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的故事──「保羅‧哈里斯之友」獎章的故事
2021/09/13  閱覽數 1342  作者 ‧主編‧ 分享至


1969年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國際扶輪年會上,首先公布了第一枚保羅‧哈里斯之友獎章。圖為1955-56年度前國際扶輪社長貝克A.Z.Baker正仔細端詳剛出爐的獎章。
「保羅‧哈里斯之友」名銜是頒贈給被國際扶輪基金會確認累計捐款金額達到1,000美元,或以其名義捐款的個人。此一頭銜緣起於1957年,當時的目的是針對扶輪基金會之唯一計畫「扶輪基金高級研究獎學金(大使獎學金的前身)」著有重大貢獻者,予以頒發「保羅‧哈里斯之友」認可證書,以資表彰。
最早獲頒「保羅‧哈里斯之友」名銜者,包括補行頒贈曾在1946年捐款的1937-38年度國際扶輪理事阿里森‧布魯西(Allison G. Brush)和長期擔任國際扶輪財務長的若福斯‧夏朋(Rufus F. Chapin)兩位。而獲此殊榮的第一位女士是雅丹‧娃葛詩(Adan Vargas)夫人;哈里‧瓊絲夫人則是第二位,她們都是在1957年獲頒的五位貢獻者之一,但是當時只頒發一紙「保羅‧哈里斯之友」證書,並沒有頒贈獎章。
「國際扶輪基金會」成立之後,募款的成效並不理想,直到1947年保羅‧哈里斯去世之後,世界各地的扶輪社員為了紀念哈里斯先生的豐功偉業,很多捐款才蜂擁而至,於是立即登記為伊利諾州財團法人。
「保羅‧哈里斯之友」名銜的表彰,最初是在1957年被提出的構想。因為當時要推動捐獻一千美元給「扶輪基金會」的觀念,發展得極為緩慢。
直到1969年,國際扶輪基金會才在美國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國際年會中首次頒發「保羅‧哈里斯之友獎章」。這枚獎章是由日本有名的金屬藝術家津田斐久(Ayahisa Tsuda)在前國際扶輪基金保管委員會委員湯淺京三(Kyozo Yuasa)的指導下完成的創作作品。從這次在國際年會首先頒發「保羅‧哈里斯之友」獎章之後,這項計畫就逐漸普及到世界各地。
當這枚別具特色的「保羅‧哈里斯之友」大獎章,佩在衣領上,加上精美的證書,即成為全世界扶輪社員及其友人對實質支持「扶輪基金會」者之高度尊重的象徵。
扶輪社的傳統是透過尊重他人來支持基金會。而「保羅‧哈里斯之友」表彰則發揮了極為重要的鼓勵,以持續支持「扶輪基金會」之諸多計畫的財務需要,從而建立國際間的親善與瞭解。
捐贈扶輪基金也有很多有人情味的捐獻理由,例如:在1978年的時候,當時的地區總監范‧泰勒(Vann Taylor)透過他的妻子艾達‧勒圖勒‧泰勒(Ida LeTulle Taylor)的名義捐款,以紀念他們結婚34週年之慶。這份特殊的禮物使她成為第25,000名「保羅‧哈里斯之友」。
在1979年,當時的國際扶輪社長詹姆斯‧伯馬James Bomar在國際年會中挑戰每個扶輪社,讓一位非扶輪社員成為保羅‧哈里斯之友。為了呼應這項挑戰,美國馬里蘭州派克斯維爾扶輪社於1980年以德蕾莎修女的名義捐獻保羅‧哈里斯之友;同樣的,馬薩諸塞州科德角扶輪社也在社友們的共同努力之下,讓藝人珀兒‧蓓莉(Pearl Bailey)成為保羅‧哈里斯之友。
其他許多著名的人物也被頒贈「保羅‧哈里斯之友」銜,包括美國總統吉米‧卡特、俄羅斯總統鮑里斯‧葉爾欽、美國太空人詹姆斯‧洛弗爾、聯合國秘書長哈維爾‧培瑞茲‧德奎利亞爾,和發明小兒麻痺症疫苗的約納斯‧沙克。
因此在扶輪社員的生涯中,成為「保羅‧哈里斯之友」已經是一種榮譽,也是必然的目標,更意味著信仰扶輪精神的象徵。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