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浪費
2025/04/01
閱覽數 11
分享至

撰文:Carolyn Beans
攝影:Jeff Marini
食物造型:Mollie Hayward

沒有人會對浪費食物感到開心。但食物一旦丟棄就很容易被遺忘。長久以來,被丟棄的食物在垃圾掩埋場中堆積如山。在美國,這些巨大垃圾堆中,近四分之一的固體廢棄物是食物,與被丟棄的家具、包裝、電子產品及衣物混在一起。食物腐爛時會釋放甲烷,乃是溫室氣體的「超級惡棍」,雖然留存在大氣層的10年時間比二氧化碳短,但卻更有效地鎖住熱力。因此,非營利組織「逆轉計畫」(Project Drawdown)將降低供給 —— 消費鏈的食物浪費,視為減緩地球暖化的最有效方法。
對於扶輪社員以及其他努力避免食物淪入垃圾桶或排水管的人來說,減少浪費的動力還包括節省成本,以及在許多人食不果腹的情況下,降低浪費的渴望。近年來,這種努力變得更加迫切,因為通貨膨脹造成全球許多地方的食品價格高漲,情況嚴重到一部分的人無力負擔足夠的營養必需品。減少食物浪費是我們個人可以在家中採取的具體行動,為這個難以解決的全球問題貢獻一分力量。而就集體來說,扶輪社員與其他人同心協力,在例會、學校及其他社區機構回收剩食,讓成效加倍。
潛在影響是巨大的:在美國售出的食品當中有三分之一被浪費,而所有被浪費的食物中,大約一半來自一般家庭,其餘則來自餐廳、工廠、農場及其他來源。多年來,我一直把減少家中的食物浪費視為己志。我確實取得一些進展 —— 我不記得上次丟掉過熟的香蕉是什麼時候了。然而,我仍然會犯錯,讓自己盯著垃圾桶心想:「我怎麼又這樣了?」
為了尋找答案,我請教了食物浪費專家以及在這個議題上發揮領導作用的扶輪社員,請他們分析我們仍會丟棄食物的真正原因,以及該如何戒除這種習慣。馬里蘭州南弗雷德里克郡(厄巴納)Southern Frederick County (Urbana)扶輪社社員喬‧理查森(Joe Richardson)說:「食物浪費問題在美國十分嚴重,已不容袖手旁觀。」
瞭解代價
要救回更多食物,首先需要瞭解丟棄剩菜及未使用食材所帶來的一連串負面影響。腐爛的食物所產生的甲烷,占美國垃圾掩埋場釋放總量的近60%。被沖進排水管的食物及飲料在抵達汙水處理廠前,經過下水道分解時也會產生甲烷。最終這些廢棄物可能仍會進入垃圾掩埋場,取決於各社區的污水處理方式。
種植卻未被食用的食物消耗大量農地及淡水。此外,還有消費者需承擔的成本。美國農業部表示,一般美國四口之家每年平均要花費1,500美元購買最終未被食用的食物。
然而,人們很難意識到,看似微不足道的食物浪費 —— 這裡一顆發霉的草莓,那裡一片變硬的麵包 —— 如何累積成可觀的金錢損失及環境代價。或許未來的技術能為我們提供更具說服力的證據。例如,有些希爾頓飯店在垃圾桶安裝攝影設備,並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辨識垃圾內容後,改用較小尺寸的可頌。目前,統計數據無法讓我們在家中正視食物浪費問題,其他方法或許能發揮作用,例如使用一些廚房小技巧,或者留意可能引發浪費行為的心理因素。
扶輪和平獎學金學生伊蓮‧普拉特利(Elaine Pratley)在澳洲墨爾本創立了「和平廚房」(Peace Kitchen)組織,透過共享餐點的對話來促進相互理解。她將食物浪費看成一個社會正義的問題。她說:「其實我們有足夠的食物可以養活全世界每一個人,但仍有人挨餓這點,說明了某些全球系統造成無法讓所有人獲得食物,或者我們對食物的消費、購買或生產方式的態度,正在助長饑荒及飢餓。」
近年來的統計數據顯示了浪費與需求之間的巨大落差:約有1,800萬個美國家庭在一年中的某些時期面臨糧食不安全的問題,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足夠的食物或是不確定能否買到足夠的食物。在全球,每11人中就有1人忍受飢餓,然而,每天卻有相當於超過10億份餐點的食物被浪費。
為了改變我們浪費食物的行為,普拉特利建議從種植蔬菜開始。當她的第一座菜園在她出遊前突然成熟

自種還可能讓我們更願意接受小瑕疵。普拉特利說:「我們丟棄的是傾注於種植這些水果的心血及汗水。而某個正在挨餓的人會很開心享用它。」
防禦心理詭計
請思考這種矛盾現象:根據2023年一項蓋洛普調查,大多數美國成年人 —— 約85%的家庭 —— 認為美國人應該更加努力減少家庭食物浪費。然而,我們將食物倒進垃圾掩埋場的速度卻持續增加。
其中一個建議是要辨識並抗拒那些促使我們購買超過所需食物的心理信號。加拿大安大略省倫敦市西部大學(Western University)的消費行為專家邦妮‧辛普森(Bonnie Simpson)表示:「你的購物決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環境和當下心態的影響。」

辛普森解釋道,舉例來說,食品雜貨店如果將某樣商品表示為數量有限,可能會讓消費者進入稀缺心態。知道某樣商品只有特定季節才有也會造成同樣的心態。(現在我終於知道自己為什麼會不由自主大量購買蘋果酒了。)
需要澄清的是,真正的資源短缺並不會導致食物浪費。面臨糧食不安全問題的人所浪費的食物遠少於富裕的消費者。但對於那些擁有穩定食物供應的人來說,辛普森認為重要的是要留意這種稀缺心態。「對此保持警覺,是最有效的應對方式。」
質疑食品標籤
有時候,我們丟棄食物是因為誤以為它們已經不安全。我曾經堅信「寧可丟掉,也不冒險」的原則,尤其是對於那些超過「最佳賞味期限」的食物。難道為了節省一盒從食品櫃深處翻出的早餐穀片,就值得拿家人的健康去冒險嗎?
後來我才明白,許多人認為的「有效期限」標籤,其實大多與食品安全無關。美國政府並不監管食品上的日期標示,唯一的例外是嬰兒配方奶粉。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標籤只是建議食物在某個時間點前風味最佳,例如餅乾在那之前仍保有最酥脆的口感。但也有例外,比如熟食肉類及軟質起司如果存放過久可能會滋生李斯特菌。若有疑問,只要上美國農業部的ask.usda.gov快速搜尋一下便能釐清。這個搜尋功能可以讓你找到如何妥善冷藏與冷凍食物的各種實用資訊。
瞭解食品標籤的真正含義,有助於大幅減少食物浪費。上述的蓋洛普調查顯示,近三分之一的美國家庭經常或總是丟棄超過標示日期的食物,而這些家庭的食物浪費量是那些未仔細查看標籤日期的家庭的兩倍以上。
此外,許多人對於哪些食物部位可食用也感到困惑。《零廢棄大廚:邁向蔬食生活的食譜!如何打造永續發展的廚房與地球》(The Zero-Waste Chef: Plant-Forward Recipes and Tips for a Sustainable Kitchen and Planet)作者安妮-瑪麗‧博諾(Anne-Marie Bonneau)便熱愛使用花椰菜葉。她說:「有些葉子的白色葉脈相當厚實,口感就像花椰菜本身。」她會將葉脈或整片葉子與花椰菜一起烤,或者將葉子切碎做成泡菜。
《完美好食:輕鬆做到零浪費的家常料理》(Perfectly Good Food: A Totally Achievable Zero Waste Approach to Home Cooking)共同作者瑪格麗特‧李(Margaret Li)則表示,青花菜的莖部可以吃,還非常美味。她建議削去外層纖維,再將莖部切成薄片與青花菜一起烤。我們經常丟棄某些農作物的健康部位,只是因為習慣這麼做。許多食譜都只使用香菜葉,李說:「但香菜的莖其實也非常美味。」


雖然食物浪費問題普遍存在,但並非每個人都是同樣浪費。賓夕凡尼亞州立大學的農業經濟學家泰德‧賈尼克(Ted Jaenicke)說:「各家庭的食物浪費量有巨大差異。」他的團隊對3千多個美國家庭的食物浪費情況進行了建模,通過結合食物購買數據及身高、體重、年齡和性別等資訊,研究人員估算人們購買的食物卡路里與實際攝取的熱量。他說:「最浪費的家庭丟掉超過80%的食物,而最不浪費的家庭則只浪費大約9%。」
規劃餐點是減少食物浪費的其中一個方法。首先,先看看家裡已經有哪些食材。博諾建議:「讓這些現有食材決定你要煮什麼,而不是問:今晚想吃什麼?」。
如果擺在顯眼的位置,便更容易看到可用的食材。李使用一個「先吃我」的盒子 —— 她的冰箱有一個區域專門放置那些即將變質的各種零碎食材。這是她姐姐,也是她食譜的合著作者艾琳‧李(Irene Li),為姊妹共同經營的餃子生意所訂定的訣竅。
對於每週只購物一次的人來說,只有在你對自己要煮的東西及食材的保鮮期有確實認知的前提下,餐點規劃才能有效減少浪費。例如,儘管我非常想在自製披薩上加蘑菇,但我已經學到,週六買的波特貝勒蘑菇通常會在週五披薩之夜前便會變得黏滑腐爛。根據專注於推動剩食再利用的美國非營利組織「再食用」(ReFed),蔬果是最常見的過剩易腐食物。賈尼克的研究顯示,飲食健康的人往往浪費更多食物,可能是因為他們購買更多新鮮蔬果。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放棄綠色蔬菜。一週餐點計畫可以安排在週初食用新鮮蔬菜,之後再用冷凍蔬菜。
即使經過精心規劃,對抗食物浪費的過程仍然充滿挑戰。例如,食譜可能只需要一湯匙切碎的洋香菜,但市場上卻只能買到一整把。而一個人該如何處理整顆花椰菜呢?賈尼克的研究發現,小家庭往往浪費更多食物。
學習一些小技巧來拯救多餘的食材。例如,可以快速把花椰菜醃漬成泡菜,或燉煮即將枯萎的綠葉蔬菜。李的食譜書收錄了一系列「萬用食譜」可以靈活運用剩餘食材。其中一個她最喜歡的食譜是用稍微變乾的麵包做成鹹味布丁。她說:「我會把冰箱保鮮室深處快壞掉的食材都丟進去,包括羽衣甘藍的莖、青花菜的梗。」
根據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於2022年對超過1,000名消費者所進行的調查,許多美國人雖然意識到食物浪費的問題,但也普遍覺得時間不夠用。這些人在研究中被稱為「忙碌的浪費者」,約占所有家庭的四分之一,但卻造成近40%的家庭食物浪費。該研究的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學農業經濟學家布萊恩‧羅伊(Brian Roe)解釋說:「他們知道減少食物浪費是他們可以改善的地方,也明白這能省下一筆錢。但他們卻無法真正採取與自身觀念一致的行動。」
改善學校午餐
當然,食物浪費不僅發生在家中,到處都可能發生,無論是在餐廳、扶輪會議,還是學校。
「午餐不進垃圾場」計畫(Lunch Out of Landfills)招募年輕人來帶領學校餐廳的食物拯救計畫,並自願幫助同學將未開封的牛奶及其他可食用的食物轉移到冰箱或分享桌上,供有需要的學生取用。大部分原本要被丟棄的食物都獲得有效利用,而剩餘的廚餘則放到桶子,由商業堆肥商負責收取。
馬里蘭州的扶輪社員理查森透過他的非營利組織「山麓教育與發展」(Mountainside Education and Enrichment),於2018年創辦這項計畫。他透過扶輪少年服務團及環保社團招募學生志工,讓更多年輕人參與扶輪活動,並以他們關心的環保議題來吸引未來的潛在會員。他談到他身為7620地區(華盛頓特區與馬里蘭州中部)扶少團主委時說:「我的目標一直是讓扶少團與學校的綠色行動小組合作。」
理查森早期就注意到,學生浪費牛奶的情況相當嚴重。他說:「學校餐廳的垃圾大約有25%都是液體,其中大部分是喝了一半或完全沒喝的牛奶。這不只是馬里蘭州的問題,而是全美國的通病。」
理查森要求學校增設剩食冰箱,並於2022年透過他的非營利組織以及他經營夏令營以及課後及課前活動的公司,捐贈一些冰箱給馬里蘭州蒙哥馬利郡(Montgomery)的幾所學校。隔年,該學區為另外80所學校購買了冰箱。世界自然基金會(Word Wildlife Fund)提供了一筆資金,來支持一群來自不同高中的學生擴大這個計畫,其中包括扶少團成員。他們組成了「學校垃圾重塑聯盟」 (Coalition to Re-Imagine School Waste),由理查森指導。他表示,附近的佛雷德里克郡(Frederick County)的林肯(Lincoln)小學每年回收約1萬1,000瓶牛奶。
「午餐不進垃圾場」計畫以其易於複製的模式,成為環境永續扶輪行動團體關於防止食物浪費的主要計畫。最初僅是位於理查森的扶輪社所在地的厄巴納高中的一項堆肥計畫,現在已經擴展至馬里蘭州的數十所學校,並獲得扶輪社資金的支持。在該行動團體的支持下,理查森協助扶輪社員在愛達荷州和夏威夷州的學校進行實驗,也與一位發起類似計畫的新罕布夏州扶輪社員合作。該行動團體的食物浪費特別工作小組派出倡議者,鼓勵扶輪社支持「午餐不進垃圾場」計畫。
理查森目前與世界自然基金會合作,以改進及分享如何複製這個構想的相關資料。然而,要實現長久的改變,必須制定新政策,讓商業堆肥及食物共享冰箱成為固定設備,而不是預算中可輕易被刪除的項目。
理查森正奮力在官僚體系中推動這些變革,以確保該計畫能夠在該州長久執行。他說:「每年我都得從零開始,我們今年還要繼續做這件事嗎?我們能擴展這個計畫嗎?」

厄巴納高中的高二生雅莉莎‧庫巴(Alessia Cuba)說: 「我們將帶著新的法案回去,確保資金能夠真正轉化為實際變革。」她是「午餐不進垃圾場」計畫與該學生聯盟的志工之一。「我們最近與一位議員會面,專門討論我們希望在法案中看到的措辭。」
庫巴致力於透過立法行動來解決食物浪費問題。她表示:「政策的改變並非一夕之間,而是需要不斷朝著正確的方向小步小步前進。」
做好最後手段:堆肥
就跟理查森與庫巴一樣,許多減少食物浪費的倡議人士都提倡堆肥。當其他所有方法都失敗,面對無法挽救的食材時,它是重要的最後一步。我自己的堆肥做法經歷不同的形式,從每週到城市農場投放,到本地政府的路邊回收服務。幾年前,我搬進一間有後院堆肥箱的房子,但由於對處理堆肥不太熟悉,加上生活忙碌,兩年過去,我才真正開始學習如何使用。

來自夏威夷漢納雷灣(Hanalei Bay)扶輪社、有「垃圾博士」之稱的約翰‧哈德(John Harder)提醒說,對於家庭堆肥來說,最好只加入蔬菜類食物及蛋殼。「骨頭和肉製品會吸引蒼蠅和鼠類,還會減緩分解的速度。」
在2008年退休之前,哈德在固體廢棄物管理領域工作了近20年,主要服務於夏威夷的州政府和郡政府部門。他發起了考艾郡(Kauai)的第一個回收計畫,並幫助建立商業食物廢棄物及庭院廢棄物(如落葉及修剪後的樹枝)收集點。他還負責安排扶輪活動的堆肥及回收工作。在家裡,他熱衷在後院做堆肥。他說:「我已經81歲,但每天仍然在管理我的堆肥堆。這是件令人愉快的事。」
當我開始在家堆肥時,我知道目標是將廚餘轉化為土壤養分。然而,當我第一次打開堆肥箱的小門,看到豐富的土壤傾瀉而出時,仍然感到驚喜不已。
但不要讓堆肥帶來的正面感覺,導致你忽略種植這些食物所投入的大量資源。上述的食譜作者博諾指出:「堆肥並不能阻止食物浪費。堆肥只是處理食物浪費的一種方式。」
越來越多的州和城市已經通過法律來防止食物進入垃圾掩埋場,許多規定針對的是超市、餐廳和其他商業廢棄物製造者。要求將有機廢棄物轉化為堆肥或燃料的規範其成功程度不一,但目前仍不清楚這些法規及罰則是否能充分發揮作用,延緩食物流落掩埋場的速度。舉例來說,在加州,根據2022年的一項新規定,居民必須將廚餘及其他有機垃圾分類到單獨的垃圾桶中。然而,許多社區的執行進度落後,一些小鎮甚至不確定如何有效利用從大量廚餘和庭院廢棄物製作出來的堆肥。官員及專家已經開始懷疑加州能否在2025年如期實現大幅減少掩埋有機廢棄物的目標。
無論法律是否強制,堆肥的確讓人有成就感。但從源頭減少食物浪費,應該帶來更大的滿足。當我們在廚房裡減少任何食物浪費時,我們更是在對抗一個有深遠環境及社會影響的全球性問題 ―― 就從舒服的家裡,只要吃下我們選擇花錢購買的美好食物就可以。
Carolyn Beans是生物學家出身的科學記者,專門報導食品、農業、及健康相關議題,目前居住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蘭卡斯特(Lancas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