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扶輪的 「超我服務 行善天下」
專訪扶輪基金會AKS Foundation Circle會員謝炎盛前總監
2025/02/05  閱覽數 86  作者 撰文: 台灣扶輪月刊特約記者 台北旭東網路社 CP Charles簡郁峰 分享至
出身、成長背景與求學
謝炎盛1950年出生於基隆小康家庭。12歲搬家到台北,家中有一位兄長及三位姊姊。因為身為家中老么,成長過程受到父母和兄姊的愛護與教導。求學道路十分平順。1968年進入當時的中原理工學院(現為中原大學)工業工程系。當年工業工程在台灣是一門很新鮮的學問,中原是一所成立不久的理工學院。沒想到後來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許多中原的校友在台灣的產業界也都有非常傑出的貢獻。如同中鋼前董事長王鍾渝先生的稱讚「中原的畢業生非常踏實,非常實用」,許多中原校友在扶輪的服務領域及扶輪基金上也都有非常傑出的貢獻。
務實與全人理念 成為職涯與人生基石
謝炎盛表示,當時他並未想到自己會走上創業的道路。年輕時,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優秀的工程師。他對文學有濃厚興趣,也努力培養全方位的能力。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他後來進入職場及創業重要的基礎。
職場的專業、創業與事業經營
1972年,謝炎盛從中原大學畢業,進入電子業工作。經由曹漳烈學長的通知,他進入美商Ampex擔任生產計劃師,這是他人生第一個工作。隨後,他在福特六和汽車及台灣通用器材公司擔任製造工程師及物料協調員,這些工作讓他累積了豐富的產業實務經驗,並發現所學的工業工程在實際工作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
1979年,正逢電子業蓬勃發展,謝炎盛與公司幾位同事一起開始創業,由於缺乏經營管理和市場行銷的經驗,不到3年就被合併掉了。談到這次失敗的經驗,他引用孫子兵法:「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凡事必須謀定而後動,他回想起來「你能夠避免掉這些失敗因素,你不一定會成功,但犯了這些錯誤一定會失敗。」自己的「向失敗學習」的經驗就是給年輕朋友最好的建言。在年輕時失敗是划算的,因為在有限的風險下失敗,卻能獲得長遠的寶貴經驗,避免以後更大的錯誤。
謝炎盛認為台灣的經濟奇蹟是許多人長時間的努力和天時地利條件結合的結果,上個世紀六零年代台灣產業主流是化工業、紡織業等輕工業,其次就是勞力密集的代工,幫國外加工連結世界的產業價值與供應鏈。台灣的工業發展與電子業演進就是搭上這個潮流,再加上全國同胞努力的結果。
1984年,謝炎盛與昔日的安培同事共同創立了恆業電子,專注於印刷電路板(PCB)的生產。這一階段,他看到了台灣電子業的發展潛力,並積極把握了當時產業環境的發展契機,事業版圖逐漸擴大,也促使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
事業轉型與投入扶輪服務
2001年,恆業電子與欣興電子成功合併,謝炎盛將人生的方向轉向更多的公益與社會服務。退休後,他參與多項扶輪社的公益活動,致力於推動國際扶輪的各項服務計畫。除了在企業界的專業經驗,他十分看重扶輪社的使命,並且將「超我服務」的理念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在國際救災、捐款捐物,還是在推動青少年交換計畫(RYE)方面,謝炎盛與他的夫人朱崇都積極參與,並以身作則,成為了扶輪社的典範。
夫唱婦隨|扶輪服務的精神
1984年孫運璿擔任行政院長,責成教育部開辦外語班培養國際外語人才,謝炎盛當時在輔大的西班牙語班中認識同班同學,後來結成連理的夫人朱崇,雖然夫人在訪談中說「一點都不浪漫」但後來這位賢內助卻是他最穩實的扶持。像在扶輪的聯誼和服務場合,就常看到他們伉儷夫唱婦隨熱心服務。謝炎盛談另一半在他一生中扮演的角色和價值,給了一句很高的讚許:「我太太比我更適合當一個領導人」。
夫人起初對扶輪的參與並不積極,直到她和謝炎盛共同參與了青少年交換計畫,並看到服務團隊無私奉獻,她才真正體會到扶輪社服務的深遠意義。這對夫婦的扶輪服務事業從那時起便開始並肩攜手,並參加許多次的國際會議和國際服務計畫,也結交許多扶輪和非扶輪的國際友人。
夫人朱崇表示自己並不反對先生參加公益活動,並樂意陪伴與參與,但事實上並沒有真正投入和瞭解,只是做好寶眷的本分,一直到謝炎盛擔任分區助理總監時在YEP委員會擔任英文口試委員參加面試青少年學生,從那年起對YEP計畫有了深入的看法與觸動。當年和先生一起參加了2005-06年YEP(青少年交換計畫,後來改稱RYE扶輪國際青少年交換計畫),第一次到德國參加歐洲青少年的區域講習會議,她深深敬佩扶輪社友對公益的投入,她看到了做為YEP的委員會委員們24小時,365天不停止的付出,隨時待命等候電話通知處理狀況,時時看顧關注送出國及接待的青少年朋友,看到委員們很熱衷在這區塊,每年在EEMA(歐洲∣地中海∣非洲)會議中見面,各國委員擁抱問候親如兄弟姐妹,有些年老社友拿著拐杖來參加,連在週末假日都還在服務,都是無給職的扶輪社友,還出錢出力出席,看到這些場景就很感動,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什麼是「超我服務」。沒有鎂光燈,長期默默耕耘,看見國際青少年交換有很深刻的價值。
謝炎盛特別提及,明年的國際扶輪社長巴西的馬里歐‧甘瑪葛(Mario de Camargo),是2026年台北國際年會的社長,他也是首位國際青少年交換學生成為國際扶輪社長。
台灣1997年開始加入國際扶輪YEP的組織,1999年開始交換計畫,法國及丹麥在1927年就開始有YEP了,當地很多委員會成員都是當年的YEP學生轉變而成的。經過YEP的學習後孩子們的眼界變廣心胸變寬,幾乎每一位交換學生回國後都脫胎換骨,完全成熟獨立,謝炎盛與夫人都同意「這是改變人生的服務計畫」。也開啟了謝炎盛夫人關心扶輪社活動與服務的熱忱,等到他當總監那年,在地區推動讓社友與寶眷更多參與扶輪服務的機會,這對熱情的夫婦在扶輪參與各項服務已是他們的生活與日常。
扶輪基金會:行善天下的推手
謝炎盛回憶起當初加入扶輪社的契機,源於對其服務理念的共鳴。他推動了多項國際扶輪的服務計畫,並參與從救災重建到教育支援等各類項目,這些經歷讓他更深刻地理解了「超我服務」的真正涵義。他認為,扶輪基金會所秉持的理念,不僅讓行善變得簡單,也讓更多人的愛心可以透過扶輪傳到世界各角落。扶輪的兩大座右銘 —— 「超我服務」與「服務最多,獲益最大」正是他信奉的原則。
「很多故事,參與才會有感動」謝炎盛推動及參與多項重大服務計畫,例如:菲律賓挖水井、泰北捐獻腳踏車、蒙古捐電腦、斯里蘭卡捐贈醫療病房、印尼兔唇計畫、捐贈復康巴士、莫拉克風災的救濟及災後重建、南亞海嘯的救助、日本311大地震的救災重建及捐贈、印度施予小兒麻痺疫苗、捐贈美國麥當勞之家的交通車、早產兒照顧的服務計畫、緬甸和泰北的捐助、在波蘭的烏克蘭難民營的贊助,還有贊助扶輪和平中心獎學金等等。除了對國際服務的支持,對國內的教育支持不遺餘力,透過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多年來捐獻冠名獎學金給研究所的博碩士生。因為參加扶輪,能夠為世界上這些需要幫助的人盡一點力量。他和夫人親自飛到世界各地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充分展現「民胞物與‧愛人如己」的情操。
謝炎盛非常認同扶輪基金「讓你的行善變得簡單而有效率,讓你的愛心遍布全球」理念,而且他說,扶輪基金會的財務透明與治理更是獲得國際組織的認證,值得信賴與推崇。除了對扶輪交換學生這個充滿機會的服務計畫高度肯定,可以培養扶輪親善大使,給予青少年親觸異國文化的機會,擴展國際視野,學習溝通與領導技能,促進國際親善與瞭解。透過扶輪基金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他鼓勵年輕與新世代社友可以更認識扶輪基金行善天下的意義,鼓勵至少每年響應EREY (每位扶輪人每年至少捐獻100美金) ,因為「許多偉大的成就都是從微小簡易開始的。」
對母校中原大學的回饋
謝炎盛對教育事業和學生的未來充滿熱情和關懷,自1994年在中原大學設立「謝炎盛清寒獎助及領導服務獎學金」,迄今長達30多年持續嘉惠許多需要關心的學弟妹。2023年並支持贊助中原大學網路升級計畫。翌年捐款支持中原大學半導體產業學院之成立,建置半導體材料檢測中心,協助培育專業人才。
他強調:「我深信教育的力量可以為國家帶來積極的變革,為社會帶來繁榮與進步。」他所創辦的恆業電子公司每年都會提供中原學生實習機會,除了捐助獎助金,更攜手傑出系友捐款設立「躍馬中原創投基金」,協助學弟妹創業,他很認同中原大學「全人教育」的實踐與成就。所以2023年中原大學頒贈工學名譽博士給謝炎盛,以表彰其對學校的貢獻。謝炎盛為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傑出校友,也是多家上市公司董事以及國際扶輪前總監,長年以實際行動參與國際弱勢關懷,推動多項重大服務計畫,身體力行「全人教育」理念,是中原的榮耀,也是扶輪之楷模。
謝炎盛以身為扶輪社一員為榮,他說:「因為參加扶輪,我才能夠為世界上這些需要幫助的人盡一點力量。」因此獲頒2009-10年 「國際扶輪職業服務領導獎」;2012-13年 「國際扶輪基金服務功勞獎」;2013-14年 「國際扶輪超我服務獎」;2023-24年「國際扶輪基金會特優服務獎」以及2024年「國際扶輪基金會阿奇‧柯藍夫會AKS Foundation Circle會員」等國際獎項的肯定。謝炎盛指出,扶輪的宗旨就是結合全世界具有服務理想的各種事業及專業人士,運用他們的所長,在各個專業的領域,以崇高的道德標準為社區及社會做服務,促進世界的親善與和平,這也是他追求的目標。

謝炎盛小檔案
扶輪暱稱:Electronics(台北城中扶輪社)
現職:普瑜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學歷:中原大學工業工程學系
澳洲南昆士蘭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曾任:恆業電子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欣興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育富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佳醫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扶輪經歷:
1989       加入台北城中扶輪社
1997-98  台北城中社社長
2009-10  國際扶輪3480地區總監
2011-14  國際扶輪10B地帶扶輪協調人
2014-16  國際扶輪扶青/扶少委員會共同主委
2015-17  扶輪青少年交換TRYEX主委
2018-21  國際扶輪和平中心委員會委員
專長:工業與系統工程
興趣:交友旅遊、做公益、佛學研究
殊榮事蹟:
2009-10  國際扶輪職業服務領導獎
2002-13  國際扶輪基金服務功勞獎
2013-14  國際扶輪超我服務獎
2023-24  國際扶輪基金會特優服務獎
2004年榮獲中原大學「傑出校友」表揚
2023年獲頒中原大學工學名譽博士
2024國際扶輪基金會阿奇‧柯藍夫基金會圈會員
座右銘:服務越多,受益越大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