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日美安保協定簽署之後的1963年,美國政府頒贈「將領級軍團殊勳章」(註一)給原日本航空幕僚長(參謀長)源田實空軍上將;1964年美國空軍上將柯蒂斯‧李梅(Curtis Emerson LeMay),也因為協助日本重建航空自衛隊功績卓著,而獲得日本政府頒贈勳一等旭日大勳章。從這兩位受勳者之經歷背景來看,這兩項贈勳都具有某種時代的意義。 受勳當時身為日本參議員的源田實,於1941年還是海軍航空隊中佐軍官時,即為參與偷襲珍珠港的策劃者之一,此役造成美軍慘烈的傷亡,也開啟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他同時也是戰爭末期「神風特攻隊」的創建人,並參與印度洋戰役、中途島之戰等,是一位令盟軍頭痛的敵人。戰爭結束之後,他以海軍大佐軍階退役(註二)。爾後在日本建立自衛隊之後,復員進入防衛廳航空隊服役,累升至空軍上將參謀長。退役後不久即投入政治,以高票當選為參議院議員,並連任達24年之久,一生毀譽參半。 柯蒂斯‧李梅是一位極具爭議性的美軍將領,他於太平洋戰爭末期,擔任美軍第二十轟炸隊司令,在主導東京大轟炸時。違反人道主義以B29轟炸機裝載燒夷彈,大舉轟炸日本各重要都市,在東京市即造成近10萬人死亡、超過10萬人受傷,導致東京的四分之一被夷為平地,使得100多萬的平民流離失所。雖然美軍將皇居、聖公會、東京大學、救世軍、醫院等地區列為不轟炸的保護區,但是仍然是太平洋戰爭最慘烈的轟炸行為。
而殖民地台灣也遭受美軍及中國的無數次的大小空襲,其中5月31日台北大空襲所造成的慘重傷亡,以及包括總督府、龍山寺、台大醫院等重大建築物的毀損,最受矚目。那是一次無管制的大轟炸,估計美軍在這場空襲中投彈約310噸,當日死亡市民人數高達3,000多人,數萬人受傷。包括古蹟、寺廟、教堂、醫院、第一高女、台北一中、鐵道飯店、蓬萊町天主堂都無一倖免。而全台灣的空襲死亡人數約5,600人、失蹤420人、重傷3,670人、輕傷5,100人,罹災者277,500人。若以房舍受損來看,全毀10,241棟、半毀17,972棟、全燒16,080棟、半燒1,047棟。美軍對台灣的轟炸雖然不如日本的嚴重,但是若以當時人口及幅員的比例來看,也是相當高的破壞性。
兩個強大的交戰國經過猛烈的戰爭之後,能夠盡釋前嫌,攜手合作迎向和平,確實令人欣慰。然而在兩國政府輕鬆的和解之下,只為少數的政治家戴上和平的桂冠。而政治上「一笑泯恩仇」的背後,實際上已經犧牲了無數無辜的生命,這些都是為和平所付出的代價。 終於,我深深感受到「一將功成萬骨枯」背後的辛酸血淚。 註一: 軍團殊勳章分為統帥級、將領級、軍官級和軍人級四等,當時獲頒統帥級的外國將領只有反法西斯的朱可夫及蔣介石。 註二: 戰後源田實並未受到軍法審判及公職追放的處分,因為他未達發動戰爭的層級,而戰爭期間的所為是克盡職業軍人的天職。
|