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采風錄──明月幾時有?
2021/08/25
閱覽數 1644
作者 ‧ 編輯部 ‧
分享至
阿嬤說:「八月十五看桂花── 花好月圓。」
農曆十五日夜晚的月亮稱為「望月」,因為又圓又亮,又稱為「滿月」。每年又以農曆八月十五中秋夜的月亮最大最圓,因此被譽為「中秋月圓」。
中秋節是華人習俗中的傳統節日。依照農民曆所顯示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恰好在三秋的中間,古時候稱為仲秋,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現在都稱為中秋,這一天的月亮呈現滿月之最,象徵團團圓圓。有些地方認為16日的月亮最圓,因此有「十五月亮十六圓」的諺語,而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傳統習俗有祭月、賞月、拜月、嚐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以月之圓,喻人之團圓,並寄情仲秋月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求五穀豐收,幸福圓滿,而成為流傳千古的無形文化遺產。
「中秋」最早出現於「周禮」:「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中秋節慶則始於唐初,盛行於宋朝,而傳至明清。中秋時節也是農作物收穫的季節,因此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祭月是源自於慶祝秋季豐收,所以當天會拜祭土地神,以感謝神恩的造福。
「月夜之美」自古至今總是騷人墨客最喜歡吟頌的夜晚,在文學領域中一直佔有主角的地位。尤其到了仲秋的夜晚,因為最能展現「月之幽雅,夜之寧靜」,因此成為文人雅士爭相吟頌的時節,如斯之故,在文壇上留下了很多以月夜為體裁的作品,其中又以中秋夜為甚。
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及月餅的由來,故事非常豐富,包括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朱元璋起義之類的神話及故事流傳甚廣。其中最為浪漫傳頌最廣的故事,就是嫦娥之夫后羿射下九個太陽之後的八月十五日夜,嫦娥誤吞仙藥而飛奔月亮,此後長居廣寒宮,后羿在夜夜思念之下,每逢八月十五日夜,必會擺下宴席對著月亮與嫦娥團聚,這就是中秋團圓的故事起源。
另一說為元朝末年,朱元璋號召民兵揭竿起義時,將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密令,與軍士們約定在八月十五日中秋夜起兵。後來朱元璋終於推翻元朝,成為明朝的第一代皇帝。此後每逢八月十五中秋夜吃月餅的習慣就在民間傳開,成為漢人的習俗。
也有傳說唐朝玄宗皇帝於夢遊月宮時,得到了霓裳羽衣曲而傳為美談,民間才開始盛行過中秋節的習俗。又說唐僖宗曾在中秋節當日命令御膳房用紅綾將小餅賞賜給新科進士,也是月餅緣起的傳說之一。
有些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節最早盛行於宋朝。北宋時月餅在宮廷內流行,故被稱為「宮餅」,後來流傳到民間,俗稱「小餅」和「月團」。所以詩人蘇軾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直到明清時期,中秋節已經成為漢人的重要傳統節慶。據古誌記載,江寧人(註一)於中秋夜必定會闔家外出賞月,稱為「慶團圓」,圍坐聚飲稱為「圓月」,出遊待市稱為「走月」等等不一。
總而言之,到了中秋時節,一輪皓月高掛天際,亮潔渾圓,人們在觀賞月娘之際,也會興起懷念故舊之情;有情人則仰頭望月,無盡相思。涼爽的中秋夜就是如此浪漫優雅的時節,也是充滿淒美的夜晚。
註一:江寧又稱為「金陵」,即為現之「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