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克禮的第三本書「侘寂」詳細地講述了侘寂的意義以及侘寂美學的三層涵義。侘寂基本上是在表達一種平淡簡僕的美學,這種美學根植於襌學思想,隨著中國宋代的襌僧的水墨畫東渡到日本,而影響了貴族的文化生活,而襌宗藝術開始在日本遍地開花。 「侘」是一種孤寂、簡約、古樸,寂寥之感覺,重在內涵而不講求外表的形式,這種美學中最能呈現在枯山水及茶道之中。襌宗追求的是自然宇宙的精神而非實質的神韻,以碎石為海洋,枯山水以石塊為島嶼,以岩石代表心及靈,是襌僧冥想時的輔助工具,因為可以給人更靜寂更案定的感覺,不受外界影響而集中在本身內心的修行。然而真正使「侘寂」的美學更臻成熟的是茶聖千利休。
千利休是織田信長及豐臣秀吉的茶道侍從,對「美」有獨特的眼光,加上幼年時一些痛苦的經歷,使千利休更瞭解生命真正虛無的意義。千利休曾說:「侘的本意是映現佛法清靜無垢的世界,主客人以真心相交,不強求規矩及儀式」。他曾傾家蕩產只為製造出一只他認為最完美的茶杯,而那只是一只很簡約、古樸的杯子。他所打造的茶室融入了「侘寂」的美學成為今天日本茶道的文化潮流。
千利休的茶室就像一座清寂的襌寺,賓客通過鋪有石子的綠蔭小徑,才謙卑地穿過茶室的小門進入狹小的茶室。茶室內只有一幅襌畫作裝飾,參加茶道的人在窄小的空間中,同樣要心無旁騖、全神貫注在自己內心,就好像襌僧在枯山水前打座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