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的喜樂、樂他服務」
2025/11/28  閱覽數 4  作者 撰稿人:台灣扶輪月刊 特約記者台北旭東網路社CP Charles簡郁峰 分享至
前總監蔡正得PDG Former
分享慈善精神如何從家庭至扶輪

一個樸實古意的「下港人」,少小愛玩不愛念書,父母忙於生意無暇督促,高中聯考滑鐵盧,退伍後才以25歲大齡考上高雄工專機械科。曾經打造台灣第一部多功能高速螺絲成型機,兩度創業都聚焦在螺絲、螺帽鍛造成型機的設計、製造與銷售,是打造台灣成為「螺絲王國」的隱形冠軍與關鍵推手。在扶輪社,連暱稱都取「Former」(成型的機械),彰顯其職業專項,他在加入扶輪社之後,如何在其擔任台南中區扶輪社社長時啟動雙艙水箱消防車捐贈社區服務與菲律賓宿霧身心障礙孩童水療池的全球獎助金計畫,又怎麼在一向被視為「扶輪基金捐款沙漠」的國際扶輪3470地區,從他擔任地區總監(2017-18)開始帶頭捐獻AKS(25萬美金|Leavel 1 Trustees Circle |美金$250,000-499,999)」(目前已累積7位),今年度承諾累捐到百萬美元。
《臺灣扶輪月刊》特別專訪扶輪基金會AKS Foundation Circle會員:國際扶輪3470地區前總監蔡正得,他的人生故事,職場奮鬥與創業經歷,加入扶輪,在聯誼與服務中怎麼發現這個國際社團的優質與美好,他怎麼領受扶輪價值,服務的道路,帶頭前進,奠定國際扶輪3470地區扶輪基金持恆累進的基石。在行善天下,超我服務的道路上「捐的喜樂,樂他服務」 ,成為長客,他在扶輪社近30年的服務收穫,精彩呈現。
不愛念書的台南囝仔 走技職道路
志在40歲創業  成為「台灣螺絲王國」關鍵推手
蔡正得家族世居台南市,父親在少年時就到高雄岡山跟隨日本師傅學習糕餅烘焙技術,從中學得一身好手藝。結婚後在岡山自營門市兼批發麵包廠,父母親一起攜手創業,生意蒸蒸日上,客戶從學校、軍營、工廠與企業行號,幾乎遍及高雄市區,很多配送車輛服務客戶,蔡正得也會在課餘幫忙家裡送貨。
蔡正得民國37年出生於高雄岡山區,家中七位兄弟姊妹,他排行老三,從小愛玩不喜歡念書,父母忙於生意無暇監督,他一直說這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求學生涯,岡山國小畢業考上阿蓮初中。高中聯考滑鐵盧,只有考高職學技術,就讀私立大榮高職機械科,提早入伍,在空軍服役,趁軍旅生活空檔,常跑補習班,三年空軍服役退伍後順利考取高雄工專二年制機械工程科,他憶起那時是高雄工專第一屆,成績名列前茅,班上同學都尚未當兵,幾乎都小他5-6歲,已經25歲的他,被大家稱「老大」,高雄工專兩年的學習歷程被蔡正得視作革命性的時刻,當年父親就一直鼓勵他「創業」,不一定要讀大學,他和父親許下了「自己40歲之前要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機械公司」的人生目標,最大的遺憾是父親64歲就過世,沒有看到他創業那一天。
「如果父親活到我這個年紀(77歲),他一定很高興這位不愛念書的孩子,如今還有這樣的成就。」
研發台灣第一部全自動多功能高速螺絲成型機高雄工專畢業後,蔡正得歷經四家公司歷練,也待過父親投資的塑膠公司,但是他知道這都不是他理想中的志業。1978年進入同光企業擔任機械設計工程師,全心投入研發,成功將螺絲成型速度由每分鐘70支提升至180支。1983年,他研發出台灣第一部全自動多功能高速螺絲成型機,產品行銷全球40多國,為台灣機械業奠定重要里程碑。憑藉卓越技術,他深受董事長重視,並在國際市場累積豐富經驗。1988年7月實現「40歲創業」的願景,成立錕鋙企業,專注螺絲螺帽成型機設計與製造,成功開拓美國與印度市場。後因市場競爭,同光企業併購錕鋙,他回任副總經理兼副總工程師。然而,1992年同光爆發財務危機宣告破產。
1993年他二度創業,成立正躍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掌握核心技術,產品銷售遍及全球40多國、客戶逾800家,成為台灣「螺絲王國」的重要推手。為拓展中國市場,2001年在上海設立正侑機械上海有限公司,占地14,550坪,成為中國第一品牌。隨著公司壯大,也面臨智慧財產被仿冒的挑戰。
如今正躍公司位於台南仁德,占地9,200坪,累計銷售逾7,000台成型機台,規模居全球前列。面對中、日、韓競爭,正躍不斷強化研發力與AI設計技術,完善人才與企業文化,邁向世界級企業。蔡正得堅持「不是因為看到希望而堅持,而是堅持而看到希望」,三年前投入逾10億建置自有零件加工廠,另特別設置「冷氣廠房」環境以確保刀具與加工件的精確度不會受到熱脹冷縮的影響。
針對美中關稅衝擊,他以「讓利」支持客戶,強調研發與產品實力才是企業在變局中屹立不搖的關鍵。

感恩父母養育之恩  賢內助顧家伴兒成長
兒女成家立業  事業接班傳承
蔡正得感恩父母的養育與教誨,也特別感謝一路相伴的賢內助。創業初期經濟拮据,夫人白天任教、夜裡照顧孩子,勤儉持家、全力支撐,讓他得以無後顧之憂專注事業。1996年全家移民加拿大,三名子女赴外求學,夫人往返台加兩地奔波,他笑稱自己成了「台獨」,獨留台灣打拚。如今三名子女各自成家立業:長女心怡為美國Quincy University企管碩士,現任正曜企業國外業務經理;次女心岱畢業於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經濟學系,任職皇家金融機構,定居美國加州;幼子念祖為溫哥華西門菲沙大學(SFU)經濟系畢業,返台於正曜企業歷練後接任董事長。蔡正得欣慰於子女承繼事業,也感懷家庭是他最堅實的後盾。
加入扶輪  開啟「Former」扶輪服務人生
25屆社長任內捐贈雙艙水箱消防車與建造菲國身心障礙孩童水療池
蔡正得提到他加入扶輪社是一個偶然的機緣,當初透過一個同為機械製造業的朋友,也是台南中區社社員Charles楊崇華引介邀請,在1993年7月正式宣誓加入台南中區社。扶輪暱稱取名「Former」,即為「成型的機械」,也是公司機械其中一個英文字,從原型鋼鐵擠壓成型,用Former彰顯他的職業特性與開啟扶輪友誼。
他在2010-11年度擔任該社第25屆社長,當年有國內外的兩個大型服務計畫,欣逢該社逢5大週年慶,依照往例舉辦大型紀念社會服務,第10屆以1,200萬成立「南中扶社會服務慈善基金會」,第15屆設立「和平鐘」,直到25屆蔡正得從擔任副社長任內就開始籌備,在和台南市政府消防局瞭解後得知當時使用最久的消防車已有30年之久,確有所需求,當時社內總共募集了400多萬捐贈一輛雙艙水箱消防車給台南市政府,遇到火災時,消防員可以馬上進到消防車上換裝上陣,隨時準備出任務。由時任台南市市長,就是剛升格為六都的賴清德市長代表受贈這個大型捐贈項目。
另一個計畫為配合菲律賓宿霧社的全球獎助金計畫,為身心障礙孩童建造一座水療池,完工後他受邀到當地參加落成啟用典禮,在典禮進行中,看到這些孩子在台上表演,還是要父母在後方協助整個表演過程的動作,頓時內心一揪,感受到造物者的不公平,讓這些不幸與苦難發生在這些孩子們身上,典禮完畢後這些孩子一個接一個的進入水療池,不用其他人的幫助,看到他們行動自如,與之前判若兩人,頓時眼眶泛著淚水,感受到一股暖流在心頭,那時從這情景充分感受到扶輪的服務無國界,更珍惜能有親自參與全球獎助金捐獻的國際服務,內心的觸動。
2012年,蔡正得以全球獎助金計畫在高雄那瑪夏區建置淨水設備,運用自捐的扶輪基金,為原鄉部落帶來潔淨水源,社友與居民共享喜悅。2012-13年他亦捐贈1萬美元設立全球和平獎學金,指定給一位前往美國杜克大學進修碩士課程。
2017年擔任地區總監時,他推動「生命橋樑助學計畫」,募得700多萬元,資助弱勢與單親大學生,並由社友擔任導師陪伴成長。他回憶面試時聽見學生艱辛故事,常不禁落淚;結業式上學生與導師相擁而泣,體現扶輪「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精神。
他同時大力推廣「扶輪之子」  (鼓勵扶輪社友認養一位從中小學、高中的家境與學業需要扶持學生一年12,000元獎助金)計畫,鼓勵社友認養清寒學生,台南中區社另外成立的「向日葵後援會」每年提供獎助金並設「向日葵後援會」探訪關懷,特別協助隔代教養家庭子女。身為中華扶輪教育獎學金榮譽董事,他累計捐款逾300萬元,每年資助兩名博士生各20萬元。蔡正得說,自己年輕時不愛讀書,如今能回饋教育、培育人才,深感感恩。
走向總監之路 承擔與帶頭前進
Rotary Making a Difference
2015年10月份,蔡正得在多位前總監鼓勵與社友的支持下,被推選為3470地區2017-18
年度地區總監,讓他有機會為更多社友與社會大眾服務效力。經過馬尼拉地帶研習會,曼谷地帶研習會,以及美國聖地牙哥國際講習會,加深了他對扶輪的認知及身負重任。
扶輪基金捐獻的開始與持續
從「捐款沙漠」到「甘泉湧流」
蔡正得的父親是位樂善好施的企業家,常捐米助學、關懷弱勢,這份慈善精神深深影響了他。成為扶輪社友後,他信任扶輪基金會公開透明的制度,自擔任社長以來,年年捐獻基金,自稱是「扶輪基金的長客」。
從2010-11年度他擔任社長那年首次巨額捐獻,之後持續捐款。2015年被提名為地區總監後,在讀書會中得知全台12個扶輪地區中,唯有3470地區沒有AKS (Arch Klumph Society)會員,他決心打破「捐款沙漠」,要在總監任內締造新紀錄。
2016年8月,國際扶輪社長當選人Ian Riseley訪台,在圓山飯店的歡迎晚宴上,蔡正得當場宣布承諾於總監年度捐贈AKS。當時夫人尚未知情,誤以為是台幣25萬,後來得知是美金25萬,也淡然支持:「錢是他賺的,他有支配的權利。」這份帶頭行動,讓他成為3470地區第一位AKS會員。
在他的引領下,3470地區年度捐獻從38萬美元一舉突破至85萬美元,之後更穩定達到每年百萬美元以上。歷經PRIP Gary 、PDG William和多位AKS會員鼓勵,他於2017-18年達成AKS Level 1、2019-20年晉升Level 2(時任助理區域扶輪基金會協調人),並承諾於2025-26年達成Level 3。
國際扶輪基金會的制度完美
公開透明 值得信任「成為長客」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
除了扶輪社都還有社會上相關機構的大小不一的捐獻,像是他的台南中區社成立的南中扶基金會、南家扶、北家扶、孤兒院等,但是最後為何大多數捐款選擇扶輪基金會的捐獻,關鍵還是對國際扶輪基金會的制度完美,公開透明,分批輪替的保管委員,每年定期寄送捐贈人基金資訊和運用詳實報告,都是讓人信任與安心,願意持續捐贈甚至一如蔡正得所言「成為長客」。這幾年3470地區已累積7位AKS,在他的鼓勵下最近應該還有1位晉升Level 2,另有3位有潛力捐贈者,從荒漠到甘泉,他很高興的說:「3470地區做到了!」
給新世代扶輪人開啟基金捐獻的建議
蔡正得建議,新世代扶輪人可從參與服務計畫開始,體會「服務需要人力也需要資金」,逐步理解捐款的重要性。透過扶輪基金講習與實務操作,先從「地區獎助金」(D.G.)入門,瞭解資金如何運用於社區服務,再進一步認識「全球獎助金」(G.G.)的影響力。捐款可依個人能力選擇,如保羅‧哈里斯獎章(1,000美元)、巨額捐獻(10,000美元)等,皆能指定支持台灣及地區計畫,基金運作公開透明。對於事業有成的創業者或企業二代,蔡正得特別鼓勵加入PHF協會,每年定期捐贈。另可從「EREY」  (每人每年至少捐贈100美金)起步,養成持續行善的習慣,據了解現在各地區都鼓勵各社捐贈「EREY」還在地區年會特別頒獎。
企業交棒  世代傳承  永續之道
企業與扶輪  都要創造優質管理與形象塑造
去年將公司董事長交棒給41歲的兒子蔡念祖,他只保留創辦人角色和「總監」頭銜,在企業傳承上怎麼定位自己的角色與對公司治理的期待?他笑稱扶輪總監卸任,在公司他可以當永遠的「總監」。自己還是最大股東,傳承給兒子,他就是扶持,慢慢往後退,他還是正常上班,也將經驗傳承給經營團隊,公司的規模、營收與獲利,對外的口碑與形象,都足以達上市的標準,至於是否朝上市的路走,就交給下一代領導人與董監事團隊決定。
參與扶輪30年心得
一生唯一的社團:扶輪社 「身為扶輪人 死為扶輪魂」
一生只加入一個社團就是扶輪社,蔡正得以台南人的氣魄與口吻「身為扶輪人‧死為扶輪魂」何其壯闊的宣言,表達對扶輪精神的認同與熱愛。
我們最後問到蔡正得的座右銘,他表示自己只是中小企業,也不是最有錢,但是自己捐錢卻總不落人後,過去自己帶名錶,現在只帶著蘋果的電子錶,笑稱自己生活很簡單,就是工作–生活–扶輪–家庭,末了才和我們透露他的人生觀「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也是職場交棒董座,卸任扶輪總監後,傳承與世代交棒,享受扶輪的最佳縮影,看見一個在同一領域深耕幾十年事業有成,扶輪付出與奉獻持續不斷,這是為台灣螺絲王國立下汗馬功勞的關鍵推手,鑽出踏實精準,讓愛「成型」 ,樂他行善,愈捐愈快樂的創業拚搏與傳愛故事。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