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婦科醫學的先驅──川添正道醫師
2022/04/07  閱覽數 727  作者 台北中山社 李博信PP Marine 分享至


台北赤十字醫院醫師合影 

台灣在清領時代,尚無專門的婦科西醫,因此婦女的保健問題無法突破層層的障礙。直到日本領台之後,24歲的名醫川添正道醫師應聘來台,才有了台灣第一位婦產科醫師,也開啟了台灣婦科醫學的先河。此後在現代化教育的薰陶下,逐漸獲得台灣婦女的認同,為台灣婦產科的創建和發展付出了貢獻。
在欠缺婦產科醫師的年代,孕婦的生產都由受過訓練的產婆接生,直到1895年,臺灣總督府才於台北市大稻埕千秋街設立「大日本台灣病院」,旋於1898年創設產婦人科由川添正道擔任部長。1899年成立臺灣總督府醫學校,川添獲聘為教授,為台灣婦產科醫學教育之先輩。
川添正道教授,1872年出生於日本長崎,1895年以日本軍醫身分被派遣至台灣,1896年受聘為臺灣總督府醫員兼主持產婦人科的外科醫長;1898年設置產婦人科,為台灣婦產科之始祖。1901年川添擔任產婦人科部長,並改稱為「婦產部」。1902年,制訂看護婦(護士)及產婆(助產士)之養成規定。此後台灣醫學會、赤十字病院等醫學醫療機構紛紛成立。並兼任臺灣總督府醫學校產婦人科教授。
1907年,川添醫生極力提倡設立助產士養成所,以培養本島人助產人才,但是因為經費問題,此議也一時無法達成,而由台北醫院婦產科聘請了13位本島女生,在工作的同時教授與助產相關的學理和實務。
直到經費有了著落之後,川添正道以此為基礎正式設立了專收台灣女性的助產士講習所,先後聘請總督府醫學校(今台大醫學院前身)畢業的黃登雲、鄭承奎、方瑞璧三位醫師加入,在川添氏的領導下擔任講師,開始培訓台灣女性,每年訓練10-15人,前後共訓練了約200人,分布在台灣各地服務。而黃登雲醫師等人後來也都成為台灣婦產科專科醫師的先輩。
1913年,川添正道提出「川添式輸尿管結節法」的德文論文獲得京都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1918年台灣醫學校改制為「台北醫學專門學校」;1936年另設立台北帝大醫學部。日治時期台北醫院(台大醫院前身)成立之後,「產婦人科」才正式從外科獨立出來,並繼續聘請川添正道主持。這段期間也培養出台灣第一位婦產科醫師高敬遠先生。
這位在台灣婦產科醫學醫療的發展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川添正道也因為在醫學界的貢獻卓著,而受聘為總督府醫學校校長。此為川添滯留台灣18年期間對於醫療衛生教育最大的貢獻。
他在卸任校長職務的隔年,即辭職離台回日,擔任長崎大學教授,他在此期間曾前後兩次到歐洲考察。

日治時期在川添正道門下所培養出來的婦產科名醫,除了高敬遠醫師之外,包括張文伴(台北)、郭東周(台中)、謝德貴(台北)、張乃賡(嘉義)、陳茂堤(台中)、彭清靠(高雄)等人都是婦科醫師的佼佼者,他們都為台灣的醫學界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