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郵票的故事 弱者的天使── 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2021/12/23  閱覽數 4419  作者 潮州社 丁天降PP Austin 分享至


德蕾莎修女(1910-1997)誕生於東歐阿爾巴尼亞的斯科普里(Skopje)(今屬馬其頓共和國)。她父母親是阿爾巴尼亞人,信仰天主教,耕農之外,經營藥店,家境小康,上有姊姊、哥哥,她7歲時父親病故,由母親扛起一家四口生計,以替人做服裝修改衣服賺取工錢來撫養三個兒女,她學習了母親堅忍刻苦耐勞的性格。12歲時,她在天主教小學就讀,天主的聲音在她的心靈內開始呼喚,萌生她將以傳教布道為終生之職志。1928年間有一天,她在史科傑市的聖殿祭壇前祈禱,跪在基督聖像前,她清晰聽進耳朵裡,內心知道「聖母對我指點迷津,引導我找到了將來的生命道路。」進入羅利多聖母院深造之後,她加入將前往印度傳教的隊伍,要幫助印度人改善衛生和教育的問題,經過數月的英語課後,她跟數位修女們搭船前往印度,航行37天後,於1929年6月6日抵達加爾各答市。修女們祈禱著:「主啊!請您引導我們成為您最管用的僕人吧!」誓願後,大家開始正式稱呼她為德蕾莎修女,時年21歲,要聖潔無私的終身奉獻服務人群。我願奉獻我的全部能力去服務散布在各貧民區的最貧窮的人,這也是天主對我的期望,我願為天主奉獻出所有的一切!
1929年至1948年在加爾各答聖瑪利高中教地理,也當過幾年校長。1948年4月12日,38歲的德蕾莎修女離開修道院,從此過著獨自一人在貧民區工作的生涯。1949年取得印度公民權。
1979年12月10日,她身穿印度婦女常穿的白色衣裳,外罩一件老舊的外衣,腳上穿著一雙粗陋的皮製拖鞋,一身簡單樸素。在北歐挪威的奧斯陸大學禮堂接受諾貝爾和平獎。參加這頒獎典禮的人,包括國王奧列弗五世、哈拉爾特皇太子伉儷,以及挪威國民和官員一千多名。
和平獎委員會長薩湟斯站在講台上對德蕾莎修女說:「妳長久以來一直熱心幫助窮困的人們,減輕勞苦人們的悲慘處境和瀕臨於死亡者的痛苦,為表示崇高的敬意,本會特將本年的和平獎頒發給妳,這也令我們感到無上光榮。」她以感激和微微顫抖的聲音說著:「事實上,我並非完美得足以領受這個和平獎,然而謹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窮人領取這個獎,相信天主也將為此感到高興。」全場響起熱烈掌聲。她這句「代替世界上所有的窮人領獎」的話,透過新聞傳播全球城市。

記者問她有關窮人的事時,她說:「窮人是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們絕不會驕傲,不欺騙人,他們常常懷抱一顆感謝的心,仁慈的心。」記者問她,我們可以做什麼來促進世界和平?」她回答:「回家和愛你的家庭。」
德蕾莎修女一手創辦的團體中,留下了4千名修會的修女,10萬多位義工,在123個國家中的610個慈善工作團體。1997年9月蒙主恩召歸天,時年87歲。全世界都哀悼這個偉大靈魂的殞落,印度為這位聖人舉行國葬。她曾於1985年1月16日來台灣訪問,謁見蔣經國總統。1991年首次回阿爾巴尼亞,並設立收容之家。

蕾莎修女說:「我們都不是偉大的人,但我們可以用偉大的愛來做生活中每一件平凡的事。即使自身力量有限,但若能秉持著愛世人的精神來奉獻服務,則每個人都是偉人。」
「貧窮就是一種自在。如此,我們就會認為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絕不可能永遠屬於我的;就會認為既然自己無法永遠保存,那又何必為了這些東西向人彎腰屈膝呢?就會認為拿一部分送別人或全部送給別人,又有什麼捨不得呢?」



「用你的雙手去做奉獻,用你的心去愛別人。」
在加爾各答的兒童之家牆上,寫著:「花時間思考,花時間禱告,花時間笑。那是力量的源頭,那是世界最強大的力量,那是靈魂的音樂。花時間遊戲,花時間去愛和被愛,花時間給予,那是青春永駐的祕訣,那是天主賦予的特恩,一日光陰苦短何容自私為己。花時間閱讀,花時間和善對人,花時間工作,那是智慧的泉源,那是通往快樂之路。花時間行善,那是天國之鑰。」
「心懷大愛做小事,也是在愛與服務時不可或缺的。你本身接受愛的受苦者抑或你是施愛予受苦者,所有苦痛皆被視為一種犧牲。她形容這種作為是「愛,直到成傷」、「若果成傷,如此更好。」了解痛苦並真誠的接受將使人得見其終極價值,德蕾莎修女親手服務窮病苦人,而被頒諾貝爾和平獎。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