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米之父──磯永吉
2022/02/24  閱覽數 3132  作者 台北中山社 李博信PP Marine 分享至


磯永吉小屋──舊高等農林學校作業室,
蓬萊米誕生之地(磯永吉紀念室)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大部分在台日人都被遣返日本,只有少數技術及專業人員被國民政府留用,其中留用最久並且獲頒勳章的日本人只有一位,就是有名的農學家臺北帝國大學教授── 磯永吉博士。
磯永吉博士,1886年生於廣島縣深安郡(今福山市)。他自廣島縣私立日彰館中學畢業後,即進入札幌農業學校,畢業後進入東北帝國大學農科分校(今北海道大學)農業科系,1911年畢業,時年25歲。
隔年的1912年3月即遠渡台灣,擔任總督府農業試驗場種藝部農作物育種科的技師助理。從此開啟他一生從事稻種改良的事業。他在赴任當年首先成功的完成了「按基因進行分離純台灣稻種及選拔法」,評選出台灣的優良稻米品種共350種。
磯永吉初到台灣時,台灣只有口感乾硬的「在來米」,當時日本缺乏米糧,因此從台灣輸入稻米,但是價格只有日本米半額,因此臺北農事試驗所於1899年開始進行實驗,栽種符合日人口感的日本米數種,但並沒有成功。
1913年,他與時任臺北廳農務主任的平澤龜一郎發現大屯山山麓火山堰塞湖盆地的竹子湖很適合栽種稻米,於是就在此開啟日本稻米與台灣蓬萊米的種植、採種與推廣的試驗。1914年升任技師,並奉派擔任臺中州農事試驗場米質改良農務技師,負責指導及監督臺中州內的農業。
他來台第三年的1915年4月升任臺中農事試驗場場長,負責指導及監督臺中廳內的農業,尤其是稻米的生產與改良。當時他認為要成功的改良品種,必須要有優秀的合作夥伴,因此他邀請了嘉義廳的農業技術人員末永仁擔任試驗場農場主任。由於兩人年紀相仿,意氣相投,而且對日本米的品種改良,都抱持莫大的使命感,因此成為最佳的工作搭檔。在研究工作方面的分工,由磯永吉負責理論,並指導末永仁負責研究台灣在來稻與日本稻改良的實務,在彼此良好的配合下,研究工作進行得很順利。
1919年磯永吉奉派赴歐美各地考察,回國後不久即於1921年升任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農業部種藝科長兼殖產局農務課技師。
對於台灣在來米和日本米的混種,曾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在他們兩人的努力之下,終於成功的培育出「嘉南2號」、「嘉南8號」等100多種混種稻米,成為他們在農業科學上的卓越成就。
1925年,因為他將台灣的在來米成功改良成蓬萊米,使得台灣農民的收益大幅增加,因而被尊為「蓬萊米之父」。
1927年獲聘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講師。1928年再度赴歐美各地研究考察。1928年轉任臺北帝國大學農業科系教授,並以「臺灣稲の育種學的研究」獲農學博士學位,其研究成果直接影響到在來米產量的提升,也促成蓬萊米育種的成功。此項研究報告後來獲頒1932年日本農學會農學賞。
經過磯永吉數年來的研究和指導之下,台灣各地的稻米產量大量增加,且能以高價銷往日本市場。當時的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乃於1926年5月召開的「第19回大日本米穀大会」上,將台灣所培育的日本米命名為「蓬萊米」。
1930年磯永吉升任臺北帝大理農學部熱帶農學第三講座(作物學)教授兼大學附屬農場長,1942年兼任臺灣總督府農業試驗所所長。
1945年太平洋戰爭結束後,獲得國民政府要求留任臺灣大學農藝系教授,並兼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技術顧問,他是少數留台並受重用的日本人之一。
1954年完成其畢生代表作「Rice and Crops in its Rotation in Subtropical Zones(亞熱帶地區水稻與輪作物)」一書,並以此獲頒1961年日本學士院賞。
1957年6月28日磯永吉以71歲高齡退休返日,台灣農業界各政商團體特於台北市中山堂舉辦歡送會。臺灣省政府為感謝他對台灣農業的偉大貢獻,經臺灣省議會以臨時動議,決議每年寄送蓬萊米1,200公斤到日本送給磯永吉,直到過世為止。磯永吉也回饋臺灣省政府所給予之優遇,特捐贈新臺幣2萬元,以每年利息的一半作為農林廳稻作多收競賽第一名之副獎,一半捐助臺大及臺中農學院農藝系優秀學生獎學金。
磯永吉自1912年渡海來台長住46年,於歸國前榮獲當時的蔣介石總統頒授「特種領綬景星勳章」和獎金5,000美元,以表彰磯永吉對台灣農業的卓越貢獻。
磯永吉於歸國後即定居於山口縣防府市,並以山口縣專門委員身分指導山口縣農業實驗場的研究工作;從1958年起擔任山口大學的熱帶農學論課程教授。
1972年1月21日逝世於岡山縣,享年
85歲。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