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築的巡禮──台灣鐵道的樞紐
2022/04/08  閱覽數 913  作者 ‧ 編輯部 ‧ 分享至


1920年代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靜靜的座落在台北北門口延平北路一段一棟古樸的老建築,曾經是掌握台灣南北交通大動脈的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的官署,終戰後長期為台灣鐵路局辦公大樓。
這個地點可以追溯到1884年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曾在此設立台北機器局負責組裝槍砲彈藥及鑄造貨幣。後來劉銘傳將原定在福建建造的鐵路設施全部移到台灣(註一),鋪設台灣北部的鐵道。1896年日本領台後的第四任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發現這段鐵路包括路線、號誌及所有硬體設施之整體設計不當,而且施工品質粗糙,因此在槍砲彈藥廠原址設立「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作為管理台灣南北運輸大動脈的總部。初期由後藤新平兼任鐵道部長,任內將劉銘傳所建的部分鐵道大刀闊斧的拆除後重新規劃興建。並邀請長谷川謹介繼任鐵道部長,大幅改善基隆至新竹段鐵路並延伸至高雄鳳山地區,奠定了台灣鐵道現代化發展的基礎,對台灣日後的經濟發展與城鄉關係影響深遠。

1908年台灣西部縱貫鐵路全線開通,南北運輸量漸趨頻繁,造成車輛的維修作業大幅增加,因此鐵道部開始擴建台北工場的規模,緊接著於1918年在台北市南側興建鐵道部廳舍,與北側的台北工場相呼應。
鐵道部的廳舍是由日治時期知名的建築師森山松之助所設計,他採用紅磚搭配檜木作為主體結構之材料,以強調木造與紅磚拱廊共構的整體表現;二樓的鐵道部長室設計華美,辦公室內的門窗四周、立柱與天花板都以精緻的立體石膏裝飾,表現出尊貴的氣派。

鐵道部廳舍旁有一棟顯目的二層木造洋式建築,這棟建築是當時的職員食堂,室內的天花板及屋梁外表均採用英式工法,天花板的金屬托架做工精緻,而其中最大的特色為一樓外牆使用的拼接式德式雨淋板,讓雨水不易滲透至屋內,其構思甚為周到。
鐵道部園區內有一座約十坪的精緻八角樓,其實這個小小的空間是做為男廁所使用,為鐵道園區內甚為巧思的設計。
直到1934年,鐵道部台北工場遷移至松山一帶時(註二),原廳舍園區內已陸續建有將近40棟的建築物。

進入20世紀初葉之後,由於世界各地屢有戰事發生,因此很多建築物開始盛行採用保護色,例如第一高女校舍的土黃色(又稱國防色)、台北地方法院的草綠色等等。雖然鐵道部沒有採用保護色,但是在廳舍園區的西北側建有圓錐造型的鋼筋混凝土戰時指揮中心。這個建築物是於1943年太平洋戰爭正處激烈之時所建造,當時是做為鐵道部高級職員躲避美軍空襲轟炸之處。建築物採圓錐造型是為了避彈。外部的防護壁則為戰後為因應戰事而增建,內層入口設有防爆鐵門,下層嵌入地底,室內的壁面配置有包括車站、橋梁、河川、隧道在內的全台鐵路圖,具有戰時作為司令部發揮指揮之功能,這些設計都反映了當時的時代需要。
1945年,太平洋戰結束,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接收台灣,鐵道部改制為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交通處鐵路管理委員會,省政府成立之後改制為台灣鐵路管理局,目前隸屬於交通部。
1992年台北市政府指定鐵道部廳舍為三級古蹟。
1993年台灣鐵路局遷移至台北車站新廈。此後做為台灣鐵路的營運總部長達70年的這棟古老的官廳終於功成身退,而成為人們憑弔台灣鐵路史的遺跡。

註一:清廷原擬在福建興建鐵路,後因當地的百姓以破壞風水為由,群起反對而告作罷。

註二:即現位於台北市東興路的國定古蹟「台北機廠」。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