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長文告
2025/11/25  閱覽數 7  分享至

致健康及幸福

個月的扶輪雜誌特別話題是幸福,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嚮往。然而,幸福不應僅僅被視為一種感覺,這種積極的幸福感及創造與維持幸福所需的條件,更應被視為一項普世權利。
12月也是扶輪的「疾病預防與治療月」,我們藉此突顯社員們在促進健康與幸福感方面所做的努力,包括心理健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近的報告指出,全球近七分之一的人口患有心理健康疾患。然而,只有9%的憂鬱症患者獲得充分的治療。
在扶輪,我們很幸運擁有一種強而有力的方式來支持情緒健康及幸福:友誼。我們在扶輪建立的連結可以成為一股巨大的變革力量。我從個人經歷中深知這一點。
當我的社員首次提議我擔任扶輪社社長時,我推辭了。我有口吃的毛病,非常害怕當眾講話。但是,由於社員的支持,他們用關愛圍繞著我,使我能夠面對恐懼,並找到自信站在人群面前的方式。
如今,我經常在公眾場合演講 ―― 有些場合聽眾多達數千人 ―― 使用的語言甚至不是我的母語。我生命中的扶輪社員,幫助我在內在創造了持恆的改變。
這種夥伴精神也賦予我們勇氣及方法,在世界創造持恆的變革,而心理健康服務正迫切需要改善。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各國政府平均僅將其衛生預算的2%投入於心理健康,而在這筆資金中,只有11%最終流向社區型服務。在某些國家,每10萬人僅有一位受過訓練的心理健康專業人員可提供服務。世界衛生組織已呼籲採取策略性且緊急的行動來彌補這一差距。
扶輪可以回應此一呼籲,在社內倡導心理健康意識、與地方衛生系統合作、資助社區衛生工作者的培訓,以及支持將照護帶到缺乏服務地區的倡議。即使是小額的心理健康投資,也能在生產力、公共衛生,及幸福感方面產生巨大的回報。
當我們在世界上創造持恆改變的同時,我們不能忘記要彼此關照。前國際扶輪社長麥金納利(Gordon McInally)明智地提醒我們,我們不應僅僅詢問「你好嗎?」這句話。而是應該真誠地問:「你真的還好嗎?」。
當我們邁向充滿新機遇的新年之際,讓我們團結行善 ―― 為治癒、友誼,及獲得幸福而努力。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