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建築的巡禮── 仿哥德式的基督殿堂──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
2022/01/17  閱覽數 1475  作者 ‧ 編輯部 ‧ 分享至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油彩畫

在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四條通)與林森北路的交叉口聳立著一幢醒目的教堂鐘樓── 中山基督長老教會禮拜堂,它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大正町教會」,大門的拱柱刻著「一九三七年三月奠基」。因為這棟建築的設計典雅,又具有歷史意義,而於1996年以其建築風格及歷史性的價值,而被列為台北市定古蹟受到保護,並成為這一帶醒目的地標。
1895年,日本領台之後,日本本地基督教各派別決定由不分教派的「基督信徒一致會」,派遣牧師河合龜輔於1896年5月到台灣展開宣教工作。
1927年,台北的日籍基督徒逐漸增多,由於他們聚會的幸町教會已經不敷使用,因此「台北聖公會」的大橋麟太郎為宣揚基督真理,選擇了大正町(現中山北路一段)的住宅區中心設立了「大正町教會」,隸屬日本基督教聖公會。成立之初僅在一處民房聚會,直到1930年代中葉,才決定於原址興建新會所,並由當地台、日籍基督徒合力籌募基金於現址興建新教堂,在設計上講求符合傳統聖公會教堂之特色。新教堂於1937年正式落成,由於此教堂為台、日基督徒合力籌款興建,因此也順理成章的成為台、日基督徒共同禮拜的教會。
這棟典雅的教堂,方位坐西朝東,由高處往下看,可看到教堂的主體建築呈對稱的十字型,外表採洗石子做為外飾,因此有銀白發亮的外牆,東側入口街角處為三層樓的鐘塔建築,大門拱柱嵌有奠基的石碑。教堂結構主要以鋼筋混凝土加強磚造與木屋架組合構成,屋內的懸挑式英國椽尾屋架支撐(Hammer-beam)承載屋面,形成寬闊的禮拜堂,教堂外觀牆體為磚造,外表粉刷水泥漆,門窗採洗石子收邊裝飾線角,作工十分精緻。就外觀整體而言,是一座具有鐘樓、尖塔、彩繪玻璃窗、尖拱式門窗,及具有結構功能之扶壁柱、轉角柱等之典型英國混鄉村哥德式教堂。

從塔樓進入教堂內殿,就可以看到講壇上的聖臺,左為司會及證道的席位,這種配置是全世界聖公會教堂共同的樣式。而整棟建築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三層樓的鐘樓及屋內懸挑式的拱型支撐,這兩種設計都是台灣的建築物所罕見的特色。
太平洋戰爭結束之後,日治時期的聖公會隨之解散,然而教徒的禮拜並沒有因此中止。「大正町教會」則轉型為以台語講道的本地教堂「中山基督長老教會」,而教堂產權卻被政府以日產建物為名接收充公。
直到1947年終於獲得基督教長老教會台北中會之許可,成立「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中山教會」,聘請甫從日本返鄉的郭馬西牧師主持。此後歷經20餘年的奔走交涉,終於在1972年獲得政府以捐贈方式歸還產權。
此後台北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更積極擴大主日及各團契的運作,目前每個禮拜天約有300多位教徒出席禮拜,100多位兒童及青少年參與聚會,平日也會舉辦各種多元的聚會活動;除此之外,教會並附設「松梅學院」及「兒童合唱團」,提供教友和社區居民進修及康樂聯誼的機會。
1982年,教堂建築物的產權正式歸入「財團法人台北中山基督長老教會」的名下。
1996年,台北市政府基於中山教會禮拜堂有如下之重要性,而申請為指定市定古蹟,旋於1998年10月14日,獲政府登錄為直轄市指定古蹟。
1. 建築物創建於西元1927年,原為基督教聖公會,戰後改為長老教會,具有宗教史上的意義。
2. 仿英國哥德式教堂設計,十字型平面、尖拱、屋架轉角石與扶壁等,保存完整,具有建築藝術的價值。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