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難而上
2025/04/25
閱覽數 21
分享至

迎難而上

在我們根除小兒麻痺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懷疑及不確定的時刻,但我們必須保持堅定,最重要的是,懷抱希望,始終聚焦於目標。正如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在危機時刻所說:「我們不能回頭看 —— 我們沒有權利回頭看 —— 我們只能望向前方。」
在扶輪,我們總是迎難而上,沒有挑戰是無法克服的。1988年,我們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共同發起全球根除小兒麻痺倡議。當時,全球每年估計有35萬個小兒麻痺病例,遍布125個國家。自那時起,全球根除小兒麻痺倡議 —— 其中還包括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蓋茲基金會,以及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 —— 便一直與世界各國政府合作。在各方攜手努力之下,將野生小兒麻痺病毒病例減少了99.9%。
這段旅程並非沒有挑戰。今日在阿富汗,疫苗接種人員被禁止進行挨家挨戶的免疫接種活動;在巴基斯坦,衝突、恐怖主義,及人口流動,阻礙某些區域的兒童獲得疫苗接種的
機會。
今年稍早,美國宣布計畫退出世界衛生組織,凍結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資金,並限制與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合作。這些發展對我們的小兒麻痺根除行動以及其他扶輪全球合作關係及計畫都會構成阻礙。
然而,我們總能迎難而上,就如同過去所做的那樣。在印度,我們便這麼做過,在該國於2014年正式宣布為無小兒麻痺國家之前,曾面對病例大幅激增。在奈及利亞,我們也同樣遭遇阻礙,但在2020年,奈及利亞以及整個非洲區的47個國家,獲得世界衛生組織正式認證為無小兒麻痺。
2025年,我們再次迎接挑戰。國際扶輪正在幕後努力,與各國政府、國際機構及合作夥伴攜手,積極應對挑戰、管理突發狀況、並探索新的資金來源。作為非政治組織,我們始終專注於務實的解決方案,同時繼續服務社區,守護全球公共衛生。
我與妻子蓋伊(Gay)曾在印度、奈及利亞,及巴基斯坦為兒童接種疫苗,親眼見證當地需求的迫切。我凝視這些孩子的雙眼,從中看到我們正在努力守護的未來,也深刻感受到我們所承擔的使命。
儘管改變的風向變幻莫測,但只要有各位的協助,國際扶輪根除小兒麻痺的承諾將堅定不移,直至使命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