歲以下的兒童由於營養不良,缺乏健康照顧以及不足的下水道設施而死亡。


  • 締造和平與衝突避免及解決── 為了取得用水的權利與爭得水資源而不斷地發生戰爭。
  • 疾病預防與治療── 這種連帶關係是顯而易見。不良的用水是疾病的根源。
  • 社區經濟發展── 水資源的供應強化所有的社區。水資源不只是為了生活,而它是一種更好生活的表徵!
  • 改善環境── 它是扶輪最新的焦點領域,大家攜手全力以赴,保護水資源。
再次問您們,今年我們如何能夠「以服務改善人生」?我們可以付出!就個人而言,也許只是一滴水,但是匯聚起來,我們是一片
海洋!
The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Rotary Africa/www.rotaryafrica.com



達成無瘧疾尚比亞人人有責
艾瑞克‧李斯瓦尼索(Eric Liswaniso)
尚比亞恩朵拉(Ndola)扶輪社及
魯薩卡(Lusaka)扶青社社員

關於瘧疾最令人沮喪的一點是對家人造成莫大但可預防的痛苦。孩童或父母的死亡、失去工作或經濟穩定都可能造成毀滅性的傷害。
我幼年失去雙親,我與手足的生活變得十分困頓。所幸,在其他家人的援助之下,我得以完成學業,並支持我弟妹也順利畢業。可是我的經歷讓我認識到其他人的不幸,對這些人來說,失去父母造成一輩子的痛苦。我現在為人夫也為人父,有個2歲的女兒,因此對抗瘧疾── 5歲以下孩童及懷孕婦女尤其容易感染── 是與我切身相關的事。
4年前,我加入尚比亞魯薩卡扶青社來服務社區。當我搬到恩朵拉進行預防瘧疾的工作時,就加入恩朵拉扶輪社。身為「尚比亞瘧疾夥伴」(Malaria Partners Zambia)這個組織的年輕計畫經理,我的職業對根除我國的瘧疾有直接貢獻。這成為我的使命。我想要將醫療服務帶給我們的兒童,提高他們存活的機會,協助他們成長茁壯。在我的新角色裡,我推動「無瘧疾尚比亞夥伴計畫」(Partners for a Malaria-Free Zambia),協助動員尚比亞及國際扶輪的成員。這個計畫在2021年成為第一項由社員主導、獲得扶輪基金會200萬美元大規模計畫獎助金贊助的計畫。
在美國世界展望會及蓋茲基金會資金的挹注之下,我們總計有600萬美元來推動一項為期3年的計畫,招募、培訓,及支持2,500名社區衛生工作人員來對抗瘧疾。他們會針對多數生活在難以觸及區域的120餘萬名尚比亞人,檢驗、診斷,及治療瘧疾及肺炎、痢疾、與其他可預防的疾病。
達成我們第一個里程碑
尚比亞有超過80%的人口暴露在瘧疾的風險之中。這個疾病透過被感染的蚊子叮咬來傳播,乃是該國最致命的疾病之一。無瘧疾尚比亞夥伴計畫的目標是要讓中央(Central)省及穆欽加(Muchinga)省10個地區的瘧疾病例減少90%。在6個月裡,我們幾乎訓練完所有地區衛生中心的工作人員及超過1,300名新的社區衛生工作者。我們計畫今年完成所有社區工作人員的訓練,確保他們可以完全融入當地的衛生保健體系,以達最大的成效。
我們提供自行車、手機、筆記型電腦、制服、口罩、乾洗手等物資給社區衛生工作人員,讓他們展開工作。我們的義工不是讓病患跋涉數公里到最近的衛生中心,而是把瘧疾檢驗工具及藥物帶到鄉村社區。我們發現這麼做可以讓更多病例快速驗出並給予治療。
社區衛生工作人員本身就是所服務社區的居民,他們會收集資料協助我們瞭解何處需要更多瘧疾及醫療用品。地區中心負責在地方管理計畫,確保其永續性。我們為200多位信仰、傳統,及民間領袖辦理講習,讓他們參與這項工作。我們也透過廣播及電視節目發起公眾宣導運動。我們的角色是支持尚比亞全國消滅瘧疾中心的全國策略,並強化整體衛生體系的長期健全。為了確保這項計畫能產生正面效益並有效運作,我和計畫夥伴追蹤並測量我們工作的各個面向。我們必須瞭解扶輪成員及我們夥伴組織所投入的大量時間及資源能否真正發揮影響。
克服挑戰
我們的工作並非沒有遭遇挑戰。尚比亞的新冠疫情達到高峰時,我們計畫才推行3個月。我們面臨部分封城,大型聚會都暫停。這延遲我們的訓練時程及運送設備給社區衛生工作人員。我們必須調整我們的講習人數及預算,但扶輪成員及夥伴的努力及創新讓我們得以維持進度。
激勵新社成立
尚比亞中央省、銅帶(Copperbelt)省、魯瓦普拉(Luapula)省,及魯薩卡省的扶輪社員及扶青社社員已投入超過2,300小時在這項行動,彰顯出我們全體根除瘧疾的決心。社員辦理及協助社區衛生工作人員的訓練,讓參加者瞭解扶輪的工作。我們因服務熱情而團結,同時也建立新的友誼,擴展我們在社區的觸角。我們的努力也促成新社在中央省及穆欽加省成立。
就跟我一樣,人們想要參與保護朋友、家人、鄰居不會罹患瘧疾的解決方案。與尚比亞各地── 以及遠渡重洋而來── 的扶輪夥伴一起朝共同的目標努力也十分激勵人心。
有關扶輪大規模計畫及無瘧疾尚比亞夥伴計畫的詳情請至Rotary's Programs of Scale and Partners for a Malaria-Free Zambia。
關於作者:艾瑞克‧李斯瓦尼索在加入「尚比亞瘧疾夥伴」組織之前有10年的公共服務經驗。該組織是扶輪成員創立來根除瘧疾的國際瘧疾夥伴(Malaria Partners International)的分會。他正利用他對扶輪的熱情及他在社會經濟發展、計畫管理,及社區參與的經驗來進行宣導,激勵他人成為無瘧疾尚比亞的推手。

本文譯自Rotary Voices中Working toward a malaria-free Zambia is personal一文



二、地區活動報導
DISTRICT REPORTS

國際扶輪台灣總會第十六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
作者 總會秘書處

國際扶輪台灣總會第十六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於民國111年3月11日(星期五)下午3時30分至6時30分假台北天成飯店3樓翠庭召開,報到時間未到隨即陸續湧現各地區會員代表報到。大會貴賓國際扶輪前社長黃其光PRIP Gary、國際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林修銘TRF Trustee Frederick、國際扶輪前理事謝三連PRID Jackson、本會名譽理事長康義勝RC Kambo、張信PDG Letter等均蒞臨指導。
大會由理事長李翼文PDG Color主持,他在致詞時特別感謝各位會員代表於百忙當中撥空出席大會。並宣布本屆任期將於6月30日屆滿,本次大會將選出第16屆理事、監事,請各位會員代表踴躍投票。理事會所提幾項議案亦請詳細審查,並請提供寶貴意見,惠予通過。
隨後邀請國際扶輪前社長黃其光PRIP Gary、國際扶輪基金會保管委員林修銘TRF Trustee Frederick、國際扶輪前理事謝三連PRID Jackson、本會名譽理事長康義勝RC Kambo等人致詞。
國際扶輪前理事及台北國際扶輪年會地主籌備委員會(HOC)主委謝三連PRID Jackson於致詞中表示,2021年因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迫使2021國際扶輪年會改為視訊會議,籌委會已向RI爭取2026國際年會於台北舉行,獲得通過,在此感謝全台扶輪社友的鼎力支持及熱心捐款。相關財務已委由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查核認證,一切依稅務相關規定辦理。
接著由總會秘書長李博信DGND Marine報告110年度會務工作報告、111年度工作計畫;財務長林谷同PDG Audi報告110年度財務報告(收支餘絀表、資產負債表、會費繳納彙總表)、111年度財務預算表;監事會召集人張美貞PDG Jennifer報告110年度監事會監查報告。隨即進行提案討論事項,並做出決議如下;
1. 通過本會109年度(自109年7月1日至110年6月30日)(依會計原則編製之帳載金額、依稅法調整後金額)之收支餘絀表、資產負債表,提請審議案。

2. 通過本會111年7月1日至112年6月30日之工作計畫,提請審議案。
3. 通過本會110年度財務報表(自110年7月1日至110年12月31日)(收支餘絀表、資產負債表),提請審議案
4. 通過本會111年7月1日至112年6月30日之財務預算,提請審議案。
討論事項結束後,即公布第16屆理事、監事選舉結果如下:
第16屆理事選舉35名,當選名單:
張美貞、陳清鏗、洪振攀、劉昭惠、陳東初、
謝奇峯、蔡正得、黃林素梅、林鑾鳳、謝木土、
馬靜如、張光瑤、何黎星、李松江、吳中仁、莊進標、賴志明、許章賢、劉思楨、周佳弘、邱添木、陳向緯、許明煌、涂豐川、洪武男、朱秋龍、吳得坤、林黃彰、趙世光、鄧錤雙、林照雄、蔡政旺、簡承盈、林華明、林乃莉
第16屆監事選舉11名,當選名單:陳中統、吳蓓琳、呂錦美、陳福振、葉惟堯、李正雄、林宇星、朱先營、徐錕柏、蔡東賢、郭俊良

隨即召開第16屆第一次理事會、監事會會議,3470地區張美貞PDG Jennifer當選為第16屆理事長,副理事長由陳清鏗PDG Pipe (D3470)、洪振攀PDG J.P. (D3481)當選,監事召集人由陳中統PDG John (D3481)當選。第16屆理事長張美貞PDG Jennifer致詞表示感謝大家的支持,並請各位理事、監事於未來2年繼續協助推動會務,俾使總會運作順利。
大會圓滿完成之後,隨即開始聯誼餐敘,直到8時半結束。



3461地區2021-22年度青少年領袖獎訓練營RYLA
作者 大甲社 薛頠浚Webber
玩出團動 領導心體驗

扶輪青年領袖獎研習營(RYLA)是1971年國際扶輪雪梨年會中成為世界各地的扶輪社針對青少年舉辦的一項訓練活動。
藉由扶輪社的贊助以及各地區主辦的訓練課程,培養社區青少年的領導能力、優秀的公民素質以及個人能力。扶輪青少年領袖獎計畫通常採用研討會或是領袖訓練營的形式。
2021-22年度國際扶輪3461地區安排2天的激勵跟挑戰性的營隊,提供機會給年輕人學習團隊合作領導技巧及同儕間建立友情並共同探討問題交換意見,為優良的世界公民奠立良好的基礎,而且透過RYLA的活動,可以表彰扶輪的公眾形象,也建立扶輪跟青少年之間的認識與互動。
今年RYLA活動在苗栗西湖渡假村於2022年2月12-13日熱鬧展開,不同於往年RYLA於農曆年前便舉辦活動,為了避開年前的學測而選在各學校開學後的第一個週末,這麼做沒有歷史資料可循也算是一種嘗試,希望高三學生可以在正式開學後能夠有個放鬆且有意義的假期課程,讓更多學員可以參與,各種活動與課程莫不需要更多元的想法與互動,讓所有的參與者都能夠有更深的感受。
今年RYLA的活動以探索體驗教育為主軸,引進盛行美國的教育訓練新趨勢之一的體驗學習模式── 冒險體驗教育(Adventure Education),針對新世代設計的團隊共識領導力課程,不同於傳統團康活動,透過各種多元動態的體驗式活動課程,讓參加RYLA的學員體驗扶輪團隊精神的建立、藉由課程引導自我察覺與反思,同時在營隊活動中融入品格、倫理教育,從活動中培養積極正面的未來領導人特質。


引導RYLA學員夥伴透過有趣、冒險的自然探索去面對自己的狀態,並且在未來的團隊合作過程裡,經過引導員的引導發現自己與他人參與活動或是課程研討過程中真實的互動。透過自然體驗、探索體驗教育以及各種RYLA團隊課程運作,逐步建立屬於小隊的團隊組織文化,培養共同解決問題甚至共同面對挫折的能力,間接瞭解自己的人際特質、行為風格,參與活動與引導員的引導來學習尊重他人,接納彼此的價值與發表的觀點,為了共同的目標而貢獻經驗。
今年的RYLA除了導入探索體驗教育之外,更以世界咖啡館的手法讓學員以青少年為出發點來探討自身與扶輪七大焦點領域的關係,RYLA委員以及扶青社小隊輔從旁協助各焦點領域的討論過程,引導學員彙整各種概念與想法,用便條紙與圖形逐步篩選聚焦來自各方的想法,最後請各焦點領域代表小隊上台跟大家介紹他們對於此焦點領域的方向與策略;七大焦點領域是盞明燈指引全世界的扶輪社員關注所在社區以及合作國際夥伴甚至主辦社所在地區的需求,在扶輪基金會制定的規則與補助方向來設計服務計畫,然而世間局勢瞬息萬變,為了讓扶輪的服務更有前瞻性,這次RYLA活動藉著世界咖啡館的方式來觀察未來世代對於社區及扶輪七大焦點領域的觀點及連結,間接讓青少年服務平行相關委員會來制定策略加深與青少年的互動,進而引導他們認識扶輪並且參與扶輪。
過了2021年的第三級警戒之後,各社與各委員會的實體會議及討論才正式展開,經過一個月的籌劃與資料整理之後,第一次的委員會籌備會在10月初正式展開,委員會成員也在幾次的籌備會中針對活動架構與執行方式做充分的討論,整個活動籌備也跨越進入2022年度,隨著農曆節慶的接近台灣邊境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再密的門縫也難擋Omicron病毒的滲透,社區疫情在各地區不斷冒出也讓委員會壓力大增,各地區1月份舉辦的活動也陸續有停辦的消息,由於RYLA活動是在2月份,因此也還有一些時間可以觀察與應變,不過也讓農曆年假一直過得七上八下,許多社執秘與社友甚至學員家長透過各種管道來詢問是否活動依然照常舉辦,委員會的決定是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指示與政策來作為活動舉辦與否的圭臬。

所幸台灣疫情在年假期間控制得宜,即便民眾在9天的假期南來北往下也都盡力維持自身的防疫,RYLA委員會在年假前更發出行前通知,請各報名學員能夠盡量避免到疫情疑慮相對較大的縣市出遊,假若無法避免也請大家隨身帶酒精做清消,口罩更要隨時戴緊,並且在活動舉辦前幾天有喉嚨不舒服甚至開始出現咳嗽症狀,請自行到醫院篩檢或是告知主辦單位討論是否繼續參加。
青少年領袖獎RYLA活動能夠讓學員認識自己及結交好朋友,今年探索體驗教育讓學員快速融入團隊,瞭解小隊成員特質,強化團隊凝聚力及向心力,未來成為各界領袖及優良公民,在團體中領導者及被領導者一樣重要,學習如何在一場場課程及活動中展現自己又能兼顧他人需求,一個人可以走很快,但是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今年扶輪青年領袖獎(RYLA)活動讓學員發揮自己的領導技能,同時享受樂趣並建立人脈,活動結束之後把所學帶回去學校幫助同學及周遭人士,藉著參與活動可以對扶輪有更深一層的認識與體悟,從手心向上接受夥伴協助的角色,變成手心向下積極協助他人的未來領導人。



3462地區訓練會AG&DTTS
作者 2022-23年度地區服務計畫主委 台中惠民社 蘇亮妃Sophia

2022年2月19日前一夜的大雨讓氣溫驟降,早上,仍然霪雨霏霏時斷時續,無法判斷是否需要攜帶雨具,2022-23年度總監團隊成員陸續抵達,在上山的路途中飛碟電台的頻道正傳送主持人也是台中西北社Vedee熟悉的聲音。
大里國光社主辦AG&DTTS會議內外布置與報到事宜,社長廖繼峰Lawyer伉儷親率社友與寶眷動手招呼,2022-23年度總監楊世裕Stanley伉儷也提早進場為年度首場訓練會熱身,透過報到領牌讓不同分區的領導人彼此熟識。DGE Stanley鳴鐘開會,除將RI訊息轉達給與會社友,Stanley總監也介紹了2022-23年度RI社長Jennifer E. Jones將年度計畫願景,具體描述說明並進行規劃,在總監運籌帷幄下,地區服務計畫已銜命規劃出成型的執行個案。
一、社區服務:「千人造樹、扶輪造林」,地區的每位社友捐贈新台幣200元,配合全球獎助金(GG)申請與台中市政府、林務局於大肚山麓擇地栽種,由台中惠民社主辦,預計2022年10月執行完成。
二、社區服務:「根除C肝篩檢活動」,地區的每位社友捐贈新台幣200元,與台中、彰化、南投地方主管單位合作並配合全球獎助金(GG)申請,由彰化皇家社主辦,預計2022年11月執行完成。
三、社區服務:「及時救命AED山林建置計畫」,與台中、彰化、南投地方行政主管單位合作並配合全球獎助金(GG)申請,進行設備維護與器材的教育訓練。
四、公共意象:「扶輪日園遊會活動」,"The day for Rotary"回歸扶輪原點,在地區推動下做一天的扶輪宣導,由台中東海社領銜規劃主辦,地區所有的扶輪社一起參與。
五、職業服務加國際服務:推廣扶輪特有的職業訓練團隊,配合全球獎助金(GG)申請與馬來西亞地區進行醫療實習交流,由深具國際義診經驗的台中草悟道社規劃,並主辦甄選團隊與接待工作。

服務計畫的執行焦點在財務規劃與人力組織架構,並透過意見溝通讓參與的社友能在相同的理念與目標一致下,投入有限的資源得到最大的效益,扶輪社是公益團體而非慈善機構,除了過程持續檢討避免偏差外也希望能夠在社友的支持下,持續性的投入讓扶輪善的成果得以開花結果,上述的工作項目將由相關各委員會繼續發展後續計畫,並將於總監公訪時至各社宣導說明。



3462地區「扶輪服務日」活動紀實
作者 台中西屯社社長 朱從龍Amicus夫人 洪芯宜

2022年2月20日,國際扶輪3462地區「扶輪服務日」活動,頂著入冬以來最冷的寒流,依計畫在台中市后里區麗寶樂園渡假區的休息站廣場盛大舉行。
這波的寒流風強雨大,強冷的空氣配合上水氣,濕冷的感受特別明顯,寒風凜冽但現場卻冠蓋雲集,一群心懷公益的熱血扶輪人在總監謝漢金CO-OP的引領,無畏風雨的出席參加這場盛會,彰顯扶輪結合醫療、扶輪社友、寶眷、扶青社社友及社區,共同以服務改善人生、打造健康又環保的生活,傳揚扶輪服務的精神!
今年地區扶輪服務日主委是本社(台中西屯社)PP Sauce,他和本社扶輪服務日主委PP Idea都希望能讓更多的年輕人認識扶輪、參與扶輪,讓扶輪社延續現有優良傳統化也能年輕有活力,所以選定在年輕人最多的麗寶樂園舉辦。但因為麗寶場地的限制,無法讓攤商進駐,不能沿用往年舉辦公益園遊會的模式,正積極思考如何舉辦「扶輪服務日」時,剛好本社完成配合舉辦地區推廣的「偏鄉乳癌篩檢公益活動」,想到可以結合「扶輪服務日」活動多加推廣,邀約乳攝車進駐加強婦女保健意識;同時在新聞媒體中看到慈濟的「骨髓捐贈驗血活動」參加社區公益園遊會的報導,興起邀約公益/慈善團體共襄盛舉的想法。筆者的先生Amicus是台中西屯社社長,我們多年來積極參與慈濟各項活動,而筆者前兩年曾經在慈濟主持過兩天一夜的骨髓相見歡活動及相關課程,對「慈濟骨髓幹細胞捐贈」助人的做法非常認同,因此幫忙接洽承辦慈濟骨髓幹細胞驗血活動人員。恰巧本社Win秘書高銀龍和謝欣芳伉儷也是全球最大型的毒品防治運動「台灣無毒世界協會」台中后里分會的會長及副會長,也立即允諾於「扶輪服務日」以毒品的糖果包裝辨識方法等方式,在現場宣導反毒。另外,社友楊宗益Yanger伉儷也承諾在現場以精油香氛酒精噴霧瓶DIY教學,除了有效防疫,也增加大家參與公益活動的興趣。值得一提的是,前總監李順安Surgeon董事長所創辦的大甲李綜合醫院和台中捐血中心…等公益單位,也都一起共襄盛舉,成就了一場公益的盛會。
其次是「扶輪服務日」首創徵文比賽, Amicus本著教育向下扎根之理念、培養學生有助人服務的精神以及倡導反毒之宗旨,因此透過台中市政府教育局、彰化縣政府協助辦理徵文比賽,國小一至三年級組以「遠離毒害,幸福永在」、四至六年級組以「服務改善人生」為徵文主題,公開徵求地區內各公私立小學鼓勵同學參加。徵文活動特請漢口國中退休中文老師,也是本社社友Oil夫人廖淑蘭老師擔任專業評審,公正客觀的評選出得獎作品。

當Amicus與筆者在2月20日活動當天一早到麗寶樂園時,風雨交加的最冷寒流讓原本應該井然有序的帳篷、覆蓋桌巾的桌椅、懸掛指示牌和扶輪旗都已不在指定的位置,濕漉漉的桌子、寒颼颼帶雨的冷風…真是讓人欲哭 無淚;而原本用心規劃好的現場位置,也因為風雨,而必須臨時移到騎樓和遮雨棚內,以免報到的貴賓、社友、媒體、家長和同學們淋雨,這樣的變化球真的令人措手不及,但是「慈濟骨髓捐贈驗血活動」當天仍然出動了133位志工,並特別邀請金鐘獎得主、也是捐髓者的藝人張書豪到麗寶樂園現場見證宣導,張書豪更是在前一天晚上就抵達后里,全程參與「扶輪服務日」的骨捐驗血活動。大甲李綜合醫院則是最熱心積極的,感謝PDG Surgeon相挺並派出整組健檢、癌篩工作人員、X光車、乳攝車,出動了33位穿著背心的志工,是除了扶輪社、慈濟外,出動人數第三多的單位,一整排的電腦、印表機,和醫療設備在騎樓中整齊排列,相當壯觀。真心讚嘆並感恩每一個參與團體的包容及善巧,在風雨中找到不同的應變方法,一同圓滿了開場前的準備工作。
「扶輪服務日」活動由台中女中樂儀隊隆重開場,這是由一群優秀的少女所組成的隊伍,她們一個個聰慧、活潑、窈窕而健美,在寒流的風雨中,身著短裙、馬靴的樂儀隊同學們更是氣宇非凡、不讓鬚眉,精神抖擻的表演,贏得在場觀眾一致矚目並獲得滿滿的讚美與激賞的掌聲。女中樂儀隊同學們的精神真的讓我們讚嘆,看著風雨中的她們,真的覺得驕傲又心疼,因為在我們知道氣象預報時,特別致電詢問過學校,希望為同學們準備透明雨衣、暖暖包等禦寒物品,被告知儀隊的精神就是必須風雨無阻、不畏艱難、不畏險阻。活動接續由CO-OP總監邀請台中市令狐榮達副市長致詞、致贈新台幣100萬給社會局「臺中市協助弱勢婦女及家庭消弭月經貧窮計畫」,並邀請立法委員黃國書為得獎小學生頒發徵文比賽獎品。最後再由台中女中樂儀隊為「扶輪服務日」帶領誓師圓滿完成本次活動程序。
本次活動充滿感動,例如聽著「慈濟骨髓捐贈驗血」志工轉述草悟道扶青社秘書鐘文徽Elle參加骨髓捐贈建檔時說的話,Elle說她祖母就是因為白血病往生,她看到祖母的病、感受祖母受過的折磨、見證過親人的苦,她希望可以和需要骨髓移植的人配對成功並捐贈骨髓,因為她希望可以幫助別人,不要再有人遭受她和家人經歷過的悲苦;聽了之後令人感動不已,Elle所做、所說的就是扶輪服務精神!雖然在寒風刺骨舉辦的「扶輪服務日」有那麼一點點的美中不足,例如我們向捐血中心預估會有150袋的捐血,最後有很大的差距,但是看到年輕人,包括筆者女兒除了自己捐血又參加骨捐資料庫建檔,而且還拉著朋友一起來捐贈。扶青社代表Ellen除了擔任志工外,也挽起袖子捐血,值得讚賞。台中西屯扶青社社長Olivia事前事後也充分承擔「扶輪服務日」的工作。所有參與的扶青社社友都提早到達現場擺放桌椅、旗幟、協助報到並到outlet區分發口罩並邀請民眾參加本次活動。
本次活動特別感恩總監謝漢金CO-OP伉儷與大家同舟共濟,一直待到和大家一起用完便當才離開;感恩地區扶輪服務日高志銘Sauce伉儷,幫忙運送關東旗幟、旗座等重物,聽說Sauce閃到腰,回家後又因寒冷、頭痛,連看了2位醫生;感謝與教育局連繫徵文活動、發動整個公司員工幫忙分裝口罩的楊又銓Aidan社友;謝謝台中西屯社秘書Win伉儷最早到場幫忙並負責反毒宣導;感謝Amicus事務所的同仁和女兒Celina幫忙分裝扶輪服務日T-shirt及資料;除此之外,也要特別感謝慈濟后里聯絡處的志工幫忙準備午餐給「扶輪服務日」現場參與各單位的夥伴,「扶輪服務日」的公益團體全數都是無償、自費前往參與,時間又是從上午10時到下午4時,我們應該要提供午餐,但因為麗寶樂園規定用餐必須要主辦單位負責處理廚餘和餐盒等相關垃圾的要求(當時心裡OS還好有邀請慈濟骨捐驗血活動…不然這該如何處理呢?),因為同樣身為慈濟志工,明白慈濟在環保及用膳的高規格回收標準,所以向后里的慈濟志工尋求協助,感謝慈濟當天除了蔬食午餐,在寒風中準備了一大鍋用料豐盛、熱騰騰的湯,更在騎樓擺放薑母茶、熱茶、熱水等幾大桶的茶水供大家飲用,也幫忙將使用過的餐盒帶走清潔。
最後再次感謝每一個參與的公益團體,每一位志工都語氣柔和的勸慰筆者不用掛心是否達成預期的數字,捐血中心的陳小姐感恩我們送過去的精油酒精噴霧瓶,還表示繼續在未來的捐血中心贈送給捐血者,也算是我們「扶輪服務日」的功勞(聽到後…超級想多送一箱精油酒精噴霧瓶過去,愛心當然是多多益善啊!);慈濟的師兄師姊也說:「這40位風雨無阻參與骨髓資料庫建檔的有心人,有堅定的愛心與善念,未來一定會成功配對的。」在此也特別感謝所有當天參加活動的扶輪社友和寶眷,大家的熱情情參與和支持共同締造了「扶輪服務日」的歷史。



3482地區「公益心、環保情、扶輪攜手 向前行」
作者 3482地區扶輪公益網委員會主委 台北蓬萊社 陸彤PP Ann

「公益心」── 鼓勵社友以職業服務做社區服務,提供弱勢家庭,如商品優惠、專業諮詢服務、提供就業打工等…機會。
「環保情」── 鼓勵扶輪社友捐贈家庭、公司的二手物資或是庫存品。
「扶輪攜手向前行」── 台灣扶輪公益網屬於每位扶輪社友想做公益的平台,因為網路的普及化,希望集結全台灣各個扶輪社,透過扶輪公益網這個平台,把所有扶輪社友捐贈的物資,媒合給各地社福單位,達到跨社、跨分區、跨地區,讓我們一起發揮共同公益的情懷。
年度時序推移,在台灣疫情趨緩的腳步中。回想在年度開始前,受到很多扶輪公益網跨地區間的扶輪前輩提攜與鼓勵,感受到扶輪人的熱情與感動,筆者透過2021-22年度服務團隊的支持,於2021年10月開始籌辦這場於2022年1月9日舉辦之「公益心、環保情、扶輪攜手向前行」聯合公益園遊會活動暨記者會。「充滿熱情、勇於承擔、公益感動、同心共好」這四句話,最能貼切表達執行完這場活動的收穫!

首先,謝謝國際扶輪3461、3462、3481、3482、3490、3501、3502、3521、3522、3523地區總監及地區扶輪公益網團隊的親臨支持,感謝總監許鈴裕Frank、服務計畫委員會主委林光裕PP Stanley、跨地區服務協調委員會主委上官緒瓏PP Cut、社區服務委員會主委簡國徽PP Rucar及第1分區AG Vision有意願傳承並讓後輩「擔責」,共同攜手來完成此場盛舉;更感謝參與響應的各分區贊助社。另外,也感謝台北蓬萊社的社員們也不吝給予實質的後盾,且擔當當日活動組財務作業及相關後勤支援大隊,這些均來自於對彼此信任關係下產生的團隊合作力量,這僅單憑我個人是無法成就一場大型的跨地區活動,在此深深地表達誠摯地感謝,也著實讓個人從實踐扶輪到享受扶輪,更加令人能繼續帶著「共好」的善心持續向前。
的確!這場活動有許多創意,例如:為實質照顧到社福團體,主辦單位精心安排抽抽樂活動,凡參與設攤的社福團體都有機會獲獎,有特獎、頭獎、驚喜獎以及500斤、300斤、200斤好米大放送等好禮,最大獎發放了現金新台幣10萬元。看著當日下午廣場前抽獎活動的熱鬧氣氛,對應著每個社福團體人員臉上的笑容,相信出席者都感受到扶輪透過服務社區的形式,結合眾人的力量,在採取行動後,在自身、社區及世界各地創造永恆的改變。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一場活動的時間,但每次服務結束轉身後所留下的愛心光芒,說不定已照亮角落處另一個不具名的靈魂。

目前,台灣在COVID-19疫情持續影響之下,感謝那些願意鼓起勇氣與決心在這艱困時刻,主動求助或接納援手的受助者們,謝謝你們願意信任且開放的心態,讓具能力及豐盛之人,抑或是像你們一樣有受助經驗的團體,能夠有付出與表達回饋的機會,才能讓身為扶輪社團內的社員們有機會去服務社區中這個美好的「善循環」,一起成就這片台灣最美麗的風景。每個人都是一分力量,讓我們一起串聯,為善的循環努力。最後,在2021-22年度裡,我將持續交棒給我們資深且優秀的中(青)年世代,個人非常感激這幾年來所獲得到的支持與協力,不論是有形或無形的支持,有您的支持,公益的扶輪道路上將能走得更長、更遠。期待各位持續鼓勵與灌溉「跨地區台灣扶輪公益網RCN」(https://17rcn.org/),讓我們公益服務的初心不停止!愛永不止息!



3501地區扶輪傳愛、泰雅織聲慈善音樂會
作者 總監特別助理 新竹百合社 黃畹庭 PP Kitty

扶輪傳愛、泰雅織聲慈善音樂會2022年1月9日在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盛大演出,3501地區總監王元甫DG Medico與新竹縣楊文科縣長都親臨致詞,演藝廳入口有「反毒」美展呈現。
泰雅學堂教育協會是由一群校長老師們所組成的協會,他們看到在尖石鄉五峰鄉許多的原住民兒童,因為家長們工作多在外地的關係,絕大多數的兒童都是隔代教養,在假日期間,這些兒童往往成為被壞人及毒販利用的工具,以至於淪為問題青少年。

泰雅學堂的校長老師們知道泰雅族天生的好歌喉是上天賜與的天賦,所以成立學堂,大家犧牲假日、透過陪伴與音樂、人文、藝術教育來免費的教導這些兒童。經過了十年艱苦努力的經營,終於看到出色的成果,學堂成就不少孩子考上公立大學及新竹高中、新竹女中、國立高中等,在國內外演出也獲獎無數,成績斐然!但是因為教室是借來的、學堂一直沒有固定的場所讓他們安心練習教課,一直搬遷。


話說2年前,現在的泰雅部落希望之家是一個雜草叢生的幽暗廢墟、恐怖髒亂、不安蠢動,是當地部落犯罪的溫床所在地。2年後,透過全球獎助金GG1989832泰雅部落培訓計畫案與大家的愛心及社會大眾的幫助,泰雅希望之家的誕生讓部落與學堂重新燃起了希望。
因為泰雅學堂的校長師生們努力在國內外有好的成績,再經過地方人士跨單位的協調奔走,及泰雅學堂校長、師生與PP Kitty的努力下,終於讓這片廢墟無償的提供給泰雅學堂使用,讓泰雅學堂有了一個固定的家,但是從廢墟到一個真正可堪用的教室,有很多的路要走,在扶輪全球獎助金的培訓計畫加持與社會各界有心人士的捐贈下,經過2年的努力,才有此次音樂會及反毒美展的呈現,泰雅學堂所有的校長與師生用感恩的心透過台灣的好聲音展現成果給所有支持者!
1月9日泰雅織聲、扶輪傳愛、熱愛生命、拒絕毒品新春慈善音樂會,由新竹樂麗社與新竹縣泰雅學堂教育協會主辦,3501地區各扶輪社、地區薩克斯風團共同協辦,除有泰雅合唱團孩子們的演出外,還有泰雅男伶、新光幫、3501地區薩克斯風團主委CP Jeffrey帶領薩友以及多位聲樂家一起表演,用天籟美聲,陪伴支持學堂的扶輪人度過愉快的假日。
3501地區總監王元甫DG Medico衷心地期待,透過音樂藝術文化的涵養,可以協助將來的泰雅人建構獨特原創與識別的價值典範,為台灣寫下更美好的新頁。
新竹縣楊文科縣長表示,公益傳愛是不能間斷的工程,如泰雅學堂的師生們專注在陪伴與教育這些山上的孩童,但是相關的經費來源還是得靠大家來支持贊助,當這些孩童長大了,他們接受好的教育薰陶,可以分辨是非而不變壞、長大後帶著滿滿祝福與能量離開泰雅學堂,迎向新的人生並回饋學堂當小老師。
新竹樂麗社負責整個音樂會的推動,包括:籌款、媒體宣傳、觀眾募集、節目內容安排、現場布置、音響、燈光、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的協調與公文往返、場勘等工作的分工與協調。多次由AG OA帶領及輔導顧問 PP Rice、CP Jeffrey上電視節目宣導今年的主題「以服務改善人生」與扶輪傳愛系列活動,讓大眾更了解扶輪人行善天下的精神,讓每一位社友都充分學習與感受到做公益活動付出的快樂與團結的正能量。
新竹樂麗社與泰雅學堂都有一個共同的夢想,希望未來當大家提到台灣就自然聯想到泰雅人有一個國際級的合唱團、管弦樂團、藝術家等,就像我們聽到維也納就會聯想到維也納的合唱團一樣。
活動主委Kitty這幾年來,致力於為泰雅學堂的孩子打造一個可以一展長才的舞台,帶著孩子們到國外表演與世界接軌、期望孩子們在這充滿音樂美學的環境中,能持續累積成功的經驗和能量,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以讓泰雅天籟之聲永續傳承。
新竹樂麗社主辦音樂會也與泰雅學堂小紅點藝術教育機構合作,帶領孩子們進行反毒海報的創作,一開始孩子們都不懂毒品的可怕,但創作的過程中,慢慢了解毒品的危害,也懂得如何辨別、保護自己的安全。
總監王元甫Medico與夫人親臨音樂會並在演藝廳入口反毒美展現場給孩子們加油支持鼓勵,他也於電視訪談中表示希望小朋友以後遇到毒品,都可以勇敢向毒品說「不」。
CP Jeffrey表示,當學堂每年9月換新的一批兒童開始接受音樂與藝文培養時,都需要經費上的支持,故泰雅學堂尖石、五峰、竹東原住民孩子就是新竹樂麗社長期支持的社會服務。希望有更多的社團也能與新竹樂麗社共植福田一起參與,讓全球獎助金(GG)案發揮最大功效,讓泰雅學堂來自山林的孩子能夠繼續在世界的舞台發光發熱!

此次音樂會贊助所得全數捐給新竹縣泰雅學堂教育協會,做為支持泰雅學堂2022年音樂藝術天賦潛能培育教育與反毒宣導基金。




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第67期學員訓練會心得分享
作者 台中草悟道社社長 王憲榮Robert

在扶輪行善天下的道路上,有緣一起有效的學習

「聯誼、服務、多元、正直、領導」是人生一大樂事



 2022年2月19-20日為扶輪領導學院台灣分部第67期兩天一次性完成的學員訓練會,當全球疫情環伺下台灣也正受考驗,會場外白天氣溫6-10℃加上下著雨空氣潮濕,也是考驗學員前往上課的決心與毅力,兩整天安排19小時課程,第1小時之課程一開始,學員們興致高昂井然有序的報到,到了第5小時休息時間,幾乎每位學員皆是腰痠背痛的,但身心精神卻是飽滿的,學員於10分鐘休息時間舒緩一下心情,馬上又上課了;第一天第10小時結束時,看到學員個個身心疲憊,卻從眼神飽滿上了解課程內容的精實程度;第二天第1小時報到率,居然沒有因第一天的疲憊狀態而退卻,學員全數報到並且未遲到,繼續後續第二天9小時課程,在結束時顯然感受到學員精神抖擻帶點依依不捨的心境,本期完全符合結訓條件計有59位學員。


課程的內容計有(1)國際扶輪資訊報導、(2)扶輪領導學院背景與歷史、(3)吸引社員、(4)公共形象與公共關係、(5)我在扶輪的領導能力、(6)有效的領導策略、(7)打造更堅強的扶輪社、(8)我的扶輪世界、(9)讓社員們投入、(10)道德標準與職業服務、(11)基金會I-我們的基金會、(12)基金會III-國際服務、(13) 擬定服務專案、(14)基金會II-針對性的服務、(15)扶輪社的溝通、(16)團隊建立、(17)策略計畫、(18)扶輪的機會、(19)產生影響、(20)講評及頒發結業證書;每位前總監精實講師的授課,不時聽到學員發言聲音與講師問答互動,幾乎每堂下課休息時間,都還在討論上課內容應該如何回應事項?想想這樣的研習氛圍,是否很久沒有這種純學習環境的感覺了呢?也難怪課程結束時學員會依依不捨,畢竟「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重啟了再熟悉不過的求學求知的感受。
全球疫情COVID-19 Omicron變異株盛行風聲鶴唳,對於籌備協辦社團隊也是舉棋不定一籌莫展,尤其越接近舉辦時間壓力越大,每天隨著疫情指揮中心的報導忐忑不安,最後還是扶輪領導學院做抉擇有條件下「正常上課」,必須加強做好防疫措施並全程配戴口罩上課,局部室外拍照暫時脫下幾秒立即再戴上口罩;在〈You Raised Me Up〉的歌聲中,兩天辛苦卻充實的訓練終於落幕,所謂:「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與高人為伍,你能登上巔峰」,接下來,還需要觀察10天的中央及地方疫情指揮中心,是否有相關疫調報導?當有確診者則以實名制匡列相關學員自主居家防疫隔離,至截稿前皆無確診者出現,所以本期的訓練會在有效能的決議執行下舉辦,順利圓滿的完成。



三、扶輪作品
SPECIAL ARTICLES

畫說扶輪
作者 台中大屯社朱魯青
台中大屯社朱魯青PP Idea的手工鋼筆畫

扶輪相互瞭解與親善
扶輪社結合了各行業的菁英,為服務理想而努力,並擴展國際瞭解與親善。
Consideration and Thoughtfulness
Rotary unites people of different professions to strive for the same ideal of service.
It then enlarges the international understandings and friendship.



為什麼小孩得了遺傳疾病?
作者 3521地區總監 簡承盈DG Dennis
小明從出生一直都是家裡的寶貝和開心果,每天都是活潑快樂,活力十足。上了小學後,有一天爸爸突然發現小明爬樓梯有困難,走路的步伐也開始蹣跚,四肢無力。隨著時間過去,小明的症狀越來越明顯,人也越來越消瘦。爸媽帶著小明頻繁跑了許多次醫院,做了許多檢查,雖然知道是肌肉萎縮這一類的疾病,但醫生也無法給爸媽一個明確的答案,是哪一型,要怎麼治療。
一直到醫生建議幫小明做一次全面性的外顯子基因檢測CentoXome,才確定是肢帶型肌肉失養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LGMD2I)。這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爸媽都很訝異,因為雙方家族都沒有這個病,甚至家族中也沒有過類似的症狀,怎麼會是遺傳來的病呢?
原來這是屬於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人類的細胞中共有46條染色體(每一對有2條染色體,分別遺傳自爸爸和媽媽,總共有23對),第1-22對染色體為體染色體,第 23對稱為性染色體。「基因」是染色體上的某一DNA片段,成對的體染色體中,相同的位置帶有一樣的基因,稱為「對偶基因」。
所謂的隱性遺傳,也就是當一對染色體都具有相同的突變對偶基因時才會致病,只有其中一條染色體具有突變則稱為帶因者。
肢帶型肌肉失養症(Limb-Girdle Muscular Dystrophy, LGMD2I)正是一種體染色體隱性遺傳的疾病。爸爸跟媽媽都是第19號染色體其中一條有FKRP基因突變的帶因者,但是不會有症狀。而小明的兩份FKRP基因中一份有來自爸爸的突變,另一份有來自媽媽的突變,使得FKRP無法發揮正常功能,造成了肢帶型肌失養症。
單一基因隱性突變帶因的父母雙方常是沒有任何病徵的,常規檢驗方式幾乎無法檢出。如果大規模篩檢600多項遺傳疾病,有超過八成的受檢者是至少一項的帶因者,平均每人帶有2.8個基因變異。如果配偶雙方的基因變異發生在同一個疾病,就有可能生育出罹病孩童的風險。一旦孩子出生後有症狀,因為不知道父母雙方的遺傳基因背景,常常需要經過冗長複雜的檢查才能找到可能的病因。得力於近年來基因檢驗日新月異,像是上面提到幫小明確診的檢測方法CentoXome,只須受檢者一小管血液,就可找出是哪個基因出了問題,提供醫師做為診斷依據以及治療的參考。這樣的全面性基因篩檢是整合了多個層次的檢驗技術、大數據資料庫分析以及臨床專業判斷所達成的。包含了1.)次世代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技術,針對全外顯子(基因上有明確功能的部分)甚至全基因組定序,彙整出一組受檢寶寶的個人序列,2.)以這一組個人序列與序列資料庫進行比對,列出所有與資料庫有別的位點,位點數可能高達上千數萬甚至數十萬,3.)再利用內部的生物資訊流程由這數量龐大的資料中辨識出可能致病的特定變異位點及致病性及因果關係。
由以上的檢驗程序可知,比對的資料庫資料越多越完整,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檢驗結果。CentoXome正是使用了Centogene自家公司CentoMD這個全世界最完整的基因變異資料庫,登陸有超過3,100萬個獨特變異。在檢驗分析過程中,與症狀相關的變異一個不漏的全部標誌條列,才不會有漏網之魚。而找出如此龐大資料的同時,更需要有包含醫師、遺傳專家、生物資訊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有條理的分析判斷能力,才能將海量的資訊層層過濾,抽絲剝繭,更深入以變異–表徵來回交叉比對,去蕪存菁的找到致病
因子。
作者為保吉生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健康吉美健檢中心董事長



克里斯托驚奇── 不可能的包裹藝術
作者 桃園東南社前總監林千鈴PDG Soho 蘇荷兒童美術館館長 蘇荷美術國際教學體系創辦人

我認為創造會消失的東西

比創造會留下的東西
需要更大的勇氣
──克里斯托
Christo Vladimirov Javacheff, 1935-2021
消失的凱旋門
凱旋門是巴黎著名的地標,在拿破崙口中這座「偉大的雕塑」,是為紀念1905年打敗俄奧聯軍輝煌戰功所建造。兩百年來,凱旋門在香榭大道上向來的莊嚴崇偉姿態,卻在2021年9月全面被包覆,彷彿消失一般,以蒙面的形式出現在世人之前。(圖2)
「包裹凱旋門」這一個超大型的裝置藝術,耗資4億2千萬台幣,使用了25,000平方公尺的銀藍色聚丙烯織布,由建築最頂部50公尺高度垂下,用3,000公尺總長的紅色繩索紮緊,展期只有兩週。這是地景藝術家克里斯托‧弗拉基米羅夫‧賈瓦切夫,從1961年開始構思,經過冗長的設計、規劃、提案、溝通、協調過程,終在60年後實踐構想,卻在作品完成的前一年,以82歲高齡去世。
藝術,是自由的吶喊
生於保加利亞的克里斯托,父親是化學家,經營一家國有紡織廠,17歲進入索非亞美術學院就讀,母親正是該校的秘書。對於未來以藝術創作為業,並且以不同質材「織布」作為表現主要素材,足見家庭成長環境,對藝術家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克里斯托年輕時有一腔熱血,也曾想要宣揚共產反資本主義,讓藝術才華為民粹主義奉獻,可惜在他經歷了東歐國家不可逃避的納粹、蘇聯的極權壓制之後,血淋淋的現實讓21歲的克里斯托選擇棄離家國,到捷克劇院工作。當再一次見識到匈牙利革命無辜的知識份子被殘害,這又再度逃離到奧地利,他交出護照成為一個無國籍的政治難民,尋求政治庇護始獲得在維也納藝術學院短暫學習的機會。然後再次移居日內瓦,後來轉往巴黎。1964年後雖然英文不通,卻帶著滿腔活躍的創作熱情,成為美國的永久居民。
1958年在巴黎,發生一段改變他人生的際遇。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克里斯托受邀為一位住城堡裡的貴婦畫像,因此結識了她的女兒,這位主修拉丁語與哲學的珍妮‧克勞德(Jeanne-Claude Denat de Guillebon),原籍摩洛哥,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兩人持續交往到結婚,日後並以「Christo and Jeanne-C」為名共同創作,直到1994珍妮去世為止,雙人合作了51年。
珍妮‧克勞德在語言和生活方面提供很多的協助,更在藝術創作上給予重要突破性的建言。藝術家初期只是包裹一些日常器物,如罐頭、器皿、腳踏車、汽車等(圖3),但接受妻子的建議,擴大創作的眼光與雄心,逐漸發展出一種「短暫紀念碑」式的包裹藝術。
他們包裹的對象,從生活物品到公共建築、從室內到室外,從陸地到水上(圖4),從都市到海岸、橋梁、山林(圖5)、島嶼、峽谷,從國內到國外(圖6)(圖7)。後來作品越做越碩大,甚至必須動用國家軍隊來協助裝置或拆卸,但也因此開創了令世人驚嘆的藝術表現新型式。
克里斯托作為一個東歐的難民,貫穿一生不懈的努力,目標就是追尋自由,不論是人身、思想與創作的自由追尋。即使他的創作概念起初聽聞起來都是荒謬甚至異想天開,但正因為這自由真的來之不易,即使每一個提案都耗費數十年,花費數百萬美金以上,不僅付諸龐大的心力、冗長的時間等待,但他都一一通過不可思議的毅力,甚至是豁達幽默的精神,去說服官僚機構當局,去各級法院打贏官司,去克服環保機制的層層限制…,他突破種種有形無形的困境,實踐自己一心追尋的創作自由。難怪他說:「藝術作品,是自由的吶喊」。

在完成偉大的作品前,總有無法盡數的反對聲浪,無數的聽證會、說明會、法院出庭、糾紛協調、團體抗議,似乎都在勸退他們的創作構想。但是兩人並沒有因為被一再拒絕退縮,藝術家似乎也樂此不疲,他說:「我覺得這非常有啟發性,和抽象詩歌一樣」。越抗議他獲得的聲名越大。他提出的想法的確很美,不只是達觀灑脫,更是在建立自己獨有的藝術概念。從以下對《紐約時報》發表的一段談話,我們可以探觸到這位包裹藝術的原創者,他內在強大非凡的藝術胸懷:「對我而言,『美』是創作過程中涉及的所有事物── 包括了工人、政治、溝通、建造所遇到的困難、與許多人打交道,整個過程都是美的一部分,我很喜歡這個過程。」
在超過半個世紀中,克里斯托一生大手筆的作品吸引全球群眾與媒體的讚揚和關注。他從不接受公眾捐贈、合作提議或政府補助,完全自給自足。他的草圖、計畫書、包裹拆下的物料包括繩索織布,都可以分割成為小片收藏品出售。因此他與大多數藝術家不同,他總是能有充裕的資金,為自己的創作自由作後盾。
改變地景,也改變了城市命運
克里斯托利用這種理念以及創作手段,將自己的藝術另闢途徑,與大地中重要的代表性地標結合,不再受限於畫廊的展覽廳。他也有意刻意的改變了許多城市與地景的命運與屬性,重建它們存在的定位與價值。

1982年「被環繞的島嶼」推出,寇比斯坎灣第一次出現在全國的藝術新聞中,一掃所有人對邁阿密「失樂園」的晦暗印象,當地居民人們態度從極度敵對變接納,從質疑變自豪,觸動了整個城市的文化覺醒。一夕之間,邁阿密儼然成為藝術表達的領航,而經過這40年,它已發展成為當代藝術的聖地,城市的命運完全改寫。這是一個關鍵性的作品,成為有史以來最重要的藝術裝置,也開創了當代藝術的新紀元。(圖8)
1995年的「包裹德國國會大廈」更成為一種精神象徵,宣告柏林從二次大戰納粹的陰霾走出,作為一個世界城市的回歸與重生。這一項作品用去10萬平方公尺的白色織布、1.5萬公尺的藍色繩索,巨大雕塑矗立在柏林都市之中,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景象,短短兩週吸引500多萬觀光客湧入,再次,讓柏林以藝術之名震撼全世界。(圖9)


1972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山口上,拉起了巨大的帷幕(圖10),花掉6噸的織布、700,000美元,雖然州政府核准展出一個月,但卻在24小時左右就被強風撕裂成碎片(圖11)。但樂觀的藝術家卻認為展出是短暫且易逝的,而作品是永恆的。他說:「每個項目都是一次獨特的探險,一個永遠不會再發生的時刻。」
非關包裹,而是打開重新看見的門
最重要的,克里斯托即使耗費如許龐大的財力、物力、心力、人力、時間,他的作品都是短暫易逝,只在特定時間與地點交會,自此不留痕跡。他的目的不是包裹,包裹只是手段,他希望藉由「改變視覺」,提醒你「改變觀點」。
很多世界上地標性代表性的重要建築,或許從人們出生前就已經存在,由於大眾一向習以為常,它們的「在」似乎是理所當然,思考上幾乎從不涉及「不在」或「消失」的可能性。當這些冰冷、堅硬的結構,變成詩意的、感性的,脆弱短暫、甚至是會失去的雕塑,我們才有機會或質疑自己的視覺慣性,才能重新反思檢視自以為是的理所當然,才會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這建築的存在,以及對於大地的影響意與義。
在此以克里斯托的好友著名插畫家索爾‧斯坦伯格(Saul Steinberg)的評論,為本文做一個總結:他不僅發明了自己,還發明了自己的藝術,更令人驚奇的是,他還發明了自己的公眾。他常常瘋狂奔走於作品和法令、創作和溝通之間,「原因也許是他太受普羅大眾的歡
迎了」。
本文圖片僅提供教學使用,請勿轉載。



一張郵票的故事── 四大考驗的儆醒
作者 潮州社 丁天降PP Austin

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扶輪社社友賀伯.泰勒Herbert J. Tayler他閱讀《聖經》得到了良善的智慧與啟迪,經過了一番省思《聖經》的話語:「你們要別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他們。」路加福音6章31節。「要愛你們的仇敵,善待恨惡你們的,為詛咒你們的人祝福,為侮辱你們的人禱告。誰對你有所要求,就給他。有人拿走你的東西,不用去要回來。」路加福音6章27-30節。「你一定曉得這些誡命:不可殺人;不可姦淫;不可偷竊;不可做假證;不可欺詐;要孝敬父母。」馬可福音10章19節。
有人問耶穌:「老師,這個女人在行淫時被抓到。摩西在法律上命令我們,這樣的女人應該用石頭打死。你認為怎樣?」耶穌就站直起來,對他們說:「你們當中誰沒有犯罪,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並沒有一個人敢拿石頭打她。從良心道德而言,幾乎沒有一個無過錯的人)約翰福音8章4-7節。
「有錢人成為上帝國的子民是多麼難哪!有錢人要成為上帝國的子民,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難!」馬可福音10章23-25節。俗話說「人無橫財不富。」,是否用不真實、不公平的手段賺取財富?天知、地知。自己心裡明白。


「如果你要達到更完全的地步,去賣掉你所有的產業,把錢捐給窮人,你就會有財富積存在天上。」馬太福音19章21節。
「心地純潔的人多麼有福啊;他們要看見上帝。」馬太福音5章8節。「許多假先知要出現,迷惑人心。因為邪惡氾濫,許多人的愛心會漸漸冷淡了。」馬太福音24章11-12節。在佛教的《增一阿含經──戰士品》云:「諸比丘(出家眾)當來之世,有諸比丘,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卻可成為他人所依之師;而他授之人,亦可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卻可成為他人所依之師。如是,法污則律污,律污則法污。」

「耶穌又對他們講一個比喻,說:瞎子不能領瞎子的路;如果這樣兩個人都會掉進坑裡去。」路加福音6章39-40節。這是勸人不要迷信,跟隨言行不一之師就像瞎子跟隨瞎子一樣。
「四大考驗」:1.是否一切屬於真實?2.是否各方得到公平?3.能否促進信譽及誼?4.能否兼顧彼此利益?這四大願景,是宗教啟迪的濃縮,更是人們心靈修持張本。

1932年間,芝加哥扶輪社社友賀伯.泰勒將此一理念提供給芝加哥市一家面臨破產危機的鋁製品公司,從而著手於道德觀念的強化,公司員工的倫理精神,以「四大考驗」做為自律準則,要求所有職工必須遵守。使面臨潰敗的公司在四年後償還高達40萬美金的債務並可以分配紅利給股東,使公司挽回商譽邁向成功。
雖然「四大考驗」是實施職業服務的一種手段而已。但是,有多少的知易行難,又有多少能夠做得到呢?說的比較快,做起來慢又慢,人要身體力行談何容易呢。放眼人間,人為是偽,人作的有詐、人做的故意虛情。從文字上意示出來了。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心靈態度來取捨,透過行動發展出來的良善或偏差歪曲。因此,人要從善良,放棄不真實與不公平的一切人事物。要明白人性的行動傾向於利己主義,有誰沒有貪、嗔、痴呢?瞭解陰暗層面的真相,使自己免於陷入誘惑的損失,這也就是知道真實。


任何的做作從事都是謀生求錢財、追名利的手段,為了謀取的目的,很難有真實、公平的完美良善。如是佛家語:「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倘能如此,自淨自己的意念,人就不會做不真實、不公平的事。
奈何,有些黑心商家也許是運用於漂白的沽名釣譽而依附於宗教山頭,坐牢了還雙手合掌裝慈善,且是個大功德主呢。「修行人」呢,忘了《佛遺教經》說:「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阬;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能有如此的「修行人」,力行「四大考驗」的人太稀罕了。



風從哪裡來?
作者 台北士林社 蘇一仲PDG Antonio

有次到淡大進行EMBA演講,對象主要是一群來自銀行金融界的高階主管。主任要我講「風險管理」,我開場自嘲:「風險管理」,簡稱「風管」;我也從事風管相關產業,因為「空調風管」,也簡稱「風管」。
不過,對於風險管理的這個「風管」,我的確也有深刻的
體驗。
二○○八年發生全球性的金融風暴,日幣開始出現一波大幅度的升值趨勢。升值幅度相當驚人,甚至高到二次世界大戰戰後以來的最高紀錄。致使進口成本高於售價,每賣一台冷氣,就虧一台。
在尚未釀成重大災情之前,趕緊採取因應措施,與DAIKIN供應商密集協商,改為美金計價的方式,讓匯率波動轉小,有效止血,才讓公司度過危機,差點成為風險管理的受害者。
預測低潮,為危機留出路,為風險找後路,是現代風險管理不可忽略的一環。戰國孟嘗君為齊國宗室大臣,封地於薛,以廣招賓客,食客三千聞名。門下馮諼一日自願赴薛收取債務,孟嘗君對馮諼說:「收的債,去購買家中所需。」
馮諼見孟嘗君家財萬貫,獨缺「義」,便燒了所有的租約契據,民呼萬歲,回後面報,孟嘗君無言以對。隔年,孟嘗君不被齊王所用,返回薛地,百姓扶老攜幼迎接。頓時,恍然大悟。
燒契買義,雖得民心,馮諼再次建言:「狡兔有三窟,僅得免於死,今天您有一窟,還無法高枕而臥。請讓我為您再鑿兩窟。」於是馮諼車馬重金,遊說鄰國,齊王擔心孟嘗君被他國所用,而復其職;再求先王祭器,立宗廟於薛地,派兵保護,自此不受侵襲。以此三窟,得以安身立命。馮諼的智慧,於主得志的時候,預測低潮,為危機留出路,為風險找後路,可謂現代風險管理之祖。
學生時代,每當聽到「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總是無感,當作口號,但隨著經驗的體悟,發現這句話真是「風險管理」的最佳注解。做最好的準備,就是「盡人事」的傾力行動,做最壞的打算,即為「聽天命」的心理準備。
風從哪裡來?天災人禍,無法預知,能做到的是,掌握風的可能來向,防患未然,就能臨危而不亂,讓傷害減到最小,甚至乘風破浪,順勢而上。

預測低潮,為危機留出路,為風險找後路,是現代風險管理不可忽略的一環。掌握風的可能來向,防患未然,就能臨危而不亂,讓傷害減到最小,甚至乘風破浪,順勢而上。



健康之道
作者 3501地區健檢主委 中壢南區社 蘇專誠PP Healer
「健康」是指個人或群體面臨生理、心理或社會的挑戰時,適應及自我管理的良好狀態及能力,「道」是技能,知道不等於做到,道也是道路,要走才會到,光想是不會到的,「道」也可以說是應用知識的技能。
當然牽涉到技能就有天分的因素,所以健康身體跟人本身的體質基因也非常有關係。這也是某些人生活型態不健康,抽菸、喝酒仍享有高壽的原因,現代更發展出基因檢測,知道體質,能提早預防疾病,解決問題。
另外大家如果想要控制體重,飲食控制絕對是比運動更重要的,可以說運動不是為了減肥,運動是讓身體更健康,使肌肉增加,體脂肪下降。
通往健康的道路三大要點
一、健康飲食規律作息
二、運動及保持良好身體指數
三、健檢及醫療協助
飲食作息方面
健康飲食的原則為均衡進食,避免進食過多食物與熱量及注意烹調方式,吸收各種所需營養以外,當然也要避免攝入對身體有害物質如香菸、酒精及高溫油炸產生的自由基。規律作息、避免過勞、避免高壓力的生活對健康而言也很重要。


2019年已高齡94歲的馬哈迪撰寫題為《這就是我的保健秘訣》的文章時指出,飲食習慣是保健的第一要訣,人們應該為生存而吃,而非為吃而生活,除非是年輕人長身體,否則人體不需要太多食物。對他們而言,食物是身體成長所需,但是食量也不能超出所需。肥胖通常是伴隨過量飲食而致,且肥胖對健康和壽命有影響。
傳統教育我們,所需的能量來源大約有55%是來自於醣類(碳水化合物),30%是脂肪,15%源自於蛋白質。筆者推薦除了低熱量飲食外也可以採用「減醣飲食」,便是每天將醣類的攝取佔比減少至20-30%;還有一點,果糖是不好的糖,果糖的代謝路徑與其他糖類不同,是直接經由肝臟儲存成脂肪,然後再引發如三酸甘油酯升高、胰島素抗性增加等不好的生化反應。研究發現,食用過量果糖會造成肝細胞傷害,因為肝臟處理果糖的程序就像處理酒精一樣,會提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機率,我們當然也要減少蔗糖攝取,蔗糖是一種雙醣(葡萄糖+果糖),當然也要少喝市售含糖的飲料及果汁。
「間歇性斷食」
間歇性斷食(英語:Intermittent fasting,縮寫:IF)是種間歇性的進食方式通稱,包括在一個期間內進行斷食與進食循環。間歇性斷食可能有助於體重減輕,產生相當於長期限制卡路里的效果。筆者個人的經驗很推薦間歇性斷食及減醣飲食,各位可以依各人身體狀況施行看看,當然如果有慢性病就可能需醫師評估才可以。
2018年一份對肥胖者進行間歇性斷食實驗的文獻回顧表明,減少每週1-6天的卡路里攝入量,持續長達至少12週以上,平均可協助受試者減輕7公斤的體重。研究認為間歇性斷食法的減肥功效,與肥胖者在短期內連續斷食減肥,是同樣有效。初步證據表明,幾種心血管問題和代謝指標(如體脂、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酸甘油酯、胰島素敏感性、血壓等)也得到改善。
運動方面
運動可區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指的是人體攝取氧氣與轉化氧氣的能力,任何有氧代謝的運動皆可訓練心肺耐力,訓練時以大肌肉群為主,具節奏性、能持續一段時間的活動(至少10分鐘)。
第二種是肌力和肌耐力
所謂肌力,是肌肉產生力量的能力,而肌耐力,是指肌肉負載相同重量時,能夠完成較多反覆次數,或是能夠承受較多重量的能力。想要增進肌力或肌耐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從事肌力的訓練。
常見的肌肉適能活動有阻力訓練與重量訓練。阻力訓練是一種對抗阻力的運動,主要訓練人體肌肉,常見的項目有伏地挺身、彈力帶。重量訓練是以負荷重物或特定器材的方式來訓練,常見的項目有啞鈴、槓鈴等。
可以達到肌力與肌耐力訓練的運動類型有:
1. 徒手:爬樓梯、走路、跳繩、伏地挺身、抬腿等。
2. 輔具:彈力帶、彈力繩、啞鈴、踝部加重器等。
3. 機械器材:腿部推舉機、胸大肌推舉機等。
第三種是柔軟度訓練
藉由肌肉的伸展運動來增進柔軟度,讓關節達到最大的活動範圍。可以增進柔軟度的運動類型有:單人徒手伸展運動、雙人徒手伸展運動、毛巾操、瑜伽、皮拉提斯等。
而瑜伽則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健康,是非常好的運動。
另外我也相當推薦「靜坐」meditation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非常大的幫助
三高是什麼?是哪三高?
所謂的三高是指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每個都有生化指數可以評估有沒有超標,或是在邊緣值上,可以讓你知道如何超前保養。
國人十大死因數據,與三高有最直接性關係的死因分別為第二名心臟病、第四名的腦血管疾病、第五名糖尿病、第八名高血壓,以及間接造成第九名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會造成心血管嚴重的傷害,而相對的日積月累造成的動脈粥狀硬化等問題,增加三高患者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其造成的失能和死亡是不容忽視的。為了避免這些疾病的發生,如果有三高慢性病要好好治療及預防併發症
1.血壓正常值
120/80mmHg以下是正常血壓,120-139/80-89mmHg是正常高值血壓,≥140/90mmHg是高血壓。
如果經過多次量度,證實患有高血壓,便要小心治療,因為長期處於高血壓,會引致多種疾病,如:心臟衰竭、心絞痛、心肌梗塞、中風、腎病、腦溢血。
2.標準體重範圍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計算標準體重的方法,計算的公式如下。
男性:(身高(cm)-80)×70%=標準體重
女性:(身高(cm)-70)×60%=標準體重
若範圍值落在正負10%內,為正常體重;若範圍值落在10-20%體重為過重或過輕;若範圍值落在正負20%以上則體重為肥胖或體重不足。
身體質量指數(BMI值)
體重指數BMI=體重(kg)/身高平方(m)²
當一個人的BMI指數介在18.5和24的範圍內的時候屬於正常;BMI小於18.5時,是體重過輕;數值介在24-27時是體重過重;數值介在27-30和30-35,分別為輕度和中度肥胖;BMI超過35以上則為重度肥胖。
3.體脂肪
是人體脂肪和體重的百分比,正常的人體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由皮下及內臟脂肪組成,負責維持器官穩定及保護內臟等功能。一般而言成年男性體脂肪率超過25%,成年女性超過30% 就是肥胖;而男性體脂率介於15-25%,女性體脂率介在20-30%則為正常值,確切的數據會因為年齡有所差別,年齡愈大體脂率通常會越高。
4.內臟脂肪
體脂肪分為皮下脂肪和內臟脂肪,而內臟脂肪是指環繞在腹腔及腸胃周圍的脂肪,負責保護、支撐和固定內臟。若內臟脂肪超標和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而男女正常的內臟脂肪數值分別為4-6和2-4。若數值在10-14為肥胖,可能有脂肪肝的問題。
5.肌肉量
肌肉量會顯現出一個人是否健康,因為肌肉會消耗熱量,所以肌肉量多的話,基礎代謝率也越高,越不容易發胖。若減肥者不是減掉肥肉,而是減掉了肌肉,則會使基礎代謝率變低,容易復胖。此外,肌肉的多寡也與老化有關,所以肌肉量少的人會比較容易老化。
健康檢查及醫療治療疾病
我們想要保持健康延長使用年限無非要正常使用,定期保養健檢,善用醫療資源治療疾病。
我們現代人很擔心的癌症,其實和火災很像,早期發現用很少力氣便可以解決問題,但是未發現或拖延解決通常導致無法挽回的情況。
一般健檢我們除了注意血壓、體重、體脂率,抽血檢驗數值外,肺癌篩檢的黃金標準肺部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可以早期發現肺部一公分以下的小病變,早期處理。腸胃鏡檢查,早期發現瘜肉並切除,腹部肝臟超音波及心臟血管檢查,讓我們能夠早期發現問題以便能快速解決問題,對健康也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對於女性而言,定期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檢查、婦科超音波檢查也是必要的功課。

當然身體有問題時尋求正規醫療資源協助治療解決問題,不輕易聽信偏方才是正道,如果我們都做到這些功課,我們就能走上健康的道路。



杜甫與杜詩
作者 ‧ 編輯部 ‧
唐宋時期是中國文風鼎盛的時代,除了培育出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等古文八大家之外,唐詩宋詞也膾炙人口,其中唐詩以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等領銜群倫,而宋詞則由南唐後主李煜、才女李清照雙雙摘得桂冠。
詩聖杜甫名列金聖歎所評六大才子之一,自有其文學上的歷史定位。
杜甫,字子美,號少陵野老,又號杜陵野客、杜陵布衣,是唐朝的大文豪。杜甫的著作大都反映現實的社會。因為他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後來又隱居於成都草堂,故世稱杜拾遺、杜工部,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自小天資聰穎,七歲能詩,被譽為神童,又因孳孳好學,深得閭里之讚賞。及長,於弱冠之年即數度漫遊郇瑕、吳越等地,數年後回鞏縣考取「鄉並貢」。旋赴洛應考進士落榜。杜甫遂赴兗州省親,並開始齊趙之游。數年後返回洛陽,與李白相偕尋仙訪道,談古論今,並約定於遊齊州轉赴兗州時再與李白會面,從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此時正逢開元盛世,天下一片昇平,因此他在這段時期的詩文表現得特別豪放熱情,開朗而有自信,這是杜甫早期作品的特點。
唐天寶年間,玄宗皇帝詔告天下「通一藝者」可到長安應試,杜甫雖然也上京應試,惟因此次科舉是權相李林甫的「野無遺賢」鬧劇,因此使得應考的士子全部落選。杜甫自忖科舉之路窒礙難行,然而為實現自己的理想,不得不干謁權貴之門,奔走獻賦,惟數年來毫無進展。他客居長安十年,鬱鬱寡歡,一直過著貧困的生活,因此大嘆「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

大曆三年(768年)正月,杜甫攜家帶眷出走三峽,經江陵、公安後,抵達岳陽。此後即漂泊湖南各地。晚年因陷入貧病,不幸於大曆五年(770年)冬天因「風疾」,逝於湘江舟中,時年五十九歲。
杜甫的作品在中國古典詩歌中,以風格雄渾高古,渾樸沉鬱,表現中國古典詩歌之現實主義而自成一格,同時他的詩作也因具有社會時代的意義而被譽為「詩史」。因此相對於李白疏朗灑脫的「詩仙」,杜甫則被尊為「詩聖」。在中國文學史上杜甫與李白齊名,並稱為「李杜」。
杜甫在世時雖然名聲並不顯赫,但是他的作品在身後對中國古典文學和日本近世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受到尊崇。
杜甫生前之著作「杜工部集」,計收存了詩作1,400餘首,文章30餘篇,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有很重要地位。
現存1,400多首之杜甫詩歌大致可分為:讀書和漫遊時期(35歲以前)、困居長安時期(35至44歲)、陷賊和為官時期(45至48歲)、西南飄泊時期(48至59歲)四個時期,由於他的作品連結了這四個不同時期社會現象,因此也是被稱為「詩史」緣由之一。



台灣世界遺產候選地系列之十五──澎湖玄武岩自然保護區
作者 ‧ 編輯部 ‧

澎湖群島位於台灣島和中國福建省之間的台灣海峽的中央,北迴歸線橫貫期間,屬於亞熱帶區域。據地質學者研究澎湖群島大約形成於1,700萬年前,除了最古老的花嶼是由玢岩組成外,大都是火山熔岩流與沉積岩層之互層所構成的火山群島,總共由64個玄武岩島嶼構成,是台灣三大火山群之一,因此有很多無人島及礁岩性的小島散布其中。
澎湖群島四面環海,屬於海洋性氣候,夏季溼潤,冬季乾燥,年平均溫度約為22.3℃。由於大都是平原地勢,最高僅達海拔30公尺,因此無法攔截水氣,導致雨量稀少,全年僅約1,000公釐左右。又澎湖位處季風區內,因此強勁的風勢亦為澎湖的特色。

澎湖群島雖然地表平坦,島上少有溪流亦無高山,但是海岸線曲折,大小島嶼及岩礁很多;地勢由南高北低傾斜,除了少部分地區被薄層的赭色土壤覆蓋之外,其餘地區大都由玄武岩風化而成的黃褐色土壤所覆蓋。而澎湖諸島的海岸則到處都是柱狀玄武岩之峭壁懸崖。由於沿岸的海底珊瑚礁發育良好,而形成裾礁地形,因此海岸線大多是由珊瑚碎屑堆積而成的沙灘。

澎湖群島之北端為目斗嶼,南端為七美嶼,東端為查某嶼,西端為花嶼。每個島嶼各有不同的風貌,特別是在錠鉤嶼、雞善嶼及小白沙嶼三個玄武岩無人島上,可以看到垂直的柱狀玄武岩。除此之外澎湖群島周邊的海洋,資源豐富,又有很多的海鳥棲息繁殖,形成極其特殊的自然景觀。因此行政院農委會於1992年劃歸為「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而成為台灣世界自然遺產候選地之一。
在人文方面,位於縣治馬公市區的「澎湖天后宮」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媽祖廟,最早的文獻出現在1604年,因此推測創建時間應該更早。這座寺廟長久以來為當地民眾的信仰重心,連同廟旁全台最早的「中央老街」同為值得觀光瞻仰的古蹟,目前已經核定為國定一級古蹟。
「澎湖玄武岩自然保護區」具有渾然天成,氣勢磅礡的柱狀玄武岩,並且有全球少見之傾斜狀、放射狀、倒臥狀等絕妙之地景。除此之外,「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為台灣地區唯一離島的自然保留區,在海水滿潮時保留面積為19.13公頃,退潮時為30.87公頃,其緩衝區有員貝嶼(26.53公頃)、鳥嶼(27.76公頃)、南面掛嶼(4.78公頃)、屈爪嶼(14.19公頃)、北礁(1.70公頃)與新生的活龍灘沙洲小島,總面積達74.96公頃。

由於上述的條件,1992年被政府評定為「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範圍涵蓋錠鉤嶼、雞善嶼及小白沙嶼等島嶼,面積於滿潮時為19.13公頃,低潮時為30.87公頃。另外,政府核定之主要保育對象有玄武岩地景、澎湖南海玄武岩自然保留區(東吉嶼、西吉嶼、頭巾、鐵砧)等,使得孤懸海上的澎湖諸島更增加了優越的自然價值,因此又被評定為台灣世界遺產候選地。




風行四海的紅茶
作者 ‧ 編輯部 ‧
中國茶葉風行到全世界,而最受歡迎的就是「紅茶」,因此在西方國家只要提到喝茶,指的大都是「紅茶」。由於紅茶的色澤和香味都令人喜愛,因此紅茶與咖啡即雙雙成為西餐中主要的餐後飲料。
紅茶是一種完全發酵的茶葉,世界上的紅茶均源自於中國,是屬於中國茶文化中的主要茶類。最早的紅茶是明朝時期福建武夷山茶區的茶農所產製,當時稱為「正山小種」。而武夷山市桐木村的江氏家族就是產製「正山小種」紅茶的茶葉世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按1610年荷蘭人將「正山小種」紅茶經由殖民地印尼運往歐洲,而開啟了西方的飲茶文化。據說紅茶傳到了歐洲之後,在17世紀中葉當葡萄牙凱瑟琳公主要嫁給英皇查理二世時,她的嫁奩中就包括了幾箱中國的「正山小種」紅茶。自此之後,中國紅茶就被引進了英國皇室,而品茶也很迅速的被列為英國宮廷生活的休閒趣味,也是英國上流社會不可或缺的飲料。
由於英國人喝紅茶比喝綠茶多,而且又獨鍾正山小種紅茶,也發展出其獨特的飲茶文化,因此早期英國倫敦的茶葉市場只銷售此種茶葉,而且價格極為昂貴,平常只有富人之家才會飲用。直到1689年,英國在中國福建的廈門市設點,大量收購中國茶葉,使得中國紅茶逐漸享譽歐洲市場。因此18世紀中葉之後,英國人漸漸以茶代咖啡,據說當年倫敦市區幾乎處處都有咖啡館,但是每家咖啡館也都開始提供紅茶和巧克力,因此品嚐紅茶就成為當年的時尚,也是在歐洲各國興起之高尚的休閒文化,而且很快的風行到全世界各地。
英商在廈門所收購的茶葉都是屬於紅茶類的半發酵之「武夷茶」。由於武夷茶沖泡後的色澤呈暗紅色,故稱為「紅茶」,英國人則稱其為「Black tea」。
由於大量的紅茶取代了綠茶輸出到英國。而且喜歡喝紅茶的人較之喝綠茶的人越來越多,因此又發展出其獨特的紅茶文化,而且很快的成為歐洲茶葉市場的主流。
紅茶是一種完整的全發酵茶,在加工的過程中是以適宜的茶樹新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一系列的工序精製而成。萎凋是紅茶初製的重要過程,在初製時稱為「烏茶」。中國的紅茶有日照紅茶、祁紅、昭平紅、霍紅、滇紅、越紅、泉城紅、蘇紅、川紅、英紅、東江楚雲仙紅茶等品種,其中又以祁門紅茶較為有名。
紅茶與綠茶不同,綠茶會隨著時間而逐漸失去香味,但是紅茶卻能夠長時間保持其香味,因此適合長途運輸。
近幾年來有些茶區在發酵度上有逐漸偏低的趨勢,製作過程直接萎凋、揉捻、發酵,因此茶葉中所含的茶多酚氧化成茶紅素,而形成暗紅色茶葉、紅色茶湯,品質與以往略有不同。



台灣婦科醫學的先驅──川添正道醫師
作者 台北中山社 李博信PP Marine
台灣在清領時代,尚無專門的婦科西醫,因此婦女的保健問題無法突破層層的障礙。直到日本領台之後,24歲的名醫川添正道醫師應聘來台,才有了台灣第一位婦產科醫師,也開啟了台灣婦科醫學的先河。此後在現代化教育的薰陶下,逐漸獲得台灣婦女的認同,為台灣婦產科的創建和發展付出了貢獻。
在欠缺婦產科醫師的年代,孕婦的生產都由受過訓練的產婆接生,直到1895年,臺灣總督府才於台北市大稻埕千秋街設立「大日本台灣病院」,旋於1898年創設產婦人科由川添正道擔任部長。1899年成立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川添獲聘為教授,為台灣婦產科醫學教育之先輩。
川添正道教授,1872年出生於日本長崎,1895年以日本軍醫身分被派遣至台灣,1896年受聘為臺灣總督府醫員兼主持產婦人科的外科醫長;1898年設置產婦人科,為台灣婦產科之始祖。1901年川添擔任產婦人科部長,並改稱為「婦產部」。1902年,制訂看護婦(護士)及產婆(助產士)之養成規定。此後台灣醫學會、赤十字病院等醫學醫療機構紛紛成立。並兼任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產婦人科教授。

1907年,川添醫生極力提倡設立助產士養成所,以培養本島人助產人才,但是因為經費問題,此議也一時無法達成,而由台北醫院婦產科聘請了13位本島女生,在工作的同時教授與助產相關的學理和實務。
直到經費有了著落之後,川添正道以此為基礎正式設立了專收台灣女性的助產士講習所,先後聘請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畢業的黃登雲、鄭承奎、方瑞璧三位醫師加入,在川添氏的領導下擔任講師,開始培訓台灣女性,每年訓練10-15人,前後共訓練了約200人,分布在台灣各地服務。而黃登雲醫師等人後來也都成為台灣婦產科專科醫師的先輩。
1913年,川添正道提出「川添式輸尿管結節法」的德文論文獲得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18年台灣醫學校改制為「台北醫學專門學校」;1936年另設立台北帝大醫學部。日治時期台北醫院(台大醫院前身)成立之後,「產婦人科」才正式從外科獨立出來,並繼續聘請川添正道主持。這段期間也培養出台灣第一位婦產科醫師高敬遠先生。
這位在台灣婦產科醫學醫療的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川添正道也因為在醫學界的貢獻卓著,而受聘為總督府醫學校校長。此為川添滯留台灣18年期間對於醫療衛生教育最大的貢獻。
他在卸任校長職務的隔年,即辭職離台回日,擔任長崎大學教授,他在此期間曾前後兩次到歐洲考察。

日治時期在川添正道門下所培養出來的婦產科名醫,除了高敬遠醫師之外,包括張文伴(台北)、郭東周(台中)、謝德貴(台北)、張乃賡(嘉義)、陳茂堤(台中)、彭清靠(高雄)等人都是婦科醫師的佼佼者,他們都為台灣的醫學界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給「自我肯定低的人」
作者 台北北區社前社長 賴東明PP Brain
一粒米養各式各樣的人,有人自視甚高,有人自嫌低微。
改善自卑感的心理顧問師出版了一本書,針對有自我否定感的人。
山根洋士的新書廣告,有自我訴求與讀者反應二類。
作者見解豐富,經過精挑細選將其翻譯解說如下。
先說書籍內容「自我訴求」:
  • 只要察覺自己的不良習慣,就會有心爽。
  • 提高「心的免疫力」,有10項訓練。
  • 「積極去拋棄」,是一種正確答案。
  • 從自我否定脫離而出的「自我肯定方法」。
  • 以都好的精神來捨棄迷惑或苦惱。
廣告的第二部分是讀者反應,其內容如下:
  • 瞭解了成長環境與上親關係性有苦惱的原因。
  • 太心細的自己,因「心的訓練法」而感快樂。
  • 有不想去上學心態的兒子感到高興而對我笑。親子至感幸福。
  • 吃驚於像在寫我。
  • 文中說不必太勉強去改變自己。感安心。

總之,不必小看自己,也不必自視甚高,只要恰如其分表現自己即可。提高自我肯定就在你自己。




老建築的巡禮──台灣鐵道的樞紐
作者 ‧ 編輯部 ‧

靜靜的座落在台北北門口延平北路一段一棟古樸的老建築,曾經是掌握台灣南北交通大動脈的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的官署,終戰後長期為台灣鐵路局辦公大樓。
這個地點可以追溯到1884年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曾在此設立台北機器局負責組裝槍砲彈藥及鑄造貨幣。後來劉銘傳將原定在福建建造的鐵路設施全部移到台灣(註一),鋪設台灣北部的鐵道。1896年日本領台後的第四任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發現這段鐵路包括路線、號誌及所有硬體設施之整體設計不當,而且施工品質粗糙,因此在槍砲彈藥廠原址設立「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作為管理台灣南北運輸大動脈的總部。初期由後藤新平兼任鐵道部長,任內將劉銘傳所建的部分鐵道大刀闊斧的拆除後重新規劃興建。並邀請長谷川謹介繼任鐵道部長,大幅改善基隆至新竹段鐵路並延伸至高雄鳳山地區,奠定了台灣鐵道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對台灣日後的經濟發展與城鄉關係影響深遠。

1908年台灣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開通,南北運輸量漸趨頻繁,造成車輛的維修作業大幅增加,因此鐵道部開始擴建台北工場的規模,緊接著於1918年在台北市南側興建鐵道部廳舍,與北側的台北工場相呼應。
鐵道部的廳舍是由日治時期知名的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他採用紅磚搭配檜木作為主體結構之材料,以強調木造與紅磚拱廊共構的整體表現;二樓的鐵道部長室設計華美,辦公室內的門窗四周、立柱與天花板都以精緻的立體石膏裝飾,表現出尊貴的氣派。

鐵道部廳舍旁有一棟顯目的二層木造洋式建築,這棟建築是當時的職員食堂,室內的天花板及屋梁外表均採用英式工法,天花板的金屬托架做工精緻,而其中最大的特色為一樓外牆使用的拼接式德式雨淋板,讓雨水不易滲透至屋內,其構思甚為周到。
鐵道部園區內有一座約十坪的精緻八角樓,其實這個小小的空間是做為男廁所使用,為鐵道園區內甚為巧思的設計。
直到1934年,鐵道部台北工場遷移至松山一帶時(註二),原廳舍園區內已陸續建有將近40棟的建築物。

進入20世紀初葉之後,由於世界各地屢有戰事發生,因此很多建築物開始盛行採用保護色,例如第一高女校舍的土黃色(又稱國防色)、台北地方法院的草綠色等等。雖然鐵道部沒有採用保護色,但是在廳舍園區的西北側建有圓錐造型的鋼筋混凝土戰時指揮中心。這個建築物是於1943年太平洋戰爭正處激烈之時所建造,當時是做為鐵道部高級職員躲避美軍空襲轟炸之處。建築物採圓錐造型是為了避彈。外部的防護壁則為戰後為因應戰事而增建,內層入口設有防爆鐵門,下層嵌入地底,室內的壁面配置有包括車站、橋梁、河川、隧道在內的全台鐵路圖,具有戰時作為司令部發揮指揮之功能,這些設計都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需要。
1945年,太平洋戰結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收台灣,鐵道部改制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省政府成立之後改制為台灣鐵路管理局,目前隸屬於交通部。
1992年台北市政府指定鐵道部廳舍為三級古蹟。
1993年台灣鐵路局遷移至台北車站新廈。此後做為台灣鐵路的營運總部長達70年的這棟古老的官廳終於功成身退,而成為人們憑弔台灣鐵路史的遺跡。

註一:清廷原擬在福建興建鐵路,後因當地的百姓以破壞風水為由,群起反對而告作罷。

註二:即現位於台北市東興路的國定古蹟「台北機廠」。



老照片的故事──爐邊會議
作者 ‧ 主編 ‧
那是一個初冬的下午,保羅‧哈里斯邀請幾位芝加哥扶輪社的社員到位於Comely Bank他的住家聚會。他們聚集在不太寬敞的起居室裡,圍繞著暖和的壁爐聊天。在那麼輕鬆溫馨的氣氛下,他們在不知不覺中聊到了芝加哥扶輪社的何去何從,今後如何推動社務等等的話題,就在這股靄靄和樂的氛圍中,他們談出了一些建設性的方向,後來就把這次會議稱之為「爐邊
會議」。
無獨有偶的,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於1933年在他準備做第一次新聞廣播演說時,對記者表示不想做太嚴肅的演講。當時CBS駐華府辦事處主任哈里‧布徹便說,那麼就稱為爐邊談話(Fireside Chats)好了。此後「爐邊談話」就成為羅斯福對外發表重要談話的正式名稱。羅斯福總統從1933年至1945年間,連續出任四屆美國總統,他是美國1920至1930年代經濟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重要人物。
圍繞在「壁爐」旁邊的會議,通常被認為是屬於非正式性質的輕鬆閒聊,因此被稱為談話。後來由於羅斯福總統經常透過美國三家大廣播電台以「爐邊談話」的形式發表重要政策,因此也成為公布重要訊息的平台。
在扶輪組織裡經常舉辦的「爐邊會」,就是以「爐邊談話」的輕鬆精神,討論扶輪社社務的推動,一般都會訂定某一特定的議題,讓社友們廣泛的討論,或提出應興應革的建言。為了使得「爐邊會」的氣氛更為輕鬆,通常會在社友的家裡或者簡單的餐廳、咖啡室裡舉辦,比較容易激發與會者的發想。

「爐邊會」的議題並不做任何決議,只是彙整每位社友的建議或感想之後,作為推行社務的參考,這就是爐邊會的特色。



饕餮奇譚──百年老店──貓鼠麵
作者 ‧ 編輯部 ‧
台灣到處是美食,來到了中部地區就想到彰化三寶「肉圓、爌肉、貓鼠麵」。彰化肉圓之盛名自不在話下;爌肉飯確實好吃,但是台灣全島到處皆是,唯獨「貓鼠麵」乍聽之下令人噁心,可是令人好奇的是遠近饕客只要來到彰化無不趨之若鶩,因而享有盛名。
「貓鼠麵」是彰化著名的小吃,屬於閩台風味的意麵。自日治時代的1921年創始迄今,已有一百年的歷史。「貓鼠麵」可以算是擔仔麵的一種,擔仔麵聞名的是乾麵,而貓鼠麵則是以湯麵著名,因味道鮮美而名聞遐邇,與赤牛麵、台南擔仔麵等齊名。「貓鼠麵」的「貓鼠」以台語發音是老鼠的意思,而不是貓與老鼠,當然也與貓或老鼠無關,「貓鼠麵」純粹是一種加上幾樣普通配料的湯意麵。至於這個奇特名稱的由來,則可追溯到日治時期創辦人的綽號。
據「貓鼠麵」的第三代老闆陳汝權稱:「貓鼠麵」的第一代老闆陳帳和其子陳木榮父子的生肖都屬鼠,而陳木榮的身材瘦小,但是動作敏捷俐落有如「老鼠」,因此熟客們都暱稱其為「貓鼠仔」。陳木榮不但不忌諱,反而很大方地將店名取為「貓鼠麵」,而闖出名號。
1945年,日治時代結束之後,「貓鼠麵」由陳木榮的姪子陳昭漢繼承接手經營;1985年再由陳昭漢之子陳汝權傳承。由於「貓鼠麵」頗具盛名,因此登記註冊「正宗貓鼠麵」商標。
「貓鼠麵」看似只有簡單配料的單純湯麵,其主材料是彰化特有的細軟寬扁形狀的油麵,以及獨到口味的高湯肉燥。此高湯肉燥是貓鼠麵美味的秘訣之一,平常湯麵的高湯多以豬大骨來熬煮,但是貓鼠麵的高湯則是將豬後腿肉剁成細塊後油炸,再加上蔥、醬油與扁魚熬煮兩個小時後,再加入蔥、蒜與鮮蛤湯繼續熬煮一小時而成。「貓鼠麵」在烹煮的時候,會在黃色的扁麵及稍微混濁的淡色湯頭,加入蝦丸、香菇丸與雞捲這三樣配料。烹調時先將油麵放入滾水中燙過,起鍋後加上少許豬油、鹽、蒜末、醋,再澆上一杓高湯肉燥,即成為一碗貓鼠麵。
雖然製作工序繁雜,但是湯頭濃郁香醇,是這碗貓鼠麵不可或缺的精髓。這就是香醇不膩,令人垂涎欲滴的湯頭。
除了招牌的「貓鼠麵」之外,還有三寶餐點,即肉捲、蝦丸及香菇丸,仍留有百年研製的特有美味,都是饕客們的最愛。

百年老店自有其魅力的存在,即便是一碗庶民小吃的麵點,但是它的特色不僅僅是價美物廉,其所蘊含的價值是受到普羅大眾的肯定。在飲食天堂的台灣,真正富有人情味的美食,大都潛藏在每個巷弄的角落…。



各社活動輯要

編輯後記
作者 ‧ 主編 ‧
時序進入仲春的四月天,這是一年中氣候最溫暖,最舒暢的季節,我們會感覺到一切都是那麼充滿朝氣,處處令人身心振奮。
二月下旬,當俄羅斯軍隊開進烏克蘭國境的時候,就掀起了東歐的緊張局勢,一群群為了逃避戰禍的烏克蘭國民紛紛揮別了至親好友,扶老攜幼的逃離生活一輩子的祖國,這是多麼令人鼻酸的情景。本期特別轉載了德國和奧地利扶輪雜誌所共同彙整的一份報告「危機時代的力量」一文,本文闡述了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歷史淵源和長久以來所存在的民族情結,以及對烏克蘭扶輪社員所造成的影響。很多國族間的牽絆不是一般局外人所能感受的,我們扶輪所標榜的最終目標「世界和平」也在這次的東歐紛爭中受到了考驗,因此國際扶輪也對這場衝突發表了一項聲明,表達了扶輪對於維護人道及和平的立場;同時國際扶輪基金會也在烏克蘭建立了人道援助管道,支援急難救濟工作,我們急切的盼望這場紛爭能夠在理性公平的和談之下盡快落幕,讓當地的人民回到自己的家園,重新回復沒有驚恐的生活。
環境保護及維護自然生態都是我們扶輪所推動的七大焦點領域之一。在非洲包括白犀牛在內,有很多稀有動物正消失在狩獵者貪婪的槍下。由一群女性所組成的「黑曼巴」反盜獵團隊,正在努力阻止非洲狩獵保留區的打獵行為,她們如何克服重重障礙的執行這項使命,請看「白犀牛與黑曼巴」如何敘述。
「四大考驗」是全世界120多萬扶輪社員所共同遵行的座右銘,世界各國經常發行以扶輪為主題的各種郵票,但是鮮少聚焦於「四大考驗」,3510地區潮州社丁天降前社長發現了史瓦濟蘭於扶輪創始75週年時所發行的紀念郵票是以四大考驗作為主題,因此特別為文介紹並與各位讀者共享,藉茲溫故知新。
「爐邊會議」又被稱為「爐邊會談」或簡稱為「爐邊會」,是長久以來扶輪社必會舉辦的聚會。主編最近在無意中發現了這張很經典的照片,是芝加哥扶輪社社員齊聚在保羅‧哈里斯家的起居室,大家圍繞在壁爐旁研討扶輪事務,這就是扶輪爐邊會議(Rotary Fireside Chat)的濫觴,這張照片可以讓我們緬懷當年溫馨的場面。
最近兩年來有很多新形態的主題扶輪社相繼成立,而且吸引了很多志同道合的社會人士紛紛加入。由於入社人數較諸傳統扶輪社為多,因此也受到相當的矚目,《國際扶輪英文月刊》特別以「共通點」為題報導了台灣扶輪的這項卓越成就,本刊也特別譯成華文轉載,敬請各位讀者俯覽。

其他還有很多精彩的扶輪作品,我們無法一一介紹,希望各位讀者能夠將讀後心得提供給我們發表。我們更急迫的需要遍布在台灣各城鄉角落的感人故事,也許在某鄉鎮的巷弄裡,或許在農村的田野裡,也許在大都會高樓大廈的一隅,處處都存在很多大小故事,讓我們積極的搜尋,我們才能深入瞭解我們的社區,才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