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采風錄──七夕與盂蘭盆節
2021/07/28  閱覽數 1122  作者 ‧ 編輯部 ‧ 分享至


頤和園長廊上的彩繪:牛郎織女鵲橋會

阿嬤說:「牛郎星,織女星,七月初七的暗暝。佇天頂,銀河邊,一年一擺約相見。」
農曆七月分有很多民俗祭日,包括初七的七娘媽生、七夕、十五日的中元普渡祭等。由於這個月份正值立秋、處暑,氣候由熱逐漸轉涼,對於農耕影響很大。因此在描述黃曆24節氣的「豐歉歌」裡有這麼一段:「立秋無雨是堪憂,萬物從來只收半,處暑若逢天下雨,縱然結實也難留。」述說這個季節若逢乾旱,會造成農事歉收的憂愁。
農曆七月初七是七娘媽的生日,又名乞巧節、七巧節、七姐誕、七娘媽生,泛稱為「七夕」。相傳七娘媽是天帝七仙女中的么女織女星,也是兒童的守護神。她和牛郎相戀的情節,成為民間所流傳最淒美的故事。很多文人也留下不少與牛郎織女相關的詩詞作品,其中以宋朝詞人秦觀的「鵲橋仙」最為膾炙人口。其實七月正是織女星上升到最高點的時候,也最明亮清晰。此時織女星與兩旁兩顆稍暗的星形成朝東開口的樣子,由此往東向即為牛郎星。因此後人就把七夕與牛郎織女的故事聯結起來,並成為適齡男女的節日。


台南開隆宮七夕七娘媽
壽誕祭祀供品
因為織女星是少年人的守護神,因此又產生了「做十六歲」的「成年禮」習俗,表示孩童滿16歲即已長大成人,必須自立自主,於是在七夕這一天要祭拜織女星,感謝祂的庇佑,在台灣台南開隆宮每年的七娘媽生祭較為有名。
農曆七月中的十五日則是盂蘭盆節,也是中元節,這兩個節日雖然是同一天,但是意義卻不一樣。
「盂蘭盆」一詞為梵文音譯,是屬於佛教的節日,意思為「解倒懸」,因此有「解救受到倒吊懸掛般苦痛業報的亡者」。源自於目蓮救母的故事。因此佛教僧團於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會接受信徒的供養和慶祝,再透過齋僧迴向,轉變成超渡供養父母的孝親日。因此,在佛教中的農曆七月十五日又稱為「教孝月」、「吉祥月」。日本在盂蘭盆節前後會放連假,因此大都在這時返鄉祭祖。而且每個地方都有相關的活動,譬如和台灣類似的「放水燈」習俗,人們希望將供品和水燈一同放入河中,隨著飽餐的祖先送回黃泉。各地慶祝盂蘭盆節的習俗活動各有不同,且極具當地特色,比較活潑輕鬆。只是台灣經常將「盂蘭盆節」當作「中元節」,也就是「鬼月」,因此就覺得充滿神秘詭譎的氣氛。

浮世繪1852,日本江戶時代的七夕── 歌川廣重
中元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本來是為慶賀初秋豐收而酬謝大地的節慶。後來道教將「中元節」視為「地官赦罪日」,而成為道教的節日。道教在此日素饌普渡,祈請為亡靈赦罪。而民間在這天都會備妥極為豐盛的酒肉牲禮等各色祭品,祭拜祖先與陰間鬼魂。同時各民間的廟宇,也會準備豐盛的祭品普施陰公,孝祭祖先,並舉辦法會普渡眾生,即為「中元普渡」。因此,不論佛教或道教,都會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舉辦各類活動普渡眾生。


盂蘭盆節的放水燈
盛大的中元普渡祭
中元節和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節」,崇祀天官、地官和水官等三官大帝,此種信仰源自於中國上古時代,天子祭天、祭地和祭水的禮儀,綿延至今數千年,淵源流長,萬世流芳。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