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植物肉
2021/09/28
閱覽數 1958
作者 台北社 謝孟璋PP Roadrunner
分享至


![]() |
||
食品所研發次世代植物肉創新食材
具有仿真實肉品肌纖維束質感
|
食品所研發植物肉牛排 |
食品所研發全植物仿鴨肉 |
早在20多年前,食品所就已經著手研發以植物為素材的素肉,近年來觀察到消費者更注重養生概念,同時考量到銀髮族的需求後,針對植物肉的製程技術也不停追求精進。食品所以擠壓機技術為核心,從早期素肉半成品原料,逐步朝不同特性素肉製程技術及產品開發。歷經三代技術開發,累積豐厚的技術能量。三代技術特色、優點及產業貢獻如下表;第三代新技術少添加植物肉排產品如圖示。

與國外廠商比較,食品所分析,國外廠商Impossible Foods和Beyond Meat的製程階段,大約只等同台灣研發的第一代與第二代技術。在第三代製作技術的加持下,食品所有信心台灣業者有機會彎道超車,讓植物肉不再侷限於現有的絞肉、漢堡排形式,把植物肉的運用範疇擴展至各項肉類食品型態。
不只是口感,台灣植物肉還具備另一項優勢,「綜觀近年歐美市場於植物肉消費市場的發展,大多數企業仍著重於調味上的改良。」根據食品所觀察,近2年間歐美國家開始積極投入肉類替代食品研發,許多新科技、新技術應運而生,但其中部分技術尚未進入可商用量產,或還停留在準備商業化的階段。相較於此,台灣廠商的製程新技術早已進入商業階段,同時擁有多年製作與銷售經驗,這些領先將有助於台灣企業取得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在滿足國內消費族群的同時創造更多外銷產量,也有利於與外國企業合作。


作者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