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築的巡禮── 台灣文化教育的溫床──臺灣教育會館
2022/02/11
閱覽數 1453
作者 ‧ 編輯部 ‧
分享至
1931年時期的臺灣教育會館
在南海路建國中學旁泉州街口有一棟土黃色的老建築,永遠散發著古樸的氣息,這棟建築建於日治時期,原屬「臺灣教育會館」所有,終戰後由台灣省學產管理委員會接收。此後歷經幾個重要機構的使用,目前產權屬於財團法人臺灣學產基金會,現由228國家紀念館使用。
臺灣教育會館於1931年落成,當年這棟建築物是由時任臺灣總督府營繕課長的名建築師井手薰所設計,會館正門坐西北朝東南,平面呈L形,三角窗的入口處有停車廊(日語:車寄),其風格類似同屬井手薰設計的臺北公會堂(現中山堂)。整體建築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磚砌壁體,其中有部分搭配洗石子之幾何圖案,三層外牆則貼有北投窯業生產的溝紋丁掛瓷磚,搭配幾何面磚與窗框雕飾,而不採用羅馬圓柱與壁飾,整體看起來屬於現代化的形式。
在1930年代,日本之建築師受到歐洲現代主義的影響,開始出現鋼筋混凝土等新式建築材料,模仿傳統的磚造建築,仍然將面磚貼在混凝土的外牆上。同時建築風格也逐漸淡化華麗的裝飾,而強調理性、秩序的設計,因此簡潔明朗的建築風格開始被重視,但是仍然保存古典的外貌。
會館的建築共有三層,一樓的玄關兩旁均劃為辦公室及會議室,二樓設有挑高三米的展覽廳。建築物的兩側呈對稱設計。入口兩層的樓下為玄關,二樓有休息室,頂樓為露台,建築物之後側及兩翼均樓高三層,格局莊重。
會館建築當時因為受到九一八事變的影響,東亞局勢非常緊張,因此這段時間日本在臺灣興建的大型建築物都採用具有保護色作用的土黃色(俗稱國防色)、或綠色系顏色。所以同一時期完工的建築如:臺北郵局、司法大廈,都屬「國防色系列」。而教育會館的門窗雕飾設計,也呼應建築物最初的教育功能,而雕塑成貓頭鷹造型。
臺灣教育會館於日治時期經常做為舉辦教育推廣及成果展示之場所,並提供會議室作為定時集會及教育課題研究之用。當時展覽廳經常舉辦高層次的美展,十餘年間,舉辦過府展、台展、臺陽美展等十餘次美術展覽會,是當時台灣美術藝文界重要的展示場地。而陳列在一樓樓梯旁黃土水入選日本帝展的女體雕刻作品「甘露水」,則曾經是這裡的鎮館之寶。因此日治時期的美術巨擘如顏水龍、李石樵、李澤藩等畫家對於臺灣教育會館和臺灣公會堂等展場均抱有敬畏之情。
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臺灣教育會館被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所成立的台灣省學產管理委員會接收,並由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佔用。後來改由台灣省參議會、臨時省議會使用。
1959年,由「美國大使館新聞處」租用,並以此作為美國在台推動「文化冷戰」之中心。由於二樓設有對外開放的圖書館,因此隔鄰的建國中學學生經常流連此處閱讀或租借中英文書報雜誌;一樓電影組藏有很多珍貴的影片,可以外借給機關團體觀賞,深受教育文化界的讚賞。
自從國際局勢丕變,中美斷交之後,美國新聞處改名為「美國在台協會──美國文化中心」,而原來的展覽廳改為「林肯中心」,直到1991年才搬離此處。
1993年,內政部召開古蹟評鑑會議,決議臺灣教育會館為古蹟。
2009年,行政院依據「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賠償條例修正案」核可成立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並於此設立「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這棟傲然矗立於南海文化園區的老建築,曾經是台灣文化教育的溫床,它注入了文化教育的養分,也見證了一世紀以來,台灣政治、文化的變遷,迄今仍然老而彌堅的守望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