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呼喚:專訪台灣扶輪全球獎助金 受獎學生林子鈞
2024/09/03  閱覽數 30  作者 撰文:台灣扶輪駐地記者 台北中城網路社 杜孟玲PP Dolly 照片:林子鈞/遠山呼喚 分享至
2024年5月,林子鈞接到以人權和平相關學科著名的英國大學Sussex University碩士班的入學許可,接著順利申請國際扶輪「全球獎助金」GG 2466266,前往攻讀「國際發展學」。29歲,資歷優秀、是我10多年來訪問過最年輕的一位。像往昔每次接到台灣扶輪月刊之邀一樣,專訪前總要在網路上收集、搜尋受訪者相關資訊。瞭解受訪者的故事對於訪談的進程是很重要,而且是必須的。
初相會
子鈞的網站帶給我一些震撼,帶著些許好奇,見到這位年輕人,陪同出席還有GG 2466266主筆台北達仁社溫淑慧CP Sue和募款達人林乃莉PDG Nellie。秘書長朱福民PP Thomas 、主任邵玉楚Henry、組長Ella列席。類座談會式的專訪確屬少見,可見台灣扶輪重視即將四方開創的青年學子,重視扶輪之愛隨著獎助金的贊助見花得果。
座位牌上子鈞有個尼泊爾蠻常見的名字Rikash,由於他每次離開尼泊爾小朋友會送禮物,而子鈞並不希望他們花錢,因此,要求一個尼泊爾的名字當作禮物,Rikash意寓被天神眷顧,也是2016年孩子給予子鈞的祝福。
緣起
2011年子鈞高中一年級,隨團到尼泊爾庫爾克的偏遠山城擔任短期志工,最初抱著玩玩長見識的心情,以為高中生能夠做的事情就是陪伴。過程中,小朋友、家長、老師和志工們大家都很開心,一趟下來讓子鈞反而覺得是當地的小朋友在服務志工。另一方面,透過陪伴的過程子鈞意識到這裡有很多事情需要被解決。
回台之後,子鈞一直跟當地的校長、老師保持聯絡,所以當2015年尼泊爾發生一場很嚴重的地震,他們自然想到還有保持聯繫的志工團,他們希望可以為他們做賑災募款,因為那時候很多國際組織和資源都在尼泊爾首都,其實這個偏鄉地區才是震央,卻資源不足所需。所以,沒有募款經驗,還是大學二年級的子鈞一開始只是很單純的幫他們做一場募款。
「遠山呼喚」2015年
尼泊爾這場強震,讓震央廓爾喀出現了大規模輟學潮,每每問及學校時,村民只是指向遠方,稱它為「那座山」。這讓子鈞和台灣學生們找到著力點,想以一己之力,讓孩子們回歸學校,於是成立了「遠山呼喚」Calls Over Ridges。還真讓他們做到,找回數以千計的失學孩童,延續災區的教育。
當時子鈞就讀台大經濟系,很多同學一起幫忙,形式像是一個社團。開始賑災募款只是單純用海報,對象則是台灣的44所大學學生。
理想很美好  現實卻殘酷  根結在觀念
募款活動開始後,子鈞多次回到尼泊爾災區去瞭解真正長期的需求,也看到多亂象。一般國際贊助團體的資源只重視硬體,忽略了後續發展的配合。譬如:當地有蓋學校的需求,那就蓋一所學校,但是蓋好後才發現沒有老師願意到偏鄉上課;或者是蓋了一所圖書館,但是裡面的書長期都沒有再更換;或是電腦教室裡從未使用的電腦積了厚厚的灰層,原因是當地的老師不會教,也沒有課程,國際組織在電腦建制完就沒有再回來。
所謂救急不救窮,類似的情況層出不窮。然而子鈞由於長期的投入,已對這塊土地產生感情,他認為服務若以專案方式來做,只能表淺的助益,一年期,甚至是更短。子鈞看到的是:他們需要的是根本的翻轉,世代受益,而不是一個半年、一年的資源投入。
2017年正式立案創立「遠山呼喚」
到大四,大家面臨畢業、服役、就業或深造。最後就只剩下子鈞和現在的共同創辦人蔡宛庭兩個人,一個半的工作人次。剛開始尚沒有穩定的支持,當然就沒有薪資,宛庭則去咖啡店打工半工半讀,兩個人為了自己想要完成的理想,給自己半年的時間拼拼看,賭一把一個NGO創業夢。
畢業前,開始內政部跑組織成立的流程, 一個心中萌芽的國際組織,已然成形。忐忑希望「遠山呼喚」能成功,不管是創辦人自己還是未來加入團隊的人,都希望他們能在這裡穩定的發展。
畢業後「遠山呼喚」才有比較完整的組織,由於時間壓力,所以子鈞必須在這6個月的時間幫「遠山呼喚」找到一筆穩定的長期資金,只要做到,「遠山呼喚」就有機會繼續發展下去。所以在台灣發起了第一場定期定額捐款招募,這次不再針對學生,直接擴大向台灣一般群眾募資。資助人可以自行決定每個月的捐款金額。到今年2024年,「遠山呼喚」
8年做了8次定期定額捐款招募,目前有5,300位定期定額的捐款人,都是台灣民眾每個月持續的捐款,「遠山呼喚」才有現在的服務規模。
翻轉貧窮必須翻轉教育、翻轉環境
當尼泊爾廓爾喀回到基本的生活水準後,子鈞認為還可以繼續在尼泊爾做更多。
一開始傻傻的做,看到缺什麼就去做,幾次經驗和思考衍生一個長期服務的理念。舉個例子來說,子鈞地震的時候在工地遇到了很多的小朋友,小小年紀手中拿的不是鉛筆,而是榔頭,貧窮持續數個世代,沒有受過完整教育的家長在地震之後,第一個割捨的就是學費,貧窮又發生地震,他們僅剩的錢只能購買基本民生物資,教育自然被犧牲掉,小男孩到工地工作幫忙生計。重男輕女的觀念,沒有成年,14歲、15歲的小女孩則被家裡嫁給大她許多的人,換糧、物資或一些錢,不公平的對待開始不幸福的人生。
當一間圖書館完成,卻發現整間學校連老師都不會查字典,所以有很多國際組織捐很貴、很好的書,全部都被鎖起來。問校長為什麼要把書鎖起來,這樣學生怎麼看書?答案讓人震驚,這些書如果毀損或者壞掉,那這些國際組織是不會再捐。同時也發現連老師都沒有閱讀習慣,怎麼教學生,翻轉教育談何容易!
於是,「遠山呼喚」做了很多的嘗試,譬如先教老師查字典,在學校舉辦查字典比賽等活動。慢慢的培養這個習慣,鼓勵小朋友每讀一本書寫下心得,長期追蹤,然後用獎勵的方式,讓整個學校有閱讀習慣,慢慢地、長期持續地。
「遠山呼喚」承諾十年教育計畫,尼泊爾孩童從國小一年級進到「遠山呼喚」的服務體系之後,在合作的學校裡面完成高中教育。第一批孩子現在已經進入大學。從尼泊爾的偏鄉到首都的大學念書,那是很難以想像的振奮之事。而不能念大學的學生若沒有找到工作,會安排先回學校服務兩年。最後,幫助學生做職涯輔導和職涯規劃。
如果8年前跟當地人說,「遠山呼喚」的目標是把你們的小朋友送到大學,應該沒有人會相信。現在家長也成為教育重要的推手, 也針對家長和社區做家長的教育。
長期更有:
  1. 運用教育資金以四項前導專案,讓經濟弱勢的孩子能持續上學。與校方合作,識別高輟學風險的孩子,透過獎助學金和長期定期追蹤,幫助孩子完成學業。
  2. 擴充學習資源,導入硬體和軟體,優化學校環境,建立長遠教學資源。教師具備教學職能,改善生師比過高。透過課後補救課程,輔導孩子基本學科,提升孩童的語文與數學能力。打造適合當地學校的圖書館,成為知識共享的基地。設備完善的電腦教室,讓孩童透過學習基礎的電腦技能,培養資訊搜尋與線上學習能力,得以與外面的世界接軌。透過閱讀習慣的建立,提升疫情停學後孩童的識字能力。
  3. 更有技職輔導帶領孩童提早認識職業環境,培養技職能力,翻轉人生。讓孩童學習與自然共生,進而培育未來謀生的技能。


2017年尼泊爾在地NGO團隊成立

呼應「遠山呼喚」「以退場為目標」的核心理念,疫情之前,已經在尼泊爾著手成立培養在地人,關鍵草創期提供啟動資金,逐步帶領在地青年成立組織,長期在地NGO輔導,實現教育影響力。設計、執行教育專案時,在乎計畫的延續性,不是投入大筆物資,而是協助在地建立長遠的學習與制度。
長期接受外部的援助,在地人終究該站起來當家作主經營組織,培養自己做服務的能力,自己取得外部資源、募集國際資源、人才招募,手心向上變成手心向下。
尼泊爾在地 NGO 領袖 Sang說:「經歷近三年的共創,熬過了無數挫折,2017年經由台灣團隊的支持,共同成立了尼泊爾全國性的 NGO。現在已可以獨立執行教育計畫,更在疫情期間聯合在地政府,協助數千位兒童延續教育。」
「教育基金、學習資源、技職輔導」三大教育面向的教育系統。結合「遠山呼喚」教育種植系統,同時招募在地青年加入團隊,實際參與在地系統的建立。
2019年拓展尼泊爾第二據點吉里鎮、校車專案平安上學
第二據點聖母峰登山口吉里鎮不論是氣候、飲食、交通和居住型態都和廓爾克不同,所以在地的力量相對重要。
「遠山呼喚」的服務是多元的,讓學生上學,交通是很重要的一環。遙遠的上學路,一向是偏遠山地教育的罩門。校車專案的推動,將原本步行需2小時的路程,減少為15分鐘,大幅增加就學意願。當尼泊爾校車蜿蜒在喜馬拉雅山裡,車內傳有笑語。
開始推動尼泊爾學童營養午餐專案,讓孩子不再忍受飢餓上課,提升學習成效。
2020年開發疫情學習包專案
新冠疫情期間發放學習包,搭配廣播教學,使特殊疫情期間教育不間斷。
2021年發起亞洲營養教育基金
長期追蹤發現0-5歲營養不良孩子的終身所得落後達22%-45%。先吃飽,再上學。2021年成立亞洲營養教育基金ASIA Lunch Box Fund,營養午餐定為教育計畫的「前導專案」,好營養讓孩子穩定上學,解決發展遲緩和營養不良,到課率提升、強化學習成效。
營養午餐執行模式
1. 在地食材供應鏈:穩定供應商讓營養午餐帶來的經濟效益留在當地,達到永續的
目標。
2. 營養師設計菜單:諮詢在地營養師,在有限的選項中,共同開發健康多元的菜單,確保孩子攝取均衡營養。
3. 校園自有中央廚房:若校園腹地允許,遠山將協助學校建置自有的餐廚系統,讓學校能參與營養午餐的經營與維護,並共同執行餐盒發放以及清潔。
4. 訓練專業廚師:在專案實施的學校中,遠山為了因應龐大的需求量,培育了 40 名廚師,除了維持營養與品質之外,也創造在地就業機會。
用一餐溫飽,給孩子可以留在學校。透過營養午餐計畫,照顧孩子的健康,同時與校方和社區互為夥伴。
截至2023年,多元文化餐食提供3個國家,營養午餐907,861份,服務4,184位孩童。分別是尼泊爾營養午餐862,591份,29間學校,3,750位孩童,輟學率下降40%。菲律賓營養午餐17,230份,2間學校,178位孩童。馬來西亞營養午餐28,040多份,2間學校,256位孩童。
2022年前往馬來西亞開啟服務
在東馬來西亞沙巴邊境沼澤聚落,「遠山呼喚」遇見一群資源匱乏的無國籍人,為數超過180萬人。帶著過去的經驗在那裡教60位家長和孩童自己做魚菜共生專案,改善以往營養不均衡,吃不飽,菜種不出來,或是沒有時間去種農作物的狀況。另外,與在地NGO合作教育專案解決孩童沒有教育和居住等基本
人權。
馬來西亞專案經理 Indra說:「教育作為我們的使命,是希望的燈塔,賦予個人克服逆境的力量。」
2022年前往菲律賓夏爾高島開展群島教育計畫
菲律賓專案經理Ram說:「para sa bata at para sa bayan為了孩子,為了國家。」
2021年強颱重創菲律賓夏爾高島,超過 80% 的建築物被破壞。強颱造成的破壞還沒完全復原,新冠疫情停課造成的學習進度落後也還沒補上。2022下半年,複製尼泊爾的服務經驗帶至這裡,完成4項計畫:校園重建、營養午餐、校船和閱讀專案。
群島地形風浪一大,小朋友就沒有辦法上學,所以因地制宜在菲律賓南太平洋群島間為廖南村2個學校、134位孩童建造校船,和當地政府合作打造來往小島和學校間的交通系統,讓學生們平安上學。是比較特殊客製化的專案。
2023年拓點尼泊爾第3據點喀吉丹巴
應喀吉丹巴市長之邀,在尼泊爾正式開啟第3個服務據點。至此,尼泊爾7個行政區,「遠山呼喚」已進駐其中3個行政區。
2024年實施獎學金計畫
在喀吉丹巴實施獎學金計畫前,進行社區內50位學生家庭調查,並配一名導師瞭解並引導,在從中選擇25位,最後成果評估。
淺析林子鈞服務的初衷
聽完以上子鈞侃侃而談,不禁思索我們29歲時在做甚麼!子鈞書念得好,還是登山社、玩潛水,水肺潛水和自由潛水執照都有,打網球、騎腳踏車、喜歡畫畫、學素描、拉小提琴,然後順便插花台北文林扶輪社的薩克斯風團。如此陽光男孩在台灣的學制和社會體制之下,自覺從小到大成長的過程,沒有多元的選擇,這樣子的感受,深深影響他日後想提供的教育服務本質的面向。姑且不論有幾分少年維特之煩惱,至少他29歲時已經做到他想要的雛形。
他接著說出他為什麼選擇這條路?國中、高中就是升學、升學、升學,到大學同學都很厲害,大二實習,大三交換,大四找工作,子鈞循著一個模式成長。子鈞覺得人都是一樣的,擁有選擇權是一個很基本,很重要的一件事。不是幫助偏鄉孩子做選擇,沒有要孩子一路也是念書,一定要念到大學去取得好的社經地位,反而,提供服務的最終目標,是讓他們有選擇,至少他們可以選擇讀書或者可以選擇去工作。
2000年尼泊爾或許家家沒有電視,但現在每家至少有一支手機,尼泊爾偏鄉的孩子們當然知道別人有較多的機會,比如私立學校就是在尼泊爾比較有錢的人可以去念的學校,或是比較重視教育的家長把小孩送去。子鈞看到窮人家的小孩沒有辦法上學,他們的潛力沒有機會被發現。「遠山呼喚」創造一個起跑點比較平等的機會,創造選擇權。子鈞說幫助孩童找到自己真的想要做什麼,不是執著於自己已經做到什麼,或者是說要用現在做到的事情,再堅持去做些什麼。
挫折和困難
1. 一開始最大的挫折是看到需求,但是資源尚未到位,心裡著急希望早日讓孩子們回到學校。
2. 萬事起頭難,最初,子鈞為了增加學習機會,一封信一封信寫信請教專家,台灣最大群眾募資平臺的創辦人,那時候剛好正在創辦團隊,回應子鈞的來信,從此,每週輔導子鈞做募款計畫,他是少數回覆子鈞的,更多是拒絕的。
3. 子鈞第一次到菲律賓一個很落後的海島上出差,跟當地的小朋友在海邊玩跳水,感染了海洋弧菌,吃了幾個沒有用的抗生素就已經有幻覺,很虛弱,站不起來,感覺差點要死掉。現在回憶起來卻很有趣,大難不死算是奇特的歷程。然而,當下是很可怕。上山下海,他的工作也是有相當高的風險,這也是父母擔心之處。
4. 大學時,父母覺得他玩社團,不會擔心,也不會管。畢業後,讓爸媽知道想認真把它做起來變成一個組織,便需要一直溝通,因為爸媽擔心,主要怕剛初出社會又要比一般剛出社會的學生面對更多社會人士,怕他受傷。子鈞便一路證明組織很穩健,可以照顧自己的生活,請他們不用
擔心。
5. 遇到很多很好的前輩,但也遇到很多本意不是那麼好的前輩,對這些人來說就只是短期熱度,蹭一個媒體的好題材,沒有要長期支持,也有人會有不遵守承諾,跑單。也有個人想要完成的一些服務,希望透過「遠山呼喚」去做。比如說他個人想要在尼泊爾蓋一間學校,找「遠山呼喚」執行,可是這並不是我們服務的內容。
6. 譬如某專案費用包含尼泊爾47位兼職人員的薪水,他們是圖書館的圖書館員、午餐計畫中的廚師、開校車的司機。當地政府,當地學校都沒有錢聘請,不是單純把資源轉移到這裡就完成專案,人員到位後要先規劃培訓,負責任地長期栽培當地的人才。譬如:
1). 想建立閱讀的習慣,首先碰到是圖書館要怎麼管理?先在當地找人、培訓,執行的時候,配合檢核制度。
2). 尼泊爾的教師體系跟台灣早期一樣,很大的問題就是有很多流浪教師。教師為什麼不願意去偏鄉?因為偏鄉生活條件不好,薪水沒有比較高,所以搭配補貼,讓他們有意願下鄉服務。
3). 找社區的家長或較早輟學的青年擔任廚師、司機,當「遠山呼喚」的兼職人員。
7. 文化差異。譬如在尼泊爾遲到兩個小時叫做準時,在菲律賓遲到一個小時不算遲到。
挑戰與願景
八年來,「遠山呼喚」這個源自台灣的教育體系,影響所及服務7,680位孩童、推動11件專案、合作學校和學習中心共50個、供應907,861份營養午餐、經營8座圖書館、培訓104位教師、5位海外夥伴。能為學童的未來帶來轉變。這應是發生在子鈞身上最美好的事情!希望將來能夠:
1. 人數成長到50個夥伴。「遠山呼喚」是一個聯合國,組織內不只是尼泊爾人,台灣人、菲律賓人、馬來西亞人、還有印尼人、英國人、巴拉圭人,全英文溝通環境。2025年將從海外找一些在NGO界有根有底的專家,來台灣一起工作。
2. 現在培養在地團隊,落實國際管理制度,各地NGO的人員有一套規則可以依循,扮演好在地平臺的角色。未來總部負責培育各地NGO,各地NGO圍繞著兒童教育。在這個框架下面,比較符合現在國際上發展的脈絡。
3. 各地的服務範圍越來越大,可以自主動用的資源越來越多,各地可以自己成長,總部只在一開始引導。這個目標是管理政策裡很重要的一塊。舉個例子,兩年前有一個英國華人的個人企業基金會希望捐款到尼泊爾,子鈞就直接把在地團隊連接起來,中間不再有總部的介入,現在基金會還繼續捐款,所以總部所謂的培育,就是適時的去放手,然後適時的去引導。當然要管控品質,然後另外一部分讓他們自行去發展他們的特色。現在各地NGO目標定在4年內要至少維持到20%的自主募款。4年最後達到50%。
對扶輪人的建議
1. 對未來希望可以一起探索更多的可能,然後也希望可以帶大家過去看現場,各據點老師群都有了,現在沒有那麼的困難,像尼泊爾有建設也有道路,這8年來改變很多。很多台灣捐款人聽完子鈞的分享,常問子鈞能不能夠帶他們過去。
2. 其實扶輪社已經深入子鈞服務的地區,子鈞去菲律賓廖南村服務的海島,看到扶輪水塔,這是扶輪社捐獻災後重建資源。在每一個國家其實也都有扶輪人,希望扶輪社能夠提供更多而且是更長遠的服務,既然人已經到了,累積了經驗,甚至都已經跟在地機構合作過,這樣的基礎很棒,放棄很可惜。
3. 子鈞覺得大家可能說到服務,比較常想到的是提供資源跟資金,但是每個負責人或許都有很多經驗值得去分享,所以這也是可以跟在地團隊的發展結合的事情。
向扶輪學習
這次申請扶輪全球獎助金,因而接觸許多台灣和海外的扶輪人,是一次近身學習扶輪人服務人的現場教學。
子鈞特別想學習扶輪的leadership領導,因為很多扶輪人都本身有很多實務的領導經驗,對沒有這樣子經驗的子鈞是一種養分,值得虛心學習。除了要把服務做好,子鈞自己也在學習經營組織,財務的管控,珍惜未來一年更多學習的機會,希望透過扶輪平臺交流,增加向扶輪領導人請益。
滿滿的祝福
神奇扶輪,子鈞受獎之前就已經走入國際,現在是扶輪的受獎人,9月22日將赴英深造,祝福他日後更上一層樓。他的故事將是鼓舞台灣菁英走向國際,創造屬於自己的服務志業!也預祝每一場「遠山呼喚」發起的教育行動,都是台灣被認識的契機。「遠山呼喚」源自台灣教育,定能成為國際品牌,成為台灣人的驕傲。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